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七世孙黄忠的家谱谁知道?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1收藏

黄庭坚七世孙黄忠的家谱谁知道?,第1张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北宋文坛四大家

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以及黄庭坚。他们四人撑起了整个北宋文坛,且其的文章大多流传千古,至今为人所称道。

首先说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常以“苏东坡”来称呼。苏轼在今人的评价中,在北宋是北宋四大家之一,在唐宋这个时代里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见其文学影响力之大。苏东坡不仅在文学领域(诗词)的造诣高,而且兼修书画,形成一派独特的风格。除此之外,苏轼的思想精神、人生态度也造就了“教科书式”的影响力。因苏东坡的仕途一波三折,有过被朝廷重用的时候,却也常常受牵连而被贬职到偏远小城。如此之下,他虽有愤懑但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乐天派“,都体现在他的诗词之众,成为人们的”精神粮食“。

而苏轼在政治上的对头正是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作为一个激进的政治家以”王安石变法“成名,其在书画诗词上的成就也很高。比如现存的《临川集拾遗》和《王临川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代文风领袖,他提倡时人著文章像古文学习,他致力于纠正当时浮夸、充满华丽辞藻的文字风格。而且欧阳修在史学领域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他是《新唐书》的主修,还编纂了其他史书。其文章中的《醉翁亭记》已被编入教材,从他的文字中,也能领悟出一代文豪的精神风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老人。他曾是苏轼的学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有”苏黄“的美称。黄庭坚在诗词领域也有自己的建树,提出了”点石成金“等诗词理论,在诗学理论上的造诣极高。值得一提的还有他的书法,自成一派,更是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生于宋五年六月十二日,号谷道人,晚年赋翁,洪州汾宁人。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和领袖。这个学派提倡黄庭坚的“化铁为金,以胎为骨”的理论。

黄庭坚、晁、秦观都曾师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生前齐名,被称为“苏黄”。作品《山谷词》,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是“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从小就才华横溢。这本书读了几遍后,他就能背诵了。他的叔叔李经常去他家,从书架上拿书问他,他什么都知道。李很奇怪。他自以为千里有才。

黄游三年,黄庭坚七岁,写了一首牧童诗:“骑牛远隔前寨,吹笛斜隔岸,长安多少有名有姓之人,当局尽如你。"

黄游第四年,黄庭坚八岁,写了一首诗送人:“万里云拿祖鞭送你回玉秩前,旧日若问黄庭坚,他在此八年。”

嘉_二年,黄庭坚十三岁不幸丧父,被叔父李昌接回家抚养。李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家中藏书近万册。

在舅舅的培养下,至平四年,23岁的黄庭坚考上了进士。第二年,他的妻子孙氏到汝州的叶县当县长。他过着“县南北几号”的小官生活。

Xi宁初,黄庭坚考了四个京官。因为考的文章最好,他上了国子监教授一职,留守的文彦博认为他有才华,于是继续教书。有一次,苏轼看到他的诗,认为他的诗在千万首诗中是非凡的、杰出的、独立的,世界上很久没有这样的杰作了。是的,他已经闻名全世界了。

黄庭坚二十五岁时,贤惠的妻子去世了。怀念亡妻的时候,写了一首《真情难卖》这样感人的诗。

黄庭坚在太和县任知县时,管理县城得心应手。当时班里颁盐烧,其他县都在争多数。太和县不是一个人这样,县官不高兴。然而,全县的人都喜欢它。

此后,黄庭坚在河北、江西、山东做了小官。

沈元丰八年,黄庭坚四十一岁,被召入京师,任省学秘书。

宋神宗死后,元佑元年,宋哲宗即位,黄庭坚任校书助兼《神宗实录》校阅。这一年,黄庭坚认识了比他大八岁的苏轼。他经常与秦观、晁交往,并称“苏门四学士”。几个老师朋友意气相投,其乐融融。章雷比较胖,最怕过夏天,所以黄庭坚用“六月火云蒸肉山”的诗句调侃他。

元佑二年,黄庭坚将著作移至左郎,并加辑线校对。完成后,提升为客厅。可惜此时母亲生病,黄庭坚极为孝顺。他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看色,衣不蔽体,死了。他在墓旁建了一个房间守孝,难过得病倒了,差点死掉。三年丧后,任丞秘书,擢升,编修国史。

邵初,黄庭坚为宣州周知

这时政局突变,支持旧党的苏轼被迫流亡。黄庭坚也被划为苏轼一派。《神宗实录》为了找黄庭坚的错误,被政敌们像筛子一样筛选。张盾、蔡卞及其党羽认为黄庭坚主编的《神宗实录》册中有许多是诬陷,前朝史家都在京师各地生活质疑,并摘录千余篇加以申报,说这些都是未经考证的。很快,经法院审查复核,全部以事实为依据,只剩下32条疑点。这其中,最可怕的是黄庭坚在《神宗实录》写的“铁爪治河,有儿戏”,还不错。于是,首先黄庭坚被质疑,他回答说:“当时庭坚在北都当官。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当时就像儿戏一样。”他如实地、毫无顾忌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每个听到他的人都称赞他的勇气和胆识。于是,黄庭坚被贬谪安置在福济州、乾州。攻击他的人认为他会去一个好地方,所以他们错误地指控他曲解法律。后为避亲,迁居戎州。黄庭坚像没事一样,并不介意被降级。四川的文人都很佩服他,愿意和他亲近。他孜孜不倦地讲课,他教的所有文章都有相当大的价值。

元三年,惠宗即位,黄庭坚被任命为鄂州税监。他给和知州宁判官签了一封信,被外交部部长召见。他拒绝了,请求做县令,被任命为太平州知府。

谁知政治风向又变了,支持旧党的王太后死后,宋徽宗掌权,然后用了新党。上任仅九天的黄庭坚被免职,走到了关玉龙的视野中。原因是黄庭坚和赵挺之在河北不仅政见不同,而且还有一些旧怨,就是黄庭坚拿文字游戏取笑他。现在赵挺之是副总理,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过境法官陈菊根据他的信号,出示了黄庭坚写的《神宗实录》,指控他幸灾乐祸,“诽谤朝廷”。黄庭坚再次被除去,送往宜州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赵挺之也是北宋著名的学者。他也是李清照的岳父,赵明诚的父亲。据说赵明诚很喜欢黄庭坚的诗,经常临摹来读,赵挺之因此迁怒于儿子。所以,书生杀死人很容易。

崇宁二年,黄庭坚因幸灾乐祸罪被罢官,主政益州,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五十九岁的黄庭坚带着孩子结婚去了湖南永州。他抛下家人,一个人在之前很热的益州。

由于政敌的迫害,房子租不出去,寺庙也住不下。黄庭坚晚年住在城墙上破旧的阁楼里。

崇宁四年,黄庭坚被调至永州,不听公告,死于益州降所。他61岁了。此时,苏轼的坟草已经经历了四年的寒暑。这两个政治命运相似的人被后人称为“苏黄”,米芾中的蔡襄被称为“宋四家”。宋四家足以代表北宋书法的最高水平。

大关三年二月,大师苏、江淹护送黄庭坚灵柩至祖鄂西,建炎四年中兴献至龙图阁,德佑元年太常寺举行祭奠仪式。

1、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3、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生卒:1007-1073籍贯: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家谱:擅长:经历: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4、苏轼(苏东坡)

苏轼(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生平与思想嘉□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黄庭坚七世孙黄忠的家谱谁知道?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