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5收藏

朱熹的简介,第1张

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补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

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青玉案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鹧鸪天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鹧鸪天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文字

开放分类:

理学、朱熹、大师、美学、历史

参考资料:

1朱熹词集http://wwwshiandcinet/zhuoxhtm

贡献者:

loverty、tiffany_elva、水晶冰衫、xvyejun、fjd0105、wxh199568、杨柳树荫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涪陵周易园、宋诗、白鹿洞书院学规、湖南女子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城南书院、宁德市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伊洛之学、淳安、宗晦书院、一分为二、苟延残息、老、李娎、回禄、江万里、闭门造车、朱熹治湘兴学、俞琰、江汉、庐山国家公园、问津书院、篰、古田溪山书画院、齐论语学派、皇矣、永春、烝民、恍、燕安鸩毒、大惊小怪、鲁颂、叶适、诗三百、太姥山、仙公山、儒家、三国志、上敦下山、正月、韩奕、临海、四书、安徽、韩元吉、中庸、朱程理学、岳麓书院、诗经、四书五经、韩侂胄、庐山、江西、宋朝、常武、楚茨、昂首信眉、观书有感、白鹿洞书院、中流底柱、会文书院、朱姓家谱、唐玄宗、传习录、春日·胜日寻芳、九江、道器、武夷山、大田、仙居、仙居县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2条):

· 淳熙八年十二月,任直秘阁受命巡视台州时,上书弹劾前太守唐促友“违法扰民,贪污*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宰相王淮包庇,朱熹不畏权奸,连上书十次,终于罢免了唐仲友新任江西提刑官职。并上奏朝廷,指出当时南宋天下“如人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四肢,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提出“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六策。 happy小不点 05-14 10:08

·理学大师朱熹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婺源县城人,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父朱松,宋政和八年进士,外任福建政和县尉。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在龙溪出生。十四岁丧父,随母祝氏定居福建崇安五里夫。朱熹曾于绍兴二十年春和淳熙三年二月,两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今“文公山”上的古杉群即朱熹手植。

不管是要研究中国历史,还是要研究中国文化史,都很难绕开一个人,那就是朱熹。

朱熹这个人物,褒者有之,贬者有之。褒者,大多数是了解朱熹的人,为朱熹所折服。如,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的钱穆,称朱熹“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如历史学家蔡尚思,称“宁为朱子门下狗,不为世上反儒人”。贬者,大多数是不了解朱熹的人,跟随历史上一些文人笔记,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当然也有极少数有独到见解者。

朱熹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出生就已经够传奇的了。

看中国历史,凡名人出生,都有一些祥异故事。朱熹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祥异之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喜火祥兆。朱熹出生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那时,朱熹他家人,寓居在南剑州尤溪县(今属福建)城南郑氏馆舍。在朱熹出生前一天,郑氏馆舍前后两座山同时起火。这两座山分别叫文山、公山,因山势如篆书“文”“公”二字而得名。火顺山脊蔓延,形状更像篆书“文”“公”二字。

朱熹的父亲朱松看到这场大火说:“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朱熹就出生了,于是根据这场大火,朱松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熹”,“熹”即“喜”“火”二字的组合。

朱熹去世10年后,即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朝廷赐朱熹谥号为“文”,世人尊称为朱文公,这个称呼又与朱熹出生前的那场大火对应上。

后来,朱熹出生的郑氏馆舍改建为南溪书院,专门祭祀朱熹。明弘治朝福建提学副使罗璟拜谒南溪书院时,也对这场大火甚感诧异,留了一首诗:“文山隔水公山对,书院宏开不偶然。人杰地灵终契合,要思朱子未生前。”

     文山与公山,仿佛冥冥之中就是为应验朱熹出生,在尤溪大地上而形成,而矗立,而起火。

二是虹井紫气。朱熹出生在尤溪,而远在500公里之外的祖籍地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也有一件祥异之事。相传朱熹出生前三天,婺源朱家祖宅前的一口古井,升腾起一股彩虹般的紫气,连出三日。后人便称这口井为“虹井”。

