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历代皇帝列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4收藏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第1张

1、道武帝拓跋_(371-409)是代国开国皇帝拓跋什翼健的嫡孙,父亲拓跋_在拓跋_出生之前就在内乱中死亡,六岁的时候前秦攻打代国,拓跋什翼健战败后被部下杀死,前秦趁机灭掉了代国。前秦皇帝苻坚原本要把拓跋_带回长安监管,但是在代国旧部的游说支下六岁的拓跋_得以留在代国故地。公元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战败,叛乱四起,前秦分崩离析,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年仅16岁的拓跋_趁机召集旧部重建代国,同年又改国号为魏国!经过几年的征战,拓跋_统一了代国故地,与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后秦姚兴三足鼎立。公元395年拓跋_在参合陂打败后燕主力,后燕一蹶不振,两年后拓跋_率主力南下攻打后燕,占据了后燕绝大部分领土,将后燕分成南北两部,公元404年又在柴壁之战中击败后秦姚兴,抑制了后秦的发展,北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此时的拓跋_开始志得意满,刚愎自用,为求长生不老服用寒食散,以至于脾气暴躁,猜忌多疑,滥杀大臣,最终在公元409年被儿子拓跋绍弑杀,年仅39岁。

2、明元帝拓跋嗣(392-423)拓跋_长子,公元409年拓跋_在宫廷政变中死去,太子拓跋嗣平息内乱,继位为帝,成为了北魏第二任皇帝。拓跋嗣在位14年,任内团结各部落首领,下诏书招纳贤才,劝课农桑,休养生息,北魏国力迅速提升,为以后北魏统一北方,饮马瓜步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422年,拓跋嗣趁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病死之际出兵南下,夺取河南之地,留下大将镇守河南,自己率军返回首都平城!拓跋嗣为求长生时常服用寒食散,日积月累之下毒性频频发作,身体日益虚弱,再加上南征刘宋积劳成疾,于公元423年病逝,年仅32岁。

3、太武帝拓跋焘(408-452)明元帝拓跋嗣长子,北魏第三任皇帝,罗晋唐嫣主演的电视剧锦绣未央中那位皇帝陛下的原型。拓跋焘16岁继位,一生之中东征西讨,相继灭亡了胡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中国北方百余年来的分裂局面,;向北驱逐柔然,摧毁了柔然主力,解除了魏国北方最大的威胁;向南攻打刘宋直至长江,饮马瓜步江,可以说是武功赫赫!晚年的拓跋焘和祖父拓跋_一样滥杀大臣,但是杀完之后又会后悔。太子拓跋晃和中常侍宗爱不和,宗爱担心拓跋晃登基之后遭殃,于是挑拨拓跋焘拓跋晃父子之间的矛盾,脾气暴躁的拓跋焘屡次训斥太子,拓跋晃在忧惧中死去。后来拓跋焘后悔逼死了太子,宗爱得知之后担心自己被处死,决定先下手为强,趁拓跋焘睡熟后将他杀死,时年44岁。

4、南安王拓跋余(?-452)拓跋焘之子,拓跋焘死后宗爱拥立拓跋余继位,拓跋余登基后不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宗爱总管朝政,权力极大。后来拓跋余担心宗爱作乱,企图限制他的权力,宗爱得知后派人暗杀了拓跋余,在位仅仅八个月。

5、文成帝拓跋浚(440-465),太武帝拓跋焘长孙,拓跋晃长子,南安王拓跋余被宗爱弑杀后,拓跋浚在大臣拥立下继位,诛杀宗爱,平息内乱。拓跋浚任内北魏政局动荡不安,叛乱四起,虽然都被平定,但是北魏也元气大伤,此时南朝刘宋也陷入宫廷内乱之中,国力衰退,无力北伐,两国之间因此有了一段和平时期!拓跋浚在位13年,在公元465年病死,年仅26岁。

6、献文帝拓跋弘(454-476)文成帝拓跋浚长子,继位时年仅11岁,军队指挥权落入了大将军乙浑手中,乙浑不把献文帝放在眼里,自立为王,朝廷内外事无巨细都由乙浑处理,献文帝束手无策,成为傀儡。危急时刻冯太后调动亲信包围乙浑府邸将其处死,临朝听政,处理所有的军国政务!献文帝不满冯太后专权于公元471年让位于儿子拓跋宏,自己遥控朝政,屡屡率军出征柔然!后来献文帝和冯太后矛盾激增,于公元476年暴毙于皇宫之中,年仅23岁!

