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云南人说自己的祖上是南京的,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云南人自称南京人,是明代江苏向云南移民定边民众的后裔
1从南京向云南移民,是明初云南问题的解决方略
“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发生在明朝。明朝是云南历史的转折点,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1368年正月,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正式建立明朝。中原虽已平定,但云南地区仍然拥戴元宗室,誓死与明朝抗衡。初期,朱元璋认为云南偏远,不便用兵,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对云南招降屡遭失败,朱元璋只好决议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当年九月,30万兵马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洪武十五年正月,也就是出征5个月后,攻破昆明城,又过了3个月(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攻破大理城。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云南平定后,明朝政府试图把大一统的中原行政体系应用于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巨大的差异。云南土司和边地蛮族占绝对优势,各蛮族有各自的世袭土司领袖,彼此吞并,不断开疆拓地,已经形成众多小国。如果明帝国不能满足土司的独立要求,并派驻官员,征收税赋,往往明军一过,当地野蛮人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杀害官员,掠夺人口。这样,内地的管理制度无法应用于云南地区。
所以,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首先,大量撤县并州,例如把现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大部地区划给四川来管理,把现在曲靖市东部地区划给贵州来管理。经过调整,云南的行政版图大为收缩,管理的压力也就大为减小了;对行政版图进行调整后,接下来就实施了“土流并治”的方案。这里的“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而“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其性质与内地一致;第三就是改变云南人口结构,“移民实滇,开发生产”。这就是明朝大规模移民入滇的历史背景。
2军事移民与军屯,移民实边
云南和中原大地相隔数千里,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古代,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性质上看,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军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间自发式移民。
军事移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事实上,自洪武十四年明朝发兵南征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实施了两批军事移民。第一批就是平定云南战事结束后,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批发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丽一带)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的军事移民。
征南大军班师回朝后,征南右副将军沐英以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如此强大的军阵仍然不足以平息各地民族的反抗。与此同时,守军将士的粮库出现了亏空。统帅沐英非常机智,很快发现云南地广人稀,土地十分富饶,只是缺少会耕种的人而已,如果能有一批人来专门种粮,就不用千里迢迢地从京城运粮来了。1386年,他将这个想法写成奏书,呈递给朝廷。朱元璋阅后大喜,急忙召傅友德入京准备征兵事宜。1387年,朱元璋派人前往四川购买健壮耕牛万头。这样,从北路而下,士兵赶着耕牛浩浩荡荡地前往云南了。这批士兵的主要任务除了打仗,还要拉着牛耕田种地,这就是著名的“屯种听征”。明朝在洪武年间数次向云南所派遣的军队,总人数达15万之多。因为军事征伐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移民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为众。明朝中后期,朝廷对云南的军事移民逐渐减少,除了“三征麓川”和万历年间的反缅甸洞吾王朝侵西战役外,便无大规模军事征调活动。
这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杨姓家族的族谱,最近一次修订时间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家谱记录了自洪武初年定居施甸的杨氏男性祖先世系情况。杨姓后人认为,他们于明初从应天府迁移至此,最初的迁移目的是保卫祖国的边疆。
3所以这些云南南京人,是明朝英雄的后裔。他们的祖先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在古人心中永远是地位至上,不可撼动的。
古人对家庭如此重视,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祖辈德训的学习自然不可忽视,由此衍生而来的族谱文化也是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01结绳口述族谱
在文字还没产生之前,古代人采用结绳的方式记录家族历史,家里有几代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节。
当然这种方法能记录到的祖辈资料非常有限。
到后来,又有了口口相传的族谱记录方式,为了方便记忆,取名的时候,往往父亲名字的字和儿子孙子的字都会重复一两个。
这种传承方式当然更费事,遇到个记性不好的后代,好不容易流传下来的祖辈们一不小心就被忘个十之八九。还容易永久删档。
经历了一系列不怎么靠谱的祖先留存方式,最后还是发现,记下来才能流传的更久远,也更靠谱。
02甲骨青铜族谱
据考察,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以谱牒为依据,详细记录了夏商周三朝以及各世系之间的关系。
发展到商代,青铜器盛行,青铜器不仅作为权力和地位的代表,还可以作为储存信息的载体,很多家族都喜欢在青铜器上记载祖先功绩,进而形成一种新形式的族谱。
03丝绢竹简族谱
后来,又有了记录在布和丝绢上的族谱,这种族谱一般比较大,除了文字记录外还辅助绘一些厅堂楼阁、松竹等吉祥之物,以示对祖先的重视。
到春秋战国至魏晋,竹简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族谱的记录便以竹简为主。但竹简有个很大的缺点,材料笨重而且留存不方便。
大家可以想想,春秋之前起码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竹简记载的话,要多少竹简,竹子还容易发霉,保存极不容易。
