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姓氏由来
我们为什么姓火?
火姓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祖先究竟在哪里?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被这样一些问题所困扰,以至心心系念,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确定感。
小的时候,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火,所以自己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走出自己生活了多年的村子。
上大学时,代我写作课的宁夏大学教授张海滨先生,一次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评语:“语言流畅,表达清楚明白,只是下次要注意,课堂上的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尽量不要用笔名。”那篇作文被张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进行了朗读、点评。那篇作文当然很快被人们遗忘了。人们记住的,似乎只是作文后面的那句特别评语:“注意,以后不要用笔名。”
大二时,教我古代文学的是杜桂林教授。杜先生一直在北京某中学教书,调入宁大后,其教学方式仍沿袭着中学时期的习惯,每教完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点,他总要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这往往是我们最不情愿也最忌惮的。他提问时,常常会把眼镜摘下来,挪开一点,然后手指顺着花名册往下滑,滑到谁,就叫谁。他点名的学生往往是名字有些特点的,如“马应驰”“马笑”等。一次他的指头就滑到了我的名字,似乎是停顿了一下。“火会亮,废话。”他这么一嘀咕,我们班里的同学就哄一声笑了。他认为我的名字太直白,不够含蓄。这个笑话被我的大学同学一直“传颂”至今。
慢慢地我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姓氏确实有些特别,但究竟怎样特别、特别在哪儿,自己还是不甚了了。
但自己因此招徕的格外关注却是明显的、确切的。
比如办什么证件,或在外住宿,需要登记姓名,我说我叫某某某,登记的人便抬起头,问:“是哪个huo?贺龙的贺,还是霍元甲的霍?”我说:“火柴的火,火光冲天的火。”登记的人便停住手,目光有些异样地看我一看,同时指头在空中划上几划:“是这个火吗?”我点点头。登记的人便笑了,边笑边写我的名字:“真是怪,世上还有姓这个的。”同时也不忘追问一句:“什么民族?是回族吗?”我说是汉族。登记的人将信将疑,边看我的身份证边自言自语:“还真是汉族。”似乎我的姓名存在着某种疑点似的。
大学毕业后,我先在一所乡下中学教书,后调入报社当编辑。因为名字常常被挂在报纸的一角,注意的人便渐渐多起来。
后来一位本地学者告诉我说,据他考证,姓我们这个姓的,祖上应该是蒙古人。
“你们的祖上应该是一位将军,他随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一路南下,攻城掠地,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功成名就,回到内蒙古草原,得到一块封地。封地叫火,你们的姓氏自然也就是火了。”
这位将军的名字叫火力虎达。
那么我们为什么流落到了现在的宁夏西吉县呢?
他讲起了我们那个村子的来历――
他说,很早以前,我们的村子并没有人住,是一片放马的草场,到了宋代,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袭扰,朝廷下令在这里运土筑寨,以作兵营。城筑好后,最早的名字叫羊牧隆,后来改叫隆德寨,都是希望这里发达昌盛的意思。后来这里真就打了一仗,是西夏人和宋朝人打的,那场战事史书有载,叫好水川之战。这场战争非常惨烈,西夏人赢了,宋朝人连兵带将死了一万余人,尸横遍野,哭声震天。李元昊占了土城后,曾和他的丞相张元到城中巡游,路过土城脚下的土地庙时,诗兴大发,为贺大捷,曾于庙前照壁题反讽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夏竦和韩琦是当时驻防固原的两员大将,与他们共事的正是威名赫赫的一代名宿范仲淹。到了南宋,金人又攻占了寨子,并以此为据点,与宋兵对峙。据传,《岳飞传》中“牧羊城盗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到了元朝,成吉思汗率军攻伐西夏,在占领了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后,不久就攻克了当时金人把守的隆德寨,并以此为据点,继续向南进攻平凉。蒙古人掌权后,隆德寨周边已住满了人,当时北方业已统一,忽必烈认为,“隆德”已无险可守,无敌可防,而六盘山附近正当其紧,遂颁诏迁城――这就是现在隆德县城的前身。
“我想,你们的先人原来就是在古城当兵吃粮的,时间一长,娶妻生子,落地生根。迁城以后,大约他们也不愿再四处奔波,于是就定居在这里,成了第二故乡。老城虽迁,但边贸集市犹在,久而久之,这里就改叫火家集了。”
“这就是你们先人的来历。”
听学者说完,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古城中那些至今犹用的名字:大衙门、二衙门、大教场、小教场、杀人圈、马圈、马豁口……这些名字狼烟滚滚,杀气腾腾,似乎在无声地描摹着我家先人早年间的生活图景。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生活在大草原上?