7、孝文帝拓跋宏(467-499)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继位之时年仅5岁,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是北燕皇族后代,汉人,是一位政治女强人,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央集权,增强国力,自太武帝拓跋焘死后日渐衰落的北魏重新强盛起来。公元490年冯太后病死,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孝文帝受冯太后影响很深,崇拜汉族文化!亲政后进一步进行汉化改革,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名,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因此孝文帝又叫元宏。他严厉镇压一切反对改革的鲜卑贵族,为此甚至处死了反对改革的急先锋——太子元恂,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北魏国力迅速强大。公元494年元宏迁都洛阳,并以洛阳为基地亲征南朝萧齐,战争互有胜负,战事不利令元宏郁郁寡欢,压力极大,就在这是元宏的妹妹带来了皇后失德的消息,元宏急怒攻心,一病不起,被迫返回洛阳,在行军途中病死,年仅33岁!

8、宣武帝元恪(483-515),孝文帝元宏次子,在位16年。在位前期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后期朝政黑暗,外戚专权,鲜卑皇室卖官鬻爵,大肆贪污腐败,国势由盛转衰。元恪还沉湎于女色,为此废除了“子贵母死”这一制度,胡灵太后因此活了下来,在宣武帝元恪死后祸乱朝政,为北魏分裂埋下了祸根!公元515年元恪病死,年仅33岁。

9、孝明帝元诩(510-528)宣武帝元恪次子,他六岁继位,母亲胡灵太后擅权乱政,公元525年爆发的六镇大起义,敲响了北魏王朝的丧钟。此时北魏朝廷仍处于争权夺利之中,权力的争夺使得母子之间再无亲情可言,公元528年胡灵太后派人毒死了亲生儿子元诩,元诩时年19岁。

10、孝庄帝元子攸(507-531)孝文帝元宏的侄子,彭城王元勰之子,孝明帝元诩被毒死后元子攸跟随尔朱荣率军攻入洛阳,被拥立为帝,但是元子攸只是尔朱荣的傀儡,没有实权。尔朱荣平乱后图谋帝位,却被元子攸先下手为强,被骗入皇宫伏杀,但是元子攸也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三个月后他被尔朱荣的儿子尔朱兆俘虏后勒死,计在位3年,年仅24岁。

11、长广王元晔(509-532);

12、节闵帝元恭(498-532);

13、安定王元朗(513-532);这三位都是北魏皇室宗亲,元子攸杀死尔朱荣后,尔朱兆起兵讨伐,不再承认元子攸的帝位,拥立长广王元晔继位。元晔在位仅四个月就被废,第二年被尔朱荣部下高欢杀死,时年23岁;

14、孝武帝元修(510-534),北魏最后一任皇帝,公元532年继位,在位三年,迫于高欢的军事压力投奔关中军阀宇文泰,却被宇文泰杀死,时年25岁。宇文泰拥立元氏皇族元宝矩继位,割据关中;高欢在邺城拥立清河王元善见继位,割据中原;从此北魏一分为二,史称西魏(元宝矩),东魏(元善见),魏国名存实亡,权力掌握在宇文泰高欢等人之手。

西夏(公元1038---1227年,共190年)西夏是两宋时期我国境内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辖有今宁夏 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它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因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但最终被蒙古所灭。西夏共有12个帝王(包括太祖、太宗),其中病死的6帝,被敌方射伤致死的1帝,在内争中被刺而死的1帝,被废黜后被谋杀的2帝;国将亡惊恐而死的1帝;国破被蒙古兵杀死的1帝。太祖(李继迁) 太祖,名李继迁(公元963~1004年),党项族,北宋时任节度使,西夏国奠基者。在位14年,被箭射伤,创伤恶化死去,终年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李继迁,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县南)人。祖先为拓跋氏,唐朝时因参预镇压黄巢起义,被赐姓为李。 公元982年,他的哥哥李继捧献出所占土地,归附北宋。他不愿内迁,带领亲信和家属几十人逃往党项族居住的夏州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以积蓄力量准备起事。公元985年,他设埋伏诱杀了宋将曹光实,攻占了银州。公元986年宋朝派大军讨伐他,他放弃银州逃跑,投降了契丹。

