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姓 融氏家谱 融姓起源 融姓名人 融姓的来源 融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1浏览:2收藏

融姓 融氏家谱 融姓起源 融姓名人 融姓的来源 融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

融(Róng)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祝融为五行神之一的火正,后世尊为火神。祝融部族原居于中原,后迁江南,与少数民族杂居,其中有芈姓,后来建立楚国,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故史称“祝、融二姓同宗。”

得姓始祖:祝融。远古时候有个部族首领叫祝融,祝融的后代,形成祝姓和融姓两大支。祝融在古时也被封为金、木、水、土五行神中一神,为火神。而祝融的先祖是黄帝,是黄帝孙子颛顼这一支的后代。黄帝有许多儿子,其中二十五个最有出息,都分别得到一个姓。二十五个儿子中有一位叫昌意,昌意的儿子中以颛顼最出色,部族昌盛。黄帝族的部落强盛后,活动的领域更为广泛,祝融部族原来居住在中原,后来迁往江南。当时江南不如中原先进,祝融部族到南方的,与当地人杂居。自古以来,融姓的名门望族多半出在江西,古时那里曾称为南康郡。祝融作为火神的威望,也延传千古,后来被尊为灶神,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伟大神灵。故融氏后人奉祝融为融氏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上古时火神祝融,他的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为姓,称为融氏。由于祝融部曾拓展新领地而南迁,因此自古以来,融姓的名门望族多半出在江西,而那里被称为南康郡。

三、历史名人(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南康郡:晋代从庐陵郡分置南康郡。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南康、赣县一带地区。

高阳郡:本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2、堂号

古皇堂:《白虎辟儒通义》中,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早于黄帝,故融姓又称“古皇”。

============================================================

融姓宗祠通用对联

〖融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火正;

望出南康。

——佚名撰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融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高阳世泽;

火正家声。

——佚名撰融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融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炎帝神明之胄;

祝融留裔之遗。

——佚名撰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融氏的来源。祝融,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为炎帝的后人,高辛氏帝喾时曾任火正,因光明四海被称为祝融,被后世奉为火神。共工作乱时,他奉命前去诛杀共工。据《白虎通义》记载,他与伏羲氏、神农氏并称为上古“三皇”。此联另一版本下联末仅易一字(见下)。

炎帝神明之胄;

祝融留裔之支。

——佚名撰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融氏起源于上古,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颛顼之后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祝融为五行神之一的火正,后世尊为火神。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

-----------------------------------------------------------------

〖融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火热心肠勤国事;

正确思想为人民。

——佚名撰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融姓的始祖“火正”二字的嵌字联。

-----------------------------------------------------------------

〖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位列南方,诚文物光明之象;

职司夏政,实衣冠礼乐之乡。

——佚名撰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指祝融部族迁居江南繁盛文明之地。

============================================================

融姓典故、趣事

〖祝融的传说〗

祝融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广泛祭祀的火神。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传说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发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还发明了火攻战法。

祝融原名叫黎,传说他诞生在氏族社会,是氏族首领的儿子。黎从小就特别喜欢火,那时,燧人氏刚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对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识很缺乏。有一次,他随父亲进行氏族长途迁徙,因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他只带了钻木取火的石头。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却无论如何取不出火,顿时气得他将取火的石头向山上扔去,不料石头落下来溅起了几颗火星。聪明的黎见了灵机一动,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办法。他采来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连敲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再轻轻一吹就冒起了火苗。这就是后来的击石取火方法。击石取火比钻木取火省力多了,更不用千方百计保存火种,因此,当时中原的黄帝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名祝融。

