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分哪四个时期?
我国古代青铜器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
1 先商时期(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以商朝的宗庙礼器为代表,器形简单,装饰纹样多采用动物和人面等形象。
2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以周王室的宫廷礼器、乐器和武器为代表,器形复杂,纹饰精美,常以龙、虎、鸟、兽等为题材。
3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丰富,除了延续西周时期的贵族礼器外,还有普通民众使用的生产、生活和娱乐器具等。创作风格比较自由,纹饰更加精致,技法更加成熟多样化。
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1年至公元618年):这个时期青铜器的制作逐渐衰落,但也有些独具特色的作品,如汉代的马蹄铜器、魏晋的兽面铜镜等。
这四个时期的青铜器在形态、纹饰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和风貌。
汉代的青铜器以生活日用器皿为主,装饰纹样以素面最为流行,比较华贵的则施以鎏金及装饰金银错。品种主要有鼎、釜、甑、鍪、钅焦斗、钟、钫、耳杯、樽、盉、盘、洗等。新出现的及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灯、博山炉、熨斗、炉、漏壶、案等。还有货币、符、节、带钩、铜镜、玺印、度量衡器及边远地区的贮备器、铜鼓、装饰品、艺术品等。
范铸法。又称块范法,制作流程大致分为制模、制范、浇注和修整四个步骤。根据我国古代青铜冶炼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再结合青铜器的外形分析,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铸造方法制作的。
失蜡法是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失蜡法是熔模铸造青铜器的一种方法。
在纹饰上,有羽毛纹、三角形纹、菱形纹、回纹、柿蒂纹、锯齿纹、几何纹及马、牛、羊、犬、鹿、虎、豹、龙、凤、鱼等。各种动物形象或伫立、或张望、或奔驰、或缓步,极为生动。云南的铜贮备器,常铸有立体浮雕,内容主要为杀人祭祀和捉缚俘虏的场面,也有表现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的场面。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古代流行制作铜鼓,造型基本为圆墩式,鼓身由鼓胴(鼓胸)、鼓腰和鼓足组成,胴与腰交界处铸对称的双耳。常见的装饰纹样有太阳纹、蛙纹、鹭鸟纹、竞渡纹、羽人舞蹈纹、云雷纹及马纹等。最早的铜鼓是作为乐器使用的,也常作为财富的象征。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而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
在汉朝,我国的青铜制造主要是以一些皇家和贵族用具为主。比较著名的有长信宫灯、锉金云纹博山炉、马踏飞隼、镂空云纹壶、楚大官壶、弦纹鎏金熊足樽、龙纹矩形铜镜、兽钮熊足鼎等。
西汉之初,刘揭在消灭吕后的势力中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阳信夷侯。汉景帝时期,刘揭的独生子因参与“七国之乱”而被废除了爵位,他的财产被没收,进入了长信宫,其中就包括一盏做工精巧的青铜灯。
长信宫是汉景帝时皇太后窦氏居住的宫殿,这盏灯被送入长信宫浴府使用,故又增加了“长信宫”字样的铭文以示宫灯易主。后来,这盏灯又由窦氏送给她心爱的孙儿刘胜。刘胜之妻窦绾将铜灯视为珍宝,死后就将灯随她埋入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夫妻墓中。
此灯的形态为一跪地执灯的梳髻覆帼,着深衣的跣足年轻侍女,手持铜灯。整件宫灯通高048米,重1585千克。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阳信家”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
在汉朝,我国的青铜制造主要是以一些皇家和贵族用具为主。比较著名的有长信宫灯、锉金云纹博山炉、马踏飞隼、镂空云纹壶、楚大官壶、弦纹鎏金熊足樽、龙纹矩形铜镜、兽钮熊足鼎等。
西汉之初,刘揭在消灭吕后的势力中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阳信夷侯。汉景帝时期,刘揭的独生子因参与“七国之乱”而被废除了爵位,他的财产被没收,进入了长信宫,其中就包括一盏做工精巧的青铜灯。
长信宫是汉景帝时皇太后窦氏居住的宫殿,这盏灯被送入长信宫浴府使用,故又增加了“长信宫”字样的铭文以示宫灯易主。后来,这盏灯又由窦氏送给她心爱的孙儿刘胜。刘胜之妻窦绾将铜灯视为珍宝,死后就将灯随她埋入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夫妻墓中。
此灯的形态为一跪地执灯的梳髻覆帼,着深衣的跣足年轻侍女,手持铜灯。整件宫灯通高048米,重1585千克。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阳信家”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
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两片弧形板合拢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燃烧的气体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
灯盘有一方銎柄,座似豆形。宫灯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物与复杂的花纹,在同时代的宫廷用具中显得较为朴素。灯座底部刻铭文9处,共65字,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
宫灯通体鎏金,光彩熠灼。宫女身穿长衣,衣袖宽大,她面目端庄清秀,凝眸前视,目光十分专注,头略向前倾斜,神情恭谨、小心翼翼,表现出一个下层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宫女双手持灯,左手
持灯盘,右臂上举,宛如举灯相照的神态。
长信宫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体的方法,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长信宫灯形象秀美,设计精妙,将灯的实用功能、净化空气的原理和优美的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个造型自然优美、舒展自如、轻巧华丽,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体现了古代匠师的创造才能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长久以来,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堪称“中华第一灯”。
