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地区的历史名人
一、孔子、孟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继往圣”、“开来学”的又一位
儒家代表人物。后人将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联在一起,称作“孔孟之道”。
它作为封建统治阶段的正统思想,其影响之大,是古代其他任何思想体系
所无法比拟的。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
于曲阜东南25公里的尼山。祖先是宋国的贵族,父亲叔梁纥在他幼年时
死去,母亲颜征在艰苦的条件下把他抚养成人。孔子早年便奋发学习,
办事勤恳。认真负责。年长后在中都(今汶上南)做地方官,还曾在鲁国
任管理建筑的司空及管法律刑狱的司寇。在任时忠于职守,政绩卓著。
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今莱芜)会盟时,孔子跟随鲁定公,机智勇敢地给
鲁国争了光。后因政治活动不得意,离开鲁国,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十四
年。他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古代文化遗产,
培养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献,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大影响。
在政治上孔子主张用“仁”来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放宽对劳动者的
剥削,以稳定统治。一次他周游列国,走到泰山脚下,见一个老妇人在坟
前痛哭。问起原因,得知她的公公、丈夫、儿子都为了躲避官府的苛政来
到这里,结果都被老虎吃了。孔子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
主张“为政以德”,当政者要任用贤才,远离恶人。要“节财”,要“利
民”、“富民”、“使民以时”。他要通过施行“仁政”、“德治”实现
自己的理想社会。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风。他的学生来自当时许多国家,出身、年龄各不相
同,品行、性格多有差异,但他都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多
次对学生们说:“我有什么教什么,对你们从来没有隐瞒。”他提倡实事
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懂就向别人求教。他主张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和
做配合起来。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曾说:“不到学生想
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不去启
发他。”
孔子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教的内容有“礼、乐、射、
御、书、数”,即“六艺”。包括从政治国的大事(礼、乐)、军事体育
(射)、对外交际(御)、写字的能力(书)和计算的本领(数)。他反对死读
书,希望学生学了要用。他把学生分作“德行、言语、文学、政事”四科,
学习各有侧重,有的放矢。孔子晚年除教学外,还着手整理了许多古代文
化。他删诗书,订礼乐、修周易,还把鲁国的国家档案加以整理,编成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珍贵的古代典籍,经过孔子整理,得以保存下来,这
是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
由于孔子的许多主张对稳定统治秩序有利,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把他奉为“文
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以他的思想
为基础改造成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统治了二、三千年,其中糟粕部分当
然不少,但也包含着许多民主性的精华。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邹县)人。孟子
为鲁公族孟孙氏的后代,父亲早丧,自幼由母亲倪氏教养。孟母“三迁”、
“断机”一直传为教子的佳话。后来孟子跟孔子的孙子思子学习,对孔子的思
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与孔子
并称的儒学大师。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曾先后到齐、魏、宋、鲁等
国进行游说。在政治上,他主张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施行“仁政”。
在经济上,他提出“井田制”,“薄赋敛”。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这样做了,在
军事上就可以“得道多助”、“仁者无敌”。他主张对人们进行教化,主张
“修其孝悌忠信”,要人们“求放心”,发现、恢复和培养自己的“良知良
能”。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
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他宣称只有他的这一套“仁政”学说,才是上应
天理、下合人性的“爱民”之道,才是符合历史传统的“先王之道”。
孟子四处游说,虽得到一些人士的赞同,但由于各国诸侯互相兼并、侵吞,各国
的统治阶级不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义”说。这就注定了他在游说中
不断碰壁。晚年,他归隐故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叙诗书礼义,作《孟
子》七篇。这既是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在我国哲学史
