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吴氏族谱
延陵吴氏在宋代《百家姓》明确记载吴姓的郡望是延陵。延陵是今江苏常州市附近地区。周朝的封国吴国,有个季札公按父亲的意愿和当时国民的要求,他应继承王位。但他为了不当国王躲到延陵乡下耕种。后他的哥哥诸樊当上了国王,将延陵封给季札。
后世为了纪念他将吴姓郡望定为延陵,其后裔将姓氏前冠以“延陵吴氏”,将祠堂冠以《延陵堂》。慈利吴氏是札公的第五子吴木熹(化名永贵)的后裔,是嫡裔延陵吴氏。
安徽:
无为县樊家湾:先祖吴廷翰(1491-1559),字嵩柏,号苏原。明无为州人。现世次字班行如下:克振先绪、复辉昌大、膺锡嘉祥、恩荣世继。
灵璧县尹集镇三村村吴家:延陵堂,与徐州吴氏联谱。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新迎裕庆善(慎敬喜庆善)、理顺道恒彰;毓秀兰华普、声名培树昌;根深叶方茂、延陵代增光。(其中“忠”为106世)
巢湖市中垾镇涧吴村,至德堂,始祖鸾公(14261124——15200919),明朝成化年间六位二世祖自安徽休宁县三山大塘吴(今属地待考,疑似黄山屯溪区梅林大塘村和休宁县商山镇大塘村)迁入巢湖,传至十一世祖已无字辈可用,故清咸丰年间新立三十字辈:
振家愈孝友, 定帮尚忠良,安守崇先哲 ,宽宏启繁昌,肇德献祥瑞, 世泽庆盛隆 。(“振”字辈排第十二代。)
扩展资料:
吴姓由来
因为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
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传承下来。所以,仲雍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
-吴氏族谱
粟拼音:
[sù]
来自百度词典|报错
粟_百度词典
[释义] 1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2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3姓。
碧津楼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古建筑为主。景区内景点众多,如南山苏公祠、官党最大宅邸、前园、后园、苏义光、寿庆楼、义裕义学等。
碧江金楼景点介绍如下:
碧江黄金大厦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_碧江。它属于明清两代,有几百年的历史。金府古建筑群由泥楼、纸坊地、金府、南山寺、剑龙门、义裕一派、汤姆庙、砖雕照壁、三星府等众多建筑组成。集中了豪宅、祠堂、书房、花园等功能。保留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如干铺基、蚝壳墙、水磨砖、“一二山墙”等。
南山苏公祠
在历史文化名村碧江,作为名门望族的“碧江苏氏”不惜重金修建了自己的祠堂,内有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房间。到清朝末年,碧江村平均不到100人的祠堂。所以《五山志林》也写道:“祖庙为俗之重,利者胜于碧江”。
职方第大宅
官邸是清朝嘉道年间的兵部(正三品)官邸。它是由碧江的苏丕文所建,金楼是其核心建筑。四柱堂,第四个入口,第二个入口所用的横梁,都是从南阳运回来的铁梨木。
前花园
漫步碧江金楼主前园,尽览古韵。虽然这些古建筑充满了沧桑,但你可以从精美的建筑装饰艺术中看到这里曾经的富足和繁荣。和我的家人一起参观碧江金厦一定会很有收获。
苏伯韶医馆
苏先生,碧江金楼世家成员,生于清朝,在广州接受西医教育,在省城、港、碧江行医。本次展览展示了邵伯先生在家中开设西医诊所的场景,并以邵伯先生的年表为线索,回顾了一个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中西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个人历史。
守清屋
