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后,是如何对待继子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4收藏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后,是如何对待继子的?,第1张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和外交名臣在清朝乃至整个古代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有李鸿章的身影,尤其深度参与了大清和列强之间的外交事宜,也因此,李鸿章的历史形象饱受争议,有人骂他是“误国者李鸿章”,有人又同情他的遭遇,“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无论如何,他是晚清时期站在明面上的人物,不管是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硬推在了前面还是时事逼迫他站出来抗下重任,总之,他是被历史选中的人物,注定在晚清时期为大清奔走,直至去世,他去世之后,慈禧太后还落泪感怀:“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李鸿章的评价虽大部分都失之片面,不够客观,但对于他的经历、他所经手的事情大部分都还是知道的,即便知道的比较片面,但李鸿章的大名也算得上是妇孺皆知了,但鲜少有人关注李鸿章的家庭,而且李鸿章的后人似乎也没有牛逼的存在,较之李鸿章,简直可以说说籍籍无名。

当然,这和李鸿章子嗣少也有关系,说起来李家虽是耕读世家,但真正起家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因为李文安于道光年间中了三甲进士,由此开始进入官场,与李文安同时登科的还有著名的曾国藩,后来李文安的长子和次子都曾拜在曾国藩的门下。

李文安不仅改变了李家的命运,而且子嗣也不少,他有六个儿子,全部入朝为官,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李文安的次子李鸿章。李家六兄弟在子嗣一事上都没有超过他们的父亲,生子最多的就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生了五个儿子,顺利长大成人的有四个,这个数目已经是兄弟之首了,也因此,李昭庆的两个儿子都过继了出去。

其中长子李经方被过继给李鸿章,五子李经翊过继给了李凤章。李凤章是李鸿章的五弟,娶了五个夫人,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没有,因此过继来两个儿子,其中亲弟弟李昭庆的最幼子是一个,还有一个是从堂兄那里过继的。

与李凤章不同,历史上李鸿章是有亲生儿子的,而且长大成人的有两个,但这都算是李鸿章年过四十才有的儿子,在四十之前,李鸿章没有儿子,在李鸿章这样的官宦之间,没有儿子,即便是有女儿也代表着无后,偌大的家业和爵位无人继承,这真是一种悲哀。

李鸿章的原配周氏原本是生了一个儿子的,但是很快就夭折了,而她自己也在1861年去世,当时的李鸿章39岁,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不算年轻了,此时还没有儿子就很难再有孩子了,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李鸿章在第二年,也就是1862年,他四十岁的那一年,将六弟李昭庆的长子、年仅8岁的李经方过继了过来,同时,李鸿章将清末进士赵畇的女儿赵小莲娶为继室。

两年之后,赵小莲为李鸿章生下嫡长子李经述。后来李鸿章的侧室莫氏在1876年又为李鸿章生下李经迈。其余早夭的儿子不算,李鸿章过继了李经方之后实际又生了两个儿子。那么,有了两个亲生儿子之后的李鸿章,是怎么对待李经方这个继子的呢?

如果单看一生经历来说,李鸿章的这两个儿子都比较低调,或许和李鸿章老来得子有关系,他们长大后面临的已经是风雨飘摇的大清,这两个儿子并没有在官场上有太大的发展,尤其是李经述这个嫡长子,虽然继承了李鸿章的爵位,但他实际上几乎未在官场上混过。

他算是被耽误的一名才子,聪慧异常,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工诗文,对历史极有研究,著述丰厚,但唯独没有进入官场,这倒是被李鸿章连累了,原本李经述中举后第一次廷试未被录取,只被选为内用员外郎,这就是一个名义上的位子,因此他继续读书,准备再一次考试。

1895年,李鸿章让李经述赴试礼部,结果因为李鸿章甲午战争的失败,文章已入围,旋即被踢了出来,李经述心灰意冷,不再参加考试,也为进入官场,而是潜心读书著述。他唯一的一次为官还是以参赞官的身份跟随74岁的李鸿章出使英、法、德、俄等国,其实就是为了贴身照顾年迈的李鸿章,除此之外,李经述一生远离官场。读书著述之外,他就是尽心侍奉父母。

他的母亲赵小莲常年生病,他衣不解带的照顾,赵小莲去世后,李经述悲伤过度,为此丢了半条命,另外半条命则是为了照顾父亲李鸿章,等到1901的冬天,李鸿章去世,李经述准备以身殉父,虽然最终被劝住,但身体还是彻底垮了三个月之后随父而去。

李经述的经历还比不上自己的庶弟李经迈,至少李经迈还真正进入官场过,虽然官职不高,在外交上的表现也中规中矩,但他似乎对官场也不甚在意,倒是很擅长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于1938年去世,去世之前,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综计一生,所作者,不甚爱惜之官;所办者,无足轻重之事;所遇者,全无心肝之人;所闻者,不知羞耻之言!”

从李经述和李经迈的经历来看,他们因为是李鸿章晚年所生,又生逢乱世,不仅没有得到父辈的庇护,还受了不少的连累。比两人情况稍好的就是李鸿章的继子李经方。

李鸿章并没有在有了亲生儿子之后薄待这个继子,而是将他一直带在身边,李经方很多时候担任的都是李鸿章助手的工作。这是李经方的幸运,也是李经方的悲哀。

李经方自从过继给李鸿章之后很受重视,李鸿章为他聘请名师为他科举做准备,又找专人教他学习英文,虽然先天资质一般,但在李鸿章的尽心栽培下也在28岁中举,开始跟在李鸿章跟前襄办外交事宜。

从此之后李经方就投身外交事业,但他在任上并没有真正的、大的建树,大部分时候都是作为李鸿章的助手,执行李鸿章的交派下来的任务,几乎所有的大事都需要经过李鸿章的点头,如果李鸿章不能点头,这件事就不能成型,这正是李经方的悲哀之处,只能活在李鸿章的影子里。

