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问个问题,陇南白龙江附近有哪些县?
白龙江武都县! 1。位置和白龙江流域人口
11白龙江发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碌曲县与四川若尔盖县郎木寺,通过甘南州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宕昌县的交界处,武都县,文县,广元市,四川省,汇入嘉陵江,在甘肃省长3815公里的。甘肃省白龙江流域,北纬3260-3440,东经1030-10550流域面积?17,8463平方公里(白龙江流域包括定西地区岷县东南部分)的一部分。白龙江流域的主流流经土地为基础的,还包括主要支流流经的土地。主要支流流经的土地陇南市宕昌县,武都县洛塘,阿坝藏族自治州,四川省九寨沟县(原南坪县)。流域北部和东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定西地区岷县,陇南市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与阿坝藏族自治州,四川省若尔盖县,九寨沟县接壤,南,平武,广元青川县关连。山峦起伏,河流的整个流域,上游的情况下,岷山山系,中游的情况下,秦岭,白龙江沿着开放的区域并不多,大部分地方既高且陡的山坡悬崖居民大多散落在山谷或半山坡上,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困难。出于这个原因,简单的民间方言具有某些特点。白龙江流域
12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全流域近130个乡镇,藏族乡占全国的1/6。 [1]根据局的统计,1999年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总人口约120万人,约108万人的汉,藏约11万人,占总数的近1/10人口。有氐族,蒙古族,回族,但数量不多。
2。居民的来源和语言
21元代白龙江流域一直是主要的民族的羌,氐,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韩关行业进入盆地后,但数量非常小。明代,以巩固边境灌输“外国人”,政府开始了大规模迁移的中国汉族白龙江流域“项目。加上明,清两代军屯民屯,更重要的是流离失所的人高潮两次,汉族逐渐成为主要的分水岭居民流离失所者的战争在明朝和清朝几十年的高潮川蜀移民的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第二流离失所者的高潮出现在陕西,甘肃辉清同治年间起义12年来,陕西大量涌入的移民的盆地。前者是因为明末清初,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流离失所者。由于白龙江河山大沟深,森林茂密流急,经验不足的苛政和兵燹,从而吸引了大批流离失所者,特别是再加上地理因素的影响,四川,湖北流离失所者。陇南广泛流传着这样的祖先说,下一步的行动由四川金合欢树。徽县新志编纂的中华民国,西和县志“(徽县,西县是陇南武都县相邻)今天,看到一些家谱材料,以证明这些指控是真实的。徽县新志“移民”条载:几十年来,四川,湖北和湖南人开始来了,来,填海下降的行业,山上不再闲置田编译他们的家属说顾客[2]“,”西和县“设置指出:“清咸,山,陕商人县许多很长一段时间,土地和房子,因此,许多人归化和明末兵燹土著散居和其他人士,使叛乱贫瘠的人,他的省这项填海久住,4个乡现在已经追溯到产地,四川人的多数。 [3]“,这是清代中期后,陕西,山西流离失所者继续涌入该地区,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陕西回民起义七十年代爆发的,在关中混乱,一个前所未有的损失,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流离失所者安置到外国的土地。陕西省,在下跌的,有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明,清时期的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同治10年(1874年)的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失败在。作者:赵温麟如的历史,中国的人口[4],在的陕西人口在1863年为12023672人每平方公里,60余人到1874年,每平方公里只有7756057人是40,减少了近5万元。白龙江流域,大量的记录文件,陕西,山西进入的区域。总之,白龙江流域的居民,主要来自四川,湖北,陕西,山西
22与主体密切相关的居民,白龙江流域的语言羌族和藏族。大型中国汉族移民的第一个好处留在白龙江流域,明,清以来,中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语言。盆地中国的持续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川语”,可以想见,“中川语言的语言和方言的盆地在明末清初,无疑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为首的西南官话,中川语言,白龙江流域的优点方言。该盆地的原始藏族圆圈是比较拥挤较小。第二个层次是“关中,然后关的话,弥漫性休克,侵蚀四川方言盆地固有的优势,在中国的方言,中原普通话和西南官话的对抗,争夺,从而形成中原普通话为主流,明显的西南官话花的颜色现代白龙江中国方言的脸。
3。白龙江流域中国方言的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的语法
31比较方法。白龙河流域的位置,并在历史背景的居民,我们相信,在过渡方言所属的的中原普通话和在西南普通话中国方言的盆地。包含两个层面在这里,首先,在空间上的同步水平,历时尺寸的时间。这2方面如何向结合的语言?笔者试图白龙江流域中国方言的中原普通话的特点和在西南普通话的特点,每个具体表现从一个语言点来看,讨论,我们选择了反映中国方言语法概述白龙江流域点的15个方言,从上游到下游的迭部电尕镇(县城),洛大乡,高峰重叠乡,舟曲县,城关镇,当南昌县哈达铺镇宕昌镇马乡,武都县,里水镇,汉王镇,城关镇罗塘县临江乡,城关镇,碧山镇,庙乡。
然后到西安,成都,那么代表的西南官话,西安话,成都话的两个极点,一个比较白龙江流域的中国方言语法羲为代表的中原普通话“ ,成都方言语法比较的西安话和成都,那么,白龙江流域的语法特征与有关各方的统计数据做了点中原官话接近或接近西南官话的目的。白龙江中国方言语法材料在笔者调查的第一手材料。材料西安的话,主要来源于孙立新关中方言财说,“[5],王Junhu西安方言词典”[6],和黄播戎中国方言语法类的编辑器的“[7]西安话”一节。成都,然后将材料主要是基于张一舟,张清远,邓英树的“成都方言语法研究”[8],梁德曼的“四川方言与普通话[9],和”汉语方言语法类编“成都方言。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交界的秦岭山区,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