我们当真就是蒙古人的后裔吗?
我想起了我们村子里一些人的独特相貌:细眼、高颧骨、锣槌鼻子、骨架粗大的身材……尽管彼此融合了许多代,但细究起来,蒙古人的影子还在他们身上依稀可辨。
没有家谱,没有史志,也没有祖上流传下来的金辔银蹬。
我曾经问过村子里最年老的老人。
老人充满迷茫地说:“咱们的先人嘛,听说都是从大槐树那边过来的。”
和张王李赵家的说法几近相同。
我的叔父也一直在做着这样的考证。他早年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风雨隆德寨》,写的是他对古城历史的梳理与追溯。后来还写过一篇文章,叫《阿拉善联宗》,写他与内蒙古左旗一家火姓人家的奇特交谊,只可惜那家人的祖上不是内蒙古,而是山东。那家人照样对他们的来历充满迷惑。他们几乎逢“火”必问。他们不但通过某报社联系到了我叔父,还用通信的方式联系到了好几个“火”姓名人。如他们曾去信问过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的火华,此人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词作家、书法家,河北大学毕业,祖籍北京怀柔,后来回信道:“我不姓火,本名郑桂富,火华只是我的笔名。”还问过当红歌星火风,知情的人告诉他,那也是个艺名,人家姓霍,名叫霍风。看来,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姓火的与另一个姓火的相认,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后来碰到在固原**院工作的火耀学兄,他说,他家在彭阳新集大火,住在他们那个村子的人,十有八九都姓火,而且他们的名字和我们村里人的名字,几乎出奇地一样。
这大约就是我至今知道的火姓人家最多的另一个地方了。
查互联网“百度”,在“火姓”辞条下有这样的解释:
火姓之说有七种起源,第一说源于燧人氏,出自远古时期发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第二说源于口传历史,出自远古时期人类朴素自然的辩证思维,属于以五行中的火字为氏;第三说源于苗族,出自东汉末期罗匐(即南蛮)人的首领火济,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第四说源于姬姓;第五说源于回族;第六说源于蒙古族;第七说源于锡伯族。
这七种说法每条下面都有详尽的解释。
我又查找到第六说中的“源于蒙古族”。这种说法称火姓出自蒙古族郭尔罗斯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这种说法又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原为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族中人多为执法官或执政官,世居察哈尔及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世居沾河。后改汉字单姓为火氏、郭氏。
第二种,在今上海市浦东闵行区、南汇区,有火氏一族的聚居村。据火氏后人称,他们原不属汉族,属蒙古族,姓也不是火,是蒙古氏,他们的祖上即为开国元勋蒙古直脱儿。蒙古直脱儿因其父蒙古阿察儿征战有功,被封为博尔赤(掌管御膳的官),故以赤为姓氏。赤脱儿在元曾历四朝,立有大功,后被封为昭毅大将军、镇国上将军淮东宣慰使,后又在南方任过嘉议大夫行御史台中丞、资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江淮行省左丞等职,最后卒于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任上。由于其后来在江浙行省做官,因而其后裔中不少人定居江南。元朝末年,义军纷起,蒙古后裔受到较大冲击,赤氏一族因此被逼上流亡之路,其中一个支系流亡到了现在的上海南汇。据称,当时他们一路隐姓埋名,朝行暮宿,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盘诘。一天,义军又来查问,不过他们这次不问大人,而问少不更事的小孩。他们问一个正帮母亲在灶下烧火的小孩:“你姓啥?”孩子当时有些发懵,不知如何回答,此时突然灶中火起,小孩便边添柴边大声地说:“火、火、火”。因此顺利躲过盘查。后来他们便改蒙古赤氏为火姓,定居于百曲村,即今上海南汇区金汇镇百曲港一带。火氏定居后,渐渐融合于汉族,至清乾嘉年间已成为该地区重要姓氏之一。该支火氏中最早成名的是火观若和火始然父子,他们同为上海南汇区秀才,学识渊博,且善诗赋,对冯金伯辑成《海曲诗抄》颇多贡献。自火始然后,其弟火锦纹、火金涛、火光大,及火光大之子火文焕等亦为南汇知名人士,喜作文,好诗赋,其中火文焕在清咸丰年间曾继冯金伯之后编《海曲诗抄续集》,名气颇大。
那么,我们流落到宁夏的这一支火姓,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关于家族
听老一辈人说,我们这个家族曾经有过一个家谱,但不是书,不是写在纸上,而是用毛笔在一面绸缎上写了,像锦旗一样高高地挂在某一家的神案上,供后人祭奠、瞻仰。家谱就等于我们这个家族的神牌。过年过节,或是谁家有红白喜事,便要将这面锦旗请到家里,供全村子的人去烧香,去祭奠。家谱虽然简单,但也一目了然,谁谁家是哪一支、哪一派,锦缎上标注得一清二楚。当然,一旦名字出现在这面旗上,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故去,已不在人世了。一般来说,往这一面锦旗上写字的,肯定是家族里最有文化也最具威望的老者了。比如谁谁家的人故去,首先要报告给这一位老者,得到大家的肯定与确认,再由老者将名字书写于后,这位故去的人才算真正登堂入室,成为这个大家族中的正式一员。
