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集 门阀政治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第三十四集 门阀政治,第1张

       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大迁徙,他们其中有平头百姓也有世家大族,甚至还有皇室宗亲,他们拖家带口连同整个家族一同迁徙。西晋末年北方大乱,西晋政权摇摇欲坠,这些来自北方的迁徙大军分别从河南洛阳、山东琅琊等地出发,他们心中向往着一个目的地,江南。这次迁徙整整延续了两百余年,在这次迁徙的队伍中,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是琅琊王司马睿,另外一个是北方世家大族的领袖王导,正是由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历史,他们共同建立的政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政治模式,东晋门阀政治。

       西晋政权建立不久内部就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同时北族大举南下,这致使西晋王朝的执政者东海王司马越不得不考虑退路,营造狡兔三窟开始着力经营江南。于是,亡国临近的琅琊王司马睿成为了最佳人选,他被任命为安东将军,协同世家大族南下建邺,为西晋王朝建立后方基地。远离了政治中心洛阳,司马睿不知道将来的道路会怎样,当然,此时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以后竟然会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身为皇室宗亲的司马睿,来江南之初并没有打开局面,他到建康以后长达一个多月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名流前来拜访。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血缘上来说,司马睿并不是正宗的皇室正统,从宣帝司马懿到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兄弟,总共四代都是父子相承,构成了西晋皇族的正统,而琅琊王司马睿只是司马家族的旁支疏属。关于司马睿的出身,在民间有着更为夸张的说法,据说司马睿和皇室根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转心壶,是一种特制的酒壶,它可以同时盛两种酒,毒酒和美酒。使用者可以通过机关控制倒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司马懿曾经用这种酒壶毒死了手下一个名叫牛金的将领,司马懿这样做是因为一本叫做《玄石图》的书,书中有一条牛继马后的谶语,意思是姓牛的人要继承司马氏的天下。然而世事莫测,有史料记载,本人是他父亲的妃子夏侯氏跟一个姓牛的小吏私通生下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司马睿和司马氏家族基本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在当时,这个故事随着司马睿的到来已经传遍建康城的大街小巷,显然南方的世家大族不会瞧得起因为偷情而出生的一个人物,这也使得同他而来的众多北方世家大族受到了牵连。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每当天气晴好,跟随司马睿来到江南的世家大族的名士们就会相聚于建康城外的新亭饮宴,来消解心中的苦闷。然而,一次饮宴却与众不同,看似寻常的一次饮酒却左右了一个王朝的百年命运。就在他们南迁后不久,西晋战乱持续爆发,北方胡人不断入侵,西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众名士想到西晋沦落,不禁悲从中来,眼前江山辽阔居然有万里之势,唯有青山似洛阳。有人仰天长叹道,风景没有什么不同,却有山河之异啊。众名士闻听此言都相视垂泪,其中一人突然变色道,‘大家应当合力效忠王室,收复神州失地。’说话之人,正是随同司马睿渡江的名士王导。在司马睿手下任军司马的王导接下来要导演一出大戏,王导他深知此时急需一个核心力量来团结各种势力,否则处境将会越来越危险。谁能担此重任呢?王导意识到,他们必须立起司马皇室这杆大旗,这是南渡士族立足的根基,因此王氏家族选择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琅琊王司马睿。

 王导深知如果没有南方士族的支持,司马睿要在江东立足是不可能的,于是便和从兄王敦商议,帮助司马睿在江南树立威望。每年的三月三,对于居住在南京城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年这天人们都要阖家欢聚举行祓禊仪式,以求消除灾祸。对于王导来说,当年的三月三特别重要,他导演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在王导的安排下,司马睿乘坐华丽小轿带着隆重的仪仗到水边观看祓禊仪式。王导、王敦等北方世家大族人物骑着高头大马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司马睿左右招摇过市,吴地的世家大族纪瞻、顾容等人看到司马睿排场如此浩大都被震慑住,于是南方世家大族的代表顾容、陆世光、甘季思等人纷纷表示臣服,从此东吴旧地的臣民开始归附司马睿(详情可参考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一书)。通过这场高规格巡演,王导帮助司马睿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拉拢了部分南方士族,这些举措暂时化解了南北士族的表面矛盾,但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面对来自南方士族的紧逼,北方士族通过门阀联姻,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治利益集团。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导家求女婿,王导将家中子弟召集到东厢房让对方尽管挑,门生回去禀告,‘王家子弟都很不错,听说我去挑女婿个个正襟危坐矜持作态,只有一个年轻人躺在东床上旁若无人地吃东西,好像没有听到我要挑女婿一般。’太尉郗鉴说道,‘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寻访一问,原来就是王羲之,这就是东床快婿的典故。说明当时贵族联姻之盛,以此形成巩固的利益联盟,而当时的南方世家大族却很难进入这个群体。

