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磕头磕几个头?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拜年磕头磕几个头?,第1张

给自家人磕三个头给别人家拜年的时候就磕一个。一般给长辈磕头,最好是爷爷奶奶辈的,且不能多磕,会折寿。磕头是手掌触地,不需要正反,头必须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

一拜三叩,这是隆重的礼节,大多是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见祖宗级的长辈,拜见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师,拜年,拜寿,拜谢等场合。

扩展资料

在过去,磕头方位要正确,后背要冲着门,正面对着中堂、牌位、或八仙桌。长辈要坐在两边,无论人在哪里方位一定要正确,磕头不能对着人磕。

春节磕头是一种旧时礼节,是过年拜年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小辈对长辈进行,小辈需要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要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

这段时间,家中正屋挂着家谱牌位的画卷,门前摆放供人磕头的席子。客人来时,首先站在祖谱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

旧时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

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自己的父母跪下磕头两个,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父母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我们晚辈。然后我们再去自己的爷爷奶奶家磕头拜年,同样的祝福,同样会得到“压岁钱”。

然后我们还会走向自己的邻居,只要是经常见面的大叔大婶们我们都要走向他们的堂屋,背对着正门跪下叩头。路上一些不是很熟悉但是认识的,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要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这段时间,家中正屋挂着家谱牌位的画卷,门前摆放供人磕头的席子。客人来时,首先站在祖谱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

如果有儿童参与,并且与被磕头的人有非常亲密的亲戚关系的话,就要给儿童压岁钱。磕头大体分两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时候,主要去邻居家。第二波在初一以后的几天,拜访其他亲戚时进行。

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然后磕头。

春节是中国很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所有的中国国民都很重视的一个节日,除夕的这天晚上,子女会给亲生父母磕一个头。

初一6点多,人们会互相结伴走动走动,说说笑笑,每家都走一遍,这样寓意一年都友好相处,一年见面都热情,这个时候就不用跪地了。

生活在东北的人,多数是闯关东过来的。想当年太爷爷一辈或是更上一辈,领着妻儿,挑着挑子奔向东北求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不肯丢下背在身上的家谱。虽然家谱上只是记载家族已逝先人的名字,但那就代表着祖宗,家在祖宗在,祖宗在,家也就在。无论在哪里落脚,每逢春节的时候,他们都会把代表祖宗的家谱请出,背北朝南,也就是朝着先人家乡的方向供奉起来,以此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时至今日,不但供祖宗的记忆一直还在,祭祖先的传统也一直没丢。

每年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也就是除夕当天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开始张罗供老祖宗。

爸爸准备祭祀用具:拿出家谱掸去灰尘,悬挂在北墙上,粘好祭祀用的对联,上联是“金炉不断千年火”,下联是“玉盏长明万岁灯”,横批是“祖豆千秋永”;家谱下面一般是一口大木柜,在上面摆一对烛台、一个插香碗、四双、六双或者八双红筷子。

妈妈准备上供的食品:用白菜切花刀在水缸里泡成花,再用红纸染上色;把粉条油用油炸成团状,也用红纸点上色;烀好的大块肥肉螺旋着切,做成宝塔的形状;猪肚里面塞上东西,肚头插一根白绿相间的小葱当鼻子做成大象的形状;大小适中的小鲤鱼用油煎到发黄;满满的四小碗米饭,两两对扣到一起,形成圆圆的小山形状;专门蒸一锅上供的馒头,上面要用筷子头沾红印泥点缀上梅花的团图案。

在妈妈准备供品和午饭的这段时间里,爸爸带领我们贴对联和福字。大约中午十点左右,对联贴完了,供品也基本做好了,爸爸妈妈开始摆供品,一切就绪后,点上一炷香。

老祖宗虽然供好了,但实际祖宗还没有回来,需要天黑以后由家人接回来过年。

一点到两点是吃午饭的时间。吃过午饭,为了保证晚上能通宵守岁,大人们一般让孩子们先睡一觉。有的孩子也会先去找小伙伴玩,总之天黑之前尽量都找时间休息。

夜幕降临了,到了家家接神的时间。接神就是接神仙的意思,也就是接自己家的祖先回家过年。民间认为,过年的时候天上地下都放假,只有这个时候自己的祖先才能回来和家人团聚。

接神的地点在村里的十字路口。去接神的时候需要拎一盏灯笼,拿一撮香和一些纸钱。到达十字路口后,把香点燃插在雪地上,再把烧纸点燃烧掉。然后冲着西南方向跪地磕头,嘴里念叨:“老祖宗回家过年了,老祖宗回家过年了”。然后起身,大人拎着灯笼带孩子们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不许说话,大概是因为老祖宗跟在身后,怕惊扰了祖先。

