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葵生的著述
阮葵生博学多闻,才思敏捷,数千字文章可一挥而就。《四库全书》中《西域图志》和《西域同文志》为他所撰。他一生勤于著述,朝廷每有庆典则贡辞献赋,诗文创作从不间断,留下了大量的文稿。
阮葵生一生涉世较广,阅历较深,“少侍文京师,即识国家掌故”,尤其注重历史考证。他所著的《茶余客话》,“记前型,搜逸事,考证典物,多有未经人道者,”(《中国名人大辞典》)是近二百年来很有资料价值的笔记著述。该书对淮安的地方掌故轶事记载比较详尽,对于研究淮安地方史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文学史料记载,阮葵生的《茶余客活》约写成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原书有三十卷,王锡祺印本为二十二卷,旧时通行节本仅有十二卷,其文笔老练,选材精致,立意清新,内容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工艺、文学、艺术等,还记载清初的有关典章制度及清人入关前后的建置等历史资料。阮葵生生前记有大量司狱笔记。他通过刑案汇总,善于总结经验,立论准确,见解精辟。他死后,后人曾经根据他的手稿专门为他整理成一部《刑述》,很有借鉴价值,可惜今已失传。此外,阮葵生还著有《七录斋集》、《七录斋诗词集》、《阮氏族训》、《阮氏家谱》,但生前都没有公开出版。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初秋,他写有《忆勺湖草堂歌》以及《忆家园杂诗》十一首,均收入《山阳阮氏家谱》。200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泽强校点整理的《阮葵生集》,此书收录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相关书籍相当多。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还有《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等等。宋末元初的硕儒王应麟 ,撰写了 《姓氏急就篇》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相关书籍相当多。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公元前1000-800年)的形成阶段。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到春秋时,谱牒相当盛行了,不过由于这种东西并非专门著作,小能强大雅之堂,传到今天的连一种也没有。
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第一略《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
此外,郑樵还著有《氏族志》、《氏族源》及《氏族韵》等相关的姓氏学专著,是我国姓氏学研究中承前启后的著名学者。
《古今姓氏书辩正》40卷,邓名世撰,其子椿裒次之。此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邓名世因不满前人以及当时姓氏研究大多停留在记录姓氏的现状,而是以考证姓氏文献的真伪为己任,希望能清理以往姓氏研究的成果,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他从考辨以往姓氏书之误入手,以修撰一部古今姓氏全书为撰著宗旨,因此"长于辩论"成为此书的一大特点。《辩证》问世以后,颇为同时代学者所重,也对后世的姓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朱子语类》称赞邓名世"世学甚博,姓氏一部,考证甚详,盖不虚也",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困学纪闻》等多引据邓著。清乾隆年间纂修《续通志》,其《氏族略》一篇更是多据《辩证》以补充之。在现存的姓氏谱牒文献中,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与《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鼎足而立,有着重要的地位。
《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谱牒在历史上曾经兴旺过一阵子,后来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称之为“谱牒”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式是“家谱”,或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博陵)、《郭氏谱》(太原)、《陈氏谱》(颁川)、《稽氏谱》(谯郡)、《阮氏谱》(陈留)、《王氏谱》(太原);《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琅琊)、《袁氏世纪》(汝南)、《王氏家谱》(东海)、《荀氏谱》(颍川)、《谢氏谱》(陈郡)、《羊氏谱》(泰山)、《顾氏谱》(吴郡)、《陆氏谱》(吴郡)等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百指约数)等等。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沈约语),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据谱牒来确认,人们入仕做官要根据谱牒来认定门阀的高卑,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天下那么大,士族那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那么复杂,每个家族的历史,近的兴起于魏晋之际,远的则要追溯到东汉中叶,少说也有几百年,要搞清楚他们内部和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如:血缘关系、名讳、官位、姻亲等等),确非易事。