在西晋末年渡江的北方贵族们都极为重视家谱,因为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当时江东流传着一部《百家谱》,这一百余个家族构成了东晋一朝门阀政治的基础,他们相互错综形成了门阀士族。对于初到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来说,最迫切的是要解决生计问题,而生计的关键就是土地。江南虽然沃野千里,但自东吴以来即为南方士族占据,面对北方而来的高级难民喧宾夺主,一场大规模的武装政变正在秘密进行。曾经三定江南的南方士族首领义兴周玘密谋发动武装政变,不久事情败露周玘幽愤而死,后来周玘的儿子周勰继承父志纠集江东地方武装以讨伐王导为名准备发动叛乱。然而,代表南方世族利益的周勰叛乱最终以失败告终。叛乱虽然剿灭,渡江的北方世家大族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为了稳定江南局面,北方世家大族对南方士族的态度不得不做出某些转变。王导的谋略很深,自己放下架子主动地跟南方人接近,同时把朝廷的一些位置拿出来让南方人来做。为了避免与本地士族发生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北方大族往往东过浙江求田问舍,在会稽临海一带地域开垦荒地发展产业。

当北方永嘉之乱时,司马睿的南方政权在王导等世家大族的辅佐下,赢得了难得的安定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王导主持推行的侨州郡县制度。侨州郡县是最初用于安置北来流民,以避免触犯南方士族的利益,政府为他们专门设置了与旧籍同名的州郡另立户籍,在赋税上给予优惠。为了与旧籍区别,对侨置的同名州郡往往冠以南字,如北方有琅琊郡,东晋则有对应的南琅琊郡,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南渡人口近百万。宁波、绍兴地区是当时江南开化较早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因为土地肥沃风景秀丽,吸引了大批北方侨民,许多北方名门望族终身盘桓栖息于此。名士王羲之和谢安,雅爱东土山水之美,每每登山临水弋钓为乐数月方归,著名的兰亭集即发生于此,新亭对泣的文士们已经完全在江南扎下根来。

在南方政权加紧巩固统治秩序时,西晋政权已经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公元316年,长安沦陷,晋愍帝无奈出降,西晋王朝大厦将倾。以西阳王司马羕为首的内臣和以刘琨为首的外臣纷纷劝进希望司马睿即帝位,但是手握重兵的王敦态度并不积极。此时的司马睿并没有急于称帝,仍处于观望状态,他仅仅即晋王位,改元建武,史称东晋。司马睿清楚的知道,他必须得到所有世家大族的拥护才能登上帝位。公元318年,晋愍帝司马邺死于汉国的讣告传到建康,王导知道现在已经无家可回,于是他说服了堂兄王敦与其他大臣共同劝进,四十三岁的司马睿终于正式登基为帝,改元太兴,是为晋元帝,东晋历史从此拉开帷幕。元帝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门阀政治模式自此形成,门阀政治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治模式。

特殊的政治模式,为东晋一朝的各种政治矛盾埋下了伏笔,司马睿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自己竟然真的做了东晋皇帝,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皇权至上的固有观念使他的权力欲望开始膨胀。为了强化皇权,分化王导的家族势力,司马睿开始重用自己的亲信,任命刁协为尚书令、刘隗为侍中。刁协是南渡避乱士人,对于皇权与贵族共治天下的政治模式尤为不满,刘隗也在西晋末期避乱渡江,劝元帝疏远王导削夺王敦兵权。当时的建康发生了一件极为奇怪的事情,负责督运粮草的督运令史淳于伯因督运粮草不及时被判处斩首,据说淳于伯被砍头以后鲜血逆着柱子上流二丈三尺,然后又往下流了四尺五寸,一时百姓喧哗,全都说淳于伯死得冤枉。刘隗上疏批评从事中郎周莚、法曹参军刘胤制造冤案,刘隗的这次上疏直指时任宰相的王导,刘隗上疏后王导立即上疏引咎,请求给予自己罢官处分。

