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县历史人物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4收藏

抚宁县历史人物,第1张

  翟鹏(1481一1545年),字扶九(又字志南),号联峰,生于抚宁县城内。其父翟昊,性温厚,不善理财,家 道贫寒。翟鹏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其母王氏下决心供他读书,自己昼夜纺织,以筹笔砚之资,霍鹏府试,其母割发易银为其拼凑盘缠。明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翟鹏饱学成才,一举考中进士,出任户部主事,转任员外郎,后又出任卫辉府知府,升陕西副使,进按察使。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再升右 金都御史,巡抚宁夏。

  翟鹏生性耿介刚直,为官清廉,对官场陋习深恶痛绝。他初至卫辉,严禁贿赂,致力于举贤荐能。 翟鹏巡抚宁夏时,边塞防守松弛,朝中无人过问,边官边将任意私占精壮兵卒供自己役使,边塞重地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把守。野鸡台一带20余座烟敦孤悬塞 外,翟鹏下令尽数清理被私役的兵丁,恢复了野鸡台一带的守备。此举伤害了一些边官边将的利益,他们对霍鹏怀恨在心。 同年,俺答大举入侵,边塞粮草不足,边民啼饥号寒,翟鹏据实陈请求朝廷赈济,朝廷不但不允,反将翟鹏停俸。在俺答大举入侵时,总兵官赵瑛不能竭力抵敌,致 使百姓涂炭。翟鹏秉公劾奏,反被赵瑛所讦。皇帝大怒,翟鹏被撤职。翟鹏卸任后,回家省亲,在故乡住月余,游览了故乡的名胜古迹,写下了《绿湾蛙静》、《过 芦峰将军墓》、《望联峰山》、《联峰海市》等诗篇,其中《望联峰山》、《联峰海市》两诗,通过赞美联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真挚感情。 嘉靖二十年八月,俺答又兴师入侵,铁骑直捣山西内地。兵部荐翟鹏复故官,整饬畿辅、山西、河南军务,兼督粮饷。嘉靖二十一年三月,宣大总督黄继祖被罢 职,升翟鹏为兵部右待郎,此间,翟鹏对旧的对敌政策和奖罚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杀降邀功者宜罪”。可是他这次复官仅百日,又因向朝 廷连乞兵饷而被革职。

  同年七月,俺答又大举入侵山西,杀掠太原、璐安。翟鹏又复宫,兼督山东、河南军务,巡抚以下均受其节制。这次复官后,翟鹏在建设边塞方面建 树颇多,浚壕筑垣,修边墙390余里,增筑新墩292 座,墩堡14座,建营舍1500间,垦回14900余顷,招募新军1500余人,每人给田50亩,节省仓储无数;对边塞守备重新进行了部署,并制定了“战 中有守、守中有战”的战术原则,剔除了以往单纯防御的弊病。其间尚著有《筹边录》畅行于时。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因翟鹏退敌有功,擢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 当时严嵩在朝专权,但看到翟鹏是个难得的人才,一心想拢络为私党。他亲手题了一块匾--“尚书府”遣心腹送到翟鹏的故乡。不料翟鹏并不感恩戴德,理事仍秉 公无私,即使是严氏的羽翼也毫不徇私。他这种对上不能逢迎,对下不能迁就的性格,便注定了他宦途坎坷,不能终其位的命运。

