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什么意思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树立远大志向的时候,要品行端正,读书的时候要下足功夫,刻苦尽力。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这是清代阮元的名言。

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说明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扩展资料

阮元一生,经世致用,将学习研究孔孟儒家理论与为官理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登上了施政、学术、人品三座高峰。

阮元为官,兴水利、造海塘、剿海匪、禁鸦片、办学校、赈灾荒、慧政廉政,政绩卓著,受到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好评和褒奖。如:

金华一带旧俗溺女婴,官府屡禁不止。阮元出台赏罚并举新政策,用自己的俸禄建立奖励基金,谁家生了女儿,到各县县学报告注册,奖励一两银子,但这银子必须在一个月后由学官查验确认后方可兑现。事实上经过一个月的抚养,家人与女婴之间已经建立了感情,不忍心再溺婴了。这项德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至今仍为后世称颂。

阮元治学,作风严谨,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在经学、小学、史学、目录、校勘、金石、方志、天算、书画、诗文等方面都有专著。他整理典籍、刊刻图书,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一生,留给世人的都是文化大餐:《委婉别藏》《经籍籑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清经解》《全唐文》《文选楼丛书》《揅经室集》。

阮元为人,忠孝自不待言,生辰茶隠、提携后辈、文人相容、乐善好施,都是后世评价他时津津乐道的佳话。每逢生日,他总是独自去郊外僻静处,煮泉读碑,绝不借机聚敛财富、收买人心,这在古今官场都是凤毛麟角。

--阮元

  鉴真(687~763)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唐代高僧,医家。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他在14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配居大云寺。神龙元年(705),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师受具足戒。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再传弟子。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其后,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相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聘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先后五次率众东渡,但均因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或;为80们僧舍旧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如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去世前,弟子们还采用干漆夹 这一最新技艺,为他制作了一座写真坐像。日本奉为国宝。1980年2月,日中友好团体为了增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谊,曾将坐像送回北京、扬州两地供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瞻礼。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手抄,错误在所难免。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出生及受戒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702年,鉴真入扬州大云寺为沙弥,706年,受菩萨戒,709年,随道岸禅师入长安,在实际寺受具足戒。在长安期间,鉴真勤学好问,不拘泥于门派之见,广览群书,遍访高僧,除佛经之外,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诣。715年,他回到扬州大明寺修行,733年成为当地佛教领袖、大明寺方丈,受其传戒者前后有四万余人。时人誉其“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日本宗师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754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2月4日,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

  根据圣武和孝谦的意愿,鉴真作为律宗高僧,应该负起规范日本僧众的责任,杜绝当时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托庇佛门,以逃避劳役赋税的现象,因此,孝谦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但是,这引起了日本本国“自誓受戒”派的反对,尤其是兴化寺的贤璟等人,激烈反对。于是,鉴真决定与其在兴福寺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鉴真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为正式认可的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结果贤璟等人皆被折服,舍弃旧戒。鉴真于是在东大寺中起坛,为圣武、光明皇太后以及孝谦之下皇族和僧侣约500人授戒。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

  然而,758年,作为鉴真最主要支持者的孝谦天皇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被迫传位给淳仁天皇。相应的,鉴真也遭受到排挤。758年,淳仁天皇下旨,以"政事烦躁,不敢劳老"为名,解除了鉴真“大僧都”一职,并将在宫廷斗争中败死的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鉴真。次年,鉴真弟子在该官邸草成一寺,淳仁赐名“唐招提寺”,鉴真从东大寺迁居至此。淳仁还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使得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763年5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入灭之前,其弟子为鉴真膜影,立夹漆像,传世至今。

  764年,孝谦天皇镇压了惠美押胜之乱,重新登基。鉴真的弟子思托、法进等人相继成为“大僧都”,唐招提寺也得以扩建,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国宝。鉴真所开创的四戒坛,也成为最澄开创日本天台宗之前日本佛教僧侣正式受戒的唯一场所。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历史评价

  鉴真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都有深远的影响。

  评价·佛教

  鉴真在日本首次建立起了严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政府对佛教的控制,杜绝了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鉴真和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流传今日,尚有余辉。

