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找到昌邑姜氏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3收藏

哪里能找到昌邑姜氏族谱?,第1张

  家谱乃我国古代宗法社会中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事迹的家族档案和历史百科全书,具有“尊祖敬宗”,“敦族睦亲”之伦理道德功能。上迄夏商,下至民国,修谱之举一直延续不断。建国后,一度反对宗法制度,强调人与人的阶级关系,家谱亦禁止编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家谱独有的多重价值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已成为人们研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宝贵精神财富。许多海外游人通过家谱得以寻根问祖;许多历史名人从家谱中获得了宝贵的史料。家谱中的宗族法规不少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先哲先贤们的至理名言,其传统道德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梁启超大师曾言:“我国乡乡家家有谱,实可谓史学瑰宝。”世人对此且不可等闲视之。

  姜姓始自炎帝,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传说炎帝号烈山氏,一说神农氏,少典娶于有娇氏所生。因生于姜水,以水娶姓为姜。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因辅佐禹治水为功,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县西),夏赐以祖姓姜,以接炎帝香火。另有分支建有申、许、齐等诸侯国。姜太公为周初齐国始祖,其子孙世袭齐国国君历二十九世。现见于文字的早期姜姓人物是周部落始祖后弃之母姜�,传为帝喾之妃。

  昌邑姜氏自北宋靖康年间迁入,始祖喜公为避金乱自东牟宁海彤岭迁入邑北叉河庄(今高戈庄),惜遭兵燹六世后世系无考。元代中叶,又有文庆公自黄城阳迁入邑北阎家庵一带定居。明成化间,时任风阳通判镗公修谱时则把文庆公委为一世,此后姜氏世系则绳绳不乱。清康熙年间,经徐州知州、姜氏十二世焯公倡导,又对族谱进行了较大规模续修。至清光绪末年,河东河西两大支谱先后历经六修。现尚存有康熙丁丑、乾隆戊子、嘉庆丁丑、同治己巳、光绪戊申五个版本。河东光绪版计有精装六函二十四卷,河西版计一函六卷。

  《昌邑姜氏族谱》是昌邑境内现存体例最为完备的珍贵谱牒资料。它按照“谱义贵明,谱系贵清,谱例贵严,谱目贵详,谱录贵核,谱堇贵真”的修谱宗旨,做到每三十年左右续修一次。其序言洋洋大观凡十七篇,除历届修谱者做序外,还有孔府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清吏部尚书张鹏翮、礼部尚书王琰、户部尚书田从典、工部尚书陈元龙、顺天乡试正主考李蟠、清文学戏曲家尤侗及省、县地方名宦的序言,由此可见清初昌邑姜氏地位之显赫。

  族谱对昌邑姜姓渊源及历代播迁情况皆有详载,共分渊源、宁海、胶州、黄县、文登、平度龙湾头等地各支派系,谱中对所列名讳之字、号、官位、业绩、妻室子孙、生卒时间、居迁之地、墓葬座落皆一一记载,“左昭右穆”有条不紊。为防止日久世次混淆,自十七世起,又两次确定“曰、于、是、乃、其、言、亦、在、斯”九字和“慎、修、有、余、庆、纪、之、可、永、传”十字为新的世系顺序令后人遵循。至今人们称道的“昌邑县姜不乱”确与族人修谱严谨有关。

  清康熙年间,先后任江西、广东巡抚的十一世士桢公为族人撰写《宗训》,凡二十六条。他谆谆告诫后人,要加强心身修养,做到和睦相处,“有无相资,吉凶相助,患难相恤,过失相规”;“惟廉静,不役于物,不逐于利”;“为官知耻则节立,为士知耻则品立,慷慨任事之人知耻则名立”。择配“务不论阀阅,而论作风;不论资财,而论德训;不论容色,而论德性”……其进步思想至今为人们称道。谱中的传记、墓志铭、碑记、诰命等文献资料二十余篇,其中有清吏部侍郎杜臻为士桢公撰写的《中丞毅可公始末志》,士桢公、煦公父子的族谱序言及碑铭等多篇,还有徐州知府十一世焯公晚年为族人留诫的《群生自造化说》等论文。这些资料成为我们研究清皇室与昌邑姜氏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难得的历史文献。昌邑姜氏十二世煦公在康熙间任苏州织造三十余年,与康熙帝关系极为密切。煦公在任上密折达四百余件。雍正帝继位后,以煦亏空国库银币为由将其流放到吉林打牲乌拉,不久即含恨死去。族人深感宦海之险恶,谨遵《宗训》中“凡我子孙,除耕读之外,或务商贾贸易,亦可经营谋生。至于吏役之事断不可为!虽穷死,不可当衙门”之教诲,依靠聪颖才智和勤奋精神,艰苦创业,投身于工商金融贸易。到清同光年间,已形成规模横跨半个中国的,以昌邑姜泊“五大功”和牟家庄子姜懋政为代表的姜氏民族工商金融集团。于是“昌邑县姜一半”之说名冠一时。姜氏在历史上对昌邑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时过景迁。历经百年之后,昌邑姜姓再续宗谱决非易事。今幸有湾崖(现东隅村)二十世乃诚公、阎家庵十九世是业公鼎力谋此续修姜氏族谱盛举,使世系得以延续,此功莫大焉!又有龙启君在全市发起七修《昌邑姜氏族谱》,此役更为艰巨。只要有阖族人的大力支持,本谱定能圆满完成,族人的愿望定能实现。因欣为序云。

  http://wwwourcycom/life/board_e_readaspID=50505

中国人谈自己,不可能避免谈到自己的家族。我的家族一直居住在云南怒江的双柏地方,祖宅位于半山腰上,山下是怒江,对门是碧落雪山。双柏是个艰于生计的地方,山腰以下属于白族人,山腰到雪线是僳僳人的地盘,而怒族人生活在雪线以上,据说裹着羊皮毡就能在雪地里赤足睡上一整夜。

和是我的族姓,在双柏只有我一家姓和,是白族而非纳西人。白族分为三支,其中最著名也最发达的是大理的民家,另外两支都在怒江地区。一支叫勒墨,一支叫那马。我们家属于白族的勒墨家支。有人根据我们家的姓氏,推断我们家是纳西木氏的逃奴。白族没有文字,也就没有家谱,不知道过去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家族的记忆最远能追溯到我高祖,他生平只有三大爱好:喝酒、抽叶子烟、吃大肥肉。此公经常暴跳如雷,老年之时儿子稍拂其意,必然绑在家门口的大树上,亲自动手用马鞭抽打。但是他活到了九十多岁,因此我们家的人对于医生的建议从来抱着姑妄听之的态度。而且,暴躁的脾气一脉相承到了我祖父、我父亲和我身上。