回到家中,把蜡烛点上,香点燃,再用铁盘子倒点白酒用火柴点燃,蓝色的火焰燃烧完毕后,爸爸带着我们给祖宗磕头,老祖宗算是正式接回来了。这时候,妈妈煮好了上供的饺子,用盘子盛两盘摆在供桌上,老祖宗吃过年回家后的第一顿饭。因为下午刚吃过饭,一会儿还要吃年夜饭,所以这一顿全家人都象征性地吃几个饺子,算是陪祖先共进晚餐。

这顿饭吃过后,爸爸会和我们打扑克,或者我们去找小伙伴玩,大人们可以乘机休息一会儿,然后又接着准备年夜饭。

夜半子时左右,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年夜饭前,有个“发纸”的环节,这时,万家鞭炮齐鸣,芝麻秆点燃的篝火映彻整个村庄。孩子们会从火中跳过,试图烧去身上的晦气,也会手把门框的上坎,一边抻一边念叨“某某长大高个啦!”。

发完纸,全家人洗手洗脸,洗去过去一年的晦气,然后给祖宗上香、磕头,之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年夜饭。

年夜饭结束后,就到了去亲戚家拜祖宗和长辈的环节。在爸爸哥哥带领下来到亲戚家,先到供祖宗的房间给亲戚家的祖宗磕头,嘴里念叨着:“给老祖宗磕头”,就好像不念叨亲戚家的老祖宗就收不到似的。给先人磕头后,紧接着就要给亲戚家的长辈磕头。依然是一边磕头一边念叨:“给舅姥爷磕头”、“给舅姥姥磕头”、“给大叔磕头”、“给大婶磕头”。磕完这家,再去另一家,照例是“给老祖宗磕头”、“给舅爷磕头”、“给舅奶磕头”……

如果除夕夜没有去亲戚家磕头,那么初一也要一大早就去磕头,拜先人拜长辈的仪式绝对不能省略。

那时候磕头拜年,有时长辈会给一元两元的压岁钱。对于孩子来说是那是一笔极大的收入,很可能会让孩子们兴奋一整个正月。

现在这种形式也在逐渐的减少,人们都认为跪天跪地跪父母是理所因当的,为什么要给那些不认识的长辈或者平时看着就讨厌的人磕头呢?在中国古代的礼仪里面就属最高礼仪了,因为过年的时候,长者为大,作为晚辈给长辈磕个头也不为过。

每年过年的时候,常年在外的小伙伴们都回家了,辛辛苦苦了一年见到家中年老长辈,心中也是十分高兴,大年初一就挨家挨户的拜访长辈,拜年词说完总觉得什么事情没做,扑通一声跪下磕上一个头,别人也高兴,自己心里也舒坦,其实这种形式也正是为这样常年不在家的人设计的,对他们来说,这里才是他血浓于水的地方,常回家看看给长辈们问一声好,也能让长辈们看看生龙活虎的我们。

慢慢的这种形式被很多年轻人所摒弃,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做,像电视里面那样过年的时候给长辈说两句吉祥话,给长辈作个揖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也就可以了,因为总觉得跪下来磕头像是旧社会一样,现在长辈们也不愿意让我们去给他们磕头了,一方面觉得不用那么隆重,一方面也是心里不好意思。

不管怎么说过年的时候有个仪式是重要的,无论是跪下来磕头,还是鞠躬作揖,都是要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尊敬,仪式的选择就需要自己来把握,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只要正确地表达出自己敬意,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情,都是无可厚非的。

老家是山东的,所以说一下山东人过年祭祖磕头的一些讲究。

山东人磕头最奇葩的就是男人磕头,女人不磕头,过年去祭祖的时候,也都是男人去,女人全程不参与。

过年磕头,都是长辈带着小辈,一大早起来,挨家挨户的去拜年磕头,老人坐在屋里,然后后背咚咚的下跪磕头,嘴里还喊着“奶奶,给你拜年了”

老人家一般都会说“嘛起来,嘛起来,孩子来,吃了吗,赶紧抓一把瓜子搁布袋里面”

后辈都会说“不了,奶奶,俺们还要接着拜下一家呢”

一般都是给直系亲戚磕头,磕完头就开始吃中午饭了。

我们都是在除夕那天在祖坟前,烧纸钱,再磕四个头,然后回到家在祖坟灵位前再磕四个头,意义就是过年了把去世的老人也请回家过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那天,在灵位前磕四个头,再拿着纸钱和炮仗去祖坟前,烧纸钱和点炮仗,再磕四个头,这样算把祖先送走了!我们村有五六百人吧,姓氏有七八个,但我们村只要到春节,不管是不是别的姓氏,只要有先人灵位就会去磕头(磕四个头)!

过年的时候,农村人都要祭祖,很多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也要在年前专门回老家祭拜祖先,这是过年期间的一件大事,必不可少。如果哪个人家不祭祖,就是对祖宗不敬,不知道感恩,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忘本。这样的人家会被村里人说闲话、瞧不起。

拜年磕头磕几个头?

给自家人磕三个头给别人家拜年的时候就磕一个。一般给长辈磕头,最好是爷爷奶奶辈的,且不能多磕,会折寿。磕头是手掌触地,不需要正反,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