  后世纪念

  鉴真在中、日两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当其去世的消息传回扬州的时候,扬州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大法会,悼念鉴真。在日本,鉴真也享有国宝级人物的待遇。1963年是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年,中国和日本佛教界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1980年,在邓小平的斡旋之下,唐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奉鉴真漆像“回乡探亲”,扬州大明寺因此得以重修,成为中日邦交史上一件大事。

  五问鉴真东渡

  唐代高僧鉴真十年东渡,赴日传法,建唐招提寺,以“一衣带水”比喻中日两国,堪称促进文化交流的巨匠。鉴真的生平介绍并不难找到,但是,其中对于鉴真东渡以后在日本的情况,记载并不很多。而中日文献中,即便是鉴真的东渡,也颇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鉴真。在这位高僧的生涯中,似乎有五个话题,可以视作“谜”来解一解。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鉴真请经墨迹经过十二年努力,鉴真终于在753年(唐天宝十二载)冬搭乘日本遣唐使团的船东渡,同行弟子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占婆人善所。鉴真所乘船于754年1月17日(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一个多月后(754年3月2日)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

  当年(日本天平胜宝六年),鉴真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日本僧人在称为“三师七证”的十位和尚参加下出唐招提寺鉴真墓塔 日本奈良家受戒,此为日本正规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759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他建立的唐招提寺开基。鉴真携带不少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虽已双目失明,还能协助校订写本佛经的讹误,用嗅觉鉴定草药。同行弟子有的擅长雕塑、绘画、建筑等,传播了唐朝文化。

  763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唐广德元年)鉴真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夹像,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这座塑像短期来华,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后经苏轼、范纯仁等举荐,参加制科考试,授为宣德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不久又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官。此间,秦少游发表过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并望朝廷审时度势,安都定策,区别朋党,任用贤能,遂遭旧党攻击,屡遭贬谪。绍圣元年(1094)调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谗他增损《实录》,贬为处州监酒税。复以他罪削职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贬谪横州。元符二年(1099),贬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党人,秦少游复为宣德郎,还放至衡州,途经藤州,游光化亭(一作华光亭),为友人吟诵梦中长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秦少游长于议论,文丽诗深,兼有诗、词、文赋与书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约派词宗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17岁读书于真州(今仪征)毛家桥,20岁从乡里陆种园学填词,23岁于乡里及真州江村教馆。其时已中秀才,教书非其所愿,约于30岁前后至扬州谋生。30~40岁间,父亲、儿子、妻子先后去世,家境艰难,靠卖书画度日。40岁时,应试南京,中举。44岁时去北京应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县令。十一年(1746),调署山东潍县。次年,该县遭灾,他开仓借粮于民,并令富户平粜所积之粮。任中处理民事,多助穷苦百姓,不帮富商,因之得罪豪绅,于十八年(1753)被罢官。回扬州后,以卖字画为生,晚年回兴化。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其中,《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描写人民疾苦;《家书》、《道情》等作,自然坦率,为世人称道。人称郑板桥诗、书、画三绝。�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字遁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42~46岁间,曾游历鲁、晋、豫、鄂等地。47岁时,第二次赴京。其间,他曾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维妙维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霍,8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以返回故里。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四年(1799)逝世。�

  汪中(1745~1794)清代学者。原名秉中,字容甫,号颂父。扬州人。7岁丧父,家贫不能入塾,由其母邹氏授《小学》、《四书》。14岁时,为生计所迫,入书店当学徒,遍览经史百家,故扬州民间有“无书不读是汪中”的传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射雁赋》应试,列扬州府第一名,补诸生。三十三年(1768),乡试落第,遂不复应试,专心治学。四十二年(1777),侍郎谢墉督学江苏,试经解、策、赋、诗,汪中均列第一,举为拔贡生。四十八年(1783),在南京协助编纂《南巡盛典》。五十五年(1790),应聘至镇江文宗阁检校《四库全书》,五十九年(1794),扶病前往杭州文澜阁检校《四库全书》;是年冬,因积劳病发,卒于西湖葛岭园僧舍。汪中擅诗文,早负盛名。乾隆三十五年(1770),仪征盐船遭火灾,作《哀盐船文》,名儒杭世骏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郑虎文、朱筠等名儒称汪为奇才。五十年,作《广陵对》3000余言,被誉为“天地间有数之奇文”。汪中治学广泛,见识博大,善于融会贯通。对经史、诸子、文学、哲学、文字、音韵、训诂、校勘、金石、地理、书法、篆刻等均有研究,成果颇丰,有《述学》内外篇、《春秋述义》、《春秋后传》、《广陵通典》、《荀卿子通传》、《小学》等。�

  焦循(1763~1820)清代学者。字理堂、里堂。扬州市邗江县人。清嘉庆六年(1801)中举,会试落第后不复赴考,以授徒、著述为乐。毕生“究习经书,博览典籍”,于经、史、历算、音韵、训诂、诗词、医学、戏曲等多有创建。著述近20种300卷,收于《雕菰楼集》。阮元称其学问精深博大,被世人誉为“通儒”,为“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学者。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塘庵主。扬州市邗江县人。因其祖父应武举占籍仪征,故史称仪征人,久居扬州旧城选楼巷(今毓贤街8号)。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内阁学士,礼部、兵部、户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漕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先后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任经筵讲官、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十八年(1838),以老疾请退,加衔太子太保。阮元任职中,悉心办学,培养人才,扶掖后进。作会试副考官时,严格认真,许多有学问的人得以出类拔萃。博学融通,凡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无不涉及,尤以治经名重后世。仕宦生涯50余年,虽忙于政务,但又从事学术研究,著述不辍。著有《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

  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20岁中秀才。29~48岁,先后到安庆、武昌作家庭教师。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返回扬州。宣统二年(1910)起,任两淮高等小学文史地教员,后兼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国文教师。1921年赴上海,主编《小时报》,兼为《小说时报》及《快活林》等报刊撰写小说。次年秋,辞职返扬州,未几病逝。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长篇小说36部、短篇小说20篇、诗集5卷、杂著5篇、笔记20篇。长篇小说处女作《双花记》及相继问世的《雌蝶影》,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代表作《过渡镜》(后易名《广陵潮》)以扬州社会为背景,以恋爱故事为线索,反映自中法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阶段的社会百态,布局巧妙,通俗幽默,受到当时文艺界称誉。�

  盛白沙(1894~1923)革命烈士。名延年、延祺,字白沙。扬州仪征人。清宣统元年(1909)考入南京两江商业学堂,次年入南洋水师学堂,后相继深造于烟台、吴淞、南京海军学校,历时8年。其间,于宣统三年(1911)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策动南京下关海军起义。1915年在上海参加中华革命党人发动的夺取“肇和”舰、炮击江南制造局的反袁世凯起义。1922年4月奉孙中山密令,协同温树德等整肃海军,重组护法舰队,孙中山委他为“肇和”舰副舰长。1922年6月,粤军司令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盛白沙等人冒生命危险在炮火中将孙中山接至“楚豫”舰,转登“永丰”舰。当时海军舰队司令温树德暗中通敌,孙中山任命盛白沙为海军右指挥,率领各舰痛创叛军。1923年3月,会同驻汕头海军将士发出声讨温树德投靠北洋军阀电。4月15日晨,温树德假传孙中山大元帅命令,将“海圻”、“海琛”舰驶抵汕头,胁迫“肇和”舰北上投吴佩孚。下午1时许,“肇和”舰上温树德党羽唆使山东籍水兵,以索饷为名,鼓噪闹事,枪杀了副舰长江泽澍。在此情况下,盛白沙登上“肇和”舰甲板,晓谕官兵,温树德党羽突然在人丛中开枪,甲板上顿时大乱,盛白沙站在高处讲话,乱中无法立足,顺势纵身入海,被叛军射中数弹,成仁殉国。孙中山于翌年以大元帅令追赠海军中将衔。198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任中敏(1897~1991)教育家、学者。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扬州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得到曲学大师吴梅赏识,遂专攻词曲。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至扬州、南京等地执教,继至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授词曲。1923年任教于苏州东吴大学,寓居吴梅家,尽读词曲善本。后执教于镇江中学、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等校。1951年任四川大学文学教授。1980年调回扬州工作,先后任扬州师范学院词曲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任中敏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500多万言。其学术成就主要在词曲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汉乐府、敦煌歌辞、声诗、词、散曲的音乐线索,并横向梳理了唐代与音乐有关的各门类艺术,创建了相关理论。著作《唐戏弄》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奖。�

  朱自清(1898~1948)诗人、散文家、学者、教育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随父定居扬州。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考入北京大学。1920年大学毕业,先后执教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上海中国公学等校。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的代表作家。1922年,与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文艺术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学校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后,其中《背影》和《荷塘月色》两篇,被选入中学国文教材。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46年闻李公朴、闻一多遇害,冒生命危险参加追悼会并演讲;是年10月,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他在呼吁和平宣言上签名,并亲往各院校征求签名,后又领衔发表抗议国民党当局任意逮捕人民书,并为清华大学教授起草“反饥饿,反迫害”的罢教宣言。后又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在胃病加剧、体重仅有45公斤的情况下,告诫家人无论如何不买政府所售的美国面粉。1948年8月12日在贫病中逝去。

  函请接济家父

  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不领美国救济粮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这让我们看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

  张永寿(1907~1989)工艺美术家。字颂椒。扬州人。10岁随父张金盛学习剪纸,12岁以剪纸为生,奔走于镇江、南京、上海及苏北、皖南一带。20岁回扬州,在多子街设摊卖艺。其剪纸,精巧细腻,生动活泼,独具一格,名闻大江南北。1951年加入扬州市文联,从事专业剪纸工作。1954年,《张永寿剪纸集》出版。1956年调入扬州漆器玉石厂。1957年出席全国第一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获轻工业部授予的“老艺人”称号。1959年,他的《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郭沫若赠以“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一诗。1962年调扬州民间工艺社工作,并带徒传艺。1978、1979年先后出席江苏省和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分别获工艺美术师职称和中国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其间,他的力作《百菊图》和《百蝶恋花图》相继出版。不少作品曾在国内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出,均获盛誉。1988年,出席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是年扬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并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崧,清代白族著名学者,经学家和文学家,字伯高,又字酉山,号乐山,洱源人。其父王梅村博览群书,藏书万卷。王崧拜檀萃为师,17考取秀才,1789年(乾隆 14年)乡试第三名。1799年(嘉庆4年)中进士第六名,这科的总裁是阮元,见王崧的卷子,大加赞赏,因受知于阮元。次年,出任山西武乡县令,在职九年,改革盐政,使归于民,治理漳河,兴修书院,自捐资购置书籍,亲自授课,文风大盛。罢官后,地方人士挽留他主讲晋阳书院数年,道德学问传遍山西。回乡后,适阮元任云贵总督,倡议修省志,聘王崧为总纂,所订体例,条理精密,分15类,子目68,每类都详述本末,所引资料,注明出处,有必辩证的地方,则加 “议案”,所收资料,超出以前一倍以上,明清两代所修通志,当以此部为最善,稿尚未完,阮元调离云南,伊里布继任,对这部书的体例有所更改,王崧即辞职回家,由李诚负责完成。阮元也不同意后任所为,因此这部书只定名为《道光云南通志稿》,以表示非定稿而不进呈清廷。王崧将其所撰写的部分取名为(道光)《云南通志抄》,另行刻印。著作还有《乐山制义》,诗文有《乐山诗集》、《布公集》、《江海集》、《提钩集》等。另有《说纬》六卷,为考证经史的著作,阮元采取其中有关经史的部分,收入《皇清经解》中。又编有《云南备征志》二十一卷,搜罗有关云南史料,自《史记》以至《滇系》,详注出处。经过校订的《南诏野史》,为研究南诏、大理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本子。

  宋永平:《王崧与云南地方志》

  王崧,原名藩,字伯高,一字乐山,号酉山,云南浪穹(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人,白族。生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其祖上元代时即为浪穹土官,明代洪武年间袭浪穹土典史。其父王梅村性笃博学,为当地知名学者,家中藏书甚富。王崧幼承庭训,务实好学。后拜著名学者檀萃为师,学识益加长进。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授山西武乡知县,在职9年,任内兴利除弊,倡修漳河,免摊捐,捐薪办学、修葺书院,颇有政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主讲山西晋阳书院,“九府十州之士,昔之逖听而未登其门者,咸称弟子,集于皋比之下”,为山西培养了不少人才。4年后谢病返归云南。