再加上许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谱牒,而许多庶姓大族还采取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等手段企图挤进谱牒,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谱牒修撰的艰巨性。东晋初年苏峻之乱,把原来的谱牒焚毁了,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其分量之大竞有东西两库(《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这样繁杂的工作,没有专门学问,不作专门研究,的确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谱牒研究,从而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西晋(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谱学家是挚虞。挚氏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仆卿。挚虞才学通博,著述不倦,认为汉末以来天下丧乱,许多世家大族,虽子孙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迹,辨其家族的由来,于是撰《族姓昭穆》十卷,进于朝廷(《晋书》卷五一挚虞传)。此书早巳遗佚,我们不能确知其内容了。所谓“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谓“昭穆”即父子祖孙的血缘关系,这是现在所知道的当时第一部记载天下士族血缘关系的正式谱牒。因为它“定品违法”,大概是触动了一些显赫的大族,为人们弹劾。它有没有成为官书,我们也不得而知,从晋武奇特诏原谅其“违法”的过失来看,大约是被钦定为官修谱牒了。
东晋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谱学家有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人和王僧孺。贾氏为南渡的平阳大族。贾弼之在东晋太元年间由朝廷委任撰修谱牒,于是“广集众家,大搜群族”(《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撰成《十八州士族谱》百帙,共七百余卷,缮写抄定,藏在秘阁,另抄别本藏于左户。其子匪之,匪之子渊,世传其业。齐永明中,贾渊与王俭共同参撰《百家谱》,又撰《氏族要状》、《人名书》等谱牒,并行于世。谱牒研究成了贾氏世传的家学。王僧孺出身于东海王氏。他在梁代继续贾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当是修订贾弼之之书)、《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此时的谱牒之学,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北朝(公元350-550年)官修谱牒,大抵均属集体撰述,故不见研究谱牒之名家,如魏太和中,诏各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作为选士的依据,似乎还没有把全国士族的谱牒统到一起来。北齐的《类例》以甲门为士族,北周的《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士族,似乎是他们那个小国的统一的谱牒,除《类例》知道是浮屠昙刚所撰外,《建德氏族》也是集体撰修的,故未留下撰人姓氏。
唐代在太宗、高宗两次修谱。高士廉等修<氏族志>。高宗时修《姓氏录》。
唐初的著名谱学家中首先要介绍的是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后时人,勤学不倦,对于历代谱学素有研究,对于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旧唐书》卷一八九路敬淳传)。另一名家是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好学多研”,是路敬淳以后的第一人。唐代谱学为柳氏家学,后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雅好谱学,在秘阁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非常喜爱,乃于工作之余,亲手抄录,另撰成《开元谱》二十卷(大约是《姓录》的节本)(《旧唐书》卷一○二韦述传)。柳芳《氏族论》“唐兴,言谱者以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应是不假的。
唐初谱牒的形式也同魏晋南朝一样,分为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两种,前面说到的几次重修谱牒,即是指后一种。隋唐的单姓族谱,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中提到的许许多多某氏某姓家谱,我们至今只发现了两件原件的残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64,180-184页),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的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图画清晰,抄字工整,人们看去,一目了然。官修的望族谱,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几种残卷,其中以题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的最为完整和典型。它的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参见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考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均载《蜡华山馆丛稿》):多贺秋五郞:《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第一章。)。据我们看,这大约是官修谱牒的一种提纲,而不是修成的谱牒。因为光列每郡的几个望族姓氏,而不列出某一个人是不是属于这个望族,是起不到谱牒的作用的。