寿庆府是为一个从顺德大良名门“嫁”到碧江苏家的寿庆媳妇而建的。苏家谱至今还记得这段“追龙”。在封建社会,洁身自好、居家过日子、自我修饰,都是对“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女性角色定位的重大突破。
亦渔遗塾
一语一派以苏丕文的四弟苏命名,是一所家塾。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科举时真实的教学场景。是一座南北并排的“三室两廊”和“明字屋”的连体建筑。里面保存着原始的雕花木纱门、灰色塑料和墙壁壁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建筑实物标本。
后花园
后花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美丽湖光山色,让人看着清新放松。沿着古典的走廊走,会让你感受到四季的轮回。
碧江金楼
金楼是历史文化名村碧江古建筑群的亮点。原名福和楼,是这座大宅院的图书馆楼。因为屏风门、门方、檐板、厅壁、天棚沉箱等木质雕塑。上层镶嵌着真金,浑身金光闪闪,人们逐渐称之为黄金建筑。这座建筑装饰着华丽的木雕。金木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木雕的所有技巧。
泥楼大宅
邵伯一光的后檐墙与一座古老的大屋紧密相连,那就是黄金大厦古建筑群中的老大哥泥楼。建于明代,是顺德少有的高层建筑。20世纪上半叶,留学的业主将两廊改成了西式。走进屋内,红色沙岩足有2米高,两对方圆的罗马圆柱矗立在tw
《碧江廿四咏》铸铜壁雕
泥楼里还有个后院,它的墙是牡蛎壳做的贝壳花墙。白花花的墙壁与泥地的红石黄泥墙相映成趣,奇妙的光晕和质感有一种沉甸甸的沧桑感。常常让摄影师流连忘返。蚝壳墙也是顺德清初及以前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的特色。看到牡蛎壳墙的古建筑,基本可以归为二三百年前的老房子。
蚝壳墙
开放时间:全年8:30-17:00、16:30停止入场。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泰宁西路6号
****:0757-26632123
中国的氏族作谱的历史虽然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氏姓完整而系统的撰著体例应该是在欧、苏族谱以后才形成的。欧阳宗族的族谱,从欧阳修编撰《欧阳氏谱图》以后,虽有数十种族谱、家谱、通谱及续修的谱系著作,但是都是在《欧阳氏谱图》所定谱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就其内容和特点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条:
修谱强调“断于可见之世”,这是考虑到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传下去,人员众多,家谱载不胜载,繁复琐碎。所以,对家谱、族谱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有详有略。凡是亲的近的应该详记,远的、疏的便要略记。
玄孙后另为一世。谱系的原则,是由高祖、祖、父、子、孙、重孙、玄孙七世为一系,或五世为一系。玄孙以后,另为一系。这是按照中国古代礼法五服制度为标准的。
各谱要互见。虽然各谱要记其应该记录的,但各家谱之间应该互相衔接,以反映整个氏姓发展过程。
列出世系图表。世系表表示纵横的关系。欧阳修是用《史记》表的方式表现,以后所修的表则用树枝图的形式表现。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收录前代族谱序言。各谱除修谱人的总序以外,一般都将前代族谱中的序言,逐—收录,以展示族谱修撰的过程和沿革。
绘制先祖图像。版印书籍形成以后,各谱基本都将本族名人的图像刻印出来,以传永久。欧阳氏族谱中,除了欧阳修的像以外,还有得姓始祖蹄以及欧阳万等人的像。并加像赞,即用几句话(一般为韵语)概括像主生平。
先世考辨。时迁物换,人物繁杂,因此,旧谱中所记时间事件或有错舛,这是必然的。新谱对旧谱记载不准确的时间、地址、人物、事件,应进行考证,以求更加精确。
不收外姓。收养的男子不得入谱,是为了防止逆伦乱宗。即使有也须注明。