  王崧返滇,适逢云贵总督阮元早有纂辑云南通志之意,只因物色不到学力宏富之人主持其事,一直未能如愿。王崧到来,阮元喜出望外,于道光六年(1826年)开设通志馆纂修云南通志,聘任王崧为主纂,总理通志之事。王崧此时已年逾古稀,但通志纂修之事关乎桑梓公益,因而不顾年迈,共襄修志之举。后来阮元入京述职,云南巡抚伊里布继而为主修。王崧与分纂黄严和李诚意见不协,遂托词返归故乡洱源。道光十七年(1837年)病故,时年85岁。

  王崧一生治学范围广泛,涉及经学、史学、方志、诗词等,著述甚丰。经学著作有《说纬》六卷,此书“析诸儒之异同而补其短缺,多采于史,取证有训”,“兼综群籍,成一家之言”,被收入《皇清经解》。王崧的史学成就主要是校理《南诏野史》。因为《南诏野史》版本众多,内容各异,舛伪错落之处俯拾皆是。王崧乃“取数本互校”,“参互考订,勒为一编,使如乱丝之就理,后观此书者,庶免扫落叶之憾焉”。王崧校理的《南诏野史》刊入《云南备征志》,成为《南诏野史》最通行的两个版本之一。袁嘉谷评价说,《南诏野史》“今所传惟胡(蔚)本、王(崧)本,而王本最足征信。盖乐山通才,厘然次第,凡错简者注而正之,亦有未注而正之者”。王崧还工于律诗,有《乐山诗集》二卷,刊入《云南丛书》。王崧在地方志方面成就卓著,编纂了《云南备征志》和道光《云南志钞》。

  《云南备征志》二十一卷。此书为王崧总理云南通志馆时,采辑前人记载云南史事之书汇编而成。该书于道光八、九年(1728∽1729年)间编纂完成,初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初刻本为16册;宣统元年(1909年)排字重印;至1914年云南图书馆重刻此书时,收入《云南丛书》初编。《云南备征志》类似丛书,其主旨在于提供有关云南史事的基本资料以备征引。《云南备征志》首有“总序”,略述汉以前有关云南之事迹。其后则辑录《史记》以下至清初有关云南史料诸书,凡62种。这62种书籍的汇编方式有四类:一是收录全书,对历代专记云南史事的书籍,择其善本,全书纳入。如樊绰《云南志》、张道宗《记古滇说》、杨慎《滇载记》、阮元声《南诏野史》、诸葛元声《滇史》、冯苏《滇考》、余庆远《维西见闻录》、王凤文《云龙记往》等;二是收录专卷,选择重要典籍中有关云南的专卷收录,如《华阳国志·南中志》、《新唐书·南蛮传》、《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明史·地理志》等;三是收录专条,收录各正史地理志及其它地理书中有关云南的专条,如《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元史·地理志》和《水经注》、《山海经》等;四是辑录成篇,将某书中有关云南的零散资料辑录出来,集成专篇,如《资治通鉴》、《元史·本纪》、《明史·本纪》等。《云南备征志》所汇编之史料大抵以事为主,照录原文,且所用版本多为善本(如樊绰《云南志》为武英殿聚珍版原本、《水经注》则从戴震校本节录),因而,《云南备征志》为以后云南修志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亦方便了后学。该书一出即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誉,被称为“滇南大典”,“得此一编,要籍粗备,考究滇史者称便”。

  道光《云南志钞》八卷,亦为王崧总理云南通志馆时编纂。王崧总纂云南通志数年,析各省通志而标新,参诸史传作旁证,广采案牍、斟酌损益,已成通志稿过半。后王崧辞归,已成之稿,经过遴选由其学生杜允中注释后刊刻,收入丛书《乐山集》。收入《乐山集》的《云南志钞》,封面刻有“道光云南志钞”和“道光九年吉佑堂藏版”字样,卷首目录载为八卷: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盐法志、矿产志,卷三和卷四封建志上下,卷五和卷六边裔志上下,卷七和卷八土司志上下。《云南志钞》虽刊刻而未通行,故传本绝少,世人知之不多。直至民国初年,秦光玉编《续云南备征志》时将其收入,始得流传。孙殿起《丛书目录拾遗》、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有著录。云南大学《云南史料丛刊》收有徐文德标点本。1995年云南社会科学院内部出版刘景毛点校本。