火攻战法传说也是祝融最早发明的。当时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叫蚩尤,经常侵犯中原,祝融奉命前去讨伐。蚩尤人多势众,非常强悍。祝融就命自己的部下每人打个火把和爆燃之物,等蚩尤的人一到,就四处放火,把蚩尤的队伍烧得焦头烂额,苍皇溃败,他们乘胜追击,终于打败了蚩尤,立了大功。为此,黄帝重赏了他,命他掌管天下的火,镇守南山。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发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战法,他还教人们如何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驱除瘴气和蚊虫,防止闹病。祝融以火施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们就称他为“赤帝”,每年秋后都向他朝拜。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对火的认识还仅仅是表面的,认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用火为人们造福,所以,后人把他尊为火神,每年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以表达人们对祝融的感激和纪念。

火神祝融的传说,带有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一种希冀,寄希望于火神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幸福,驱除邪恶,消灾免祸。然而,要真正预防火灾,避免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祭神求佛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依靠科学,依靠人类的智慧战胜火灾。今天,人类对火已有了科学的认识,再不用讫求火神保护了,但火种祝融以火造福人类的形象却将作为美好的传说继续流传下去。

-----------------------------------------------------------------

〖祝融击火的传说〗

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着取火用的火链,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几千年。那么,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着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 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直不停地下着。人们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 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着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 。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着,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饿病了,劝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说了声:“有办法了!”说着,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 融用口轻轻一吹,随着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

〖祝融乘青龙的传说〗

祝融是伏羲的后裔,他喜欢乘龙从北方到南方出游。伏羲在紫金顶划八卦,定极向,神农设坛祭天神的事他耳熟能详,所以一心想乘驾青龙云游四方。

一天他来到青龙山巅,瞬间一股青岚见紫的气流穿身而过,刹时成为青龙,只见祝融坐在上边挥着手驰向远方。青龙去处现出一个平台,被后人称为祝融台,祝融台在神农仙坛以北230米处。谁知祝融从南方回来,乘驾的是青龙和火龙两条龙,他把南方炎热的气候也带到了白松岭。

神话传说总有些离奇,但祝融台一直保留至今。在海拔千米高的大园,“严冬不结冰,白松伴青藤”的亚热带生态现象也会让人注目难解。

梁祝故里在山东济宁(今微山县马坡一带),笔者早有耳闻。随着梁祝故里之争的热浪掀起,我们查阅了一些旧志,反复研读了新近出土的梁祝墓碑,联系有关的民间传说和风俗,对梁祝故里在济宁有了进一步认识。

一、梁祝墓碑—说服力较强的文物证明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配合宣传新婚姻法,梁祝故事以各种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对梁祝文化的发掘与考证也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郭沫若根据清人焦循《剧说》中有“嘉祥县有祝英台墓碣文,为明人刻石”的记录,曾派员来济宁嘉祥了解情况,但因《剧说》中所记的祝英台墓地点不准确,故未找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尚未设置微山县,今墓碑所在地属济宁县与邹县交界带。1952年,修浚白马河工程中,梁祝墓碑始见天日,并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当地保存。1976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梁祝墓碑再次被深埋地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又一次复出。

梁祝墓碑立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现将碑文摘录如下: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

外纪二氏出处费祥。迩来访诸故老,传闻:在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钜富,乡人呼为员外。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显耀门闾,独予无子,不贵其贵,而贵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台者,聪慧殊常。闻父咨叹不已,卒然变笄易服,冒为子弟,出试家人不认识;出试乡邻不认识。上白于亲毕,竟读书乃振门风以谢亲忧。时值暮春,景物鲜明,从者负笈过吴桥数十里柳荫暂驻,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动问契合,同诣峄山先生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旷定省,言告归宁。倏经半载,山伯亦如英台之请,往拜其门。英台速整女仪出见,有类木兰将军者。山伯别来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迤东。西庄富室马郎亲迎至期,英台苦思:山伯君子,吾尝心许为婚,并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适他姓,是异初心也。与其忘初而爱生,孰若舍生而取义,悲伤而死。少阒,愁烟满室,飞鸟哀鸣,闻者惊骇。马郎旋车空归。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