我祖父是我高祖的三子,以赶马为生,来往于中国和缅甸之间。由于马帮收入不稳定,他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由我祖母种地抚养成人。我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二,是家中生性最顽劣的人。在他考取了高中以后,祖母一度因为家中贫穷不想让他继续念书,觉得念到高中已经足够。我祖父劝她说:“你不要只看见脚板底下的霜,却看不见对面碧落雪山上的雪。”于是我父亲一路读了下去,最终考上了云南大学物理系,成为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

在父亲很小的时候,家里请了巫师。那人说父亲“要远离开祖先的宅居地”。祖母听了非常忧虑,巫师解释说可能是要出门经商或者当兵一类的事情。父亲修完核物理专业以后报名参了军,送到北京集训半年,然后就被派遣到了新疆的核实验基地。那基地早已于80年代废弃,所以现在说说也无妨。从乌鲁木齐西去100多公里,有一个很小的地方叫乌什塔拉,四面环山,中间穿过一条孔雀河的支流,永红基地就在那里。

基地男多女少,父亲已经34岁,但是坚持要回云南找老婆。他在昆明的大学同学介绍了我母亲给他,那时候军人很吃香,两人很快完婚。然后我父亲就返回了基地,从此开始了两人近20年的夫妻两地分居生活。结婚后很多年里,我父母因为没有生育而烦恼,一直到我父亲39岁上终于有了我,一时大快人心。因为是医学奇迹,关键是要成果,所以我造型很是丑陋,不能与3年后精雕细刻的妹妹相比。很多朋友见了我以后再看我妹妹,惊为天人。

母亲在怀着我的时候,曾经带着我和父亲回过一次老家,那是我到现在唯一一次回乡。我出生在母亲的老家,由于父亲远在新疆,所以母亲只能回到娘家寻求照顾。那地方也在云南,以生产铜矿而著名,叫做东川。出世是在早晨7点的样子,下了一阵雨,顺产。由于母亲是家里第七个孩子,没有什么带孩子的经验,所以母亲带我并不得法,因为疼爱我经常重重包裹。而且,那时候一周工作六天,周日还要半天政治学习,我得到的照顾并不周全,开始生病。

父亲中年得子,自然宝贝得不得了。一岁时回家省亲,见我诸病缠身,“咳嗽得跟个小老头一样”,就决定他亲自带我。走的那夜,据说我拍着火车车窗玻璃大喊“妈妈!妈妈!”,竟然将我母亲的心脏生生拍碎,多年后她得了心脏病,说是就是在那时落下的病根。成年以后,母亲说到那一夜都会落泪。

于是,我在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去了新疆。从上火车开始,我就被扒了个精光,开始了我近十年的放养生涯。到了永红基地,我和父亲住在一起,楼道就是我的天堂。我们那一层就两个身上有香味的阿姨,我经常一头撞进她们怀里,就可以骗到大白兔奶糖吃。为了补充营养,父亲每晚要给我用电炉开小灶吃。大家都用电炉,宿舍楼也就经常断电。一次,在漆黑一团里大家修保险丝,有叔叔气愤地问道:“谁家用电炉了?“我奶声奶气地立即回答:“我们家!”当即就挨了我父亲一耳光,想来那是我人生的第一课。

新疆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四季分明。我记得基地澡堂在河对岸,夏天里每次洗澡需要从大石头上跳跃而过。等到开春的时候,河里有巨大的冰块飘下,我们就站在冰上,用竹竿划到对岸去,然后再把竹竿扔回去。当时从来没有觉得危险,至少我父亲是那么觉得的,而我只觉得有趣。有一次回家,我父亲得意地谈及打狼和黄羊的故事。说是怕我被狼给吃了,他们就把我放在一块巨大的圆石顶端,狼绝对爬不上去。我就乖乖地坐在那里,看他们在下面提了枪四处杀戮—我父亲小时候是猎手,追踪术和枪法一流,当时广受群众欢迎。我母亲反问:那么孩子爬了掉下来呢?我父亲当时瞠目结舌。

我们当时每隔一年回一次昆明,由于路费很高,需要借钱回去。第二年全年还钱,第三年借钱再上路。我被托付给了无数士兵,在车站,在售票处,在汽车站。父亲是军官,四个兜,背着个孩子相当显眼。士兵一见四个兜,都会敬礼,然后就把我接过去。从乌鲁木齐出发到永红就没有车了,每次我都被托付给兵站运煤的士兵,请他们把我带到永红去,居然没有一次弄丢。记得我三岁那年,汽车兵带着我到了永红,问我住在哪里?我记得两点:一、家门口有个大烟囱。二、烟囱前面的地上有个坑,养了几只小白兔。士兵带我找到了烟囱,我下车检查,发觉地上没有兔子,于是就摇头说不是我家。兜了几个圈子,才终于找见父亲。由此可见,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个理科生的严谨治学精神。

父亲的工作经常需要出差,而我没有脚踏车坚决不出门。所以,在北京、在武汉、在上海,经常能够看见我父亲背着我,脖子上一边挂一辆童车,一边挂一个煤油炉。武汉是我童年去过最多的地方,而渡口是我最爱。每次到了那里,我都要求自己把那个塑料币投进巨大的木箱里,且乐此不疲。喜欢武汉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到武汉的时候往往很夜了,投宿时敲门,只要喊一声“我们从新疆来”,旅馆服务员会立即起身,非常之热情地接待我们。据说,那时候有很多武汉知青在新疆,武汉人对新疆来的人都有一种特别的关切之情,更何况看见我和我父亲的造型。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全国呆过不下三十家托儿所和幼儿园。最惯见的场景就是挥别刚认识一周的小朋友,在父亲怀里扭过头去,看着我的那些小朋友们在铁门背后朝我挥手,喊着:“菜头,再见!”再见!菜头!在北京。再见!菜头!在大武汉,再见!菜头!在上海。再见!菜头!在西安。再见!菜头!在昆明。

到了1980年,父亲在部队服役已经超过十年。在回昆明省亲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听说驻云南寻甸大石洞的24基地需要人,于是就找上门去,要求调动。事情出奇地顺利,按照我妈的话来说,“连一分钱的礼都没送”,父亲就顺顺利利地调回了云南。记得离开永红基地是在夜里,我坐在高高的行李包上,等待军车来接我们。从很远处有两道雪白的灯柱转过来,人群挤挤挨挨地把我们往车门送。很多叔叔阿姨都落泪了,因为父亲能够回家的缘故。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在永红结婚生子,不知道哪一天能够离开。看见战友离开,想着自己将在戈壁深处继续留下去,想来滋味一定不那么好受。