表后附传。图表表示纵横关系,但无法了解各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一些名人。所以在族谱中,都在图表之后,附写传记,或请名人为之立传。
族表记录。谱中人员,受到皇家表彰的,要予以记录,并且将表彰的文书全文照抄。有当时名人对谱中人物颂扬的诗文,也要照录诗文,并记录作诗文者的姓名、籍贯、职务等。族规族训。这是明文制订的本族子弟必须遵守的家族法规,如勤俭持家,遵法守纪,不偷不抢,励志上进,乐善好施等。违犯族规的,重者不得入谱。
苏姓姓在当今中国排名第一大姓的第四十一,人口较多,汉族人口约占047%。
此事苏姓来源有三个
根:
1,从他的姓氏,其次是昆。据“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帝颛顼吴仪的Sun Fire回到古阳性儿童的欧陆最后,吕凡终身坤,到周武王,其原产地有扣愤怒的学生,被密封在苏联(故城在河南温县东南),子孙遂以国。
2,从古代少数民族。据“后汉书”,辽东乌桓附韩寒时期,谁搬到山谷点,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姓已经改变汉书·;另外,根据“卫?志贺氏菌所含的官方”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代表改革鲜卑族后记稍北复姓姓苏的单一。
3,姓苏的其他少数民族变化。清苏嘉轼,都是一哩的,苏尔姓苏家的变化,锡伯族苏木尔的韩姓苏,裕固族苏勒都斯氏,姓苏涵,涂苏布的,姓苏,苏强蟒蛇了房间名,姓苏汉,彝寿司,姓寒素,其他少数民族那里。
得姓始祖坤。名称风扇,衍生词,有姓,在美洲大陆的大儿子颛顼之末。他的父亲终于嫁给鬼吕芳的女儿为妻,下胎生后来已丰,范刳嗯初封于(故城在河南许昌,河南濮阳后来搬到到目前为止),然后密封在苏(一个六个孩子说在苏联封他的儿子),当上夏桀被摧毁。本周早些时候,他的愤怒西班牙裔学生因为权力被封于苏国,迁都的愤怒出生的温(今河南温县西南)。早春,蔌的国家销毁,遂以国的儿子,说姓苏,坤和尊重自己的祖先。
苏的繁衍播迁姓起源于河南温县,西周亡圈绒,周朝迁都洛阳,被称为东周,苏姓官员谁跟着洛阳的迁移,并形成当地市长。当苏联从春秋楚湿庄王成,并在姓苏湖地区定居。汉代,由苏联讨伐匈奴主动建,被称为平陵(凡在咸阳市,陕西西北这条规则)后,此后不久,这个分支姓苏蔌敷锋又派生出姓,武术姓苏,蔌替嗯姓。汉末群雄割据,河内姓苏的团队移动四川眉山,在一段时间以后的很长一段,北方连年战乱,饱受战争蹂躏的,姓苏贵族也与整个南部中原大规模移民。苏建曹卫东12后代苏联持平(今山东)阶段,山东门。三子八Sunsu魏忠谏之和为皇帝隋肃肃逃生,因为除了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刺史,苏联开始向固始姓氏。年初,陈元福建漳州开基,还有人姓苏闽,唐,索尔维V孙苏益王超,在王审知福建,礼物上将军去世后,武安侯,陪葬县,是一样的作为庐山教会安苏姓始祖。苏威长子苏光易分布于福建德化,永春区,苏联的第二个儿子的光分布在莆田地区的两个儿子,三个子苏光惠子孙仍居同安,和早期的移动湖南新化,该地区苏姓的安全性被称为梅山,五年北宋熙宁(1072),眉山章平定伦敦,杀了非常,苏姓幸免,大多逃往南方广东,广西,云南地区,也逃到越南,老挝,山泰北。庐山姓苏通南散居因为官场中的南宋,一个来自福建和广东两地。苏姓入台始于宋,明苏姓入台,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二是使饥饿为生。随着航海技术在这一时期,飘洋过海的居民姓苏福建沿海出现,那些在国外生活的改善。清代时,苏姓得到了广泛的国家。如今,苏姓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省为多,苏姓人口占广东省,一位姓苏的中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县
郡望堂号苏姓为主形成的:
1,武功县,陕西省眉县的规则,后另一套武功县;
2,扶风县,治所在槐里(今兴平市,陕西省,东南);
3,蓝田县,陕西蓝田区治所在今;
4,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