老一辈人说,这个家谱存在了数百年之久,上面的名字写得密密麻麻。后来“破四旧”,家谱被当作“封建迷信”一把火烧掉,于是我们这个家族从此犹如断线的风筝,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根了。
但我们村里的人却很聪明,他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划分族系的方法,就是用居住位置来代替族系分支,如住在庙台子下面的,就叫“庙底下”;住在古城原先饭馆一带的,就叫“馆子呢(里)”;住在城墙下面高台上的,就叫“台台子上”;依次还有“火家堡子”“湾儿呢(里)”……等等。我家先人原先可能在村子的北边住着,所以他们便称我们这一门人为“北头子”。
北头子老大――这是村里人对我爷爷生前的称谓。
我太爷是一位老实本份的农民,勤俭持家,平顺度日,他一生最为人称道的豪举就是一连生了四个虎头虎脑的儿子。我爷爷是老大,其次还有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四个爷爷长大成人后,赤条条四条汉子,村里谁家也得高看一眼,于是我太爷便成为村里少有的受人尊抬的人。他老人家治家大约也是有一些办法的,因为在他不幸谢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并没有因此打得头破血流,而是仍奉先祖遗训,率领着各自的谱系分支,在一个香案上焚香升表,祭奠先人,至今也没有分开。如此算来,我们这个家族的人,从我太爷开始,到我爷爷这一辈、父亲这一辈、我们这一辈、我们的下一辈、我们的下下一辈,总数已超过了一百余口。
我小的时候,我的四个爷爷都还健在,他们一律戴瓜皮小帽,留修剪得很讲究的三绺长须,对门襟褂子,大裆裤。
我爷爷生于清朝末年,他的脑后至死都留着向后梳的剪发,这大约是某个民间帮派的某种特殊标记吧。
记得最热闹的时候是大年初一,我的四个爷爷都在各自的家里坐了,然后由我的伯父叔父们带领着,一家挨一家地去拜年。一大股子人忽隆隆走在路上,地上的雪也被踩踏得扬起了粉尘。我的四个爷爷坐在自家的炕上,看着一大群儿孙忽啦啦趴倒在地,整齐划一地磕头、作揖,脸上不禁微微笑了。之后便从炕橱里取出香烟、核桃、枣儿,边给大家散边说:“上炕上炕,先暖和暖和嘛。”
但谁也不会真去上炕。
得了核桃枣儿,大家又袖着手,急急忙忙赶往下一家。
我的爷爷们去世后,我的伯父们看上去明显地老了。
我父亲弟兄、家门兄弟共十一人,他们按照年龄的大小都进行了长幼排序,我父亲排行老五。叔父火仲舫排行老八,他是我二爷爷的次子。不管是伯父还是叔父,我们一律称大大,再在前面冠以他们各自的排位序号。如大伯父,我们叫他爹爹,二伯父叫二大大,三伯父叫三大大,四伯父叫四大大……依此类推。
我的最小的十一大大只比我大一岁。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个家族真正过得有些样子的时候,还是在包产到户之后。那时家家都解决了温饱问题,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红火起来。不知怎么的,家族里就兴起了吃年饭。吃年饭是轮着来的,一年一次,一次一家。吃年饭的这一天,往往就是杀年猪的时候或大年初一。这一天,准备年饭的人家是最忙碌的,他们往往会在几天前就做一些准备工作,如买烟、买酒、买配菜用的粉条和大料,猪杀倒以后,大人们在门前拔毛洗下水,孩子们则已经开始奉命去各家各户请叔叔伯伯。人到齐后,年饭很快就端上来了,是猪肉片子炒粉条。肉片子足有一■厚,白花花地苫在粉条上,看一眼都让人馋涎欲滴。吃完肉,自然要喝酒,这时候主人便要像吃席那样一盅一盅给大家倒。酒是很便宜的本地烧酒,酒盅只有拇指盖大小,倒过两三轮,已经有人捂着酒盅嚷叫“醉了醉了”,便不再喝。那时候,一瓶酒就可以把一炕人喝得很高兴,下了炕个个脸红脖子粗。
年饭吃了十年左右,后来不知怎么又不吃了。
1985年,我们家族在村里出了一次大名。那一年,包括我在内,我的两个叔叔和一个堂兄,我们四人一起上了大学。虽不是什么名牌,但由于是同一年的同一时间入学,于是在村里很是掀起了一些波澜,被人们戏称为“一门四进士”。
由于这种好风气的带动,后来上大学的人就更多了,到我这一辈,和我们的下一辈,读大学的人少说也有十多个。
我这一辈亲堂弟兄共二十一人。由于年龄的差别和人数过多,其亲密程度已大不如前,说到下一辈,有些甚至连名字也叫不出来。只是在谁家有了丧事出门牌告示(即讣告,是阴阳写在一张大纸上以晓喻亲朋好友的,它往往张贴在一块卸了的门板上,内容为亡人的生平及子嗣情况)时,大家才一一对号,这时大家不免有些伤感,边对号边自言自语:“噢,这是谁谁家的老二么,这娃都长了这么大了么……”
之后长长叹息一声。
曲(Q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这位王子叫叔虞。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那个地方(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的首领,成师的支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为曲沃氏。后来又改为单姓曲,遂有曲氏,世代相传。 2、源于夏王桀的大臣曲逆,他的子孙中也形成一支曲姓。 得姓始祖:曲沃桓叔。成师,西周末东周初时晋国人,周武王第三子叔虞之九世孙,穆侯林之子,文侯仇之弟。仇子昭侯时,封其叔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曲沃之地大于晋之国都,再加上桓叔德行高尚,颇得曲沃国民拥戴。后晋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立桓叔,由于晋之臣民同仇敌忾,桓叔败回曲沃,于数年后(公元前732年)郁郁而终。其子曲沃庄伯亦曾兴兵攻晋,但不得结果。传至其孙曲沃武公姬时,族强势大,民心多附,他连杀三君(哀侯、小子侯、侯缗),尽并晋地,而代晋为诸侯,史称晋武公。