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湾的古村新貌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2收藏

大余湾的古村新貌,第1张

春日里走进大余湾,老宅虽陈旧,仍可看出昔年的气势。古宅均用大块大块裁打得方方正正的条石砌成,石面上琢有细致入微的滴水线。硬山顶、翘檐、檐额彩绘、天井、承水池、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清式扶手椅,一切都古色古香。连先祖余秀三的墓和余氏族谱都保存下来。

大余湾人砌筑的宅院,在形式和格局、用材与技术上,体现出极为完整的安居构想:“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大余湾与婺源的确一脉相承。这个湾子的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时,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川,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大余湾古村落体现了贴近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木兰山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杰作,木兰川是一条10公里长的画廊般生态山谷。大余湾位于木兰山东南坡,木兰川南端出口处,使得这一带绮秀的自然景致也有力地参与了大余湾乡土文化的塑造。这里村前屋后的山水都被纳入到村落整体规划布局里来并被分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含意。 走进双泉村大余湾,“有余亭”旁的广场一队穿得红红绿绿的村民正吹吹打打,两个游客扮新娘新郎上演迎亲民俗。四十多栋老房子以此为中心,沿着几条青石板小路向周围伸展开去。精美的老宅,滴水线石墙,飞琉瓦,鸟兽檐,室内多精致木雕,门前画檐廊,气派堂皇。时间毁掉一些细节,又增添一些沧桑。

村子始建于明初,主体为民国初年修建、少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大余湾景区刘爱祥总经理介绍这里的建筑模式: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满村子讲的都是黄陂腔,为什么地处鄂东,老宅却高低错落着两叠或三叠马头墙——这分明是徽派建筑。

村里的余氏族谱解答这了个问题:明代洪武年间,余氏的一世祖余秀山率族人从江西迁到黄陂研子、木兰川,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明清至民国,大余湾人经商致富,开始大兴土木,建设美好家园。遗留下来的就是大余湾如今的老建筑。 大余湾所属双泉村的名字,源于一段传说。黄陂文史专家黎世炎介绍,传说唐朝一高僧云游木兰山后,经木兰川,来到大余湾背后一座山头,环顾四周,但见群山环抱,茂林修竹,山花烂漫,山下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不禁感叹:此乃风水宝地,若建一座庙宇,定香火旺盛。遂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不胜惋惜:“可惜,如此胜景,但缺甘泉。”无意间双足跺地,竟然有两眼泉水翻卷,清澈甘冽。

此后,高僧四处化缘,终于在山上建成双泉寺。此寺“文革”中被毁。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掘出一缸窑藏钱币300多斤,从唐开元到清乾隆的钱币都有。

进景区大门不远,看见一位老者坐在老宅前听楚戏,身后堆放着十几只蜂箱,小摊上摆着几瓶自酿的蜂蜜,老伴坐在旁边的树荫里缝缝补补。

老宅挂着一块“余家明宅”的房屋保护牌,外墙还钉了一块“蜂农世家”小木牌,记者跟他聊起来。

老人说自己就是余家明。这座老宅是先辈修建的,石砌外墙非常坚固,内墙为“鼓皮”木板墙,损坏后改为砖石墙。房子老旧了,是保护建筑,已经不能私自修建、改造。

老人原在黄陂粮食局工作,1950年代末因言获罪,坐了一年多牢,出狱后回老家大余湾务农。1980年代中平反,恢复工作。退休后又回到大余湾,享受田园生活。自己放养蜜蜂,楼上还养着一群鸽子。老人售卖的当季荆条蜜、百花蜜,不算贵,各买一瓶,回家尝了,甘甜里有股花木清香,比超市的更接近蜂蜜本味。

清代初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以广东嘉应州,福建汀州府为中心策源地的闽粤客家大迁徙。其中,不少人迁至赣南。特别是在清廷平定了三藩之变及客家人的反清战争之后,赣南人丁稀少,田地荒芜。为开垦荒地,增加田赋,清廷颁发了募垦令。于是,大批闽粤客家人在原先就已在赣南屯垦的“新民”的招引下,纷纷迁到赣南来。于是,一时间“赣水东西之客家,十九皆闽粤之人”。《南康县志》载:“雍正九年,东粤新民五十一户入籍南康”,“自雍正九年新民立籍,招来垦辟,至今(指乾隆时)土著之民渐居其少,外来之民日居其多。”《瑞金县志》:“瑞邑山陬僻壤,界连闽粤,土著十之二三,流寓十之六七。”连紧邻广东的定南县也因“广东异籍贫民来此垦种,异籍环处,日渐繁剧”。

