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哪些国民党的著名将领?他们最后怎么样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4收藏

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哪些国民党的著名将领?他们最后怎么样了?,第1张

黄埔同学中,陈赓的故事最多。他不仅在军校学习,1924年11月毕业后,还担任过第2期入伍学员连长、第3期本科副队长、第4期学校第7步兵师连长。他在学校成绩很好,是黄埔三大名师之一。曾被校长蒋介石宠信,命其连队担任总司令部警卫。在讨伐和镇压商团叛乱中,江主席两次获救。

他还是一名坚定的***员。作为周的助手,他参与领导左派学生,并与右派组织“孙文学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26年5月,蒋介石制造事端,清洗国民党内的***员。他公开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划清界限。此后,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从事地下工作,先后在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工作。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胡宗南,镇海人,国民党军队一级上将,深得蒋介石宠爱和器重,统率精锐部队40余万,人称“西北之王”。从军30年,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台海对峙等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但胡宗南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时,因为比别人矮,瘦,在体检中差点被淘汰。幸好他及时做了他的“哭”,所以他才“哭”进了黄埔军校。1924年,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进行初试,考试合格后赴广州复试。上海第一次考试的考官是毛泽东,胡宗南顺利通过,但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考试就没那么简单了。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军事发展,为近代中国革命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将领。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军校师生联合发起北伐。他们打败了两个军阀,吴和孙。后来,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反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历史 上有哪些比较可惜的短命 历史 人物?

在我国 历史 上,曾出现过很多的知名人物,比如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由于身份的特殊,常常都是处于万众瞩目的地位,无论能力大小都会被记录在 历史 之中,又比如那些著名的将领,他们保家卫国,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和安全,是值得人们崇敬的英雄,还有那些治国安邦的官员们,他们在 历史 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当然,还有一些传奇人物,比如大家都很感兴趣的“神童”,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了让人羡慕的智慧, 历史 上的神童很多,但是有很多都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还有一些或许是太过聪明,遭到了老天的妒忌,结果英年早逝,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3个,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惊为天人的能力,可是早早就去世,最长的也没能活过13岁。

第一个:项橐 项橐(tuo,二声),此人很厉害,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是孔子的老师,在《战国策》之中曾记载,项橐7岁就已经成为了孔子的老师,可见其聪明智慧已经达到了何种程度,项橐不仅聪明,而且还很懂得趋利避害,很多国家都想让他当自己官员,他为了避免冲突,就跑到了深山躲起来。 可惜聪明始终是遭到妒忌的,项橐也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所以后来各国诸侯派兵来讨伐他的时候,项橐立刻自尽,年仅12岁就去世,留下了圣公的传说。

第二个:甘罗 。甘罗很出名,他是秦国子民,也是及未注明的少年政客,甘罗从小就因为聪明而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赵国的国王对他十分欣赏,曾经大手一挥就送给了他12座城池,不过甘罗也逃不过英年早逝的命运,12岁就毙了命。

第三个:曹冲 。曹冲可谓是最为出名的神童了,他是曹操的小儿子,也是最受宠爱的儿子,曹冲从小智慧就惊为天人,不单单只有称象这一个传说,而且他生性善良,曾经屡次劝阻自己的父亲不要滥杀无辜,可惜最后还是去世了,终年12岁。 古时候人的寿命短,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古代人小小年纪就已经极为成熟,再反观现代的我们,12岁的时候可能小学都没毕业。

天妒英才再每个 历史 时期都有。只能枚举一些。

秦朝扶苏(22 岁);

西汉霍去病(23岁)、刘弗陵(汉武帝之子21岁);

三国有孙坚(36岁)、孙策(26岁)(39岁)、郭嘉(38岁)、周瑜(38岁)、曹冲(13岁)、马良(36岁)、庞统(36岁)

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35岁)

唐代有王勃(26岁)、李贺(27岁)、刘希夷(29岁);

五代十国有周世宗柴荣(39岁);

南宋岳飞(39岁)、岳云(23岁)

清朝郑成功(39岁)

现代有李小龙(33岁)、林正英(45岁);

……

英年早逝的人才实在不少,这里只是例举一些,不一而足。天妒英才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如果这些人多活个二三十年, 历史 将会重写。

由于人物众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天妒英才的人物—红军将领黄公略。

黄公略是1898年生人,1922年和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同年参加广州起义并加入中国***。1928年和彭德怀、滕代远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后的军队合编为红5军。1930年调任红6军军长,红1军团成立后,黄公略任红1军团红6军军长。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时,黄公略率部追击国民党军。后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遭敌军飞机袭击,身中数弹而壮烈牺牲,时年33岁。

