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3收藏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第1张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1

 读书,特别是读好书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还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增加个人文化素养。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我在读书方面一直比较偏向于政治历史方面,这或许和我的专业有关。但我们现在所出版的历史书中,专业性过强,对很多读者缺乏吸引力。我也一直都觉得历史书就应该是这样的,直到我看到明月大侠(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明月同志,不这样不足以表达我对明月同志的敬仰之心)的《明朝的那些事》,我才发现历史书原来可以这样写,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解读!

 我一直以来都有读书的习惯,跟大部分人读书的方式不同,我读书喜欢一气呵成!明月大侠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最早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听说不错。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在网上进行了阅读,一看就非常喜欢,后来还想方设法了实体书作为收场,并热心的向周围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讲的许多事情也给与我很多启示和启发,现陆续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这次先说说对《明朝的那些事》的总体看法!

 第一,写史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客观,不能捎带作者个人感情。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才够公正。我想很多人看史书的时候都是本着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作者作品的好坏的。但是在这本书上,这个标准完全不适用了。明月大侠不但在写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以分析和评述,那些模糊的历史人物仿佛是他活脱脱象地捏出来了,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得好像要从纸上跳出来。没办法说这么写是好还是坏,是专业还是业余,起码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看过那些一本正经的史书,你可能几乎什么都记不下来,而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那些人物是可以让你过目不忘了。历史上的人本来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只是因为被生硬地记录在那些只字片语的文献中,他们失去了色彩,变得苍白,而明月大侠的一支妙笔却给了他们再一次的生命,这不是艺术再创造,而是还原,是精彩的历史还原。

 感动一:说的不做,做的不说

 这是一段很小的故事,却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有四个人:胡广、王艮、解缙、李贯。他们是建文帝的臣子,科举前三名、知名才子,其中王艮因为长得不好,硬从状元被罢到榜眼。在朱棣攻入京城前夕,他们在一个人的家里密谋,讨论今后的去向问题。

 三人表现如下: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谈话结束后的表现: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史书曰“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他从容自杀。前三位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王艮这样的人应该也有,但绝对是少数。文天祥应该也算一个,或许他们可能是迂腐的,不识时务的,不随机应变的,可是,世界因为有这样的人,才存在气节这个东西,才变得值得歌颂。

 感动二:朱元璋的确不是一个好人,但却是一个坦荡的人。

 朱元璋是一个不加掩饰的人,他做了皇帝以后在修家谱的时候没有像中国古代其他封建皇帝那样给自己找一个显赫的祖先和家世,而是直白的说“朕本淮右布衣”。瞧瞧,多坦白呀!“我就是淮右的一个农民”,这种坦白实在让人佩服!而唐王朝的李渊父子做了皇帝一修家谱,原本胡汉混血的李氏家族就成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后裔,可这样的家谱别是“蒙”后人,连当时的人都欺骗不了!从这点来说,朱元璋同志的确是一个坦荡的人!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2

 明,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以前那懵懂无知的我只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罢了。而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大明的伟绩。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朱元璋开国到被清政府灭国的故事。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钱财,这大明都是他徒手争得的。他回首一生,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大明的缔造者”!

 再来看看大明的盛世吧:钱多、人多、繁荣,这是盛世的几个特点。它们是由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3个人创造的。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史上最强国的“候选人”哩!你们说说看,在明的盛世是不是很不赖呢!

 你问我最想当哪一位明朝人?那还用说,一定是绝胜千里,与诸葛亮齐名的智慧天才刘基刘伯温哪!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哪一样不精通呢?我决定,我一定要成为刘伯温那样的人才,加油!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可多着哩!先谈谈朱元璋吧!它能平定天下,主要归功于它的人缘。有句话说得好:熟人满天下,知己能几人。可徐达、汤和、周德兴、常遇春、李文忠。通通都是朱元璋的知己兄弟,这力量不能征服天下才怪呢!我突然想起了我有时跟同学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面红耳赤的场景,心想:“朱元璋能成大器,是因为他肚里能撑船,我这么小气,怎能拥有一个宏伟的企业呢!”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再看看朱高炽和朱瞻基吧!他们以仁而闻名天下。他们还在暗地里调查民情,是两个好皇帝。可惜它们都英年早逝,没当上几个月皇帝就已经去世了。虽然他们留下的痕迹不多,但是我还是很崇敬他们的,我也要以仁心对待万物,心要宽,肚要大。