罗勇教授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一文中提到:

明末清初,江西特别是赣南由于受清兵铁蹄的蹂躏,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而此时,闽西粤东经朱明一代的繁衍生息,人口膨胀,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地方史料文献记载和研究者实地考察证明,赣州境内的客家人,30%是“老客”,70%是从闽粤等地回流的“新客”,这些闽粤客民后裔倒迁入赣州又以明清时期为多。  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另一方面,明末清初,大批的闽粤客家人返迁江西特别是赣南,这一事实表明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中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这一点,赣南师范学院罗勇教授在他的论文《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中有这样的论述:“现今赣南各县闽粤返迁客民后裔所占的人口比例大体是:寻乌、安远、全南、定南、龙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约占70—90%;赣县、兴国、于都、会昌、瑞金等县约占50—70%;宁都、石城较少,约占20—30%”。“目前赣南居民的格局是在明末清初闽粤客家大批倒迁入赣之后形成的。”而且闽粤客家大批倒迁入赣后,又不仅仅局限于赣南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又继续北上,到达赣中、赣西北、赣东北甚至再转徙湖南、四川等地,使客家民系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赣南既孕育了客家又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这些倒迁客中,既有“闽粤流民作乱犯境”,被官兵“讨平”就地安抚垦荒的,如《上犹县志》载:“寇乃就抚,遂遗憾上犹垦荒。”也有因生活所迫应招回赣州做佃客的,如《宁都直隶州志》云:宁都“家给人足”,“城中世业悉属下乡,招闽广流寓赁耕”,“以耕一主之田至子孙十余世”。也有招垦而来的闽广佃客,如《于都县志》称:“于本山县,田多荆榛。初,居民甚稀,常招闽广来耕,其党日多。”还有清初招安闽海投诚的郑氏旧部,被派至兴国、赣县屯田。但倒迁赣州最主要的客流,当数政府招募返赣垦荒者居多。因战乱,赣州各地旧荒未垦,新荒又起的情况随处可见,清初战事渐息,为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官府多次颂募垦令,清前期有大批闽粤客户涌入赣州。无论何时,赣州都以其博大的胸怀、丰沛的乳汁、慈善的面容笑迎无数南来北往的人,她不仅养育了最早入境的客家先民,也抚慰、呵护着这些回流倒迁的“新客”。因此,赣州不仅是客家人的发祥地,也是他们依赖依靠的大后方。 由于时代久远,赣南“老客”的成分相当复杂。

春秋以前,至迟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五岭之戍以后,赣南就迁入了大量的中原汉人。汉时,为了征服东越与南越,朝廷曾多次派兵驻屯,梅岭、大庾因守将梅绢、庾将军而得名。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为了加强对赣南的管理,在秦代只有南野一县的基础上,在赣南增设了于都县和赣县,可见当时的人口一定不少。东汉时,豫章郡的人口由全国第53位(公元2年)跃居前4位(公元201年),净增人口居全国第2位。赣南在当时虽然不是豫章郡中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我们也可以逆料其繁盛。

尚有谱谍资料可查的赣南老客,大都是南北朝以后迁入的。如宁都县城梅江镇赖氏在南朝元嘉年间由浙江松阳迁来,南康县蓉江镇岭背奚氏、东门村千秋坪袁氏在隋代从河南开封迁来。唐宋时期迁入的更多。如石城县今存44姓,宁都还有46姓。明代初年,赣南人口流失严重,田地荒芜,而赣中一带人口密度大至“肩摩袂接”,于是朱元璋下令奖垦,南昌、吉安等府大批人口迁到赣南。 在赣南,由于居民迁入的时间和来源的不同,所以,到处可以看到同姓不同宗的现象。例如:

上犹县城五福堂李氏始祖李钦来自新喻泉圹,是唐西平王李晟第七子李宪的后裔。李宪也是来江西的李氏始祖。而同县的其他李氏则是明清之交从广东、福建迁来的,是福建上杭李火德的后裔。前者为本地李氏,后者为客家李氏。