比如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被委派到日本与伊藤博文等人谈判,李鸿章拒绝了嫡长子李经述陪同的请求,而是带着已经有差不多十年外交经验的李经方到日本参与谈判。

李鸿章这一次差点交代了自己的性命,被刺客用手枪打中了左颊骨,昏厥过去,暂时无法继续谈判,后续清廷让李经方为全权大臣与日本人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李经方试图持强硬态度,但被李鸿章拒绝,因此李经方只能按照李鸿章的要求进行谈判,执行的依旧是李鸿章的意志。

从日本回来,光绪帝又命李经方赴台做交割,尽管李鸿章不希望李经方去做这件违背心意的事情,但光绪帝的命令他也无可奈何,从这里能看出李鸿章对李经方的爱护。

后来几乎所有的外交事宜,基本都是李经方跟着李鸿章去做,1896年,李鸿章带着李经述出使英、法、德、俄等国,考虑到李经述从未有过外交经验,李鸿章奏请清廷准许李经方随行,这是父子三人对一次在一起工作,但李经述主要负责的是李鸿章的饮食起居,而外交上的事情则是李经方帮着李鸿章在处理。

李鸿章去世之后,李经方继续活跃在外交上,后来被罢官之后先是居住在上海后又避居大连,在1934年去世于大连。

纵观李经方的一生,因为是李鸿章的大儿,他得以在外交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总体上做得比较好,但也因为是李鸿章的儿子,始终只是李鸿章的一个助手,不能有太过的自我,处处执行李鸿章的意志,无法真正大展拳脚。这样看来,成为李鸿章的儿子,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当然这并非说李鸿章对李经方不好,实际上从李鸿章对李经方的信任来看,他对这个儿子是很好的。从李鸿章的强势不难看出,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子跟在他身边办事,也是一样的结果,即只能执行,不行擅作主张。

今天,校易搜带来了北洋水师的建立和消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随校易搜去看一看。

我。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刘公岛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海军师。

清政府每年给这个海军部拨款400万两,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回想起来,北洋水师来之不易。

1875年,李鸿章受命组建海军师,随即通过赫德在英国订购了4艘驱蚊船,排水量分别为320吨和440吨。

6年后,他命令定远、镇远的装甲舰从德国沃尔肯造船厂出发,与后来命令靖远、涞源的巡洋舰一起,成为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

定远号是旗舰舰,造价142万英镑,排水量7200吨。

其他军舰大多来自英国,由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设计建造。

除了从欧洲采购,福州船政局也有很大贡献。平远排水量2000吨,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全钢战舰。

北洋水师有4000多名官兵。他们的船长和高级船员大多来自福州航务管理局,在英国学习和观察。

这支“万国牌”水师撑起了清朝的最后一面。

为什么是这张脸?

那一代人有心救国,却无力救国。

如果仅仅依靠福州船政局的生产,不足以支撑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而是依靠国外采购,最终导致后续不得力。

当时中国缺乏资金、技术和工业体系。

无论水面上有多少人,北洋水师都很难在突如其来的战斗中有持续的战斗力。

不仅硬件要靠英德,软件也要靠龙威李。

1879年,李鸿章第二次从英国买了一艘蚊船,郎伟立带着四艘蚊船来到大沽湖。李鸿章看到后非常感激。

当时,李鸿章正在物色外国顾问,并委托英国公使曾纪泽予以关注。

随行的郎伟力是曾纪泽的推荐信:“此人忠厚平和,可以留用。”海关总署的赫德和英国海军上将古德也提出了建议。

为了挖人,李鸿章开出了月薪600两的条件。

郎伟立很难抗拒,但他有几个条件:实权,英国海军部的许可,在中国的时间。

所有这些都涉及外交斡旋。经过三年的争论,李鸿章与英国进行了谈判。

1882年,郎伟立以副提督的身份来华,全面负责水师的日常工作。丁度只是李鸿章的心腹,做一些监督工作。

英国海军专业人士李朗伟来到北洋是降维打击。他组织并训练了海军,几年后,北洋水师成为一支战斗力量。

我们都知道,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武器和组织。

拥有武器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武器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严格的组织管理,包括军纪、奖惩、意志等等。

北洋水师的组织基本上来自郎。

到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的硬件和软件都已调整完毕,正式授权在刘公岛命名。

虽然是一般品牌,但也可以用。

其次,

北洋水师成为军事力量的前几年,英、俄、日就在密谋染指清朝的藩属朝鲜。

1886年7月,袁世凯向李鸿章报告:

朝鲜有人勾结英俄。'

朝廷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命令提督丁、副提督郎伟立分别从定远、镇远、济源、威远等地乘坐战船前往朝鲜东海执行任务。

演出结束后,我又去了一次海参崴,为了告诉英俄日:“我也是有能力的,所以我不怕尝试。”

由于这艘装甲船经过长途航行后需要在港口进行维修,李鸿章将四艘主力战舰送往日本长崎,在三菱造船厂进行维修。

顺便让日本见识一下清朝的实力。

8月1日舰队抵达长崎时,市民们看到飘扬的龙旗和巨型装甲战舰,一艘接一艘发出惊人的声音。

军营的生活很无聊,每天只看到海鸥和大鱼。对日本北洋军人要多体谅,请他们上岸购物,缓解旅途疲劳。

年轻人如何放松和娱乐?