契丹将公主嫁给他,并帮助他扩大力量。公元990年,他被契丹封为夏国王,攻占了银州和绥州。 公元991年,他请求降附北宋,宋太宗授给他银州观察使的官职,并赐姓名为赵保吉。公元997年,又被任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公元1002年,他攻陷灵州(今宁夏 自治区灵武县南),改称西平府,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公元 1003年,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后,又转而西攻回鹘和吐蕃诸部。11月攻陷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县)。当时,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一名巴拉济)已被宋授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他配合宋军攻陷西夏西凉府后,又伪称归附李继迁,率领部众排列于校场,接受李继迁的检阅。检阅时,潘罗支冷不防张弓一箭,射中李继迁左眼。吐蕃兵顿时纷纷拔出短刀一拥而上。李继迁由部下奋力抢救,且战且退,逃回了灵州。途中李继迁因为眼球被射破,痛昏过去几次,于公元 1004年正月2日死去。李继迁于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被谥为太祖。太宗(李德明)太宗,名李德明(公元979~1031年),小字阿移。太祖李继迁长子。太祖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终年53岁。一葬于嘉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五里处)。

李德明,太祖李继迁长子。太祖于公元1004年正月受伤而死,他于同月继位。 李德明继位的第二年,遵照太祖的遗嘱,先后向宋、辽两国称臣。他先派使臣奉表请求归附北宋,又向辽请求封号。宋、辽都封他为西平王。公元1006年,宋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10年,契丹册封他为夏国王。他与宋、辽和平相处,扩大贸易往来,促进了党项族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公元1020年,他建都兴州(今宁夏银川市)。公元1028年,又仿效宋朝制度立子元吴为太子,一心想称帝建国。公元1031年,李德明未及称帝而病死于兴州。李德明于其子李元吴称帝后,被谥为太宗。景宗(李元昊)景宗,名李元昊(公元1003~1048年),太宗李德明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后称帝。在位11年,为子宁宁哥谋杀,一说为野利族人浪烈谋杀,终年46岁。葬于泰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元吴,又名曩霄,小字嵬理,他称帝后,曾废去唐、宋两朝所赐的姓—李、赵,改用党项族的姓“嵬 ”。李元吴武艺高强,精通汉文,熟读宋朝法律、兵书,还能画画,是个文武全才。 公元1028年,他奉命攻克西凉府等城,并因战功被太宗立为太子。公元1031年,太宗病死,第二年他袭位为夏国王,宋朝封他为西平王。

他建年号为“显道”,准备建立国家。一些党项旧贵族反对他称帝建国,策划政变,被元昊一一镇压。公元1038年,他称“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他又废去宋西平王的封号,以党项族语自称“兀卒”(一作“乌珠”,宋人误为“吾祖”,意思是青天的儿子)。李元昊在位期间,制定了官制、军制、法制,扩军到 40多万,创造了西夏文字,刻印—了书籍,并抵挡住了宋和辽的连番进攻,统治着今甘肃省、宁夏 自治区、青海省和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成为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政权。 李元吴善于用兵。公元1041年,他率领大军南犯,宋朝派大将任福统领大军迎战。元吴将10万大军埋伏在好水川口(今宁夏 自治区隆德县北面),又将一百多只鸽子装在一些泥制的盒子里,放在大路两旁,然后自己只带领少数人马,假装西逃,引诱任福追击。任福追到好水川口,见路旁有许多盒子,命人打开,鸽子顿时飞了出来,在宋军头顶盘旋,这就是出击的信号。西夏大军根据鸽子指示的方位,猛扑宋军,大获全胜,杀死了任福。 李元吴尚武,讨厌儒学。他的长子李宁明却好儒学。有一天,他问李宁明什么是“养生之道”李宁明回答说:“不嗜杀人。