 我们再来关心一下两位不幸的仁兄--朱祁镇和朱祐樘吧!朱祁镇做了十几年俘虏,还做了十几年囚犯,朱祐樘则差点被掐死和毒死。他们在乱世里生存了十几年后才当上明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用智和仁来管理天下。古代的人如此贤明,现在的社会呢,则少了许多圣人,我要做个两袖清风的智者。

 好了,话不多说,讲讲灭国的皇帝--朱由检吧,他曾写过6份罪己诏,检讨自己。历史像滚动的车轮,他想阻止它前进,却被撞倒在地,明朝灭亡了。不过朱由检能检讨自己还是好的,这点值得大家学习。

 明朝有这么多皇帝,每一个都让我深有感悟,受益非浅。这确实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书!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明朝的那些事》,书中介绍了明朝从开国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全书描写细致详尽而又不失幽默,让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书中人物众多,从历代皇帝到各朝大臣,都个性鲜明,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徐阶,他是明朝宣德年间的一代首辅。

 徐阶出生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他自小就聪明伶俐,极有悟性,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正德十五年,徐阶师学当时比较有名的学者聂豹,聂豹除教给他学问之外,还向他介绍了当时官场的一些内幕与规则,使他明白了官场的险恶,也懂得了要混迹官场必须懂得的生存之道。这就为徐阶日后能在官场运筹帷幄并游刃有余奠定了基础。进入官场后,面对在朝廷位高权重、奸诈狡猾的严嵩父子,他不屈服,也不与其正面抗争,而是默默地隐藏自己,等待反击时机的到来。最终,他一步步将严嵩父子推向覆灭的深渊,把这对大奸臣赶下了台,而他自己也顺利当上了明朝首辅。

 读了徐阶的故事,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不仅钦佩他的聪明机智,更敬佩他的深谋远虑。在几乎一手遮天的严嵩父子面前,他不屈服,更不与其同流合污,暗中早就打定了要消灭他们的主意,却能做到不动声色,表现出极为缜密的思维和极深的城府。这需要何等的胸襟?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在敬佩的同时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在生活中我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虽然这样的性格并不坏,却也常常因口无遮拦而给他人造成尴尬的局面。有一次,妈妈和同事一起吃饭,同事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可能出于某种原因,妈妈并未如实回答,可我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就不假思索地代替妈妈说出了实话,妈妈当时脸就红了,而我还未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结果让妈妈很是尴尬,过后我当然也免不了被妈妈狠地批评一顿。这件事当然无法和徐阶的经历相提并论,我更无法做到徐阶那样,毕竟这样的人几千年来也只是凤毛麟角,但至少也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说话做事也不能只是由着我们的性子或者凭借我们的直觉,冲动为之,善于思考、深思熟虑才更容易把事情办好,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明朝的那些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与思考还有很多很多,的确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4

 一次,在车内的收音机中偶然听到了《明朝那些事》的广播书场,那些历史故事顿时吸引了我,当广播结束时,我仍然意犹未尽。今年过年,妈妈把《明朝那些事》7本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我,我高兴极了。废寝忘食地翻阅起来,虽然7本书加起来厚厚的一摞,但由于故事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它们全“啃”了一遍。

 这套书主要讲的是明朝三百年间一些历史事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就在南京,很多事情都与南京有关,很有亲切感:明故宫,我曾去放过风筝;作为当今世界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我也和爷爷奶奶上去过;还有下马坊,明孝陵,我也去过多次。我家就住在孝陵卫的理工大学里面,孝陵卫以前就是明陵卫戍部队的驻扎地。想到此,似乎还多了点地域自豪感。通过阅读,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这些能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墙之高,之长,之壮观,中华门城堡的精妙绝伦,尽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子孙后代应该加以珍惜、保护和传承。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其中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郑和、于谦、戚继光。

 前些天,爷爷奶奶带我去了一趟“宝船遗址公园”,还登上了了一艘巨大的宝船,我想起了书中的明朝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知道了,中国最早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的,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流血,只有和平和友善,展示了一个强大、开明国家的真实面貌。