上犹县刘氏也有两支。《刘氏家谱》云:“始祖来自黄沙鸭子湖,从吉州卢陵墓迁来。”是为老客刘氏。另一支则是清康熙、乾隆年间从广东兴宁迁来的。是为客家刘氏。

上犹县《朱氏族谱》载:朱氏七十二世朱仕开,居吉安府;……至八十六世朱朝炳 、朱朝焕兄弟又迁至江西龙泉(遂川)。大约在宋末元初,有一支朱姓迁来上犹石溪洞定居,与本地李姓来犹始祖同时。今县城水南朱姓就是从石溪洞搬来的,是为本地朱氏。而营前大潭塅的客家朱氏则是清康熙年间从广东迁来的。

由同姓不同宗的现象可以看出,不同口音的赣南客家语相互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口音的交汇处最为明显。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现代赣南客家语的面貌。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州市西南部,章江上游,庾岭北麓,介于东经114°~114°44′、北纬25°15′~25°37′之间。东北与南康区相连,东南与信丰县交壤,西北与崇义县毗邻,南与广东省南雄市襟连,西界广东省仁化县。323国道、赣韶高速公路和赣韶铁路(在建)纵贯县境。全境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外形,东西长1275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136763平方千米。全县辖8个镇、3个乡,共有10个居委会、105个行政村。2006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919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92人。大余县为纯客家县,全县通行客家语。1大余县有钨、锡、铅、铜、钼、铋、稀土等矿藏,其中钨资源居世界之首,有西华山、荡坪、漂塘、下垄等大钨矿,大余素有“世界钨都”之称。大余县是宋代周程理学起源地。名胜古迹有唐宋所辟古驿道、梅关、南唐丫山灵岩寺、宋嘉佑寺塔、宋牡丹亭均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大余湾村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里,人们信奉“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生活理念。村民除了基本的农业劳作外,还广植花木,美化庭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谱写和吟唱着一首悠远舒缓的桃园之曲。在他们自娱自乐创作的作品中,有这样的诗句:“流水穿村过,过溪搭桥梁,出门到田间,观鱼清池塘。”他们保留和继承了古代遗存中那种难得的恬静与淡泊的生活模式。

该村盛行读书之风,历代“学而优则仕”者众多,几百年来,涌现出的进学、中举、点翰林的学人雅士,在家谱中记载甚详。据村谱记载,曾有宗代“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荣耀,近代和现代则演绎出名流一百多,如余传斌是我国棉花专家,余传典是我国铁路专家,余家菊生前曾任“台湾省政府”国策顾问、青年党主席、“国大”主席团主席等职。大余湾堪称黄陂区著名侨乡和台乡,其“父子四留洋”的辉煌成就在黄陂区家喻户晓。

如今,这里的男女老幼,无论从工从农,从军从商,大都能背颂一些唐诗宋词,至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木兰辞》和“三十功名尘如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满江红》,则更为普及。

该村还有一种“晒书”的习俗,这是在中国其他民俗村落中所鲜见的。所谓“晒书”,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各家各户将自己家里私藏的古老典籍、字画和书信拿出来晒,防其霉变。这是最泛书香的日子。据长辈们说,他们所晒的作品中,有不少岳飞的手迹书信,因为岳飞当年曾长期在这一带策马扬鞭,其书信手令等数量颇多,几乎每家都有珍藏。但许多珍贵的东西,不幸毁于文革。无论这些传说是否属实,都表达了大余湾人礼乐并行、情理通融的人生追求和讲求耕读文化的生活乐趣。

世居安徽休宁县干阜紫园,二十五世为道容,即戴宏度,家赀渐落,为谋生,迁到江苏扬州甘泉县,其妻汤氏,只生一子,号为乃勋公,即戴时懋(戴均元祖父,戴衢亨曾祖)。

戴时懋元配傅氏无出,早殁,葬于休宁,继室周氏生二子,长为戴佩(戴均元父,戴衢亨祖父),号玉庵;次为戴瑶。

戴宏度及其妻汤氏,戴时懋继室周氏三人相继而殁,戴时懋竭力以三棺营葬于扬州西城外西福桥。戴家自戴时懋开始,家道中落,人丁亦衰。戴时懋因“贫困无依”,乃携二子远游江南,越过大庾岭,抵广东羊城一带,具体从事什么职业不清楚。