我很想再看一眼基地的红山,那是永红基地的标志。永红基地的人永远不自称是永红人,而是会说我们是红山的。我很想再去爬一次基地的小白楼,俄式的四方建筑,父亲就在那里工作。曾经在小白楼上,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核弹爆炸。那天父亲如风一般冲进了幼儿园,一把抄起我就走,说是“看原子弹去”。小白楼上站满了人,都冲一个方向翘首以待。一会在山峰之间看见巨大的黑云升起,四周掌声如雷。再过一会,冲击波到了,窗玻璃剧烈颤抖,我在一边看了觉得非常有趣。我还想去看看我的小学,就在小河对岸,在澡堂旁边。父亲每次洗澡的时候都指着那里告诉我说,等我六岁时就送我去哪里读书。

在车上,我问父亲,那我现在去哪里上小学呢?父亲摸着我的头,什么话都不说。我又问父亲,我们还会回来吗?他还是不发一言。军车在夜里向前进发,窗外只有荒凉的戈壁,长满了枯黄的骆驼刺。这一幕荒凉的景象我一直难以忘怀,我不知道是因为景色的缘故,还是那一晚军车上异样的沉默。

大石洞距离昆明83公里,隐藏在一个山谷里。从公路上转进去,边上是一条河。走过约2公里就豁然开朗,整个基地在公路下徐徐展开。后来看《桃花源记》,觉得那就是大石洞。父亲分到了一间教研室下的宿舍,开了门,地上落了很多灰。我如同一条小狗一样跟在他后面跑出跑进,看他拖地,看他在床上铺报纸,安顿一切。我们这就算是到家了。

第二天,我被送进了幼儿园。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所有小朋友都坐成一个圈子。就在那时,我突然发觉全班就我的鞋最破最脏。于是,我用力把脚往小板凳下塞,塞,塞,想把它们藏起来,不让他们看到。那天我什么事都没有做,满心就想着我的那双鞋。周日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新军用胶鞋,我的心情才终于好起来。

很快的,我适应了在那里的生活。而且由于过于活跃,令老师屡次找我父亲投诉,这样一来就使我更加不愿意呆在幼儿园。基地很小,但是父亲把我办了全托。有一天晚上出来散步,我看见父亲和另外一个军人走在路上,就挣脱老师,疯了一样叫着“爸爸”奔过去,求他带我回家一晚。如今想起来觉得那是件很神的事情—父子都在巴掌的大小小基地里,但是我居然要和父亲路上邂逅才能回自己家一次。

五岁半的时候,幼儿园已经太小,父亲决定送我上小学。报名那天,老师请我写自己的名字,又叫我写了几个字,居然就获得通过,编在大石洞子弟小学一年级二班。能上学了,我自然兴奋得不得了。一晚上拿出新书包和新铅笔盒看了又看,闻了又闻。新军用书包有种特别的味道,用牙咬背带会让牙齿感觉很酥。

第一天上课,学的是韵母啊哦呃依乌虞。上午教,中午放学前默出来就可以走。我怎么都记不住那六个字母,只觉得它们曲里拐弯,记得前一个立即就忘了下一个。我考了三次,都没默全。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背起书包离开教师,基地的喇嘛声声吹着午餐号,我觉得心里乱做一碗水。想来想去,我做了一张小纸条,抄上了六个字母,放在听写本下,准备作弊。可惜的是,班主任董老师法眼如炬,当场发觉,给了我脑门上一竹棍。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作弊,就在小学第一天的第一课上,因此要说我本质不错,那是假话。此后,我生平作弊无数次,仅被再抓过一次而已。

从幼儿园搬回家里住,实在是件很痛苦的事。中国人所谓“阴天打孩子”,我从那时候开始经常遭到体罚。我六岁多一点的时候,我父亲心血来潮,说是要教我背99表。方法是带着我从基地的山路上往下跑,跑到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他就问我“六七多少”之类?如果回答错误,立即赏一耳光。一趟山路跑完,九九表背完,而我的脸已经被打得麻木了。父亲美其名曰物理刺激教育,说人类是灵长类动物,肉体上的疼痛能够加深记忆。

我至今对体罚深恶痛绝,也对夫妻两地分居深恶痛绝,更对知识分子深恶痛绝。打就打了,还要他妈寻找理论根据,还不如根本不说话,揍了再说,我心里还好受一点。当时号称“三天一小打,七天一大打”,我怀疑我父亲根本是打人上瘾。尤其是打我之前还要叽叽歪歪说一番道理,更是让人觉得烦恼已极。

根据我和同学交流,基地里打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家家都打,似乎那是当时的流行娱乐。想一想,距离文明城市只有83公里,但是根本回不去,挤在那么个山谷里,不打打孩子,这日子简直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值得安慰的是,我们当时流行一种说法:打到一定程度,就会习惯,怎么打都不疼了。我一直盼着那天早日到来,在此之前我尝试过往裤子里放铅笔盒,塞木板,但是总是被发现,而且被打得更加厉害。

如果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我很小就不爱回家。每天放学,同学们都住家属区,就我一个人住在很远的教研楼。很多年后,当我看**《洗澡》,看见痴呆儿子用小棍划拉着墙往家走,一下子就会想起自己来。告别了最后一个同学,我自己有很长的一段山路要走。我就那么拿着根棍子,一路上东游西荡,慢慢晃回家。或者追逐一只蝴蝶,或者跟踪一只草蜢,可以在一路上玩很久,然后回家领一顿打。

因为惧怕挨打,我甚至因此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回,我玩高兴了,回到家才发现自己的书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里面的书全掉了。这事根本不能和我父亲讲,不能的意思就是小孩子心里理解的那种“不可能”,那是泼天的大祸,不知道要被打成什么样子呢。没有了书,要上课,要做作业,那怎么办呢?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解决方法:我用下课的时间,强背下一整本语文课本—在还没上那些课之前,我把一本书全背了下来。

过了几个星期,我父亲叫我问话。他手里拿着几本被红泥水染成红色的书,问我是不是我的。当然是我的,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和班级。我当时一看见自己的书,觉得头嗡地一声就大了N倍。心里想着,今天完了,全完了。书丢了,我准备就这么混到下学期的,没想到竟然有人那么多事,还把书送了回来。不过想想也没办法,整个基地就我们一家姓和。我父亲接着问我,你丢了书,那么这两个星期你怎么做的功课呢?我告诉他,我把书给背下来了。父亲大惊,叫我默写,我随手就默完了一本书的内容。这一下他大为惊叹,不但没有打我,反而大加赞扬。我因为能默一本书,所以那学期成绩很好,父亲也就放了我的羊。大概他觉得我身上有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吧?