 我学过一句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于谦,面临明朝的危急当口:皇帝身陷敌营成为人质,城中百姓惊慌失措,明军不堪一击士气低落。于谦迈出了“国家兴亡,我来担当”的一步,力挽狂澜。他那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戚继光,是我最敬佩的一名抗倭名族英雄,他率领的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屡建奇功。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外患的入犯,表现了足够的智慧,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这是戚家军屡败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继光和戚家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戚继光一生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在长期的军队生活中,他与士兵同吃同住,共享胜利的欢乐,也共担失利的痛苦。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处事公正,廉洁奉公,以自己的表率在官兵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无私报国,不言索取,显示出叱咤风云一代名将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阅读这套书籍,我不但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从书中这些伟大历史人物身上得到了开拓进取,热爱祖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篇5

 读书是一种自我放松,所以我总是自动跳过一些哲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有时连最喜欢的推理小说都懒得翻阅。但是不知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轻轻翻开了这本书———《明朝那些事》。

 后来我便意识到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本书,开始疯狂地啃噬着。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历史真的很精彩。

 翻开书,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说话:“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这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使我产生了与作者当年明月一样的感想:历史不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不是发黄的书本,绝对不是!

 作者也别出心裁,没有长篇大论起我们听着就想睡的历史,而是介绍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档案。“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的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每当读到这儿时,紧张的心转瞬间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说的他都说了,而这些话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涩的历史中,偶尔长出一些甘蔗,这感觉不是很美妙吗?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后面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负我对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再后来建立大明朝,然后整顿。对了,还有一件不可丢弃的小趣事,就是出现过犯人审犯人的情境,也算一个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犹未尽啊!我从作者那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文采,原来就是真心地喜欢。不仅是自己,还有让别人喜欢。

在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从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二零零二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国务院将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坝)县志——民生志》)

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民而是外来户,这在大量的史料中是有记载的。

“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安平县志》)。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而来,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安顺府志)。

“汉族迁徙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镇宁县志)。

“县境汉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来自江南,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

“安顺府民之种类,于苗民之外,有屯田子、里民子,又有凤头鸡(即凤阳妆头饰),凡此种种,实皆汉民”(《黔南职方纪略》)。

“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苗来黔,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贵州通志》)。

“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系为凤阳藉。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给一笋,又呼之为凤阳头笋,决非苗夷之类也”(《平坝县志》)。

“凤头鸡在安顺府属,原籍凤阳府人,从明傅友德征黔流寓于此”(光绪《百苗图咏》)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屯堡后裔留存的家谱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来龙去脉。安顺西秀区九溪村(原名“大堡”)征南先锋官顾成后裔宗谱记:“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救征讨滇黔,授征南都指挥之职,躬膺王命,统率王师,自吴来黔。其后平服黔地有功,封镇远侯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

日州詹家屯曾氏族志记:“曾巩后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丰,至明朝初年,任征远将军之职,率师来黔,镇居于安顺府。”

雷屯雷氏家谱记:“始祖讳龙,原籍凤阳人,后调江西建昌府……洪武十四年随颖川侯傅统领带兵平贵州,留守镇宁卫,……因我祖来黔屯兵以守此地,故名雷屯。”

夏官屯严氏家谱记“原籍江南应天府柳丝巷铁牌楼。明开辟黔省,奉命填南而来,立足成家。” 众多史料和家谱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贵州屯田的最早记载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十一月,朱元璋命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屯田定边、姚安、毕节诸卫”。定边、姚安在云南境,惟毕节属于贵州范围,但毕节彼时受节制于四川都司,和此前“屯田云南品甸”、“屯田云南”,均早于贵州黔中一带。据史料载,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年间,明朝先后分三批从四川、湖广、陕西等地抽调十余万军队屯田云南;十三年(公元1380年)置平溪(玉屏)、清浪(岑巩青溪)、镇远、偏桥(施秉)等十二卫屯田;十七年(公元1384年)汤和、周德兴又在铜鼓(锦屏)、思州(岑巩)屯田;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唐胜宗、张龙又在黄平、镇远等地屯田等,都是围绕着黔中地而实施的云贵屯田,但惟独不见有在黔中屯田的记载。云南平定后,原先的三十万征南将士除沐英留守一万余人镇守云南外,其余大部返回黔中。其时全国卫所军队人数仅一百二十万人,留驻黔中的兵力就达约二十万,几占全国总兵力的六分之一,然从未有黔中屯田记载,可见黔中军队以戌守为主、屯田为辅当不虚也。还有一个说明黔中屯军彼时不以屯田为主的事实:明代屯军制度,规定每六十里设一屯堡,这是法律,亦是明代屯田的标准。在全国屯田地方遗存名称的距离和位置上可以得到佐证。但黔中安顺一带屯堡的设置却根本没有受此限制,在方圆二百里的范围内,共设立六卫九千户所,每所管领十屯。明万历《贵州通志》载:“普定卫设管屯指挥使一员,下设五个千户所,五千广所设管军屯印百户各十员,专理卫所军屯事务。”《黔南识略》中说:“旧卫(指普定卫)管五十军屯”即指此。仅普定周围六卫九所,每卫五千六百人,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共有屯军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人,加上随之至黔的家属,计有十七万人之多(《安顺文史资料十五辑》)。这是在黔中加入全国屯田之后的统计,还未屯田时的戌守兵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可见黔中屯兵的目的和宗旨了。