北靠天水,西邻徽县,东、南与陕西宝鸡、汉中相连,素有“秦陇之捍蔽、巴蜀之襟喉”之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年,是西北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民风淳朴。全县辖3镇11乡,118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总面积137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527%,川坝面积占473%,南北为深山林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区,呈马鞍状。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有“琵琶秋水”、“天门锁云”、“乳洞飞燕”、“故道松涛”、“镜松捧日”、“香泉印月”、“窑渠柳浪”、“嘉陵晚渡”八大景名闻遐尔。
大诗人杜甫、陆游等留有千古绝唱,卷帙浩繁的王羲之家谱在两当珍藏。
灵官峡果老仙洞、金滩、黑河自然保护区层峦竞秀,松柏苍翠,鸟语花香。
云屏三峡,西官庵奇峰林立,天设地造,鬼斧神工,形态万千,群瀑垂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和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国道316线横穿东西,宝成铁路纵横南北,距兰州560公里,天水200公里,距西安300公里,宝鸡140公里,距汉中200公里,省道直通周边各县,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填补豫、鲁、苏、皖北部战乱灾荒人口大量流失死亡,官府下令从山西省泽州、潞州等地向以上数省移民。官府在洪洞县广济祠设立中转站。明朝政府派员驻此,移民无论来自何方,移向何处去,皆汇集在广济祠边的大槐树下,领取川资安家费用,办理签证手续。离别之前,还要在树下倾诉离情,拜奠故土,这些贫苦农民离开家乡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时代的限制,绝大部份人及其后裔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有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成为他们对家乡的记忆。于是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就牢牢地印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成为这一代又一代移民后裔们的祖居地。
王氏迁徽始祖王璧唐咸通间自太原迁歙之黄墩苦竹巷。其后裔子孙散居歙县、绩溪、祁门、宣州、婺源、休宁、泾县、旌德等地。族谱所记王希翔唐未自黄墩迁居婺源武口;王云北宋后期自篁墩迁居婺源中云;王瑜号双杉仲舒孙唐光启年间自黄墩迁居婺源龙井墩。清之大臣王茂荫出自该族。天下王氏视太原为发源地,都是自山西往外移民的,而徽州王氏早在唐代就直接从太原迁来篁墩再散居徽州各地的,比明代山西大规模移民外地早上千年。
古槐后裔姓氏表
祭祖小屋裏贴著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著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於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太原王氏族谱
王 128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明)王友瑄等纂明弘治十四年(1501)刻本北图 129 全国王谢世家三十卷(明)韩昌箕撰明天启天年(1622)刻本中央民院华东师大 美国 130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宗谱八卷首一卷明刻本安徽徵州地区博(存二卷) 131全国郎琊三槐王氏宗谱(清)王梁修清道光间槐清堂刻本一册北图132全国陇南王氏族谱钞本一册北图注:卷首有王育德清咸丰癸丑年修谱凡例。该族散居陕西、甘肃等地。 133 全国王氏族谱不分卷(清)王廷诗等总领王廷麟等主修清光绪四年(1878)刊本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 134 全国王氏通谱(清)王庸敬辑清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北图历史所中央民院 上海图 吉林大学 美国 日本 135 全国王氏宗谱(清)王国栋修清抄本、北图注:本书包括《太原王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存十二卷;《郎琊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缺家乘十卷;《本槐王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136全国王谢世表(民国)黄大华编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河南图 江西图 陕西图 美国 137 全国锹溪王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王氏槐泉局重修清宣统二年(1910)听笙堂木刻本湖北黄罔县档(缺卷1)注:该族散居江西、湖北等地。 138 全国郎琊王氏宗谱七十卷首一卷(民国)王志周王彩国等续修民国元年(1912)木刻本湖北黄罔县档(缺卷首、卷4、6、11、13-16、19-24、26、27、29-31、33、34、36- 39、43-46、48、49、60)注:该族散居江西、湖北等地。 139 全国锹溪王氏宗谱不分卷(民国)三槐局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听笙堂木刻本四十册湖北黄罔县档注:该族散居江西、湖北等地。 140 北京宛平王氏宗谱不分卷(清)王惺王元凤纂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氏青箱堂刻本北图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美国 日本 141 北京通县中华民国河北省通县宋家庄王氏族谱一卷(民国)王舫王凤苞撰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北京市通县档 142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清)王振钧王守恂等辑清光绪二十年(1894)槐荫堂刻本四册南开大学 143 河北保定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明)王开纂修明万历十一年(1583)钞本四册北图 144 河北滦县郎琊王氏宗谱八卷(民国)王启森修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北图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45 河北滦县王氏续修宗谱不分卷(民国)王向荣续修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河北唐山市档河北滦南县文管 河北滦南县档 146 河北新城王氏谱八卷(清)王兆弘等纂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山东图 147 河北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清)王祖灅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一册山东济南市博 148 河北抚宁王氏家谱一卷清雍正六年(1728)稿本河宁抚宁县贲坨乡县村(二部) 149 河北抚宁王氏谱图一幅写本河北抚宁县西张庄乡约和庄村 