5,河南县,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的规定;
6,洛阳县,河南省洛阳市治所在今。
奇道:
“忠孝”,“武侠”,“扶风”,“田”,“洛阳”,“庐山”,“玉”,“鲁阳”,“嵋山”等等。
氏族特点
1,在我们的历史上,苏联姓可谓古姓的光辉史册,早在三千年的春秋时期,那么威猛,一个大型游泳池人才事后姓苏,广泛无处不在。
2,宋代,整个文坛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人姓苏,他的姓不能比拟的。除了三苏,有四名学生(或苏六君子),永生化,光历史。 3,字线。光绪年间苏金生等修“苏家谱”,姓苏,陕西长安县线发送一个词一句话是:“洪华正昌左,青平尹总之前,好好地挂张红,许克本笃长“
苏怒名人精粹健康:周部长,官方扣可以持平处罚教导人们,被密封在苏国之后为王。苏:河南洛阳,在战国时期军事家,六个国家成功说服国王联合抗秦,印度身佩六国,可谓能说会道能战士达到万元。苏武: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大使汉代匈奴,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在北海(贝加尔湖附近,俄罗斯湖今天),聂喳嗯雪吞,但牧羊人依然坚持中国的节日,为了保持民族气节树立了榜样。蔌吒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汉族名臣,不太熟悉,好文,安帝古伦推荐创始人,前冀州,和刺史时,由于抑制豪强,所左右而被罢职。苏惠:初平(今陕西兴平)是谁,当16民族诗人,与“玄机图回文诗”著名诗句累的人今天仍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苏定方:冀州武夷(今属河北)人,唐代武将在对土耳其人的战斗,拯救新罗战功卓著的战斗,所以唐势力在中亚,西亚和朝鲜半岛的东面,因停业兴国龚红苏味道:弓栾城(今属河北)人,唐素部长,他的诗歌和李乔齐名,号“苏李”。苏: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凤姐许国公,已与宋王景管理事务的工作文献,当人们有说和张(闫过工)和被称为“严旭大方。”后来一系列“苏Tingshuo集。”苏洵,苏轼,苏辙的:美县,四川省人,北宋文学家,三个孩子的父亲说:“三苏“,并共同与其他五人,”唐宋八大家“它的文字语言明畅苏洵,笔力苍劲,被称为”老苏联“,在”嘉佑集“传世;苏轼“大苏”,尤其是著名的演法无所不精仪器,“七集东坡”“苏王朝”,“素衣”等传世;哲“小苏”,在“栾集”传世。苏颂:福建泉州,北宋天文学家,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天文钟 - 时钟塔,“像一个新的法律文书,是”离开了这个世界。苏舜钦:“苏学士集”四川三台人,宋代高士,其慷慨有大志,好古典诗词,隐含阅读到最后,用Suting宇:安徽蒙城人,清代画家,梅兰竹菊的墨水和书法,也说,“双绝”。苏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现代作家,他的爱情小说男女之间主要是细腻而生动的描述。通过英语,法语和梵文,但亦工绘画。吃饭睡觉后,数曼斯菲尔德的“苏曼殊全集”传世。苏兆征:广东香山人,早期中国***的劳工领袖之一,曾组织了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1929年,在上海。
分类: 闲话
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
合姓,不同于复姓。所谓合姓,即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姓氏合并而成一个姓氏,其中以二个姓氏的合姓多见。由合姓现象所产生的家谱,姑且称之为“合姓家谱”!1999年版《辞海》把“家谱”解释为“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但从合姓家谱来分析,所谓“记载一姓”的说法,不是十分严谨。