  《云南志钞》书名何以言“钞”?王崧未说明。按高似孙《史略·史钞》云:“凡言钞者,皆撷其英、猎其奇也,可为观书之法。”《四库提要·史部·史钞类》也说,“要其含咀英华,删除冗赘”,“博取约存,亦资循览”。盖王崧《云南志钞》系私刻之书,经济能力有限,不能将所成之通志稿全部刊刻,故删繁除冗,含咀英华,勒为八卷七志三十万言,成为一部简要的云南通志。《云南志钞》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体例严谨,既遵循了地方志的体例而又有所创新。全志划分为地理、建置、盐法、矿产、封建、边裔、土司七志,七志均有 “序”,概说该志内容;序后设若干类目或条目。类目和条目的设置并不强求划一,《地理志》、《土司志》按府、州、厅划分后记述,而《封建志》、《边裔志》则采用纪事本末体。由于设置合理,体裁应用得当,整个志书显得层次明晰,结构井然。第二,内容详实,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具有云南地方特点的原始史料。如卷七、卷八《土司志》列“世官”、“废官”两类,前者记土司世袭“相传弗坠者”,后者则录“昔有而今无者”,把元、明至清中叶云南土司的置废、世袭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其中许多资料为此前的云南通志所未载。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的《土司考》,多是未加考订地抄录《云南志钞》。另外,卷五、卷六《边裔志》列了 “缅甸载记”、“暹罗载记”、“南掌载记”、“越南载记”、“西藏载记”五个类目,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等系统地进行了记载。《盐法志》中有关云南盐业章程、井灶的资料,《矿产志》中有关采炼技术的资料也十分珍贵。第三,文字精炼。《云南志钞》系博取通志稿资料删削而成,又因王氏乃当时“云南土官中文学著名者”,故整个志书言简意赅而要事不漏,颇有康海《武功县志》之风。阮元评价说:王崧“所著《地理》、《封建》、《边裔》诸篇,能得魏收、杜佑之遗法,洵为名笔。”此言并非溢美之词。

  当然,应该指出,《云南志钞》篇幅短小,所引资料多未注出处,不方便考察索骥;文字简洁,又间或有语焉不详者,这是该书存在的不足。后来王崧的学生杜允中为之作注,考稽资料来源,详明内容缺略,使该书大为增色。

 

  篇一:读书名言名句

 1、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2、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4、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7、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8、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9、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10、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1、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周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

 1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9、读书要玩味。——程颢

 20、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2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3、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5、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26、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8、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29、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30、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31、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琼森

 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3、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34、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小普林尼

 3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37、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38、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9、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4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1、读书贵精不贵多。——书摘

 42、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4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44、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4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6、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7、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48、读书是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4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50、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鲁迅

 5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52、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53、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54、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55、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56、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57、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8、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59、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60、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6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62、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6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64、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章学诚

 65、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

 66、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6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68、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

 69、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70、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7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72、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73、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74、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75、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坎普腾的托马斯

 7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7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78、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

 79、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80、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81、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82、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鲁迅

 

  篇二:的读书名言

 1、我一生的爱好是读书。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3、获得知识的道路就是要努力学习。

 4、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5、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6、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

 7、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8、许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9、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10、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善于学习。

 11、不动笔墨不读书。

 12、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13、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也不会变的聪明!

 14、你们应当学点历史,要懂得历史,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5、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6、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1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18、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采取这种态度。

 19、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

 

  篇三:书的名人名言

 1、书籍陶冶情操——博维

 2、读书贵精不贵多。——书摘

 3、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4、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5、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7、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8、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9、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4、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培根

 1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6、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1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8、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19、图书出版业是思想重炮。——布埃斯特

 2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22、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23、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欧阳修

 24、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2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6、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

 27、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唐寅

 2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0、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3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33、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莎士比亚

 34、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3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6、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7、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38、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夸美纽斯

 39、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40、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4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42、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莫利

 4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5、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46、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47、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8、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1、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52、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5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54、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5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56、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57、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58、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59、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60、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

 61、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62、如果使用得好,书是的东西;如果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东西。——爱默生

 6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64、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65、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6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67、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68、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69、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马尔夏克

 70、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7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72、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73、阅读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74、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75、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卡耐基

 76、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7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78、一本书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霍姆斯

 79、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80、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81、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鲁迅

 82、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83、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什么意思

意思是:树立远大志向的时候,要品行端正,读书的时候要下足功夫,刻苦尽力。“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这是清代阮元的名言。取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