朱熹的先祖在徽州歙县黄墩居住近30年,附近有一座山叫紫阳山。为纪念祖先,朱熹在一些著述中署名紫阳朱熹。后人便因此称朱熹为“紫阳先生”,这一称呼又与他出生前虹井冒的紫气相对应。

三是北斗七痣。朱熹出生时,右脸侧就长有七颗痣,排列如同北斗。而据史书记载,孔子身上长满异点,远看似北斗。人们据此,有朱熹是孔子化身之说。

这一说法,固然可以不去理会。但朱熹脸侧七颗痣是千真万确的。

2008年的时候,我到福建省建瓯市博物馆,有幸目睹了藏馆之宝——朱熹对镜自画像。在这张像里,朱熹脸侧之痣十分明显,形似北斗,刚好七颗,这不能不令人称奇。

相传朱松曾找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不知当时的朱松,看到朱熹脸上的七颗痣会有什么想法?

四是重合庚戌。朱熹出生于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这一年天干地支纪元为庚戌年。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这一年也是庚戌年。

这应该纯属巧合,可有的文人却不这样认为,偏偏要拿这个做文章。

    明嘉靖朝吏部尚书查约,在拜谒南溪书院时留诗道:“贞元为道谋,会合两庚戌。周东尼父生,宋南晦翁出。”就把孔子与朱熹(号晦翁)联系在一起,意谓“周东迁,孔子生;宋南渡,朱熹出”。后人鉴于孔子和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列称之为“北孔南朱”。  

朱熹之所以会出生在福建尤溪,这要从他父亲朱松说起。

朱松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中进士,任政和县尉。宣和五年(1123年),改迁尤溪县尉。正常一任四年,到1127年期满。

可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大举入侵北宋。第二年正月,宋徽宗让位给宋钦宗,改元靖康(1126年)。这个年号并没有给钦宗带来好运,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当了一年多苦命皇帝的钦宗赵恒,和他的父亲徽宗赵佶,被金兵带走,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北宋灭亡。

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是为“高宗”,改元“建炎”。

建炎二年(1128年),在金兵的追击下,赵构一路南逃,幸有独守东京的宗泽成功击败金兵进攻,才在扬州稍稍稳住阵脚。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突袭扬州,赵构逃往杭州。三月,又发生苗傅、刘正彦兵变。好在不久,就被张浚组织刘光世、韩世忠所平定。但赵构的雄心壮志,已在接连的逃跑中被摧毁得一干二净,再也不思北进中原,一心偏安东南。

试想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朝廷谁还会记住尤溪县尉朱松这个小官呢?还有谁有空来给他做任期考核、改授新的职务呢?

朱松尤溪县尉任满后,自然解除职务。可新的任命又没有下来,老家江西不但靠近金兵铁蹄,又爆发了钟相、杨么起义,想回也回不去。思来想去,还是呆在尤溪比较安全。

幸好朱松好友郑安道在尤溪城南有一馆舍(别墅),平常供文人们聚会娱乐。这时候派上用场,暂时借给朱松居住,朱松一家子从县衙里的宿舍,搬到了城南的郑氏馆舍。

之所以说是一家子,是这个时候,朱熹的奶奶,父母和两个叔叔,两个哥哥都在,加上他的出生,一家8口,是个大家庭。

可朱松没有了俸䘵,这样大的一个家庭,吃饭都是一个问题。其生活之艰难,是可以想像的。

尤溪旧风俗,孩子出生后,要将胎盘埋在床铺底下。因朱松是借别人的房子暂时栖身,他可不敢把朱熹的胎盘埋在别人家的床铺下,只能埋在外面。

这一埋,又产生了一个故事。说埋朱熹胎衣的地方,正好是风水宝地,造就了朱熹不凡的一生。

    后人还建了一座亭子来纪念,命名为“毓秀亭”,内立一碑,书“朱文公瘗衣处”。“瘗”就是埋藏的意思,“衣”是指胎衣。朱熹的后人对这座亭很是尊崇,来了都行三跪九叩大礼。

风水宝地这本是迷信说法,不信也罢。但有的尤溪老百姓却信了,还把孩子的胎盘偷偷拿来埋在此处。可结果这孩子不是痴呆,就是养不大、夭折了。遂有人说朱熹的命很硬,再也没有人敢动这风水宝地的主意。