上述文字比较平实地记载了梁祝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既无夸张修饰之语,又少浪漫虚构气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发生地正在今济宁境内,“济宁九曲村”、“邹邑”、“峄山”、“吴桥”、“西庄”这些地方,都是要么至今尚存,要么有据可考的。“九曲村”早在汉代就已存在,位于今微山县马坡乡境内的泗河南岸,因泗河从兖州至此有九处弯而得名,现已演变为东九、西九两个村;“邹邑”,即今邹县;“峄山”,在邹县城东南20余里处,有“岱南第一奇观”的美誉;“吴桥”,明嘉靖年间戴光修《邹县地理志》“邹县图”中对其所处方位绘制清晰,清《邹县志》(娄一均修)也有记载:“吴桥—在邹城西60里,跨白马河上,隆庆年间被水湮没”;“西庄”现仍沿用其名,在今马坡北。

墓碑还比较清楚地透露出这样两点信息:一是梁祝墓为重修。明正德年间“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道经顾兹废圯,其心拳拳”,遂萌发重修梁祝墓意图,经过近一年的筹划运作,终使其“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神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无有者,今皆有之”;二是梁祝墓为官修。碑文前后刻有“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 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杨环书 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孟元额 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等字样,说明此事经过皇上准许,由当时知名文人和权威官员共同参与完成。由此可见,距今近500年前,粱祝墓就已存在于此;济宁为梁祝故里的事实,为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所认同。

二、旧志记载—参考价值较大的历史资料

历史上邹县与曲阜并称“邹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读书风气悠久而浓厚。“断机教子”、“凿壁偷光”等关于读书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专家推测,梁祝故事发生的年代应为汉代;今马坡一带,汉为山阳高平,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诞生了诸如文学家王粲、思想家仲长统等历史文化名人,也是目前山东出土汉碑较多的地区之一。梁祝故事产生于汉时的该地,有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梁祝家乡距峄山仅五六十里,梁祝到峄山读书求学,从地理上分析也绝非无稽之谈。椐清同治年间所修《峄山志》记载,峄山自古就有多处私学;早在元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峄山就建立了梁祝祠,内供梁祝汉白玉雕像。

现存旧志《邹县志》和《峄山志》亦有不少关于梁祝遗址的记载。康熙十二年朱承命修《邹县志》记载:“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这正与新出土的梁祝墓碑地点吻合。20世纪90年代后期,济宁市有关部门正是根据史志记载和走访当地老人,查找到了梁祝墓的具体位置,发掘出了梁祝墓碑。清同治年间所修《峄山志》有多处记载梁祝遗址,如“梁祝读书洞,在至圣词祠右,相传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于此”;“万寿宫,在仙人宫西一百余步,殿三楹,南向,旧与仙人宫为一,内有梁祝像”;“梁祝泉,在梁祝读书洞右,泉侧石上刻‘梁祝泉’三字”。文人墨客,每每到峄山游览,也留下不少对梁祝故事的吟咏感怀。如,清代邹人陈云棽《题万寿宫梁祝像》:“信是萦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眼偏酸,小像一双万寿宫。”这些诗作,《峄山志》中均有收录。

三、风俗传说—可信度较高的文化传承

笔者有在微山马坡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对梁祝故事发生于此并不陌生,但由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地人们不愿过分宣扬,甚至有些讳莫如深。据专家考证,梁氏从马坡附近村庄迁出后,定居于一二十里之外的两城等地;祝氏因避水灾,后迁济宁任城宅河村;梁祝墓记中所说的“西庄富室马郎”,其后裔于明代从西庄迁出,即今日马坡之马氏。上述地方,“梁、祝、马”三姓至今禁婚,有关的梁祝戏曲、**等在“梁、祝、马”三村历来禁演,他人在当地“梁、祝、马”三姓氏之人前也避而不谈梁祝。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恰恰证明了梁祝故事发生在当地的真实性。