司马睿抑制琅琊王氏的举措触怒了世家大族,公元322年,镇守荆州荆州的王敦起兵以诛除刁协、刘隗为名,兵锋直指京城建康。司马睿令刁协督统六军进行抵抗,但被王敦军打败,刘隗逃到北方投奔石勒,元帝司马睿只好派遣使者前来讲和,这次皇权与世家大族的较量以琅琊王氏胜利告终。东晋王朝的矛盾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名望的显著,王敦的权力欲望也开始膨胀,元帝司马睿死后明帝司马绍继位,王敦更是放肆妄为,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自以为有足够的力量取代司马氏。公元324年,明帝司马绍太宁二年,王敦再次密谋起兵欲取代司马绍做皇帝,这又是一次企图打破皇权与世家大族力量均衡的行为,只不过挑起者是与司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然而这一次,王导选择了站在皇权一侧。

        此后的世家大族一直延续着东晋初年门阀政治的游戏规则,不过门阀政治的平衡总是相对的。东晋偏安江左一隅,沿江多为要地,上游的荆州与下游的扬州尤为重镇,所谓‘江左大镇,莫过荆扬。’东晋百年之中,司马氏皇帝始终不振,内外大权俱操之于世家大族之手,王氏家族之后政权分别为庾氏家族和桓氏家族把持,所以荆扬二州始终为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控制,东晋权臣篡位皆起兵于荆州,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形势。晋穆帝永和年间,又一个世家大族人物桓温由于权力迅速膨胀萌生了打破皇权与世家大族实力均衡的企图。晋穆帝永和元年,荆州刺史庾翼病死,桓温接替了庾翼的位置出任荆州刺史,桓温出任荆州刺史后立即展示出他的军事雄才。晋穆帝永和二年冬,桓温率兵沿长江而上讨伐建立在四川的李势成汉政权,桓温军势如破竹很快攻至成都,李势战败投降成汉灭亡,此次大胜使桓温的威望极大提高。为了夺取东晋帝位,桓温希望借助北伐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气。晋穆帝永和十年,桓温初次北伐,率步骑四万从江陵出发经襄阳、淅川进入关中,在峣柳打败前秦军队一直打到长安东南的霸上,后因军粮不继撤兵。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桓温二次北伐在洢水之北打败羌人酋长姚襄的军队并收复了洛阳,使洛阳又控制在东晋手中将近十年。为了给自己登上帝位增加最后的砝码,桓温决定三次北伐攻打前燕,可是这一次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废帝太和四年,桓温率步骑五万北伐,打到了离前燕都城邺城只有二百里的枋头,由于侧翼配合的晋军遇到了前燕军的顽强抵抗,桓温军成了孤军深入的态势。桓温只得下令撤退,在襄邑又遭到前燕军队的伏击,一下子损失三万多人。

桓温北伐失败威望大跌,为了加快取代司马氏的步伐干脆放弃了先增加威望后登帝位的打算。公元371年,桓温废掉了皇帝司马奕,另立司马昱为帝,史载他无济世大略只会清谈,桓温借助手中权力加上屡建大功,一时威震朝廷内外。司马昱虽然有皇帝的名号却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有朝一日像司马奕一样被桓温废掉。桓温篡权的阴谋如果得逞,东晋政权将会在内耗中倒塌。在皇权岌岌可危之际,另一个世家大族的代表站了出来,他就是谢安。谢安在未出仕以前隐居于浙江会稽东山,四十岁后才应桓温之请出任大将军司马,但随着桓温取代司马氏的意向越来越明显,谢安逐渐与桓温成为政治对手。面对炙手可热的桓温,谢安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谢安随机应变的故事曾经广为流传。相传,有一次桓温正在和他的参军郗超密谋如何篡位的事情,这时忽然听到谢安到了,郗超赶紧藏到了帐幕后面,想听一下他会说些什么。谢安和王坦之进来后和桓温谈论了一些国家大事,正在谈论的时候忽然起了一阵风把帐幕吹开了露出了郗超。谢安一看,就猜到他们是在密谋什么,但谢安好不动声色,淡淡地说了一句,‘郗超你真是一个幕后之宾啊。’