从此我父亲改变了一些对我的态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带我进山。父亲本身是个山民,现在回到了山里,整天晚饭后就带上一帮单身汉进山散步。周日的时候,吃过早饭还要带我进行专门的拉练,在山里窜上一整天,挖些野杜鹃和野山茶回家种着。在山里,他教我辨认植物,教我挖掘可食的块根,教我查看草叶折断的痕迹判断有什么动物经过。一路走,我一路吃各种他找到的野浆果和树叶,有一种生漆树的嫩尖,我很是喜欢。半年以后,我就出师了。根据他的教导,我的痘里随时放了一把小刀,为的是被蛇咬了以后在伤口上开一十字口,吸出血来,再划破衣服做成布条扎上。

当时在大石洞的山林里,经常流窜着一只叫和菜头的小兽。那牲口瘦若豺狗,行动如风。基地的人经常可以看到山上绿军装一闪,那就是我在窜行。我父亲走在路上,很骄傲地指着山上的绿影,对边上的同事说:“看!我儿子!”进山这种事我父亲从来不加阻止,而且从来大加鼓励,并且承诺我等我再大些就带我回老家狩猎。家里吃饭的时候,他偶尔会问一声:“今天在XX岩石上的,就是你吧?”我点点头,继续狠吃。他也只说一句:“爬太高了,危险。”

很小的时候,我就习惯了这种独来独往的生活,而且觉得山林就是我的家。能一个人在山里转一天,累了就采集一堆松针铺床,睡上一会儿。一身泥汗地回到家,被我父亲提着耳朵拉到对面基地饲养场,脱光了用冲猪圈的水龙头一气猛冲,然后就神清气爽地回家吃晚饭。后来看《西游记》,我老觉得孙猴子就是我,而且还不如我呢。

一个人闷在家里的时候,我逐渐发现读书是件很有乐子的事。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最先翻完了一本《365夜》,找我父亲换书。父亲不相信,说你字都没认全呢,怎么可能看得完?我说我可以根据前后文猜啊!他找了几段叫我念,我还都能结结巴巴念完。父亲大乐,从此每周带我去服务社的书店买新书。那地方距离我们的宿舍有3公里,每次去之前都要问我:要书还是要冰棍?我总是选择要书。一个小孩子,在大日头下来回走5公里,但是为了书坚决不要冰棍,这是我父亲一直以来津津乐道的事。他不知道我的算计,冰棍吃完了就完了,最多咂咂棍子的滋味,但是书可以随时再翻出来看啊!

1983年的时候,记得先下了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然后我们就要返回昆明了—父亲调到了昆明陆军学院。在大石洞我一直过着不知寒暑的日子,甚至忘记了以前在新疆的种种。但是等大雪下起来的时候,我起初有些困惑,而后又觉得亲切。隐隐约约之间想起了以前在西北的种种,好像是在做梦一样。我想起了以前曾经有过这样的大雪,有个地方,有座红色的山。事情想起来就再不能忘记,我一次次走出家门,让雪落下来,落满一身。然后再走进门,拍去肩膀上的雪花。不是为了别的,只因为我想起我在很久以前有这么一个动作,已经多年不做了。我怀念起了北方,心里第一次感觉到悲伤。(节选)

全文见:http://wwwhecaitoucom/blogs/hecaitou/archives/119054aspx

  象牙雕  广州象牙雕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就曾出土一捆5支非洲大象牙,另外还有刻画象、象牙算筹和残牙雕器等,经鉴定,这些都作雕刻原料之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的。

广州气候高热潮湿,象牙不易干燥脆裂,过去,此地人视象牙为吉祥之物,认为可以“辟邪除秽”,发展牙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匠人代代钻研创新,逐渐凭借镶嵌、雕刻、编织三大技法称雄全国,使象牙雕成为广州的著名特产。

象牙街

建于明代的象牙街是广州最早进行象牙生产的历史见证。明朝时,广州越秀区象牙街一带还是江边,广州作为著名的通商口岸,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在这里停泊靠岸,牙雕艺人购买从海外来的非洲象牙,在这里加工成艺术品出口或进贡,逐渐形成象牙原料贸易及加工的工艺品专门市场――象牙街。

清末,一批自立门户的艺人成立“大牙行”,选址在大新路上的小新街,人称“象牙会馆”,此后牙雕中心逐渐转移到大新路。从现在的街道分布来看,当时的规模不小,除了一条主干道贯穿其中,还有许多支干道,比如象牙一巷到四巷、象牙北街等。

民国14年,广州拆城开马路,原小新街一带的象牙商号纷纷搬到新开的大新路铺面营业,遂形成一条闻名世界的象牙工艺街。至今,大新路广州象牙工艺厂仍是驰名中外的象牙雕刻厂家之一。

象牙一巷

越秀区新发现的文物点――象牙街象牙一巷因房屋拆除而显露出来,象牙街建筑群原系一般殷实、有教养的中产阶层住宅,现大部分旧楼房已经拆除,只有象牙一巷的保存尚算完整。而在象牙街及附近这片街道,取代象牙雕刻的是新兴的皮革和制鞋业。地址:越秀区大德路走木街东侧内街。

翁家蛋

玲珑剔透的多层象牙球是象牙雕的代表作。据《格古要论》记载,早在宋代,广州工匠已能制作出内有三层且层层可转动的象牙球,被冠以“鬼工球”的美名。

广州象牙雕刻精品展,曾亮相一颗目前所知世界上层数最多、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的象牙球188厘米大的象牙球内藏60层。透过薄如蝉翼的镂空雕花,用手指轻轻一拨,重叠闭合的内层便神奇地自动旋转开来,可谓鬼斧神工。

这是广州的牙雕世家――翁氏家族的独门技艺。翁家世代的“鬼工球”被誉为“翁家蛋”。

清朝嘉庆年间,翁氏祖先翁五章镂雕多层可以转动的通花象牙球,成为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至上世纪初,翁五章的精湛牙雕技艺,已传到第三代翁昭手中。1914年,翁昭给香港联盛象牙店车制完成了第一个25层象牙球,被业内公推为参加巴拿马赛会的代表作。当时,有日本人也以30层象牙球参赛。两个牙球产品的表层浮雕和内层通雕,各具民族特色。由于日本的作品层数更多,制作难度更大,眼看一等奖的奖项就要被他们夺去。却发现日本参赛者神色慌张不定,为了辨明真伪,赛会决定将两个象牙球放进水中加热验证。结果,日本的象牙球在水沸腾时层层散开,是一个粘合体中国的象牙球安然无恙,“翁家蛋”一举夺金,自此驰名世界。

由于自然生长出来的象牙,口径有限,按照传统的技法制作,很难再增加牙球的层次。到了翁荣标这一代,几经改革,努力减薄牙球外壳的厚度,使原制15-20层规格的牙料可多雕出3层,原制21层规格的牙料可多出4层以上,从而创造了“薄皮牙球”这一新品种。1976年,翁荣标又改进刀具,设法减薄牙球内层,使原制26层规格的牙料多出14层至16层。终于,他成功雕刻出40层和42层牙球,前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者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被罗马尼亚来宾称赞为“世界冠军”。在牙雕界,翁荣标当之无愧成为球王至尊。

翁荣标的大儿子翁耀祥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可以把一个象牙球最多分成57层,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他能做到。

