中国歼击机系列的歼--11B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中国歼击机系列的歼--11B,第1张

歼-11B(代号:J-11B,英文:Shenyang J-11B)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在引进前苏联/俄罗斯的苏-27SK后为提高航电系统效能而自行研制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俄标)。在苏-27SK战机的设计基础上,换装了国产综合火控系统、全玻璃化座舱、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涡扇10“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等核心部件。

歼-11B重型战斗机将成为中国空军未来执行远程空优作战的主力

歼”系列战机

有歼10/11/15/16/20,为啥没有歼12/13/14/17/18/19这六款战机?

“歼”系列战机作为我国海空军的主力战机,自建国以来从引进到仿制、再到自主研发,已经前前后后诞生了二十余种机型,而在这么多的机型中,能够让大家说得上名字的就有现役的歼7、歼8、歼10、歼11、歼15、歼16以及歼20这六款战机,这几款战机不仅填补了中国在各种先进战机领域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从现役的歼7到最新歼20横跨三代机型,也代表了中国歼击机家族的发展历史。

但是细看的话会发现,虽然我国现役的战机型号不少,但是各个战机之间似乎缺少了几款机型,比如歼7、歼8之后的歼9当年研发失败后诞生了现役的歼10战机、但是在有歼10/11/15/16/20这五款战机的前提下,为啥中间缺少了歼12/13/14/17/18/19这六款战机?有人说没见过这几款战机就代表这些战机根本就没有,其实这六款战机不是没有,而是都出现过,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出现在公众面前罢了。 歼12战机其实真的出现过,而且当年凭借敏捷性还被誉为“空中李向阳”,该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厂在1970年成功首飞的我国第一款彻底摆脱苏式战机风格,从机身结构到气动布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轻型喷气式战机。歼12虽然最大空重只有 31吨,是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机,但是该机身上最大的优势就是近距离狗斗时的超机动格斗性能非常强悍。

本来空军会大批量采购歼12战机用来替代当时的歼7战机,以搭配歼8战机共同承担起远距离高空格斗和近距离格斗拦截作用,但是最终也因为歼12体型较小的限制,最大作战半径还不到1000千米,最大载弹量也只有1吨出头,所以没能获得空军采购订单也就在1978年底被正式下马。

歼13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受到国外采用电传飞控的三代战机影响下,国内现役的歼7、歼8已经明显存在不足,所以当时空军向沈飞和成飞下达了研制新一代战机的计划,成飞研制了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歼9战机,并最终演化出我国第一款采用电传飞控的歼10战机。

而沈飞则直接仿制了美国F16的气动布局设计研制了歼 3战机,但是因为配套的涡扇6发动机结构发展错误,所以在1980年涡扇6项目下马后,历时10年研发的歼13战机也在1981年3月正式停止了研制工作,而当时制造的三架原型机全部因为缺乏发动机而被拆毁。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准备研发891航母之际,歼13项目重新被复活,并发展为舰载机。为了提升新的歼13作为舰载机的航母起降特性,沈飞以歼13两侧进气方案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推倒重来式的设计,除了保留单发单座结构外,其他方面的变化非常大,比如原先的歼13采用的腹部进气被改为进气效率更高的两侧进气,同时在进气道两侧位置,歼13不但将边条翼加大到“超级大黄蜂”的程度,并且进一步延伸到进气道前方,差不多到了座舱下方一半的位置,但是随着891航母的下马,只出现过一架木制结构原型机的歼13舰载机再次下马。

歼14 歼14是当初沈飞在竞争国内五代机项目时提出的一项方案,代号为"雪鸮"。沈飞为了提升新一代五代战机的综合格斗能力,歼14延续了苏27的气动架构设计,同时为了增强超机动格斗能力,也采用了鸭翼设计,以获得更大的失速迎角和大升立体性能。

但是相比拥有10个气动翼面的歼20隐身战机而言,歼14虽然也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但是本身设计却非常保守,而且鸭式气动布局也不是沈飞擅长的,所以歼14最终在初始对比中,就因为设计思路过于保守和隐身性能不佳,成为了歼20的手下败将而下马。

歼17歼17实际上就是沈飞参考俄罗斯苏 34战斗轰炸机特性,自行研制的一款双发重型战斗轰炸机。因为早在2007年苏34正式装备服役后的2013年,网上就有曝光沈飞基于歼15基础上研制的国产版苏34——歼17双发重型战斗轰炸机,但是在初始概念设计阶段,因为空军对于歼17这种依然延续苏34专职对地对海攻击作战的机型并不感兴趣,反而苏借鉴苏30MKK的歼16战机非常感兴趣,所以国产版苏34——歼17就下马了。

歼18 相比之前沈飞研制的几款原型机在初始阶段就被下马不同,歼18战机据传是沈飞为我国当时就已经在研的075两栖攻击舰研发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战机。在核心的发动机上使用了当年苏联解体时搞到雅克141战机搭载的R79升力发动机技术,但是因为技术原因不是很成熟,所以最后也下马了,要么075两栖攻击舰只搭载直升机的话,满载排水量怎么会起点就是4万吨。