  据县志记载:翟鹏曾有诗云:“唯有寸心悬帝阙,更无尺素达权门”。由此可窥其情怀之一斑。另据翟鹏家谱记载:严嵩的儿子、吏部尚书严世蕃到 山海卫“阅边”时,途经抚宁鼓楼东的“尚书府”顺便到翟府拜访。饮茶间,偶见正堂中悬着一对条幅即翟鹏诗句。当时严氏并未多心,连连夸赞翟鹏的书法功底纯 厚,笔力苍劲,大有气吞长虹之势,待严世蕃事毕回朝又到翟府“道忧”时,突然发现条幅不见了,这时才产生了疑心。从此严翟隔阂日深。嘉靖二十三年正月,皇 帝命翟鹏根除边患(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责效甚急。翟鹏虽竭尽全力往来驱驰,终因八方掣肘,呼唤不灵未能如愿。此时,忌者乘机中 伤,奸党借题诽谤,翟鹏请求罢官,皇帝不允。同年九月,因蓟州巡抚朱方清撒诸路防秋兵,兵部尚书毛伯温并撒宣大三关客兵,俺答遂乘机于十月犯膳房堡,又于 万全破墙而人,由顺圣川至蔚州,犯屠浮峪,直抵完县,京师戒严。皇帝大怒。此时,御史杨本深、兵科戴梦桂又乘机动奏翟鹏逗留,致使敌震畿辅,皇帝遂遣官将 翟鹏逮捕入狱。

  三个月后,翟鹏被判充军罪。当押解官押翟鹏途经河西务时,被当地百姓所阻,众呼翟尚书冤枉。又将其解回京师,重下诏狱。嘉靖二十四年六月七日辰时卒于狱中。

  翟鹏死后,民间艺人很快编出影卷,皆有严氏奸党害忠良的情节,后被霍鹏的次子、卫辉通判翟重光得知,花重金收买了影卷。隆庆二年(公元 1568年),朝廷为翟鹏昭雪,追论前功,复官赐祭,遣永平府知府刘祥谕祭。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四月,翟鹏的曾孙翟凌云等建墓碑于抚宁南关路东, 上镌祭文,言翟鹏督师于重镇,志欲有为,才能应变,屡著忠勋。

  许碧山(1850一1912年),本县台营人,后居峪门口,清代有名的民间画家。他工国画善习山水人 物,以渔樵耕读、五子登科见佳,尤以画镜面为长。代表作品为渔樵耕读四扇屏。他的面笔姿健秀,静闲而不俗媚,飘逸而不轻浮,潇洒而不放荡,生态活脱, 堪为妙称,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从现在的《教五子》反《乱桎忘世》中可见一斑。 少年时代,他特别喜爱丹青佳作,把收集到的画裱贴四壁,悉心揣摩。白日自不必言,到晚上,也要躺在炕上贪恋地望上一阵,从此他开始学习画面。一天早晨,他 端着饭碗在门前石板上吃饭时,看到一行仙鹤振翅冲向旭日,几棵红染的劲松摇枝舞干,不禁神思于怀,用手中的筷子在地上作起画来直到他的耳朵被母亲揪得生痛时,他才看到饭碗碎裂在地上。有一次他随父赶台营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而他却独独对一白发画匠发起楞来。老者见他如此痴 迷,便和他交谈起来。老人发现他聪明伶俐,临别郑重地送给他一管祖传狼毫,把镌在上面的“腹吞百毫,手生万象”指给他看。碧山点头会意,拱手拜谢。笔耕生 涯的艰辛,磨炼了他的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广收博取,排劣存优,别出一格,独树一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世事昏暗。任凭千里马铁蹄生风,也只 能声匿沼池,更何况他不愿为人所识,讨得更多的麻烦呢。为此,他常常过着流浪生活,靠穷苦父老的微细酬劳勉强度日。几管纤毫,一方墨砚,伴着他走遍祖国的 名山大川,遍访丹青高手。一次,他到北京游玩览胜,正值抚宁县小李庄的王庚阳赴京赶考。王庚阳听说他在京,便设法找到他,说自己画艺不佳,求他代画一张 (当时,考试须入场作策论三篇、律诗二首、画卷一幅)蒙混过关。许碧山念及乡里之惰,便允诺了。可是没有想到,那幅画被献媚的宦官呈给了慈禧太后。太后 看罢赞不绝口,命王庚阳再画两幅。王庚阳忙去店中找许碧山,却扑了空,原来许碧山二日前巳返回抚宁老家去了。因太监催促太急,王庚阳只得竭尽吃奶功力作 画,怎奈画技迥异,马牛好识,王庚阳被传进宫去质问时,只得实说原委。不料慈禧太后转怒为喜,命王庚阳把许碧山寻来为她画像。许碧山听王庚阳说明经过, 苦苦叹息,还是随王进宫了。几日后,许碧山的另两幅作品被送进宫去,慈禧见画欣喜非常,宣他进宫,命他为自己画像。从此,他的画的署名便由碧山改成了 “昨非”。 王庚阳在科考中名中进士,官至上海道。他在榆关镇开设了一个镜子铺,请许碧山画镜面。许碧山画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跃然活脱,官吏乡民竞相购买,凡有幸购得者则视为奇珍,悉心保存,引以为荣。

