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浪猫的研究报告,格式要求是五年级下册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研究报告》那种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5收藏

关于流浪猫的研究报告,格式要求是五年级下册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研究报告》那种的,第1张

李姓之源:黄帝子昌意,已姓,其子女中有三世颛顼高阳氏,高阳氏孙女汝修生大业,大业即皋陶,妻汝华,汝华生大费,大费即伯益。皋陶为帝尧狱官之长,曰大理,其裔以先人官名为姓,始有理氏。皋陶子伯益,舜帝赐姓赢。皋陶著母不著父,实少昊后也。但皋陶裔孙中有理利贞,曾避商纣之乱于伊虚,食木籽“李子”而得生,故改理为李。理利贞娶和氏,是为李氏一世祖。黄帝五十四世,李利贞十世孙中有道教元祖李耳名聃“老子”问世。李耳子宗公,数传至秦御史大夫李昙公,其生子四,曰崇、曰办、曰昭、曰玑。崇公任陇西太守,为陇西始祖。至唐高祖李渊公,是为李利贞五十九世孙,其统一中国,为皇帝。功臣中有张徐安官胡杜郭宏等姓及外族阿铁氏、阿布氏、会利氏等均改姓李,故李姓成了大姓。但唐以后只有陇西李为正统正宗。

李姓入闽早期的有唐高祖李渊之二十子李元祥,其后裔分居于南安、沙县、永春等地。后来有李渊之弟李海的十世孙李火德和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的光州李氏军民等。李姓为晋江大姓,故迁居晋江年代不一,分布范围广阔,郡望为陇西。

一、竹树下李姓。竹树下始祖弘弼,系唐王李元祥公之十二世孙,陇西固始人,唐僖宗时,仕至大参军之职,入闽时官途未暇,择居泉城台魁里。弘弼生子三,长义彬居台魁里,次义延居南安三都娘妈桥,三义德分支安溪龙涓乡。义彬生九承事。竹树下李姓尊九承事公为肇基祖。至十三世竹逸公,竹逸系李氏起家祖,世称凤竹李氏祠堂公。竹逸子四:曰逸耕、曰拙逸、曰钝庵、曰学士公。此称四房各支之祖。其中三房钝庵公传裔最多,即现竹树下2100人。自竹逸公传至八世后子孙分支南同二邑。六承事公始由竹林埔迁来凤竹乡,称“自唐世家”。宋绍兴六年,三承事公之五世孙李密、李国表昆仲筑堙浦埭,建六徒门,其水源上接九十九溪,下溉七十二埭。祠堂楹联曰:“自唐入闽陇西派,由宋改堂绍兴年。”凤竹李氏合族字行是:“锡元晋霆朝,清玉献辉光。”从卅三世起再续讳行是:“恭敬惠义允,宜诒谋燕翼。”字行是“诗礼文学可,希克昌吾宗。”

从凤竹分支的有南同二邑、福清、南安、仙游县、外州新村、新门璇仔树脚、泉州涂门外帮尾村,后又析石狮育化。长房多当斋公分支泉州浮桥街斋。长房一支分南安官桥、厦门同安角尾墩尾社。三房筠溪子孙多官者居四川、广东。四房分支厦门再分台湾淡水,及磁灶前埔、福州大桥头、南安石龟头新宅、江南镇郊外曾林。此外尚有派居南安金鸡桥麻山、崎后、果园、石碑后茂下村、泉州竹仔街,南安石井院前。南安溪仔尾莲田李献分居,分南安的尚有官桥舍下李、吕村后、后山村。分支晋江的尚有安海灵水邻乡西门,后岭、五岭,杏山内厝等地。(李马星提供资料)

二、浯潭李姓。池店浯潭李氏,2000多人,因族谱被焚,由李志炎先生回忆讲述而记之。其龙潭李姓始祖蟾公,系元祥公之三子〈同永安坑源江王祠分支〉,初住德化英山,娶欧妈,至十三世蟾公之子开基浯潭,时在宋绍兴年间。传至十八世即浯潭六世祖司理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兼太子太傅,后太子登基,恩封相爵。故浯潭灯号为“六世科第”。司理公生子四,长传大厝下房,次传店仔房,三因娶妣亭店后坑女故称后坑房,四子出承江姓母舅。至明代有“伯侄蝉联进士”。分支有:浙江苍南、马口站、大坑内三处之李,福州龙潭街,南安金鸡四甲,南安八尺岭脚李,晋江磁灶霞美下灶李……

龙潭李氏家庙楹联:“支分唐室江王嗣,派衍皇源龙凤孙”。十九世始昭穆是:“元侯伯子,尔维克钦,继志永锡、祖泽绵长、修其孝悌、教予诗书、贻谋燕翼、丕振家声。”

(李志炎提供资料)

三、新店李姓。据新店李氏家谱详载其一世始祖义济公生宋景定庚申年〈1260〉,时元兵南下,宋德佑乙亥〈1275〉文天祥起兵勤王之时,适十六弱冠之龄。后文天祥、陆文龙等遇难,义济风华正茂,不愿出仕元朝为官,只身结庐雁山之阳,以酿酤为业,娶王氏,夫妻两人隐居埋名开酒店。义济生子三:长宣义,次希靖,三希泰。至六世后称雁东房始祖,后称雁西房始祖。七世汝嘉,字士美,号菊泉,中进士并重修新店家谱,次子汝升,字士进。汝升子中举人。

雁西房公生子三,曰思敬,曰思向,曰思忠。四世思敬之孙旋儿迁居南安东坂。五世忠亨,号筠轩,赠吏部文选郎。五世丹诏娶洪氏居屿头。六世钦让,号和庵,进士及第。六世信公,字钦信,号伟斋,中举人,知茂名县。现新店李姓5560多人。

从新店迁往德化盖德乡的尚有七世昊公之五子伦公。雁西房一支析永春东平镇五斗垅,一支析漳州,一支析林口,一支析石狮下杨林李,一支析灵水曾林,一支析仙石看西李。

新店李家祠堂楹联是“宗倚晋水家声远,祠立雁山世泽长”。“籍占元朝派出银同仙店里,名登郡志世居晋水雁山锡”。新店李氏百世周复字行是:“义希伯克孔,钦汝材耿尧,镜洪彬炳墀,锡浚树辉增,銮汪植焕型,铨译标烜坦,铿清楷炽城,金语权坤,铁源桢在,锦泉樟熠臻,银渊杯圣,铜派本炎基,铭济朴灿境,钧鸿梭塔,锋泰松坡,锐永梅烨疆,钰淳根燧至,镇润枝燎坚,锶温杰灵地,钴法榜煌堂。”(李天得提供资料)

四、洋埭、池店、罗山山仔李姓。龙岱、凤池、山仔三昆仲系李某公之子,李某公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之铨部李著流派,于唐光启二年同王潮王审知三昆仲入闽,先居泉州后徙南安三入莆阳黄石家居。间数世,约八世祖自莆入泉廿九都,长子居龙岱(现名洋埭),次子居凤池(现池店),三子居罗山山仔。现分三支记叙。

洋埭李原族谱已毁,故一世祖名讳尽失。现洋埭李姓已传25世,现人口2362人。从六世起字行:“秉文时子克,甫卿世侯延,尔孙昭孝悌,法祖尚丕前。忠诚弘国盛,仁礼蔚嗣贤,兴复我家帮,济美斯万年”。祠堂楹联:“龙蟠腾云舞彩凤,岱山隐露澄玉池。”“派衍陇西龙岱称圣地,支蕃莆黄前社立宗基。””洋埭李匾额有:“玉堂青琐”“册封使者”是大明弘治壬戌进士,兵部给事,赐一品服,充占城正使李贯公。“进士”即大明嘉靖辛酉举人,乙丑进士,江浦知县,常州同知,简州知州,大澜李公。“武魁”清光绪丁亥武举人开声李公。由洋埭长房分支外地无详载。