武公代晋后,仍都原晋之国都一翼(今山西省翼城),而留居曲沃之宗族,后以地为氏,称曲姓,并尊曲沃桓叔为得姓始祖。 曲姓发源于今山西曲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战国时,三国分晋,曲姓有因仕宦关系或其他原因进入今河北、河南之地者,而繁衍于祖居地之曲姓则由于种种原因或北徙今山西临汾一带,或南迁至今山西、河南间地的陕县一带,进而进入陕西。秦时,有御史名曲宫,便是曲沃桓叔之裔孙。两汉之际,曲姓除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繁衍迅速以外,还有一支北迁雁门郡,并在该地逐渐形成大的聚落。魏晋南北朝时期,曲姓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族大势众,人口兴旺、昌盛,为曲姓平阳郡望、雁门郡望、陕郡郡望。隋唐两代,曲姓上述郡望仍在,尤以陕州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曲环为其杰出代表。其客居陇右(今青海东郡)子孙有落籍此地者。唐末,曲承裕由于仕宦的原因进入安南,子孙留居当地。两宋时,特别是赵宋王朝偏安江东后,曲姓徙入南方者渐渐多起来。明初,山西曲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此后至清中叶,曲姓逐渐散居于内蒙、湖北、广西、广东、云南等广大省份。清康熙年间以后,山东、河北等地的曲姓因为谋生的原因进入东北三省,子孙遂留居当地。解放后,伴随开发北大荒、军垦、农垦之运动,有更多的曲姓落籍东北。曲姓基本上以山西曲沃为中心繁衍播迁,明朝以前,主要聚居于山西境内和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明朝初年的移民运动才使曲姓先民向中国北方各省扩散。元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明王朝,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农民军给蒙、汉贵族、地主阶级以沉重地打击,蒙古统治集团被推翻,许多汉族地主被杀,由于封建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大肆屠杀,元朝统治集团的内部厮杀以及盘踞在地方上的军阀混战,使得社会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山东、河南地区长期受到元朝军阀的摧残,以至道路榛塞,人烟断绝,多为无人之处。朱元璋建立的新王朝,如不设法改变这一状况,显然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组织生产的措施。其中屯田是很重要的措施。屯田计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式,以军屯规模最大,组织也最完备。而“移民就宽乡”,实行民屯也是重要措施之一,与当时北方其他省份相比,山西一带既无兵燹之苦,也无灾荒之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人口数量高达400多万,比当时河北、河南两省的人口之和还要多,所以成为人口输出的主要基地。据青岛地区周围、特别是崂山一带村庄的家谱记载。大多数村庄家谱均记载,其祖先自云南迁移而来,其中曲姓村庄亦有同样记载,如沙子口街道南姜村曲氏族谱,开篇即记有:“据传,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自云南大槐树里头迁移而来……”虽是据传,但再结合周围其他村庄及有关史料记载,应该说,南姜曲姓为明朝移民,这一点基本符合史实。但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家谱都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而不是山西。对这个问题,早在文革前《光明日报》就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要问祖先何处人,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文章,引证了大量的权威性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今,曲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多此姓,二省之曲姓约占全国汉族曲姓的百分之五十五。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
林州当地申姓族人家中供奉的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后裔隐居林州600余年
在河南林州有一个村庄叫申家岗,村中有申姓1400余口,村中的老人讲,自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成吉思汗后代,为躲避追杀全族人隐居林州已有600余年,所藏《申氏家谱》记载了其先人逃亡并改姓的经历。
两年前,有记者走访了长期研究林州地方史志的王买金,他也向记者透露了这个惊人秘密:在申氏家庭中长期流传有“打锅”和“不打锅”之分,经多方考证这“打锅申”的始姐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这个家族从14世纪中期开始在林州居住了六个多世纪。
林州当地申姓族人展示申氏族谱
林州申姓百年族谱揭开神秘身世