除去族谱的记载方式,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族谱文化还随着时代的不同,兴衰也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管做官、婚嫁都很重视门第,这时候,族谱就成了身份地位高低的最重要信息来源了。
国家还专门设立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编修和保管工作。
当时三权之一的刘备从一个草根变成大汉皇叔,就是依靠族谱里有关刘备祖先皇室的记载。
有了皇室祖先当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但祖辈籍籍无名的人也大有人在。
有些草根子弟为了仕途不惜铤而走险伪造家谱、冒充士族。可见当时社会对族谱文化有多重视。
04纸质族谱
西汉时期成功发明造纸术,而且经过一步步的改良,纸张越来越薄,也容易存储。族谱便以纸质方式大量留存下来,直到现在。
到唐朝时期,修家谱,重门第的风气达到顶峰,唐太宗为了让自己所在的关陇士族皇族一脉作为第一族,下令重修族谱。
武则天也下令重修族谱,加入自己所在的庶族一脉。
除了朝廷皇室下令修建完善族谱外,宋代以后,门第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了,世族新贵和有识之士也开始私修族谱,纠正了很多官方修谱的不实信息。
到明清时期,统治者鼓励老百姓编修族谱,族谱数量得到了空前提升,对族谱的传承和保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05电子族谱
随着科技发展,族谱有了互联网电子版,即通过电子文档、电子表格、、视频等数字形式保存家谱文献资料,进行族谱存储和修订。
不仅能随时随地查阅,还方便保存。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就成了约定俗成的“晒谱节”。这一天,族人焚香净手,一张一张的翻晒族谱,也衍生了一系列祭祖活动。
为了寻根求源,也为了广纳同宗,人们也开始在网上晒出自家族谱,互联网晒谱节应用而生。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近20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族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络祭拜平台。
族谱网将于2020庚子年农历六月六日起举行“谱系万家——第二届互联网族谱晒谱节”活动,特此发起全网邀约,征集优质网络族谱参与活动。
详细活动请看
“六月六”第二届互联网族谱晒谱节周末热力开启参与赢大奖
敬请期待!
郑和是我国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他在南京生活、任职近30年,一生与南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南京有不少有关郑和的遗存,综述如下:
龙江宝船厂遗址
南京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启航地,郑和受命出使西洋后,就将大部分海船特别是大型宝船交南京龙江造船厂建造。龙江造船厂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当时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造船厂。
龙江造船厂所造宝船形体最大的,长约126米,宽约52米,可载千人以上。后来龙江造船厂规模不断扩大,向南延伸至今三汊河、中保村一带。目前南京已在宝船厂遗址上重建一座宝船遗址公园,占地约280亩。在遗址上由南向北并排列着船坞,每个船坞长约500米,宽约30米至70米不等,东端连接大道,西端通向长江,宝船造好后可自造船厂开船,从龙江关进入长江
在船坞的淤泥中,先后挖掘出不少造船厂的遗物,有残存的绞关木、铁锚、石臼等物。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将于近期建成,并于7月初开门迎客
马府街与郑和府邸
马府街位于今太平南路中段东侧和白下路东段北侧,郑和的府邸就在此,由于郑和原姓马,故名马府街。郑和府邸原来规模很大,到清代咸丰年间尚有房屋72间,后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
马府街北侧有一郑和私家花园,旧称马家花园,清末一度成为直奉会馆、新安会馆。南京解放后,该园荒芜,杂草丛生,游人罕至。南京市白下区政府于1953年对它进行整修,并起名为太平公园。
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全国筹委会决定在该园东南角新建郑和纪念馆,同时将此公园改名为郑和公园。郑和公园占地224公顷,内建有郑和全身雕像、双锚亭、朱雀楼和刻有《明史•郑和传》的石碑,园内还有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贵植物五谷树和西府海棠。
当年郑和远航归来和任南京守备期间,曾在此居住过。1983年曾在花园内挖掘出一批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其中有“洪武通宝”铜钱和明初的陶瓷残片,有一件青花碗底残片中间有楷书“马”字的落款,可能是马府使用的标志。
天妃宫与静海寺
天妃在闽粤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又称“妈祖”,被尊为保佑航海安全的和平女神,传说天妃确有其人,本名林默娘(公元960-987),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郑和首次率船队出海,据说得到天妃神助,化险为夷平安归来,于是奏请皇帝,建宫封号立碑以示纪念。
南京天妃宫有三处,通常所讲的南京天妃宫是指“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在今建宁路北侧,下关仪凤门外狮子山下。该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初八,由明成祖赐名,以纪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那时天妃宫殿宇宏丽,廊檐绘有海中灵异的巨幅壁画。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后,天妃宫内立起“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是明成祖于水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初六亲撰,记载郑和事迹和航海经历。此石碑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石刻,清咸丰年间天妃宫毁于战火,建筑无存碑尚完好,由于年久风化的关系,碑上文字较模糊,前几年已将此石碑移至重建的静海寺安放。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天妃宫已在原址重建,第一期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并复制了天妃宫石碑。重建的天妃宫已于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静海寺位于现下关狮子山西南麓,建造之初占地约30亩,有金刚殿、钟鼓楼、天王殿、祖师殿等80余间,郑和晚年一度在该寺居住,并将下西洋带回的一些奇珍异物供养于寺内。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更上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是在此签订的。
南京市政府1987年在旧址上重建静海寺,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对静海寺进行了扩建,并铸造“警世钟”。今年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静海寺进一步扩建,6月28日国家邮政局将在静海寺举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首发式。