酗酒嫖娼。

男人喝酒容易出事。北洋士兵很快与日本警察发生冲突,并严重刺伤了一名警察。

两天后,冲突演变成了一场武器战。40名士兵全部上岸,被日本警察包围分割。此外,市民们还用石头攻击和欢呼。结果5名北洋军人死亡,44人受伤。

大修居然导致人死,郎威很生气。

他给李鸿章发电报,要求如果日本海军失败,日本将被消灭,该省今后将陷入困境。

其实北洋水师是有力量消灭日本水师的,只是李鸿章不愿意,丁没有下令开炮。最后,他选择通过外交谈判解决。

日本赔钱。

日本人有“耻而后勇”的意思。他们在黑船事件后奋起改革,在长崎事件后决定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除了财政投入的倾向外,皇帝还从朝廷拨款,提取十分之一的官俸。连小孩子玩的游戏都是模拟海战。

8年后,日本拥有32艘排水量7万吨的战舰。

然而,清朝逐渐停止了前进。

建军以来,没有增配过军舰,也没有更新过火炮弹药。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已经落伍了。

北洋水师也陷入混乱。

表面上,郎伟立是英国顾问,但背后,他肩负着掌控海军师的重任。为什么英国人要控制花了这么多钱的海军部?让我们自己吃自己喂自己。

在这样的背景下,1890年爆发了升旗事件。

当船队到达香港过冬时,丁带着一些战船去了海南。由于提督不在,右翼连长刘升起连长旗,暂时指挥驻港军舰。

琅琊李很不高兴:

“提督不在这里,副提督在这里。你举公司总旗是什么意思?不丢人吗?”

这场官司打击了李鸿章,对于海军夺权斗争的目的,李鸿章的话里里外外透露出一个意思:

“北洋水师只有提督,没有所谓的副提督。”

好吧,既然无处立足,那就回英国去吧。

郎伟力回到英国骂中国,说中国不尊重他。英国也大受侮辱,宣布不再接收中国留学生。

弱国没有坚强的脊梁。

不仅要买它的船,还要接受它的控制。一旦舰队重新获得控制权,管理层将因对海军技术的无知而陷入混乱。

北洋已经没有真正懂海军的人才了。

车队使用的煤炭主要来自开平煤矿。只有质量好的五槽煤才能满足要求。

但开平煤矿的股东中不乏政府官员。为了赚钱,他们和煤矿办公室的张毅一起,卖了五箱煤给外国,只给海军提供了八箱劣质煤。

丁呕吐道:“煤尘散,烟重。”

他只是一个兼职工人。他怎么能和朝廷官员打架呢?由于煤炭供应不足,战舰的速度只有设计速度的一半。

此外,帝国党与朝廷的后党之争,翁同_与李鸿章的私党之争,北洋内部的腐败问题未来的国家财富已经初具规模。

清朝盘根错节。

日本短小精悍。

第三,

1894年9月16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开战。

由于装备落后,指挥不力,北洋舰队作战十分艰难,致远舰因多处受伤即将沉没。关岱对邓世昌说:

“今天的事件无非是死亡日本军舰只靠吉野,击沉这艘军舰足以平息它的愤怒,完成它的使命。”

这是北洋军人面对战败的热血。

致远舰没有击中日本军舰,而是被t上的炮弹击中

他的随从试图营救邓世昌,但他拒绝了。

“我决心杀敌报国。现在我死在海里了。我只是。我为什么要活下来?”

是的,国力在这一点上是弱的。除了为国捐躯,我们还能做什么?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的倾听命运的声音。

黄海海战下午五点半结束,北洋舰队被削弱,日本舰队撤离。

几个月后,剩余的战舰被疏散到刘公岛,并被日本舰队拦截。他们在1895年2月17日全军覆没。

和总兵刘自杀了。

程必光陪同道士牛畅向日军投降。

只有女巫,抬着丁等人的灵柩,在夕阳中离去,宛如大帝国悲壮苍凉的国运。

多年以后,中国再也没有更强大的舰队了。

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朝重建海军。核心战舰是海骑和海天。1904年海地人触礁沉没后,海旗脱颖而出。

该旗排水量4300吨,体积大,速度快,火力强。后来海旗队的队长是程碧光。

不出意外,这艘军舰也是从英国购买的。

毕竟是我买的。

晚清财政收入非常可观。好像什么都可以买,但是没有一个工业体系,一个人是无法靠自己的,必须被别人控制。

毕竟买的东西不是自己的。

这个体系包括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有制度才有信心。如果没有体系,购买的战舰再强大也是风中的浮萍。

清末民初,人们想要报效国家,却不能以工业体系为平台,只能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这是一场悲剧。

1911年4月,海旗从上海起航,远赴千里之外的英国,参加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

在访问了英国、美国、古巴等国后,第二年4月,海琪回到上海,只剩下清朝成为中华民国。

嗯,只是一次旅行。政权已经变了。

回国后,海琪被编入民国海军。军阀争霸的时候,18年6次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换了军衔。

1937年,淞沪之战战败。

日军分别由陆路和水路向南京转移。海琦和其他中华民国海军部署在长江上,参加江阴战役。

当时的民国海军总吨位只有5万多吨,而日本海军已经达到116万吨。

没办法打了。

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都被日军击沉。为了暂时阻止日军,海旗等战船不得不阻止江面下沉。

他们以最悲惨无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两个月后,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

四。

中国海军是什么时候变得强硬的?

