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哈萨克族的阿肯对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哈萨克族的阿肯对唱,第1张

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哈萨克族的阿肯对唱

对唱是指有问有答的歌唱。哈萨克族人的对唱极有特色,它把雄辩和歌唱结合在一起,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这是哈萨克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古老而至今仍盛行的艺术形式,在哈萨克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哈萨克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不是民间歌手,每人都是对唱的热心参与者和欣赏者。哈萨克对唱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对唱,又称习俗对唱,是在婚嫁、生子等喜庆仪式和民间节日中的对唱;另一种就是阿肯对唱。

阿肯是哈萨克人对优秀歌手的尊称。他们是民间游唱诗人,必须既能即兴作诗,出口成章,又能自弹自唱,兼有诗人、歌手的艺术才能,多是不脱离生产的牧民。阿肯在哈萨克民间有相当威望。他们能将哈萨克的一部部长诗,一个个历史故事,用冬不拉自弹自唱出来。每一首冬不拉曲都反映了哈萨克族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在哈萨克民族没有文字的时期,劳动人民文化创作的成果,主要靠他们保存、流传,并由他们去总结和发展。哈萨克人民一直把阿肯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从18世纪下半叶起,对唱在哈萨克民间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阿肯,如:比尔江、萨拉、苏方拜、库力玛木别特、江布尔、热斯江、土别特、克孜乌勒克、耶连太等。

阿肯对唱是在传统对唱中被公认为是阿肯的人的对唱。才华横溢的年轻歌手通过成功地参加这种对唱可以一举成名,从而获得阿肯的身份和资格;成名的阿肯也可以通过这一次次对唱的成功和胜利而不断提高声望。阿肯对唱有时是自发的,比如:著名阿肯比尔江对很有声望的阿肯萨拉非常倾慕,曾经“骑垮了六匹乘马,奔波了十五天”,终于找到了萨拉,在一起彼此切磋了技艺,并与之对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

在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每年到了夏季,人们往往专门组织具有比赛意义的阿肯对唱活动。这种对唱会一般一年举行一次,会吸引众多的听众。风景如画的夏牧场上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参加对唱的阿肯都是从各地选拔来的。尽管登场的是阿肯个人,但他们总是代表着本区域、本民族、本部落来对唱。他们对唱的成功、胜利与否既关系着个人,也关系到本区域、本民族、本部落的荣誉,因此听众总是把心系在自己这方的阿肯身上,为他们呐喊、顿脚助威。阿肯对唱时,一般各自演奏冬不拉等弦乐器,为自己伴奏,相互盘诘应对歌唱。有四人对唱和二人对唱。四人对唱是二人为主,二人伴唱;二人对唱多数是一男一女。阿肯对唱讲胜负,论高低。对唱开始时,双方一问一答,一方唱完后,对方必须在一至二分钟内回唱。阿肯们常常以急风暴雨般的歌唱向对方发起猛烈进攻,设法让对方难以招架,竭力从气势上压倒对方,直至把对方唱得无歌可作为止。周围的听众既是阿肯对唱的欣赏者,也是对唱的集体公证人。大家当即评出优胜后,负者要给胜者赠送礼品。这种对唱一般为娱乐性质,胜负双方最后总要互相以礼相待。倘若双方都是名家高手,难分胜负,便握手言欢,或预约再唱。

阿肯对唱的歌词内容没有固定的范畴,对方唱什么,就要答什么,像习俗、爱情、家谱、宗教、礼仪等等都行。可取历史题材,也可对唱现实;可猜谜语,测智力;也可互相戏谑,逗乐儿等。总之,对唱时可讽可怨,可褒可贬,最终以答词切题,准确无误,出口伶俐,含蓄有趣者为胜。请看下面诙谐的男女对唱。男方唱:“你不是在唱歌,是在胡叫,没有严整的旋律,没有动人的词藻。如果你不会唱,还是让我搂住你来教。”女方唱:“你的歌喉,像老者在叹气。如果你不会唱,还是让我的马来教你。”阿肯对唱的歌词和曲调,是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的宝贵财富。

小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这首歌曲是哈萨克民歌,阿肯是哈萨克民间歌手的通称,他们一般都自弹自唱。

哈萨克族民歌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玛依拉》《我的东不拉》《我的黑眼睛》《阿尔达克》《送嫁歌》《白鹿》《婚礼歌》《谜语歌》《询问家谱歌》《求歌》《我的花儿》等。