150 河北沧县王氏家谱写本三册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 151 河北临漳王氏家谱五卷(清)王辛祚等修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五册人民大学 152 河北宁晋王氏族谱十卷(清)王明经修清咸丰五年(1856)刊本十册科图 153 河北宁晋王氏族谱十卷(清)王淑修清交绪十三年(1887)债德堂刻本十册历史所 154 河北宁晋王氏族谱十卷(民国)王凤鸣王树海等续修民国六年(1917)天津华新印刷局铅印本十册科图 河北大学 155 河北阳原西宁王氏家乘不分卷(民国)王仅纂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钞本十册历史所 156 河北文安王氏宗谱不分卷(民国)王祖绎王祖彝同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一册北图(二部) 首都图 天津图 浙江图 湖北图 157 河北枣强王氏家谱不分卷(清)王锡麟续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追达堂刊本四册日本 美国 158 河北沧州王氏族谱不分卷(清)王国均述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一册科图 159 山西灵石王氏族谱二十卷(清)王中辉王中极纂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纂乾隆五十五年(1790)存厚堂刻本辽宁图 山西大学日本 美国注:王攸宁首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 160 山西临晋王氏族谱二卷(清)王士焱等重修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八册科图 上海图 161 山西洪洞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董薄里薄村十甲王氏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楷苏王楷欧编次清嘉庆二年(1797)刊订刻本十册历史所山西洪洞县档 162 山西洪洞王氏家谱四卷(清)梁卓午撰清光绪十三年(1887)怀德堂钞本历博 163 山西洪洞王氏族谱崇祀乡贤录不分卷(清)王锡国王得时等七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二册美国 164 辽宁本溪王氏宗谱书一卷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纂复印本辽宁本溪山城子乡朱石峪 165 辽宁本溪王氏宗族谱书一卷 (民国)王振昌纂民国间铜刻本辽宁本溪连山关镇石哈村 166 上海王氏郎琊世谱不分卷 (清)王镐主编陆於郿编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修钞本一册浙江图 167 上海王氏家谱六卷(清)王寿康纂清咸丰十一年(1861)奉思堂重刻本北图日本 美国 168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民国)王坤增重修民国八年(1919)蓝格钞本一册上海图(缺卷4) 169 上海王氏家谱六卷首一卷(民国)王师曾等续修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河北大学上海市文管 日本 美国 170 上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民国)王钧善王为丰等续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油印本一册河北大学 171 上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民国)王庆圻编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一册北图 科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日本美国注:一名《翼经堂家谱》 172 上海松江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清)王兴尧等三修清嘉庆六年(1801)遂高图刊本十二册美国 173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三卷首一卷(清)王大增等重修(1809)颐和堂刊本八册美国 174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清)王钟王锡骥等编清光绪二年(1876)三槐堂活字本北图历史所 上海图 哈雨滨师大 日本美国注:又名《王氏三沙统谱》。 175 江苏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清)王慰祖总辑王同播协修清宣统三年(1911)三槐堂刊本六册科图 176 江苏南京王氏族谱八卷(清)王明松王有焕等续修清嘉庆四年(1803)木活字本辽宁图注:王松、王廷谦首修於明永乐八年。 177 江苏江宁上元苏庄王氏宗谱八卷(清)王宗庸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孝思堂木活字本八册美国 178 江苏江宁王李郁三宗同家谱不分卷(民国)王厚泉创修民国十一年(1922)春森堂石印本一册日本 美国 179 江苏江宁阐头王氏家乘十四卷(民国)王锡宏王彬彦等主修民国二十四年(1935)燕翼堂活字本十四册历史所注:王梦森始修於清乾隆五十八年。 180 江苏溧水江左王氏宗谱十六卷(民国)王瀣纂民国三十四年(1945)鹅书堂木活字本江苏溧水县群力乡东岗村 181 江苏睢宁王氏三修族谱十二卷(民国)王存质总理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江苏睢宁县党史办注:王良辅等始於清雍正六年。 182 江苏丰县王氏族谱一卷清光绪四年(1878)钞本江苏丰县套娄乡小王庄 183 江苏丰县王氏族谱二卷(民国)王开璋重修民国六年(1917)写本江苏丰县孙娄乡张庄村 184 江苏丰县王氏家谱三卷(民国)王军伯纂民国二十一年(1932)钞本江苏丰县顺河乡 185 江苏东海王氏宗谱二卷(民国)王发英纂民国十三年(1924)钞本江苏东海县档 186 江苏东海王氏家谱一卷(清)王元璋王善夫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纂钞本江苏东海县档 187 江苏赣榆朱柳村王氏宗谱一卷洪锡纂钞本江苏赣榆县档 188 江苏赣榆王氏家谱江苏赣榆县金山乡 189 江苏淮阴清河王氏族谱不分卷(清)王琛编辑清同治七年(1868)介福堂刻本一册江苏淮安县图 190 江苏阜宁王氏宗谱三卷(民国)王凤诰等修 191 江苏泰州王氏宗谱六卷(民国)王国麟等修民国十三年(1924)三槐堂木活字本六册南京图 192 江苏江都王氏族谱四卷(清)王建文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槐堂活字本吉林大学 193 江苏江都王氏族谱六卷(民国)王穆文等修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八册美国注:一名《王氏家乘》。 194 江苏江都王氏族谱四卷(民国)王传政总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四册历史所注:王士发始修於清道光五年。 