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姓 独氏家谱 独姓起源 独姓名人 独姓的来源 独姓简介
独姓起源:
较罕见姓,人数不多,但南北皆有。明代有独善。
独[独,读音作dú(ㄉㄨ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代北鲜卑独孤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独孤氏,一般认为其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部落,原为鲜卑屠各部,“独孤”即“屠各”的不同汉译。
诸多史籍文献中说独孤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后汉沛献王辅生厘王定,定生节王丐,丐二子广、廙,廙生穆,穆生度辽将军进伯,击匈奴被执,囚之独孤山下,生尸利。单于以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七世孙罗辰从后魏孝文徙洛阳,初以其部为氏……”等等,实属冒充刘汉宗室。
实际上,“屠各”,亦称“休屠各”,是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的后裔所建之部落群体。
匈奴民族自秦、汉之际为冒顿单于统一以来,势力一时非常强大,他们雄踞蒙古高原,向东扩展至朝鲜边界,向西伸延至巴尔喀什湖,向南深入到河套附近。冒顿单于将这片辽阔的地域划为左、中、右三部分,自己统治中部,左、右二部由他派人治理。西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国力不足,政局不稳,对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还向匈奴赠送大量的丝帛和酒食,以求维护边境的和平。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便中止和亲政策,展开了对匈奴诸部的大规模作战。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二季连续率强大的军队攻打位于西部的右匈奴。
当时,匈奴在陇西地区的右匈奴主要由两个部落集团组成,一是屠各部,首领即为休屠王,姓氏为虚连提氏,世为匈奴屠各部的首领。
二是浑邪部,首领即为昆邪王,姓氏为义渠氏,世为匈奴浑邪部的首领。浑邪部虽属于匈奴,却并非东胡民族,就族源而言,浑邪部的基本成员为义渠族人。义渠民族在东周时期活跃于今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属于西戎,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从商王朝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襄王时共存史八百余年,其中在豳地建立奴隶制君国义渠国(公元前772~前272年)达五百年之久。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为国君,时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义渠国在与秦国争战中失败后,也想与秦国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就利用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机会,亲自到秦国去朝拜。但义渠王一到咸阳,就被早已盘算好的宣太后扣留于秦国,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灭了义渠国,在其地设置了北地郡、陇西郡、上郡。直到秦、汉之际,义渠民族聚拢为部落集团,以浑邪部称之,后依附于东胡民族,成为后来匈奴部落联盟中的一个群体。
霍去病率数万骑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斩获匈奴四、五万人,并缴获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使匈奴右部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匈奴单于将这一重大的军事惨败归咎于休屠王和昆邪王,要将二人召至单于王庭治以死罪。二人畏死,便谋划投降汉朝,但当汉武帝派霍去病去迎接他们时,休屠王又中途反悔。于是,昆邪王杀了休屠王,吞并了休屠王的兵众,连同自己的兵众共四万余人(号称十万)一起投降了大汉王朝,汉武帝于二王故地设置了武威、酒泉二郡。匈奴族右贤王刘去卑之后
这一部分匈奴部众,乘西汉末期王莽篡汉时中原混乱之机,再次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原休屠王的部众后裔组建了自己的部落群体,被称作“屠各部”或“休屠各部”,在东汉至西晋时期杂居于西北地区沿边诸郡。三国时期,中原再次分裂,鲜卑民族崛起,屠各部归附于北魏王朝的缔造者太武帝拓拔·珪,成为后世所称的鲜卑独孤部,成为北魏政权最初的八部贵族之一。