屯堡人与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战经济在安顺一带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皱褶里还飘逸着“明代遗风”。这种现象令人费解又不难理解,屯堡人祖先的故乡,在现代文明大潮的冲击、挤压下,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别说“明代遗风”,即便是“清代遗风”、“民国遗风”也荡涤殆尽。相对来说,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屯堡人后裔所在地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但步履缓慢得多。特别是几百年的风云流变,在特定态势下所相对固化的特定思维,使他们对于古代祖先的文化传承,从建筑、服饰、语言、信仰、饮食、娱乐、风俗习惯上仍然或多或少地遗存下来,犹如一块块化石,一幅幅岩壁画,一首首古歌民谣,召唤人们去寻觅先民的履迹,去体察历史的刻痕,去作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漫游。 亘古千年,纵横百里,时空在这里演化出一方迷人的土地,它,就是你脚下安顺!古往今来,地理学家发现了它“扼锁滇黔”的雄险;富商大贾领略过它“万马归槽”的繁华;文人墨客在它的奇山怪水间留连忘返;考古学家在这里拾取夜郎古邑的断瓦残砖;文化人类学家则在这里追寻“屯堡文化”的踪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画图;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苍凉高原上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痕迹。于是,神秘与明朗叠映,怪诞与秀美共存,犷野与典雅交融!历史的尘灰遮不住格外神奇的土地!

屯堡在大山的皱褶中闪射夺目的辉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既曾拖着蹄姗的脚步从远古走来,又正迈开坚实的步履向未来走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入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一个难忘的故事。

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化!

林姓家谱之全国家谱

  全国锦江林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

台湾 美国

注:该族散居福建晋江及台湾等地。

  全国林氏宗谱二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牧堂刊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林氏宗图》。该族散居江西、山东等地。

  全国西河郡林氏谱系不分卷

民国七年(1918)写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莆田、广东新会等地。

  全国林氏开族统 图谱一卷

(民国)林光远堂裔孙修

民国十三年(192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全国林光远堂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氏光远堂众孙修

民国九年(1920)修民国十九年(1930)贵县

维新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二部) 广西博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广东番禺、广西贵县等地。

  全国林姓宗亲录不分卷

(民国)林清墩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惠安及台湾等地,本书又名《西河

九龙族谱》。

  河北青县林氏族谱四册

(清)林树桐纂

清同治十二年(1873)石印本

河北青县陈嘴乡大院村

  辽宁旅顺林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林尚贤修订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辽宁大连市图

  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

(民国)林文涛主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无锡锡山林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林宗儒修 钱钧等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敦叙堂铅印本 十二册

北图

林姓家谱之浙江家谱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荫深 林卓生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友庆堂木活字本

历博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六卷

(清)林凤歧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友庆堂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浙江宁波北郭林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林维柽 林克瀚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崇礼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首-9)

  浙江宁波镇海青墅林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民国)林授经等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 二册

北图

  浙江鄞县桃源林氏家乘十一卷

(清)林汝彰 林生春等续录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录钞本 四册,

河北大学(二部)

  浙江鄞县新江林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林庆芳 林纯 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思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鄞西林家卤林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项世淮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慈溪林氏宗谱四卷

(民国)林耘堂等修 沈樾等纂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天一阁 日本

美国

  浙江象山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竹汀修 萧善鸣纂辑

清咸丰三年(1853)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林氏象派宗谱稿不分卷

(民国)林永怀辑 林曾安校订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岙底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吴显龢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上虞古虞林氏宗谱五卷