梁祝故事很早就以各种形式在鲁西南等地流传。宋元之际,被改编成戏文、元曲。明清时期,又有多种版本的传奇问世,山东琴书《梁祝下山》在民间流传最广,其中的唱词明确指出了梁祝在峄山就读这段历史事实。唱词写到:周公之理定纲常,文东武西列两旁,万岁爷闪开龙目看,武多文少为哪桩……,就在那红萝峄山立下学堂……,梁山伯祝英台就在那红萝峄山念文章”。济宁南路琴书传人杨芳红唱的《梁祝下山》唱词中也有关于梁祝在泗河岸边活动的描述:弟兄两个下了高山,梁山伯送祝英台把家还……,哥儿俩正想往前走,不多时来到泗河沿上,来到泗河沿上仔细看,何日大水白茫茫,山伯说“叫声小弟河里没船怎么过……”。

综上所述,梁祝故事发生在济宁佐证比较充分,从梁祝读书处到梁祝墓,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链结,可以说今微山马坡——邹城峄山一带就是上演这幕中外闻名的爱情悲剧的舞台。由于梁祝故事与生具有的平民性质,主人翁不可能载入正史,这就决定了它在民间流传的历史命运。因而,对其真实的发源地长期以来语焉不详。

探寻马坡

同窗三载的深情,十八相送的缠绵,最后双双化蝶的凄美……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另有《柳毅与洞庭龙女》)之一的“梁祝传说”,最近由浙江、江苏、山东、河南联合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山东,“梁祝”的具体传说地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一带,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而且不唱梁祝戏,不放梁祝**。

随着“梁祝传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济宁“梁祝传说”展览在山东省文化遗产展览上高调亮相,关于梁祝的话题骤然热了起来。济宁和梁祝传说究竟是什么关系?梁祝传说申报遗产名录是怎样成功的?

三姓后裔在哪?

济宁微山县马坡乡有个“梁家林”,那里出土了明正德年间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至今,梁、祝、马三姓村落有地可考,并且关于梁祝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马坡村有5000多人,98%的人姓马,马文才的后裔大多在这里。

谈起村名,马坡乡党委宣传干事、监察主任吴琦回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还上学时,其同学就都知道马坡村的故事:古时候,马坡北边有个西庄村,村里有个姓马的“大财主”,就是马文才的父亲,“马财主”以养马、拉马车为生,他家的马很多很多,有草的时候就到草木茂盛的南边去放马,时间长了,他放马的地方就叫马坡。

“马财主”的马多了,车多了,就在村西南建了马棚、马车店。白天放完马,晚上就将马赶到马棚里;白天马车出门,晚上回来就停到马车店里。所以,西庄西南就叫马店。后来,“马财主”的车店起了大火,马家开始迁居。

直到现在,马店村地上1米至5米处,都能挖出1米多厚的草木灰积层及一些烧焦的兽骨。

任城区接庄镇岔河村有1500多人,祝姓人口有90%以上,因为水灾,他们从九曲村迁来。2003年夏天,吴琦等人在九曲村发现了几十块汉墓石、汉画石和明末清初的破碑。有意思的是,碑角有祝来奉等人的名字,而“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上说,梁祝的籍地“在昔济宁九曲村”。

马坡人都说梁氏的后代在两城。两城的梁氏是这里的老户人家,问他们是不是与梁山伯一家,他们说:“一笔写不出二梁来”。

马坡村杜庆友老人讲,杜家老辈买不起地,他爷爷百年之后,埋在了“梁家林”。当时18亩地没人管,他父亲“杜善人”在林里离梁祝坟不远处开了一亩九分三菜园,没事就去收拾菜园。后来,两城梁家人来上坟,见梁祝坟比过去干净了,知道是“杜善人”打扫的,所以他们每年春节来上坟时,就给“杜善人”磕几个拜谢头。后来,马坡乡放了一次梁祝**,两城梁家人再也没有来上过坟。而2003年农历“鬼节”那天,“梁山伯”林里又有人烧了八大堆纸钱。有人推测,那是两城人又来上坟了。