西关精艺馆

西关精艺馆位于广州市荔枝湾路自编28号之一(荔湾湖公园南门斜对面),是集中了广东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玉雕、象矛雕、骨雕、木雕、贝雕、水晶雕刻、宫灯、彩瓷、刺绣)的精品展览馆,里面收藏收集了广州大新象牙厂、中华骨睢厂、广州宝石厂、艺华木雕厂历次参加“民间工艺品”大奖赛部分获奖作品。这里亦是集中三雕一彩一绣等精湛工艺技术进行现场制作表演的惟一开放参观场所。

“神眼”冯公侠

广州的象牙雕刻工艺品,还有一类微雕作品扬名世界,它的创始人便是人称“神眼”的冯公侠。

冯公侠青年时代师从国画家徐砚农,并以“抄生”(即为死人画像)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冯右眼患白内障失明,但他毫不气馁。他听说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创始人、绰号“鬼眼七”的陈启沅,能在一把扇面上全文写下《康熙字典》4万余字,受到启发,决心在象牙上微雕书法。历尽艰辛,终于创出了一种棱形的微刻工具,开创了广东象牙微雕的先河。

1925年,冯公侠在一粒“象牙米”(大米般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唐诗两首连题款共120余字,这件作品在大新街永亨象牙店陈列后,冯公侠被誉为“神眼”。1926年初,冯公侠又把孙中山遗嘱全文刻在象牙米上,连题款共154字。他还在64开纸页大小的象牙片上刻出长达25000字的《***宣言》。

冯公侠冲破微细雕刻难关后,又向巨型作品方面探索。经8年努力,巨型微雕《四书》全文插屏问世,共6万余字。此作问世后冯更名震中外。他的儿子冯少使也是一位微雕大师。冯少使继承父亲的技艺,在一粒象牙米上雕出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像。这些巧夺天工的微雕作品代表了广州象牙微雕的最高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于1953年成立,位于广州大道中59号民主大楼二楼。冯公侠的《***宣言》象牙微雕作品为馆内珍藏。

牙雕的材料――象牙本身就很珍贵。1989年开始,联合国全面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这一纸禁令,广州的象牙雕刻行业遭受严重打击,很多牙雕成为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品,却也让象牙一路升值。广州牙雕更加身价不菲。

屈氏大宗祠

广州番禺区化龙镇的莘汀村是一条珠江边的僻静小村,距离村口不远,坐落着一座典型的明代祠堂,那是有着500多岁高龄的著名的屈氏大宗祠,作为广东明清著名诗人屈大均的祖祠,经修缮后的屈氏大宗祠还有一个岭南文化展览馆,目前活跃在创作一线的广东省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荟萃此地,广彩、潮彩、矛雕、玉雕、木雕、石湾美陶、端砚、广绣、潮绣、仿明清古典家具等,共1000多件。其中最抢眼球的当属象牙雕刻。

玉雕

广州人认为玉与象牙一样,能辟邪消灾,如意吉祥,因此视玉为宝。广州街头随处可见佩戴玉石的男女老少。

广州玉雕在西汉时代已经达相当高的水平,兴盛于唐代中后 期,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广州玉雕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玉雕工艺制造业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现了玉器工商行会组织。

广州玉雕的主要原材料来自本省的信宜。信宜所产的玉称为“南方玉”。多呈草绿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纹,磨琢后晶莹通透,在玉石中别具一格。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现了西汉时期南越国文王赵昧墓,在原址兴建大型古墓遗址博物馆。陈列展出较全面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的概况,为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翔实的信息。

博物馆展出出土的大量玉器,有玉壁、玉盒、丝褛玉衣、玉印、王佩、玉角杯等130多种“汉玉中的稀世之宝”。这些工饰精品均经精雕细刻,构思奇妙。说明广州的玉雕工艺,在西汉时代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木雕

广州木雕与北京的京式木雕,江苏的苏式木雕构成我国木雕艺术三大流派。广州木雕以半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刻相结合的风格著称。

广州木雕以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为主,用酸枝木,花梨木雕刻的红木家具古雅大方,凝重油亮;用樟木,抽木等雕刻的建筑装饰,造型简练生动,刀法流畅,粗犷中深藏韵秀,厅堂屏门、花罩尤具特色。广州木雕题材广泛,除传统吉祥图案,人物故事之外,还以广东特有的花卉瓜果为图案,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艺术特色。明末清初,濠畔街就是广州著名的酸枝工艺家具街。清代广式家具以工艺精湛,独具岭南特色而常被钦定进贡,名震京都。

值得一提的是,木雕的其中一个分支是榄雕,以广东地区所产之乌榄核为材精雕而成。

乌榄盛产于广东增城、番禺、中山等地,而广州增城区新塘的榄核,核大仁小、质地紧密、色泽较深、油脂含量高,制成之后经盘玩非常光滑,易上包浆,由黄至褐色至暗红,最终会盘玩成发亮的紫檀色,是最佳的榄雕材料,适于雕刻榄核船。

明、清期间,曾有寺院僧人以榄雕船售给香客,以示“普渡”之意。榄雕在清代属贡品,在新塘已流传了300多年。清咸丰四年,新塘乡艺人湛谷生(又称菊生)创作的榄核舫,名为“苏东坡夜游赤壁舫”,工艺十分精巧,所雕的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舫中置一桌、3人围案而坐,旁边还蹲着一个书僮煮茶,船后有船娘把舵,船的两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开合:船头的小链条也以榄核雕成,环环相扣,船底刻有苏东坡《前赤壁赋》全文共537个字。该榄雕至今仍保存在增城文化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依托广州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而设。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陈家祠,集中了木雕艺术的精华,特别是清代金漆木雕神亭、香炉罩等更体现了广州木雕工艺精巧、玲珑的独特风格。

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始建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整个村寨坐东北面西南,距石阡县城1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集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古风、古韵于一体,被誉为“佛顶山下的明清古村落”,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上村整个村寨以“北斗七星”树为中心,以“北斗七星”的天枢至摇光交天权与天玑形成四个系象限,划分为不同的四个分区,其东南象限为生产区,西南象限为居住区,西北象限为娱乐区,东北象限为墓葬区,功能分区明确,让人惊叹。而居住区的布局更让人惊奇,整个居民区的道路结构为一“斗”字,“斗”字的起点为一三合院(马桑木老宅)的中心,结束点为村寨的水源(天福井),且起点位于北斗七星中天权一天现星的连线上。

    一、楼上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楼上村位于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处在东经108°07′,北纬28°41′。距县城15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西部,石阡县南部,地处佛教名山——佛顶山脚下,与省级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紧紧相连。楼上村是一个周姓聚族而居的明清古村落,面积42平方公里,现有331户,1556人,周姓占90%以上。

    (二)环境条件

    1、地质、土壤

    楼上村以岩溶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间杂多种地貌类型,北高南低,有山地,也有沟谷盆地、丘陵等。土壤有地带性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山地黄棕壤。