(清)林凤瑞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遗德堂活字本 三册

北图

  浙江兰溪西河林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范兴宾重纂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下蒋

  浙江兰溪吉祥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永康古丽坊林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6、7)

  浙江衢县东坑仓林氏宗谱三卷

(民国)林珍器 休昌茂等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二部)

  浙江常山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林维枢续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高铺村

注:谱初修於清道光间。

  浙江临海台临林氏宗谱□□卷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临海郡城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翰等纂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了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一卷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十卷

清嘉庆十八年(181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下)

  浙江黄岩沈村林氏宗谱□□卷

(清)林霨生纂

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黄岩南安林氏支谱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林丙修纂

民国四年(1915)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下、卷末)

民国六年(1917)一志书局石印本

人民大学 浙江图(存卷首、卷上) 美国

  浙江青田石钟济南郡林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林杰 周炳烈等续修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林姓家谱之安徽家谱

  安徽怀远林氏宗谱一卷

(清)林士琦等修

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 一册

美国

  安徽宿松林氏谱牒

(清)林常植等增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一册

福建图

  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六卷

(清)金可斤修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七册

安徽图

  安徽潜山潜阳林氏族谱三十八卷

(清)林氏三系合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十六册

安徽图

林姓家谱之福建家谱

  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不分卷

(明)林鸣盛序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闽林大宗世谱六卷附材氏入闽世系总图

(明)林炳麟等修

清嘉庆间刻本 一册

福建图

  福建闽林宗谱八卷

(清)林光裕 林邦彦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林氏九牧堂刊本

福建师大(缺卷5、7、8)

  福建闽林宗谱十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钳口乡五联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

  福建林氏开族统汇图谱不分卷

(民国)林国鸿 林鹏羽编

民国十三年(1924)刻本

广东中山图

  福建林氏世系表不分卷

林心特辑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林氏家谱览料不分卷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稿四卷

(民国)林欣荣修

民国十八年(1929)福州林氏稿本 四册

福建图

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四册

福建图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

(民国)林葆恒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六册

福建图(二部) 福建师大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宗谱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北京大学

注:书口题《尚干林氏族谱》。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族谱

(民国)林森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十三册

福建图福建师大(存册3、7、8、12)

  福建闽侯濂江林氏家谱五卷

(清)林枝春纂修

清乾隆十一年(1746)清白堂刻本

福建师大(缺卷3)

注:始修於明永乐十三年。

  福建闽候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十二卷

(民国)林懋责总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本

福建师大

注:始修於明成化间。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增基纂

清乾隆十五年(175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边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绎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光雅 林进光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王朝仪 林光钦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清)郭鉴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民国)林敏蕃续修

民国元年(1912)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琯江林氏族谱五卷

民国九年(192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注:後人增纂至民国十六年。

  福建连江拱川西河林氏族谱一卷

(民国)陈善忍修

民国十四年(192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厦门西河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捷云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福建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厦门林氏大宗祠刊本

福建师大 台湾

台湾坤纪印刷有限公司重刊本

美国

  福建同安林希元家谱不分卷

(清)林道坦续修

清嘉庆间续修本

福建师大

注:林希元始修於明嘉靖二十二年。

  福建建宁漳溪林氏族谱□□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活字本

江西档(存卷1-4、7、9、10)

  福建莆田林氏族谱不分卷

(明)林齐圣撰

明天启七年(1627)重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莆田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尧佐纂修

清初秘阁手钞本 三十册

历史所

  福建莆田林氏西山本支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林溥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一册

美国

  福建莆田前埭林氏九牧大宗族谱二十四卷

首二卷

(清)林钟铸著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北京密云县档(林东明增纂至民

国间)

注:林尧光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

  福建莆田前埭林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林钟铸著 (民国)林伯棠等补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刊清光绪刻本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福建师大

  福建莆田林氏九牧大宗族谱不分卷

(清)莆田林氏重修

清钞本 二册

中山大学

  福建仙游仙溪林大宗祠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弁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仙游印书局铅印本一册

福建图 福建师大 福建 游县档

注:版心作《仙溪林大宗祠公簿》。

  福建泉州清 源林氏李宗谱草创卷之三

传钞泉州林李氏藏本

福建师大

注:版心作《林李年表》。

  福建晋江万华林氏族谱

(清)林志坚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写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南安林氏族谱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钞本 一册