  杨德生(1866-1941),抚宁县前石河村人,幼年随父去沈阳从商。此时正值冀东皮影班在沈阳活 动,杨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皮影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时常出入影棚与影界人士交往,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渐渐对影人雕刻技艺有所领悟。后来他毅然弃 商从艺,开始练习画草图。剪图案,几千幅头插、戳子、坐骑道具等图案,在他的心血和酷爱滋润下诞生了。而后,他开始操刀练功,晨昏寒暑,潜心艺事,百折不 能夺其志,复经过名人指点,其作品在整体布局的完美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上,逐步达到了神采飞扬、气韵感人的地步,被行家里手誉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然而,他从不固步自封,无休止的追求和探索,使他的刀法日趋娴熟,构图更加清新而又不失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唐山皮影流派遗韵。 杨德生到中年时期,在影人雕刻艺术上已造诣颇深,人称北派高手,且自成面目。其作品风靡京东及东北名家影棚。著名影界艺人李秀影棚的全部片子,皆委托杨德 生刻制。由于他的作品刀法游润,装饰富丽,工艺精美,造型生动,富于典型化、性格化,深为影界欢迎。 为全面继承和发展唐山皮影流派的独特风格,杨德生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去劣扬优。他晚年绘制了几千幅影人图案,并装订成册。可惜今已大部散失,只留 下少量烤图,被市群艺馆购得收藏。

  王增(1873一1958年),原籍河北省高阳县人,9岁时随祖父王聚贤来抚宁落 户。全家典房居住,以煮猪头为业。起初日煮一两个,通过刻苦钻研技术,精心制作,味道越来越好,销量大增,后发展到日煮十余个。 王聚贤是保定府口音,说话呔,他每天将煮好的熟肉背到鼓楼根下叫卖:“烧肠、烧肉喔!”当地人听不清字音,误听为“髦肉喔”。天长日久,人们便唤他“老 髦”,他煮的肉得名“老髦肉”。 1917年后,王增继承祖父遗业,继续开设“老髦肉铺”。因“老髦肉”味美适口,肥肉不腻,颇受顾客赞誉,连奉军大帅张作霖也经常派人来关内购买“老髦 肉”用以馈赠亲友。因此,“老髦肉”驰名东北三省及京津一带。“老髦肉”的加工制作非常讲究,选肉严格,不鲜的不要,过肥的不要,清洗认真,不得留下残存 毛根,猪肉和猪头、下水配比适量,确保老汤纯净。

  张墨林(1880一1958年),字砚樵,本县留守营乡张各庄桥西人,家有良田百亩,其父经商,为教子成才,聘一老秀 才为师,在家教墨林兄弟读写诗文。墨林酷爱绘画,12岁习画,到20岁已很有名气,尤其善画花鸟人物山水,无论工笔写意均颇有功底。在技法上,他潜心继 承明清以来山水画的优良传统。他绘制的“百蝶图”活脱超俗,独具风格,被世人誉为杰作。墨林善言强记,视钱财如粪土,青年时期即开始周游东北各地,以绘画 为生。1920年他进京游览,在邮电局长家作画。彼时邮电局长的弟弟正在北京艺术学校学习美术,看到张氏的山水画作品后赞叹不止,并将墨林介绍给正在北京 艺术学校执教的齐白石先生,张氏很受齐先生赏识。事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齐白石谈到中国绘画流派时说:“现在能继承清代四王风韵者,唯有冀东张某(指 张墨林)一人。”