195 江苏泰兴王氏族谱十八卷(清)王屏之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十八册北图 196 江苏如皋东院王氏家谱十二卷附补遗(清)王兆荃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敦睦堂刻本。北图辽宁图注:王郜等首修於明万历四十一年。 197 江苏海安王氏族谱八卷(清)王业衢等重修清同治二年(1863)王氏家祠刊本八册美国 198 江苏镇江润东王氏宗谱不分卷(清)王文英等纂修清嘉庆三年(1798)刊本八册科图 199 江苏镇江润州开沙王氏重修族谱十卷(清)王元禄王砚农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木活字本历博日本 美国注:一名《开沙王氏重修甲分谱系》。 200 江苏镇江京江开沙王氏族谱十卷 (清)王厚存王桂冬重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十册科图日本 美国 201 江苏镇江京江开沙王氏族谱十卷 (民国)王昌言纂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十册北图 202江苏镇江沙州王氏宗谱六卷 (清)王言矩等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崇贤里木活字本十册美国 203 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王氏十二修族谱十五卷 (清)王如鋐王崇广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崇贤里分祠活字本十六册北图历史所注:封签题《润东王氏族谱》,雇页题《王氏家谱》,版心题《崇贤里王氏族谱》。 204 江苏镇江京口顺江王氏家乘二十四卷(清)王秋农等重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双柏堂木活字本二十四册美国注:一名《京口王氏家谱》 205 江苏镇江京口顺江洲王氏第十三次增修家乘三十卷(民国)王汝诫等纂修民国十年(1921)双柏堂活字本三十册北图 206 江苏镇江金沙王氏大成宗谱四卷(清)王家羲等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槐堂木活字本四册美国 207 苦竹王氏宗谱三十二卷(民国)王振泽修民国二年(1913)宗德堂活字本三十二册历史所注: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安徽太湖王诚意修民国二年(1913)
不会的~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问这样的问题:“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我们家从没有人患精神病,他怎么会得这病?”、“他能结婚吗?”、“我的孩子将来会得精神分裂症吗?”等等。面对患者家属焦虑的表情,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弄清楚什么是遗传病?什么是遗传倾向?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清楚了。
所谓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简称为遗传病。遗传病通常有遗传性、终生性、家庭性、先天性等特点。如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家庭就是一个著名的血友病家庭。在女王的后裔中,患血友病者通过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儿的联姻,将血友病传给了欧洲的一些皇族,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血友病患者和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国内外大量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只能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而不能断定精神分裂症属于遗传病。从精神分裂症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者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392%。由此看来,精神分裂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分裂症。因此,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病人,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子女。
目前,心理专家共识的观点是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素质和环境中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为这些易感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对他们的不良刺激,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李白究竟是哪里人,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各种争议,关于李白的身世也有很多种说法,各种观点都不相同,而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李白是出生在西域的,但他本人却并不是西域本地的人,换句话说,李白的家族是因为一些缘故才来到了西域,并且在这里定局。那李白一家为何会流亡到了西域,李白究竟是哪里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李白,无论在史学界还是文学界,对他的研究都要算汗牛充栋,许多成果都是令人称道,值得后人好好学习和发扬光大。不过,认真说来,很多内容依然争议很大,不光是他留下的1000首左右的诗篇,其生平经历也仍然令人费解,疑惑重重。
最重要的一段争议恐怕就是他到底是否生在西域,如果是,为什么他这一家会来到西域。
1、李白的出生和家族争议
首先,李白的家乡基本可以认定是唐代绵州的昌隆,当时为剑南道,就是今天四川省江油市。但是,李白一家祖上并非属于巴蜀地区,而是来自陇西成纪,也就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同乡,今天基本认定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李白在一篇名作《赠张相镐二首》(卷十一)其二中介绍过自己家世: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曾属名门的李氏后裔为什么会来到蜀中绵州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其次,李白的出生,多数意见认为李白生于西域碎叶镇。最早似乎为郭沫若提出,但著名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也早认为李白生于西域,至中国后方改姓也,其人之本为西域胡人,绝无疑义矣,虽然没有确指李白生在碎叶,但陈先生认为李白本是胡人出身,似乎比郭沫若走的更远,这一论断在学界引起过轩然大波,这一说法是以1935年发表在《清华学报》十卷一期上的《李太白氏族之疑问》引爆。