《水浒传》中,作者交代阮氏三兄弟家庭的情况是为了刻画三兄弟的形象,作者不希望读者看到阮氏三兄弟是一个整体,而是想把他们三个都单独描写出来,三兄弟的性格,家庭都不一样。
详细的刻画家庭情况,能让读者感受到三兄弟都是有血有肉的,但又让人好区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也是为了后续的剧情做铺垫,毕竟后面阮氏三兄弟会面临不同的选择。
虽然说兄弟之间同进退,但是想法肯定会有差异,既然是108将,就要刻画108个人,而不能只是一笔带过。
阮氏三兄弟在《宋江36人赞》中就分别叫作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但是施耐庵在创作的时候将软小二和阮小五的外号互换了。原本阮小二的外号叫作“短命二郎”,但是在《水浒传》中“短命二郎”这个绰号给了阮小五。
原著中作者深深刻画三兄弟,从三兄弟的家庭中也能看出,三人虽然是兄弟,但是想法却非常不一样,看他们找的老婆也能看出来端倪,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关心108将,而不是关心这108人的家庭,所以忽略了很多细节。
如果真要细聊的话,其实作者对108人的家庭其实都做了描述,甚至是家庭情况也写得相当清楚。
只是有的人家庭复杂,所以写得比较多,而阮氏三兄弟家庭并不复杂,所以写得不算多,但作者还是把三兄弟的家庭都分开写了。
关于阮老大倒是有几个说法的,但有些说法其实仔细想一下都是站不住脚的。最多的传说就是由于阮氏三兄弟从小家里很穷缺衣少穿,没钱治病,所以他们的母亲很可能生了七个孩子之后就是阮老大,阮小三,阮小四,阮小五都夭折了。
山东济州府石碣村。阮氏三雄是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他们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雄原是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他们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
阮氏三雄的老家是哪里
阮小二的主要事迹包括劫生辰纲、上梁山、劫江州法场、三打祝家庄、大破高俅水军、征方腊等。
阮小五的绰号为短命二郎,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九位,水上功夫十分高强、精明强悍、武艺高。
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阮氏三雄都是性格豪爽、嫉恶如仇、爱好抱打不平的人。
越南阮姓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的南朝时期,在越南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二个阮姓族人,所以阮姓是越南历史最为悠久,人口最多的一个大姓。除了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以外,阮氏族人在越南历史上也是能人辈出,各领时代风骚。
根据越南史籍记载,在越南于968年摆脱中央王朝的统治,开始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前,曾长期被十二个封建领主割据统治。而在这十二个封建领主中,就有阮氏族人五个。随后无论是李朝时期还是陈朝时期,阮氏族人都成为了朝廷的支柱力量。
1527年左右,阮潢自立为王,标志着阮氏开始登上越南政治的最高舞台。1802年阮福借助法国力量,推翻了由阮文岳、阮文惠、阮文侣三兄弟建立的西山王朝,建立阮朝,并获得嘉庆帝赐名国号越南。1945年,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宣布退位。同年,越盟***胡志明(原名阮爱国)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纵观越南历史,阮氏族人基本上都是唱主角的那个,尤其是到了近代,这种趋势变得越来越强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越南有如此多的阮姓族人,他们从何而来?
越南阮姓,来源于中国。
中国有阮姓,而且中国的阮氏族谱,有许多关于阮姓举族迁往越南的记载。阮姓源自我国北方地区,阮氏族人的身影最早出现泾渭之间(陕甘地区)。西周末年,阮氏一族跟随周平王东迁。东周灭亡后,阮氏一族再次东迁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其后,历史更迭,沧海桑田,陈留阮氏又大举南迁。期间有三次大迁徙至交州。
第一次:554年,梁朝阮太后被西魏攻灭,没了庇护的湖北阮氏先向湖南迁移,其后分两支继续南迁,一支迁入闽粤,另一支从广西入交州。
第二次:陈朝时期,闽粤阮氏开始从事海上贸易,从而与南朝时就已经迁入交州的阮氏发生往来。隋朝建立前后,阮氏被当作前朝余孽遭到严厉镇压。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一些阮氏族人迁回陈留老家,而闽粤阮氏则开始迁入交州。
第三次:1127年前后,正值金兵犯宋,陈留阮氏被迫再次南迁。一支跟随康王赵构迁往杭州、绍兴等地,另一支迁往江西赣州。南宋末年,蒙元铁骑南下,都城杭州(旧称临安)危在旦夕。刚迁到杭州、绍兴等地不久的阮氏族人只能再次南迁。其中又有部分阮氏族人辗转迁往交趾、安南。
一般来说,阮氏作为越南的一个外姓,如果不能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是很难登上越南本土的政治舞台的。故中原阮氏在越南的开枝散叶,实非一日之功,必然经历了长期的艰难发展。中国和越南的有关历史也证明,越南阮氏源远流长,不是当地其他姓氏所能比拟的。
陈留阮氏在交州有着长久的仕官历史。西晋末年,部分阮氏族人随晋元帝南下,其中最远的迁入了交州,开始了阮氏在交州仕官的历史。东晋初期到北宋初期,南越刺史、节度使等地方最高官职,一般都由阮氏担任。
有唐一代,阮氏族人遍及安南全境,且大多掌握地方政权。北宋初年,交州由我们上面提到的十二位封建领主割据统治,其中阮姓领主就占五位之多。其后一直到清初,阮氏虽然没有建立政权,但一直都是交州(后称安南、越南)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有清一代,阮氏开始在越南大放光芒,曾三度建立阮氏王朝,统治越南近数百年之久。近代,领导越南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越南“国父”胡志明(原名阮爱国),也是阮氏族人。
为什么陈留阮氏部分族人要南迁交州?