黄公略所部在反“围剿”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曾作诗称赞《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赣。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黄公略与林彪、伍中豪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的“三骁将”,也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这三位骁将中伍中豪和黄公略先后牺牲,只有林彪活到了革命成功的那一天。

我想起一位红军将领,毛主席爱将---伍中豪。

他是黄埔四期毕业生,秋收起义领导者之一,井冈山根据地和我军创建人与***之一。他死的时候,年仅25岁。

毛主席听闻他牺牲的消息,关起门来哭了好几天。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红着双眼亲自带着5000士兵为他报仇。红12军政委谭振林亲自拿刀为他手刃仇敌。红20军军长曾炳春手捧敌人污血,为他祭奠。

他从黄埔毕业的哪一届,是出名将最多的。林彪,徐向前,胡宗南,陈赓,宋希濂,杜聿明,张灵甫,陈明仁,左权,等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共名将,都是黄埔四期的。如果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还活着的话,不是元帅,也是大将军衔!

伍中豪才华不输林彪,甚至比林彪还优秀!

两人同为黄埔四期生,在黄埔期间,伍中豪的表现要比林彪更亮眼。当时,黄埔军校根据成绩,将学生编成军官团与预备军官团。伍中豪在军官团,而林彪是在预备军官团。

等到南昌起义后,伍中豪和林彪也是处于并驾齐驱的状态。

林彪为红四军二十八团团一营营长时,伍中豪为三十一团三营营长。之后,两人又同期升任各自所在团的团长。这两个团是红四军最强的两个主力团。不过,在毛主席心里,应该更信任伍中豪。秋收起义时,伍中豪就跟着毛主席。在三湾改编时,也是伍中豪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毛主席。在井冈山上,伍中豪,林彪,黄公略被称为毛主席的“三骁将”。

林彪为第一纵队司令时,伍中豪为第三纵队司令。

1929年11月28日,两人同时出任红军前委。

1930年6月,林彪任红四军军长时,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这一年,伍中豪25岁,林彪23岁。

可惜,伍中豪"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0年10月,时任红12军军长的伍中豪根据红一军团的命令,联络赣西各县红军部队,向漳州进军。当伍中豪带领一个警卫排经过安福县城时,突遭安福县靖卫团埋伏。伍中豪因寡不敌众,在突围途中,被靖卫团团长罗汉苟枪杀。

噩耗传来,一向坚毅的毛主席口中咬着毛巾,眼泪哗哗直流,好几天不出门。红三军团长彭德怀马上集结5000红军战士,围剿了安福县的靖卫团。彭老总抓住杀害伍中豪的凶手罗汉苟,将他带到伍中豪被害的地方。彭德怀大吼道:“血债要用血来还!”然后,红12军政委谭震林亲自拿刀将罗汉苟的人头砍下。红20军军长曾炳春亲手捧起凶手罗汉苟的污血,祭奠伍中豪。

伍中豪如果不被反动派杀害,肯定会成为和林彪平起平坐的人物。

(文|勇战王聊 历史 )

红军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英年早逝,令人沉痛无比。

这几天从《伟大的转折》这部剧中,看到了这个红军早期高级将领的名字,今天就来缅怀一下他。

革命创业初期,蒋介石政府先后对我根据地数次围剿,在此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大业,出生入死,直至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就有红五军的缔造者邓萍将军。

邓萍(1908—1935),四川人,在黄埔军校读书时便加入了中国***。1928年7月22日,他同彭德怀一起在湖南发动了平江起义,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1930年,担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任红五军军长。1933年还同时担任红军东方军参谋长,并参与筹建工5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培养了大批红军干部。

1934年10月,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走上了长征的道路。1935年2月,东渡赤水河期间,彭老总,邓萍指挥红三军团攻占娄山关后,为尽快达成战略目标攻占遵义城,邓萍亲临前线指挥,侦查敌情时不幸被敌人击中头部牺牲,年仅27岁。

邓萍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一名军团级将领,牺牲前还替张爱萍将军挡了一颗子弹。他与彭老总搭档多年,他的牺牲让彭老总嚎啕大哭,大喊着“拿下遵义城,为邓萍同志报仇”,当晚红三军团一鼓作气拿下遵义城,为邓萍报了仇,可是邓萍还是牺牲了,他的牺牲让彭老总进了遵义城后就伤心病倒。谁来给他当红三军团参谋长都不要,最后叶帅当了这个政委才算了事。