在独孤氏族人的后裔子孙中,后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实施的汉化改革过程中大多改为汉字单姓刘氏,亦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独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三国时期南匈奴之右贤王,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独氏,出北蕃右贤王刘去卑。”
刘去卑,生卒年待考,是东汉末期至三国初期南匈奴右贤王,该部后成为匈奴铁弗部,在十六国时期,胡夏政权创建者刘勃勃(赫连·勃勃)的曾高祖父就是刘去卑。
汉、魏之际,曹操将南匈奴族人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各立其贵人为部帅。就在其时,以左贤王豹为首的匈奴贵族,自认为系汉家子孙、高祖后裔,遂改姓刘氏。当时,一同改姓刘氏的有左贤王左部帅刘豹、右贤王监国刘去卑、于扶罗的弟弟刘宣和其余四部帅等一大批匈奴贵族,从此,匈奴刘氏便在东汉末年形成了。三国时期,匈奴刘氏主要居住在晋阳汾涧之滨,也就是今山西省境内。
刘勃勃称帝后,刘去卑被追谥为(胡)夏国正皇帝。在刘去卑的后裔子孙中,有独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代北鲜卑独孤浑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鲜卑独孤浑氏,排在鲜卑贵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区鲜卑族代国旧部。
独孤浑部原为鲜卑拓跋部的从属部落之一,原游牧于云中一带(今内蒙古托克托)。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拓跋部大人拓跋·力微率部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后召集诸部,以武力确立了拓拔部在部落联盟中的大酋长地位,建立了代国。在拓跋·力微病逝后,诸部离叛,独孤浑部则是最先离叛的部落之一,曾一度依附于万俟部。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国经淝水之战惨败后,国力日弱,拓跋·力微十六岁的儿子拓拔·珪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以武力加智慧实施占地称王之策,迅速扩展势力,到了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为“魏”,史称“北魏”,之后鲜卑万俟部归附拓拔·珪,独孤浑部转了一大圈,仍然随着万俟部回复到拓跋部中。此后,拓拔·珪将独孤浑部排位在贵族行列的最末。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以后,即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①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农历12月甲子,北魏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制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
②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
③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④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外的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当时北方汉族最高门第的崔、卢、郑、王四姓。其他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皆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
⑤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联姻,由是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和。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过程中,独孤浑氏大多改为汉姓杜氏,亦有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独氏者。
二分布:
今河北省的秦皇岛市有独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
东 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朝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
步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吏步丈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步人,全称为步尺人,亦称丈步人,是西周初期辅政大夫召公奭所设置的官位。