刘胜墓同时发现的一件金青铜云纹博山炉高026米,腹径015米。炉身呈半圆形,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博山炉汉代开始出现,多为铜铸,后代多有仿作。香炉的肇始起因于焚香习俗。
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专用于焚香的香炉。古人多采用焚烧香料的办法驱逐蚊蝇或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特别是在南越,薰香的风气更盛。但那时所用香炉造型大都非常简单。
汉代神仙方术流行,汉武帝嗜好薰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即博山炉,博山炉盖做尖锥状山形,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刘胜墓发现的这件锉金青铜云纹博山炉,炉盖呈尖锥状博山,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锉出流畅、精致、舒展的云气纹,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人的头发丝一般。座把呈透雕3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象征着龙为沟通天、地、人三界的神兽。
炉盘装饰以锉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奇峰耸出,山林间饰锉金线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嬉戏玩耍。
猎人们出现在山间,有的肩负弓弩,有的正在追捕逃窜的野猪,气氛紧张,画面生动。两三棵小树点缀其间,刻画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
当薰香点燃时,香烟透过峰谷间铸有的空隙缭绕于山间,产生山景迷蒙,群兽灵动的奇异效果。炉器座较低,座把由透雕的3条蛟龙腾出波涛翻滚的海面,盘成圈足,以龙头擎托炉盘随风飘荡的流云。
被“锉金锉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表面,金银与青铜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彼此之间相映相托,将图案与铭文衬托得格外华美典雅,色彩对比纹饰线条更加鲜明,艺术形象更为生动。该作品色彩黑、黄呼应,工艺精湛,装饰华美,是一件古代青铜珍宝。
汉时博山炉有竹节形长柄熏炉和短柄龙座熏炉等形制,而以短柄博山炉最为常见,其器身较短,较适合于当时席地而坐时置于席边床前或帏帐之中。而另一类长柄炉多适用于宴会等公共场合。
汉武帝之后,博山炉依然十分流行。据记载,汉宣帝时的博山炉上还刻有刘向做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时,长安的著名工匠丁缓,就曾制作了极为精巧的9层博山炉,镂以奇禽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丁缓还做出了更为著名的放在被褥里用的“被中香炉”,其原理与现代航空陀螺上的万向支架完全相同。
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后来,这种炉盖高耸如山的博山炉逐渐演变成香炉的一个固定类型。后世历代都有仿制,并各有变化,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博山炉。
虽然在博山炉之前已经有了熏炉,但都不像博山炉那样特点明确,使用广泛,影响久远,所以人们也常将博山炉推为香炉的鼻祖,并常把“博山”、“博山炉”用作香炉的代称。
“锉金锉银”工艺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不仅容器、带钩、兵器等使用“锉金锉银”,在车器、符节、铜镜和漆器的铜口、铜耳等处,也大量使用精细的“锉金锉银”纹饰。
因为这种工艺制作复杂,材质昂贵,所以当时也只有贵族才能使用。而东汉以后,盛极一时的“锉金锉银”工艺逐渐被当时的战乱淹没了。
马踏飞隼,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发现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墓主身份,依考据马俑胸前的铭文,应为“守张掖
长张君”陆墓,赙赠者为“左骑千人张掖长”。西汉初年,由于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大宛国的特产大宛宝马也传入了中原,汉武帝非常爱好这种宝马,称之为“天马”。
马踏飞隼就表现了一匹躯体庞大的大宛宝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飞隼背上,隼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真正形成了天马行空的一种神奇的势态,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动感,的确是一件引人入胜的古代造型艺术精品。
奔马身高034米,身长045米,宽013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隼。这匹铜奔马以隼作为托衬,主要是为了表现马奔跑的神速。因为隼飞行的速度可达每秒80米,只有大宛宝马才具有这样的优良特性。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隼为飞隼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马踏飞隼”虽然是静止的,但却给人以静中有动、半空虚蹈、一跃千里的感觉。铸造以娴熟精深的技巧,把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整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地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刚劲的马腿上。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和感染。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马踏飞隼中的马同一侧的两条腿同时向一个方向腾起,这种姿态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对侧步”。这在一般马的奔跑中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在野马及其他野生动物那里,欣赏到这种步伐的风采。难怪人们认为它反映的是天马的雄姿。
汉朝的青铜珍品,还有山东淄博古墓陪葬坑发现的东汉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镜长
115米,宽057米,重565千克。背部有5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两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