和文学史上都占有较高的地位。
孟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4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就是效法孔子,广收门
徒,办私学,宣传他的思想学说。孟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他
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先后也有几百人。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
人生的乐趣之一。他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
方法上他主张用启发式教学。他说的“心之官则思”,就是要学生动脑筋,思
考问题。他强调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能做出成就。
孟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出现的儒学大师,被尊奉为“亚圣”。在漫长
的封建社会里,《孟子》一书被视为儒学圣教的入门。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
会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孟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二、颜子、曾子、子思子
孔子有弟子三千,但有成就者就只有77人。而时常跟随孔子左右的不过几人。
在这几个高徒中,颜子、曾子是最突出的代表,还有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加上孟
子,历史上合称为五大圣人,足见颜子、曾子、子思子的成就和地位。
颜子 颜子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人。他父亲颜路(颜无
繇),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比孔子小30岁,29岁时头发白尽,31岁去世。一生
虽然没有做过官,却贤名远扬,其言行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元朝文宗时被追
封为“复圣”。曲阜建有“复圣庙”,称为颜庙。
颜回一生好学生进,终生勤奋读书,为人廉洁谦逊,虽然出身贫寒,但从不羡慕
富贵,而以贫为安,以贫为乐,又有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人前多次称赞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开
始跟孔子学习时,孔子恐怕他因穷而做出其他不好的事情来,便常常拿“节
俭”勉励他,不料颜回气节高尚,远出于一班富贵子弟之上。
颜回尊敬师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德行出众。他对孔子孝敬非常。由于他潜心
好学,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孔子非常喜欢他。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恢复周礼,周游列国,到处讲学,颜回自始至终陪伴侍奉。
颜回虽然自视清高,不愿当官为吏,但他却有宏大政治抱负。他追随孔子,周游
列国,不被重用。他自己也曾游历过一些诸侯小国,无奈他时运不佳。孔子曾
感叹地对颜回说,你我志同道合,但你的命运比我更遭。可颜回并没有放弃自
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说:“愿做一个辅佐明君的国相,用德来教化官吏百姓,不
伤财,不害民,使天下无战事,百姓无兵害,牛马牧原野,人人耕其田。使子路无
所用其勇,子贡无所用其辩。”孔子听后击掌叹道:“这是多么高尚的宏大志
向啊!”
颜回一生虽然没有什么辉煌的政绩和著述,但其思想言行,却对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过很大影响,并为后世儒家所推崇。曲阜城里现存的颜庙,为元代所建。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加封颜子为兖国复圣公。明代景泰三年(公元
1452元),以64世孙的颜仪为翰林院壬博士,奉祀颜子。
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生于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嘉祥)人。曾参与
其父曾点同为孔子的学生,他比孔子小46岁,是孔子弟子中年纪较轻、水平甚
高的一人。
曾子年幼时,家境贫寒,连件象样的衣服也没有,家中经常断炊。但他仍然刻苦
学习,咏诗唱歌,自得其乐。
曾参16岁时,拜师孔子,做了孔子的弟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曾说过:
“参也鲁。”是说他质朴实在,踏实认真。他刻苦学习孔子的学说,能透彻地
理解孔子学说的真谛,并把孔子的学说用“忠恕”二字概括起来。曾子一生小
心谨慎,待人谨逊,治学严谨,注意修身。《论语》中记他说:“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的话,成为后世人们
加强修养,虚心检查,回顾自己的作为,以继续进步的著名格言。
《韩非子》中记载了曾子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他们的
小儿子哭着要跟母亲同往。为了为叫儿子去,其妻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回
来杀猪给你吃。”儿子便回家了。等他妻子从市场回来时,曾参便去杀猪。妻
子说:“我刚才是和儿子说着玩着呢。”曾参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应言而
有信,对小孩更不要欺骗,当父母的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样子来。如果不杀,就是
你欺骗了儿子,儿子以后便不服你管教。”妻子见他说得有理,便同意他把猪