首先,从中原到偏于一隅的交州,路程何其遥远,加上古代交通工具落后,可想而知陈留阮氏的南迁交州之路会是多么的艰难。其次,交州在中原人的心目中自古便是南蛮之地,甚至到明清时期也仍然属于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不可谓不落后。根据史籍记载,让陈留阮氏如此不畏艰险地南迁交州的缘由就是,交州阮氏在当地的雄厚实力。
因为同宗同源,较先一步在交州经营的阮氏还是挺乐意接济中原阮氏的。同时,大量陈留阮氏的迁入,也壮大了交州阮氏的经济、政治实力。
陈留阮氏南迁交州大致有两条干线可循:一是以官吏身份走陆路。而往往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战乱时期。比如五胡乱华、隋代杨素大军平百越。而且在战乱时期,由于粮食短缺,官吏迁入交州的成功率更高。
同时,阮姓官吏往往是举族南迁交州;二是以商人身份走海路。南北朝时期迁入闽粤的阮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在当地扎根,并开始从事海上贸易,逐渐形成广南封建集团。但由于宋元时期的战乱、明清两代“闭关锁关”的国策,广南商人集团不得不分批次南迁。其中大部分最后迁入了越南南部地区。
据越南史籍记载,历代阮氏王朝一般都是在越南南部发迹,而后以武力逐渐向北部推进。资料也显示,这些皇族、世家往往都是由海路迁入越南南部的广南封建集团的后裔。近代以来,南迁越南的中国华侨、华人也大多侨居于南部地区。
从中央王朝的藩属国到独立建国,越南人民与中国人民都时刻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即便是偶有摩擦,也切断不了血缘上的紧密联系。1885年,清王朝与法国签订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标志着中国对越南宗主权的放弃,中越两国正式结束“藩属”关系。
但政治隶属关系的分离,并不意味着中越两国人民的分离。近代以来,中越两国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民间,两国人民互相留籍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越南阮姓源于中国,是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渊源相近的最好证明之一。
每个国家,都有最受欢迎的姓氏,也有使用最多的姓氏。据调查显示,在越南这个国家,最受欢迎、使用最多的姓氏就是“阮氏”,因为姓阮的人占据了越南总人口数的40%。这并不是夸大其词,比如现任越南总书记、国家主席名为阮富仲,该国政府总理叫阮春福,就连这个国家的国会主席名字都叫阮氏金银。这几位越南国家***竟然都姓阮,由此可见阮氏在越南的人口比例有多大。那么,越南这个国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姓阮呢?