在周成王姬诵即位之初,由于年龄仅十二岁,因此由辅政大夫召公奭(姬奭)与周公旦(姬旦)分陜而治,立“周召分陜石”为界标,陜(陕塬,今河南三门峡)以西的地方归召公奭管理。在此期间,召公奭制定了西周时期最初的长度度量衡单位“尺”,并设置“步人”之官,督管全国各地长度、面积的使用规范。
在古代兵书《军礼司马法》中规定:“六尺为步,步百为亩。”在典籍《礼·王制》中则记载:“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
实际上,周尺以步长为度,则一步为六尺四寸。在史籍《史记·秦始皇纪》中记载:“周人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索隐曰:<管子>、<司马法>皆云六尺为步,非独秦制。又王制八尺为步,今以六尺四寸为步,步之尺数亦不同。”
在步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步人氏、步尺氏、丈步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步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姓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步姓出自郤氏。”
春秋时期,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晋国有位著名的大夫,名叫姬叔虎,是一员虎将,因奋勇领军攻灭翟狄之一部,被晋献公封赐于郤邑(今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其后代因称郤氏。
姬叔虎有三个儿子,分别为:郤称、郤芮、郤义。
郤义后来生郤扬,郤扬又称郤步阳,被封于步邑(今山西临汾南部),世人称其为“步扬”。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这,称步氏,世代相传至今。步氏族人多尊奉步扬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叔步乘,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贵族叔步乘,是孔子的七十二贤门徙之一。
步叔乗,姜姓,名步乗,字子车,“叔”是排行老三的称谓。史书对其记载甚是寡墨,仅称其曾“力扶圣道,以贤名配祀孔庙。”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叔步乘为“淳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赵恒加封其为“博昌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改封其为“先步叔子”。
在步叔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步乘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步氏、乘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步兵校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步兵校尉,亦称步兵将军,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140年)设置的军制官位,戎驻于京师咸阳,为屯兵八校尉之一,是领军驻扎于上林苑门的军队最高指挥官,官秩两千石,下属官员有步兵校丞、步兵司马,与其他七校尉一起皆由汉武帝亲自统辖。
该官职在东汉时期隶属于北军中侯管辖,专职掌管宿卫军,官秩卫从三品。后历朝历代皆沿袭之,清朝时期官秩晋升卫正二品。
在步兵校尉、步兵校丞、步兵司马任职人选中,“历有胡人”,在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步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鲜卑族步禄孤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著名姓氏学家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记载:“《官氏志》:‘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广韵·暮》,《姓纂·屋》,《氏族·略五》,《辨证·三十》,均与志同。《辨证》又有步鹿孤氏,云改步氏,系涉步六根而误。《氏族略·五》又云‘步鹿孤改鹿’,亦误。鹿、六同音字,步鹿孤卽步六孤也。步六孤改《南齐书·魏虏传》载魏太和二十年伪北将军、恒州刺史、巨鹿公、伏鹿孤贺陆之证鹿浑与伪冯翌公、目邻等谋叛,事泄伏诛。据前条所考,目邻卽穆泰,其同谋者有陆叡。按《魏书·陆俟传·附孙叡传》云:‘太和十六年封叡、巨鹿郡开国公。后除恒州刺史,进号征北大将军。时穆泰为定州刺史,辞以疾病,请恒州自効。高祖许之。乃以叡为定州刺史。叡未发,遂与泰等同谋构逆,赐死狱中。’据此,是陆叡调任定州前,为征北大将军,恒州刺史、巨鹿公,与《魏虏传》伏鹿孤贺鹿浑官衔符合。其谋叛之史实亦同,知系一人。按伏音扶富切,与步音极近。鹿与六为同音字。《魏虏传》伏鹿孤当卽步六孤之异译,叡原氏也。