杀了。这个故事告诉后人,一个人应言而有信,只有取信于人,才能施教于人。
曾子一生主要以教授弟子为业。他的著作除《孝经》外,还有《大学》传世。
曾参是儒家的主要传道者之一。明朝皇帝封他为威宗圣公。在孔庙中,是随孔
子爱祭的“四配”之一。后世还在他的故乡修庙、建村,其直系后裔被历代封
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当今曾子庙(宗圣庙)位于嘉祥城南18里的南武山之阳,是
明朝正统年间在“曾子书院”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历经明、清各代多次修
缮,拥有5进院落,内分3路,占地46亩。庙内除宗圣殿外,还有记其孝道的涌泉
井和纪念其“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堂等。
子思子 子思子姓孔名及,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大约生
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子思子早年父死母改嫁,孤苦伶仃, 依祖
父孔子生活。受祖先熏陶,从小好学且养成了刚毅孤傲的性格。孔子死后,子
思子拜曾子为师,曾子将孔子的思想真谛全部传授于子思子。子思子受业后
“诚明道德”、“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潜心研究多年,终于著成了
《中庸》一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子思子居鲁,曾周游齐国、卫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君主与大臣们都
要按照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办事,兴公室之利,杜绝私家专断朝政,对老百姓多
施恩惠,邻国之间礼尚往来。他不随俗应时,不贪图“公侯之尊”和荣华富贵,
鄙视谄媚奉迎,坚持贫贱自守。他多次拒绝诸侯聘请,闭门授徒著书。子思子
曾说:要成大志,必须去掉欲望,穿得再好,绫罗绸缎不过是为了温暖身体;吃得
再好,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为了充饥。以身取节者,必须知足。只有知足,才不至
于因贪利而损志。
子思子卒年62岁,葬孔子墓之南。他一生除了著有《中庸》一书外,还有《子
思子》七卷,早年亡佚。汉唐以来,子思子的著作附于孔子《礼记》中,所以其
说不显。宋朝才从《礼记》中抽出,自成一书。宋徽宗崇宁元年封其为沂水
侯,端平二年才经子思开祀,列十哲之间。宋咸淳三年加封子思为沂国公,配享
孔子,为孔庙四配之一。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其为述圣公。
三、孔融、王灿、仲长统、王弼
继孔孟之后,汉朝和三国时代,在济宁大地上,又涌现出了许多很有成就的文学
家、思想家。孔融、王灿、仲长统、王弼等,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孔融(135-208) 孔融字文举。生于东汉末年,是孔子的十二世
孙。其父孔宙,曾任泰山都尉。兄弟七人,他是第六。小时聪明过人,四岁
时家中每次吃梨,他总是取最小的吃,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孔融四岁让梨的故
事。孔融在文学上成就很大,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10岁时,跟父亲到了京师洛阳。听说名士河南尹李膺从不接见一般客
人,孔融有意试试他的为人,就对李府的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家世代故
交,请你通报一下。”李膺一看来者是十岁学童,非常奇怪地问道:“是公
子的祖父和我相识吧?”孔融说:“是我和先生相识的。我的先人孔子与大
人的先人老子并称于世,有师友之谊,我与大人自然是累世故交了。”在座
的客人听了无不称奇,只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笑道:“从小聪明过
人,长大未必是奇才!”孔融立即接口说:“听大人如此高见,很可能您年
少时不太聪明吧?”李膺大笑说:“这小公子必有奇才。”
孔融13岁时,因父亲去世,回到故乡鲁国(今曲阜),一边守节,一边读
书。当时孔融的哥哥孔襄旧友张俭很有才名,但遭到宦官侯览的妒嫉与怨
恨。侯览制造借口捉拿张俭,张逃到孔融家,孔襄不在,孔融自己作主张收
藏在家中。后来事情泄露,孔融又与哥哥一起想方设法,掩护张俭逃走。官
府把孔融兄弟抓去问罪。孔融与哥哥争着担罪。由于这件事,孔融的名声更
大了。
孔融好贤喜才,敢为知己者死。他任太中大夫时,常常宾客盈门。但孔融也
嫉恶如仇,不与流俗为伍。他在司徒杨赐府中做幕僚时,曾参与议论官吏中的
贪污受贿行为。他列举了有权势的宦官的种种罪行。司徒害怕得罪宦官,派
人责问孔融,孔融据理力争,振振有词。外戚何进当了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送
贺表。孔融不得已到了何府,但越想越不情愿,等到何进派人来迎,他突然
夺过贺表就跑,终于弃官而去。何进大怒,私派刺客去追杀孔融。在谋士劝
说下,何进改变态度,反而以礼相待,推举他做侍御史。孔融则托病回到曲
阜家中,坚辞不仕。后来由于孔融在议论朝政时多次顶撞曹操,为曹操所忌
恨,于是制造罪名,将孔融全家老小满门抄斩,遇害时,孔融年56岁。
孔融口齿伶俐,文辞华美,有《孔北海集》传世。魏文帝曹丕非常爱读孔融
的文章,称赞他可与杨雄、班固媲美。并下令重金征集孔融文章,编辑成
册。
王灿(177-217) 王灿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济宁市东南)
人。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六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终年41岁。
王灿出身显贵,少年聪明好学,记忆力超人,14岁时已显示出他的才华。
一次友人和他同路外出,见路旁有一石碑,王灿就细读起来。同行的朋友等
他读完后问:“你能背诵下来吗?”王灿笑答:“这有何难。”说完背向石
碑,琅琅上口,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又一次王灿看人下棋,不知怎的棋子
乱了,王灿照原样把棋子摆好。大家不信,于是又摆开阵势下起来,棋到半