池店李氏始祖景贤,为凤池肇基祖,三兄弟居二,子五,曰子寿、曰子山、曰子贵、曰子用、曰子玉。二世子寿传今外店房,清初析居泉州新门外浮桥,称竹笋李。子山生子二,曰添、曰卢治。添传至八世绍公,于明万历年间徙南安二都后坑。子贵生子五,曰观、曰仁、曰信、曰肄、曰英。三世观传顶洪派,信徙南安三十都榕桥、云台开化洞。肄生子三、曰瓛、曰璠、曰珣。凤池称瓛为长房、璠为二房,珣为三房。长房六世乔吾因倭乱嘉靖年间迁广东潮州纸料街,又一支徙双沟。二房一世一支析湮浦,一支徙谢厝街,,三房出祖东石潘径、小浯塘。三世英(李五)生琪、璘、瑄。四世琪徙乌墩,后分潘山、菜州、浮桥。四世璘传松树头,璘子十人,因逢难,十子均外逃,后仅留九子希岳归。希岳传至十四世伯畴徙台湾艋。璘长子岩之后腾蛟任职广东惠州而居。四世瑄生子六,曰正、曰旦、曰立、曰丞、曰至、曰盛。正和至徙城西万厚铺井亭,后重回龙岱发祥地。五世旦生子九,长子士绚,生子大法、大谟。士绚任广西苍梧博白正堂。大谟传今二房店仔内,后分泉邑庄府巷、隐居桥、石狮、安溪。三子士亮传至九世万二出祖德化。四子士杰之十八世孙德山赘居大石脚。六子士范之子五叔出祖同安洪塘。八子士灼传至十世元升居凤池,又析泉邑南门富美。九子士昂生子二,长子萼传九世大渴、小渴分居德化。次子大蕙生子二,长开会传仓口派,开会十五世孙朝、有朝万移居台北;次子开曾传下厅派,即庵布叔派。十八世孝拿移居瑞典。五世立公生子六,长子士默传三房长赏伯派,次子士缄传三房二,士缄之三子梓,梓传九世分二支,世嘉传厅仔前,世增传厅仔后。十世分街尾、三落、磨房。士缄四子大椿传至十一世高吟,后传祖厝、后落、七祧、云渊。三落孝樟移台,二落布袋公移台。三子士静传树脚派。另立公六子士恭之后分涂门街、洛阳桥边、黄塘南坑山。五世丞之孙大器分居南安松根桥,大萃传狮铃脚和芳露后,至十七世李昭璜居菲地。五世至公传今五房,至之三子士洁之子森析居港前、东店。四世国兴之后凤珠移蚶江后厅,国氆之后惟同移蚶江水头。五世盛公传凤池六房。二世子用生子三,曰瑛奴、十一观、十二观。瑛奴传今大厝内,十一观传石狮港边下房、姑嫂塔、内坑、曾坑、加曾寨、大仑等李。十一观三子守斋之次子名逊传洋宅、英林内厝、港边下房,三子名恬移莆阳后至元茂徙平潭后田、浙江三沙南澳、平潭草寨。瑛奴派下大厝应顺公之裔昭明居平潭,后定居莆田涵江,十六世孙佛和十七世昭墙移台湾,十八世大头居新加坡,十九世悌凹居菲岛。二世子玉公生子枳哲,传至七世汉公,传子泰、景、骥三人移居南安,(现查无派系)。池店(凤池)李是晋江最大李氏聚居地,人口5600人。池店昭穆与洋埭相同,现传25世。名人有三世李五(英),字俊毓,富甲一方,重修洛阳桥。有明代兵部给事中,赐一品冠服,七日权君的李贯。(李澄波、李悌仁、李法永供稿)

罗山山仔之一世祖习为公。池店之祖景贤公为山仔习公的二兄。池店开基于1329年,山仔开基应比池店迟10多年,因池店景贤入池店时,习为公年仅17岁。习为生子四,曰坚恪、白添成、曰(未详)、曰阙侯十九泰致政。坚恪生逸斋、诚斋、坦斋、贰斋。五世毅斋、敦斋。七世逸吾,恩授广东惠州府归善县正堂。九世尚轩,以上属长房。二房添成,添成生秉观。四世勤斋。五世顺厚。六世志学、志读、南榕、南亩。七世未详。八世次蓬,九世南桥。三房二世名讳未详。三世未详。四世建斋、守庭、静斋。七世静轩。至八世立斋(诰受修职郎,冠带荣身)。四房堀透公,曰十九致政泰公。传至今已24世。全村人口2580人。字行从十世起是“朝更培道成,国士秉正茗,纯得寿昌荣,陛庆振家声。”其裔分衍罗山洋柄、内塘、大布林、池店古福、安海下洪、前蔡、泉州浮桥竹脚等村。山雅李氏宗祠楹联:“陇西衍派宗声远;仙境开基世译长。”(李明聪提供资料)

五、内透李。内透李(青阳)又分顶下李,顶李称古李,肇基祖李木斋由永春迁至青阳翠山居住,有“三十六”天井的故居遗址。祠堂楹联是:“玉堂勋卿皆尚世;青阳古李是吾家”。字行从十三世起是:“延晟熙克,承式亦振,谋贻孙子,诗礼家昌,永其继世。”顶李分居普照211人,罗山内塘几百人。

内透下李,即称内台李,始祖默斋公于元季避乱从永春入翠山居住,至今人口500人。传至十一世近古公于崇祯三年中庚午举人,辛未进士,受大理寺评事,任浙江恤刑,后擢升山东巡按兼监军,皇帝赐匾:“霖雨澄清”。宗祠楹联:“子孙萃一堂序昭序穆,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字行:“文元有兆,嗣世其昌,懋汝令德,祖德戴长,先哲启天,毓俊培贤,增荣振福,宏基延年。”

由本支分居地有:南安田芷,安海塔脚西门,永和内厝,(以上二至三世分支),又分塘市,内坑、宅内、岐山、官桥珍香、马甲李、钱头李、泉州棋盘围、莲屿尾头、南安前寮、林兜、同安后拢、塔埔、晋江下庄、安海丙店、同安顶埔、田坂下、下欧坑、店仔顶、店仔下,后炳同美等处。(李文喜提供资料)

六、石圳李姓。其始祖源自安徽省砀山县,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李乐泉由福州迁至石圳卜居,又携眷回籍,其子李望山留居为石圳之始祖。望山字义举,生子四熏曰静翁、安翕、虑翁、得翁。静翁生端凤,端凤生子三,元章出祖南安雷厝坑(居地待查),元明传下厝本里,元璧分支营顶、竿头、顶厝、前头。元璧生子二,曰希雅、曰希拱。希雅为顶厝竿头之祖。希拱生子二,曰日中、曰日进。日中为营顶之祖,日进为前头之祖。(营顶属静翁祖居地)以上均称长房。石圳李从二世起分四房,至今人口3000人。由石圳分居的有:深沪镇南春、科任、运伙村,金井镇之莲厝、南沙岗(南江村)。南江李氏始祖号南山公,同属乐泉派下,字辈亦相同。

石圳李氏从二世起的字辈是:“璀璨图书府,珪璋礼义家。”十二世再续讳行:“倬彼云议,昭回于天,维清缉熙,迄用康年。”再续字行:“各敬尔仪,聿修厥德,长发其祥,子孙千亿。”石圳李氏宗祠楹联:“自周以来仙道祖;从唐开始帝王家。”“周成仙唐称帝三仟年皇猷黻黼;居石圳卜砀山亿万世国器珪璋”。石圳八世璋敦茂,字世春,任大明隆庆特授福建陆军总兵加左都督。在清朝康熙年间有特授福建提督门标管理戎旗领旗参将李仲允,树匾“总戎”一块。(李昭族、李金定提供资料)

(七)安海李姓。其始祖九承事,约于南宋绍兴年间肇基安海(据庄头李氏族谱记载)。九承事生君立,君立生邦与,邦与生亨,亨生钦(即承务郎),承务生应午、应斗、梦庚三子。应午生有子、成子、正子、方子、明子五人。七世有子生振祖。八世振祖生子四:曰天赐、天佑、、。九世天赐、天佑分居泉城,分居鸟州,分居东石 湖人(现人口900人)。七世正子生仕世。仕世生必明、必得。必明分居林柄,必得赘南安欧田。七世方子生令闻、令海。令闻仍居安海,令海分居漳州。八世令闻生子三,长彦亭仍居安海,次彦俊分居潮州,三彦中居庄头。彦中生子五,长骥生子致斋,致斋为庄头文祖,次孟生分支潮坑,三晚生分居广东,四尾得未详,五添生分上路。庄头开基于洪武末期,距今610年。人口1000人。