如果邓萍能活到解放后,成就不可限量,太可惜了。邓萍同志死后,张爱萍将军痛哭流涕的说“邓萍,是替我死的”,并写下了挽诗。

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命短影响长”的帝王

中国 历史 上,有一位非常有为的短命皇帝,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只活了33岁,但对中国 历史 的影响,用“举足轻重”来评价并不为过。

拓跋宏生于公元467年,崩于公元499年。生母李夫人,因他被立为太子而惨遭赐死,拓跋宏是由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

拓跋宏五岁登基做皇帝,祖母冯太后临朝称制,对北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3岁时冯太后病逝,拓跋宏独揽大权,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重点是推进北魏汉化。主要举措有:

1、 全盘汉化。重用汉人,模仿汉朝礼仪,建明堂,修太庙,正祀典,祭祀大舜、大禹、周公、孔子,允许群臣可以守丧三年。模仿汉王朝官制,制定声律;颁布五品诏,按公侯伯子男对王公贵族封爵。颁布新律令,废除或降低酷刑。

2、 迁都洛阳。北魏原来的都城在平城,常常六月飞雪。为了便于对汉人的管理,迁都洛阳。为了保证迁都顺利,拔跋宏做了周密的准备,以南伐齐的名义,带领近百万人浩浩荡荡南下,顺利实现迁都目的,显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

3、 着汉服、绝胡语。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即下令所有鲜卑人和少数民族人一律禁穿胡服,而改穿汉服。随后又下令禁绝胡语,满朝之人一律说汉语。

4、 改革汉姓。下令鲜卑复姓全部改为汉姓。

5、 胡汉通婚。鼓励鲜卑与汉族通婚,对魏晋以来汉人“娘炮”体质有了很大改善。

6、 尊儒崇佛。使洛阳呈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相结合的城市。

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 社会 、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加快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可惜孝文帝英年早逝,否则民族融合的进程会更彻底。

中国在五千年的 历史 长河中,英才倍出,然而不泛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人,举不枚举!令人惋惜。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五位英年早逝的名人:

第一位: 霍去病 ,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霍去病善骑射,用兵灵活,不拘古法,注重方略,勇敢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穿插作战,直捣黄龙,将匈奴赶出大漠,彻底解决了西汉匈奴之患。霍去病官至大马司骠骑大将军,冠军侯。曾有一句闻名于世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

第二位: 曹冲 ,曹操之子,与周不疑、夏侯荣一同被誉为“三国三大神童”之一。

曹冲从小就表现出远超常人的聪慧。典故“曹冲称象”说明五岁的曹冲智力完全达到成人标准,其十岁时,智救库吏的故事更说明曹冲有高情商。曹操对之颇为喜欢,有让他继嗣之意。

曹冲病逝时,年仅13岁。

第三位、 王勃 ,唐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岁能文,14岁便科试及第,授朝散郎。他以雄浑之气、磅礴之势,开一代诗风,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风流尽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是千古绝唱。他的诗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王勃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7岁。

第四位: 李贺 ,中唐重要诗人,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当时别树一帜。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因病27岁卒。

第五位: 陈玉成 ,太平天国英王,太平天国后期名将,被封英王,因骁勇善战被称为太平天国的战神。

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陈玉成与李秀成被当时世人认为是太平天国的救星,陈玉成任帅后,大败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保住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连连攻克清军数城,使太平天国重振局面,转危为安。陈玉成也因此名声大噪,并且太平天国士兵在他带领下开始了西征。

最后,被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被杀。终年26岁。

真的是天妒英才,如果他们能多活几十年,那么或许很多 历史 都将要改写。

我来讲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想提醒题主一下,关于你的问题,用英年早逝来说更为恰当一点。那么,在我国 历史 上有哪些令人惋惜的英年早逝的人物呢?那真的是很多了,所以,我想讲一下一个重要人物——左权。

左权将军,八路军抗日阵亡将领。号叔人,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黄埔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同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9月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3年12月,任红1军团参谋长,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以后长期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职务。1942年5月,在日寇大举进犯太行山,妄图摧毁八路军总部时,左权亲临前线指挥突围,战斗中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牺牲,终年37岁。

1939年至1941年,左权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文章。另外,1942年左权与刘伯承合译的《苏联工农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被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总司令部列为步兵战术教育的基本教材。

长征时期毛泽东称赞左权是“神枪手”。 长征时期朱德称左权是“模范军人”,是”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

作家刘白羽在1942年文章中说 :“在掌控半个中国战场的八路军总指挥部里,左权同志的确是个最繁忙的人,除了重大的事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决定之外,一般的工作都由他来处理。他的军事理论修养、作战经验、指挥能力,都是我们部队参谋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左权将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国家和人民,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值得每一位中国人敬仰。