台湾

  团震妥滇丁财两旺舔进人丁永世子孙长流

目历

(清)林皇清撰

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安溪福清分派横溪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文篆再录

清光绪十五年(1889)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永舂林氏族谱

(清)林教撰

清咸丰二年(1853)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韶安林氏族谱不分卷

(清)林云腾修 林望贤再修

清道光十八年(1838)修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再修 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诏安林硕抱家谱不分卷

(清)林子枝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东山西河(林氏〕族谱

(民国)林中乔纂

民国二十年(1930)石印本

福建东山县志办

林姓家谱之江西家谱

  江西宜春袁郡学前林氏族谱十六卷首二卷

(清)林杏宴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忠孝堂刊本

江西图(存十二册)

  江西万载兴仁林氏支谱□□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林道衍等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西河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首、卷末)

1、徐达

徐达(1332~1385),明朝开-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

2、汤和

(1326—1395年),字鼎臣,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汤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后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升千户;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后随朱元璋下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太平(今安徽当涂),功升统兵元帅,其后又下金坛、常州,以功晋升御史大夫。

3、吴良

吴良(1323年-1381年),初名国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吴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指挥使,镇守江阴,他在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

4、吴桢

吴祯(1328年-1379年),初名国宝,字干臣,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名将,江国公吴良之弟。

5、花云

花云(1321~1360),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今凤阳)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作战。

6、陈德

陈德(1378年),字至善,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杞国公,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

7、顾时

顾时(1334-1379),字时举,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顾时投靠明太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累积战功升任元帅,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的战争。

8、费聚

费聚(1390年),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开国将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9、耿再成

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元末明初将领,泗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

10、耿炳文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事将领,官至大将军,以功封长兴侯。

11、唐胜宗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家谱记载:立谱于1403年后,明代南京凤阳府定远县凤停乡毛城村离城三十里马桥渡人),即老人仓(今仓镇)马桥河边,明朝开-事将领。

12、陆仲亨

陆仲亨(1336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吉安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为朱元璋所招揽,加入起义军。

13、华云龙

华云龙(1332年-1374年),定远(今安徽滁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将领,淮安侯,元末时聚众起兵,后率众归附朱元璋,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

14、郑遇春

郑遇春(1333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名将,唐朝宰相郑畋之后,先锋郑遇霖之弟。

15、郑遇霖

郑遇霖(1332年-1355年),元末明初红巾军朱元璋部将领,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荥阳侯郑遇春之兄。

16、郭兴

郭兴(1330-1383年),一名子兴,濠人,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元末投郭子兴义军,后归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鄱阳湖水战时,郭兴建议朱元璋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获封巩昌侯,死后获赠“陕国公”,谥“宣武”。

17、郭英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

18、胡海

胡海(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其最初为土豪赤塘王担任总管,后归顺朱元璋。

19、张龙

张龙(1397年),行省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军事人物。

20、陈桓

陈桓(1393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普定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此后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元朝。

21、谢成

谢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永平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

22、李新材

李新材,明初将领,航海侯(追封恩国公),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27岁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华云龙等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在城外,于胡大海夫妇汇合,智取张家堡驴牌寨护寨武装三千人,打下定远,收编缪大亨私家武装两万人。

23、张赫

张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前期军事将领。

24、周德兴

周德兴(1392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江夏侯。明太祖朱元璋同乡,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从朱元璋起兵,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

林姓

一、姓氏源流

林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殷商王朝的太师「比干」因谏商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后,赐姓「林」,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国等地。

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 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此以林为氏。

3、北魏时,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运动中也改姓林,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

二、迁徙分布

林坚子孙在博陵一带发展繁衍。至林载时,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苌、林材等人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

秦汉时代,在鲁国林雍后人,迁到齐郡县居住,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故称为济南郡人或者称为"济南林"。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

"晋安林"来源于"济南林",林禄是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于晋安外,又有人迁居候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另外,"下邳林"传到林国敏时,成为台州和温州等地林姓人的开基祖。

"晋安林"开创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

原生活在北方的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随王审知南迁,定居地福建各地,以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派系。成为"濂江"、"控鹤"、"陶江"、"福全后安"等支派的开基祖。

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从根源上说,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去的。有些则由这些地方迁到台湾,然后再由台湾迁到别的国家或地区。