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另外,四川省绵阳市汉墓发现的东汉青铜摇钱树也为青铜精品,通高198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
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7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两层的树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4层插接24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特别有意思的是,树干上有造像,两侧各有一条飞龙。人像站立状,身着袍衣,双手下垂合于腰前,整体造型美观而大方。
细看枝叶,每两片为一对,有如芭蕉叶的,叶片上铸有圆形方孔钱,每钱相互连接,铸有一人做弯腰伸臂捡钱状,叶片外侧四周犹如太阳的光芒,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万缕细丝。有如椭圆形的,一头为核桃大小的圆环,两侧铸有飞龙,龙头顶着钱币,两龙之间用钱币连接,叶片外侧如同刺猬般的短刺所包裹。
中国十大著名青铜器如下:
1、司母戊鼎。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2、四羊方尊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人神像三星堆出土商代。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4、毛公鼎。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5、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6、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剑”。收藏与湖北省博物馆。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01毫米的铬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早在2500年前就有这种防锈技术,令人惊叹。
7、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钟架呈曲尺形,长1183米,分上中下三层,整套编钟共65枚,总重量2500千克,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
8、秦始皇陵铜车马。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
9、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10、铜奔马。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权,从建国到国家灭亡历时仅15年,留下的青铜器不多,但是却出现了新的特点。秦文化追求浩大气势的传统,统一六国后,因国力大增,而进一步表现了出来。在青铜器方面,造出了形体很大的器物。秦不仅统一了文字,又通过政令统一了度量衡,因而始皇和二世时的度量衡器成为当时多见的器物。
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建立了汉王朝,采取了“清净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文景之治”,经济得到了恢复,生产得到了发展,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青铜器制造的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
在秦汉时代的441年中,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经历了最后的辉煌,青铜器已经处于秦汉文化的次要位置。但在艺术成就方面,秦汉青铜器却十分突出,尤其是青铜雕像所表现出的朴素风采和含蓄魅力。与三代青铜器相比,它形成了一种新的写实传统。
秦汉青铜器艺术是秦汉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历程中最后的一个闪光点。这个时代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青铜艺术品,其中不少艺术品还被誉为中国雕塑史和工艺史上的经典之作。秦汉青铜雕塑较前代有重大突破,大型独立性圆雕层出不穷,雕塑语言简洁畅达,风格质朴大方,生动传神。
秦国青铜器的形态从战国起就深受三晋中魏器的影响,因此和三晋时期的魏器在形制上存在一些共同特性。秦代青铜器器形的主要特点是:鼎作圆扁腹,三短蹄形足,有高于盖面的二腹耳,盖上铸有三环钮。匜作深腹,平底。鍪作扁圆腹,圆底,腹上有对称的大小环耳各一个。
汉代青铜器的特点是:鼎的造型为圆形,有盖,多敛口,腹耳,三短蹄形足。圆形壶在汉代称为“钟”。西汉的钟多呈圆鼓腹,短颈,腹上铸有一对衔环铺首。东汉时的壶有的增加链梁。方形壶在汉代称为“钫”。酒器多作成鼓腹,三短蹄形足,平底或圆底,腹壁有两个或三个衔环铺首,两侧各有一半月形的耳,铜耳环的形制大多呈椭图形式圆形。食器中的斗,作圆腹,三蹄形足,在腹的一侧有长柄,柄的前端常常呈张口的龙头形。汉代的铜灯数量很多,灯的形制纷呈,重要的有豆形灯、雁足灯、人形灯、牛形灯、羊形灯、凤形灯、兽首形灯,还有作成树形的多盏灯等。两汉时代的博山炉形制一般呈半圆形,腹上有雕成山峦形镂孔的尖状盖,山上有浮雕的人物与鸟兽,下面常有盘。熨斗是西汉时代才开始有的青铜制品,其为圆腹,宽口沿,腹一侧有一长柄。有的熨斗上载有铭文“熨斗直衣”。
两汉时代的北方匈奴和东胡族的透雕动物纹铜饰牌,大多饰有镂孔的人和各种动物纹,动物纹中有马、牛、羊、犬、鹿、虎、豹等,许多动物图像都十分生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地区少数民族制作的铜鼓,造型上基本呈圆墩形;鼓身由三部分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凸起的鼓胴、凹的鼓腰、鼓足,胴与腰交界处铸有对称的双耳。铜鼓中间空且没有底,鼓面的中心处铸有太阳纹,有的鼓面上铸出浮雕青蛙或马的形象。在鼓面及鼓身上也常饰有云雷纹、翔鹭纹、竞渡纹、羽人舞蹈纹等。云南滇文化的铜贮贝器,形状很像铜鼓,用于盛放货币。
西汉前期,青铜兵器铸造得较多,有剑、弩机、矛、镞等。铜镞的形制主要为三棱形,也有的为圆柱形和筒冒状。铜符的形制仍然沿袭先秦的形式。官、私印章在字体上写法多样。在钮制上有鼻钮、桥钮、龟钮、蛇钮、瓦钮、鱼钮等。两汉官印在这时开始有了统一制度。
总之,两汉时代青铜器的内容极其丰富,在器物的用途上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在器物的特征上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风格。
中国古代青铜器分哪四个时期?
本文2023-09-30 09:59: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