列出几位我觉得可惜的短命 历史 人物。项羽、贾谊、霍去病、周瑜、林觉民。

第一位项羽。项羽在乌江自刎时年仅30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30年的时间里能建立如此功业,这里面还要扣除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项羽勇武过人,跟着叔父起兵反秦,并在叔叔死后独自带领军队征伐天下,武功赫赫群雄束手。虽然最后败在刘邦手中,也可称为一世之雄了。

第二位贾谊。淮阴市井笑韩信,汉代公卿忌贾生。贾谊少年天才纵横公卿,深得汉文帝赏识,对朝廷的治乱兴衰见解独特,《过秦论》更是千古宏文发人深省。可惜受周勃等人猜忌,最后背后捅刀子,致使皇帝虽然赏识贾谊的才华却仍没有重用他。在长沙王落马病亡后,他也郁郁而终,去世时年仅30岁。

第三位霍去病。他十七岁拜骠姚校尉,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追杀匈奴800余里,拜封冠军侯。匈奴哀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霍去病是中国战争史上少有的少年英雄,可惜的是,病逝时年仅24岁。

第三位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现在想起周瑜的雄姿,仍让人神往不已。年轻的统帅面对强敌毫无畏惧,用计巧妙胸有成竹,一把火烧的曹操狼狈而逃,博得不朽功名。周瑜的短暂一生丰富多彩令人羡慕。可惜,他病逝时才35岁。

第四位岳飞。岳飞的英雄事迹几乎每个国人都知道,他“直捣黄龙”的雄心壮志也不停地激励着国人,可惜名臣未遇明主,最后被赵构和秦桧这对无耻之徒害死在风波亭上,时年39岁。

最后说一位近代英雄林觉民。相信大家都读过林觉民的《与妻书》,1905年,18岁的林觉民和17岁的陈意映喜结连理,但为了这个破碎的山河,为了改造这个世界,林觉民依然去日本留学并参加了同盟会。革命要留学断头,林觉民早有这个准备,在广州起义之前,他写下了《与父书》和《与妻书》,告别挚爱的亲人。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壮士之言今日读来,仍胸中激荡不已!

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力战被俘,面对审讯慷慨直言,亲自审问他的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无不为之动容,但因为怕如此人才为革命党所用,还是杀害了林觉民。

林觉民就义之时,年仅24岁。

这样为国为民的英雄,感天动地永留史册。

历史 上有哪些短命的 历史 人物比较可惜?看到这个话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凤雏先生庞统。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皇叔得天下民心,在收获卧龙先生的前提下,有征服了凤雏先生的心,真可谓如虎添翼,天下归心!只不过,天妒英才,好景不长,这新添的翅膀不多时就折了。展开双翼的鹰可以飞很高很远,但是断了翅膀的独臂鹰自然难逃折戟沉沙!也许这个形容有点夸张。但是,好比贾元春在归省大观园时“烟花易冷”的比喻,庞统之死对事业如日中天的刘备来说,决不只是折损了一大谋臣,而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给他的事业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事后 历史 的走向也一再证明,庞统走后,刘备集团虽然也取得夺西川、下汉中的高光表现,但总体运势也趋近巅峰,再往后国运就往下走了。当然,这一切不是庞统一个人能挽救的,但是庞统若在,蜀汉政权会否以另一个更加从容的姿态走下去,也未可知!

庞统在 历史 上的作为虽不算高光,但从人事安排来讲,刘备对这个谋士相当看重,他在刘备集团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正式决裂,往西夺取西川,完成隆重对之战略规划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这个关键的时刻,刘备把提出隆中对的诸葛亮放在荆州协助关羽,而带上庞统征讨西川,显然是看中了后者军事谋划的才能。而这一战略部署也恰好是刘备最为稳妥的战略安排。关羽与诸葛亮的搭配,刚柔并济,智勇兼备,诸葛又是一个对吴外交的高手。如果诸葛一直在荆州,那么关羽羞辱孙吴,乃至大意失荆州的事件大概率不会发生,那么荆州在短期内还是刘备的地盘。坐拥荆益州二州的蜀汉政权,实力不可小觑,完全有同曹魏集团叫板的势力。但是,事与愿违,恰恰就是因为庞统在落凤坡以外身亡这个偶然事件,全盘打乱了刘备的战略安排。失去庞统,刘备则不得不征召诸葛亮入蜀,诸葛亮入蜀则关羽外交失当,关羽外交失当则导致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则导致刘备阀吴,刘备阀吴则又带来了夷陵惨败,夷陵惨败则直接导致刘备去世乃至蜀汉衰微。这一系列事件好似多米诺骨牌,触一而动万,蜀汉的国运就在这些接踵而至的事情中丧失殆尽。而这一切的初始动力,就是庞统之死。你说庞统的短命是不是很可惜?