应该是1949年。

当时已经打了三大战役,二野、三野准备渡河。为了防止敌军舰构成威胁,总部命令炮兵团封锁长江。

如果发现有外国军舰进入长江,警告无效,他们可以开火。

虽然我没有军舰,但是只要我敢来,我就用最普通的炮弹和你打。没有讨论的余地。

“不要欺负年轻的穷人”的精神出现了。

但100多年来,长江流域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他们早已习惯把长江作为自己的后花园。

皇家海军舰队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警告。它仍在南京停泊一艘军舰,为英国大使馆提供援助。

4月20日是外国军舰撤离的最后期限。

远东舰队不信邪。正好要让紫季节性逆流而上,和锚定在南京的伙伴换个防守。

既然没给你丢脸,那就打吧。

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定穿越区域后,紫四季立即遭到炮击,紫四季身受重伤,被困在炮火中。

在随后的炮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

虽然这种核心态度没有改变任何事情,但它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将成为他们未来展翅翱翔的火花。

五,

强硬的态度可以在局部战场上起到外交杠杆的作用。大国之间的博弈最终将以实力为基础。

海军的实力来自航母。

1980年,刘华清第一次登上美国海军“小鹰号”。美国以保密为由,拒绝让参观者接触仪器。

为了更多地了解航母,他试图身体前倾,踮起脚尖,仔细观察。

这一幕,他已经记在心里了:

想不出航母,我就死不瞑目。'

1998年,中国终于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瓦良格号。它回家的时候,被土耳其政府多方阻挠。

甚至要求10亿美元的保证金。

经过一年半的谈判,土耳其允许瓦良格号通过。瓦良格号回到大连的时候,已经是2002年了。

瓦良格号在未来十年处于重建阶段。

无数的技术难题需要论证和研究,无数的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效仿,因为他们心中都有大国梦。

只要想到过去的悲剧,就会点燃对未来的希望。

十年太长了。我无法想象涉案人员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据我所知,瓦良格号在2012年9月25日移交联运列车时更名为辽宁号,举国欢庆。

坦白说,我当时只是有点开心,然后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我的直觉是已经被买了。

直到昨天,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交接入列,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

嗯,很稳定。

尤其是“国产”二字,来之不易。北洋水师作为军事力量131年,中国终于有了国产旗舰。

我觉得“国产”这个词比航母更让人激动。

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苦,牺牲了多少人,为这一天付出了多少,对人类来说还不够。

对于亲身参与的人,我不禁想起马克思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造福人类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量压垮。那个时候,我们不会感到一点点自私可怜的幸福。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几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辉煌,但它将永远存在。”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会流泪。”

中国有句古话,“寿比南山”

但中国有句老话:“周虽旧国,命已改。”

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国家受尽屈辱,继续前进。毕竟这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国家,君子以自强不息。”

邓世昌在1894年的中日战争中阵亡。光绪皇帝亲自赠送了挽联:

这一天充满了泪水和强大的海军力量。

今天看光绪皇帝的挽联,似乎可以用另一种话语体系来解构和评价中国海军的百年历程。

这种屈辱一度让全世界的人落泪。如今的国产航母足以壮大海军。

大国以货量,兵无与伦比。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叶澄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叶澄衷族谱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上海近代宁波帮先驱叶澄衷“诚誉浦江”的故事,发生于他在上海黄浦江摇舢板期间,那时他的年龄是

上海近代宁波帮先驱叶澄衷“诚誉浦江”的故事,发生于他在上海黄浦江摇舢板期间,那时他的年龄是17岁。

17岁的叶澄衷有了一点积蓄,决心离开杂货铺独自经营。由于叶澄衷注重信誉,给人诚实可靠之印象,其杂货业务不断扩大。恰在此时,一件偶然的事情对叶澄衷的经商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日中午,一名叫哈利的英国洋行经理因找不到摆渡船,搭乘叶澄衷的小舢板,离开时将一个装有几千美元的提包遗忘在船上。叶澄衷见财没有心动,而是一直等在码头上,直至哈利回来寻找才将原物归还。哈利欲以美钞感谢,而叶澄衷坚辞不受。哈利随即表示帮助他开设五金店,并提供货源。

叶澄衷靠诚信起家。叶氏的诚信,不仅受到同人同行的称赞,而且也博得外商的好评与信赖。他的发迹是在17岁那年,自棹小舟,来往于黄浦江中,与番舶做小生意,有一天,有一位外商乘他的小舟过渡到十六铺彼岸,外商上岸时,忘带了一只手提的小皮包。叶氏发现后,那位外商己经远去。叶氏拉开皮包一看,里面有很多钞票与支票,于是叶氏在十六铺守候,等他来取,等到傍晚,那位外商急急忙忙前来向叶氏打招呼,找那只公文皮包,叶氏一见确是那位外商,就将此包如数奉还。那位外商拉开皮包一文不少,用一叠厚厚的钞票送给叶氏以表酬谢,叶氏婉意谢绝。这位外商原来是英国火油公司负责人,是中国部经理,他看叶氏诚实,就请叶氏去管理火油仓库并请一位中文教师和一位英语教师,帮助叶氏学习文化,从此叶氏对西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经营五金及火油等买卖中也有了靠山。

叶澄衷墓在何处叶澄衷后人有谁

大约十年前我妹妹去看过还是有模有样虽然不是很新但至规模较大今日百度上看了心酸呵比十年前破落更是历害了。浙江省政府应该对此重视起来重修义庄没错但老人家的灵魂也该得以安息才是。叶澄衷是我妈妈叶旋的曾祖父做为叶家后人我们十分关心叶澄衷他老人家。

叶澄衷的创业经历

1840年,叶澄衷出生在镇海庄市一个贫困农民家中。他6岁丧父,9岁读私塾仅半年,11岁就佣于庄市横河堰榨油坊当牧童。14岁那年,他到上海谋生,在法租界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7岁租舢舨船在黄浦江中摆渡,并向外轮兜售吃食百杂。19世纪中叶,叶澄衷善察商情,认为投资火柴市场必有大利,于是计划创办火柴厂。时逢旅日归国侨胞、镇海同乡张阿来向叶氏主动提议创办火柴厂事宜,并介绍他认识了其日本籍妻子。张妻当过火柴厂的职员,懂得火柴制造的技术流程。叶氏当面听取了张阿来夫妇的提议。