现静海寺内石碑上刻有静海寺简介:“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系朱棣为嘉奖郑和航海功勋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之意。”
浡泥国王墓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首次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下西洋的伟大历程。既宣扬了明朝的威德,也促进了有关国家和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浡泥(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王室成员150多人访问中国,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浡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不幸染病,逝于南京。
1958年5月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经东向花村农民提供线索,在乌龟山发现了匍匐在山阳的龟跌,在旁边草丛中有一段残碑,碑文已大部分模糊,但经过仔细揣摩,依稀可辨认出“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器皿及金银锦绮钱币甚厚赐王妻”、“浡泥王去中国”等字迹。后经查阅有关资料,终于查清了一百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渺不可寻”的浡泥国王墓。随后又在墓前的水沟里,发现了另一段残碑,是神道碑的上半段。
净觉寺
净觉寺位于今升州路28号,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敕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扩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被焚毁。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在第七次下西洋(公元1431年)前奏请重建。明弘治和嘉靖年间重修,清咸丰年间遭太平天国战火又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又重建。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将净觉寺修缮一新。
净觉寺初建时占地40亩,规模宏伟,仅大殿就有81间,从目前大殿周围留存的近十个石础来看,一般直径均在50至60公分。净觉寺经过历代的战乱和马路的拓宽,面积已大大缩小,现占地约为6亩。净觉寺有院落四进,礼拜堂一座,礼拜堂后有一面南京寺庙中最高的墙,系明代所遗。寺前存有一砖雕牌坊,上刻“敕建”二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与郑和有关的建筑。
郑和墓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郑和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返回途中,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享年62岁。明宣宗特赐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南麓,此墓实为“衣冠冢”(当时条件可能无法保存遗体)。
郑和墓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墓为圆形土丘,高8米,有墓塘,呈马蹄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按穆斯林葬仪,选用优质青石料,将墓砌成长方形。墓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台阶中又分为4层平台,寓意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层平台有7级台阶,代表郑和七次下西洋。甬道两旁植有青松翠柏,立有重修的郑和墓碑,旁边建有碑亭和陈列室。
在郑和墓西边有一郑家村,相传此村落是600年前岁郑和下西洋的一支官兵,自愿为郑和守墓而形成的。他们原来并不姓郑,后来相约改姓郑,是没有郑和血缘的特殊“郑和后裔”。
郑和家谱
由于郑和身为太监,便以其兄马文铭之子立嫡,得以延续。南京是郑和后裔最多的地方,目前已有500多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伦理观念,修缮郑和家谱成为延续家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南京的郑和家谱叫《咸阳世家宗谱》,原来有四部家谱传世,可惜历经沧桑,目前都下落不明。不久前在郑和第十八世孙沈郑氏家,发现了一块家谱木刻封面的残存,木版长56厘米,宽10厘米,厚12厘米,上部刻有一个“咸”字,估计残存为原物的1/4,它成为南京的《咸阳世家宗谱》现存的唯一实物,极具文物价值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冒氏宗谱(泰州人冒德新长子冒致中迁居如皋家谱),现家谱保存于南京博物馆、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中,而不在南京图书馆;海陵冒氏族谱(泰州人冒德新次子冒启之留居泰州家谱),现家谱保存于泰州图书馆古籍库,也不在南京图书馆。 你倒是可以从我提供的几家单位去查查。冒姓源于复姓棼冒(古楚音fen-wei),在广东东莞,四川,浙江,湖南都有较大的聚居点 历史名人:宋代冒敬臣;元末冒致中、冒桧,明冒哲、冒佑、冒政、明末冒襄。冒致中家谱有《冒氏世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冒氏族谱》《冒氏家谱》均来源于如皋丁堰乡(也是冒氏聚居地)。
我姓李,祖上也是南京应天府的(今河南商丘),据老辈口口相传,当时是被发配,充军到云南(蛮荒之地,安南郡)由于年代久远,家谱遗失,现知排辈字,红,志,应,天,昌,维,德,为,本,现居,云南红河,玉溪一带,有没本家兄弟,
一、姓氏源流
任(Ré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任氏是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据《姓纂》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据考证是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10个姓氏,可见得当时这10个姓氏与任姓的密切关系。
2、出自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据《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又据《汉书》的《班婕妤传》上,也有赞美太任之辞说:“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这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之为上古任氏之女,显而易见。
3、出自风姓,为太昊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氏之后,故都任城(在今山东省济宁一带),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任国在战国时灭亡,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任氏。