”李元吴又问什么是“治国之道” 李宁明回答:“莫善于寡欲。”李元昊大怒,骂道:“你这小子说话不伦不类,不是成霸业的人材。”很不喜欢他。不久,李宁明病死了,李元吴另立子宁宁哥为太子。李元吴生活荒*,竟然夺取儿媳(宁宁哥的新婚妻 子) 移利氏立为皇后,废去原来的皇后野利氏。宁宁哥羞愤在心,野利氏也悲愤填膺,母子俩一心伺机雪恨。公元1048年正月的一天,李元吴外出游猎。宁宁哥以护卫侍候为名,身佩长剑,跟在身后。待到随从跑开时,宁宁哥突然拔出长剑朝元昊的脑后劈去。李元吴躲避不及,被削掉了鼻子。他捂鼻呼救,随从闻声赶来,宁宁哥只得逃遁。李元吴挣扎着骑马回宫,第二天就死去。(另一说是野利族人浪烈和宁宁哥等入宫刺杀了元昊。)元昊死后谥为景宗。毅宗(李谅祚)毅宗,名李谅祚(公元1047~1067年),小字宁令哥。景宗李元昊子。李元昊被太子宁宁哥杀死,国相没藏讹庞又杀死宁宁哥,立他为帝。在位20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安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谅祚,李元吴被宁宁哥和野利后杀死后,国相没藏讹庞又捕杀了宁宁哥和野利后,和统兵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李谅祚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延嗣宁国”。李谅祚继位时,年仅2岁,由母没藏太后和国相没藏讹庞执政。

公元1061年,讹庞父子阴谋要杀死李谅祚而夺取皇位。讹庞的儿媳梁氏向李谅祚揭发了这阴谋。李谅祚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捕杀了讹庞父子而亲政,并娶梁氏为皇后李继迁简介,以皇后弟梁乙埋为相。李谅祚亲政后,增用 ,实行变政和改革党项族旧俗,推行汉礼,与宋朝划定地界,开展贸易,并西攻吐蕃诸部。公元1066年9月,又因与宋朝不和,他亲自统领数万大军攻打宋朝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县),被流矢射伤而退兵。次年12月,病死。李谅祚死后谥号为毅宗。惠宗(李秉常) 惠宗,名李秉常(公元1061—108(3年),毅宗李谅祚长子。毅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病死,终年26岁。葬干献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秉常,其父毅宗于公元1067年12月病死后,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乾道”。 李秉常继位时,年仅8岁,由太后梁氏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公元1076年,李秉常16岁,开始亲政。公元1080 年,梁太后和梁乙埋又将李秉常囚禁于离故宫五里左右的兴州(今宁夏 自治区银川市)的木寨里。公元1083年闰6月,由于将领的反对,梁太后又不得不让李秉常复位。公元1086年7月乙丑日,李秉常病死。李秉常死后谥号为惠宗。

崇宗(李乾顺)崇宗,名李乾顺(公元1083~1139年),惠宗李秉常长子。惠宗病死后继位。在位54年,病死,终年57岁,葬于显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乾顺,其父惠宗于公元1086年7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改年号为“天仪治平”。李乾顺继位时,年仅3岁,由梁太后和梁乙逋执政。公元1099年正月,梁太后被辽国毒死,他亲政。李乾顺亲政后,对外采取依附辽朝与对宋和解的方针,对内消灭统兵的贵族势力,以巩固皇权,并大力提倡汉族文化,以汉学为国学。金国兴起,李乾顺又依附金朝,乘金军全力攻宋之机,极力扩展地盘,使西夏的疆域扩大到最广袤的阶段。公元1139年6月4日,李乾顺病死。李乾顺死后谥号为崇宗。仁宗(李仁孝)仁宗,名李仁孝(公元1124~1193年),崇宗李乾顺长子。崇宗病死后继位。在位54年,病死,终年70岁,葬于寿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仁孝,其父崇宗于公元1139年6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大庆”。仁宗在位期间,皇权得到了巩固,领域扩展至22州。统治集团掠夺到大量的社会财富,因而沉湎于骄奢*侈的腐朽生活,使阶级矛盾更趋尖锐,爆发了哆吡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