局,用手帕盖住,让王灿用另一副棋子摆出来。王灿摆完,打开手帕一对
照,竟一子不差,大家惊奇不已。
东汉初平元年(公年190年)夏季的一天,都城长安左中郎将蔡邕家宾客
满座,年近花甲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正忙得不可开交,忽然管家走来低
声耳语。蔡邕慌忙出前去迎客,匆忙中竟把鞋穿倒了,宾客见了,十分惊
讶。蔡邕便对宾客说:“这位是故司空王大人之孙,乃当世奇才,我远不如
也。”17时,由于他强闻博记,能文善算,博学多才而远近闻名,汉献帝
召他做官,封他为黄门侍郎。他因董卓当权,不肯就任。为远避战乱,寻求
知遇,南下荆州投靠他的同乡刘表。因王灿身体瘦小,相貌丑陋,刘表未予
重用,后归曹操,任职丞相椽,赐爵关内侯。曹操每次巡游外出或率军征
伐,总喜欢邀王灿同行。曹丕、曹植也非常尊重王灿。曹丕曾拜为侍中,人
俗称其“五侍中”。建安二十二年,王灿随军出征途中病逝。曹操父子非常
痛苦,曹丕亲率当时的知名文士哭拜尽礼,因为知道王灿生前爱听驴叫,曹
丕与众文士在墓前一起学驴叫,以示怀念。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灿为“建安七子”之一,并且是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一个,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他的诗赋极其锤炼,风格清丽,读后令
人回味无穷。有诗、赋、论、议等60篇传世。他16岁创作的《七哀诗》
,发语悲切,情致凄惋,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的作品收录
在《王侍中集》一书中,流传至今。
仲长统(180-220)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济宁市东
南)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死于献帝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20年),终年41岁。是一个主张社会进步的现实主义思想家。
仲长统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文辞。20岁时,他游学青州、徐州、并
州、冀州之间(今山东、江苏、山西、河北一带),熟知各地风土人情。凡
是与他交往者,都非常羡慕他的才华。他性格豪爽洒脱,不拘小节,直言不
讳,当时就有人称他为“狂生”。由于他声名卓著,州郡几次要征召他去任
职,他都借故推辞不去。他认为人生易逝,名不常存,做官不如安居乐业。
仲长统生活在朝政腐败、战乱纷争、农民起义的浪潮此伏彼起的东汉末年建
安时期。官僚知识分子中间,也有一部分人对当权的统治者发出抗议,形成
一种社会舆论,叫做“清议”。仲长统则是“清议”运动的领袖之一。仲长
统等著书立说,反对地主豪强的放纵奢侈和官吏的贪婪残暴,这种“刑名法
术之学”虽然难以挽救东汉末年衰败的总趋势,但在打击腐败势力,抑制苛
暴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仲长统反对宗教神学的“天道”,他认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他否认
天命,认为天下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所致。主张统治者应
该“因时施治”,“宽猛相济”。教化与刑罚交互使用。在政治上主张废除
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主张用限田的办法来制止土
地兼并,确定合理的税收,保持农业的稳定;在吏制上主张唯贤是举,选用
善士,人尽其才。仲长统提出的这些主张,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
性,但确实有其进步意义。
仲长统著书立说十余万言,收录在《昌言》一书。昌言,即“当言”的意
思。他的这些主张,一直为后世不少政治家所推崇。
王弼(226-249)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金乡)人。生于三
国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正始十年,享年24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
家和哲学家。
王弼出身为汉魏名门,从小天资过人,成熟较早。他不愿为官,潜心于学术
研究,致力于著述。主要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
子指略》、《论语释疑》等。在这些著作中,他阐发了老了的思想,试图用
老子思想来解释社会,维护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王弼认为天下万物皆表现
为“有”,但“有”的开始就是“无”,“无”是万物之本源。他认为,把
某一事物的属性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不能反映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
王弼主张“崇本抑末”,并对本末范畴加以探讨,这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第
一次,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把万物本源归结为“无”,显然陷入了唯心主
义。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大师之一。王弼之后,魏晋玄学的许多争论都是
在王弼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和加以发挥的。所以说,王弼在中国哲学
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哲学家。
四、白英
白英,字节之。汶上颜珠村人,后迁居汶上彩山。白英自幼聪明好学,
早年以耕田为业,十分了解汶上的地理水势。他豪爽耿直,学识渊博,
不慕名利,老百姓敬仰他,称他隐逸君子。
著名的大运河于隋朝开挖后,至元朝重修,成为连接黄淮、长江等五大水系
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时候,济宁至临清的一段运河上,以汶上南旺镇为中心