4、出自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倍子之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姓。
5、出自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所载,巴 (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
② 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
③ 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任不齐。春秋时期楚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为当阳侯。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姓。然而,也许是由于这个姓氏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所以历来对于任姓的姓源,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考证。譬如,《唐书宰相世系表》上说:“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则说:“任,为风姓之国,实太昊之后,今济州任城即其地”。任姓的所出,真是众说纷纭。因任姓起源甚早,且均属传说,莫衷一是的情形,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为源自黄帝,一为源自更古远的伏羲氏。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在《辞海》所提供的答案是这样的:“任姓之任,与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以上关于任姓姓源的考据,全部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数千年来的任姓,有黄帝的后裔,也有伏羲的后裔,他们有的是因被赐姓而得姓,有的是以国为氏。归根究底,所获的结论是:“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但在习惯上,人们把历史上第一个任氏大名人任不齐作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任姓尽管得姓很早,但在发展中由于一直深埋不显,所以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上述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省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等境。同时,还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东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乐安”为其堂号,其后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另据《史记•南越列传》所载,南海尉任嚣曾矫诏使赵佗立国,这说明秦代已有任姓徙广东。至汉时,任姓已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南方则居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可见,任姓在汉之前即已南迁。汉时有世居沛地(今江苏省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孙迁陕西渭南。魏晋南北朝之际,军阀混战,夷族入侵,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任姓族人为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至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迁入福建。唐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东的任姓又兴旺起来。南宋末期赵姓末代皇帝四处逃亡,元蒙古骑兵南下,使任姓逃难于我国南方各地。元末明初,旱涝蝗疫施虐,农民起义军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锐减,任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如今,任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任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七。
三、历史名人
任 峻:人,三国时魏国典农中郎将。曾主持屯田,数年中,所在积谷,仓廪皆满。任棠: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东汉著名学者。有学问,不做官,他修居教书,有气节,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广行仁政,故有“任棠之情”之佳话。
任 延:宛城(今河南省南阳)人,东汉名吏。十二岁时,熟读《春秋》、《易经》等,有“任圣童”之称。二十三岁时任九真(今属越南)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五年之后,粮食丰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为名。
任 环:今山西长治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一五五五年,与俞大猷在陆泾坝等地连破倭寇,以敢战着称。着有《山海漫谈》。
任 熊:浙江萧山人,清代著名画家。工书善画,长于人物。他承陈洪绶之传统,造形古硬,敷彩鲜艳,富有装饰意趣。《大梅山房诗意图册》是其代表作。
任 昉: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仕宋、齐、梁三代。当时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而沈约以诗着称,时人号曰“任笔沈诗”。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任仁发:元朝水利家、画家。他曾主持修吴凇江、大都通惠河、青浦、练湖和海堤工程。善画马,其鞍马与赵孟俯齐名。著名的《二马图》是他的代表之作。
任不齐:春秋末期楚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后来,曾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的天子也加封他为“富阳侯”。
任雅相:唐高宗时宰相,在位时间不长,曾为坝江道行军总管、燕然都护等。659年,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安乐县公,两年后卒于军中。
任伯雨: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著名经学家,宋哲宗的驸马都尉。其深通经述,文力雄健。与寇准、李纲、赵鼎、文学家诗人苏轼、苏辙、秦观、名臣胡铨、李光、王岩臾九人,世称“十贤”。着有《春秋绛圣新传》。
任仁发:松江青龙镇(今属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画家、水利家。他曾主持过疏浚吴淞江工程,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善画花鸟、人物,尤以画马为最,著名《二马图》为代表作。