碎叶,就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但是,唐朝不止一处,今天新疆焉耆和哈密曾经都有叫碎叶的地方。虽然李白生在西域八成是事实,但其实至今并没有明确证据李白是在碎叶出生(有关史料仅能证明李白父祖等确实生活在西域较长时间,以及后来返回蜀中)。反而,李白青少年时期一直成长在蜀中是确凿无疑的,到24岁左右,李白离开四川家乡浪迹四方,南下洞庭湖,前往会稽,隐居安陆等,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吴筠本是一位隐士,后在嵩山学习修道(从北魏寇谦之那会儿起,嵩山一直为北方天师道中心,尽管北魏孝文帝时少林寺已经在嵩山立足,但要到李世民登基以后,佛教才在嵩山崛起),为上清道掌教潘师正弟子,唐玄宗召入京,很受推崇。吴筠和李白关系亲密,当时李白的文章风采已经名动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城仅待了三年就弃官而去(跟着吴筠也受到谗言,离开宫廷)。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他似乎只返回过四川故乡一次(也与修道有关)。
李白的家族出身和生平经历其实有很大关系,可要弄清原委却很不容易。如果李白自己的话可信,这么讲似乎滑稽,但在唐朝,尤其文人的作品里,确实很多充满浮夸和虚饰的内容。历史上的陇西李氏都知道是名门望族,包括唐高祖李渊也号称来自这里,所以李白一家和李唐宗室自然要算出于一门。可事实上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在代北武川镇出生,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不光李虎一人,他们一家祖上好几代都是武川镇的武人,和陇西成纪其实没什么关系,好比一代奸雄曹操也自认为是出自汉代开国功臣曹参一门。
宋代欧阳修、宋祁(需要注意:宋祁为今天湖北安陆人,而《新唐书》大部分内容正是他主撰糟,由于文笔出众,善于篡改史料文字,在历代史学界口碑很糟)、范镇等人所编《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这么一大段的家谱就很值得怀疑了。更加蹊跷的是,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让李暠后裔中的绛郡、姑蔵、敦煌、武阳四支编入宗正寺,算是认可他们为李唐皇室的金枝玉叶,偏偏李白一家没有通过审核,被排除在外。尤其令人费解的是,这时候李白因为名声远扬正被皇帝欣赏,恰恰在长安京师,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反而会单单将他们一家例外?李白这一家真的是李唐同宗么?
在攀龙附凤之外,李白在诗文里还经常提到自己为布衣,似乎又与身为豪放不羁的谪仙人相矛盾,这种话其实真真假假。不过,可以设想,在入京陪伴唐玄宗的时候,李白相对谨慎收敛,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家世,在唐玄宗这样的圣明君主前论资排辈。就好像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汉献帝跟前认皇叔是属于小说情节,再说李白也不是刘备,而唐玄宗更不是那个可怜的汉献帝。所以,尽管李白素来高傲,也不敢造次。何况他的性格不容于朝廷官场,最后只能继续浪迹江湖。
2、李白掩饰出身和参与永王东巡的矛盾
以李白的家世来说,其实是十分关切李唐王朝命运的,他的内心不是不想做官,否则无法解释李白在安史之乱中会豪情万丈地参与永王李璘的勤王行动。
李璘为唐玄宗的第十六子,自小随着兄长李亨长大,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按说兄弟之间感情很好。但不能忽视的是,安史之乱中的唐肃宗是擅自登位,唐玄宗相当于和当年高祖李渊一样被逼逊位,父子关系已经被严重破坏,最后唐玄宗凄凉的死去也几乎是一个谜团,疑点很多。而李璘先前是跟着唐玄宗逃亡蜀中,在路上正式接受唐玄宗任命为山南节度使,前往荆州江陵招兵买马勤王护驾,他可以统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不久,玄宗又再次下诏,任命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显然,玄宗对永王李璘寄予相当厚望,希望他能扼守江淮,出兵北上,剿灭叛军。而此时唐肃宗在北方灵武登位后,完全仰仗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在中原抗击安史大军,他自己是孤家寡人,一切成败都还未定。而李璘身处江淮,行动十分迅速,很快就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形成一股势力。李白前往李璘的阵营,就是希望跟着李璘建功立业,捍卫李唐王朝,至于将来谁应该做皇帝,或许并没考虑太多,但当时他对永王是十分期望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李璘选择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作为据点,这就是李白著名的《永王东巡歌》的永王东巡事件。这一行动被官方定性为割据自立,又和当年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联系到了一起,引来官军的围剿。然而,李璘当真有割据作乱的意图吗?
据说李璘相貌丑陋,身体似乎有些缺陷,小时候颇受歧视,不过这些在他金枝玉叶的身份之下都不算什么缺点,最不幸的缺点是头脑也很简单。《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记载几乎一样,都称李璘有窥江左之心,也就是说想占据江南一带,成地方割据势力。这无疑是刚刚坐上龙椅的肃宗所不能容忍的。李璘大军进发江南原本是来自玄宗的授意,或许玄宗依赖李璘招募兵马,南下江淮原本就有要对付肃宗这个儿子的可能性。总之,头脑简单的李璘遵照玄宗的旨意前往扬州,吴郡(今苏州)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即致信李璘,责问他为何擅自发兵东下。李璘行至当涂,见李希言在信中对自己直呼其名,甚为恼怒,随即兵分两路,前去攻打吴郡和广陵。李希言从吴郡赶至润州,闻讯后随即派遣大将元景曜和丹徒太守阎敬之前去抵御,爆发一场战斗,官军大败。这一冲突更加坐实李璘有拥兵作乱的嫌疑,后来招来更多大军围剿。最后李璘被杀,李白遭到流放夜郎的结局。
肃宗之子代宗即位后,史书记载棣王琰、永王璘并与昭雪。棣王琰之死是冤案,永王璘既然与此并称,又云昭雪,则永王璘之死同样是冤案,已经明白无疑。那么,号称从小抚养李璘,感情深厚的肃宗李亨为何要向弟弟下此毒手呢?就是因为肃宗的皇位是趁安史之乱逼玄宗逊位而来,并非名正言顺,而率师北上平定安史之乱的李璘是玄宗亲自任命的,东往扬州然后北上出兵也是玄宗授意安排的,当时李璘招兵买马一呼百应,出兵行动也很迅速,假如让他北上成功,这天下还能再留给肃宗吗,显然令孤家寡人的肃宗很是担心。而肃宗出于保全皇位、戒备玄宗的阴暗心理,很自然会诬陷李璘大军为叛逆,进行剿灭。如果李璘果系叛乱,满腔热忱的李白怎会追随在他左右?《永王东巡歌》中的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显然是堂堂正正,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正能量啊!