    2、气候

    楼上村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为1095毫米,全年无霜期280-295天左右,全年日照较多。总的气候特征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3、水文

    楼上村属乌江水系,发源于佛顶群山,其水域特征是:山高谷深,冲沟密布,排水条件好,地表河流发育完整,坡降大,多急流、跌水积瀑布,水资源丰富。域内主要河流有廖贤河。

    (三)规模

    楼上村现有耕地面积1087亩,其中:田832亩,土255亩。辖10个村民组,总人口331户1556人。

    (四)交通、电力、通讯

楼上村距石阡县城15公里、镇远107公里、铜仁127公里,交通较为便捷。

楼上村电力发达,居民、农户用电率达100%。

楼上村通讯方便,通程控电话现,建有1个移动通讯基站。

   (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楼上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外出务工以及各种特色产业,2005年农民纯收入860元,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

    二、历史沿革、地方与民族特色

   (一)历史沿革

    楼上,古称“寨纪”。后因正楼上一水沟处有一楼房,下面长长的巷道为过道,便称“楼巷”,因“上”与“巷”谐音,久而久之便喊“楼上”,一直沿用至今。

    楼上村中大都姓周,是以家族血缘关系纽带兴建的寨子,有家族委员会,成员有近10人,这些人分别是族中的长者或德高望重之人。其职能是在家族中组织和协调家族成员,对家族成员的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因而其家族委员会职能多,容易做到事权统一,这也是与其它村寨的不同之处。

    据《周氏家谱》载:周姓为汝南巨族、原系姬姓,周氏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桥东珠市巷,祠名大本堂,明进士周国照出仕四川威远县、修建江西会馆、家属于该县洛阳乡大坡里晒金坡居住,后移西蜀潼川乐冶县天井坝仁义乡、明朝弘治六年(1494年—距今502年),始祖周伯泉避难图存,贸易入黔。行至寨纪(初到楼上的古称),备银一百七十两,买田作家业,到四世祖周国祯时,为殷实大富,其后、下至冠贼屡至,上而官吏贪赃,周国祯欲以贵保富,上省藩署参房,至顺治年间,又遭吴三桂兵变,地方玉石俱焚,其祖先遭其毒害,仅存家丁几人,唯独周国祯全家无恙,及例满,发湖广经政所,领凭赴任,归家才几天时间,妻子和7个儿子相继而亡,他深知这是做官的不幸,于是,发誓永不做官,六十余岁时,又娶李氏,喜生三子,并将文凭礼照呈缴,朝夕修斋念佛,广行布施,并设祭祀之典,将部分山村田园作为香费,此间,又买田业一庄,尽量使家家富足,以免走上仕途(永不做官),并祝愿子子孙孙个个贤能,从此以后,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受周围祯思想的影响,均未做官,古时进士、贡生、秀才等40多人。

   (二)民族特色

    楼上村至今保持着独特的古代民族风俗,有哭丧哭嫁、吹唢呐、民间刺绣等古老的习俗。

    哭嫁歌是楼上村人婚姻中的独特形式和内容。姑娘们从小就开始向长者学习唱哭嫁歌,人们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若只哭不唱,或只唱不哭,或哭得不感人,都视为才德低劣。哭嫁,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中,一般数日,越是临近婚期越是哭得悲烈,先是隔夜哭,后是夜夜哭,临近嫁期往往哭通宵达旦。哭嫁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众亲友、哭开脸、哭穿衣、哭上轿、哭木匠、哭读书人、哭生意人、哭媒人等。

    闹丧歌是当地丧葬方面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除了形成一套完整的仪式外,还形成了用唱闹丧歌这一特殊形式来表现对死者的感情。闹丧歌,又称“孝义歌”、跳丧,世代承袭,进入近代,这一习俗得到传承和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内容。闹丧歌分为开歌扬、接亡人、唱孝义、送歌神4个程序。

花灯戏,又称“花灯”、“高台戏”,清朝后期传入楼上村,逐渐普及,一般在正月的大年活动。每一灯班由20人左右组成,届时,花灯班子走村串户,在堂屋、院坝尽情演出,以传统剧目和反映现实生活为内容。

   三、历史文化资源

    楼上村文物保护单位较多,历史文化价值高,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其中省级1个,县级有周氏宗祠、小屯寺、周氏墓群、葛凉寺、神皇庙遗址、双龙洞等6个。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上村古建筑群

    楼上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集梓潼宫(戏楼、正殿、南北两厢及院落、后殿、观音阁)、天福古井、明清古民居于一体,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建梓潼阁,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正殿五间,嘉庆六年(1801年)建南北两厢,道光二年(1835年)建观音堂(已毁),咸丰十一年(1861年)部分毁于苗民反乱,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正殿及两厢。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后殿。民国五年(1916年)建戏楼,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村民集资建天福井。民居中大都为清晚期建筑。2004年12月,石阡县人民政府将楼上村古建筑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期间,梓潼宫古建筑群曾被用作私塾,解放后一直为石阡县联合小学使用至2003年,戏楼曾为代销店。2004年由县财政拨款20万元对其进行保护性维修。2004年12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文物部门管理,石阡县文物管理所对该片区古建筑群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梓潼宫古建筑群位于楼上村头乌龟壳山的顶部,现存戏楼、正殿、两厢、后殿等建筑,与楼上古村落、古巷道、古屯卡、古墓群、梯形水田、廖贤河和林木山体及栖息于古树上的成群白鹭等,构成了良好的历史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空间。梓潼宫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正殿及两厢、后殿在一中轴线上,正殿居最高处,其平面高于后殿25米,戏楼位于正殿北侧,相距约百米,地势低于正殿20余米,天福井在村寨西侧。

    2003年,楼上村被石阡县列为古村落加以保护,而梓潼宫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予以重点保护。2004年6月,邀请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对梓潼宫古建筑群进行了现状勘测,并制定了保护维修设计方案,于2004年底进行维修。

戏楼:戏楼为穿斗抬梁式二层歇山青瓦顶建筑,坐东向西,结构为左右厢楼配有走廊,居中突出舞台,面阔三间,通面阔12米,明间进深635米,耳房进深29米,建筑面积9870平方米。明间共用16柱,其中8柱落地。两耳房共用8柱,其中6柱落地。二层明间前部为戏台,正面置“福”、“禄”、“寿”彩绘屏风,两侧各置门洞一个,正面及两侧梁枋下饰卷草纹挂落,檐下装鹤颈椽及板。两耳房一层置楼梯上二层。二层前檐、两山及后檐均装板。两山后檐置围墙。一层地面为三合土,有石制柱础。二层置楼板。大梁题记为“民国五年”等字样。