面对复杂的形势,如果稍微处理不当都会激化矛盾授柄于人。公元372年,司马昱被立为皇帝仅一年就病死了,此时桓温也已经六十岁了,因为疾病缠身桓温加快了篡位的步伐,要求新即位的孝武帝司马曜给他举行加九锡礼。加九锡是权臣篡位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但是谢安以加九锡礼的策命之文写的不合格为借口让执笔者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直到桓温一命呜呼还没有修改好,谢安以特有的方式挫败了桓温打破皇权与世家大族之间平衡的企图。桓温的离世也给东晋王朝带来了莫大的危机。

北伐的失败,桓温的病逝使得东晋军队失去了****,这导致来自北方的威胁长驱直入。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动一百多万军队号称投鞭断流,又调发了凉州之兵、蜀汉之军、幽冀之众东西万里浩浩荡荡杀向东晋。东晋京城听说胡马窥江,苻坚军已到达淮淝一带,上下一片震恐,东晋王朝危在旦夕。面对复杂紧张的局势,门阀大族再次挺身而出成为了维护东晋政权稳固的核心力量,谢氏家族中的谢安、谢石、谢玄等成为抵抗前秦的****。

       今安徽寿县的古城,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大战前夕,两军隔淝水列阵对峙,谢玄任前线指挥,此时出任大都督的谢安却远在建康与人下棋运筹帷幄之中。谢玄派人劝前秦军队稍微后退一下,等东晋军过河决一胜负,苻坚想乘晋军渡河之机歼灭之,不料东晋将领朱序趁机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一退而不可收,顿时后退的秦军像决堤的洪水,晋军趁机渡河追杀。苻坚被流矢射中只身逃回淮北。淝水大捷的消息传到建康时,谢安正与人下棋,谢安将信看完默然无语,缓缓转身继续下棋,意色举止与平时无异。

       淝水之战是贵族政治最后的挽歌,歌声再美也不足以挽救东晋政权的没落,淝水之战的胜利带来了新的问题,从此北方再次陷入混乱,北方势力对南方的威胁大大减弱。外患一解除,内忧随之而生,昔日的平衡牵制难以维系,门阀政治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因此不复存在。不久,谢安下野,他招募北方流民成立的北府军,后来也成为了门阀政治的掘墓人,成也萧何败萧何,一个维护门阀政治的人却播下了打破门阀政治的种子。公元396年,孝武帝去世,长子司马德宗即位,六年以后荆州刺史桓玄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攻入国都建康。桓玄是桓温的庶子,在打破皇权与世家大族势力平衡这点上可以说是子承父业。公元403年,桓玄逼迫司马德宗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楚。公元404年,出身北府军的建武将军刘裕起兵反对桓玄很快就攻入建康,大败桓玄,重新迎回司马德宗登上帝位。不过刘裕不是世家大族,他的行为也不是为了保持世家大族与皇权的势力平衡而是为了取而代之建立刘宋王朝,从此寒族开始冲击士族统治,这标志着东晋门阀政治的正式结束。

       朱雀前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南京的乌衣巷,现代的人们再也见不到昔日的风流只能在文献上寻觅王、谢的旧时踪迹。四大家族以王谢为首,他们开创、维系的门阀政治在中原大乱时保证了东晋的百年偏安,促进了江南长江流域的开发,为北方难民和南方人民赢得了稳定的生存空间。皇权与贵族共治天下是先秦贵族政治的回光返照,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专制皇权实现了权力制衡从而激发了魏晋士人自由的个性与思想,吹起魏晋风度池水的又一层波澜。同时,由于高标郡望门风优美,也促进了文学与艺术的高度繁荣。东晋虽非中国史上政治强盛的时期,却为文学、艺术极兴盛的时代,但是,门阀贵族不可能开辟出新的制度,只想苟且偷安维持现状。随着外界形势的变化,门阀贵族的风流余韵终将雨打风吹去,那堂前的燕子终究要飞入寻常百姓家,门阀政治终于烟消云散,开始回归传统皇权政治的常态。