照说李白性格和杜甫很不一样,他在诗文中更多时候都流露旷达、超然的精神,但其实李白也是典型的精神分裂。他所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说法完全是一种伪装,李白并没忘却自己的身份,他同样关心朝廷和天下苍生。甚至李白很多诗文都是献给权贵的,巴结的人实在不算少。李白将自己装扮成世外高人的模样,看起来和朝廷没有多少关联,这一点和孟浩然似乎是一样的,还是想以终南捷径获得朝廷器重。这在唐朝也是一种风气,还成为一种求官方式,如李白正是通过道士吴筠的推荐来到天子身边。
都知道李唐王朝和道教的关系非比寻常,为此,李家甚至攀上老子李耳的关系。著名的道士如司马承祯、孙思邈、叶法善、张果老都是获得皇室欣赏和敬重的人物,甚至唐玄宗还曾向仙师罗公远学习隐身术。后来唐玄宗逃亡蜀中,罗公远护送他前往成都后飘然而去,据说他活到一百四十岁,唐代宗乾元初才离世。唐玄宗在位时其实是唐朝压制佛教,推崇道教的一个巅峰(不过一般人只看重唐武宗灭佛)。唐玄宗的两个亲妹妹玉真公主、金仙公主都身为女道士,她们周围也有许多有才华的名人学士。就连唐玄宗宠爱的杨玉环也一度当过女道士,甚至口蜜腹剑的奸臣李林甫的女儿也多为道士,其中一个李腾空与李白还颇有暧昧之情,后来她就前往李白多次描写过的庐山修炼。唐朝的女道士之盛已经单独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通过李白投奔长安和参与李璘勤王,确实看得出他可能就是出于李唐宗室,但为何他身处朝廷的时候又要刻意掩饰,甚至以炒作名声和采取终南捷径的方式谋得出路?早年有一说法,李白祖辈可能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后裔,因为玄武门之变被灭族而逃亡西域。这种说法过于猎奇,很不可信。因为事实表明,李世民屠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满门相当心狠手辣,连仅有三五岁的幼子都斩草除根,李白一家不可能是他们的后代。如果要牵扯到隋唐易代的时候,那么隋朝末年曾大量流传李氏当为天子的谣言,隋炀帝当时嫉恨姓李的,导致许多姓李的逃亡,隐姓埋名,这一解释或许都要比李白一家因李建成、李元吉的缘故流亡西域要合理。但这一说法也仅仅是推测而已。
3、李白一家为何要住在四川江油?
严格来说,比李白更加神秘的是他的父亲。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此外再无任何信息。隐姓埋名,这个李客做得很是彻底。
一千多年来,很多学者都根据和李白有关系的亲友描述来猜测李白和父辈的经历。例如他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介绍李白的身世: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硅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彖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还有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说: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筐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这个范传正也与李白的关系非比寻常。他的父亲是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伦。范传正字西老,其父曾任户部员外郎。他是进士出身,又以博学宏辞及书判皆登甲科,授集贤殿校书郎、渭南尉,拜监察,殿中侍御史。范传正曾为李白迁坟,所以撰写新墓碑,在他任歙州刺史时。最重要的是,他在褐衣时曾游历西边,是亲自考察过西域的旅行家,并著有《西陲要略》三卷,后来失传。
正是根据这些亲友所记录,今天可以基本相信李白一家放逐西域是事实,可因为什么缘故却还不清不楚。范传正揭示是因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家族流离失所到了西域碎叶,然后隐姓埋名。而李阳冰说的更加隐晦,中叶非罪,谪居彖支,易姓与名。他们都提到两个重要细节:隐姓埋名和神龙年间返回西蜀。如前面所说,隋朝末年可以认为是姓李的比较倒霉,犯了朝廷忌讳,遭遇牵连,因此李白一家逃亡西域。而另一个说法关系到神龙年间回到蜀中,就比较麻烦了。所谓李家后人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前往没什么关系的蜀中居住?