光绪十六年(1890)叶澄衷出资5万银两,在上海虹口朱家大桥(今唐山路)创建了当时上海最大的燮昌自来火公司。工人800名,日产火柴36万盒。其产品优良,胜过英商燧昌自来火局。燧昌厂因竞争失败而倒闭。(《上海通志》1825页)

不久,日商看到英商工厂倒闭,想乘机而入,把大批日货火柴倾销上海,想压倒燮昌厂,而叶氏就此降低每盒火柴价格,叶氏以汉口、芜湖、宜昌、镇海等地企业为依托,与日商抗衡,逼得日商再降价,节节败退。在温州迫使日商火柴价降到每箩2角6分,几乎亏本到无法再亏的地步。日商既无奈又佩服,称叶澄衷是“生意精”。

叶澄衷庄市故居(清光绪十四年建造)

1896年,叶澄衷又集资42万银两,委派同乡宋炜臣去汉口创办更大的燮昌火柴二厂。为此,叶氏特备信与奏折由宋炜臣禀报两江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见报非常支持,并给予很多优惠条件。1882年,叶澄衷向两江总督李鸿章禀报,“禀请置造轮船,设立广运局”,却被李鸿章以“已有招商局,不必另树一帜”为由驳回。后来,李鸿章去直隶督办北洋海军,叶氏趁此重提轮船之事。

1889年,他集资20万银两,兴办鸿安轮船公司。为了防备清政府干涉,他不得不托庇外国势力,挂靠英商和兴洋行,并向英国政府注册备案。

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二年,鸿安轮船公司已有飞龙、飞马、飞鲸、新汕头等11艘轮船,净吨位为7000余吨,约合总吨位11000到12000吨。公司先后开辟了长江上的申汉线,北方沿海的天津、烟台、牛庄线,东南沿海的汕头、淡水、基隆等地的海上航线。规模之大,仅次于英商的“太古”、“怡和”以及中国的招商局。

在鸿安轮船公司,叶氏始终是控股者。1904年以前,鸿安公司的股份一直为华方七、英方三,而叶澄衷是其中最大的股东。叶澄衷创办的中国人第一家洋行顺记五金洋杂货店,业务不仅在上海占领五金行业市场,而且还在天津、辽宁、烟台、青岛、宁波、汉口、厦门、福州等地拥有市场优势。

同时,他关注上海火油市场,成为火油大亨。叶澄衷就以亚细亚公司为起端,把火油打入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场。

1870年,叶氏将可炽煤铁号买下。并将可炽改为可炽顺记。可炽顺记成为上海最早进口煤和铁的商号而大获其利。

1894年,叶澄衷投入资金200万两银洋,在上海开设中国最早最大蚕丝纺织厂——上海纶华缫丝厂。这家厂不但保护了江浙一带蚕农不受蚕商投机压价之苦,而且对出口蚕丝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叶澄衷到了晚年还与严信厚、朱葆三等人创办中国人自己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并担任执行董事。这家银行设在上海,对上海的宁波商人大开绿灯,提供了很多方便与优惠条件。1871年,叶澄衷在上海一次慈善会议上坦言:“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会后,他立即筹办顺记商务学堂。该学堂招收学生以小学毕业生为主,学期一年,毕业后都由顺记号录用,实习后大多数分赴各地洋行工作。这是叶澄衷借鉴商务文化培育人才的第一次实践。

1875年,叶氏在上海创办叶记商务学馆,地址设在上海外滩金陵东路一条弄堂内。

1898年仲夏,叶氏宣布拟办一所学校教化儿童,宣布拨银10万两,并请樊时勋为筹建负责人,购张家浜地区土地18亩9分,每亩价200元左右。聘请樊时勋、陈祖烈、王予坊、曹予、乌询夫、叶志铭6人为校董。由余记工头承包建筑校舍,建造罗马式两层楼房共计42间,教室宿舍,膳厅两层楼房26间,小养正里平屋15间,并设置一印书处。

1902年秋,刘校长出任安徽芜湖观察使,校长一职由总教习蔡元培代理。后来由于学堂扩建,由叶澄衷之长子叶松卿出资10万两,不久又有叶澄衷的诸公子勉卿、子衡、又新、铁卿等人出资共10万两。

1903年5月,蔡校长出走日本,由章一山代理校长,其后白振民、蒋子帆、谢利恒等人先后担任校长。1911年,上虞人曹慕管自日本留学归国,被聘为校长,曹任职长达16年之久。

当学堂正式开学时,清政府督学部颁发匾额“启蒙种德”以勉,系清光绪帝御笔。又有“_朴权舆”四字匾额,系喀刺沁王所赠。

叶氏还嘱其子在庄市家乡的崇正书院,捐银洋5000元,还把全乡17所私塾、学馆、书院都改成西洋式学堂。

叶氏自思家贫,幼小失学,深感痛苦。于是和堂弟叶雨庵等人回乡,与叶氏族人商讨建立忠孝堂,叶氏义庄、叶氏义塾,议定的项目有:救济署、收尸施棺处、牛痘局、救火会、叶氏义塾等,叶氏拨款3万两白银,并指派其堂弟叶雨庵负责筹建。叶氏义塾建成,设在叶氏义庄之内,建有大礼堂、教室、办公室、寝室、伙房等设施。首批招收叶氏子弟20名。后来这所义塾发展为中兴学堂,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培育出了包玉刚、邵逸夫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中法战争中的爱国浙商,一生办学,培养了哪些大师?