王与马,共天下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政治关系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原因 西汉封建大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小农经济但是由于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战乱这种经济形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于是地主阶级中的大地主逐渐转化为豪族,地方豪族实力强大,逐渐兼并土地而转化为大庄园主

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社会进行了层次壁垒之分,门阀垄断了那时期所有仕途路径,朝堂之上显现门阀与天子叫板之像,是一种反中央集权,分化帝王权力的格局,农商世代无从仕之途,军事力量也为府兵,也就基本上是门阀自有武装力量,不是国有

门阀政治是魏晋风流产生的深层原因当时政治动荡,朝代更迭频繁,而上层社会政治话语权被世家大族所把持,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

楼主我可以很郑重和负责告诉你,我们中国从建国到现在还没有所谓的门阀政治我国的门阀政治开始于汉,真正盛行于晋,隋唐盛行直至隋朝科举开始到武则天借助山东门阀及科举政策干掉关垄集团最后一直到五代十国战乱,才彻底将门阀

军阀啊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

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

九品中正制类似于一种推荐制度在那个年代,官员往往会相互推荐对方的孩子做官,逐步形成门阀联盟建立在“道德”上的选官制度最终被“人情、关系”腐蚀,最终出现了世卿世禄的士族门阀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高辛氏王族纣王之叔比干,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比干是(太丁)之子,是第三十代商王帝乙的弟弟,第三十一代(末代)商王纣的叔叔。

二个渊源:源于古癸比部落,出自舜帝之妻癸比氏(癸北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注:应为癸比氏(癸北氏)。就是说,帝舜的元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子二人:一个叫义均,一个叫季厘;三妃癸比氏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宵明,一个叫烛光,生活在黄河溢漫的大泽边上,那两个女儿身有神光,灵照百里,可以照亮方圆百里之内,是为湘神。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莒国国民,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姓纂》记载:春秋时期的莒国有犁比氏。

少典氏第十四代、黄帝轩辕氏第三代为少昊。西周初期,纣武王封少昊之后于祁邑,而置莒其后,兹舆徙于计,二世兹丕复归莒,至纪公乃复纪姓,传三十世而灭于楚国。其分衍姓氏有莒氏、万氏、莒子氏、舆期氏、兹丕氏、展舆氏、庶其氏、郊氏、捷氏、裂氏、犁比氏、林闾氏、渠丘氏、着丘氏、安丘氏、且于氏、务娄氏、无娄氏、菀羊氏,其以邑者有,林氏、挐氏。

其中的犁比氏族人中,有人省文简化为比氏、犁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顷王襄(熊横),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季连,为芈姓,季连氏。其后裔繁衍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孙楚顷王襄,名熊横,迁于陈邑,其后代分衍出诸多姓氏。

单姓有:

荆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叙氏、序氏、祖氏。其公族则有,成氏、启氏、斵氏、囊氏、贲氏、善氏、逯氏、禄氏、县氏、逮氏、审氏、侧氏、庇氏、次氏、连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声氏、晏氏、即氏、闱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绎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钧氏、阳氏、甲氏、环氏、卯氏、武氏、庄氏、霜氏、蜎氏、皋氏、举氏、擧氏、雪氏、紃氏、穿氏、称氏、仆氏、贵氏、严氏、征氏、庾氏、奋氏、贺氏、列氏、监氏、减氏、韵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陈氏、张氏、李氏。

复姓有:

斵耆氏、斵乳氏、斵谷氏、斵强氏、斵缗氏、斵文氏、斵班氏、斵比氏、围龟氏、弥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郏敖氏、越椒氏、罢敌氏、上官氏、三闾氏、五相氏、五参氏、诸将氏、太宰氏、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仪氏、子木氏、尹干氏、无钩氏、无圉氏、无宇氏、无庸氏、余推氏、涉其氏、庆父氏、襄老氏、王孙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坚氏、来缎氏、沉纤氏、邑由氏、利孙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门氏、市南氏、伍参氏、婴齐氏、弃疾氏、枝如氏、伯比氏、师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舆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蓝尹氏、厩尹氏、箴尹氏、乐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权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连尹氏、嚣尹氏。