合姓的产生,跟姓氏起源一样,形式很多,大抵为外姓继承养父,女婿继嗣岳父等,而又不忍使自己的本宗“断了香火”,于是将数姓合并为一。如“陆费”,本姓“陆”,因“陆”姓之子养育于外家,继承其业,遂合外家“费”姓为“陆费”,清代有《四库全书》馆总校官陆费墀等。但大部分合姓家族的家谱尽管是二姓或数姓并存,但在日常使用中仍只保留其中一个姓氏,如晚清名臣赵启霖,家谱名为“伍赵氏”,但并没有称之为伍赵启霖。还有因避讳改姓再入赘而导致祧三姓的家族1,则比较少见。也有一些家族,为了增强族群力量,而寻求与其它姓结缘缔盟,以待有事之时,能够团结在一起对抗外来的欺侮或挑衅,也因此陆续产生了“烈山五姓”、“昭伦四姓”、“妫汭五姓”、“六桂联芳”、“张廖简”、“赖罗傅”、“何蓝韩”等诸多异姓联宗现象2,但真正能结盟合作到联修家谱地步的并不多。不过在《贾氏三修族谱》3序言中记载了一桩五姓合修家谱的事例:“宋末伯康公避金乱僻居陈留,及明初洪武戊午年商珍公乃由陈留迁于沅江,落业骑峡洲。此时(贾)杜、雷、李、黄五姓同止沅邑,因以故乡人迁同时居同地,而又念所自来,合姓巅末综而订之,曰《同乡谱》,各有以传于后,俾毋忘焉”。但此《同乡谱》现在未见传本。
山东省即墨县博物馆藏有一部由四姓合修的清宣统二年木刻活字印本4《山东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六卷,由白光剑、梅泽汉、安保元、梁义礼纂修,可说极为罕见。除此之外,我亦藏四姓合修及三姓合修的家谱各一部,在下面要举例说到。
数姓合并而修谱的毕竟极少,合姓家谱主要还是以二姓家谱为主。
合姓家谱存世并不是很多,从一些已出版的家谱书目就可以了解大概。而且较之单一姓氏,内涵更有可究性。但就是这样一个稀有的品种,学界、藏界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收藏品市场上也往往能以平值买到。我至今已藏合姓家谱数十部,虽然说不上蔚为大观,也能算得初具规模。下面就跟据我本人所藏的合姓家谱来谈一谈合姓的种种来历,并祈请方家指正。
◆入赘承姓:入赘,男子就婚于女家并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婚姻形式,俗称招婿。入赘得以延续的原因,或是女方需要劳动力,需要养老接代;或是男子家贫而无力娶妻,只能以身为质到女家完婚。秦汉时,入赘形式具有“赘婿服役”的性质。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赘婿养老”性质,女家没有男性子嗣,招婿上门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人。赘婚有改为妻姓与不改姓两种形式。“入赘承姓”与下面要提到的“继子承姓”最为常见,合姓家谱存世也较多。
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三卷,同治五年(1866)崇本堂木活字本,叶国文、叶秀实主修,三十册。
始祖正一,姓陆,祖居江西鄱阳湖瓦屑坝,元末迁南直凤阳府定远县西宝门。四世恩三,迁桐城日新乡汪仕岭,入赘叶文宗女。后因文宗公无嗣,遂承叶籍,爰为陆叶氏之始祖。
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美国亦藏相同版本一部。
湖北黄冈《韩傅宗谱》二十六卷首五卷末一卷,民国三十五年(1946)三公堂木活字本,傅士垣、傅其舜纂修,三十二册。
谱载,始祖受三,原系韩宗,旧传为宋宰相维公后裔。自明洪武初由江右徙居黄州之黄冈,不知何代承继外家,更为傅姓。故子孙立韩傅双姓宗祠。因明季之乱,旧谱无存,无从稽考,公之生卒失传。
安徽宿松《马朱氏宗谱》三卷首一卷,嘉庆九年(1804)敦本堂木活字本,三册。
始祖马宗尉,名文,江西星子籍。元末红巾作乱,大毒松滋。洪武己酉诏,徙鄱阳诸属郡民以实松土。公闻诏渡江,迁宿松之西陈汉庄马家坂而居。
至六世季昌,字兴发,生必龙、必华、必仁三公。必华公迁并浴,求其后不可得。惟必龙、必仁二公传。今马家坂所居集者,必龙公之遗留;其居朱家湾牸牛冲污池者,必仁公之后裔也。必仁,谱名垂裕,赘朱国孔之女,朱氏乏嗣,公丁其户、袭其业,遂为朱氏。此谱为必龙、必仁二支所修,必龙为马氏、必仁为朱氏,故合称为马朱氏。
湖南衡山、湘潭《丰张氏五修支谱》九卷,民国二十九年(1940)谷颂堂木活字本,丰光涤总修,九册。