说朱熹的命硬有几分道理,朱熹出生后,他的两个哥哥就夭折了。当然与其说是朱熹命硬,我更相信是贫困的原因。前面说了,一家8口,吃饭是个问题。

但朱熹一生,确实不幸。他5岁时,奶奶去世,不久两个哥哥夭折了;14岁时,父亲离他而去;47岁时,妻子刘清四辞世;62岁时,长子朱塾早他先离世。幼年丧兄,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遭受了个遍。

从朱松起,朱氏家族开始按五行相生相克取名。朱松和他的两个弟弟朱柽、朱槔,名字带“木”字旁;朱熹名字带“火”字旁,取木生火之意;朱熹三个儿子朱塾、朱埜、朱在名字带“土”字旁,取火生土之意。以此类推,后世子孙皆以此排序取名。

    朱熹小名叫“沈郎”,因尤溪别称沈城。为纪念朱熹,后人还将朱熹童年手植两株香樟命名为“沈郎樟”。

朱熹另一小名叫“五二郎”,《朱子大传》作者束景南教授考证是按族系的排行取的。

这一说法,我是不信的。朱熹族系排在第五十二位有何依据?再者,当时朱松与朱氏家族难以联系,他又是如何得知朱熹的排序?

我认为这个小名是为了给朱熹祖母记岁的。朱熹出生时,他祖母健在,刚好52岁。尤溪本地就有以长辈年龄为孩子取小名的习俗。

(未完待续)

家谱记载“朱氏家训”

这本“新时代朱氏家谱”为A4纸印刷合订本,共计106页,遵照古印刻本模式,竖排版繁体字印刷。书的封面是瘦西湖五亭桥风景,正中印着“朱氏家乘”4 个字,封底以扬州白塔为背景。“我们朱氏这一支血脉在扬州许多年,以瘦西湖风景彰显最妥帖。”朱福茂解释。

记者粗略翻了一遍“朱氏家乘”,前几页有两幅画像,经同意用相机翻拍。一幅为松公逍(肖)像,另一幅是熹公逍(肖)像,均为真迹的拓印。“松公即为熹公的父亲,也是一位儒学大家。但从家谱上看,熹公列为第一世。”

与别的家谱不同,这本“朱氏家乘”前言很长,其中“朱氏家训”尤让记者印象深刻。“孝父母、崇节俭、憎邪恶、尊美德”等19条“家训”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后面都是一代代朱氏子孙的生辰及殁日。

朱熹的祖辈为江西婺源人,不但祖坟在婺源,而且皇帝下诏朱熹故乡婺源为阙里,还诏旨在婺源兴建朱熹祠庙。然而朱熹父亲带着祖父较早就移居了福建,朱熹不但出生在福建,且一生大部分岁月都在福建度过。你说朱熹的籍贯在哪里呢?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别号晦庵,六十岁后称晦翁、晚号遁翁,又号云谷老人、沧州病叟、遯翁、紫阳等。在古代社会中,出名的文人有众多别号,并不稀奇。奇怪的是,朱熹著述文章,往往采用不同的籍贯,作为署名时的定语:如邹县朱熹、吴郡朱熹、丹阳朱熹、平陵朱熹、新安朱熹、婺源朱熹、紫阳朱熹……这一现象使人们产生疑问:朱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籍贯?尤其是邹县、吴郡、丹阳、平陵等地,宋时早已撤置,朱熹为什么将这些地方作为自己的籍贯呢?

这要从朱熹的先祖说起,答案只能在其祖上不断改变的迁徙地中找到。据考索,朱熹的始祖邾子所居邾国,就位于山东南部的邹县,“沂”通“熹”,所以朱熹时会署名“空同道士邹诉”,“邹诉”即“邹县朱熹”。到战国末年,邾灭而迁沛,沛地属徐州,朱熹的先人移居江苏徐州一带。后汉时又迁回山东北部的青州,然后再南迁过江至吴郡(今江苏苏州)、丹阳(位今安徽马鞍山东南的当涂县境内)等地,东晋时朱氏再迁平陵县(今江苏溧阳县西北),唐时再迁至徽州黄墩,隋唐时或称新安郡。上述朱氏先祖的迁徙情况,主要得之于族谱的记载,而族谱中采于传说、自行附会之处俯拾皆是,许多地方是不可靠的。而朱熹将其作为籍贯别号,可见其怀祖思想之浓烈。