哈萨克族民歌有两种调式体系相融合下的混合调式,源自于人种学和族源。哈萨克族民歌内容丰富、旋律热情、曲调优美、奔放粗犷,是哈萨克族人在各种喜庆节日、家庭聚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民间娱乐方式,代表作品主要有《玛依拉》《我的东不拉》等。

哈萨克族民歌从内容上分为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劳动歌曲包括牧歌、狩猎歌、幼畜歌等,许多民歌以家畜、飞禽走兽和许多的野生动物为起兴的对象。颂赞歌曲主要以赞颂家乡、歌唱英雄、赞美美丽山河为题材和内容。爱情歌曲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占有较大比重,很多情歌用丰富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情人之间的思念、离别、愿望和懊悔的心情,赞扬了忠贞不渝而富有感情的人物。

  乌姓部分出自姬姓。相传上古时候东方部落有一个首领叫少昊,是黄帝的后代,他的氏族崇拜鸟图腾,他用百鸟名称作为百官的名称,其中有乌鸟氏。乌鸟氏的子孙中有的去掉鸟字,单用一个乌字,称为乌氏,是乌姓的最早起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乌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乌姓姓氏源流

 乌(Wū)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是以官职命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少昊作东夷部族首领时,以鸟名任命职官,有乌鸟一职。族徽为大乌,其族中有乌鸟氏,负责掌管高山丘陵,其后人便去鸟字姓乌,称乌氏,是今天乌姓的最早起源。金天氏少昊,即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名挚,故乌姓亦为黄帝后裔。

 2、出自西戎。古代陇西有乌氏国(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东),是西戎的一支。后来被秦国攻灭,国人以乌为姓,称乌氏。又据据《宋书·外夷传》所载,南朝宋时,安定国,其王姓乌氏。

 3、出自古代鲜卑族复姓,为乌石兰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姓乌氏。又据《通志·氏族略》载:“温石兰之为石,乌石兰亦为石,又为乌。”

 4、出自回族有乌姓。回族中的乌姓,主要源自明朝皇帝朱元库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蜜(密)征调。以名为姓。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曰闪、日者、日白、曰苗。日冶、曰乌……”乌姓也有一部分源自经名“乌马儿”。乌姓回族主要分在陕西、西宁等地。

 得姓始祖:少昊。乌姓是少昊氏以乌命名官职,有乌鸟氏得姓而来的。在古史 传说 中,重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少昊的儿子。少昊又称金天氏,和太昊同属于东夷部族。他以乌为图腾,设置的官职都以鸟命名。他的都城在穷桑,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少吴一共有四个儿子,依次叫做重、该、修、熙。重曾担任过“木正”,他又被称作“句芒”。据《姓氏考略》上的记载,乌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少昊氏以乌命官,有乌鸟氏,他的后人去鸟字姓乌,称乌氏。望族出于颍川、汝南、鄱阳。故乌氏后人奉少昊为乌姓的得姓始祖。

乌姓迁徙分布

 乌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乌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上古时候,各个氏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有一些崇拜鸟图腾。相传东方部落有一个首领,叫少昊,是黄帝的后代,他的氏族也崇拜鸟图腾,他就用百鸟的名称作为百官的名称,其中有乌鸟氏。乌鸟氏的子孙中有的去掉鸟字,单用一个乌字,称为乌氏,是今天乌姓的最早起源。此外还有一支乌姓的起源。春秋时期陇西有乌氏国(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东),后来被秦国所灭,其国人以国名为姓氏,也称为乌氏。到了北魏的时候,北方有个安定国,是一支少数民族定居的地方,王族姓乌。有古书《宋书外夷传》的记载为证:“其时有安定国,为乌氏王”。乌姓望族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汝南(今河南省汝南东南60里一带)、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一带)。

