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何处
李靖的后人现定居山西
李靖,原为陕西三原人,原名李药师,后来因功被封为卫国公,故人称“李卫公”。
李靖家一直是高官显贵,李靖在青年时代就由科举登入仕途,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当隋炀帝倒施逆行引起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李以贵族子弟的身份,仍然忠于隋朝,并反对李渊。当李靖被李渊所捉,就将被斩首的时侯,李靖大叫:“公起兵为天下除暴安民,想要成就大事,为什么要以私家恩怨而杀忠臣义士?”李渊很欣赏这句话,这时李世民也央求父亲不要杀害李靖。就这样,李靖保住了性命,从此进入李世民幕府,成为其手下战将。
李靖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递次削平隋末群豪。只有南方的萧铣拥兵割据长江中下游,自称梁帝,时时与唐为敌,铲除萧铣成为大唐统一的关键。公元621年,梁的内部出现动乱,李靖立即向唐高祖李渊提出灭梁十策,李渊同意了他的建议。命李靖领兵南下,攻克宜都,围困江陵,萧铣盼援不至,粮食断绝,只好出城投降。梁的各路援军见江陵已下,遂望风而降。随后,李靖又奉节安抚江南,江南平定。
唐朝初年,突厥成为最大的边害,多次入侵,攻城掠地,最严重时曾打到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桥。李世民继位后,决心根绝边患。于公元629年底,以李靖为总指挥,率精兵10万,分六路进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军冲寒冒雪抵达朔州,探知突厥刚刚受了雪灾,部落处于饥寒之中,军心不稳。李靖抓住这个时机,将主力部队交副手张公瑾带领,自己亲率3000精锐骑兵,星夜急驰,突袭突厥吉利可汗的驻地定襄。吉利弃城而逃。李靖乘胜追击,斩获无数。后将吉利全军溃散,吉利只身逃走,又被大同的唐将俘获。此后,北部边境几十年无大战事。
北疆太平了,西部边患又起,吐谷浑在西部骚扰不断。此时李靖虽己年迈,却主动请缨,率军数万,分五路进袭。他领军横越沙漠戈壁,奔袭2000余里,吐谷浑可汗走投无路,被部下所杀。后来,唐太宗将李靖俘获的伏充嫡子立为西平郡王,诏复其国。西部边疆从此也有了多年的安定局面。
李靖一生战功赫赫,以抗御外侮为主要战绩。
李靖与长治的关系,是在他北破突厥时“兵出潞州道”,屯兵神头岭(今潞城市东北)。据史书记载:“……(李)靖征行过此,师律严整,民德之,因立庙。又以英灵助汉兵,庙益大。”此庙即为神头岭上的“李卫公庙”。李卫公庙在潞城有三座,在襄垣、长治、壶关等县也同样有李卫公庙。可见李靖的战绩和功德受到了历代上党人民的敬仰。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李靖为卫国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78岁。唐太宗特命陪葬昭陵,以表彰他的伟绩。
李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勤于学习、总结,兵学著述颇丰。著有《李卫公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兵家著作。可惜《李卫公兵法》原书已佚,仅在唐杜佑所撰的《通典》中保存了部分内容;后者《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宋代时被选入官方的《武经七书》,成为兵学经典,对我国古代的兵学发展,曾作出了推陈出新的贡献。
但连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本人也不会想到的是,当年他在潞州屯兵的故地,会成为他的后人安居的家园。在今潞城神头岭下的沟东村,李靖的42代后人李爱玲的家中,仍保存着李氏家谱,始祖即为李靖。但何朝何代落籍于此,却难以考究。在李靖的这一脉遗传中,据说代代有人从军,大都还有着光荣的征战历史。
更令李靖想不到的,是在他离开神头岭1300年之后,公元1938年3月16日,抗日健儿八路军在神头岭设伏,与侵略中国,侵犯李氏后人家园的日寇,展开了神头岭之战。著名的神头岭一役,我军战果辉煌: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击毁敌人汽车60余辆,缴获敌骡马数百匹,武器弹药无可计数……
乡亲们说,神头岭之战的胜利,是八路军指战员的神机妙算,是战士们的无比英勇,也许还有神头岭上“李卫公庙”英灵的神佑吧!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随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秦琼母亲去世后,来护儿派人前往吊唁,其他军士对此感到奇怪,问道:“将士们家里有丧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吊唁秦琼家里?”来护儿说:“秦琼骁勇彪悍,而且有志向,人品又好,将来肯定能自己取得富贵,不会永远都卑微。”