始祖丰青铭,由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迁金华府汤溪县六都黄塘,递衍一十八房,全德祖其一也。全德子三,长子仁悦于明嘉靖间迁楚之衡山,地名石湾,因家焉,为衡山丰氏始迁祖。孙四:礼试、礼记、礼训、礼认。礼试之后失考,礼记之后居衡山,礼训之后分居衡湘,礼认之后居湘潭,此即为记、训、认三房合修。唯礼训赘于张,遂蒙张姓,“故有丰张复姓之称,是丰姓之本末,而及于张姓者也,盖丰而缀以张,不背义也,张而冠以丰,不忘本也”。
这个合姓的来历,以上面所叙的《马朱氏》相同,是姓丰姓张的合修而来。
递修的光绪二十九年谷颂堂木活字本另藏一部,八卷八册。
湖南衡山《黄周氏八修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十二年(1923)和义堂木活字本,周伯棠等督修、周敏汇编,十八册。
始祖黄惟瑖,元时人,孙四,析为四房。第四房时广公为长碧冲周氏东床,遂以周为姓。此只及时广的第四房。
◆母姓为氏:相同于甥继舅嗣,这与入赘承姓有所区别,但所承之姓还是为外家。
湖北麻城《陆程宗谱》八卷首二卷,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本堂木活字本,程运亨督修,程运镇协修,十册。
始祖陆春二,原籍江右赣州,万户总管陆隆兴次子,父见其智略过人,欲荫其职,公弃不受,游侠楚地亭州。程九万公之三世孙善之,以女赘。其子伯颜,遵父志不乐仕进,依母之姓,择居豹脑,于是家焉。故首陆以明所本,次程以示所宗。
安徽宿松《吴贺宗谱》五十二卷首一卷,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佚名修,五十二册。
谱以贺知章为始祖,首序云:“我族本儒宗,世第因年湮系缺,示敢饰疑,谱乃讬始于唐,以知章公为鼻祖,仍旧系,据实也。由是历传二十九世,而传(普)兴、(普)隆二公,遵之为一世者,因祖籍西江,迁松自二公始也。二公本贺氏,外祖氏吴。兴公,兄也,元末由进士出宰临淄,志载贺普兴,仍本姓也;隆公,弟也,明初出徵辟旬宣福建,志载吴普隆,丁外氏也。此吴贺复姓之自始”。
◆继子承姓:在古代,没有亲生男儿(或虽有女儿而没作招婿者),就会断了“香丁”,造成这一支系的绝代。所以,没有男儿的家庭,大多要收养他人男孩作儿子,称为养子。养子的权利与义务和亲生儿子一样,在宗族族谱中可以同样列入为第几世子孙(但必须注明,以保证家族的血统纯正)。有的人在世没有亲生儿子,也没收有养子,死后没人继嗣,其兄弟、堂兄弟有多子者,要拨出一人过继,使这一支系不至绝代。
继嗣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上面提到的招女婿,即入赘。第二种是拜干儿,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一来不从其姓,也就谈不上续其宗,二来在经济上也只是偶然接济一下,不可能直接承担赡养责任。第三种是过继,一般选择同宗兄弟的儿子,通过族人认可,举行过继仪式,多要立字据,同中人一起画押。第四种是过继他姓的男子,这种继嗣的过程比之同姓的要麻烦得多,有些家族为了保证家族的纯正血统,也有立下族规不允许这样做。但有时候同宗中又挑选项不出合适的人选,只好从外姓过继。这里所说的,就是第四种。
湖南邵阳《邵陵苏张氏续修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伦堂木活字本,张开逮、张开运等纂修,四册。
始祖苏希辅,于明洪武末年由江右九江徙居邵阳西坪塘溪,生子与华、与相。因同时徙居邵东木林冲的姊丈张善礼无嗣,苏希辅以次子与相过户给张善礼为子,遂立户苏张,此为邵阳苏张氏之始。本谱仅为与相支下,长房苏与华支并没有合修。
湖南湘潭《伍赵氏五修族谱》六十一卷,民国十三年(1924)福田祠木活字,赵启霖、赵声煦纂修,六十册。
始祖伍醇,行七,官至福州长史,由福建汀州宁化县麻仓乡徙居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菏溪。始迁祖伍文英,由江西吉安徙湘潭,承祀赵氏,因复姓伍赵,其时为明初。
另又有递修的光绪二十一年四修本,六十一卷,六十册。