现居安海李姓人数不多,由安海李分居的李姓字行大部分相同、即:书香绳祖武,德业贻孙谋,友让承先哲,谦恭望我诗,尚贤成诲美,奕庆清修,纲常昭穆远,宗派溯源流。庄头李家庙联是:“螯海波涛欣浩荡;岱山峻峭仰弥高。”“陇西望族山川瑞;庄里弘宗世代昌。”安海东厝家庙分支的均树匾三块,即“明经”、“进士”、“文魁”。“明经”是指宋浙江安抚帅千承务郎子恭名钦。“进士”是宋淳佑戊戌科中式第十名李应午。“文魁”是指宋迪功郎,任招讨使司千李有子

李姓之源:黄帝子昌意,已姓,其子女中有三世颛顼高阳氏,高阳氏孙女汝修生大业,大业即皋陶,妻汝华,汝华生大费,大费即伯益。皋陶为帝尧狱官之长,曰大理,其裔以先人官名为姓,始有理氏。皋陶子伯益,舜帝赐姓赢。皋陶著母不著父,实少昊后也。但皋陶裔孙中有理利贞,曾避商纣之乱于伊虚,食木籽“李子”而得生,故改理为李。理利贞娶和氏,是为李氏一世祖。黄帝五十四世,李利贞十世孙中有道教元祖李耳名聃“老子”问世。李耳子宗公,数传至秦御史大夫李昙公,其生子四,曰崇、曰办、曰昭、曰玑。崇公任陇西太守,为陇西始祖。至唐高祖李渊公,是为李利贞五十九世孙,其统一中国,为皇帝。功臣中有张徐安官胡杜郭宏等姓及外族阿铁氏、阿布氏、会利氏等均改姓李,故李姓成了大姓。但唐以后只有陇西李为正统正宗。

李姓入闽早期的有唐高祖李渊之二十子李元祥,其后裔分居于南安、沙县、永春等地。后来有李渊之弟李海的十世孙李火德和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的光州李氏军民等。李姓为晋江大姓,故迁居晋江年代不一,分布范围广阔,郡望为陇西。

一、竹树下李姓。竹树下始祖弘弼,系唐王李元祥公之十二世孙,陇西固始人,唐僖宗时,仕至大参军之职,入闽时官途未暇,择居泉城台魁里。弘弼生子三,长义彬居台魁里,次义延居南安三都娘妈桥,三义德分支安溪龙涓乡。义彬生九承事。竹树下李姓尊九承事公为肇基祖。至十三世竹逸公,竹逸系李氏起家祖,世称凤竹李氏祠堂公。竹逸子四:曰逸耕、曰拙逸、曰钝庵、曰学士公。此称四房各支之祖。其中三房钝庵公传裔最多,即现竹树下2100人。自竹逸公传至八世后子孙分支南同二邑。六承事公始由竹林埔迁来凤竹乡,称“自唐世家”。宋绍兴六年,三承事公之五世孙李密、李国表昆仲筑堙浦埭,建六徒门,其水源上接九十九溪,下溉七十二埭。祠堂楹联曰:“自唐入闽陇西派,由宋改堂绍兴年。”凤竹李氏合族字行是:“锡元晋霆朝,清玉献辉光。”从卅三世起再续讳行是:“恭敬惠义允,宜诒谋燕翼。”字行是“诗礼文学可,希克昌吾宗。”

从凤竹分支的有南同二邑、福清、南安、仙游县、外州新村、新门璇仔树脚、泉州涂门外帮尾村,后又析石狮育化。长房多当斋公分支泉州浮桥街斋。长房一支分南安官桥、厦门同安角尾墩尾社。三房筠溪子孙多官者居四川、广东。四房分支厦门再分台湾淡水,及磁灶前埔、福州大桥头、南安石龟头新宅、江南镇郊外曾林。此外尚有派居南安金鸡桥麻山、崎后、果园、石碑后茂下村、泉州竹仔街,南安石井院前。南安溪仔尾莲田李献分居,分南安的尚有官桥舍下李、吕村后、后山村。分支晋江的尚有安海灵水邻乡西门,后岭、五岭,杏山内厝等地。(李马星提供资料)

二、浯潭李姓。池店浯潭李氏,2000多人,因族谱被焚,由李志炎先生回忆讲述而记之。其龙潭李姓始祖蟾公,系元祥公之三子〈同永安坑源江王祠分支〉,初住德化英山,娶欧妈,至十三世蟾公之子开基浯潭,时在宋绍兴年间。传至十八世即浯潭六世祖司理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兼太子太傅,后太子登基,恩封相爵。故浯潭灯号为“六世科第”。司理公生子四,长传大厝下房,次传店仔房,三因娶妣亭店后坑女故称后坑房,四子出承江姓母舅。至明代有“伯侄蝉联进士”。分支有:浙江苍南、马口站、大坑内三处之李,福州龙潭街,南安金鸡四甲,南安八尺岭脚李,晋江磁灶霞美下灶李……

龙潭李氏家庙楹联:“支分唐室江王嗣,派衍皇源龙凤孙”。十九世始昭穆是:“元侯伯子,尔维克钦,继志永锡、祖泽绵长、修其孝悌、教予诗书、贻谋燕翼、丕振家声。”

(李志炎提供资料)

三、新店李姓。据新店李氏家谱详载其一世始祖义济公生宋景定庚申年〈1260〉,时元兵南下,宋德佑乙亥〈1275〉文天祥起兵勤王之时,适十六弱冠之龄。后文天祥、陆文龙等遇难,义济风华正茂,不愿出仕元朝为官,只身结庐雁山之阳,以酿酤为业,娶王氏,夫妻两人隐居埋名开酒店。义济生子三:长宣义,次希靖,三希泰。至六世后称雁东房始祖,后称雁西房始祖。七世汝嘉,字士美,号菊泉,中进士并重修新店家谱,次子汝升,字士进。汝升子中举人。

雁西房公生子三,曰思敬,曰思向,曰思忠。四世思敬之孙旋儿迁居南安东坂。五世忠亨,号筠轩,赠吏部文选郎。五世丹诏娶洪氏居屿头。六世钦让,号和庵,进士及第。六世信公,字钦信,号伟斋,中举人,知茂名县。现新店李姓5560多人。

从新店迁往德化盖德乡的尚有七世昊公之五子伦公。雁西房一支析永春东平镇五斗垅,一支析漳州,一支析林口,一支析石狮下杨林李,一支析灵水曾林,一支析仙石看西李。

新店李家祠堂楹联是“宗倚晋水家声远,祠立雁山世泽长”。“籍占元朝派出银同仙店里,名登郡志世居晋水雁山锡”。新店李氏百世周复字行是:“义希伯克孔,钦汝材耿尧,镜洪彬炳墀,锡浚树辉增,銮汪植焕型,铨译标烜坦,铿清楷炽城,金语权坤,铁源桢在,锦泉樟熠臻,银渊杯圣,铜派本炎基,铭济朴灿境,钧鸿梭塔,锋泰松坡,锐永梅烨疆,钰淳根燧至,镇润枝燎坚,锶温杰灵地,钴法榜煌堂。”(李天得提供资料)

四、洋埭、池店、罗山山仔李姓。龙岱、凤池、山仔三昆仲系李某公之子,李某公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之铨部李著流派,于唐光启二年同王潮王审知三昆仲入闽,先居泉州后徙南安三入莆阳黄石家居。间数世,约八世祖自莆入泉廿九都,长子居龙岱(现名洋埭),次子居凤池(现池店),三子居罗山山仔。现分三支记叙。

洋埭李原族谱已毁,故一世祖名讳尽失。现洋埭李姓已传25世,现人口2362人。从六世起字行:“秉文时子克,甫卿世侯延,尔孙昭孝悌,法祖尚丕前。忠诚弘国盛,仁礼蔚嗣贤,兴复我家帮,济美斯万年”。祠堂楹联:“龙蟠腾云舞彩凤,岱山隐露澄玉池。”“派衍陇西龙岱称圣地,支蕃莆黄前社立宗基。””洋埭李匾额有:“玉堂青琐”“册封使者”是大明弘治壬戌进士,兵部给事,赐一品服,充占城正使李贯公。“进士”即大明嘉靖辛酉举人,乙丑进士,江浦知县,常州同知,简州知州,大澜李公。“武魁”清光绪丁亥武举人开声李公。由洋埭长房分支外地无详载。