乌姓 历史 名人

 乌 获:战国时秦国的勇士,据说他能举起千钧之重物,当时的秦武王也是个大力士,因而甚是宠用乌获。

 乌氏倮:秦朝人,以畜牧为业,欲以其畜易物,戎王以十偿之。始皇令倮比封君(接受封邑的贵族),与其他大臣一起上朝。

 乌枝鸣:春秋齐国大夫,戍守宋国。宋国华氏作乱,昭公二十年(公元前613年),华登奔吴,于次年发吴兵救华氏,枝鸣主张诱敌,与敌短兵相接,以勇取胜。齐君从之,乃胜。

 乌重胤:字保君,唐代张掖人。出身行伍,善抚士,待官属有礼,当时名士石洪、温造皆罗致幕下。

 乌承玼:字德润,张掖人(今甘肃省境内)。唐玄宗开元年间,与族兄乌承恩皆为平虏先锋,因战功卓著,号称“辕门二龙”。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奚、契丹南侵,玄宗派乌承砒、乌承恩率兵反击,在捺绿山大破入侵者。接着又派信安王伟、幽州长史赵含章继续讨伐。乌承玼对二人说:“入侵的敌军奚和契丹都很厉害,前次他们打了败仗,不是真败,而是诱我们深入。你们应该养精蓄锐,坚守不出,使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二人根本不相信,率军迫至白城,与敌军相遇,大战一场,终于失利。而承玼、承恩则出其不意,攻击右翼,大获全胜。后曾谋刺叛将史思明未成,乌承恩死,乌承玼投奔大将李光弼。

 乌本良:著名的“春风先生”,浙江钱塘人,自幼好学,穷经博史,精于诗词 书法 ,因家贫,在钱塘教授生徒,培育英才无数。

 乌斯道:浙江钱塘人,也是一位名士,他的文章精彩,诗更是寄兴高远,而潇洒出尘,一洗元朝诗繁缛之弊,尤精书法。他为官亦有惠政。

 乌·满达夫:男,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人,193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62年 毕业 于蒙古国国立大学。内蒙古大学蒙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蒙古 语文 学会理事长、 国际 蒙古学协会会员、内蒙古名词术语、标准音委员会委员。1962年始在内蒙古大学任教至今,一直从事蒙古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近四十年中,讲授过或正在讲授“现代蒙语”、“语言学概论”、“中古蒙语”、“蒙古语言学史概略”、“‘蒙古秘史’研究”、“‘蒙古字韵’考”、“蒙语规范化”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专著有《蒙古语言的发展与规范》、《蒙古语言研究》、《蒙古译语词典》、《音译注释‘华夷译语’》、《中古蒙语》(全国统编教材、主编,1997);译著有《语言学概论》(汉译蒙,二人合译,1983)。 论文 有“外国地名蒙文转写法”’“关于划分我国蒙语方言和确定基础方言、标准音的 意见 ”等约四十多篇。其中有些著作、论文曾多次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优秀论文、内蒙古大学 科技 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 教育 部全国大中专院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二等奖。

 乌 云(原名立花珠美):女,1938年5月生,日本德岛人。教育教研室高级教师。195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 数学 系。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届内蒙古政协常委。主要成果:从教30多年来,一直在库伦旗任教,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数育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事迹 被收入《中华妇女风采录》、《中国人物年鉴》。

 乌拉孜汗·阿·阿赛应哈孜音:男,哈族,1938年6月生,新疆托里人。基础部 植物 生理组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同年被分配到新疆八一农学院任教。1984年加入中国***。1994年被评为教授。曾任 生物 基础部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并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新疆植物学会理事和生理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1992年被选入《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词典》。从事植物生理生化教学和研究30多年,共教授60多个班次,培养出2000多名高级专业人才,为学校培养出5名少数民族年青教师。曾2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并出席了农牧渔业部在沈阳召开的表彰大会,曾被评为“全国植物 学科 普工作积极分子”。1968年一1972年参加了中央民族出版社《毛泽东集》1—4卷和马列著作等6本书的翻译和编辑工作。编写出6部60万字的教材。正式出版的专著和译著有《植物生理学基础》,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的功过》、《新疆农作物实用技术》等8部。主持了自治区课题“药用植物一阿魏的组织培养”。论又有《药用植物一阿魏的组织培养初探》、《水肥使作物增产的生理基础》等20多篇。

 乌其洪江·玉买尔:1945年9月生,维吾尔族。笔名星火。新疆喀什人。196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杂志社副主编、副主任。副编审。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研会理事,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民研会理事,新疆“十二木卡姆”研究会会员,喀什地区民间文学家协会和喀什地区诗词协会主席。1957年发表处女作诗歌《花朵》。44年来先后发表100余篇论文、300多篇 歌词 ,并翻译了一些中外作家的诗歌、小说、散文。出版的著作有《清泉》、《萨拉姆星星》、《道德的歌颂》(合著)、《启明星》、《维吾尔族历史民歌》、《色来恰坎的 故事 》、《维吾尔族民间歌手集》、《百灵鸟》、《啊,群星》等。辞条辑入《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录》、《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中国文艺群星辞典》、《中国民间文学家辞典》等。