元朝从1368年灭亡到今天已有641年,其缔造者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但居住在林州的申姓居民却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蒙古族后裔,那他们为何改姓申呢?透过历史长河,去追寻哪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家住石板岩的申喜山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是从一本编撰于三百年前的《申氏族谱》上发现自己是成吉思汗后代的。据其介绍,在林州境内有着手抄、木刻等多种版本的《申氏家谱》以及根据清光绪十年《重修元帝庙碑记》记载,里面所载内容基本相同。
记者见到了长期研究《林州百家姓》的王买金先生。王先生告诉记者,他退休后长期研究林州民间文化地方史志工作,先后出版了《林州民俗志》《林州地名探源》等箸作,现在正着手于编撰《林州百家姓》。他对林州的申性进行了十多年调查研究,走访了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沙河、山东福山、江苏吴县等地,逐渐把申氏完整的家谱了解清楚。
王买金说,这本编撰于清朝年间的家谱详细记载了成吉思汗家族草原起兵建立元朝到他们如何逃亡到林州隐姓埋名的这段历史。其中所记载的历史秩事、祖训族规、服饰礼仪等,对研究元史及林州的历史变迁有重要价值。
林州申家岗村一景
逃避追杀隐姓埋名散落民间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曰改申,一黄昏”、“罗锅申”等民间俗语。据王买金讲述,多方史料证实,林州“打锅申”确系成吉思汗的后代。事情还得追溯到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初二,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率北伐明军攻陷了元朝首都大都,顺帝皇帝逃亡漠北和林。
此时,受封于山西的潞王曰憬(顺帝叔父)得到消息后,深感局势危急,自己虽封藩在外远离国都,但毕竟为顺帝皇叔,日后必遭明军缉捕,曰憬有18个儿子和6个女儿,为免遭满门抄斩厄运,便带领家人连夜逃奔屯留绛州。他深知此地也不可久留,连夜如开家族会议共寻良方,众人议来议去,最后决定采取“改姓隐名分散逃离”之策,在原姓“曰”字中间坚加一笔,改“曰”姓为“申”姓,以示“上顶天,下立地,誓与天地共春秋”的决心。
同时商定,分离前需选一共同信物各自保存,作为日后本族亲人相认之凭证。曰憬遂当着众人的面,将一罗锅砸为18块,18个儿子每人取得一块后,即自找出路四散逃命去了。
但是当成吉思汗后代一起分散逃离时,留下的十八块铁锅信物,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是元朝皇族。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百年不曾相见”。王买金说,在这600多年里,为了防止诛杀,兄妹十八人的后代都没有会过面。直到他在近十年研究林州百家姓工作中,根据百年家谱,才发现了“铁锅申”的故事。
当地祠堂开光大典
根据家谱和碑文后来得知,长子申文秀迁居河北沙河,四门申文美流落河北永年,七门申文智到了河北武安,十八门申文义隐匿在了山西省潞城县天贡村,局势平稳后又改迁洪洞。其余分别逃到了江苏吴县、山东福山、河南延津濮阳、河北邢台鸡泽等地。其中,定居洪洞的申文义(字任道)年纪最小排行十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随移民潮改迁到河南彰德府涉县(今属河北)段曲村。
明万历年间,十六世后裔申一能又从段曲迁到了林州任村镇木家庄。经初步调查,现在林州任村的盘阳、尖庄、河东湾、赵所、黄岩坪、苇园、古城;石板岩的朝阳、车佛沟、西乡坪;河顺的东曲阳、东山、申家垴、杨家营、井东坡;姚村的申家岗、申家泊、辛庄;陵阳镇的水磨山,南陵阳;城郊的西街南庄等地都有从木家庄迁出的成吉思汗后裔。
原人大主任申富生介绍,在林州现有申姓20316人,排名居全市第13位。虽然有家谱和碑文记载他们是成蒙古族成吉思汗后代,但所有的生活习惯和汉族人毫无差异,身份证上民族归属也是“汉族”。经过几百年与汉族共同生活,现在的“铁锅申”原有的蒙古族生活习俗没有保留下来。只是从他们这里的人耿直、刚烈的性格上,似乎还能见到一丝蒙古人的影子。
热闹的庆典仪式
特别是每到节日,在姚村的申家岗,村民都会到元帝庙前祭先祖。根据祖训,每年清明时节必须要为祖先和亲人上坟。
陵阳北辛庄的60岁申秋喜向记者说,为了纪念先祖,他的家中一直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每天都要在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先祖面前注目几分钟。
专家声称成吉思汗后裔一事完全有可能
就林州居住申氏家族系成吉思汗后裔一事,记者采访了林州市文化局长期从事地方史志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杨玉东先生。杨玉东认为,这种事完全有可能。他说,元朝靠武力征服天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元末明初时,元朝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贵族后裔。
曲的笔顺正确的写法为:竖、横折、横、竖、竖、横。
曲,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qū、qǔ两个读音,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像曲尺。曲的基本义为弯曲,与“直”相对。又可引申为邪曲、局部等。读qū。乐曲的声音有高有低,歌曲、乐曲是曲折的引申义,此义读qǔ。