越南常见姓氏分布图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从越南的古代史与近代史着手分析。阮氏族人对于越南而言,很久之前就已经是一支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源远流长的大姓了,不过,要说起来源,越南阮姓其实起源于中国。目前在我国的阮氏族谱中,就记载了阮氏的人口流动。
阮姓本是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氏族,由于战争和其他种种原因,阮姓开始大规模迁徙。阮姓族谱中就记录了这支氏族三次向交趾方向较大的集体迁徙活动。第1次迁徙活动发生在南朝刘宋时期,文宣阮太后被西魏攻灭,这只阮氏族人由湖南进入广西,从广西入交州;还有一些阮氏族人迁入了闽广一带,这是阮氏家族有文献记载的首次较大规模的集体迁徙。
越南国会主席阮氏金银
第2次迁徙活动发生在陈末隋初年间,当时在闽广一带发展海上贸易事业的阮氏,在地方官吏的支持鼓励下,逐渐发展为海上航贸的霸主。但是在陈末隋初年间,由于隋兵南下,势力庞大的阮氏被视为陈朝残余势力而遭到军事镇压,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居住在闽广一带的阮氏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又有一部分阮氏家族迁入了交州、林邑。这些阮氏族人,为当地的土著百姓带去了中原王朝更为先进的物质、精神文化,由此而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他们逐渐发展为称霸一方,手握重权的封建割据势力。
越南百姓
第3次阮氏大迁徙发生于南宋末年,由于蒙元铁骑南下,阮氏族人辗转多地,最终迁往交趾、安南一带。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最终让越南的阮姓发展壮大,并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
当然,阮氏之所以能够成为越南人口大姓,还与越南古代改朝换代有关。公元1232年,越南李氏家族被陈守度推翻,据史书记载,陈朝在取代李朝后,陈守度下令让国内的所有李姓人口都改为阮姓,虽说越南史书中并无提及陈守度此种做法的原因所在,但是却在无形间壮大了姓阮的人口。
阮氏王朝的官员
当然,如今越南阮姓规模如此之大,还与殖民越南的法国有关。1802年阮映勾结法国殖民者,推翻了原有的西山政权,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氏王朝。19世纪,越南彻底沦为法国殖民地,当殖民统治者想要在越南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却发现越南许多底层人口都没有姓氏,因为在封建王朝时期,只有越南的贵族才能享有姓氏。为此,法国殖民统治者提出了让没有姓氏的这些底层人民,以越南末代王朝的姓氏为姓的做法,这个决定让越南阮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这也是为何越南有40%的人口姓阮的原因所在。
认认真真找资料很辛苦,既希望能够真的帮助你,让你从中受益,也希望得到你的奖励,谢谢!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下面是关于阮籍和孙登的“啸”
阮籍啸台
啸台遁世伤时喧,孤傲一声修竹乱。
孙登同志效长呼,纵酒谈玄琴相伴。
吟诗抨世云台挫,绝响铮铮广陵散。
志存高远鉴明湖,清士悲声千古牵。
下面是“阮籍啸台”的典故:
尉氏县城小东门南城墙内侧,有一座数丈高的高台。据旧志载此台原高15丈,夯土所筑,台上有很美的厅堂、苍翠的松柏。这便是著名的啸台,也是尉氏八景之一“啸台清风”。可惜的是,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啸台已没有了往日的美丽壮观景色,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呈不规则圆形的小土山。