事实上,蜀中绵州昌隆和李家很可能有非同寻常的关系,这里的的确确是李氏真正的家乡,而且还是李唐王朝的祖陵所在。该地名为昌隆,已经表明非同一般,这个李唐祖陵正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安葬在此,唐朝建立的武德元年(618年)被追认为太祖。
李虎为西魏重臣,号称八柱国之一。据《唐会要》所载,他的陵墓为永康陵,应该位于今天陕西省三原县,今天这里还有这么一陵墓。不过,关于李虎下葬并没有确凿证据,三原县永康陵应该是唐朝建立以后才有的,而李虎死的时候连隋朝都还没有建立,甚至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史书如《魏书》、《周书》、《北史》等均未为李虎立传,其生平事迹也有不少疑点,他的主要事迹其实仅散见于新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卷七十的《宗室世系表》及《册府元龟》卷一《帝王部·帝系门》等书,其中以《册府元龟》所载最详细,可偏偏没有涉及李虎葬在哪里。所以,后来如甘肃清水也传出有李虎陵墓,甘肃陇南成县也有所谓安葬李虎的太祖山。因为李家提到祖上都说来自陇西,但实际上如清水下葬的和李唐先祖的李虎并非同一个人。
从安葬习俗来说,汉末到唐初几百年习惯为封土,并不依山起陵,所以从曹操到隋炀帝,一直以来都很难找到真正的墓葬,李虎的陵墓很可能也有这种情况。而且唐人并不习惯迁葬,即便永康陵后来是属于李虎的陵墓,但不一定就安葬在那里。
李虎究竟安葬在哪里其实已经成了一个谜团,而蜀中绵州也是其中一种说法。据《资治通鉴》之《唐纪》中胡三省注表明,李虎死后葬于龙州江油县西一里的牛心山;同时指出李虎又名李龙迁。胡三省虽然仅仅为通鉴作注释,但实际堪为一代史学大家,其一大贡献就在补充遗漏,而且他擅长地理注释,他的求真求实的学术品格,历来评价都相当高,所以,他对李虎下葬地的揭示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另外,据《元和郡县图志》与《读史方舆纪要》载,李虎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之后即入蜀占据龙州,并臣梁于僭主萧纪。李虎身为西魏太尉,位高权重,其佐周伐魏属叛逆行为,他改名李龙迁的原因多半为此。而举一郡地盘以臣僭主萧纪,当然更不光彩,所以唐朝的史书没有他臣梁之事。
李虎真正的安葬地就是蜀中绵州,作为西魏北周一代重臣的人物,自然子孙众多。因此,李白祖上就有生活在江油的,所以,后来李客才会在神龙年间返回蜀中,重新认归李氏。
而且,这并非单独的孤证。唐末五代在蜀中多年的杜光庭编撰的《道教灵异记》载:梁武陵王纪理益州,使李龙迁筑城於牛心山。龙迁既没,即葬於山侧,乡里为立祠。武德中,改为观。武氏革命,凿断山脉。明皇幸蜀,有老人苏坦奏曰:牛心山国之祖墓,今日蒙尘之祸,乃则天掘凿所致。明皇即命修填如旧。明年,诛禄山,复宫阙。杜光庭本就是一个著名的道士,在青城山修道多年,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名士,所写的传奇小说《虬髯客传》流传千古,深受后人喜爱。杜光庭虽然有为道教抬高地位的嫌疑,但毕竟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搜罗典故传闻还是有一定的依据。他提到江油城最早就是李虎所修筑,死后也就下葬于此,当地是李氏家族近祖的祖籍所在,名为昌隆显然寓意唐朝的根基兴旺正是在此。
再从另外角度来说,为何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要逃奔蜀中?不光因为四川地势险要,同样还因为这里是李唐王朝极其重要的祖陵所在,当地李氏后裔比较众多,后来唐朝更将成都升级为南京,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基本并列,显然是蜀中与李唐皇室尚有这样一段极为隐秘的关联。李白一家要返回蜀中绵州认祖归宗,定居在此,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4、李白一家流亡西域的真正原因
李白一家与李唐王朝确实有血脉关联的话,那么,他们当初流亡西域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原因。
孙楷第先生很早就认为李白的近祖其实是在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时逃往西域的,甚至是坐杨(徐敬业)、豫(李负)、博(李冲)党得罪。以扬豫博在神龙初犹不赦,故曰父潜还广汉,不敢露真姓名。而李从军先生则说:李白的祖父盖为永昌元年谋迎中宗的十二人之一,事改被杀。李白的父亲其时尚幼,被流巂州,后逃往西域,为逃避追捕而隐易姓名。神龙元年,中宗复位,李白的父亲携家返回中国,因罪仍未被赦,潜还绵州昌隆,藏身埋名。
李白的祖父是谁根本无从知道了,就连他的父亲李客都非常神秘。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李客并不是李白父亲的本名,否则也就没有隐姓埋名一说了。而且《旧唐书》所记载李客担任任城尉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前面大半生他一直在西域,神龙年间大赦以后返回蜀中,也没有什么任职经历。
神龙,是唐朝一个特别而重要的年代,宰相张柬之等逼迫已经八十岁的女皇武则天退位,拥戴中宗李旦复位,恢复李唐王朝。正是这一年的正月宣布大赦,中宗得位一年之中又曾经八次颁布大赦、特赦令,最后,除发动扬州之变的徐敬业一人之外,所有被诬陷致死、连累配没以及除名削爵者皆予以平反昭雪、放还、叙官。李白随着父亲李客从西域返回,正是出于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大背景。
虽然从这样一个结果推断原因还有些证据不足,但显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性。至少比隋末大乱和牵扯李建成、李元吉而逃亡西域要靠谱一些。
因为李白生于西域的可能性很大,很多研究者沿着陈寅恪先生的大胆论断,还堂而皇之认为李白和李客都可能是西域胡人,如已故唐诗研究名家陈贻焮先生认为,李白总是以汉人自居。并说,从各方面考察,这种认为李白父亲是胡人的说法都无法成立。仅从外貌上说,李白是贺知章目中的仙人,唐明皇想像中的绮皓,当是汉人的形象。
而李白的诗歌中的塞外元素和唐朝当时的文化包容有很大关系,正如李唐祖上确实有胡人血缘,而唐朝宗室都很崇尚塞外的感觉,所以导致社会风气胡化,许多文人都追求和渴望到塞外建功立业,边塞诗繁荣等等都与这一背景都关。所以,其实不能因为这种文风和李白生于塞外就推断他和祖上一定是胡人。
谢姓起源 谢姓图腾一、源于后羿氏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姓,是同类人群所尊奉的同一个图腾所称谓的字。氏,是有血统关系所称谓的字。姓氏,是俱有姓与氏两个层次的称谓。谢姓人是由多个血统关系人群统一的称谓。谢氏,是谢姓中有血统关系人群统一的称谓。谢姓人起源于远古后羿氏部落,以射猎为生,尊奉弓箭为图腾。‘饮血茹毛’。发明和使用弓箭后,由‘穿树叶吃野果息巢穴’进入‘狩猎’,制造弓箭需要大量白色羽毛,‘白羽成堆’,史称“白羽城”,至今尚有遗迹存世。延至炎帝神农氏,发现火的用途,告别‘饮血茹毛’进入‘火耕刀种’。史称“伏羲(xi)氏”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称伏牺。生活在甘肃省的天水陇南一带。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八卦,开创象形文字的最早开端,结束“结绳纪事”的历史。结绳为网,捕鸟打猎,发明瑟,创作《驾辨》乐曲,鲍厨,祭祀等,开创中华文明。发明制作木耒、木耜,创造农耕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制定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史称神农氏,以火德王,也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据《姓谱》、《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长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商王朝,隐避於首阳山,周成王继位后,封伯夷后裔为申侯,史称申伯,佐宣王中兴被宣王封于谢。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灭谢国。其子孙以谢国为氏,史称谢氏, 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 据《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谢姓另一部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 当今谢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其实,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谢,任姓,黄帝之后。”《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姓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代有人认为谢姓是黄帝之后。