曲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多此姓,二省之曲姓约占全国汉族曲姓的百分之五十五。
扩展资料:
1据《风俗通义》所载,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这位王子叫叔虞。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的首领,成师的支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为曲沃氏。
2大多数村庄家谱均记载,其祖先自云南迁移而来,其中曲姓村庄亦有同样记载,如沙子口街道南姜村曲氏族谱,开篇即记有:“据传,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自云南大槐树里头迁移而来……”虽是据传,但再结合周围其他村庄及有关史料记载,应该说,南姜曲姓为明朝移民,这一点基本符合史实。
曲姓发源于今山西曲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战国时,三国分晋,曲姓有因仕宦关系或其他原因进入今河北、河南之地者,而繁衍于祖居地之曲姓则由于种种原因或北徙今山西临汾一带,或南迁至今山西、河南间地的陕县一带,进而进入陕西。秦时,有御史名曲宫,便是曲沃桓叔之裔孙。两汉之际,曲姓除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繁衍迅速以外,还有一支北迁雁门郡,并在该地逐渐形成大的聚落。魏晋南北朝时期,曲姓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族大势众,人口兴旺、昌盛,为曲姓平阳郡望、雁门郡望、陕郡郡望。隋唐两代,曲姓上述郡望仍在,尤以陕州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曲环为其杰出代表。其客居陇右(今青海东郡)子孙有落籍此地者。唐末,曲承裕由于仕宦的原因进入安南,子孙留居当地。两宋时,特别是赵宋王朝偏安江东后,曲姓徙入南方者渐渐多起来。明初,山西曲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此后至清中叶,曲姓逐渐散居于内蒙、湖北、广西、广东、云南等广大省份。清康熙年间以后,山东、河北等地的曲姓因为谋生的原因进入东北三省,子孙遂留居当地。解放后,伴随开发北大荒、军垦、农垦之运动,有更多的曲姓落籍东北。曲姓基本上以山西曲沃为中心繁衍播迁,明朝以前,主要聚居于山西境内和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明朝初年的移民运动才使曲姓先民向中国北方各省扩散。元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明王朝,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农民军给蒙、汉贵族、地主阶级以沉重地打击,蒙古统治集团被推翻,许多汉族地主被杀,由于封建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大肆屠杀,元朝统治集团的内部厮杀以及盘踞在地方上的军阀混战,使得社会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山东、河南地区长期受到元朝军阀的摧残,以至道路榛塞,人烟断绝,多为无人之处。朱元璋建立的新王朝,如不设法改变这一状况,显然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组织生产的措施。其中屯田是很重要的措施。屯田计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式,以军屯规模最大,组织也最完备。而“移民就宽乡”,实行民屯也是重要措施之一,与当时北方其他省份相比,山西一带既无兵燹之苦,也无灾荒之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人口数量高达400多万,比当时河北、河南两省的人口之和还要多,所以成为人口输出的主要基地。据青岛地区周围、特别是崂山一带村庄的家谱记载。大多数村庄家谱均记载,其祖先自云南迁移而来,其中曲姓村庄亦有同样记载,如沙子口街道南姜村曲氏族谱,开篇即记有:“据传,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自云南大槐树里头迁移而来……”虽是据传,但再结合周围其他村庄及有关史料记载,应该说,南姜曲姓为明朝移民,这一点基本符合史实。但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家谱都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而不是山西。对这个问题,早在文革前《光明日报》就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要问祖先何处人,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文章,引证了大量的权威性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今,曲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多此姓,二省之曲姓约占全国汉族曲姓的百分之五十五。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
曲诗文:(1844-1914)年莱阳县(今莱阳市)柏林庄人。清末民初胶东农民抗捐抗税起义领袖。秉性耿直,办事公正。1910年 (宣统二年)莱阳遭遇灾荒,当地贪官污吏却依旧增设苛捐杂税,百般勒索。曲诗文遂集合三四万人于九里河畔率众起义, 并任总指挥,人称“曲大帅”。后战败被俘威武不屈,英勇就义。