中法战争之中的爱国浙商就是叶澄衷,他一生仗义疏财,并且兴办学堂,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出来了胡适、邵逸夫、李四光、竺可桢等大师。

叶澄衷原本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商人,但是他在与外国水手做生意的时候,勤学英语,卖出了更多的货物,他凭此买下了一只小船当起了小老板。之后他又拾金不昧,如数返还外商遗落的大量钱财。外商为了表示谢意,就给他请了专门的老师来教他学习,让他的眼界更加开阔,同时他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为他日后办学打下了基础。

慢慢地,叶澄衷凭借自己的眼光和努力成为了当地的商业大佬,涉足了五金、航运、地产、钢铁等多个行业,发达起来的叶澄衷并没有忘记初心,他开始出资救助贫民,又兴办教育,花钱培养学生,让他们学成之后到自己的企业实习,之后再让他们去社会上自由寻找工作。

当中法战争开始之后,爱国的叶澄衷捐献大量的煤炭来支持清政府,可惜堕落的清政府在取得胜利之后,反而签订下卖国契约来求和。叶澄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清政府失去了信心,就开始自己大力兴办学堂,力图从教育上来改变中国。于是他在1899年花费10万两白银,兴办了全中国第一所新式的私立学校,让新一代中国人开始接受教育,改变命运。

可惜他没有看到学堂的正式开课,因为这一年年末,他就身患重病离开了人世。但是在他临终之前,他再三嘱咐,一定要加大对学堂的投资,让学堂长久的运行下去。他的学堂之后也发展成为上海最顶尖的民办学校,著名的蔡元培先生于1901年出任校长,为社会输出了万千优秀学子,其中就包括竺可桢、胡适、李四光等人。

后来这所学校更是才人辈出,我们较为熟悉的邵逸夫也是出自这个学校,他就是受到了叶澄衷的影响,在全国各地捐款、修建学校,遍布祖国各地的“逸夫楼”就是由邵逸夫出资修建的。

爱国浙商叶澄衷先生,他的一生致力于教育,致力于祖国发展的根本,他的高尚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谁知道叶澄衷是怎样白手起家的?(要具体的)快!~~

在清末被誉为“五金大王”的叶澄衷(1840~1899),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也是善举不断的慈善家。他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少年发展成为腰缠万贯的工商巨子,其本身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艰难历程的缩影。

用心学徒

叶澄衷原名叶成忠,浙江镇海人,在兄弟姐妹五人中排行第四,他出生那年正逢鸦片战争。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叶澄衷,6岁丧父,父亲叶志禹英年早逝,苦命的母亲在极度贫困中独挑生活重担,穷困潦倒程度可想而知。

叶澄衷9岁时,母亲曾以星夜纺织换来的微薄报酬作为学费,送他读私塾,但半年即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和哥哥耕作。长至11岁时,母亲被迫将他送至邻近一家油坊做帮工,一年报酬仅有一钱和一捆柴薪。小小年纪的叶澄衷咬牙坚持了3年不堪回首的帮工生涯,恰逢一位经常来往于宁波和上海之间的乡邻倪先生,出于同情表示愿意将叶澄衷带到上海混口饭吃,母亲便以田中秋谷作抵向人借得2000文钱作为路费。这样,叶澄衷于1853年只身闯入上海滩。

叶澄衷到上海后,先是在一家小成衣铺干了半年杂役,店主只提供一日三餐粗菜淡饭,没有工钱。后来又在法租界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由于他勤于用心,很快即学会了一些经商售卖的技能。每天清晨,店主都要他划着一只装有杂货的小舢板,在黄浦江上向往来船只上的水手叫卖兜售,直到傍晚才返回店铺。渐渐地,许多外国水手对这位驾着一叶扁舟的少年货郎已非常熟悉,而叶澄衷也学会了一口洋泾浜英语。

创业契机

三年之后,17岁的叶澄衷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决心离开杂货铺独自经营。起初数年,他仍然驾着小扁舟在黄浦江上叫卖杂货,虽属小本经营,但也年有盈余。脑瓜灵活的叶澄衷还经常以各种食品和杂货,在外国商船上换回一些五金工具和零件,然后临时设摊售卖,赢利愈见可观。

由于叶澄衷注重信誉,给人诚实可靠之印象,其杂货业务不断扩大。恰在此时,一件偶然的事情对叶澄衷的经商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日中午,一名叫哈利的英国洋行经理因找不到摆渡船,搭乘叶澄衷的小舢板,离开时将一个装有几千美元的提包遗忘在船上。叶澄衷见财没有心动,而是一直等在码头上,直至哈利回来寻找才将原物归还。哈利欲以美钞感谢,而叶澄衷坚辞不受。哈利随即表示帮助他开设五金店,并提供货源。

1862年,叶澄衷结束了在黄浦江上漂泊叫卖的生涯。哈利不仅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而且以优惠价格提供充足的货源,叶澄衷在虹口美租界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专门售卖五金零件、废旧铜铁以及洋货杂物的五金行号,取名为“顺记”。

起初由于资本不足,“顺记”规模有限,所获利润并非像预期的那样丰厚。叶澄衷节衣缩食,咬牙坚持渡过创业之初的困难时期。同年冬季,叶澄衷将“顺记”移至百老汇(今大名路),希望能够扩大营业。由于始终坚持诚信经商的原则,逐渐获得往来客户信任,经营状况好转。

不久,著名美商美孚石油公司慕名而来,主动向叶澄衷提出以优惠的待遇,请“顺记”作为上海推销煤油的独家华商字号。讲定每推销一加仑煤油,叶澄衷获取25%的佣金,而且可在进货三个月之后再付货款,这对资金并不雄厚的叶澄衷可谓天赐良机。于是,叶澄衷以Chingthong(澄衷)的英文商号名义,与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经销十年的长期合同。当时上海尚未使用电灯,因此煤油灯上市不久即大受欢迎,“顺记”不仅能在一月内将进货销出,而且还可得到两个月的资金周转使用期。借此,叶澄衷的生意进入到迅速发展时期。