其中的斵比氏、伯比氏族人中,有人省文简化为比氏、斵氏、伯氏。

注:斵,读音作zhuó(ㄓㄨㄛˊ)

第五个渊源:源于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中国 云南昭通地区 概述》一书记载,比姓是 姓氏之一,今云南昭通地区有比氏 分布。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原姓比渣穆氏,汉化姓氏有比氏、穆氏、蔡氏。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资料有待补充。

2堂号:

西河堂:比氏得姓始祖林坚,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易名坚。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郡望为西河。“西河堂”名源于此。

三历史名人:

比 干:(公元前1092~前1029年),子姓,沫邑人(今河南卫辉)。著名商朝末期忠臣。

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为殷商贵族,商三大丁(文丁)之子,名干。其兄乙继位后,封干于比邑(今山东曲阜),称比干。

比干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

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二十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侄儿帝辛。比干从政四十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股,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商朝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横征暴敛,比干因此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

纣王问比干何以自恃,比干回答:“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

纣王怒道:“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剖比干,视其心。比干因而惨死,终年六十三岁。

当时比干夫人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逃出朝歌,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

比干庙位于今河南省卫辉市顿房店乡比干庙村。比干为商纣王之叔,林氏宗祖。商朝末年,因不满纣王无道,被剖心残杀,葬于牧野(今河南卫辉)。比干庙占地四十四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壮观。每年的5月24日,世界各地的林氏、比氏、梅氏、荡氏、王氏、干氏等宗亲会,都要来此参加纪念比干诞辰的活动。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按东晋高门士族兴起的顺序一般是王庾桓谢。但就影响力,还是王谢为大。至于其他的真是不太好排,他们或为后起士族诛灭,如庾氏为桓氏所驱除,桓氏灭于刘裕为首的北府兵;或家族发展没有持久力,仅因人物而骤盛,如郗鉴后高平郗氏无出众人物,势力仅在北府,已大异往昔。勉强排列的话,东晋一朝的顺序可参照毛汉光先生的观点为: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谯国桓氏(《两晋南北朝士族研究》)至于陈郡殷氏、高平郗氏等则更在其后了。可参考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此为论东晋士族、政治的宏著。

▲吴氏家谱信息:

2690全国吴氏宗谱支蕃衍志不分卷

杨继盛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1全国吴氏宗谱支世系图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2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吴如胜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3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吴鸣凤撰

写本 一册

2694辽宁本溪吴俄雨格氏家乘五卷

清雍正间纂 写本

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邨

2695辽宁凤城吴氏家谱一卷

(民国)吴春融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杨木乡

复印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档

2696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2697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民国)吴恩培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辽宁图

2698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清)吴优善 吴鸿磐纂

清道光三年(1823)纂 清光绪十八年(1892)

铁板本

河北滦南县档

2699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清)吴宝善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滦南县文管

注:吴怀慎首修於清道光三年。

2700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吴淑珍纂

钞本

河北青县崇 镇野兀屯

2701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

清嘉庆十四年(1809)仁泽堂刻本

上海图

2702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承佑纂

民国十八年(1929) 民国二十五年(1936)

铅印本

上海松江县博

注:该族为张泽吴氏。

2703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吴宗洛十一修

清咸丰元年(1851)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该族散居常州、无锡、江阴等地。

2704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吴瑞宗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海图

2705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清)吴丽生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十册

科图

2706江苏吴氏 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仲山纂修、

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l)

2707江西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云合乡陈里坑邨竹窝里

注:谱首修於清道光十七年。

2708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民国)吴祖起纂

民国五年(1916)锦肃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邨小吴家

注:吴孺敦创修於元至正间。

2709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民国)吴怀镡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赣榆县档

2710江苏淮阴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清)吴昆田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苏镇江市图

2711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其种等重修

民国十年(1921)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美国

2712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芸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江苏镇江市博

2713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引孙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714江苏仪徽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邨

2715江苏泰州富安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吴嘉珠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历史所