  翟秉均(1893一1973年),又名静修,字启亭,本县城关人。翟秉均幼年入抚宁城内“南学”读书,后考入直隶省 第三师范学堂,毕业后受聘于抚宁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学生的尊敬及校方的重视,升任县立完全小学校长之职。翟秉 均任职期间任人为贤,善于调动同仁智慧,以能者为师,从不独断专行。在教学方面,他坚信“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他强调教师背课、授课、批改作业、课 堂提问、审阅试卷一丝不苟,倡导教师诲人不倦。翟霍秉均家住城里却常在学校住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他经济拮据,但竭尽全力资助贫困学生, 给学生买书买本。在严寒的冬季,他常把离校远的学生带回家去,给他们热饭、烧汤。翟秉均接受先进思想,勇于走向社会,宣传男女都应识字,公开同“女子 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挑战。在本校,他毅然决定同年级男女合班,顶住了某些所谓“有伤大雅”的议论,这在全县首开第一例。翟秉均领导下的抚宁县完全 小学在文化、体育、美术诸方面在全县均名列前茅,学校成绩展室里的银杯、银盾、锦旗、奖镜、奖状琳琅满目。省长、县长曾颁发给翟秉均个人以“教师楷 模”、“治校有方”的奖状。1941年翟秉均升任为抚宁初级中学校长。就任后,他精心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择优聘请教师,充实教学设备,扩充班级数量, 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成绩显著。国民党军队侵占抚宁后,国民党县党部企图利用他在广大人民中的威望动员他入党并兼任第一区党支部书记,他坚决拒绝 了。1946年他毅然辞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的职务,携眷属离开抚宁到蒋营小学教书。1954年,翟秉均被选为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抚宁 并入秦皇岛市,他又被吸收为市政协委员。翟秉均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李辑伍(1893一1962年)又名尚文、铁山,本县曹东庄乡后石河村人。青年时期从事教育事业,1921年参与 创办抚宁县第一所私立女子小学(城内西街)。1942年任乡中心小学校长期间,参加抗日地下活动。1947年调专署皮影社做编辑工作,著有《李自成》、 《水泊梁山队》、《大八义》、《红娘子》、《五峰会》、《家仇国害》、《打锦州》、《打四平》、《震冤塔》、《打输关》、《抓特务》、《平狗坟》、 《清算复仇》、《黄河蒋灾记》等影本,《高树勋起义》为其代表作。还有配合宣传工作编写的小型影本和快板,有的剧本现在仍在演唱。1954年调抚宁县 后,被选为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抚宁县第一文化馆馆长,后又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县人民政府委员。1962年2月病逝。

  杜万林(1896一1969年),河北省丰润县赵子庄人,后迁居本县牛头崖村,杜氏自幼家道贫寒,少时打草拾柴,稍长 以理发为业,因其酷爱祖国传统医学,发奋钻研正骨、按摩、治疗眼疾,后经名师指点,加之本人力图进取,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达到了医术精湛的地步。 起初,他只在本地行医,为乡民解除痛苦,先后治愈多人,次后名声远扬,不远千里前来就医者日多,往往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杜万林看病不为发财,有钱无钱 先治病。杜万林看病从不分亲疏远近、显贵贫贱,凡前来就医者,均能受到热情接待,精心治疗。 杜万林从医30多年,接待了来自17个省市的患者,治愈者无数,直到他去世以后,慕名而来投医的外地患者还为数不少。 建国后杜万林被人民政府聘为医师,曾任牛头崖医院副院长。1959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杜万林担任副院长后,时常有外地人前来就医。杜万林由于工作积 极,在医术上有较深的造诣,深受患者爱戴,1960年被推选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杜万林在“四清”运动中受到打击,给其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被开除回 家。打倒“四人帮”后始得昭雪。