任大椿: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学者。任礼部主事,兼《四库全书》修纂官。有《弁服释例》、《字林考逸》等。
任伯年: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他擅画鸟、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独到之处,所作写照,神采奕奕,其与任熊、任熏合称“三任”。
任化邦:清末捻军起义首领,太平天国封为鲁王。1865年在山东击毙僧格林沁,1866年粉碎曾国藩防河围剿计划,屡败湘、淮清军。
任弼时:湖南省湘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参加革命,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军委政治部主任,率部开赴山西前线,领导指挥对日作战。1938年秋赴苏联,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同周恩来一起协助MZD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转战陕北,并参与制订土地改革等重大方针政策。1949年4月,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编入《任弼时选集》。
任继愈,中国佛教哲学家。山东省平原县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后即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宗教学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等职,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乐安郡:汉为千乘郡。东汉时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西北),三国时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西南)。南朝宋始置乐安郡,隋置棣州,唐改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七十里,下辖广饶、惠民、高青等县。
东安县: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公元前333年,楚以此为春申君之封邑,始建菰城县,南浔辖域隶属菰城县。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会稽郡,下设乌程、由拳等县,今区境属乌程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东迁县改为东安县(治所在今浙江富春县),次年仍复名为东迁县。隋开皇九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今南浔辖域隶属吴兴县。
2、堂号
水薤堂:东汉时候任棠有奇节,不肯做官,隐居教授。太守廖参去访问他,他一句话不说,只拔了一颗薤,端了一杯清水放在桌上,自己抱着小孙子坐在门下。太守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杯水是要我太守为官必须一清如水;拔一颗大薤世告诉我要为人民办好事,必须把财大势大的土豪拔除;抱着幼孙当户,是要我留心照抚孤儿。”
此外,任姓的主要堂号还有:“玉知堂”、“叙伦堂”、“吏部堂”、“乐安堂”等。
五、宗族特征
1、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任姓来源虽众,但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其来源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为源自黄帝。具体可直接追溯到黄帝的少子禹阳,跟《元和姓纂》的说法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以国为氏”与“黄帝赐姓”但究其实质,都是黄帝的亲骨肉。二为源自更古远的伏羲氏,虽血缘不同,却说明任姓由来已久。
2、任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1929年任守正修《任氏族谱》,江苏如皋任姓一支字行为:“允远士大中,万正吉顺太”。
朱子巷,是朱子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巷,民间俗称朱始巷。它是五夫里(现为五夫镇)五夫街一条叉巷,始建于五代十国南唐时代(约930-950年),距今1000多年。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遵亡父朱松遗命,从建安(今建瓯)迁居崇安五夫里府前村,受业于武夷山籍的著名学者刘子翚、刘勉之、胡宪的门下。
后人为怀念这位理学集大成的大儒,遂将这条小巷称为朱子巷,借以表达朱熹始经此处得使陋巷生辉的殊荣。
珠玑巷之名逐渐为世人所知,也是缘于移民者的后代子孙寻根问祖引起的,其间还涉及到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个传说。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元宵佳节,朱元璋微服出游,逛到珠玑巷,看到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一个怀里抱着个大西瓜骑马的女人,马的后蹄画得比前蹄较大,让路人猜这个灯谜的含义。
朱元璋认为这户人家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怒之下便拟了一道圣旨,将全巷的人都发配到了青海,其中也有极少数在发配途中逃跑到其他地方的。
在青海的一些地方就普遍流传这个传说,并且许多姓氏族谱中也有相关记载。现在网上有寻根问祖帖中就有些披露,而且有的寻根问祖者经到南京实地考证,发现明朝时的南京确实有名称类似珠玑巷的街巷——朱子巷。
也可能因为朱元璋那个传说之故,百姓才将“珠玑巷”改称“朱子巷”的。而这一条“朱子巷”巷最初叫“珠屐巷”,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在文献上则大多称为“珠履巷”。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珠屐巷”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南京城南地区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
扩展资料:
“朱子巷”最初名为“珠屐巷”,而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而在文献上则大多以讹传讹为“珠履巷”。
“珠屐巷”的地理实体在今南京城南地区,在城建过程中并入许家巷。现在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
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的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珠屐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是明朝重点移民区。根据南京学者陈济民在《金陵掌故》里的考证,柳树湾地区,位于现在城东南地区,此地区紧靠明朝城墙,宫城禁地,迁徙几乎是必然的。
—朱子巷
为什么有很多云南人说自己的祖上是南京的,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本文2023-09-30 20:19: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