贺鹿浑则其又按《南齐书·王融传》,融上疏言虏情,中有‘端执政则目凌钳耳’之语。稽其时代,正穆亮位居司空、参议律令之时。故目凌亦卽丘目陵之省。凌、陵、邻,皆同音异译字。又《南齐书·魏虏传》有‘魏司空长洛王缪老生’。按《魏书·穆亮传》,‘亮字幼辅。初字老生,封长乐王,寻迁司空。’缪、穆同声,古通用。是缪老生卽穆亮也。按《广韵·暮》:步,薄故切,读b'uo,伏,扶富切,读b'juo,音似,译言无定字。阿伏干亦译阿步干,步落稽亦译伏洛稽,是其证。叡为代人。代郡陆氏,本姓步六孤,此其证也。如上所考,陆叡原姓名为伏鹿孤贺鹿浑,共六汉字,较当时汉人姓名通作二字者多三倍,且重‘鹿’音,知此,则读《魏书·叡传》叡妻父崔鉴‘恨其姓名殊为重复’之语,可恍然矣。后魏陆俟代郡陆氏,后魏除东平王陆俟一门外,尚有长安镇将陆真,亦代郡人等。《辨证》直作步六孤真。北周有大司空陆腾,魏陆俟玄孙,隋有太子洗马陆爽,亦俟玄孙。爽子卽切韵作者陆法言也。又有汾州刺史陆彦师,陆(俟玄孙)子干之子。唐有秘书监陆坚,魏陆(俟长子)馛七世孙。司勋员外郎陆据,周陆腾六世孙:诸人皆步六孤族也。又西魏、都昌公陆通,大统中赐姓步六孤氏。按《北齐书·神武》纪,高欢字贺六浑。六、鹿同音,知贺鹿浑为北人常用之胡名,无误字。又《南齐书·芮芮传》有‘魏平元王驾鹿浑’。按魏书叡传,叡封平原王,屡佂蠕蠕(卽芮芮)有功。其人当卽是叡。魏无‘平元’有‘平原’,知元为原之讹,驾、贺形近而讹。《魏书·陆俟传》,代人也,卽陆叡之祖,其原姓步六孤,自不待论。传云‘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太祖时率部民随从征伐,数有战功。’可知步六孤本部落之名矣。《魏书·陆真传》:‘代人也,少善骑射,膂力过人,数从征伐。’高宗时迁安西将军,长安镇将。《魏书·步六孤氏》下云:‘后魏步六孤真为长安镇将’。《周书·陆腾传》:‘代人也,高祖俟,魏东平王。’是腾乃俟之玄孙也。《北史·腾传·陆俟传》,其世系如下:‘陆俟→(第三子)归→珍→旭→腾’。按《周书·腾传》称祖弥,‘弥’亦作‘弭’北史‘珍’当系‘魏’之形讹。隋陆法言《隋书·陆爽传》,‘祖顺宗,父槩之。’核以《魏书·陆俟传》,其世系当如下:‘陆俟→(幼子)麒麟→顺宗→槩之→爽→法言’。《陆爽传》云:‘子法言敏学有家风,释褐承奉郎。’《姓纂·屋河南陆氏表》云:‘法言,隋承奉郎,撰切韵。’可知爽子法言,卽切韵之作者。《陆彦师传》:‘祖希道,父子彰。’核以《魏书·陆俟传》,其世系如下:‘陆俟→(第五子)丽→叡→希道→子彰→彦师’。唐陆坚《唐书·儒学陆坚传》云:‘河南洛阳人,玄宗时从封泰山,封建安男。以秘书监卒。’《姓纂·屋河南陆氏表》云:‘馥,后魏太保,建安王,七代孙坚,秘书监。’据此,是唐陆坚乃后魏陆馥之七代孙。按《魏书·陆俟传》:‘长子馥,高宗时袭父爵,改封建安王。显祖禅位,以馥为太保。’官封与姓纂陆馥同。馥当系馛之形讹,卽陆俟长子也。《唐书·萧颖士传附陆据传》:‘据,河南人,字德邻,后周上庸公(陆)腾六世孙,天宝十三载终司勋员外郎’。《周书·陆通传》……”
据姚薇元的考证,步六孤氏(步禄孤氏、步鹿孤氏)为鲜卑民族古老的部落,其族以步六孤部落名称为氏,由于汉语译音的差异,汉朝北方人通读“禄”为“lù”音,而汉王朝统治者刘氏一族源出楚国芈姓熊氏后裔,其读“六”亦为“lù”音,因此有称步六孤氏者,也有称步禄孤氏者,亦有称步鹿孤氏者,其实都是指同一的部落称谓。因为,在同一个民族的部落间分上,绝不可能允许出现相同名称的两个部落并存。
步六孤氏(步禄孤氏、步鹿孤氏)是北魏鲜卑族八大部落姓氏之一,是当时的势力为排行第二的贵族姓氏。八大部落姓氏分别是:拓跋氏、步六孤氏(步禄孤氏、步鹿孤氏)、贺赖氏、独孤氏、贺楼氏、忽忸于氏、丘穆陵氏、纥奚氏、尉迟氏,合称“鲜卑显贵八姓”。
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在公元450年左右统一了中国北方五胡十六国的纷乱局面后,由其孙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入主中原,北朝魏与南朝宋形成了南北对峙状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初期,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在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之后,对政权体系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其时,他强行用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朝中禁用鲜卑语,并按汉字谐音将鲜卑姓改为汉姓。
其中,将皇室原姓拓跋改姓元氏;将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部落人数众多,姓氏三分,便将步禄孤氏改为步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步鹿孤氏改为鹿氏——以区别支主;将贺赖氏改姓贺氏;将独孤氏改姓刘氏;将贺楼氏改姓楼氏;将忽忸于氏改姓于氏;将纥奚氏改姓嵇氏;将尉迟氏改姓尉氏——后来又有人悄悄改回复姓尉迟氏,在唐朝时期大显其贵。合称北魏贵族八大姓。