五金大王

在此后数年中,叶澄衷的业务蒸蒸日上,加上代销美孚煤油延迟支付的大量货款可用作流动资金,他得以不断扩大其五金业的经营规模。

叶澄衷先是收购曾经学徒但已破产的那家杂货铺的地皮,建起了新的五金店号“南顺记”,最初创

#李鸿章为什么向朝廷建议放弃收复新疆的计划,难道他不怕落得卖国贼的骂名#

闭关锁国达两百年之久,整个国家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太多太多。 无论是器物层面还是制度层面清王朝都需要恶补,有大量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就拿军事层面来说, 两次鸦片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入侵的,又恰逢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清王朝海防压力日益增大 。单依靠原有的福建水师那种木质军舰已经无法满足防务要求了,急需要构建起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可造不出来现代化的军舰啊,只能委托英法外购舰艇,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人都说百年海军,海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拿破仑厉害吧,曾经横扫欧洲,但不可一世的法军却每逢海战必输,因为他的对手是制霸大洋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大英帝国海军。

不光是海军,大清国防体系中八旗和绿营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表现如何,想必也不用多说,何止是不堪大用,都算不上是军队。 最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依靠的湘军、楚军这些地方汉族武装,编练新军也是迫在眉睫

大清的统治阶层对自身情况如何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当新疆遭到入侵时,统治者很为难,对于是否能击败侵略军、平定叛乱并没有多大信心。

打仗就需要调集部队,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清王朝的确锻造出了一支战力不俗的军队,诸如湘军、淮军和楚军。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是烧钱的买卖,七八万大军在西北作战,要打多久尚不知晓,光每月的用度就是笔天文数字;雍正年间,青海之战几乎耗光了整个国家的财政。

李鸿章、鲍源深等人力主海防,主张暂时放弃塞防, “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海防派认为时代不同了,当下清朝最大的敌人不在西北而是西方列强。西北闹得再凶也打不到北京去,大清亡不了国;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却攻陷了京师,还火烧了圆明园。

每一次入侵都是从海面上打上来的,所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并在沿海构建现代化塞防体系迫在眉睫。

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一直到1864年才结束,整个东南地区经济遭到了沉重打击,自宋开始国家的经济重心就一直在南方, 南方承担着整个国家一大半的赋税 。十九世纪70年代清王朝还未完全从动乱中恢复过来,无法海防和塞防并举。

1876年(光绪二年)1月,各省积欠陕甘军费已达2000余万两,只依靠各省的关协饷根本无法满足西征所需。如要开战不光要填补拖欠的军费,后续的开支还是一笔天文数字,而打造 一支拥有25艘军舰,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前后后开支也才3000万两白银

海防派的观点似乎有一点道理。就在海防派占据上风的时候,一大批地方大员却力主塞防,譬如 湖南巡抚 王文韶 认为: “目前之计,尚宜以全力注重西北 ”。山东布政使 丁宝桢 、江苏巡抚 吴元炳同时 也提出沙俄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最终清政府做出了海防和塞防并举的决定, 历史 证明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皇帝下诏令户部拨款平银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批准左宗棠自行向西方银行借款500万两的请求

即便如此筹措的军费还是不够,清政府实在是拿不出钱了。左宗棠被迫先后于1877年、1878年、1881年三次为西征军借洋款, 总计向外国银行借款1375万两,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

筹措到军费后,左宗棠一方面加紧购入粮草,另一方面向海外大量购入先进枪械,同时委托陕甘两地洋务运动期间建立的军械所为西征军生产枪炮。在军队大举开拔前,西征军装备有各型号西方枪械两万多支,规模远超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

此时的西征军可谓是清政府装备最豪华,最精锐的军队 ,再配合上左宗棠“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略 ,对阿古柏军队的作战大获全胜,粉碎了英国企图通过阿古柏占领新疆的企图。

西征得胜之后, 左宗棠屯兵新疆,进一步迫使沙俄将伊利归还给清朝,保障了领土的完整 。 历史 结果证明塞防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倘若当初清政府因为内外交困就同意了李鸿章放弃了新疆的请求,那无疑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前是,现在更是,任何试图放弃新疆的人和分裂新疆的行为,都是 卖国贼 的行径,不为容忍!

关于李鸿章是不是个卖国贼,我想人民网已经给过了答案: 李鸿章,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奸卖国贼

50多年前,出身基层的徐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创造了中国科技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蒸汽机制造者、第一个摩托艇制造者、中国化学元素命名法、第一个在《自然》年发表文章的中国人、第一个军舰制造者、第一个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格致学院的创办人。

今年恰逢徐寿诞辰200周年。他是江苏无锡人,但上海是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他的主要成就和科技成果也发生在上海。本文讲述了徐寿的几个创新故事,以纪念这位晚清“第一工匠”,学习他的工匠精神。

一本科普书诞生了《鲁班转世》

徐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一所乡村学校学习了11年。但是,他讨厌科举,喜欢研究智慧。“对各种农具、工具、家用器皿、艺术品和装饰品等的制作,都感兴趣并从事研究”。

在农村,他以手工业为生,立下了“四不”的座右铭:“不讲废话,不讲升,不讲星象,不讲占卜”。1855年,他和喜欢数学和物理的同乡华一起到上海,参观了外滩的一个图书馆,发现了《博物新编》这本书。这是一本通俗的科普书,不仅讲解了日常用品的结构原理,还介绍了当时声光电气化的新鲜知识。徐寿一看,喜出望外,赶紧买了下来。回国后,我不仅认真读书,而且“与华朝夕学习,用眼睛学习,偶有困难,互相讨论,力求彻底精神焕发”。

为了获得七色光,他用水晶印章打磨成三角形,以供检验;为了了解子弹行程的抛物线,我们还设置了远近多个目标进行测量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能工巧匠来说,有科普书籍可以帮助他们学以致用,在技能上有很大的进步。据记载,徐寿曾经制作过指南针、象限仪、编钟,甚至还模仿过墨西哥银元。一时间,“鲁班再世”的名声传遍了城乡。

