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后人了家谱怎么处理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没有后人了家谱怎么处理,第1张

如果没有后人,家谱可能需要寻找适当的处理方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处理方式:

1 捐赠给图书馆或历史机构:将家谱捐赠给当地的图书馆或历史机构是一种选择。这些机构通常会乐意接受家谱,并将其纳入他们的收藏中,使其他人也可以研究和利用。

2 转让给其他亲戚:如果家谱属于某个家族的共同财产,那么可以考虑将其转让给其他亲戚。他们可能会对家谱感兴趣,并愿意保存它,以保护家族的历史。

3 委托给专业的家谱公司:有一些专门从事家谱保存和管理的公司,他们可以提供家谱的寄存、整理、修复和数字化服务。可以考虑将家谱委托给这样的公司,以确保它得到专业的保护和管理。

4 焚烧或埋葬:在一些文化中,家谱通常会被焚烧或埋葬,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如果遵循这种传统,那么可以按照适当的仪式将家谱进行处理。

无论选择哪种处理方式,都应确保家谱得到适当的保存和处理,以保护家族的历史和传统。

意思是避称其名。

讳是一个汉字,读作huì,本意是指违言,不说,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也指隐、隐蔽。该文字在《史记·范蔡传》和《战国策·秦策》等文献均有记载。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帝王、讳长官、避圣贤、避长辈。

扩展资料

讳名的历史

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 ,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陈光坚《讳源略说》也力主避讳之俗起自春秋时期。避讳之风至唐、宋和清朝,极为盛行。

  国家图书馆关于“地方文献”的征集函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区自然、社会现象和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地方文献中的方志、家谱,与正史一起构成中国史学三大支柱,方志更被赋予了资政、存史、育人的功用。国家图书馆从上世纪建馆之初即重视地方志、家谱的收藏,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现存方志、家谱的数量与质量都居全国前列。1990年4月国家图书馆在分馆(古籍馆)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专藏特色地方文献,为读者提供阅览、咨询服务,此后又增加了文史资料和年鉴的收藏。目前共有藏书52万种,24万册。但由于新修家谱、地方政协文史资料等多种地方文献以“非正式出版”的形式发行,给地方文献的入藏带来很大困难。

  2009年1月4日,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方志馆。方志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系统搜集、整理、研究、利用和保存,要成为为国家编修方志服务的信息机构,同时要建设成为全国地方文献系列专藏的收藏保存中心,地方文献服务咨询中心,整理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为了能够全面、系统收藏地方文献这一特色文献,国家图书馆特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各类地方文献。国家图书馆能够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长期以来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是国家图书馆丰富馆藏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图书馆借此向社会各界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诚挚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

  重点征集范围如下:

  1、1949年以前出版的地方志、乡邦文献;

  2、家谱及族姓资料;

  3、各地政协或文史委编辑的地方文史资料;

  4、各类志稿、各类专业志、部门志;

  5、地方党史资料;

  捐赠文献凡符合本馆入藏标准而本馆尚未收藏的,将被作为正式馆藏,永久保存,并将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作为捐赠文献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凭证。

  专此致函。

  寄赠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邮政编码:100034)

  收件人:国家图书馆地方文献组

  咨询部门:国家图书馆地方文献组,电话010-88003126

  E-mail:menghua@nlcgovcn

  网址:http://wwwnlcgovcn

  二○○九年一月

  首页上找到的。。你可以自己仔细看下

  附上地址首页:wwwnlcgovcn

  这个文的直接地址:http://wwwnlcgovcn/syzt/2009/0119/article_212htm

没有后人了家谱怎么处理

如果没有后人,家谱可能需要寻找适当的处理方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处理方式:1 捐赠给图书馆或历史机构:将家谱捐赠给当地的图书馆或历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