三、历史名人

1.政治名人

比干:商纣王荒*无道,上朝强谏,舍生取义,慷慨就死。

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以禁断鸦的爱国之举而留名清史。

林森:1931-1943年12月年间担任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林伯渠: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之一。

2.社会名人

林禄: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第一人,也是在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闽林"始祖。

林默娘: "天上圣母,人间妈祖",是在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流行的俗语,被人尊为圣母或妈祖,把她当作保护神。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出海远行者越来越多,被更多的远航之人所尊奉。

3.海外名人

(1)林完,著名政治家,林姓在海外知名最早的人物之一。

(2)林道乾,泰国北大年地区的开拓者和***

(3)林凤,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的著名人物。

(4)林太卿,日本一位热心公益活动的人。

(5)林相原,马来西亚巨巨富。

(6)林光合和林合父子:是菲律宾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7)林迁,马来亚乌矿大王热心公益事业。

(8)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

(9)林德甫,文莱富商。

(10)林梧桐,马来西亚赌业大王。

(11)林庆金,马来西亚巧克力大王。

(12)林思齐,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13)林同春,日本企业家、社会领袖。

(14)林训明,巴西黄豆大王。

(15)林良实,马华公会会长。

(16)林绍良,印度尼西亚商界大亨。

  早报讯 一套族谱在300多年后得以“重见天日”:这套装在黑色檀木盒子里的林姓族谱,近日在安溪县湖头镇一古厝里被挖出。

  8月2日,记者前往安溪县湖头镇采访了该套族谱的主人林宗凯先生。

  现年68岁的林宗凯老先生,系湖头林氏的第13世孙。记者看到,林老先生从一个黑色檀木盒子里,拿出一叠已经发黄的线装书。最上面一本封面上写着“莲城候伯林氏分派入湖武城林家谱”几个楷体字。这套林氏族谱共有8本,虽已流传300多年,仍然保存得十分完好。

  林宗凯老先生说,这套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林氏族谱是近日才从一祖厝内挖出的。这套族谱共8本。据称,当时编写这套族谱,整整花了10年时间,民国年间为了躲避战乱,编撰者把这套族谱放在一个檀木盒子里妥加保存。

  据史载,林姓是以周朝时期忠谏之臣———比干为始祖,其后裔枝繁叶茂,遍布海内外。而安溪湖头林氏则于清初年间,由惠安崇武迁入安溪湖头的。这套族谱详细地记载了林氏家族于清初年间,由惠安崇武迁入安溪湖头后300多年的历史。

  该族谱记载,安溪湖头林姓,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方。早在安溪置县之时,林八郎就迁至到湖头,开基创业并为平寇献出生命。当时人们为了纪念林八郎,就中湖头镇竹山村修建了一座庙宇,叫“猴山庙”。同在竹山村,清初还出了个叫名林孺的总兵,他曾协助施琅将军,为收复台湾征战而出谋献策,其墓志铭至今尚存。而崇武与湖头同是历史文化名镇,崇武林姓,是于明初随江夏侯周德兴开创崇武城堡。而且崇武林姓还出了个女名人,那就是“天妃娘娘”林默娘。(林福龙)

人的一生总是在起起伏伏中度过,开心的时刻也许是站在峰顶俯视天下美景,难过的时候可能在峡谷遨游难以跨越。成功的人总是在寻找机会达到突破自己,失败的人却总在找寻借口,哀叹命运不公时运不济。多少人败在了困难面前不敢抬头跨越,缺乏自信没有勇气去改变自己,在失败的海洋中沉沦,对着光明只有羡慕嫉妒恨,然后自怨自艾的悲叹自己为何总是失败,别人为何轻而易举的就取得了成功,其实每次成功的背后都是努力和汗水的结晶。人生哪有随随便便就成功,不经历风雨就不会有彩虹。

如果你现在处于人生低谷期,那就来看看 历史 上一代放牛娃朱元璋逆袭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励志之路。