隋大业八年(612年),卢明月于下邳造反,众有十万,秦琼跟随齐郡通守张须陀率领数万人前往征讨。张须陀在离卢明月六七里处扎营,与卢明月相持了几十天,粮草不足。张须陀对将士们说:“卢明月见我军撤退,必定前来追击,这时他们大本营必然空虚,若是我们能有人率领一千人前去袭击,一定能出奇制胜。但是这种行动非常凶险,你们谁敢去。”众将没人敢去,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请战。张须陀于是让秦琼和罗士信各领兵千人在芦苇间埋伏,自己率领大军撤退。卢明月果然率军来追,秦琼罗士信率兵趁机偷袭,纵火烧掉卢明月军三十多个营寨。卢明月得知大本营被偷袭,率军回去救援,张须陀又率领大军转头反击,大破卢明月,卢明月仅率领百余骑兵逃亡。秦琼和罗士信因此战而远近闻名。
奔走诸王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联合孙宣雅、石~^、郝孝德叛军十余万人攻打章丘,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征讨,秦琼先登破敌,以军功被授职授建节尉。大业十二年(616年),秦琼随张须陀去征讨瓦岗,张须陀中计战死,秦琼率领剩余部队依附据守在武牢的裴仁基。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将裴仁基与萧怀静在因为士兵的赏赐问题闹不和,萧怀静又屡次弹劾裴仁基,裴仁基不得已,杀死萧怀静,投降瓦岗。秦琼随裴仁基投降瓦岗后李密非常高兴,用秦琼为帐内骠骑,待遇丰厚。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杨广,七月,秦琼随李密前往攻打宇文化及,李密与宇文化及于黎阳童山大战,战斗中李密中流矢负伤,左右都被杀散,秦琼保护李密突围,而后秦琼又收合散兵将宇文化及击败。
同年九月,李密部下多次打了胜仗却得不到赏赐,将士们开始埋怨李密,而此时王世充又率军前来攻打,李密军全线溃败,秦琼等一干将领投降王世充。王世充用秦琼为龙骧大将军。
投奔李唐唐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废皇泰主自己称帝,并将裴仁基等人处死。秦琼见王世充非常奸诈,与程咬金等人纵马投奔李唐,唐高祖李渊让其就在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用秦琼为马军总管。
武德三年(620年),宋金刚先后攻陷晋州、浍州,李世民调关中兵马率领秦琼等前往征讨宋金刚。大军行至龙门关,于柏壁与宋金刚相持,不久永安王李孝基于夏县战败,唐俭、于筠等将也被尉迟恭俘虏。宋金刚等胜后准备回浍州,李世民派遣秦琼、殷开山于美良川与宋金刚等大战,将宋金刚等打的大败。宋金刚败走,李世民追到介州,宋金刚列阵以对李世民,李世民派遣秦琼、程咬金、李拊诒保翟长孙、秦武通在南,与宋金刚战后假装后退,宋金刚来追,李世民亲率精骑冲杀宋金刚后军,宋金刚大败,尉迟恭等投降。
此次征讨宋金刚,秦琼立功最多,李渊赐给秦琼金瓶,并慰劳秦琼说:“你不顾妻子远来投奔,又立下许多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食用,何况是子女玉帛这些。”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又赏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封上柱国。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用秦琼为先锋,秦琼领几十个骑兵冲锋陷。打败王世充后,秦琼获封翼国公,又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武德五年(622年),窦建德部将刘黑闼起兵造反,先后收复昔日窦建德的领土,秦琼随李世民前往征讨。刘黑闼失败后,又赏给秦琼许多物资。
武德六年(623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获封邑七百户。而后秦琼经常生病,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后流的血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
武德九年(626年),秦琼获封邑七百户。
去世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李世民追赠其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命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该封秦琼为胡国公,十七年(640年),李世民画秦琼等人的全身像挂入凌烟阁。
轶事典故 冲阵斩将据新旧唐书记载,秦琼每次随李世民征伐,敌阵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强马壮的武将,李世民就让秦琼前去,单枪匹马常将敌将斩杀于万众之中。但具体杀过哪些敌将,史书却无详细记载。