1700多年前,尉氏出了个旷达不羁的人物,名叫阮籍,做过步兵校尉。因阮籍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魏晋交替的动乱岁月,他看到动乱的政治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就毅然弃官还乡,放浪于山水林木之中。阮籍既好饮酒,又善音律,人们常常看到他喝得酩酊大醉,衣冠零乱地走上城墙,时而弹琴,时而啸歌。每当他弹琴啸歌的时候,附近的乡亲父老便聚集城下倾听。他唱的歌词,一经人们写下来,便是绝好的诗章,有人说《阮步兵集》就是这样汇集而成的。
当时,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司马昭深知阮籍才学过人,想聘其女为子妻。阮籍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又怕司马氏加害自己,就借酒大醉60多天,酒醒后,忽然变得疯疯癫癫,不像常人。司马昭疑其有诈,就派人探听真伪。这人来到尉氏,接连见到阮籍所做的许多怪事。
一次,阮籍一人驾车出游,信马由缰,顺着大路走去,直到无路可走,就丢了车辆,号啕大哭。哭罢,回到东城墙上,钻进茅庵,倒头便睡。正睡得香甜,适逢好友来访,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喝酒,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棋逢对手意趣浓。正在此时,家人来报,说是阮籍的母亲病故。他却非要赢下这局棋才回家,友人再三劝他,终不肯回。待下完棋回家时,阮籍既不啼哭,也不理丧,蹲在地上,如醉如痴。朋友来吊丧,他既不作陪,又不谢答,却以白眼视之,一会儿披头散发、仰天狂笑,一会儿饮酒赋诗、抚琴吟唱。晋文帝听到阮籍的这些作为,相信他是真疯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阮籍对抗当朝统治者的手段。
阮籍活到54岁便死了。相传,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当时的人们在他弹琴啸歌的东城墙下,筑起一座高台,取名啸台。并且在台旁挖一小湖,让湖光水色映照着古柏厅堂。多少年来,无数学士名流来到尉氏,无不仰慕先贤,登上啸台,吟诗作赋,以寄感慨。
最后,我为你找了一篇文章,是专门分析“阮籍之啸”的
阮籍之啸
——故乡人的解读
朱文濡
《晋书》载:“阮籍,陈留尉氏人。”所以,除去历史维度久远的因素,阮籍是我的故乡人。我关注阮籍,是从大学时一次阅读开始的,得知这位魏晋时代的名士原是故乡人,更惊讶他的卓绝和奇伟。于是,我阅读有关他的历史文献,走访他的后人,参拜他的墓碣,缘于对他人生轨迹的迷惑。最使我迷惑的莫过于阮籍之啸了。或者具体的说,莫过于对阮籍之啸的情状的迷惑了。而对阮籍之啸的理解和阐释,恐怕要以阮籍整个的生命历程为注脚。
阮氏家谱记载,阮姓起源于西周时代,阮氏家族在西周的西部建立阮国,后为西周所灭,但丧失家园的阮氏家族没有向胜利者臣服,而是踏上了流亡之旅。经过一个上千年的沧桑变化,于是,阮姓人的现代分布是从甘肃起向东,经河南转而东南,在这一方向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台湾和香港,据说还包括外国如越南,阮姓人繁衍生息、如水流注一般散播开来。
家乡一位阮姓人告诉我说,他们阮姓人性格倔强、高洁。果真如此的话,我想,阮姓人的这一性格特征最突出的体现者,应该是生活于魏晋时期的阮籍和他的父亲阮钰。阮钰文采横溢,精通音律,谙于世事,明哲保身。三国时曹操军马打到阮钰家乡的时候,慕阮钰之名,有意将他纳于麾下。派人打探,得知他为躲避兵祸,背着年迈的母亲逃进山了。在群雄争霸中求贤若渴的曹操不惜放火烧山,将那阮钰掳为己有。并以音乐做媒,最终打动了阮钰的心。自此,阮钰投身曹操帐下,以其文才服侍一代枭雄,据说,其才思敏捷,赋诗拟檄,马上立就。以其文学成就和地位,被后人誉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史实,是足以作证的。
可惜阮钰英年早逝,撇下孀妻孤子,阮籍时年四岁。阮钰的生前好友、曹操的侄子曹爽感伤世事和友谊,为此写下《寡妇赋》一篇,读来使人凄然泪下。曹家人厚道,拟或说是念及阮钰生前的功业,保留了阮钰遗孀和孤子的待遇,使之生活无虞。