朱熹之宗族真有史实可考的家谱,是从唐末开始。其远祖朱古寮当时在歙州刺史陶雅手下为将,率兵戍守婺源,遂在此安家,当地的紫阳山颇有风光,遂成为地方的一个标志。朱氏在这里生活到第八代,就是朱熹的父亲朱松,进士出身,北宋宣和年间授建州政和县尉,正逢睦州方腊起义,危及家乡,便携全家寓居政和(今属福建),其父朱森(朱熹祖父)随子赴闽,后病死也葬于政和县。朱松调任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县尉,家又迁居尤溪,建炎四年(1130),朱熹就诞生于此地。

朱松后又当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度支员外郎诸职,性情刚直,不久辞官,退隐尤溪城外毓秀峰下。绍兴七年(1137),移居建州建瓯(今属福建)。绍兴十三年(1143),朱松过世,托孤于朋友、右朝议大夫刘子羽,刘在其家乡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的五夫里盖房,安置朱熹母子,生活颇为安逸。绍兴十七年(1147),朱熹在建州(今福建南平)参加贡举考试,说明朱家早已取得当地的户籍。

朱松虽携眷长期寓居福建,但作为“婺源著姓”,在婺源老家仍有一定的产业,且还不时怀念故乡。朱松在福建做官,曾以“紫阳”之名刻其印章,以念故土。朱熹后在崇安寓居时,“在五夫里之潭溪,晦翁筑室于此,匾曰:紫阳书堂”(《崇安县志》)。据《朱子年谱》载,朱熹曾两次回婺源老家:第一次是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二十一岁,回老家省墓。第二次是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四十七岁,也是回去修整祖墓。说明朱熹与老家婺源一直保持着联系。

然而,朱熹一生七十一岁,有五十多年生活在福建武夷山及其周围的闽北地区,其中在尤溪约八年,在建瓯约七年,在崇安(今武夷山)一带生活了约三十余年,而外出为官或活动的时间合计才十三年多。晚年根据父亲的遗嘱,移家定居于建阳县(今属福建)的考亭,约生活了五六年时间,其实此地离武夷山也很近,世称“朱考亭”,死后葬于建阳塘石里之大林谷。后人称朱子学派也或作“考亭学派”。

从上述情况看,作为“婺源著姓”的朱家,从唐朝末年到北宋末年,在徽州婺源生活了二百余年,那么,朱熹的籍贯应该是“徼州婺源人”,《宋史》本传也如是记载。南宋度宗曾下诏朱熹故乡婺源为阙里。元代又诏旨在婺源兴建朱熹祠庙。清代已形成如此观念:婺源之有朱子,犹如邹县之有孟子,曲阜之有孔子。所以婺源是朱熹的籍贯,应无疑问。问题是徽州处于浙江、安徽、江西的三省交界处,清康熙年间此地属安徽省,有人据此以为朱熹是安徽籍。民国时期,婺源划归江西,故也有人以为朱熹应为江西籍。

最麻烦的是,有人提出朱熹应为福建籍,理由是朱熹出生时,其祖父、父亲两代人已移居福建。朱熹不但出生在福建,且一生大多数时间也在福建度过。就以古代户籍制度而言,有正籍、寄籍、占籍之分,祖父、父亲及本人三代都居于当地,立有户籍,即为“正籍”,正籍就意味着取得了当地籍贯的法定资格。其十八岁时在建州参加贡举考试,便是最好的佐证。然而,朱熹出生在尤溪、户籍科举在建州,一生主要的读书写作生涯在崇安渡过,晚年及葬在考亭,其中哪一个算其区域籍贯呢?

从上述情况来看,要确定朱熹的籍贯是不容易的。问题是中国在确定一个人的籍贯方面所使用的标准还颇模糊,一遇上像朱熹这样较为复杂的人物就无能为力了。

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