“逾大庾岭,抵粤之羊城,父子兄弟俘力谋食,饔餮初溢。”

戴时懋“负豪侠,好施与”,再继娶梁氏,梁氏亦无出,仅有二子。

戴时懋早年已殁于广东。

戴佩(戴均元父,戴衢亨祖父),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出生时已家道中衰,跟随其父戴时懋四处谋生,“幼年随侍奔走粤中,流漓颠沛辛苦备尝,然贫因不改其常度,犹斤斤自守,暇则读四书五经,处已谦和,待人诚实,言行忠信”。

读书喜讲性理,尤其精通星卜之术,常往来于大庾的梅关、横浦间,假托占I-算命的吉凶之说,导人为善。看到大庾风俗淳朴,物产丰饶,产生了定居大庾的想法。

康熙五十年(1711年),戴佩(时年23岁)以所有积蓄买负郭田百亩,选择大庾县水城孝友坊作为居所。

但是戴佩并没有马上居于大庾,而是直到戴时懋殁后,戴佩才正式定居大庾后,迎养继母梁氏于大庾,“晨昏定省,视膳浣衣,亲涤溺器”。此时的戴佩已经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家,生活之艰辛可见一斑。

定居大庾后,才娶元配温氏,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活,得以有家室。

戴佩在大庾惨淡经营,承先启后,开始着籍为贡生,正式入籍大庾。其弟弟戴瑶亦在这期间娶妻郭氏,也已成家立业。其弟弟原先被聘于位于大庾岭下的南赣盐馆。兄弟成家后,兄弟间亲密友爱,额其堂日“诚一”,以明其志。兄弟定居大庾后,继母梁氏不久殁于大庾,兄弟将继母梁氏与父戴时懋合葬于大庾县东山之麓,“自是有田有庐坟墓,入籍有年矣”。

戴瑶比戴佩儿子出生早,两个儿子,长为安元,排行第一,次子排行第二。

戴佩元配温氏所生的儿子,长为戴第元,排行第三。次子戴策元,排行第四;三子戴铨元。

戴佩娶侧室江氏,生二子,长为戴淑元,排行第六,最小为戴均元,排行第七。

戴氏至此开始,人丁开始兴旺。不幸的是,戴瑶与妻郭氏相继而殁,两子还未成年,十几岁就夭折了,戴瑶这一房竟至不祀。只有戴佩这一支,人丁兴旺。

后人现多居于今大余县的新城镇下辖的龙王庙村,只有几十户。

南安板鸭:1986年获部优及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大余多味花生:选用优质花生米、面粉、白砂糖、植物油、天然香料精制而成。

南酸枣糕:选用江西大余山区特有的天然、野生南酸枣为原料,采用特殊的工艺制成。

脐橙:其果皮可做凉拌菜,味美,有消气健胃之功效;果仁可清火、美容、抗癌、降脂。

大余甜柚:果实11月上旬成熟,耐贮藏,在自然状态下可贮至翌年4月。具有清肝明目、滋心润 肺、止咳化痰、降低胆固醇等保健功效。素有“天然罐头”、“果中珍品”之美称 。

汤皮:以大米加水磨成浆,置于簸箕内,搪成薄浆,入锅内蒸熟即可食,可随意加佐料或置浆内一起蒸熟。或伴熟搪皮吃,也可将熟搪皮切成小块或丝条, 晒干备用。丝条多用水煮,俗称水搪皮或搪皮丝。

黄元米果:春节前加工制作,是大余县传统风味小食品。

艾米果:用大米和艾草磨浆并炒熟制成各种形状的果品,置蒸笼内蒸熟,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药草香味。分有馅的和无馅钓两种。艾米果可随意造型,可揉做牛、猪、狗、鸡等12生肖式样,也可以作成艾草糕食用。多于清明时农闲合家蒸作。

香芋扣肉:属地地道道的大余特色菜。用五花肉切成约05公分厚,煮成八成烂后油炸。香芋头也切同肉一样厚度油炸成金**,与五花肉一块块相隔、相扣,放入调料。

荷包肉:此菜是大余传统特色菜。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佐料的烈香,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能

饱肚,饭菜合一。

大余湾的古村新貌

春日里走进大余湾,老宅虽陈旧,仍可看出昔年的气势。古宅均用大块大块裁打得方方正正的条石砌成,石面上琢有细致入微的滴水线。硬山顶、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