梁、祝、马至今不通婚

马振西老人现年82岁,是马坡村德高望重的老族长,记者见到他时,他坐在自家的小院悠闲地乘凉。

说起祝英台,老人的神情很激动,甚至还有几分愤怒,他用颤颤微微的声调说:“就算马家人死了,也不娶姓祝的。”原来“马家人”一直感觉受到了祝英台的戏弄。想以前,马文才有才有貌又有财,对祝英台明媒正娶,并非戏里所唱的“抢”,而祝英台却辜负了马文才一家,为了梁山伯徇情,为此,马家人感到了莫大的耻辱。

马振西翻出厚厚的家谱,用颤抖的手一本接一本地翻给记者看,其儿子和儿媳在一旁说:“家谱里从没出现姓祝的媳妇,老人根本不允许和姓祝的结婚,小辈的自觉不谈姓祝的对象,媒人说亲也回避着祝姓。祝姓的人宁愿死也不会进马家的门。”

德宗广俊佐

景志永文明

余庆长安福

祥成保国英

里志儒说,里姓的始祖是舒赛公,是清朝的八大公之一。在明朝万历年间,舒赛公率子侄八人由阿扈河率领当地民众投效满洲兴祖帐下护军统领,万历二十一年因功官至正白正红正蓝三旗都统经管旗务大臣。在里志儒提供的资料中写到:“天聪元年,从伐朝鲜,师还,命与固山额真阿山等帅师戍义州。八年,上自将伐明,郑亲王济尔哈朗居守,舒赛与梅勒额真蒙阿图等副之。舒赛善战,攻城辄被棉甲先登,太祖嘉其勇,又虑其轻进,温谕诫止之。舒赛益感奋,先后克十六城。太宗特敕旌其功,进三等梅勒章京。 ” 舒赛的第四子名为吉尔浑布。吉尔浑布娶妻喜塔拉氏,即阿古都督的三女儿,是努尔哈赤的姨娘,后被封为“国戚”。吉尔浑布的长子里丰,里丰的次子名为里富哈。里富哈是八旗军驻牛庄的第一任防守尉,在牛庄驻守之后,他及其后代便在这里安居乐业。在这之后,里富哈的后人便把原来祖姓改为里丰和里富哈第一个字“里”了。 里志儒说,舒赛公原姓萨克达,其姓氏是源自其封地萨克达,而萨克达氏也算是一个大姓,在后来的繁衍过程中也出现众多新的姓氏。从里志儒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辽宁地区的“翁”姓便是从里丰另外一个儿子的后代姓氏衍生出来的,而祝姓则是从里丰的一位兄弟的姓氏衍生出来的。除此之外,黑姓、老姓等都与里姓属于同宗。如今,里姓已成为牛庄的一个大姓,还出现了里姓聚居的里家村。这样的影响让里志儒在生活中并未遇到过太多的尴尬。里志儒说,在当地,当他被询问姓名的时候,里志儒完全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解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里”,而非“李”。然而,这样的事情在外地却很难出现,一旦去了外地,里志儒就需要向人们解释自己的姓氏。

除了里志儒介绍的这一支满族里姓之外,他也简单介绍了里姓的其他起源。根据里志儒提供的线索,记者随后查询到了里姓的其他起源。

其一是源于地名。现在的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凌镇境内曾有一条名叫里加河的河流,这里曾是明代建州女真的聚居地,当时的女真人便以“里”为姓,流传至今。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源于“理姓”。在商末,曾经有理姓出现,后来由于家族遭遇变故,不得不改姓为里,但后来,这一支里姓后人当中出现了一个名叫里克的晋国大夫,因为被晋惠公所杀,其妻子便带着小儿子里季连再一次逃亡,而在逃亡过程中,也将里姓改成了“相里”。里志儒说,目前在东北存在的里姓,基本上都是先祖舒赛公的后代。

融姓 融氏家谱 融姓起源 融姓名人 融姓的来源 融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融(Róng)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