门神 民间过年时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即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这个典故是小说西游记里的重要情节。 两肋插刀“为朋友两肋插刀”,其来历是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汝南庄,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这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了。
其它轶事 秦琼卖马、传枪递锏等典故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都是小说虚构情节,而正史却无考。 历史评价来护儿: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志元、……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纲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炜,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朗,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
刘d: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h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 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 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刘M:秦武卫勇力绝人。
黄彭年:颍考叔蝥弧先登,秦琼跃马挺枪,刺骁将于万人中,勇在力也。
家族成员1995年山东济南考古人员发现秦爱墓志铭,终于揭开秦叔宝家族之谜。秦琼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字季养,三代人都做过北朝时期的文官。
碑文载:秦季养之祖父名孝达,魏广年县令;父方太,北齐广宁王记室。南北朝时,最高统治者都是依靠士族支持其统治,以门第的高低选取各级官员。“王府记室”是王府的僚友,在北齐当时是五品官。开府仪同三司“录事参军”是六品官。秦季养弱冠时初出仕即任此职,他的祖父又曾是县令。三代任官可考,当属于士族中的中等而偏上的家族,是诗书门第。北周武帝灭齐以后,季养乃告归乡里。时值周隋之际,战乱频仍,海内不一,遂屡蒙求贤辟引,季养皆无所就。当季养之父方太仕北齐广宁王记室时,季养亦仕齐为录事参军,父子两人同时同朝共仕北齐,亲眼目睹了朝廷内部相互争斗、残酷厮杀的场面,以及朝代频繁的更替,处于民不聊生的战争年代。尤其是隋末农民战争混乱,于是秦氏父子同时归隐故里数十年,观望局势的变化。季养隐居37年,于大业十年(614年)十一月廿一日终于故里——齐州历城县怀智里,终年69岁。此时秦琼正投入到隋末农民战争中,估计不可能得到父丧的信息,不能回乡守制。秦琼之子秦怀道墓志铭又被发现。据《唐故常州义兴县令上柱国秦府君墓志铭》记载:秦怀道字理,右扶风人、汉山阳太守秦彭之后。六世祖效力于慕容氏燕国,官拜乐陵郡守,子孙后代因而居住在齐地。曾祖季(即秦季养),北齐咸阳斛律武都府录事参军,贞观初追赠瀛州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祖叔宝,从高祖擒尉迟敬德,拜上柱国、马军总管,授秦府右三统军,又除左武卫大将军,食益州实封七百户,改封胡国公,赠徐谯泗三州都督,陪葬昭陵。秦怀道于唐“嗣圣元年(684年)二月一日遇疾终于括州括苍县,春秋六十”,则秦怀道生于625年左右。
秦怀道墓志铭没有记载其父名讳,又刻于开元六年(718年),距其去世时间相隔34年;另外秦怀道之子秦佾墓志铭中又记载秦佾“祖叔宝,佐命功臣、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翼国公。父怀道,太宗文皇帝左千牛。秩满,迁绵州司士参军。又迁常州义兴县令,袭爵历城县开国公。”综上可知秦怀道墓志铭应是误将其祖、父写成曾祖、祖,秦怀道应是秦琼晚年幼子。
秦琼家谱
先祖:秦彭,汉山阳太守。
七代祖:秦秀,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
曾祖:秦孝达,魏广年县令。
祖父:秦方太,齐广宁王府记室。
父亲:秦爱(546年-614年12月27日),字季养,北齐咸阳王录事参军,唐朝追赠瀛州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开国公。
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字理,秦琼死时秦怀道14岁。
孙:秦景倩,越州山阴县令。
孙:秦佾(?-698年),潞州司法参军。
子:秦?道(墓志铭阙字),右卫左郎将,娶尉迟宝琳女。