    正殿: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悬山小青瓦顶建筑,坐东向西,面阔五间,通面阔172米,进深l5檩,通进深83米,建筑面积l4276平方米。正殿较之后殿地坪高出25米。梁架明间为抬梁式,采用26柱,其中14柱落地。前檐带廊。明间老檐柱间装隔扇门,两次间老檐柱间正中为对开板门,两侧为槛窗。两稍间廊柱间装板,正中开直棂窗。明间后檐正中开板门,两侧为槛窗。两次间及两稍间后檐均装板。明间后檐金柱间装板至穿枋,上装走马板,置神龛。两次间梁架装板,两稍间梁架装板并分别开两直棂窗,两山面带披檐。前檐廊间铺墁青石,室内为三合土地坪。两稍间后檐处分别有石梯下至后殿。北次间廊间立有《重修梓潼宫序》石碑一通。屋盖部分在板椽上直接干摆小青瓦,铜钱如意卷草纹饰脊刹,灰塑鸱吻。

    南北两厢及院落:南北两厢均面阔二间,通面阔615米,进深7檩,通进0深315米,梁架采用l5柱,其中9柱落地,为穿斗式悬山青瓦顶。东间为过道,三合土地坪,在中柱间置对开板门。西间为地楼板,前檐装槛窗及板门,后檐装板,正中开一直棂窗。梁架间均有木隔断。

    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11米,东柲西宽63米,地面青石板铺墁,横向对齐,竖宽不等。院落西侧为一长11米,高2米的照壁,照壁正中有一吞口,内置神像。

    后殿:为两重檐四角攒尖小青瓦顶建筑,面阔三间,通面阔l6米,进深11檩,通进深65米,建筑面积l04平方米。明间二层,为双重檐四角攒尖顶。明间共用l5柱,其中四柱落地,底层减柱两棵,二层置雷公柱。两次间为穿斗式梁架,共用18柱,其中10柱落地。后殿前檐带廊,两山有披檐。明间一层前檐老檐柱间装格扇门,二层四周装风窗。两次间前檐老檐柱间装槛窗,上装走马板。后檐均装板。两山装板至首道穿枋。两次间有楼梯上二层。前檐廊间铺青石板,室内铺三合土。明间屋面卷草纹饰屋脊,葫芦宝顶,小青瓦屋面。大梁题记为“皇清光绪八年正月初七汝南族等共修”。

    天福井井口坐东北面西南,井上建叠涩悬山穿斗小青瓦顶建筑,占地面积30平方米。分两级,第一级井池为洗菜用,第二级为洗衣用。井口南侧立有修井石碑一道。原井处建有六角亭,早毁。

    明清古民居:村寨中的民居保存了明末清初的风貌,为贵州省内少见。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那鳞次栉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全村200余栋民居中,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建筑34栋。这些古民居,建筑装饰质朴简洁,风格明快,工艺精湛,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民居多为四合院、三合院,四合院正房三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龙门呈内八字形状,意为趋恶避邪,财不外露。龙门不正对堂屋,都是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又称“歪门四合院”。三合院,正房三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一些民居堂上有匾,门旁有联。这些联匾皆有来历,大多与主人的身世、家族的荣显及撰写人的祝愿相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窗棂间镶嵌精雕细刻的人物、鸟兽、虫鱼、神鹿、凤凰、花卉等图案,可谓独巨匠心,其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其古民居建筑精致,花窗精雕细刻,技艺精湛,美妙绝仑,呈现出一幅幅龙飞凤舞,鸟鸣虫叫的画面,反映出这里的安居乐业和含蓄平实。

    楼上村民居“斗”字型古巷,各巷道均以青石板铺路,斑驳凹凸,巷宽2—35米,并有03—04米宽的排水沟与之平行,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这条条水沟汇入廖贤河,注入乌江。几百年前,这种道路和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至今令人赞叹不已。

    巷道同时也楼上村最好的放火带。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只需撑着就近巷道两边的石墙直上屋顶,把瓦掀开,就能使火苗上蹿,从而截断火路,阻止火势蔓延。而且,楼上村的庭院两边,各修有一口用石条砌成的消防池。牢固的防火设施,使得500多年来楼上村都没有出现过大的火灾,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四合院古民居,家家户户都有龙门,只要把龙门关上,便可以防盗。

    经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地区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及专业人员对梓潼宫古建筑群进行现场考查、论证、评估,一致认为:梓潼阁古建筑是楼上村古建筑群和楼上村及周姓家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和信息载体,它记录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楼上村乃至石阡政治上的变幻,经济的盛弱、文化的兴替。现存建筑的布局、形制、脊饰等及自然理念、风水理念,展现了古代匠师和当时人们的审美理念、心理特点及价值取向,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以及周姓的家族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2)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座北向南,面阔三间,通面阔15米,进深10檩,通进深65米,建筑面积975平方米。大梁题记为“贵州思石二府新二甲所楼上住居”、“大清光绪拾玖年岁在癸巳仲冬月上旬建立”。西廊间有《轮水石碑记》石碑一通。

    小屯寺    小屯寺建造年代不详,小屯寺规模宏伟,殿宇辉煌,整个寺庙建筑精细、布局适体、陈设典雅、殿宇壮观。由于战火匪盗,现仅存正殿、寺院基址、和尚墓群、天井院落,其石墁院坝、石阶、石凳、石鼓、石缸保护完好。5座和尚古墓距今100-200年,古墓均有石碑可考。小屯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周氏墓群    村中古墓多处,阴宅阳宅相依相靠,墓冢文化深厚。有四方碑古墓、九子十秀才古墓、文林郎古墓等,墓群建造特色为省内少见,慕名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几百年来,周姓人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进士、贡生、秀才等便有40多人。现寨中有大学学历以上11人,中专生7人。周姓一直推行勤、俭、忍、让、孝、礼、义、耕、读的处世之道。今明风之古朴,村民以礼待人宽厚无比缘于此道。

    葛凉寺    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八十年代被拆迁改为粮站点,其正殿三间,建筑构架保存基本完好。

    神皇庙遗址    神皇庙修建于清代,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毁于解放初期,现存石阶保护完好。

    双龙洞    洞分一方一圆,一雌一雄,两洞相距10米,每洞各长1000米。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形态万千,其主要景点有“新娘婚纱”、玉观音、飞来瀑布等10多个。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

    (1)木偶戏

    木偶戏是流传于楼上村民间的傀儡戏剧种。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有八代传人。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为鼎盛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泰洪班等。现“泰洪班”传人仍从事这一木偶戏表演。其基本要素包括唱腔、锣鼓牌子、“头子”、戏装、道具、表演等方面。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附近州县唯石阡所独有,故被誉为“中国木偶戏之乡”。2006年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傩戏

    傩戏,被专家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石阡傩的活动,始于元代,明清时期遍布石阡各地,现存傩戏班有近30个。傩技十分惊险,如“上刀山”、“下火海”等傩技堪称一绝。1998年以后,石阡傩面具连续三次到北京、深圳展出,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仡佬傩戏的面具采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一个个面具或真或美或丑,被仡佬人雕刻得栩栩如生。