形成一个水背,因地势高,水源不足,这段运河未通航。工部尚书宋礼受命
前来治河,虽想尽千方百计,却仍没有解决问题。宋礼很是为难,便乔装出
访,来到汶上城北,适遇白英。两人坐在彩山之下的场圃上,讨论起治水通
航之事。宋礼见白英性格豪爽,治水学识渊博,于是虚心请教,并请白英任
主要技师,开始了治理运河的水利工程。
白英对运河的治理,早已思虑10年之久,对运河进行过勘察,掌握了山东
境内(临清到济宁)运河一带地势水情,及运河无水不能通航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治理运河的6条办法。
宋礼采纳了白英的建议,按白英的设计规划重新施工,亲赴现场指挥。经过
民工们艰苦奋战,历时9年,完成了开汶济宁段运河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
程,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泉泉相映,汇成一条完整的人工
水系。
白英治水,独具匠心,功绩卓著,利国惠民,为历代百姓和墨客文人所颂
扬。汶上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他点泉治水的动人故事。为纪念南旺分水工程
的胜利竣工,为长期发挥这一设施的巨大成效,明永乐年间,在南旺分水口
建一龙庙,取名为“南旺分水龙王庙”。庙内有白公祠和白英塑像,以供后
世瞻仰。明正德七年(1512年),追封白英为“功曹神”。清雍正年
间,又追封白英为“永济神”。光绪年间还加封为“大王”。民国初年,美
国水利专家方维观此工程后赞叹道:“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
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令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五、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
塘、岸塘,自称之亭山人,孔子64代孙。他出身世代书香门
第,祖居曲阜城南小湖上村。其父孔贞潘是明崇祯年间的举
人,博学多才,崇尚气节。清兵入关,曾组织过百姓保卫乡
里。孔尚任为贞潘第三子,自幼随父住在曲阜西南二里许的苗孔别墅
中。长大后曾在孔、颜、曾、孟“四氏学堂”就读。屡试不中,隐居城北石
门中读书。曾被67代衍圣公孔毓圻请出来撰修家谱。康熙二十三年
(1684)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到曲阜祭奠孔子。孔尚任被推荐为皇
帝游览林庙古迹的向导,并在孔庙诗礼堂设案为皇帝讲解经书,受到皇帝赏识,
下诏不拘定例,额外授予国子监博士。第二年孔尚任赴京就任国子监博士位,
向满汉八旗子弟讲授儒家经籍。
两年后,孔尚任便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去淮杨治理黄河决口,康熙二十九年回
到北京,仍任国子监博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升任户部福建清吏司
主事,两年后进阶为承德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升任户部广东清吏
司员外郎。不久被免官闲居。
孔尚任曾编过《孔氏家谱》,修过《阙里志》,写过几百首诗。他一生还有
许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典戏剧《桃花扇》。
《桃花扇》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悲
愤地反映了风云突变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无限情思。剧中以侯方
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为线索,铺陈剧情,塑造了一个才貌超群,又具有忧国
忧民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一代名妓李香君。《桃花扇》主题深刻,情节动人,
人物形象鲜明,为我国戏剧史上的名剧之一
据资料考证,鲁西南支系最符合历史情况。济宁市姓范的人最初应来源于鲁西南支系,即今山东西部的金乡县附近济宁以南,郑县西北一带地区。
据范氏族谱载,唐信宗乾符元年(874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至福建宁化,是为范氏入闽的始祖。至宋代,范氏称盛于福建,人才济济。范氏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许多支派。从明末开始,闽、粤范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来有的又进而迁至海外。
第一个渊源: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鲁西南支系: 即“六卿之乱”后,范氏流民在此所建的第二个“高平郡区”)。位于今山东西部的金乡县附近济宁以南,郑县西北一带地区。这是当时范氏流民在“六卿之乱”时为了避乱,集结而成的范家去系。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所构成的支系。自此之后,变有较大发展。该郡已于晋代秦始元年,即公元二六五年改为山阳郡。
另,还有山东济宁嘉祥县范氏字辈,族训为“树圣广朝志,东明启好光”。