  赵会(1899--1945年),本县城关西街人,冀东著名琐呐演奏家。因排行第二,人称“赵二”。 赵会自幼从父学习唢呐。其父赵永发系清代在本县衙供职的最后一任官琐呐。1942年赵会到吉林省蛟河“万清鼓乐屋”搭班活动,不久又投奔其义子崔占春 转入吉林市“北窑屋鼓乐房”。 赵会是三四十年代冀东鼓吹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他与冀东一代琐呐名家金财(迁安县人,号“金铁嘴”)、张秉之(本县人,艺名“压北蒙”)、顾炳 珠(卢龙县人,艺名“扔 头”)、郭文田(秦皇岛人)、吴殿奎(昌黎县人)结拜为兄弟,被群众誉为东派(滦河以东)六大高手,其中赵会与金财名声最大。1938年至1940 年,赵与盟兄弟及其弟子、义子等人,巡回演出于东北三省各大城市和承德等地。这时赵会的演奏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地步,他所到之地,极受同行艺人尊崇。 赵会在鼓吹乐中是个多面手,擅长民间乐器“借字”技法的运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抄录了大量的冀东鼓吹乐工尺字曲谱流行于世。这些曲谱抄写的字迹工 整,曲调板眼清晰、准确,每首乐曲常常抄写为母曲与演奏曲两种形式,这是一般民间抄谱所不具备的。在十年浩劫中,这些乐谱大都被销毁,唯一保存下来 的一本也仅有几张残页。

  任启瑞(1912一1986年)艺名“筱核桃”,祖籍本县杨户村,1916年迁往秦皇岛蔡各庄。 任启瑞11岁正式从父学艺,15岁时被收呐名家金财收为义子,跟义父学艺5年。由于他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从而誉满冀东和东北三省。解放后,先 后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秦皇岛市音乐协会会员、理事、副主席,北戴河区政协委员,抚宁县收集民间音乐艺术指导。 1936年,24岁的任启瑞与赵文奎(山海关人,艺名“赵大晃”)等人到吉林省洮安开鼓乐棚,活动在吉林、长春、哈尔滨三市及洮安一带的广大农村。 1938年6月,应邀在长春胜利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灌制的乐曲有《句句双》、《大姑娘爱》及评剧《花为媒》等。 1953年国庆节,任启瑞与孙俊元、任启文、陆云起应邀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其中《小磨坊》、《冬来尾》两首乐曲被制成唱片。 1955年秋,任启瑞应聘任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1958年随校并入天津音乐学院。1961年春辞职回乡,重操旧业。自1977年6月起,他与县文化馆密 切合作,用了近九年的时间陆续全面、系统地录制了一大批珍贵的音响资料。1984年12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北卷编辑部聘请中央的专家,为全 省著名艺人录制音像资料时重点为任启瑞录音录像。 任启瑞为河北省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演奏的曲目有150首左右。

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新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理所当然的,辽宁出生的历史名人,自然也数不胜数。而我要说的,则是在近代中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人:关向应和张作霖

辽宁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关向应

关向应,原名关致祥,满族人,1902年生于辽宁大连,关向应是中国***早期的重要军事***之一。可能很多人对关向应并不了解,也比较陌生。其实,如果不是关向应在1946年病逝,以关向应的功绩和地位,在1955年授衔时,有很大的概率成为新中国的元帅之一。

关向应

1924年春,年仅22岁的关向应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在赴苏联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回国后,关向应先后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等工作。1932年,关向应担任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三军政委等职,与贺龙元帅一起参与领导和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关向应和贺龙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关向应和贺龙领导红三军离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与任弼时等人领导的红六军团会师,组成了由红二、红六军团构成的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关向应则担任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后担任红二方面军政委。