歼19 歼19战机可能很多人说这个型号是空的,没有真的项目存在,其实歼19也是存在过的,在歼20还未首飞之前,为了保证未来先进战机的有无问题,空军同时还准许了沈飞研制国产版苏35和国产版苏30MK战机的组合想法,而这个想法下的产物就是歼19和歼16战机。因为苏35是苏霍伊基于苏27SK基础上,通过强化机身结构、换装先进航电和发动机后研制的,所以沈飞也基于歼11B基础上,通过强化机身结构、换装先进航电和发动机研制了全新的双发重型空优战机,并且为了增强其名声,故意逃脱了歼11的称号,直接用歼19命名。

机身编号9开头就是歼19

但是后面空军认为歼19这种空优战机和歼16这种双发多用途战机,终究是在制空作战上比不过歼20隐身战机,所以放弃了歼19项目,而歼19也被沈飞重新归类为歼11家族的衍生机型歼11D战机。而且据传之所以歼19是国产版苏35、而歼16是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机,主要是因为9是0--9以内最大的数字,代表的是最强。

据《世界军事》杂志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300架歼7(仿苏联米格-21,轻型多功能战斗机,性能不错),60架歼轰7、歼轰7A(独立研制,陆基攻击机),180架歼8B(歼-7的发展型号,高空高速战斗机,侧重制空、高空拦截),170架歼10,(独立研制,轻型多功能战斗机,性能高于美国F-16A/B,低于美国F-16C/D),120架歼11(仿俄制苏-27,重型多功能战斗机,性能类似俄制苏-30)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20架歼-6(仿苏联米格-19,轻型制空战斗机,1代机,在中国发展过侧重对地攻击的强-5),30架歼-7,54架歼轰-7A,124架歼8B。至于楼上所说的歼9,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战斗机方案,理论上可以匹敌美国F-14,但是没搞出原型机就下马了。歼15(仿俄制苏33)、歼20(独立研制的4代机,相传借鉴了“在福建被击落的F-22”的技术)尚处于试飞阶段,未服役。

J5——是米格17的授权生产版,毛子给了许可证,手把手地教出来的

J6——是米格19S的授权生产版

J7——毛子提供了一批资料和几架样机,中国仿制出来的

J8——最初是黄才千、宋文聪他们根据空军要求,提出的方案,计划在J7基础上放大机体,改双发设计,和毛机的血缘不大,后来的J8II是在J8基础上改为两侧进气,参考了米格23的部分技术

J9——自研的,后来下马

J10——自研的,带有J9血统,和毛子没什么关系,也就是发动机是苏27使用的AL31F系列的改进型,AL31FN

J11——沈飞抄了多年的米格后,改学苏霍伊,按许可证生产,仿苏27

J12——洪都航空在70年代自行研发的,和毛子没关系

J13——昔日的下马机型,没有原型机,一切停留在纸面上

J15——沈霍伊抄了多年的苏27还没有吃透,只能从乌克兰买了架苏33的原型机T10K,拿回来参考设计

J16——空军提出要解决苏30机体老化和更换问题,沈霍伊受命在J11基础上搞出一款类似苏30的飞机,但进展缓慢

J20——成飞继J10之后的又一个重磅产品

310工程机,也就是被诸多人称为J31的,实际上没有获得总装立项,正式名称是310工程机样机,是沈霍伊在竞标四代机失败后自己搞的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技术数据  歼-6飞机是根据前苏联的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试制,原型机于1958年12月首次试飞,歼-6飞机1960年投入批生产。1986年停产,生产数千架。歼-6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飞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是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便宜的。歼-6飞机除装备中国空、海军外,还向国外出口。 歼-6有多种改型: 歼-6I提高升限的改型。主要是在歼-6基本型的基础上减轻了飞机重量,提高了升限。 歼-6II在歼-6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飞机高空性能的改型。 歼-6III为提高飞机机动性而发展的改型,飞机的结构和性能都有明显的变化。 FT-6超音速教练型。 RF-6战斗侦察型。 歼-6甲全天候型。 技术数据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我国由50年代末开始对米格-21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当时由于中苏已出现裂痕,苏联并不想提供这一先进战斗机给我国,尤其是生产技术。但随着共产国际形势变化,苏联需要中国支持,于是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包括全套生产技术资料,飞机、发动机散装件,以及当时国内缺少的成品、原材料。但由于中苏交恶,实际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没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错误,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几架样机,这给试制带来了困难。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照猫画虎”把米格-21制造出来。 歼-8歼击机(白天型),北约编号“长须鲸”。1969年7月5日,由尹玉焕驾驶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在1979年12月31日歼-8方才设计定型,一年后,飞机开始装备部队。进入80年代,由于歼-7的不断改进和歼-8II的出现,歼-8逐渐被部队冷落,于87年停产。  歼-8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其研制是为满足我国高空作战要求,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歼-8的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相比歼-7,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改善。歼-8采取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空气动力布局形式。 

中国歼击机系列的歼--11B

歼-11B(代号:J-11B,英文:Shenyang J-11B)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在引进前苏联/俄罗斯的苏-27SK后为提高航电系统效能而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