湖南邵阳《刘唐氏五修族谱》十卷首二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敬睦堂木活字本,刘唐景楫等纂修,十二册。
十九世孙紫峰在四修序中说:“吾族原姓刘,中更复姓刘唐,其原委削而不书……吾族中更复姓,其入继何人,复姓何时,先辈俱未细考……今春续修族谱……未几得老祠蚀碑读之,碑载四世智公入继唐……”。
湖北黄冈《库李宗谱》二十五卷首五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敦本堂木活字本,库仁黉编修,三十册。
始祖库义通,字道源,岁进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泥儿塆瓦屑坝,于明洪武初奉父仲祥公、叔太叔祖万彝公、弟义益迁湖广黄州府。万彝公居广济县;公居黄冈县长乐村张店;义益公复迁麻城杨柳河;仲祥公复归江西。此为义通支下所修,谱以义通为一世祖。
义通生子以文,字鸿儒,享年二十八岁失传。立舅兄李茂容公三子为嗣,名以明,传库氏万万代宗支。
湖南湘乡《永丰朱刘氏族谱》二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二十年(1931)翼圣堂木活字本,朱庆翥主修,五册。
迁湘始祖朱士晟,字仁宇,号同峰,行元一,原籍山西平阳府襄陵县赵曲市草巷口,崇祯十年丁丑携家丁行盐于楚南上湘,清康熙五年始侨居于永丰市,乏嗣,抚长吉第五子光宗为嗣。长吉,姓刘氏,字祉开,号虹皋,生子六,五子光宗,嗣士晟为子,改名宗仲,字明台,号双源,清康熙九年生,为永丰朱刘氏一世祖。
湖南湘乡《上湘何周氏族谱》三卷首一卷上一卷,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写本,周维曙等纂修,二册。
始祖正朝,原派名宗朝,字荣生,行一,湘西二都何公仲玉之子,康熙六年生,出抚湘乡城北周慧之(字象智)为子,故冒姓为周。
湖北黄冈《曹梁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六年(1917)刻本,曹昌典总裁,三册。
谱序云:沙河曹氏其本姓梁,宋末有讳思智者由江西临川随乱兵至湖北黄冈,逃入曹氏村,为文广公嗣子,至今子孙蕃衍,遂成巨族,当其后于曹也,中外翕服,不以冒宗为嫌,相承且六百余年,莫不笃一本之爱。
湖北黄冈《吕杨陈氏宗谱》十卷,光绪二十年(1894)务本堂木活字本,杨德邻、陈德润等编辑校对,十册。
始祖陈文泗于洪武初年由江右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冈上伍乡,当时一同迁涉的还有杨望与吕杜田。文泗公妣吕氏,即为吕杜田之妹,生三子,长玉珍,承本姓;次子一德,吕杜田因无嗣而抚之,甥为舅嗣,因姓吕;三子继宗,杨望抚之,盖杨望之妻为陈文泗祖母的侄孙妇,因亦无子息,是为杨氏。
而令人诧异的是,在这三姓之外,族中竟然还蕴涵第四个姓氏,在十七世孙陈德清所撰《来历引》中说到:“吕杨陈三姓何为而合族也?吾考实以应之曰,吕者,陈之外祖母家也;杨者,陈之戚属也。吕杨无嗣,均立陈之后,今之各姓其姓者,不没本也;而合族者,不忘宗也。虽为吕、杨、陈三姓,而咸归陈氏之后矣。或曰吕、杨、陈既知其义,敢问陈之阴姓黄者何?吾曰,我始祖文泗公原籍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自元政不纲,义师四起,徐寿辉屯驻蕲、罗、黄、汉,千里蹂躏成墟,及明祖定鼎后我文泗公迁黄冈上伍乡青丘村,初居寨上,地主姓黄,我始祖殁后,因之殆,欲其安逸之意云,尔而后世尚依焉。
可知吕、杨、陈之外尚有一个“阴姓”黄姓。
安徽太湖《刘罗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民国二十六年(1937)天禄堂木活字本,刘罗族清、刘罗茂寿纂修,八册。
谱光绪三十年“合族裔孙敬撰”的“重修宗谱叙”中说:“我祖向居江右鄱阳之瓦屑坝刘罗庙,因以刘罗为氏”。但在同治八年“合族裔孙敬序”的“重修宗谱总序”中却是如此记载的:“至于刘罗双姓,盖先世以甥继舅,理 有固然”,则说明还是以承嗣而成为合姓的。
分享:
延陵吴氏族谱
本文2023-09-30 08:03: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