贺龙、关向应、任弼时

全面抗战爆发后,位于陕北的三大方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贺龙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关向应为政委。开赴抗日前线后,关向应与贺龙一起创建了晋西北根据地。并先后担任了晋西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等职。

贺龙和关向应

抗战胜利后,由于繁重的革命工作和异常严峻的革命条件,关向应的身体长期遭受病重折磨。抗战期间,关向应多次病倒,但他都不顾病痛,坚持工作,最终积劳成疾,在1946年因病去世,年仅44岁。

关向应

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生于奉天省海城县。作为混乱民国的“乱世英雄”,张作霖完全称得上白手起家的典范,由土匪最终成为了统治半个中国的陆海军大元帅,并始终牢牢掌握着东三省,堪称民国真正的传奇。

张作霖

张作霖出生于奉天海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当过木匠,学过兽医,做过货郎,卖过包子,也投靠清军当过兵,更在土匪队伍中混过。

也许真的是乱世出英雄,在日本和沙俄的夹缝之中,张作霖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和一定的运气,他率领自己的武装力量一步步崛起,当辛亥革命爆发后,白手起家的张作霖已经成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正式成为雄居一方的军阀。

张作霖

进入北洋政府时代,张作霖依然混的风生水起,他的实力不断壮大,1918年,张作霖正式担任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了东北三省的统治者。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一支军阀后,张作霖对内大力建设东三省,并使得东三省成为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而对外,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多次参与甚至发起军阀混战。

张作霖和他的孩子

1928年,在国民党新军阀的进攻下,失败后的张作霖率部返回东北,由于没有满足日寇的无理要求,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一代枭雄至此谢幕。

皇姑屯事件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使颛顼统治的疆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由于挥公功勋卓著,帝颛顼封其为弓正(亦称弓长),并赐姓张,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有人说,清河在中国境内何止一条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么能断定濮阳的古清河就是玄嚣的封邑青阳所在地呢这是因为濮阳古称帝丘,颛项建都于此,至今濮阳城中心四牌楼上仍镌刻着“颛顼遗都”四个大字。帝颛顼、帝喾死后均葬于帝丘,今陵墓尚存,这一点是哪个清河也没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嚣封邑青阳所在地,玄嚣也因封地青阳而号青阳氏。

三、当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关于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的论点,在当今史学界颇具权威性,为研究张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族史专家谢均祥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张姓源于濮阳。他的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欧洲时报》、《河南广播电视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了:挥公即是张姓始祖,因发明弓矢而得姓,张姓祖根在濮阳,这便是张姓的渊源。

此外,后世有以字为姓者,也有因种种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在晋齐鞍之战中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他的后世以他的字为姓,改解姓为张姓。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称张禄,西入秦国,屡次为秦王出谋划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国名将张辽,原姓聂。汉末黑山起义军首领张燕,原姓褚。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在当代中国,回、满、藏、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张姓人群存在。但这只是支脉,是流,而不是源。