平淡无奇的一天诞生了一位日后改变天下格局的千古帝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也就是公元1328年10月21日,这本是 历史 长河中平平无奇的一天,却因为一位千古帝王的出世而被铭记 历史 。元朝的天下是从马背上打来的,他们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称霸一时。有道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特别是华夏文明的汉族拥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怎么能允许外族入侵。蒙古最高统治者自以为是的统治方法,将国家各族人民按照民族划分等级,南宋遗民汉人口被分入最底层,残酷的阶级制度让汉族人口有苦难言,怨气越来越大,蒙古贵族在中原大地可以随意凌辱虐杀江南汉族,越来越深的阶级矛盾,让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动荡不安。朱元璋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家庭,朱元璋称帝后建立自己的朱氏家谱,称世代为农,这样的家庭在元朝那种时代注定成为最底层,身在最底层注定成为被压迫的对象。

天灾人祸注定天下动乱枭雄四起。

元朝统治者的武力绝对是一流,剽悍的骑马汉子征服了整个中原大地,可是下了马治理国家却不是抱怨牧马那么简单。元朝统治者内部就不团结,皇族为掌权在皇宫内在斗争,天下百姓生活也不好,天下大昊蝗灾四起,粮食绝收让很多老百姓食不果腹,这个时候的统治者不但没有出钱震灾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底层劳动者,到处出现饿殍,朱元璋所在的濠洲出现了瘟疫,他的父母和大哥由于家庭贫困又染上瘟疫,一夜之间就都死了,那年朱元璋才十五岁,在地主家放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放牛娃,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不得不和自己的二哥借邻居的一块坟地安葬了父母,没有地又没有父母看顾,地主也不让朱元璋放牛了,他只能到皇觉寺做和尚,为得也就是那一口能吃上饭,每天扫地洗衣,烧饭打钟,整天的体力活累得晕头转向,即使是这样还受到老和尚的辱骂,朱元璋心中还是感激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有口饭吃是最幸福的事情。

饥荒让当地的老百姓吃不饱饭,更不会拿出饭菜来施舍皇觉寺僧众,于是寺庙也不能待了,朱元璋和其他和尚出去化缘求斋。这一段时间是十七岁朱元璋成长最快的时间,从濠洲到合肥再进入河南,又到北边汝州、陈州,往东到了亳州,流浪三年见识到了淮西各地风土人情,眼界也变得宽阔起来。那个时候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走投无路的老百姓纷纷铤而走险加入起义军,韩三童、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徐寿辉在蕲州,定远县的土豪郭子兴也开始起兵集聚数万人,占领濠洲成为了一方起义枭雄,朱元璋在此乱世之中,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豪情万丈的加入了起义大军。

军中建功绩,英雄出少年。

朱元璋投入起义军,作战勇猛机智灵活,在外流浪的这些年积累了大量的 社会 经验让他脱颖而出,不一会就被郭子兴任命为亲信,同时还把自己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春风得意的朱元璋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觉得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争权夺利,根本就不团结,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去,于是朱元璋回到自己的老家开始募兵,少年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纷纷来头,不一会朱元璋就招到了七百多人,在定远又陆续招到几千人,朱元璋于是利用这些自己的军事力量进攻定远横涧山元朝军营,招得降军二万人,朱元璋的军事实力就有几万人,有兵有将俨然一方诸侯,攻下滁州,从此就算有了自己的地盘。朱元璋没有忘记郭子兴的恩情,见他在濠洲处处受人牵制排挤,于是将郭子兴接来滁州,并让出了自己的军权,展示了朱元璋有情有义的一方面。

郭子兴死后这支起义军听从的还是朱元璋,他听从谋事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秘密地扩张着自己的实力,同时平定远名人李善长帮他调节军中大将们的关系,一应俱全后的朱元璋开始攻占应天,稳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朱元璋还请出了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为自己出谋划策,一下子有将有相,军队数量也达到了十万之多。朱元璋一面争取民心,一面不断网罗人才,还挟天子以令诸侯救回小明王以安天下民心。

朱元璋在这应天实力不断加强,引来了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攻击,朱元璋人强马壮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又在武昌打败陈理,最后平江击败张士诚从此起义军全归朱元璋,他也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徐达常遇春率领军队北伐,将元朝赶出了长城以北,收回了失落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自此一代千古皇帝朱元璋就从一个放牛娃逆袭成为了驱除蒙古的大明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没有因为生活的困苦而放弃自己前进的脚步,天下大乱必有影响出世,朱元璋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拯救天下的影响救世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就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虽然贫穷但并不志短,英雄不问出处,最后的他成为 历史 伟大皇帝的一员。

遇到困难千万不要灰心和放弃,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关键是一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你就是那个英雄。

《明朝的那些事》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帮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