当时,由于金国正致力于攻灭南宋,使西夏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宁的环境,社会生产和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进入了封建社会。李仁孝崇尚儒术,开科取士,使统治集团逐渐失去了崇武的风气,趋于文弱和安逸保守。公元1170年闰5月,统兵20年而专权的国相任得敬逼迫李仁孝“分国”,将一半国土归他统治,称楚国。后赖金国的支持,李仁孝设计将任得敬捕杀,避免了分裂。公元1193年9月20日,李仁孝病死。李仁孝死后谥号为仁宗。桓宗(李纯祐)桓宗,名李纯祐(公元1177~1206年),仁宗李仁孝长子。仁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为堂弟李安全所废,传又为李安全谋杀,终年30岁。葬于庄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纯祐,其父仁宗于公元1193年9月病死后,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庆”。李纯祐在位期间,蒙古兴起。公元1205年,蒙古军攻入西夏抢掠一月后退兵。李纯祐因西夏渡过了一次危机,便将都城兴庆府改名为中兴府。李纯祐的堂弟李安全因被李纯祐降封为镇夷郡王,心怀怨恨。公元1206年正月20日,李安全在罗太后的支持下,废黜了李纯祐,夺取了皇位。3个月后,李纯祐突告死亡,时人传说为李安全所谋杀。李纯祐死后谥为桓宗。

襄宗(李安全)襄宗,名李安全(公元-1211年),崇宗李乾顺孙,桓宗李纯祐堂弟。他废桓宗后夺位。在位6年,被李遵顼所废,传又为李遵顼所谋害,葬于原陵(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安全,越王李仁友子,封为镇夷郡王。后发动政变,废黜其堂兄桓宗而夺取了皇位,并改年号为“应天”。李安全即位后,继续依附金国,抗御蒙古,被金国册封为夏国王。他在位期间,蒙古军曾多次攻掠西夏。公元1209年7月,蒙古军猛烈围攻都城中兴府,李安全亲自督战,顽强守御。9月,连日大雨,河水暴涨,蒙古军便引水灌城,淹死城中居民许多,形势岌岌可危。李安全派人。突围向金国求救,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不肯出兵。12月,河堤决口,河水四溢。李安全无法坚守,只得将女儿献给成吉思汗请求议和,蒙古军退兵。公元12U年月3日,齐王李遵顼发动政变,废去了李安全,夺取了皇位。8月5日,李安全突然死亡,后人疑为李遵顼所谋害。李安全死后谥号为襄宗。神宗(李遵项)神宗,名李遵顼(公元1163~1226年),崇宗李乾顺孙。襄宗时掌兵权,后废襄宗夺位。在位13年李继迁简介,病死,终年64岁,葬于今宁夏 自治区贺兰山平羌堡西北。李遵顼,齐忠武王李彦宗子。

少年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后参加廷试,中进士第一(状元)。他曾袭封为齐王,又升为大都督府主统领兵马。他文武齐备,在皇族中颇有威望。公元1211年他49岁时夺取了襄宗的皇位,改年号为“光定”。李遵顼继位后,因金国拒不援救中兴府,改附金抗蒙的国策为附蒙攻金。从公元1212年起,连年攻金,使国力疲惫。公元1217年底,蒙古因李遵顼拒绝为它征兵而进军中兴府,李遵顼仓皇而逃。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又指令孛鲁准备攻灭西夏,使李遵顼的附蒙攻金的国策彻底遭到失败,受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被迫于12月宣告退位,传位于次子李德旺,自称“上皇”。公元1226年5月,正当蒙古军攻陷西夏河西诸城之际,李遵顼病死。献宗(李德旺)献宗,名李德旺(公元1181~1226年),神宗李遵顼次子。神宗被迫退位后继位。在位4年。惊忧亡国成疾而死,终年46岁。葬处不明。李德旺,神宗次子。其兄李德任原被立为太子,后因反对联蒙攻金,主张联金拒蒙,拒绝领兵进攻金国,而被神宗废黜,囚居起来。神宗退位,就传位于李德旺,于同年改年号为“乾定”。李德旺即位后。改变国策为联金抗蒙,但为时已晚。蒙古军大举进攻西夏,一路陷城克邑,西夏损失惨重。