    (3)长号唢呐

    楼上村长号唢呐,已有数百年历史,属自然形成、自由组合的民间民族乐队,现全村有2个长号唢呐队,每逢婚丧嫁聚、乔迁进宅、拜寿之类必请长号唢呐队吹吹打打加以庆贺或代为致哀,是反映当地民众喜怒哀乐的真实写照。现在可吹喜怒哀乐、生活情趣的曲子达80余曲。

   (4)民间艺术

    楼上村在民间艺术方面自成一体,表演形式独特,别具一格,灵活多样,颇具地方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和表演的有花灯歌舞、花灯戏、溜秧歌、毛龙灯等群体歌技,在重要节庆时候便自发组织表演。

    六、保护措施

楼上古寨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最远为明代古居。多年来,靠老百姓自觉的保护意识,原有的古建筑群、古木奇树群、明清古墓群等保存完好,靠百姓自编家谱,记载了多年来的历史;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楼上古寨的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大了财政投入,保护机构、保护范围、保护标志、保护档案“四有”工作逐一落实,防火、防盗、防损坏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较为完善,使得楼上古寨的历史文化风貌保存完好。

    (一)具体措施

    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即保护古寨历史文化的形成、空间格局、街巷尺度、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的构成要素,延续历史文化环境。贯彻“分类保护、积极修缮、严加控制”的工作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遗产,加强文物保护。

    1、建设单位在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具体规定要求,依法取得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设计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中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2、在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1)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2)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3)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4)破坏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规划确定的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

   (5)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3、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类保护和整治:

   (1)不可移动文物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护;

   (2)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进行保护;

   (3)其他建筑应当按照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整治。

    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的具体分类标准、保护和整治的具体要求由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4、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内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或建筑,由县人民政府统一确定设置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非法移动、拆除保护标志。

    5、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消防设施、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保护的需要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公安消防机构和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6、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

   7、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须修缮文物或建筑,应报修缮方案经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审批实施。

   (二)文物修缮、环境整治工作

    1、2004年由石阡县建设局委托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楼上古寨做了《石阡县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于2005年3月份通过论证;

    2、2004年8月份,由县财政投入20万元对古寨内梓潼宫、戏台、天福井进行维修;

    3、2005年由上级相关部门投入60万元,对古寨内环境进行了整治。

    4、2006年贵州省建设厅投入248万元,对楼上村的道路、排水系统等环境进行整治。

   (三)最终目的

    通过对楼上古寨做《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加强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设立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建立保护档案,使楼上古寨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达到古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七、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评价

    楼上村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较多,保存文物古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对当时社会的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均有研究价值。该村还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神奇绝妙的自然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因此,楼上村是典型的明清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

造句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片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精雕细刻的造句如何造得比较好的句子呢下面网我为您带来精雕细刻的造句,大家可以一起参考学习。

精雕细刻的意思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精雕细刻的造句

牛津,那时还是一座精雕细刻的城市。

但有些人经常因为不按时而受到批评,而他们的唯一过错是设法对工作精雕细刻。

这篇论文是精雕细刻的工作

即使是休闲的款式,也流露出精雕细刻的风范。

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她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优雅环境之中,有精雕细刻的家俱,装璜华丽的墙壁,还有五彩缤纷的挂毯

经过工人们精雕细刻,从而保证每一个产品都达到“精致美观,经久耐用”的效果。

岫玉莲藕:此岫玉莲藕用上等岫玉为材料精雕细刻而成,莲藕有着细脉相连永不分开的寓意。

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

品质是“ miyaco ”品牌“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所追求的永恒信念,深蕴了精雕细刻的技艺及完美的坚定诉求。

精雕细刻精彩的造句

新出版商矮脚鸡书业和黑马漫画公司期望能激发星战迷的想象,他们精雕细刻地运用术语“曼达洛”来吸引广大读者的兴趣。

它以红铜或其它材料为内胎,根据不同品种涂以几十道甚至一二百道的厚漆天然漆,然后由艺人运用各种刀法精雕细刻而成。

她手腕上戴玉手镯,几个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环和三寸长的玉制指甲套,吃饭喝水用精雕细刻的玉盘、玉筷和玉茶碗。

这里不妨略带一句,这钟楼的尖顶如箭穿空,是所有钟楼尖顶最大胆求新、最精雕细刻、最玲珑剔透的,透过其网扣似的塔锥,碧空一览无余。

我们愿通过精雕细刻的“雅聚斋”蛋雕工艺品,竭诚为丰富中外各界朋友的文化生活,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服务。

周一,纽西兰毛利女王被埋葬在圣山上。几个小时前,她的儿子五十一岁的大学雇员登上精雕细刻的木制国王宝座。

为牛仔布注入全新的个人风格,其中的变化更加引人入胜,怀旧而自然的褪色处理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处处经过精雕细刻。

她手腕上戴玉手镯,几个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环和三寸长的玉制指甲套,吃饭喝水用精雕细刻的玉盘玉筷和玉茶碗。

:位于西安以东,已出土的兵马俑超过8 , 000件,分车兵步兵和骑兵,各兵马俑均精雕细刻,采用真实比例,容貌神态各异,无一雷同。

正房堂屋,两旁侧室,走廊宽敞,天井巨集亮,门窗多精雕细刻花鸟图案,门楼修得富丽堂皇。当年徐霞客曾描写大研“民居群落,瓦屋栉比” , “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头部制作以樟木为原料,经艺术家精雕细刻而成,一共有400多种形态,即有传统戏剧中的知名角色- -生、旦、净、未、丑多种行当,又有仙道佛释、天神魔怪的形象,个个面目不同,性格各异,生动传神。

公司坚持“注入科技、广揽人才、夯实基础、精雕细刻、创优夺佳、使用者满意”的质量方针,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把建立名优工程当作展示企业魅力的核心体现,连续八年保持竣工工程优良率85 %以上。

对她,你要爱若珍宝,时时擦拭,她会拥有精妙的设计、精雕细刻的使用者介面、良好感知的资料库系统、绝佳的实用效能,并且同时具有最大程度的简洁、精练、产品化,以及最大可能的对包括程式码、元件、程式和设计等可重用的资源的重用。

这里不妨略带一句,这钟楼的尖顶如箭穿空,是所有钟楼尖顶最大胆求新、最精雕细刻、最玲珑剔透的,透过其网扣似的塔锥,碧空一览无余。

该产品是内蒙古奈曼旗平顶山矿,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精雕细刻而成。

该书点面结合,侧重明确,深入挖掘,实际考察,去伪存真,注释

哪里能找到昌邑姜氏族谱?

  家谱乃我国古代宗法社会中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事迹的家族档案和历史百科全书,具有“尊祖敬宗”,“敦族睦亲”之伦理道德功能。上迄夏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