2716江苏泰州海陵南巴塘吴氏族谱□□卷

(民国)姚龙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图(存爱字号卷6、忠字号卷

1、2、4-6)

2717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民国)吴金波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邨塘河队

2718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南京博

2719江西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清)吴章焕六修

清咸丰八年(1858)铅印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吴鸿翼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二年。

2720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1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2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锡纯等重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均安堂刊本

日本 美国

2723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吴国桢主修 解 编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怡德堂刻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往:吴其德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

2724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吴世铮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注:一名《京江吴氏族谱》。

2725江苏镇江润洲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耀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四册

上海图

2726江苏镇江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钱龄撰

民国十一年(1922)至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谱始修於宋大中祥符五年,此为九修。

2727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四卷

(清)吴兆麒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敦厚堂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美国

注:一名《润州吴氏宋谱》。

2728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三卷

(民国)吴兆元等重修

民国(八年(1929)刊本

日本 美国

2729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六卷

(民国)吴兆元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敦厚堂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吴氏宗谱》、《徽州迁润家谱》。

2730江苏镇江润州吴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荣章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均安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上海图

注:书口作《吴氏家谱》。吴新晖等始修於清康

熙二年。

2731江苏镇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士荣等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32江苏丹阳延陵荆邨吴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广财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美国

2733江苏丹阳延陵吴氏世系表不分卷

吴国定 吴逊新纂修

刊本 二册

美国

2734江苏丹阳吴氏族谱志略

(清)吴庄撰

清康熙闲刻《延陵合璧》本

北图

2735江苏常州吴氏伯武公房谱二卷

(清)吴文薰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2736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六卷

(清)诸葛润 吴家祥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至德堂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吴应鳖初修於明天启七年。

2737江苏常州毘陵庵头吴氏宗谱九卷

(清)吴庆朝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至德嗽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3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大成宗谱四十二卷

(清)吴 纂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江苏镇江博(存卷首、卷1)

273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培炳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2740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清)吴凤藻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41江苏常州毘陵薛墅吴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吴唐林续修

清光绪九年(1883)履成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明隆庆间,此为十二修。

2742江苏常州薛墅吴氏宗谱二十三卷

(民国)吴晋主修 吴澄总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履成堂活字本 二十二

北图 历史所 美国

2743江苏常州邘里吴氏族谱十二卷

(清)吴瑞荣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读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44江苏常州宋泽吴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吴秉性 吴廷瑞增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2745江苏常州毘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清)吴富德 吴其贤等续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让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2746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清)吴川法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2747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祥鸿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美国

2748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赓麟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佳胤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2749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2750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吴观周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刻本 二十四册

上海图

2751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8)

2752江西常州毘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清)吴志尚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振宜堂刊本 八册

美国

2753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民国二年(1913)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历史所

2754江苏常州毘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2755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刊本

江苏档(存卷2)

2756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凤照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4)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57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德尧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四十五册

吉林大学

275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

275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附收支清帐

一册

民国十八年(1929)周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二十五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顺治间,此为八修。

2760江苏常州毘陵吴氏宗谱六卷补遗一卷

(民国)吴廉宝等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绪堂刻本 六册

南京大学(补遗--卷缺)

2761江苏常州章 吴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吴照 吴道援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五册

河北大学

2762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志霖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7)

2763江苏常州毘陵西角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德华 吴德福等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嘉靖十九年。

2764江苏常州蒲岸里吴氏宗谱八卷

(民国)吴志诚 吴志炳主修

民国:二十七年(1948)常州吴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祖元始修於清嘉庆十九年。

2765江苏金坛吴氏家乘四卷

(清)吴联庆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雍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2766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清)吴人秀 吴世焜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山西省文史馆

2767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清)吴亭甫纂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钞本 一册

台湾

2768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2769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吴振钧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至德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存卷首、卷1-13)美国

2770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清)吴祥霖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活宇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书口题《吴氏统谱》。

2771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德祠木活字本 五册

上海图

2772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吴叔渭等修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木活字本

历史所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2773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清)吴超然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远堂木活字本

复旦大学

注:吴明轩首修於明代。

2774江苏江阴严 吴氏宗谱四十卷

(清)任震初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注:吴日宣始修於明万历三十七年,此为六修。

2775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翔九等九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2776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增甲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77江苏江阴澄江横邨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顺根 吴秉灿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江阴县档