■姓氏源流
曲(Qū)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上古周朝时期,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封在晋地,这位王子叫叔虞。叔虞的第八代孙子即春秋晋国的晋穆侯,晋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那人地方(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的首领,成师的支孙就以封地名作为了姓氏,为曲沃氏。后来又改为单姓曲,遂有曲氏,世代相传。
2、源于夏王桀的大臣曲逆,他的子孙中也形成一支曲姓。
得姓始祖:曲沃桓叔。成师,西周末东周初时晋国人,周武王第三子叔虞之九世孙,穆侯林之子,文侯仇之弟。仇子昭侯时,封其叔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曲沃之地大于晋之国都,再加上桓叔德行高尚,颇得曲沃国民拥戴。后晋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立桓叔,由于晋之臣民同仇敌忾,桓叔败回曲沃,于数年后(公元前732年)郁郁而终。其子曲沃庄伯亦曾兴兵攻晋,但不得结果。传至其孙曲沃武公姬时,族强势大,民心多附,他连杀三君(哀侯、小子侯、侯缗),尽并晋地,而代晋为诸侯,史称晋武公。武公代晋后,仍都原晋之国都一翼(今山西省翼城),而留居曲沃之宗族,后以地为氏,称曲姓,并尊曲沃桓叔为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曲姓发源于今山西曲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战国时,三国分晋,曲姓有因仕宦关系或其他原因进入今河北、河南之地者,而繁衍于祖居地之曲姓则由于种种原因或北徙今山西临汾一带,或南迁至今山西、河南间地的陕县一带,进而进入陕西。秦时,有御史名曲宫,便是曲沃桓叔之裔孙。两汉之际,曲姓除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繁衍迅速以外,还有一支北迁雁门郡,并在该地逐渐形成大的聚落。魏晋南北朝时期,曲姓在今陕西临汾、河南陕县一带族大势众,人口兴旺、昌盛,为曲姓平阳郡望、雁门郡望、陕郡郡望。隋唐两代,曲姓上述郡望仍在,尤以陕州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曲环为其杰出代表。其客居陇右(今青海东郡)子孙有落籍此地者。唐末,曲承裕由于仕宦的原因进入安南,子孙留居当地。两宋时,特别是赵宋王朝偏安江东后,曲姓徙入南方者渐渐多起来。明初,山西曲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此后至清中叶,曲姓逐渐散居于内蒙、湖北、广西、广东、云南等广大省份。清康熙年间以后,山东、河北等地的曲姓因为谋生的原因进入东北三省,子孙遂留居当地。解放后,伴随开发北大荒、军垦、农垦之运动,有更多的曲姓落籍东北。曲姓基本上以山西曲沃为中心繁衍播迁,明朝以前,主要聚居于山西境内和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明朝初年的移民运动才使曲姓先民向中国北方各省扩散。元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明王朝,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农民军给蒙、汉贵族、地主阶级以沉重地打击,蒙古统治集团被推翻,许多汉族地主被杀,由于封建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大肆屠杀,元朝统治集团的内部厮杀以及盘踞在地方上的军阀混战,使得社会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山东、河南地区长期受到元朝军阀的摧残,以至道路榛塞,人烟断绝,多为无人之处。朱元璋建立的新王朝,如不设法改变这一状况,显然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组织生产的措施。其中屯田是很重要的措施。屯田计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式,以军屯规模最大,组织也最完备。而“移民就宽乡”,实行民屯也是重要措施之一,与当时北方其他省份相比,山西一带既无兵燹之苦,也无灾荒之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人口数量高达400多万,比当时河北、河南两省的人口之和还要多,所以成为人口输出的主要基地。据青岛地区周围、特别是崂山一带村庄的家谱记载。大多数村庄家谱均记载,其祖先自云南迁移而来,其中曲姓村庄亦有同样记载,如沙子口街道南姜村曲氏族谱,开篇即记有:“据传,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自云南大槐树里头迁移而来……”虽是据传,但再结合周围其他村庄及有关史料记载,应该说,南姜曲姓为明朝移民,这一点基本符合史实。但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家谱都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而不是山西。对这个问题,早在文革前《光明日报》就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要问祖先何处人,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文章,引证了大量的权威性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今,曲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多此姓,二省之曲姓约占全国汉族曲姓的百分之五十五。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六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