四、张姓播迁

张姓先民是怎样从得姓地濮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这是个大课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够说清的。现仅就我们的初步考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张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迁应是在大禹治水时期。当时,遍地洪水泛滥,中原濮阳地势低洼,更是一片汪洋。为求生存,先民们只好择高而居,逃往距离近的高丘或山区,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而后又逐步走向全国各地。这次洪水大致发生在帝颛顼、帝喾之后的尧、舜时期,也正是挥公得姓之后。起初,尧命颛顼之子鲧治水,而且到过濮阳。至今,濮阳境内仍有“鲧堤”遗迹。明·嘉靖《开州志》(明代濮阳称开州)卷二,载宋·司马光《鲧堤》诗日:“东郡(今濮阳)鲧堤古,向来烟火疏。堤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可惜,曾在濮阳筑堤治水的鲧,由于方法不对,九年没有把水治平,被舜杀于羽山。舜又派鲧之子大禹治水。他带领人民,凿山开河,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水治平。这次大洪水先后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离乡背井逃避水患。但要问,当时的张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县,因没查到确凿依据,笔者不能妄言。但据读史得知,帝颛顼、帝喾均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到帝尧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帝舜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蒲州)大禹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恐怕都与这次大洪水有直接关系。中国地势的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十里地,洼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时代,难怪帝尧、帝舜、大禹均迁都于山西。试想,部落联盟的首领和都城都迁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着去吗所以,历来饱受洪水灾害的濮阳人,逃避水灾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陕西。那个时期,张姓先民从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阳)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迁往各地,或迁回老家濮阳,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张姓先民第二次大播迁,当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决口时期。自古人恋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后,逃往外地的先民回来一部分是肯定的。经过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濮阳地区属于卫国,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发展。但到汉代,濮阳人又碰上了黄河瓠子堤决口,淹没十六郡,濮阳以东尽成泽国,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们没吃没喝能不外逃吗去哪里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区。此后,还有新莽时期公元11年,黄河自治亭(今濮阳)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二次改道,漫流于濮阳以东各郡达59年。北宋熙宁十年,黄河自濮阳曹村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三次改道,泛郡县四十五,淹民田30万顷。有史记载的黄河在濮阳境内的决口达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灾、虫灾,每次水旱灾害,都迫使先民们离乡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灾之外,战乱是张姓先民多次迁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濮阳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秦代章邯和项羽濮阳之战,东汉曹操吕布濮阳之战,北宋宋辽澶渊之战等多次大战都发生在这里,每次战乱都迫使先民们多向比较安定的南方迁移。据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编著的《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一书记载,由于战乱原因, “张姓先民由中原地区向四方迁徙,有过几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的战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在此居住的张姓先民被迫南迁;第二次是在西晋末年,匈奴和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军队进入中原,灭亡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洛阳建立的西晋王朝,人民群众蒙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原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同时也有部分张姓先民迁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灭亡了建都开封的北宋政权,占领了黄河南北,这里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到长江以南地区避难。除了这三次迁徙外,还有更多的小规模迁徙,使张姓儿女逐渐遍布于全国各地。”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62775html

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

4、据公安部统计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张排第三,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古代:

中国道教创始宗师(张天师)张道陵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武术宗师 张三丰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 张飞 张辽 张颌 张任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 张说 张九龄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 张仲景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张仲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辩士之一 张仪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之一 张良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张丽华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张居正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阴谋家之一 张角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张衡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官之一 张骞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张旭(草圣)

梁山好汉 浪里白条—张顺

梁山好汉 菜园子—张青

明教教主他爹—张翠山

明教教主—张无忌

张作霖 张自忠 张之洞 张云逸 张朝阳 张艺谋 张东健 张娜拉 张又赫 张治中 张春桥 张爱玲 张大千 张燊悦 张艾嘉 张柏芝 张德豪 张德兰 张凤凤 张镐哲 张国荣 张含韵 张学友 张洪量 张惠春 张惠妹 张家辉 张敬轩 张可颐 张可芝 张克帆 张丽瑾 张立基 张萌萌 张明敏 张清芳 张琼瑶 张桑悦 张善为 张伟文 张卫健 张文森 张信哲 张玉华 张元蒂 张震岳 张振富 张振宇 张志家 张智成 张智霖 张智尧 张曼玉 张靓颖

张雨生 张国立 张铁霖 张丰毅 张瑶 张也 张茵 张宇 张杰 张俊 张蔷 张行

其实还有,古往今来的张姓名人,数不胜数。有人统计,张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

张姓起源

▲关于“张”字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

▲张姓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周鸟)、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梁,*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前589)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走翟)、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 (1408)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

时期(720—962),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

抚宁县历史人物

  翟鹏(1481一1545年),字扶九(又字志南),号联峰,生于抚宁县城内。其父翟昊,性温厚,不善理财,家 道贫寒。翟鹏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