由鲜卑拓拔部步禄孤氏部族所改的汉姓步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宋朝时期西夏王朝官吏步跋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步跋子,为古党项语,是宋朝时期西夏政权设置的官位,为步兵军制中的一种特别官职,相当于今特种部队的指挥官。
步跋子专门统领山地突袭部队,兵士皆由在山区中长大的年轻人充任,特点是“轻足善走,攀椽如燕”,特别善于山地作战。在平原地区作战时,该部队担任掩袭突击之用。
在步跋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步氏、跋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布尔哈齐特氏,亦称步勒默齐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1rhacio-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步氏。
⑵布楞都尔本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durbe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步氏、布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的后裔子孙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步鲜氏,亦称布希氏、蒲鲜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蒲鲜部,是女真完颜部的一个分支,以姓为氏,出自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的后裔子孙。
蒲鲜·万奴:公元?~1233年待考,亦称布希·万奴、完颜·万奴;东海女真人,他是著名的金国将领、东真国的缔造者与君主。
蒲鲜·万奴的活动,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在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该年农历6月,南宋王朝大将皇甫斌率步骑数万由确山(今河南确山)、褒信(今河南包信店)分路攻蔡州(今河南汝南)。闻听另一战场的郭倬、李爽兵败,则退军至溱水(今河南汝水支流臻头河)而不敢进。
当时金国的平章政事布萨·揆(仆散·揆)派遣完颜·赛不及副统尚厩局使蒲鲜·万奴、深州刺史完颜·达吉不等以骑兵七千往击之。适逢溱水涨发,宋军扼桥以拒。完颜·赛不等人商定夜袭,当晚,由完颜·达吉不率骑兵涉水出其右,蒲鲜·万奴出其左,待两军全部过河后,完颜·赛不率副统阿鲁带以精兵直趋桥头,宋军不能遏,天明大溃。蒲鲜·万奴又率军断真阳路,阻劫宋军归路。诸军追击至陈泽,斩首两万级,获战马杂畜千余。此战金军出奇制胜。蒲鲜·万奴在这次战斗中,负责左翼军指挥和阻击任务,所任职务为副统,所领职衔是尚厩局使。尚厩局使乃掌管皇帝御马的调匀牧养之官,从五品。蒲鲜·万奴因退敌有功,不久即被金国朝廷从南线调到北线,参加了抵御蒙军伐金的斗争。
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春,成吉思汗发兵南下。金国为防范契丹人与蒙古结盟,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从而激起契丹族人的反抗。金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聚众十余万于隆安(今吉林农安)叛金,自称都元帅,次年自立为辽王,后归降蒙古。
卫绍王遣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应战,独吉·思忠不思备战之事,结果被蒙军大败于乌沙堡。农历8月,改命完颜·承裕主兵事。
蒙古成吉思汗与南宋王朝联手进攻金国抚州,取奉圣,直抵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这时,已经晋升为监军的蒲鲜·万奴与招讨使完颜·九斤等率兵,号四十万,跟随金军主帅完颜·承裕驻军于野狐岭下,以遏止蒙古军南下。但是,完颜·承裕临阵畏怯,不敢与蒙古军迎战,反而退兵宣平。当地土豪请以士兵作先锋,完颜·承裕也不敢用,但只问此去宣德有无小路,连夜领兵南逃了。第二天,金军至浍河堡,与尾追的蒙军交战,金兵大败,死者漫山遍野。乌沙堡之战,特别是浍河堡之战,使金军元气大伤。卫绍王并没有因此而深责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等将官,只是“除名而已”。由于急等着用人,第二年,就又重新启用了他们。
金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完颜·承裕又被任命为元帅右监军兼咸平府路兵马都总管,领兵攻打耶律·留哥,蒲鲜·万奴作为他的部下,跟随到东北,开始了镇抚辽东的戎马生涯。当年,蒲鲜·万奴跟随完颜·承裕来到辽东时,耶律·留哥正领导着契丹族人起义。
耶律·留哥起义叛金,使金国朝廷十分震怒。完颜·承裕、蒲鲜·万奴到来之前,卫绍王曾命完颜·弼为元帅左监军控御辽东,但是完颜·弼不愿守东京,请求募兵回军京师,卫绍王震怒,贬完颜·弼为云内防御使。于是,征讨耶律·留哥的任务就落到了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的肩上。