建议查询本家家谱,从而溯源寻本,找出本系范姓来源于何地。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姬姓,唐尧之后,以封地为姓。相传尧称帝前先封在唐,后改封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陶丘),故称陶唐氏。其子孙有一支乃称陶氏。②出自姬姓,唐尧之后,以职业技艺命为氏。尧担任部落首领以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地方居住,以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尧的后裔有的以祖上职业命姓,形成陶姓。③以职业为姓。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春秋之后从事制陶业之庶民亦有以“陶”技为姓者。④出自虞姓,虞舜之后,以职官为姓。舜之裔孙虞阏曾官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后代遂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陶氏。⑤出自唐姓,因避帝讳而改姓陶。据《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载,宋陶谷,原姓唐,为避晋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其子孙遂相传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⑥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如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氏。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陶姓。 始祖:唐尧。迁徒: 陶姓最初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朝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人(今安徽宣城)。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人(今江西波阳)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朝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朝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朝初期,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朝时期,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台湾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过去的。目前陶姓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陶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零六位。郡望: 济阳郡 汉设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今山东定陶),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南迁后废。 丹阳郡 秦置丹阳(杨)县,治所在宛陵(在今安徽宣城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 浔阳郡 即寻阳。唐以今九江为浔阳县,又曾以江州为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堂号: 五柳堂 东晋诗人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社会动乱,政治腐败,辞官归隐。宅旁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并作《五柳先生传》。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济阳、丹阳、浔阳。②自立堂号:爱菊、寸阴、忠孝等。字辈: 湖南宁乡陶氏字辈:河岳精英淳厚希,钟祖开嗣继俊伟,昌明万重日欣荣,贵显乾坤瑞应德,维新士兴文章美,佑启贤良裕后人。 广西鹿寨陶氏字辈:善积全家庆,恩孙世代昌。 湖南浏阳陶氏字辈:世德刻成,九宗功庆,佑良人材,为国树和,奈乃家强。 湖北武汉陶氏字辈:启明懋守德,维宏加正字。 安徽长丰陶氏字辈:积德传有庆,存辛理志强。 江西南昌陶氏字辈:尚云佳运昌,英贤召其绪,端学茂儒修。 四川遂宁陶氏字辈:廷守继应,大国成文,天锡知学,万世荣昌。 黑龙江绥化陶氏字辈:文崇忠信,圣化永传,学思悌道,一真万年。 山东威海陶氏字辈:嘉传遵俊泽,伦宪启家升,恩义纬思广,范章智宝成。名人: 陶婴,春秋节妇。鲁人,陶门之女,籍贯不详,少寡,扶养幼孤。以纺织为业,鲁人闻其义,欲求之婚,婴闻之,作《黄鹄歌》,以示不二。此见《列女传》。 陶谦(132-194),东汉末将领。字恭祖。丹阳(安徽当涂东)人。汉灵帝时,为徐州刺史,曾镇黄巾起义军。后任徐州牧,据有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193年,曹操因己父被其部将袭杀,借报仇为名攻之,进至彭城(江苏徐州北)两军大战,曹军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他败退郯城。曹军攻郯不下,转攻睢陵等地。194年,曹军再攻,进占琅玡、东海等地。他正拟退丹阳,曹军因张邈叛变而退还兖州。不久病死。 陶侃(259-334),东晋将领。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幼孤贫。初为县吏,后举孝廉,得张华赏识,任郎中,渐升至将领。以镇荆湘一带农民起义升任荆州刺史。因王敦忌恨,贬为广州刺史。在州无事,每天早运百甓(砖)于屋外,晚搬回屋内,以习劳励志。王敦败,还荆州,加征西大将军。咸和三年(328),苏峻叛乱,他起兵讨伐,被温峤等推为盟主。乱平之后,进位侍中、太尉,改封长沙郡公。后兼江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卒后赠大司马。在军四十一年,勤于吏职,雄毅善断。提倡珍惜“分阴”,反对“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且善文辞,远近书疏,莫不亲笔作答,行文如流,未曾壅滞。《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今存文《逊位表》、残篇《相风赋》等,载《艺文类聚》。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没落士族。始任江州祭酒,因不满官场污浊,辞官归去。后又出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因不愿与士族社会合作,毅然归隐。义熙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文十多篇。