池店李氏始祖景贤,为凤池肇基祖,三兄弟居二,子五,曰子寿、曰子山、曰子贵、曰子用、曰子玉。二世子寿传今外店房,清初析居泉州新门外浮桥,称竹笋李。子山生子二,曰添、曰卢治。添传至八世绍公,于明万历年间徙南安二都后坑。子贵生子五,曰观、曰仁、曰信、曰肄、曰英。三世观传顶洪派,信徙南安三十都榕桥、云台开化洞。肄生子三、曰瓛、曰璠、曰珣。凤池称瓛为长房、璠为二房,珣为三房。长房六世乔吾因倭乱嘉靖年间迁广东潮州纸料街,又一支徙双沟。二房一世一支析湮浦,一支徙谢厝街,,三房出祖东石潘径、小浯塘。三世英(李五)生琪、璘、瑄。四世琪徙乌墩,后分潘山、菜州、浮桥。四世璘传松树头,璘子十人,因逢难,十子均外逃,后仅留九子希岳归。希岳传至十四世伯畴徙台湾艋。璘长子岩之后腾蛟任职广东惠州而居。四世瑄生子六,曰正、曰旦、曰立、曰丞、曰至、曰盛。正和至徙城西万厚铺井亭,后重回龙岱发祥地。五世旦生子九,长子士绚,生子大法、大谟。士绚任广西苍梧博白正堂。大谟传今二房店仔内,后分泉邑庄府巷、隐居桥、石狮、安溪。三子士亮传至九世万二出祖德化。四子士杰之十八世孙德山赘居大石脚。六子士范之子五叔出祖同安洪塘。八子士灼传至十世元升居凤池,又析泉邑南门富美。九子士昂生子二,长子萼传九世大渴、小渴分居德化。次子大蕙生子二,长开会传仓口派,开会十五世孙朝、有朝万移居台北;次子开曾传下厅派,即庵布叔派。十八世孝拿移居瑞典。五世立公生子六,长子士默传三房长赏伯派,次子士缄传三房二,士缄之三子梓,梓传九世分二支,世嘉传厅仔前,世增传厅仔后。十世分街尾、三落、磨房。士缄四子大椿传至十一世高吟,后传祖厝、后落、七祧、云渊。三落孝樟移台,二落布袋公移台。三子士静传树脚派。另立公六子士恭之后分涂门街、洛阳桥边、黄塘南坑山。五世丞之孙大器分居南安松根桥,大萃传狮铃脚和芳露后,至十七世李昭璜居菲地。五世至公传今五房,至之三子士洁之子森析居港前、东店。四世国兴之后凤珠移蚶江后厅,国氆之后惟同移蚶江水头。五世盛公传凤池六房。二世子用生子三,曰瑛奴、十一观、十二观。瑛奴传今大厝内,十一观传石狮港边下房、姑嫂塔、内坑、曾坑、加曾寨、大仑等李。十一观三子守斋之次子名逊传洋宅、英林内厝、港边下房,三子名恬移莆阳后至元茂徙平潭后田、浙江三沙南澳、平潭草寨。瑛奴派下大厝应顺公之裔昭明居平潭,后定居莆田涵江,十六世孙佛和十七世昭墙移台湾,十八世大头居新加坡,十九世悌凹居菲岛。二世子玉公生子枳哲,传至七世汉公,传子泰、景、骥三人移居南安,(现查无派系)。池店(凤池)李是晋江最大李氏聚居地,人口5600人。池店昭穆与洋埭相同,现传25世。名人有三世李五(英),字俊毓,富甲一方,重修洛阳桥。有明代兵部给事中,赐一品冠服,七日权君的李贯。(李澄波、李悌仁、李法永供稿)

罗山山仔之一世祖习为公。池店之祖景贤公为山仔习公的二兄。池店开基于1329年,山仔开基应比池店迟10多年,因池店景贤入池店时,习为公年仅17岁。习为生子四,曰坚恪、白添成、曰(未详)、曰阙侯十九泰致政。坚恪生逸斋、诚斋、坦斋、贰斋。五世毅斋、敦斋。七世逸吾,恩授广东惠州府归善县正堂。九世尚轩,以上属长房。二房添成,添成生秉观。四世勤斋。五世顺厚。六世志学、志读、南榕、南亩。七世未详。八世次蓬,九世南桥。三房二世名讳未详。三世未详。四世建斋、守庭、静斋。七世静轩。至八世立斋(诰受修职郎,冠带荣身)。四房堀透公,曰十九致政泰公。传至今已24世。全村人口2580人。字行从十世起是“朝更培道成,国士秉正茗,纯得寿昌荣,陛庆振家声。”其裔分衍罗山洋柄、内塘、大布林、池店古福、安海下洪、前蔡、泉州浮桥竹脚等村。山雅李氏宗祠楹联:“陇西衍派宗声远;仙境开基世译长。”(李明聪提供资料)

五、内透李。内透李(青阳)又分顶下李,顶李称古李,肇基祖李木斋由永春迁至青阳翠山居住,有“三十六”天井的故居遗址。祠堂楹联是:“玉堂勋卿皆尚世;青阳古李是吾家”。字行从十三世起是:“延晟熙克,承式亦振,谋贻孙子,诗礼家昌,永其继世。”顶李分居普照211人,罗山内塘几百人。

内透下李,即称内台李,始祖默斋公于元季避乱从永春入翠山居住,至今人口500人。传至十一世近古公于崇祯三年中庚午举人,辛未进士,受大理寺评事,任浙江恤刑,后擢升山东巡按兼监军,皇帝赐匾:“霖雨澄清”。宗祠楹联:“子孙萃一堂序昭序穆,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字行:“文元有兆,嗣世其昌,懋汝令德,祖德戴长,先哲启天,毓俊培贤,增荣振福,宏基延年。”

由本支分居地有:南安田芷,安海塔脚西门,永和内厝,(以上二至三世分支),又分塘市,内坑、宅内、岐山、官桥珍香、马甲李、钱头李、泉州棋盘围、莲屿尾头、南安前寮、林兜、同安后拢、塔埔、晋江下庄、安海丙店、同安顶埔、田坂下、下欧坑、店仔顶、店仔下,后炳同美等处。(李文喜提供资料)

六、石圳李姓。其始祖源自安徽省砀山县,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李乐泉由福州迁至石圳卜居,又携眷回籍,其子李望山留居为石圳之始祖。望山字义举,生子四熏曰静翁、安翕、虑翁、得翁。静翁生端凤,端凤生子三,元章出祖南安雷厝坑(居地待查),元明传下厝本里,元璧分支营顶、竿头、顶厝、前头。元璧生子二,曰希雅、曰希拱。希雅为顶厝竿头之祖。希拱生子二,曰日中、曰日进。日中为营顶之祖,日进为前头之祖。(营顶属静翁祖居地)以上均称长房。石圳李从二世起分四房,至今人口3000人。由石圳分居的有:深沪镇南春、科任、运伙村,金井镇之莲厝、南沙岗(南江村)。南江李氏始祖号南山公,同属乐泉派下,字辈亦相同。

石圳李氏从二世起的字辈是:“璀璨图书府,珪璋礼义家。”十二世再续讳行:“倬彼云议,昭回于天,维清缉熙,迄用康年。”再续字行:“各敬尔仪,聿修厥德,长发其祥,子孙千亿。”石圳李氏宗祠楹联:“自周以来仙道祖;从唐开始帝王家。”“周成仙唐称帝三仟年皇猷黻黼;居石圳卜砀山亿万世国器珪璋”。石圳八世璋敦茂,字世春,任大明隆庆特授福建陆军总兵加左都督。在清朝康熙年间有特授福建提督门标管理戎旗领旗参将李仲允,树匾“总戎”一块。(李昭族、李金定提供资料)

(七)安海李姓。其始祖九承事,约于南宋绍兴年间肇基安海(据庄头李氏族谱记载)。九承事生君立,君立生邦与,邦与生亨,亨生钦(即承务郎),承务生应午、应斗、梦庚三子。应午生有子、成子、正子、方子、明子五人。七世有子生振祖。八世振祖生子四:曰天赐、天佑、、。九世天赐、天佑分居泉城,分居鸟州,分居东石 湖人(现人口900人)。七世正子生仕世。仕世生必明、必得。必明分居林柄,必得赘南安欧田。七世方子生令闻、令海。令闻仍居安海,令海分居漳州。八世令闻生子三,长彦亭仍居安海,次彦俊分居潮州,三彦中居庄头。彦中生子五,长骥生子致斋,致斋为庄头文祖,次孟生分支潮坑,三晚生分居广东,四尾得未详,五添生分上路。庄头开基于洪武末期,距今610年。人口1000人。