1862年,洋务派领袖曾国藩封徐寿为将军,编入安庆淮军军械库。徐寿做了一个非凡的举动,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二儿子徐殷鉴建造了一个蒸汽机模型。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但当时中国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当这台蒸汽机模型在总督府测试成功时,曾国藩欣喜不已。在那天的日记中,他写道:“我,一个中国人,可以暗暗地为外国人的智慧而欣喜,但不能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骄傲。”

三年后,徐寿和华齐心协力,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机动木船,“长50多英尺,一次可行驶40多英里”。这艘船在长江中破浪前进,性能良好。它逆流航行了14个小时,顺流航行了仅8个小时。这艘船被命名为“黄鹂”,《战国策》年的意思是“黄鹂游弋于江海,淹没沼泽”。古人视黄鹂为江海千里飞的大鸟,以破浪腾飞之意命名。这开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先河。

上海第一家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特意派记者登上“黄鹂”一探究竟。他们回来后报告说,湟里使用的材料都是徐父子亲自监督的,没有外国模特和外人的帮助。也就是说,这艘蒸汽动力船全是“中国制造”,连螺丝钉都是徐寿用锉刀锉的。消息传到京城,清廷格外兴奋,徐寿被赐“天下第一匠”的牌匾。

此后,在徐寿和华的设计监督下,许多军舰相继下水服役。其中,第四艘战舰“Weiq

1868年春,位于上海的江南制造翻译馆正式开业。翻译家徐寿定居上海,后半生开始文化领域的创作生涯。

徐寿对外语不太熟悉,但擅长汉语。当时流行由熟悉外语的人把外语翻译成中文,再由擅长中文的人修改成文字。林纾通过这种方法成为近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在科技翻译领域,徐寿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多项创新成果,体现了“天下第一匠”的匠心。

徐寿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他的主要成就是主持翻译了大量的化学著作,并成功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

化学著作翻译的最大障碍是如何将元素符号的字母翻译成汉字。当时有人将元素符号的字母音译为汉字,如李为“梨”,F为“脂”;有的人直接音译,比如把Mn翻译成“Mengenis”;还有人把“氢”写成“光”,把“氮”写成“光”。如此五花八门的翻译让人一头雾水。

那么,徐寿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相传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徐寿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明朝的家谱。其中很多名字都和金属矿物有关,直觉告诉他这对翻译化学元素有帮助。

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是一本明太祖的家谱。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写了20多首五言诗,要求后代男性按照诗中的词来排列名字。第一个字按辈分选,第二个字按五行之后的“木、火、土、金水”顺序选。但随着孙岳这个皇帝越来越多,诗里的词就不够用了。于是乎,古籍中的生僻字被一个个找了出来,还创造出了汞、钋、钛、烷烃等一些偏僻的词汇。

徐寿看后大受启发:一是没有名字的新事物可以自己造,二是借助“木火土金水”完成造词。于是,他和别人商量后,在译文《化学鉴原》中写道:“西方国家以质量著称,字多音繁,不可能翻译成中文。今天仅以原字之名,取罗马字第一声,翻译一个汉字。如果第一个音不符合,就用第二个音加偏旁以区别于其他,同时读原音”。寥寥几笔显示了他杰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

就这样,徐寿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和元素符号的性质,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字。他采用形声字法为主要方法,所有金属除金字外,音译后与简单汉字组合,于是出现了钙、镁、钍、铋等新词。非金属在石字旁边,所以加了磷、硼、硅等一堆新字;对于气体元素,翻译成氢、氧、氮、氯等。据统计,从0755年到79000年共引进了63个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由徐寿首创的有51种,沿用至今的有36种。

徐寿造词译象译音的方法得到了国人的普遍认可。1869年,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它传入中国后不久,人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翻译问题。日本得知后,立即派人研究,带回本国使用。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化学元素的数量从6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但新发现元素的中文命名一般遵循徐寿制定的原则。

详细的图纸

奠定教育救国的基石。

教育救国,振兴实业,是现代有志之士的夙愿。徐寿的价值在于他认为格致书院培养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有才华、有技能,更要懂得探索

要办学,就得有校舍,这就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于是,徐寿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李伯熙,获得财政拨款2000两白银。他还找到了江南制造局和上海道台的老朋友冯沪光,得到了2000两白银的慷慨捐助。加上其他中外人士的捐款,共筹得5000两白银。由此,才有可能购买一块空地并开始庭院建设。

徐寿可以筹钱,可以画画。考虑到学院是培养中国的技术人才,所以学校建筑要符合中国的建筑形式。于是,经过他的精心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一丝不苟的绘制,一幅体现中国风格的设计图跃然而出。同时,为了准确计算成本,他还去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对材料、人力、工时、人工成本等进行了调查计算。项目所需的。据此制定了整个项目的支出预算,并向董事会提交了设计图纸。

但由于董事会中外国人占多数,最终决定采用招标方式,请了几位建筑师分别做设计方案和预算,再由董事会选定。

几个月后,董事会审查了设计方案和预算。经过分析比较,最终认为徐寿的记述最为清晰,最为贴切。“董事会同意请他处理此事”。徐寿不负众望,担起重任。他不仅通宵工作不吃饭,还监督工地,全身心投入工程。三个多月后,一座漂亮的医院建成了。

葛书院建成后,徐寿把生命的最后10年献给了书院。在这里,他创造了中国科技史上的几个第一。比如创办第一本科学期刊《化学鉴原》,第一次采用实验教学法等等。有人曾评价说,格致书院徐寿等人开创的化学课表演性实验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化学界沿用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熠熠生辉。

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同时,徐寿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后,是如何对待继子的?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和外交名臣在清朝乃至整个古代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有李鸿章的身影,尤其深度参与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