■历史名人
曲 环:唐代安邑人,官至司空,封晋昌郡王。善兵法,善骑射。天宝年间(742-756年)授果毅别将。安禄山反,守邓州,平河北,败吐蕃,威名大震。后任陈许节度使,宽赋税,简条教,不三年乃五谷丰登。
曲 端:北宋人,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惩罚了贪官污吏、奸诈小人,老百姓心里高兴,安居乐业。官宣州观察使,好读书,善作文章,长于兵略。后来被奸臣陷害,死在大牢里,人们都感到万分痛惜。
曲 廉:明朝县官,治理水患,奖励耕种,政绩优良。
■郡望堂号
1、郡望
平阳郡:三国魏置,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雁门郡:战国赵置,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陕 郡:治所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
晋昌郡:晋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今安西东南。辖今安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时均属敦煌郡,唐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
安康郡:即金州,古地名,西魏始置。隋改为西城郡,宋曰金州安康郡,治所西城(即今陕西省安康县)。
2、堂号(缺)
■曲姓宗祠通用联
〖曲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
——佚名撰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曲见为金城豪族。下北典指北齐酒泉人曲珍,善骑射,封安康郡王。
安康世泽;
陕郡家声。
——佚名撰曲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曲姓的郡望。(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1、郡望》介绍)
〖曲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工书娴将略;
宽赋养民生。
——佚名撰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镇戎人曲端,字正甫,工书而能文,娴熟兵略。官泾原路将,对外抵御西夏军,对内安定地方,以至路不拾遗。后历官宣州观察使、渭州知州。下联典指唐代安邑人曲环,喜读兵法,善于骑射。天宝年间任果毅别将,安禄山叛乱时,他参与讨伐史朝义,平定河北,又大破吐蕃兵,威名大震,封晋昌郡王。后任陈许节度使,宽赋敛,减苛政,不到三年而使境内五谷丰登。
〖曲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工书文而娴将略;
宽赋敛以养民生。
——佚名撰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曲端事典。下联典指唐·曲环事典。
■中国人民解放军曲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曲振侔中将
曲振侔(1930-——),山东省牟平县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
战争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船管团分队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政治副指导员。1958年毕业于海军指挥学校,后任海军艇长、海军舰艇支队副参谋长、副支队长,舰队副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1981年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曲寿堂少将
曲寿堂(1929-——),又名曲秀堂,山东省荣成县(今市)宁津镇曲家村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加入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后勤部会计、审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济南军区后勤部参谋、副科长、办公室主任,某分部参谋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等职。
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荣立一等功1次。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相关网站
·百度贴吧·曲姓吧:http://postbaiducom/fkw=%C7%FA%D0%D5
散文姓氏由来
本文2023-09-30 07:58: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