注:谱首修於明烘武七年。

2778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七卷

(清)吴光焯等重修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2779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吴德庸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十二册

上海图

2780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吴一清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

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性始修於明嘉靖三十一年。

2781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润徵编修

清宣统间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782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科图

2783江苏宜兴北渠吴民族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吴一清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

北图(二部)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2784江苏宜兴城塘吴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吴国瑾 吴正美主修

民国三年(1914)崇礼堂铅印本 二十二册

历史所

注:吴子道始修於明洪武二十年。

2785江苏宜兴宜荆吴氏宗谱十卷首四卷

(民国)吴诚一等八修

民国十五年(1926)齐美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北图

2786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民国)吴唱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9)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河北大学

z787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民国)吴莲溪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历史所

注:一名《钟离吴氏宗谱》。谱始修於清嘉庆十五

年。

2788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清)吴潮 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89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清)吴焕文 吴焯等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修 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封面作《吴氏支谱草稿》。

▲《义乌吴氏家谱》序

作者:梁启超来源:

谱牒之学,起于周汉,而极盛于南北朝。

夫南北朝所以独尊谱牒者何耶自永嘉之乱,河洛沦为■腥,胡羯鲜卑氐羌诸裔,交错于中国,其后乃至如元魏之九十六族,咸减字译音以冒汉姓于是神明遗胄,如范阳之卢,博陵之崔等,不能不各溯其祖之所自出,以自翘异,以示其子孙故北朝谱牒之重,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

大江以南,虽自汉以来,次第置郡国;然土著之民,半属夷越,晋元渡江,中原衣冠阀阅,相从南徙,王谢郗庾之伦,惧播迁之后,数典忘祖于是系固有之郡望,著其世次,使永不忘其所自来,此南朝谱牒之重,又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或者曰:门阀之见,增憍慢,奖褊心,非所以善群斯固然也虽然,人性固恒恃其所观感激劝,而日以向上,为人子孙者,食旧德,诵先芬,知吾祖若宗所以立身砥行,效忠于国而光大其家者为何如,则往往悚惕鼓舞,求所以自建树,不坠其绪《诗》不云乎,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又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人人如是,则不肖者惧,而善者劝矣若是乎谱牒之可以翊助世教,如此其重也《隋书 经籍志》著录之诸谱,今无一存矣然而故家名族,相传家乘,未经陈农之采,未入刘向之校,而体例谨严,纪载详备者,尚往往而有,谈国故者宝焉。

延陵吴氏之谱,据于志宁序,谓创修者,实为东汉灈阳侯如胜其信否虽不敢知,然以《隋志》所载,褚氏,江氏,庾氏,裴氏,虞氏,曹氏,明氏之家传家记世录等,其撰人多出魏晋之际然则吴谱传自汉末,其事盖非不可能又据明弘治桂钺之序,则覙述旧谱自灈阳侯以下世次,一无所紊,其佚名者则阙其名而但著其代,其支派之迁徙,皆朗然如列眉,非代有所受之,而能如是耶 吴氏自泰伯以来,以北人而首殖民于南服,姬宗受封命氏者数十,及周之衰,则零落殆尽,而吴乃绵历数千岁,至今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未有能与吴氏抗颜行者。

义乌之吴,吴氏支派之一耳然其谱,自明洪武,弘治,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未有经五十年不修者其第十三修之本,成于光绪十年,距今亦仅四十一年耳其族之长老,又复有十四修之举,其敬宗收族,继继绳绳之盛业,抑何其远耶!昔泰伯季札,以礼让仪型天下,实为吾中华民族道德之源泉,国之能与天地久长者恃此今也承浇末之敝,贵争贱让,谬种流传,神明之胤,其不沦胥以亡者如发吴氏子孙,其有能阐扬世德,以风天下者耶 此又非独一人一姓之事云尔。

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新会梁启超拜撰。

第三十四集 门阀政治

       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大迁徙,他们其中有平头百姓也有世家大族,甚至还有皇室宗亲,他们拖家带口连同整个家族一同迁徙。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