公元1226年7月,他眼见亡国大祸临头,惊忧成疾而死。李德旺死后谥号为献宗。末主(李睍)末主,名李睍(公元~1227年),神宗李遵顼孙,献宗侄。献宗惊忧而死后继位。在位2年,国亡,后为蒙古兵所杀,葬处不明。李睨,西夏清平郡王之子。献宗于公元1226年7月惊忧而死,西夏宗室于同月拥立他继位,改年号为“宝义”。 李睍即位时,即面临亡国的危局。接位后,他率领军民展开了抗蒙救亡的最后搏斗,但无法抵挡成吉思汗的猛烈进攻。公元1227年春,蒙古军进围都城中兴府,李睨坚守半年后,因城中粮食用尽,军民大批得病,又遭强烈地震,城中宫室都被震塌,只得于6月向成吉思汗奉上祖传金佛和金银财宝请降,要求宽限1个月再献城。同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但李睍并不知情。几天后,李睍出城投降,却被蒙古兵杀死。蒙古兵又入城大肆屠杀西夏军民。西夏灭亡。西夏君主列表如下:党项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拓跋宁丛564年—588年拓跋木弥688年—631年拓跋赤辞631年—649年拓跋立伽649年—662年拓跋罗胄662年—676年拓跋后那676年—692年拓跋思泰692年—721年拓跋守寂721年—736年拓跋澄澜736年—765年拓跋朝光765年—786年拓跋干晖786年—806年拓跋澄岘806年—822年拓跋副叶822年—838年拓跋重建838-874拓跋思恭874年—881年(称夏国公,大唐定难节度使)李思恭881年—895年李思谏895年—908年李仁祐908年李彝昌908年—909年李仁福909年—933年李彝超(朔方王)933年—935年李彝殷935年—967年李光睿(为西平王)967年—978年李继筠978年—980年李继捧(赵保忠)980年—982年夏太祖孝光皇帝李继迁(赵保吉)982年—1004年夏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1004年—1032年西夏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1032年—1048年夏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8年—1067年夏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7年—1086年夏崇宗圣文皇帝李干顺1086年—1139年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39年—1193年夏桓宗昭简皇帝李纯祐1193年—1206年夏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206年—1211年夏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211年—1223年夏献宗兴德皇帝李德旺1223年—1226年顺武皇帝李睍1226年—1227年注:1 ^李元昊于1032年继承父亲李德明爵位,仍称藩于宋;1038年才脱宋自立为皇帝。

西夏国君主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拓跋宁丛585年—年拓跋赤辞634年—年拓跋思太拓跋守寂(为西平王)拓跋朝光拓跋戎德拓跋乞梅拓跋乾晖年—881年(称夏国公,大唐定难节度使)李思恭881年—895年李思谏895年—908年李仁祐908年李彝昌908年—909年李仁福909年—933年李彝超(朔方王)933年—935年李彝殷935年—967年李光睿(为西平王)967年—978年李继筠978年—980年李继捧(赵保忠)980年—982年夏太祖孝光皇帝李继迁(赵保吉)982年—1004年夏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1004年—1032年西夏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1032年—1048年夏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8年—1067年夏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7年—1086年夏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1086年—1139年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39年—1193年夏桓宗昭简皇帝李纯祐1193年—1206年夏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206年—1211年夏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211年—1223年夏献宗兴德皇帝李德旺1223年—1226年顺武皇帝李睍1226年—1227年注:1 李元昊于1032年继承父亲李德明爵位,仍称藩于宋;1038年才脱宋自立为皇帝。

北魏皇帝如下表,最厉害的是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

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史书里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如今已很少使用。

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数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

1、道武帝拓跋_(371-409)是代国开国皇帝拓跋什翼健的嫡孙,父亲拓跋_在拓跋_出生之前就在内乱中死亡,六岁的时候前秦攻打代国,拓跋什翼...
点击下载
上一篇:金氏族谱辈分下一篇:家谱是什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