现居安海李姓人数不多,由安海李分居的李姓字行大部分相同、即:书香绳祖武,德业贻孙谋,友让承先哲,谦恭望我诗,尚贤成诲美,奕庆清修,纲常昭穆远,宗派溯源流。庄头李家庙联是:“螯海波涛欣浩荡;岱山峻峭仰弥高。”“陇西望族山川瑞;庄里弘宗世代昌。”安海东厝家庙分支的均树匾三块,即“明经”、“进士”、“文魁”。“明经”是指宋浙江安抚帅千承务郎子恭名钦。“进士”是宋淳佑戊戌科中式第十名李应午。“文魁”是指宋迪功郎,任招讨使司千李有子。

现重点选介如下: 凤城镇吾都村陈氏族谱,清康熙初由陈迁鹤始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陈奇宗续修;雍正八年(1730年)由陈徽畴三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由陈钟姱四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陈联升、陈克绥五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陈希元六修;民国5年(1916年)由陈国璧七修;民国 17年(1928年)由陈昭珠八修。昭穆:

维尔子嗣,克昭令德,孝友承先,文章华国。 凤城镇美法村、仙苑街陈氏族谱,现族谱为2000年编修。自13世起昭穆: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尊师重道,育德新民。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承先启后,丕振吾宗。世泽充吉,嗣续衍庆。毓秀垂芳,共进大同。 为城厢镇同美村、勤内村等地陈氏族谱。始修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民国11年(1922年)续修,1985年新加坡(同美)陈氏增修。昭穆自六世起编修字行22字,1985年新加坡裔孙修谱增编22字。

子曰:学尔为公卿,文章自孔孟。世泽渊源厚,仁慈孝敬兴。

诗云:钟斯同衍庆,南薰美瑞云。家声显骏德,阆苑福忠贞。 城厢镇经岭村西姑内陈氏族谱。昭穆:

均德恺永文有宏,景开世宗振朝廷。浚材炳墀录,清树煌壁钟,  

质星存合志,修书典经纶,忠孝奋家声,橙楠辉培炫,泰柏耀铿铮。 魁斗镇魁斗村、奇观村陈氏族谱,历经多次编修。明崇祯八年(1635年)由陈纶徽九修,清康熙元年(1662年)与二十三年(1684年)由陈懋庄两次编修,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金谷陈道岸十二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由陈兴三、陈兴文十三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陈振科十四修;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刘宗哲十五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余本春十六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孙玉嶙十七修,民国17年(1928年) 由曾端英十八修,1999年由谢明考第十九次编修。魁斗镇魁斗村、奇观村、蓬莱镇鹤前小路、湖头镇湖三村站前路陈氏自九世起昭穆为:

字行:义礼传家淑德长垂奕祺,文章华国蜚声远播芳洲。  

讳行:梦国元士掌,经邦任履亨,万世介景福,丕克晋朝廷。

1999年续修族谱时新编字行、讳行各20字:

字行:慧眼观今古,修谱溯先祖。弁伦修叙时,光孝悌张祜。

讳行:才情立事功,读书臻硕儒,学海深渊处,探骊龙得珠。

蓬莱镇美滨村路尾陈氏昭穆为:永久传家训,诗书识谷生。 魁斗镇大岭村陈氏族谱,共六册。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由陈承台始修,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由陈聚贤二修,咸丰五年(1855年)由陈元士三修,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陈奕让五修,民国22年(1933年)由陈高提等六修。前七字昭穆为:圭玄廷祖帮敦日。后讳行、字行为:

讳行:元殿启光奕,献腾其际克,嘉彬鸣焕辉,丕迪茂芳式。

字行:西侯卿子伯,仲甫世钟人,元文君坛锡,臧孙偕淑臣。 魁斗镇凤山村陈氏族谱,始修不详。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肖捷芳作序;民国15年

(1926年)由陈邦英续修。昭穆:

维其德尚厚明文克绍,有世孝忠贤义礼传华。

宗业重光,永昌厥绪,蜚声丕振,光耀门庭。 蓬莱镇岭东村周堂、新坂村坂顶和科港、新林村田尾洋、磜内村墓庵等陈氏族谱,12册手抄本。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由陈月波始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陈元经二修,乾隆十九年

(1754年)由陈克清三修,嘉庆四年(1799年)由陈习候四修,咸丰六年(1856年)由陈志贤五修,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陈礼庭、陈惟郊六修;民国11年(1923年)由陈联升、陈德开七修,1994年由陈完全、陈黎金、陈德再进行第八次重修。昭穆:

世系:良祖祥光鸾朝凤,肯斯伯元亨克贞。望庭日添俊秀士,荣昌家乘世有声。

启瑞阳和呈福景,华贵文雅庆衍铭。

字行:振宗宪祖惟明德,泰运时钟本丰功。仁敏智聪绍继美,礼崇义正永传长。 现有族谱编纂于民国37年(1948年),昭穆:

字行:钟淑标煌址,镇汭植炜基,钜源材焯埃,锡汝桢燎墀。

名行:孟仲季传世,诗书礼谨敦,孝悌慈大顺,福禄寿长春。 金谷镇金谷村、金东村陈氏族谱,肇修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道光三年(1823年)、咸丰八年(1858年)、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民国17年(1928年)四次续修。自第七世起昭穆:

德世奕锡以景福,仁居稠绵其荣昌。 湖头镇后溪、埔美、高山、前溪、前山等村陈氏总谱。族谱历经十次编修。始修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成化十一年(1475年)、清顺治十三年 (1656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咸丰九年(1859年)、光绪五年(1879 年)、民国17年(1928年)八次续修,1990年进行第十次续修。昭穆名行,原25字,后增编25字,具体为:

懋宣玉树中,远谋昭正大,衍派景偕融,毓起连标选,芳徽绍永昌。

嘉钟经世臣,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始修年代不详。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陈华亲重修,黄廷庄主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陈国臈再修,咸丰七年(1857年)陈义绎重修并志讳行、字行。昭穆:

讳行:景德乃启,文章华国。孝敬忠诚立,经纶处世良,光明延道学,永保祖宇芳。

字行:大开才宇孔,贤居仁由义,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湖上乡飞亚村陈氏族谱。原族谱始修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两次续修。后因火焚,前部分由陈以宁、陈荣铭回忆编修,后部分由陈万庆、陈世圭继修。昭穆:

字行:孔以必廷荣,万世时友成。宗子良高大,惟嘉会永兴。

名行:嗣次具谱中,汝士志朝鸿。秉义章新范,遗书启后光。 湖上乡沙堤村陈氏族谱,始修于清初,原谱被火焚。咸丰九年(1859年)补修,宣统二年(1910年)续修。1994年重修。自九世起昭穆:

名行:志侯明德在,心泰体仁尊。建业思贤祖,添成有善孙。

字行:肇世文章显,名扬伯仲分。荣华维子淑,孝友万年存。 长坑乡南斗村陈礼派下族谱。始修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共编修五次。咸丰八年(1858年)新订字行,自十三世起:

敦肇鼎盛启侯卿,世绍延孙谟烈昌。孝悌为仁勤本务,诗书举业得名扬。

家传礼义知规矩,志念祖宗守典章。文献辉承卜凤兆,贤良瑞继聚星堂。 长坑乡山格村陈智派下(包括桃舟金钩派)族谱。始修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历经七次编纂。自十四世起字行为:

儒朝卿伯仲叔季,世绍延孙谟烈昌。孝悌为仁勤本务,诗书举业得名扬。

家传礼义知规矩,志念祖宗守典章。文献辉承卜凤兆,贤良瑞继聚星堂。

白濑乡下镇村日月星陈氏九世起延用珊格陈氏旧字行:

长发洪积时,儒朝卿伯仲,叔季世绍延,孙曾乃孝友,克建奕丕前。

龙涓乡安美村陈氏十二世起自编字行为:

天子重英元,文章教士全。中和经国本,孝悌绍宗传。 长坑乡南斗、山格陈氏在民国26年(1937年)前因昭穆异代雁行,故于民国27年(1938年)在东山祖举行冬祭时,曾掌惠安县正堂的陈朝栋倡议南斗、山格包括霞镇、桃舟派下陈氏合修族谱,而后并主编《南斗东山祖陈氏族谱》,共28册。自二十五世起新订昭穆:

讳行:

派丕隆望溢声名,事业殷勤有志成。兰桂馨香呈俊秀,椿萱和霭溢峥嵘。

文华端视精心造,实质惟求勉力行。溯仰高飞占凤日,耀辉宇宙自他征。

字行:

谋合编修尊祖训,式承昭穆等纲常。家传礼义忠伦序,气展经纶辅国光。

孝悌敦仁原本性,诗书敬业永流芳。德星环聚贤良宅,瑞启东山百世昌。

2002年,南斗东山祖陈氏谱志编委会继前贤,为该派下的南斗、云集、云一、玉南、山格、月眉、桃舟、霞镇、安美等村陈氏重编《南斗东山祖陈氏族谱》(壬午版),共12册,70余万字。 祥华乡珍山村、福田乡丰田村等地陈氏族谱。民国元年(1912年)编纂。昭穆:

讳行:迁世万捷源,树勋均鉴渊,果然培钟注,荣耀增锦泉。

字行:士初志可立,文章乃华国,延泽子孙增,诗礼自传家。 原称《颍川清溪陈氏族谱》,乃祥华乡旧寨村、后洋村陈氏总族谱。始修于明正德至嘉靖十五年间(1506~1536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民国8~10年(1919~1921年)四次续修。现正进行重修。昭穆自二十五世起:

讳行:瑞文朝清,克成尔志,自贻多福,诗礼传家,文章华国。

字行:缉维耿祖德,永烈振孙谋,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祥华乡福洋村陈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续修。昭穆:

光振奕文郁焕延,诗书显耀福传绵。芳徽里邻长垂裕,宠锡纶音报捷联。 祥华乡祥华村西公陈氏族谱,民国38年(1949年)编修。昭穆:

讳行:意元廷昌,荣敏政忠。文武振起,再加永长。

字行:伯子世肇,芳茂应成,建开高耿,延绵馀庆。 虎邱镇文美村仓美陈氏族谱。历经七次编修。其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修,嘉庆十八年(1813年)五修,民国32年(1943年)六修,1983年第七次重修。自十四世起昭穆为:

徽文肇兴起,科甲自联捷,世代总传芳,人品东西晋,器宇南北唐。 虎邱镇芳亭村陈氏族谱,编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陈振沃作序。昭穆:

宜宗振朝廷,浚材炳墀录,清树煌壁钟,维新兴文化,忠孝奋家声,橙楠辉培玄,泰柏耀铿铮。 虎邱镇双都村陈氏族谱,编修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自第六世起昭穆:

钟汝植尡圻,锡洽荣灿坦,钊治架炳城,鎡源树烛基。 西坪镇百福村陈氏族谱。清光绪年间续修。昭穆:

明朝振绪基,永世开弘国,忠孝行先志,诗书启后人。 尚卿乡尤俊村陈氏族谱,始修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民国24年(1935年)重修,1989年续修。自十七世起昭穆:

名行:文武丕平富,克引骥周家,序本宗昌运,获福寿龄遐。

字行:昭祖德承烈,振业裕孙谋,渊源道礼义,经书步云楼。 尚卿乡中山村陈厝前陈氏族谱。历史上曾两次编修,1989年续修。昭穆:

讳行:奇文章光奕,献胜其际克,嘉彬明焕辉,丕迪茂芳式。

字行:伯世卿子德,仲甫维钟人,允文君亶锡,宗孙偕淑臣。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梁丕卿、陈孟学重修。昭穆:

字行:明朝振绪基,永世开弘国,忠信承先志,诗书启后人。

讳行:文章自孔孟,世泽渊源厚,见全再必老,人慈孝敬兴。 大坪乡前洋村香村陈氏族谱。编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2003年重修。昭穆:

均德恺永文有宏,景开世宗振朝廷。浚材炳墀禄,清树煌壁钟,

维新兴文化,忠孝奋家声,橙楠辉培炫,泰柏耀铿铮。 承编龙涓乡长新村后格仔、长岸、下林、水路后陈氏等族谱。昭穆:

承、雄、伯、大、全、乃、世、国、长、孟、仲。

兴诗立礼传家盛,说孝言中教子方,里化仁忠称美厚,为梁作栋振群英。

龙涓乡举溪村陈氏同上。 官桥镇吾宗村虞宗陈氏族谱。1993年重新编修。昭穆原编修28字:

盈、庭、元、夫、子、佥、怀、若、建、彰、亨、君、臣、智、

仁、性、义、忠、和、孝、友、睦、渊、任、恤、礼、乐、射。

民国32年(1943年)与南安霞美等地同宗议定再续56字:

汝颍开基誉凤城,绵延兰桂庆敷荣。家传诗礼尊谦让,学绍箕裘毓俊英。

垂裕后昆培植远,仰承先德本涿清。文章华国多才士,炳耀星云瑞泰平。

官桥镇官郁村曾郁陈氏昭穆同上。 龙门镇和平村陈氏族谱。昭穆:

懋、愈、廷、明、仁、仲、以、克、全、世、汝、仕、慎、伯、甫、奕、

亨、君、臣、智、仁、性、义、忠、和、孝、友、睦、渊、任、恤。  

龙门镇山头村、洋坑村陈氏昭穆同上。 感德镇槐川村、槐东村陈氏族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陈谓直始修,同治八年(1869年)由副贡生吴有声二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衡山生员苏希贤三修,四修不详,民国34年

(1945年)由杨遁轩五修,2003年由陈宾叠为主六修。自十一世起昭穆:

知子克孝友,世卿扬令名。叠锡昌和淑,安邦允丕承。

贻谋宏志远,毓德伟业长。文华膺景瑞,翰苑昭书香。 始修年代不详,清光绪二年(1876年)、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昭穆:

先人承世泽,历代种书田,礼乐超今古,文章庆后前。 蓬莱镇联中村寮内陈氏族谱。明万历十年(1582年)始修,清雍正三年(1725年)、道光四年

(1824年)、光绪八年(1882年)三次续修。现存为清光绪版,民国29年(1940年)重抄。昭穆:

振弘光,承大业,举芳正,立贤哲,钦天良,会帝德,绍舜祖,尚允吉。 金谷镇东溪陈氏族谱。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九世陈司宪参修,民国4年(1915年)十五世陈铮主持,十五世陈秀卿、十六世陈忠贤、十七世陈孝朱重修,“十年动乱”时遭毁,现已失传。昭穆:

名行:唐虞世观瑞,九鸿启承寅,士式维盛大,传芳耀国祯,

经书崇贤德,廉清重乾纲,良才功垂成,成基丕振同。

字行:毓孕钦兴溪,尧治徽炳坦,子孙受尚卿,忠孝嗣文简,

仁让培善庆,信义绵熙雍,伯仲敦诗礼,成家兆吉祥。

此外,龙门镇洋坑村油坑陈氏昭穆为:

佛、扬、天、钦、仙、良、忠、曰、鼎、舜、文、鸿、相、炳、

墀、钰、淮、桂、荣、培、锦、江、梅、烻、填、锡、汝、桃。

尚卿乡灶美村神湖陈氏昭穆:

威文朝兴起,科甲自联捷,世代总传芳,仁品东西厝,起雨南北堂。

龙涓乡内灶村陈氏衍派昭穆:

益国世承祚延长,万邦作孚家有庆,仁敬孝慈昭祖德,

诗书礼乐裕孙谟,念切本源方肖子,名垂策谱廼鸿儒。

龙涓乡庄灶村陈氏衍派昭穆:

崇祥昺朝文,钟润标辉埏,锡沃植烟基,钦泽荣焕庄,录汝榜耀墀。

金谷镇深洋村陈氏昭穆:

纪引钦兴溪,尧治辉炳洞,子孙寿上筐,忠孝嗣文简,

经书崇贤德,廉清重乾纲,良才光茁裕,绳基丕振同。

福田乡双垵村陈氏昭穆:

迁、永、大、宽、元、体、一、经、昭、文、起、盛、长、延、万、世、

令、德、加、谋、厥、祖、垂、芳、胤、从、天、赐、绍、先、维、敬、

和、应、运、有、功、绩、保、佑、富、尊、荣、传、徽、载、衍、泽。

城厢镇墩坂村陈氏昭穆:

南朝拱震于,登玉有文章,富贵万年春,奕世永传香,孝悌惟敦本,诗礼庆炽昌。

官桥镇碧二村城林陈氏昭穆:

积建文忠新,兆为国家瑞。公侯伯子男,卿夫奕世贵。

智仁信仪礼,孝友兼睦渊。传芳有善宝,曰启自多贤。

官桥镇碧一村、碧二村衙口陈氏昭穆

原有:克达昌朝。后新编:颍川源远世泽绵长,后园兰馥衙口培育。 金谷镇中都村陈氏由仕进公所开基也基拓是乡则推公为中埔肇基之始祖。

讳行:

朝伯促叔季,恭敬宽宏道,文章振国华,箕裘承祖德,诗礼达吾家。

字行:

君钟溥树廷,基珠照明耀,孝友睦婣宗,处世光垂裕,积善庆厥昌。 《参山二房黄氏族谱》[以下简称《黄氏族谱》,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抄本],即是这其中的一部。由于《黄氏族谱》中记载参山黄氏族人迁居台湾的史料繁多,达1000多人,因此谱中关于族人出洋的记载较易为人们所忽略。其实,《黄氏族谱》所载具有华侨出国早、跨越时间长、分布广等特点,尤为难得的是其中有大量华侨移居印度尼西亚的史料,这在侨乡族谱中是非常罕见的。本文拟就《黄氏族谱》中记载的华侨史料,特别是印尼华侨史料进行分析,以考察泉州人民充满艰辛、浸满血泪的移民历程。

李姓之源:黄帝子昌意,已姓,其子女中有三世颛顼高阳氏,高阳氏孙女汝修生大业,大业即皋陶,妻汝华,汝华生大费,大费即伯益。皋陶为帝尧狱官之长,曰大理,其裔以先人官名为姓,始有理氏。皋陶子伯益,舜帝赐姓赢。皋陶著母不著父,实少昊后也。但皋陶裔孙中有理利贞,曾避商纣之乱于伊虚,食木籽“李子”而得生,故改理为李。理利贞娶和氏,是为李氏一世祖。黄帝五十四世,李利贞十世孙中有道教元祖李耳名聃“老子”问世。李耳子宗公,数传至秦御史大夫李昙公,其生子四,曰崇、曰办、曰昭、曰玑。崇公任陇西太守,为陇西始祖。至唐高祖李渊公,是为李利贞五十九世孙,其统一中国,为皇帝。功臣中有张徐安官胡杜郭宏等姓及外族阿铁氏、阿布氏、会利氏等均改姓李,故李姓成了大姓。但唐以后只有陇西李为正统正宗。

李姓入闽早期的有唐高祖李渊之二十子李元祥,其后裔分居于南安、沙县、永春等地。后来有李渊之弟李海的十世孙李火德和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的光州李氏军民等。李姓为晋江大姓,故迁居晋江年代不一,分布范围广阔,郡望为陇西。

一、竹树下李姓。竹树下始祖弘弼,系唐王李元祥公之十二世孙,陇西固始人,唐僖宗时,仕至大参军之职,入闽时官途未暇,择居泉城台魁里。弘弼生子三,长义彬居台魁里,次义延居南安三都娘妈桥,三义德分支安溪龙涓乡。义彬生九承事。竹树下李姓尊九承事公为肇基祖。至十三世竹逸公,竹逸系李氏起家祖,世称凤竹李氏祠堂公。竹逸子四:曰逸耕、曰拙逸、曰钝庵、曰学士公。此称四房各支之祖。其中三房钝庵公传裔最多,即现竹树下2100人。自竹逸公传至八世后子孙分支南同二邑。六承事公始由竹林埔迁来凤竹乡,称“自唐世家”。宋绍兴六年,三承事公之五世孙李密、李国表昆仲筑堙浦埭,建六徒门,其水源上接九十九溪,下溉七十二埭。祠堂楹联曰:“自唐入闽陇西派,由宋改堂绍兴年。”凤竹李氏合族字行是:“锡元晋霆朝,清玉献辉光。”从卅三世起再续讳行是:“恭敬惠义允,宜诒谋燕翼。”字行是“诗礼文学可,希克昌吾宗。”

从凤竹分支的有南同二邑、福清、南安、仙游县、外州新村、新门璇仔树脚、泉州涂门外帮尾村,后又析石狮育化。长房多当斋公分支泉州浮桥街斋。长房一支分南安官桥、厦门同安角尾墩尾社。三房筠溪子孙多官者居四川、广东。四房分支厦门再分台湾淡水,及磁灶前埔、福州大桥头、南安石龟头新宅、江南镇郊外曾林。此外尚有派居南安金鸡桥麻山、崎后、果园、石碑后茂下村、泉州竹仔街,南安石井院前。南安溪仔尾莲田李献分居,分南安的尚有官桥舍下李、吕村后、后山村。分支晋江的尚有安海灵水邻乡西门,后岭、五岭,杏山内厝等地。(李马星提供资料)

二、浯潭李姓。池店浯潭李氏,2000多人,因族谱被焚,由李志炎先生回忆讲述而记之。其龙潭李姓始祖蟾公,系元祥公之三子〈同永安坑源江王祠分支〉,初住德化英山,娶欧妈,至十三世蟾公之子开基浯潭,时在宋绍兴年间。传至十八世即浯潭六世祖司理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兼太子太傅,后太子登基,恩封相爵。故浯潭灯号为“六世科第”。司理公生子四,长传大厝下房,次传店仔房,三因娶妣亭店后坑女故称后坑房,四子出承江姓母舅。至明代有“伯侄蝉联进士”。分支有:浙江苍南、马口站、大坑内三处之李,福州龙潭街,南安金鸡四甲,南安八尺岭脚李,晋江磁灶霞美下灶李……

龙潭李氏家庙楹联:“支分唐室江王嗣,派衍皇源龙凤孙”。十九世始昭穆是:“元侯伯子,尔维克钦,继志永锡、祖泽绵长、修其孝悌、教予诗书、贻谋燕翼、丕振家声。”

(李志炎提供资料)

三、新店李姓。据新店李氏家谱详载其一世始祖义济公生宋景定庚申年〈1260〉,时元兵南下,宋德佑乙亥〈1275〉文天祥起兵勤王之时,适十六弱冠之龄。后文天祥、陆文龙等遇难,义济风华正茂,不愿出仕元朝为官,只身结庐雁山之阳,以酿酤为业,娶王氏,夫妻两人隐居埋名开酒店。义济生子三:长宣义,次希靖,三希泰。至六世后称雁东房始祖,后称雁西房始祖。七世汝嘉,字士美,号菊泉,中进士并重修新店家谱,次子汝升,字士进。汝升子中举人。

雁西房公生子三,曰思敬,曰思向,曰思忠。四世思敬之孙旋儿迁居南安东坂。五世忠亨,号筠轩,赠吏部文选郎。五世丹诏娶洪氏居屿头。六世钦让,号和庵,进士及第。六世信公,字钦信,号伟斋,中举人,知茂名县。现新店李姓5560多人。

从新店迁往德化盖德乡的尚有七世昊公之五子伦公。雁西房一支析永春东平镇五斗垅,一支析漳州,一支析林口,一支析石狮下杨林李,一支析灵水曾林,一支析仙石看西李。

新店李家祠堂楹联是“宗倚晋水家声远,祠立雁山世泽长”。“籍占元朝派出银同仙店里,名登郡志世居晋水雁山锡”。新店李氏百世周复字行是:“义希伯克孔,钦汝材耿尧,镜洪彬炳墀,锡浚树辉增,銮汪植焕型,铨译标烜坦,铿清楷炽城,金语权坤,铁源桢在,锦泉樟熠臻,银渊杯圣,铜派本炎基,铭济朴灿境,钧鸿梭塔,锋泰松坡,锐永梅烨疆,钰淳根燧至,镇润枝燎坚,锶温杰灵地,钴法榜煌堂。”(李天得提供资料)

四、洋埭、池店、罗山山仔李姓。龙岱、凤池、山仔三昆仲系李某公之子,李某公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之铨部李著流派,于唐光启二年同王潮王审知三昆仲入闽,先居泉州后徙南安三入莆阳黄石家居。间数世,约八世祖自莆入泉廿九都,长子居龙岱(现名洋埭),次子居凤池(现池店),三子居罗山山仔。现分三支记叙。