 乌日吐那斯图:1939年11月生,内蒙古哲里木人。蒙古族。原名金楞,笔名科尔沁塔拉。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文专业,1956年内蒙古师大函大师大函大蒙文系本科毕业。内蒙古哲里本报社副总编、党委副书记、高级编辑。曾兼任全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地市报时事研讨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记协理事,内蒙古曲艺家协会会员,哲盟蒙古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哲盟作协会。用蒙汉两种文字撰写四百多万字的消息、通讯、游记、特写、 报告 文学、 调查报告 、理论文章文艺评论、诗歌,并编写、翻译出版了《爱国传奇》等8部著作。其中《人才之摇篮》(获全国新闻一等奖)等5篇新闻作品5次获全国新闻奖;《如何在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研讨会二等奖,并摘入《新闻年鉴》和《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文选》)等4篇新闻作品4次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草原轻骑兵》(获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一等奖)等3篇新闻作品3次获新闻奖:《无私的奉献》等8篇作品8次获内蒙古自治区征文奖;2次获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工作者称号,3次获全国地方报总编奖,2次荣获省级新闻出版战线先进工作者和自治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事迹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

1 柯姓男孩名字大全

2 百家姓乌姓起源

3 2017水姓男孩取名

4 个性的柯姓男孩名字

5 有创意的印姓男孩名字

华为中华,夏与朝代有关

“华夏”二字,在现在的四川话中,都与一个“哈”字的某种读法相同。“哈”既可做“一下”的“下”讲,又可以做“划水”的“划”讲。“划”和“下”在四川话中,都有“划水”(游泳)的意思。从这种语言习俗推断:“华”“夏”人也可以叫“哈”人。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中,有“尝哈水”的记载。现在四川还有这种用“哈”称人的习俗。而大禹时期居住在四川,被称“和夷”“和泥”的哈尼人,现在保留着“哈巴”的音乐习俗。“和泥曰淖”,“淖子”意为“蜀”,“淖”为古蜀人的6种称呼之一。从这些情况分析:“哈"就是4000多年前华夏人的语音总称。

一、“哈人”,“哈水”

如何解说“华夏”,这是一个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华夏”二字,最早见于《周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孔颖达解释为:“华夏为中国也。”《说文解字》则说: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古时华夏族居于中央之地,故习称中国。而《尚书》对“华夏蛮貊”注为:冕服采意曰华,大国曰夏,这又是一种解释。到了近代,这个问题的解说也很多。章太炎解释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夏以汉水而得名,华以华山而得名。但有人反驳:华山、汉水在古代地位并不高,很难成为一国全境的名号。范文澜提出:中国西部地区称为夏。夏还有雅、正、大的意思,凡遵守周礼崇尚赤色的人和族,称为华人和华族。华夏最基本的涵义在文化。文化高的周礼地区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翦伯赞提出:鄂尔多斯为夏的起源地,夏的一部东进中原,为东夏,又称华夏。其西移甘肃的为西夏。留在故地的为大夏。华夏者,所区别与蛮夏也。而顾颉刚提出:华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声音相近,可以通用。古汉语有一条规律:音同音近字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组合成双音节字。华、夏音近,于是就结合到一块了。(参见: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从这里罗列的诸多解释中。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立足从历史地理文化的角度上解释,前面几种都是。二是从文字本身的角度进行解释,就是顾先生那种:“华夏”音近,就搅在一起,成了新词。

我认为顾先生的说法更合理一些。“华夏”概念属于夏文化的范畴。文献上的夏朝历史,多数是靠后人收集的。到目前为止,夏朝的文字是没有发现,也许夏朝根本就没有成熟的文字。夏朝的历史,应该是来自于人们的口传声授。从字的音韵上去探讨,从语言上切入,更能接近历史的本相。

但我同时认为,顾先生的说法也有他的局限性:夏朝的文字都没有发现,而用古汉语的语法能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吗?既然称语法,就要规范,一规范它的缺点也来了:以什么语言为标准,方言的因素怎么处理?有很多语言方面的例子:语法规范了,方言的生命力被削弱了,简单的问题复杂了。在方言中很好理解的东西,在标准话中往往会变得不知所云。而且,夏是在4000多年前的事,它可能会去符合1、2000年后的所谓古语法吗?