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又:“黄帝之宗: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见《诗·嵩高》。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说,谢姓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代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四十马》:“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 三、他姓改姓 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在隋朝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可见谢偃以文学知名当时。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直勒氏又称敕勒氏、敕力氏,出自南北朝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高车部。高车本是匈奴人近属,在语言上属土耳其语系,汉代称丁零。至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柔然人称它为敕勒,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译音之转。他们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亚南部的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到达色楞格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地区。南北朝初期,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后来因为经常与北魏作战,受其影响,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公元5世纪时,被北魏打败的数十万敕勒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开始接受北魏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们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运动,推倒北魏王朝后,便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后举行过一次有数万人参加的民族盛会,“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遨,歌吟欣欣”。后来追随北齐武帝高欢创业,又唱出了传颂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万里的草原风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尽在歌声之中。 后来被改谢姓的直勒人就出在这样的民族中。在谢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为姓。如据《魏书·太祖纪》和《高车传》记载,天兴三年(400年)十一月,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附,被授以扬威将军之职,置司马、参军,并赐谷两万斛。《周书·陈欣传》也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陈欣与开府敕勒庆破齐将王鸾嵩。从时间上推算,敕勒庆应是与谢偃父同时的人。按照高车人的习俗,部落酋长世代相袭,则谢偃父与敕勒庆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后裔,或者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姓谢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率众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另外,先秦时期,姓氏之中有射氏,因与谢字同音,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谢为氏者关于射氏的来源,史书记载不一。《万姓统谱》说出自晋大夫貌之后,《姓氏考略》则认为由古代司射官而来,《汉书》颜师古注更认为是谢氏的分支。 还有一种改姓谢的情况是:周宣王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乎王东迁洛邑后,这部分人被迫东迁兖州龚邱县(今山东宁阳县)。为了纪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称作谢丘。后来又以谢丘为姓 四、少数民族谢姓: 涪陵谢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姓人祖先。据研究,他们可能出自被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人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黔江)、汉葭(今彭水县东)二县设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说,蜀后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姓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成都一带),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县东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 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姓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片羊)柯郡(今贵州凯里县西北)功曹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光武帝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即今珠江)北上,奉贡汉朝。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烊柯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谢恕就是(片羊)柯人。其后,李特侄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烊柯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不久,东晋灭亡李氏政权,对烊柯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谢恕对烊柯的世袭特权。于是,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烊柯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郡南庄州(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者称南谢,郡东应州 (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者称东谢,郡西琰州(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者称西谢。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旧唐书·南蛮传》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南蛮传》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领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贞元中(785—805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刺史;十三年(797年),谢文经任(片羊)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谢氏家谱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655190html
参考资料:
补充问个问题,陇南白龙江附近有哪些县?
本文2023-09-30 08:35: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