孙:秦利见,许州鄢陵县丞。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隋唐演义》、《说唐》等文学作品中的秦琼形象与历史上秦琼大不一样。小说里秦琼是山东历城县一名马快班头,擅长使用双锏,远近闻名,人送绰号“小孟尝”。在执行公务时结识单雄信、王伯当、徐茂功等绿林好汉。阴差阳错救了李渊一家,被李渊幼子李元霸当成是神仙。后来惹上官司被发配到北平府,而北平王罗艺却是秦琼的姑父,秦琼得以在罗艺帐下任职,并和罗艺的儿子罗成钻研武艺,传枪递锏。离开北平府后,秦琼又辗转被杀父仇人靠山王杨林所赏识,成为杨林手下的十三太保。而后秦琼行走江湖所结识的好友及北平府罗成、张公瑾等人一同来历城县给秦琼母亲祝寿,却因为程咬金劫皇纲事泄漏,被杨林抓获,秦琼等救出程咬金后决定起义反隋,并于贾柳楼结义。
在徐茂功的建议下,秦琼单雄信等袭取瓦岗寨,以瓦岗为根据地,正式揭竿起义。程咬金称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秦琼为兵马大元帅,徐茂功为护国军师,单雄信、谢映登等为瓦岗五虎将(小说版本不同,五个人也有所不同)。
瓦岗后来因为新君主李密用玉玺换萧妃,搞的众将士离心离德,秦琼程咬金等离开瓦岗到了洛阳,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于是设计离开,投奔到李世民帐下,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统一天下,被李渊封为护国公。后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帝位。
▉文 / 焦作市 作者 李庆保文化遗产 贞观十九年(645年)夏历十月戊午日(农历十月廿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在临渝关内的汉武台举行刻石记功的庆典活动,庆祝征伐高句丽胜利归来。这次战役功劳最大的,除了李世民赐姓、封公的三军统帅李勣外,还有被赐姓、封侯的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 东何,字子俊,世居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他才思敏捷,智勇超常。因精练兵戎有素,被李勣举荐,并得到李世民的重用,为唐朝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兵,为征藩平乱中出奇制胜。
唐太宗时代,高句丽、新罗、百济等仍是臣服于唐王朝的藩属之邦。它们占据着辽东和朝鲜半岛,间有宿仇。唐因派使臣进行调解,调解不遂而介入他们的矛盾之中。加之,玄菟、盖牟、辽东本为中央王朝的失地,唐也早有收复之意。
这次征讨开始,前方的士兵向李世民禀报:“李勣将军已把南苏罗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由于城墙坚固、高大,仍无法攻下。”李世民马上令东何带领“铁骑”随驾临阵,以助李勣。
东何临阵观察:五月的天,本来又闷又热,但此时阵阵的西南大风吹来,令人神爽。他即向李世民献计:“陛下,臣认为,欲破此城,宜借此时的西南风用火攻城。我带领骑兵,备足火种、火药,到西南角把引火之物射入城内,火借风威,风随火势,胜似十万雄兵。然后由李勣元帅派兵登城,何愁此城不破!”
李世民赞同,即派东何带领敏捷士兵登上冲杆的顶端,点燃西南城楼。倾刻间,熊熊烈火,犹如周瑜火烧赤壁日,孔明火困司马时。谈笑间,火势蔓延,很快烧到城中,整个南苏罗城一片火海。高句丽抵抗不住,守城的官兵许多被烧死,不死的投降。南苏罗城被攻破。唐军杀敌一万多人,俘虏一万人,获百姓男女四万口,缴获战胜品无数,唐朝将士伤亡极少。此役也是李世民领兵亲征最满意的一次。东征首次大捷,又时值月中的夜晚,满月当空。李世民登临城头,看城内城外灯火万盏、营帐林立,诗兴大发,咏成《辽城望月》。
论功行赏时,东何因“精练军戎”有素、献火攻策有功,被李世民赐姓为“练”,封岐山侯。李勣元帅赞曰:“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后来练何把李勣元帅的赞词作为子孙名字的排行字辈。《练氏家谱》记载:何公生舜,舜生友,友生贤,贤生裔,裔生岐,岐生山,山生侯,侯生第…… 故东何为练氏得姓始祖。其孙练友明从河南第一次入闽建州(今浦城县仙阳镇练村),又传16代练干誉迁建宁府(今建瓯市小桥镇),传至22代练诒嘉迁新淦县三洲镇(今峡江县水边镇),传至28代练渊文迁居福建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传至32代练元龙明初迁至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后迁梅州兴宁市甘专村,嗣裔分布广东40多个市区县。清乾隆年间,46代练庆廷迁居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子孙繁衍已十余代,遍及台、闽、粤、港、美洲及澳洲等地。练氏得姓至今已有1369年历史,现已出现练何后裔57代。练氏分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近千个聚居地,人口约29万,在中华姓氏人口排名251位。近年来海内外中华练氏联谊会人士曾远赴沁阳市神农山寻根谒祖。 《老人春秋》2014年第七期上半月61页
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何处
本文2023-09-30 13:43: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