尽管顾先生的解释我不同意,但我觉得他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好的研究途径。从语言本身探讨“华夏”的始末。

目前能确定的 中国历史上的标准话,大概经过了怎么几个阶段:东汉以前,标准话以秦晋方言为准。东汉到北宋,以洛阳话为准。到了南宋、金国时期,燕京话就渐渐成了标准语言。而在秦晋话为标准以前,中国应该是没有语言标准的,人们说的是不同方言。要解释“华夏”的含义,应该在“华夏”人主要活动的地区中,可能还留存的方言中去探究,这才更有说服力的。

四川人说“一下”,正宗的说法是:“一哈”(平声、下同)。这里,“下”就读做“哈”。四川还有句俗话:“这两把水,我‘哈’得开。”按句子分析,这个“哈”字,其实就是“划水划船”的“划”字。在这里,“划”也读了“哈”。这就不难看出,“华”“夏”在四川话中,都曾经读做“哈”。

从史料研究方面看,大禹生四川的北川县的说法是可信的。在文字没有发现的大禹时期,用四川的语言来解释四川发生过的情况,应该是合理的。既然“华”“夏”都同音于“哈”,那么,我们单从发音来说,“夏人”“华人”同“哈人”是一回事,“夏人”“华人”也就是“哈人”。当然,这个“哈”我们还需要确定:它是否在四川当时就有,而且一直没有发生语音意义本质变化的语言。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进行论述。

夏族是一个与水关系很密切的民族,大禹父子两代治水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而四川另一个重要历史人物鱼凫,也与水有关系。在现在四川话里,“哈”有“划”意,“划”就“划水”。“哈”有“下”意,“下”也有“划水”的含义。现在四川人夏天在游泳时,看见朋友,就会这样邀请对方:“来!下水塞!”父母也经常这样交代小孩:“不许到河头去下水!”这里,“下”水的“下”字,都包含着游泳的意思,并不是仅仅指接触水。如果这样,就能解释华夏的含义,他们的本义都是来源于“哈”,都是“划水”(游泳)的意思。这样解释也正好体现了夏民族的重要特性。

前面从语言习俗和民族特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如果仅仅这两方面的证据,就证明有“哈人”,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如果历史上真的有过“哈人”,“哈族”的话,它在历史典籍中不可能不出现。那么典籍上有没有?回答是肯定的。

“哈”在古代又同“歃”。汉《淮南子》卷13上有云:“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歃血为盟的“歃水”为什么又称了“哈水”呢?“歃”在《左传》中就有了,名声很大,很庄严的事。《淮南子》上,不说“歃水”而说“哈水”,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就大谬,大不敬。那作者这样写的理由是什么呢?不会是不会写这个字,不会是不懂这个字,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知道作者刘安的文采,和他对著作严肃认真的态度。我们知道,夏的历史上有“禹铸九鼎”、“会四夷”的说法。“会四夷”干什么呢?可能是搞会盟,“歃盟”。怎么“歃”?一个最重要的仪式“尝歃水”,“尝哈水”。就是会盟之人在嘴唇上涂上牲畜的血,表示彼此的诚意。这个仪式从那时就传下了。《左传》等志,或者它依据而来的更早史料,是官方或是要用于官方的公文,用词要规范,要按当时的标准话秦晋方言来规范。作者没有在巴蜀生活经历,不懂巴蜀语言习俗。自然也不知道夏人的“哈”水是怎么回事,写成、或者制造了一个很形象的“歃”字。而《淮南子》不是官方志,是个人的作品。记录习俗时比官方文献可以更自然、更原汁原味。或者当时两种说法同时存在,刘安采用了“哈”水说,因为他认为这更妥帖。于是便直书“哈水”。歃盟者当时“尝”的什么就写什么,或者传说是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去理会官方规范什么的。而刘安这种写法,在那时人们中并没有发生异议,给以纠正,说明当时人们认为它是合理的。我们想,大禹领着大家“尝哈水”,那不就是说明了大禹和“哈人”是有密切关系吗?或者,大禹时代并没有举行过这种仪式。因为有的史料记载的是启“铸九鼎”。就算是启或启的后裔才有了这种仪式,而他们把最重要的会盟仪式叫“尝哈水’,不正是他们缅怀“哈”族先人的最好例证吗?