洋埭李原族谱已毁,故一世祖名讳尽失。现洋埭李姓已传25世,现人口2362人。从六世起字行:“秉文时子克,甫卿世侯延,尔孙昭孝悌,法祖尚丕前。忠诚弘国盛,仁礼蔚嗣贤,兴复我家帮,济美斯万年”。祠堂楹联:“龙蟠腾云舞彩凤,岱山隐露澄玉池。”“派衍陇西龙岱称圣地,支蕃莆黄前社立宗基。””洋埭李匾额有:“玉堂青琐”“册封使者”是大明弘治壬戌进士,兵部给事,赐一品服,充占城正使李贯公。“进士”即大明嘉靖辛酉举人,乙丑进士,江浦知县,常州同知,简州知州,大澜李公。“武魁”清光绪丁亥武举人开声李公。由洋埭长房分支外地无详载。

池店李氏始祖景贤,为凤池肇基祖,三兄弟居二,子五,曰子寿、曰子山、曰子贵、曰子用、曰子玉。二世子寿传今外店房,清初析居泉州新门外浮桥,称竹笋李。子山生子二,曰添、曰卢治。添传至八世绍公,于明万历年间徙南安二都后坑。子贵生子五,曰观、曰仁、曰信、曰肄、曰英。三世观传顶洪派,信徙南安三十都榕桥、云台开化洞。肄生子三、曰瓛、曰璠、曰珣。凤池称瓛为长房、璠为二房,珣为三房。长房六世乔吾因倭乱嘉靖年间迁广东潮州纸料街,又一支徙双沟。二房一世一支析湮浦,一支徙谢厝街,,三房出祖东石潘径、小浯塘。三世英(李五)生琪、璘、瑄。四世琪徙乌墩,后分潘山、菜州、浮桥。四世璘传松树头,璘子十人,因逢难,十子均外逃,后仅留九子希岳归。希岳传至十四世伯畴徙台湾艋。璘长子岩之后腾蛟任职广东惠州而居。四世瑄生子六,曰正、曰旦、曰立、曰丞、曰至、曰盛。正和至徙城西万厚铺井亭,后重回龙岱发祥地。五世旦生子九,长子士绚,生子大法、大谟。士绚任广西苍梧博白正堂。大谟传今二房店仔内,后分泉邑庄府巷、隐居桥、石狮、安溪。三子士亮传至九世万二出祖德化。四子士杰之十八世孙德山赘居大石脚。六子士范之子五叔出祖同安洪塘。八子士灼传至十世元升居凤池,又析泉邑南门富美。九子士昂生子二,长子萼传九世大渴、小渴分居德化。次子大蕙生子二,长开会传仓口派,开会十五世孙朝、有朝万移居台北;次子开曾传下厅派,即庵布叔派。十八世孝拿移居瑞典。五世立公生子六,长子士默传三房长赏伯派,次子士缄传三房二,士缄之三子梓,梓传九世分二支,世嘉传厅仔前,世增传厅仔后。十世分街尾、三落、磨房。士缄四子大椿传至十一世高吟,后传祖厝、后落、七祧、云渊。三落孝樟移台,二落布袋公移台。三子士静传树脚派。另立公六子士恭之后分涂门街、洛阳桥边、黄塘南坑山。五世丞之孙大器分居南安松根桥,大萃传狮铃脚和芳露后,至十七世李昭璜居菲地。五世至公传今五房,至之三子士洁之子森析居港前、东店。四世国兴之后凤珠移蚶江后厅,国氆之后惟同移蚶江水头。五世盛公传凤池六房。二世子用生子三,曰瑛奴、十一观、十二观。瑛奴传今大厝内,十一观传石狮港边下房、姑嫂塔、内坑、曾坑、加曾寨、大仑等李。十一观三子守斋之次子名逊传洋宅、英林内厝、港边下房,三子名恬移莆阳后至元茂徙平潭后田、浙江三沙南澳、平潭草寨。瑛奴派下大厝应顺公之裔昭明居平潭,后定居莆田涵江,十六世孙佛和十七世昭墙移台湾,十八世大头居新加坡,十九世悌凹居菲岛。二世子玉公生子枳哲,传至七世汉公,传子泰、景、骥三人移居南安,(现查无派系)。池店(凤池)李是晋江最大李氏聚居地,人口5600人。池店昭穆与洋埭相同,现传25世。名人有三世李五(英),字俊毓,富甲一方,重修洛阳桥。有明代兵部给事中,赐一品冠服,七日权君的李贯。(李澄波、李悌仁、李法永供稿)

罗山山仔之一世祖习为公。池店之祖景贤公为山仔习公的二兄。池店开基于1329年,山仔开基应比池店迟10多年,因池店景贤入池店时,习为公年仅17岁。习为生子四,曰坚恪、白添成、曰(未详)、曰阙侯十九泰致政。坚恪生逸斋、诚斋、坦斋、贰斋。五世毅斋、敦斋。七世逸吾,恩授广东惠州府归善县正堂。九世尚轩,以上属长房。二房添成,添成生秉观。四世勤斋。五世顺厚。六世志学、志读、南榕、南亩。七世未详。八世次蓬,九世南桥。三房二世名讳未详。三世未详。四世建斋、守庭、静斋。七世静轩。至八世立斋(诰受修职郎,冠带荣身)。四房堀透公,曰十九致政泰公。传至今已24世。全村人口2580人。字行从十世起是“朝更培道成,国士秉正茗,纯得寿昌荣,陛庆振家声。”其裔分衍罗山洋柄、内塘、大布林、池店古福、安海下洪、前蔡、泉州浮桥竹脚等村。山雅李氏宗祠楹联:“陇西衍派宗声远;仙境开基世译长。”(李明聪提供资料)

五、内透李。内透李(青阳)又分顶下李,顶李称古李,肇基祖李木斋由永春迁至青阳翠山居住,有“三十六”天井的故居遗址。祠堂楹联是:“玉堂勋卿皆尚世;青阳古李是吾家”。字行从十三世起是:“延晟熙克,承式亦振,谋贻孙子,诗礼家昌,永其继世。”顶李分居普照211人,罗山内塘几百人。

内透下李,即称内台李,始祖默斋公于元季避乱从永春入翠山居住,至今人口500人。传至十一世近古公于崇祯三年中庚午举人,辛未进士,受大理寺评事,任浙江恤刑,后擢升山东巡按兼监军,皇帝赐匾:“霖雨澄清”。宗祠楹联:“子孙萃一堂序昭序穆,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字行:“文元有兆,嗣世其昌,懋汝令德,祖德戴长,先哲启天,毓俊培贤,增荣振福,宏基延年。”

由本支分居地有:南安田芷,安海塔脚西门,永和内厝,(以上二至三世分支),又分塘市,内坑、宅内、岐山、官桥珍香、马甲李、钱头李、泉州棋盘围、莲屿尾头、南安前寮、林兜、同安后拢、塔埔、晋江下庄、安海丙店、同安顶埔、田坂下、下欧坑、店仔顶、店仔下,后炳同美等处。(李文喜提供资料)

六、石圳李姓。其始祖源自安徽省砀山县,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李乐泉由福州迁至石圳卜居,又携眷回籍,其子李望山留居为石圳之始祖。望山字义举,生子四熏曰静翁、安翕、虑翁、得翁。静翁生端凤,端凤生子三,元章出祖南安雷厝坑(居地待查),元明传下厝本里,元璧分支营顶、竿头、顶厝、前头。元璧生子二,曰希雅、曰希拱。希雅为顶厝竿头之祖。希拱生子二,曰日中、曰日进。日中为营顶之祖,日进为前头之祖。(营顶属静翁祖居地)以上均称长房。石圳李从二世起分四房,至今人口3000人。由石圳分居的有:深沪镇南春、科任、运伙村,金井镇之莲厝、南沙岗(南江村)。南江李氏始祖号南山公,同属乐泉派下,字辈亦相同。

石圳李氏从二世起的字辈是:“璀璨图书府,珪璋礼义家。”十二世再续讳行:“倬彼云议,昭回于天,维清缉熙,迄用康年。”再续字行:“各敬尔仪,聿修厥德,长发其祥,子孙千亿。”石圳李氏宗祠楹联:“自周以来仙道祖;从唐开始帝王家。”“周成仙唐称帝三仟年皇猷黻黼;居石圳卜砀山亿万世国器珪璋”。石圳八世璋敦茂,字世春,任大明隆庆特授福

关于流浪猫的研究报告,格式要求是五年级下册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研究报告》那种的

李姓之源:黄帝子昌意,已姓,其子女中有三世颛顼高阳氏,高阳氏孙女汝修生大业,大业即皋陶,妻汝华,汝华生大费,大费即伯益。皋陶为帝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