这些作品,揭示了诗人“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和“大伪斯兴”的士族社会的矛盾,抨击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抒写了诗人的满腔悲愤和“金刚怒目”式的抗争。故龚自珍云“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鲁迅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方面代表作有:《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咏荆轲》、《述酒》、《赠羊长史》、《拟古》、《饮酒》、《感士不遇赋》等。由于他长期隐居农村,躬耕田园,接近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故能真心诚意地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与污浊的仕途相对立。这方面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等,而《桃花源诗并记》更是他长期农村生活的总结,那“秋熟靡王税”的世外桃源,寄寓着诗人的理想,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农民的愿望。但这毕竟只是一种乌托邦,并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烙印。此外,他的作品还宣扬了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陶诗艺术成就很高。他总结了汉魏以来五言古诗的优良传统,高度发展了古代民歌的白描手法,善于以朴素自然而极为精炼的语言、看似平常而耐人寻味的形象,抒写自己深厚的感情,形成平淡自然又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他的辞赋散文也一扫西晋以来骈丽绮靡的文风,挥洒自如,不事藻绘,“沛然自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冷斋夜话》引李格非语)。由于形式主义文学的泛滥,陶渊明在六朝影响不大,《文心雕龙》竟对他一字不提,《诗品》也仅将他列入“中品”。但唐以后,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直至晚清的黄遵宪,都十分推崇他,并程度不同地受到他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年十岁,读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即有养生之志。父为妾所害,遂终身不娶。读书过万卷,一事不知则以为耻。宋宋曾为奉朝请,齐时官至左卫殿中将军。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隐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即位后,礼聘不出,但朝廷每有大事,常前往谘询,时称“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好道术,爱山水,善琴棋,工书法,精通医学,擅长骈文。其诗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寒夜怨》较著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陶隐居集》。另著有《真诰》、《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等书。 陶安(1315-1371),明臣。字主敬。安徽太平(安徽当涂)人。《明史》载其“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元末举人。后率父老迎太祖于太平,授左司员外郎留参幕府。知黄州(湖北黄冈),宽租省徭,民以乐业。吴元年(1367)为翰林院学士,制议礼总裁官,与李善兴等制定律令。洪武初命知制诰兼修国史。有《陶学士集》。 陶宗仪(1316-),明初文学家。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寓居松江。元末举进士不第,遂弃志。工文章,尤刻意字学。亲耕园圃一区,得暇以笔墨自娱,常以树叶作笔记,贮入盆中,历时十年编成《辍耕录》,多记元代典章、掌故、文物及元末农民军事迹,兼论小说、戏剧、书画、诗词,具有极高学术价值。明初一度任教官。另著《书史会要》、《四书备遗》、《南村诗集》等,并辑前人小说笔记为《说郛》。 陶澍(1779-1839),清大臣。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历官给事中,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道光中,先后治理安徽湖、河,筹划太湖水利,疏浚海口;试办漕粮海运,上海运章程八条;兼理淮南盐政、大加整顿、改革,条上十五事,绩效颇著。所著有《奏议》、《诗文集》、《蜀輶日记》、《陶桓公年谱》、《陶渊明诗辑注》行世。道光十九年卒。谥文毅。 陶成章(1878-1912),近代民主革命家。字焕卿,浙江绍兴人。早年立志反清革命,曾两次赴京谋刺慈禧太后,未成。一度赴日留学,回国后参与创建光复会、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同盟会。次年主编《民报》。因与孙中山不睦,宣统二年(1910)在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任副会长,与同盟会分裂。武昌起义后回国,任浙江军政府参议员。后遭暗杀。有《中国民族史》、《浙案纪略》。 其他陶姓名人有西晋将领陶舆;东晋将领陶臻;唐诗人陶翰;五代南唐画家陶守立;宋大臣陶岳,诗人陶弼,画家陶裔;元初诗人陶复亨;明画家陶成;清诗人陶善、陶余,词人陶淑,书画家陶窳,画家陶馤、陶馠、陶馥等。近当代陶姓名人有革命家陶铸,解放军将领陶勇,爱国将领陶峙岳,国民党官员陶希圣,教育家陶行知,民族学家陶云逵,经济学家陶大镛,社会学家陶孟和,气象学家陶诗言,曲艺研究家陶钝,画家陶元庆,**演员陶金,北昆演员陶显庭等。
济宁地区的历史名人
本文2023-09-30 11:22: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