说到官方志书的局限性,从我家族迁四川这事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我们祖籍是汀洲客家人,1709年,我的“兴”字辈先祖曾达懿(一)入川 谋生。在1716年将父母兄弟接来,他们带来最重要的东西就是7本家谱。后来达懿公回福建引种品种优良的甘蔗入四川时,很隆重的迁来了四代祖先的筋骨到内江安葬。而现在,很多文献上就说曾达懿是1671年引种甘蔗进四川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分析原因是:富顺县在那个时期制糖业已经兴起了,而内江要维护“甜城”名声,必须要往前面找依据。正好,又有曾达懿的第五辈先祖的坟头为证。便弄出了个1671年引种甘蔗入内江,把富顺打了下去,使这件事变得现在大家就很难说清楚了。直到一个月前,我查到了家谱的所在,才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其实我觉得第一个做这件事的固然好,意义重大。而把一件事做得第一好、第一强才更重要,更需要。

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

朝鲜半岛本来没有什么人。

商朝灭亡的时候,商朝贵族箕子(商朝纣王的亲戚)率领5000人逃到朝鲜半岛,建立了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国家:箕子朝鲜。

从此之后,不断有中国人向朝鲜半岛移民。

汉朝时期,朝鲜半岛被汉朝占领,汉朝在那里设置了四个郡。

东晋时期,由于中国丧失了北方的领土,因此无法控制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出现很多部落。这些部落互相吞并,在隋朝之前,形成了三个国家:新罗,百济,高句丽。

唐朝和新罗联盟,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百济被唐朝灭亡,后来领土归新罗,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联合消灭,领土被双方瓜分,以大同江(就在平壤南面)为界线,北方归唐朝,南方归新罗。

后来,新罗衰落,朝鲜半岛又分裂,崛起的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人就是新罗然人,新罗人就是箕子朝鲜的后人,因此,高丽人从血统上,都是华夏-汉族的后人。

高丽本来是汉化的国家,无奈宋朝软弱,不能帮助高丽。高丽先后被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控制,渐渐蛮夷化。这激起了高丽官吏和百姓的愤慨。最后,在明朝的帮助下,亲华的高丽大将李成桂率领爱国官吏和百姓,推翻了高丽政权,建立了亲华政权。李成桂向朝廷请示国名,明太祖亲赐其国名为“朝鲜”。希望他们能象箕子朝鲜那样,在朝鲜半岛弘扬华夏文化,是朝鲜半岛早日去处蒙古的遗毒,重新成为文明国家。

因为朝鲜是明朝的属国,和其他国家比,朝鲜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一个地方,习俗跟中国类似。所以在明朝的时候,生活在朝鲜,就是朝鲜人,生活在中国,就是华人。

明朝时期,很多中国人移民到朝鲜,他们现在虽然还有自己的家谱(韩国人普遍有家谱),证明自己是从中国移民过来的,但现在都归纳为朝鲜人。同样,很多朝鲜人到中国就是华人了。

但,满清占领中国后,朝鲜失去了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帮助,虽然心理厌恶满清,但又不能帮助中国来反清复明,所有在文化上只有独立自主这一条路了。因此,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习惯。也就形成了朝鲜人。

日本在民国前一年占领朝鲜,后来有扶植满遗霸占中国领土建立伪满洲国,日本为了控制中国领土东北,采取了向东北移民的办法。但日本本国人有限,而且距离东北比较远,于是日本也把一些朝鲜人迁移到东北去。这些朝鲜人是中国朝鲜族的祖先。

而蒙古是在清朝的时候是中国的,19世纪的80年代,沙俄开始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在外蒙古扩张势力,把外蒙视为它的势力范围。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虽然在1919年和1920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从中国掠夺的一切。但在外蒙古问题上,它事实上是继承了沙俄的衣钵。苏维埃俄国不想,也没有把外蒙古真正看作是中国的领土。

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哈萨克族的阿肯对唱

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哈萨克族的阿肯对唱 对唱是指有问有答的歌唱。哈萨克族人的对唱极有特色,它把雄辩和歌唱结合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