2002年8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2-17《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一)》纪念邮票一套5枚,第1枚即为“黄公略”,邮票以上世纪20年代黄公略将军的一张西服便装肖像照片为蓝本,采用炭精笔素描手法表现。

1925年7月1日,黄埔军校第三期进行开学典礼。这一期没有工科和辎重科,全部学员都被分入了步兵科和骑兵科,其中步兵科9个大队,骑兵科一个大队。1926年1月17日,第三期1225名学员毕业。他们当中,最有名的十大将领都是谁呢?

先说我军方面。排第一的当属朱云卿。他是广东梅县人,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了东征陈炯明的战斗,1925年入党。之后他又参加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我军高级将领当中,同时参加过这两次重要起义的人少之又少,足见朱云卿资历之深。

井冈山时期,朱云卿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指挥能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国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红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和闽西进军的途中,他带领的红31团担任开路先锋,在大柏地和长岭寨等战斗中接连取胜,成为红四军的拳头部队。

红军来到瑞金后,朱云卿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和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成为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1931年5月,朱云卿在和敌人作战时英勇负伤,在后方医院治伤期间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4岁。以朱云卿的资历和贡献来看,如果不是过早牺牲,1955年授衔的时候,至少是个大将。

排第二的是黄公略。他是湖南湘乡人,早年时期曾经在湘军中任职,担任过连长。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累积战功升任副团长。之后他先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和平江起义,红5军主力上井冈山后,黄公略率部在赣西南地区坚持作战,连战连捷,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了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秋,赣西南红色区域扩大到34个县,人口达400多万。毛泽东甚为称赞,挥笔写下了“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著名诗句。

1930年7月,黄公略出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不久后他率部奇袭湖南浏阳文家市,消灭敌军3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之后黄公略又在龙冈战斗、富田战斗和老营盘战斗中接连取胜,被誉为“飞将军”。1931年9月,方石岭战斗中,黄公略遭到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大会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后来黄公略被评为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如果不是过早牺牲,55年至少也是大将。

排第三的是陈奇涵。他是江西兴国人,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之后又参加了赣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和红15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排第四的是常乾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担任过中朝联合空军副司令员,55中将;排第五的是吴光浩,黄埔三期毕业后跟随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担任过营长。黄麻起义时担任副总指挥,1928年1月担任工农革命军第7军军长,半年后第7军改编为红11军,吴光浩出任军长兼第31师师长。1929年5月,他在罗田滕家堡遭到敌人袭击,英勇牺牲,年仅23岁。

国军方面排第一的当属王耀武。抗日战争期间,王耀武打了许多大仗和恶仗,74军也在他的带领下成了著名的抗日铁军,后来更成了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单论抗日功绩,国军将领中能和王耀武相提并论的不多。排第二的是方先觉。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以17000人的兵力和十万日军血战了整整47个昼夜,歼敌4万多人,堪称抗战以来国军在正面战场上表现最为出彩的一战。

排第三的是戴安澜。他是安徽无为人,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参加过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随枣会战。昆仑关血战中,身为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重伤不下火线,和兄弟部队一起重创日军第21旅团,并击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之后戴安澜又率部跟随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同古保卫战中,他率部和日军血战12天,打退敌人20多次冲锋,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歼敌4000多人,一战扬威。

后来由于英军不战而逃,中国远征军的后路被切断,杜聿明决定率部从野人山回国,戴安澜部负责殿后。在和日军血战中,他身负重伤,1942年5月26日不幸去世,年仅38岁。在给妻子的遗书中他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2009年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排第四的是李天霞。他是王耀武的老部下,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上高会战、长衡会战和雪峰山会战,屡立战功。特别是在上高会战中,李天霞的51师表现最为出彩,战后获得了 “陆海空第一号武功状”;余程万的57师获得了“陆海空第二号武功状”;张灵甫的58师颗粒无收。排第5的是石觉。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过85军副军长和13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期间出任第9兵团司令官,国军大溃败后逃往台湾,1986年病逝。

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哪些国民党的著名将领?他们最后怎么样了?

黄埔同学中,陈赓的故事最多。他不仅在军校学习,1924年11月毕业后,还担任过第2期入伍学员连长、第3期本科副队长、第4期学校第7步兵师连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