蒲鲜·万奴来到辽东以后,两年内便与契丹民族起义领袖耶律·留哥打了两大仗,迁升了三职。
第一仗是在金至宁元年春,随同完颜·承裕来战耶律·留哥。据说二人奉命发兵六十万,号称一百万,直奔耶律·留哥而来。耶律·留哥估计自己抵挡不过金军,便驰报蒙古,成吉思汗遂命按陈等领骑兵一千来援。双方在迪吉脑儿地方(今吉林昌图附近)展开激战,结果完颜·承裕、蒲鲜·万奴二人所部被耶律·留哥的起义军军杀得大败。战后,卫绍王再次原谅了二人,完颜·承裕改任同判大睦亲府事、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则反而擢用咸平路(今辽宁开原)招讨使。第二年,蒲鲜·万奴由招讨使再次迁升咸平等路宣抚使,不久又替代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使。
第二仗是在今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由蒲鲜·万奴亲统大军征讨耶律·留哥。金军见耶律·留哥势力日益壮大,便遣温迪罕·青狗赴广宁,以重禄诱劝耶律·留哥归降,耶律·留哥不从,结果温迪罕·青狗见耶律·留哥势力强大,反而留下来臣侍于耶律·留哥。金宣宗大怒,便派蒲鲜·万奴领四十万大军前往征讨。这时候,蒲鲜·万奴已膺任辽东宣抚使,授秩一品,执掌镇抚辽东方面的大印了。蒲鲜·万奴发兵咸平,趋兵北进,与耶律·留哥大战于归仁县(今吉林昌图四面城)北细河上,金军又被打得大败。
从调兵遣将和投入的兵力可以看出,金国政府对于征讨耶律·留哥是相当重视的。但是两次大战均以金军的失利而告终。认真分析之,其除了金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和战术指挥失误之外,关键的因素是金军将、帅之间的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以至于作战时不能互相支援。
蒲鲜·万奴在任咸平路宣抚使时,为了对付耶律·留哥,曾以军兴为名调东北路招讨使完颜·铁哥骑兵两千、泰州军三千及其户口以充实咸平力量,而完颜·铁哥却认为蒲鲜·万奴此举杯有异心,因此“拒不听遣”。等到蒲鲜·万奴代替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使时,即治完颜·铁哥不发军之罪,将其“下狱杀之”,这就大大削弱了金军在辽东的力量。不仅如此,蒲鲜·万奴杀完颜·铁哥又引起了其他将帅的不满,“北京留守奥屯马,宣差蒲察五斤,上表金廷,说万奴有异志。金主疑三人私意不协。”他们本可在耶律·留哥出战时从背后扰袭其广宁老家,给耶律·留哥以牵制。但是,南北两方都因各怀心腹事而未能这样做。所以,蒲鲜·万奴的兵败也是很自然的事。
金贞佑二年(公元1215年),蒲鲜·万奴逃往东京,之后叛金自立,占领咸平、东京、沈州等地,进攻婆速府路(今辽宁丹东)、上京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等地,在农历10月自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
金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受耶律·留哥和蒙古军木华黎的夹击,蒲鲜·万奴兵败,逃于渤海海岛。蒙古军元帅木华黎率军攻陷锦州后,蒲鲜·万奴投降蒙古。蒙古军撤退后,他又叛蒙自立。
金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蒲鲜·万奴由海岛返回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改国号为东真,建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城子山古城),又追随蒙古、高丽军围剿耶律·喊舍为首的契丹民族的起义军。此后,一直割据辽东东部地区,辖有南京、恤品和开元三路,控制了东至海(今日本海)、北抵江(今松花江)、西与耶律·留哥领地接壤的大片地区。
金天兴二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五年,公元1233年),木亦坚汗不希望卧榻边有其它政权的存在,遂命皇子孛儿只斤·贵由和孛儿只斤·按赤带率蒙古左翼大军征讨东真国,蒲鲜·万奴在仓皇抵抗中兵败被杀,东真国就此灭亡,其立国共有十九年。
第二年(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公元1233年),金国在南宋与蒙古的联手攻击下灭亡。
后来的满族步鲜氏,亦称蒲鲜氏、布希氏,即为蒲鲜·万奴的后裔子孙所部之姓氏,满语为Busi Hala,汉义“去毛的狍皮、鹿皮”,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在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步氏、蒲氏、布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步扬(郤扬、郤步阳)、步叔乗(姜步乗)、蒲鲜·万奴。
迁徙分布
步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四十八位门阀。
步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是以地为姓的姓氏。
步氏族人后发祥于山西、山东地区,后来很快向南部地区发展,自山东移向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地区。自三国时期开始,步氏族人在东吴所在地的江南地区生息繁衍,为整个家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六合县、丹阳市、苏州市、丹徒市、扬州市、徐州市,浙江省的湖州市武康县、嘉兴市海盐县、嵊州县、绍兴市,河南省的许昌市鄢陵县、洛阳市、驻马店泌阳县双庙乡沟里村委步洼,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承德市、邯郸市大名县、沧州市、保定市、枣强县、章丘市、菏泽市梁山县、成武县、曹县、张家口市隆化县,山东省的泰安市肥城县、莱阳市、济宁市邹县、潍坊市寿光县、淄博市淄川区、聊城市茌平县、曲阜市、烟台市莱州区、无棣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建平县、阜新市、盘锦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宜城市,北京市的延庆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中卫市永康县、海原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市、昌吉市,吉林省的吉林市等地,均有步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临湘堂:三国的时候,东吴步涉性格宽宏大量。开始得时候隐居于江东,种瓜自给自足,昼夜读书,勤于钻研,博研艺道,无不精通。孙权知道后拜他为讨虏将军,后又召为主记,迁将军左护军,封为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为骠骑大将军。他前后推荐的人才,提拔埋没的人才,解救受患难的人才很多。当了丞相以后,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和平常的书生一样,任西陵都督二十年,大家都折服于他的威望,都很尊重他。
宽宏堂:同临湘堂。
编辑本段步姓家谱文献
山东成武步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初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成武县档案馆。
大金村步毓岩家族志,(现代)步进著,2003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成都市省交通厅公路局成都医院步进处。
步姓字辈排行
山东潍坊、成武步氏字辈:“春连洪(恩永锡)玉(兆延庆)立宪同”。
山东章丘步氏字辈:“成自明云万清连”。
山东茌平步氏字辈:“文大……龄兆玉占广同士(世)万更新”。
山东泗水步氏字辈:“文廷祥得(德)”。
山东邹县步氏字辈:“传宗嘉继广祥占德世长允怀丕承美惟耀显辉光”。
河南延津步氏字辈:“春国爱(红)文……”
河北枣强步氏字辈:“纪加其以恒丰坏召燕国”。
步氏一支字辈:“连春西(锡洪)延(昌玉)肇(照兆昭显宪)
杨氏字辈排行
重庆开县 永正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德根基长丕振百年春世代起流芳文运才学亨堂前攀丹桂林中玉树荫
重庆巫山 志道世荣怀锡德永发祥敬守国庭献登崇孝友良进修全大美敏学焕文章立念思先泽继承正启芳
重庆大足 再政通光国恩卿中良相传登大顺
湖北沔阳 元伯光天日月星辰宗之源远世代克成
湖南龙山 廷进再政通光昌盛道宏元才仁上大朝国定常公枝开荣芳友万世永兴宗
湖南湘乡 尧政应洪日名士百代昌容让传国美忠良永远彰
四川达州 楚其士本正文天如可用才长宜从新知时成先以安全多加仁
四川广安 文元朝显达人承先绪善述绍嘉声曾荣昭督庆百代著芳明
四川巴中 林朝怀秀贤体忠大友维正其时长发祥世永昌修德泽征宗帮卫祖宗显民洋
安徽安庆 中浮鼎振大有咸林益千风遇礼代同仁
江苏六合 田德常林玉昌保贵如金
辽宁抚顺 万金法庆常树立永吉祥兴家助为本盛世久安康
陕西安康 世远嗣番发祥汉佑富本培元钟灵毓秀
广东汕尾 梅宏石耆纯绍世耀维与源天宜继畴本允捷位永其明德克开宗道占来初为可贵必广聚居肇毓培立礼宅仁作嘉瑞垂守有成量益大济美集祥长锡萃
贵州毕节 银孟洪灿曾居家永时春正大光明远万代世泽长
山东临沂 传家惟效友继世尚公平一本常敦序同宗保令名法权自先启守之在心中敬绍兴绪远复立鸿文通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起源源流,杨(Y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①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②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③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④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独姓 独氏家谱 独姓起源 独姓名人 独姓的来源 独姓简介
本文2023-09-30 12:19: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