将相有种,阮籍禀承了父亲的才思。不仅从小就聪明过人,而且庚至少年,便练得一手好剑法,技艺之精,他自认为可以和当时的成年高手曲城侯一比。由此也可见阮籍年少志远。青年时代的阮籍长得貌丰体伟,不仅文思敏捷,而且曾经以其高超的武艺出阵入敌,立志建立一番功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命运的变数在曹氏政权向司马氏家族转换的过程中展开了。那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王权篡夺的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曹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之间旷日持久的王权争夺过程中,觊觎、暗算、尤其是高平陵杀戮所暴露出来的人性诡诈和残忍让阮籍惊心动魄。作为曹氏王朝的忠臣,看到曹氏政权衰败之不可挽回,个性倔傲的阮籍却不愿向司马氏集团低头。他面临的选择是:如果不向司马集团屈膝,如何全身守节地躲过灾祸甚至性命的劫难。于是,他言谈谨慎,“口不臧否人物”;为应对司马氏的拉拢,他或酣酒称醉,或偶任小吏。然而,这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选择了离开,离开是非之地远远的。有一个故乡的传说描述了这个情节:阮籍请辞还乡,对这个在士大夫中甚有影响的人物不放心的司马氏集团假借皇帝的名义,只允许他离开一箭之地。为难中的阮籍利用“皇帝金口玉言”的规则耍了一个心计,他接受了条件,但是暗中派人远远地等着那枝射出去的箭,未等箭落地便抢在手中,骑马朝着家乡的方向狂奔而去,一直跑到家乡一个叫做“竹林”的地方把箭插下,此地后来叫做“射竹峰”——这也算是皇上所说的“一箭之地”吧,“金口玉言”,皇上的话是不能更改的。传说中阮籍就这样回到了故乡。
回到故乡的阮籍,相对解脱了外界的监视和自我束缚,一些和他投合的朋友来和他聚会,他们七个人当时都是不拘礼节的风流名士,在一起吟赋为醒,栖息为醉,面对自然,酣畅淋漓,后人称“竹林七贤”。七贤中阮籍和性格豪爽的嵇康最为投合。后来,七贤之一的山涛投靠了权贵,陷害朋友,性倔口直的嵇康成了他巴结权贵的垫脚石和牺牲品,一帮朋友也因山涛的背叛悲剧性地散了。这个事件对于阮籍无疑又是一个打击,使他更加感到人生的乖舛,从此他形只影单,更加孤独郁闷了。正是在这种孤独郁闷中,阮籍演绎了他的人生故事。一方面,他写下了婉约凄美的诗章,是他志情高雅的内心独白;另一方面,他行为怪诞,体现着他对于世事人生的独特理解与率真应对。
说到他的行为怪诞,历史上记载的有这么几个典型事件:
哭少女坟。有一美少女,16岁夭折,家人葬之。第二天,阮籍赴坟吊唁,长跪而哭,尽兴而返。非亲非故,阮籍甚至不认识她的家人,且以长跪小,他这种行为确实让当时的街坊视为古怪离谱。
睡美妇门。街上有一酒坊,一美妇人操持,阮籍慕妇人之美色,每持酒而往,醉而卧其门,只是双目流盼,并无不轨之举,久之,妇人与其夫也不以为怪,任之。
穷途之哭。阮籍郁闷时,常让家仆套车,自驭之。对牛猛抽一鞭,便持酒卧车,仰天而饮,待车停时,或临河绝路,或卡树难行,阮籍以穷途之悲,大哭而返。
在所有的关于阮籍的怪诞离奇行为之中,很少人提到他的啸,我以为这是一个天大的疏漏。
阮籍之啸也可以归为这么几个事件。即古战场之啸、丧母之啸、啸台之啸和苏门山之啸。
古战场之啸。阮籍到一个 叫做“鸿沟”的古战场去参观,在那里,当年刘邦和项羽打了关键一仗。打仗期间,刘邦宁可牺牲被项羽扣作人质的父亲的生命而最终赢得了胜利。虽然刘邦后来作了皇帝,但他那奸诈无信,不仁不义的做派为后人不齿。阮籍也是这般见识他的,所以他参观之后,在广武城头长啸一声,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竖子者,小人也。
丧母之啸。母亲病重期间,阮籍和人对弈,家仆来告诉他母亲去世了。阮籍无言,劝对方继续下棋,一直到该局终了,才仰天长啸,“吐血数升”。由这一事件,世人颇有非议,但理解他的人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他“性至孝”。
啸台之啸。啸台当时是一个风景幽雅,居高临水的土丘,估计离阮籍居住的地方没有几步路,从阮籍的一些诗句中知道,他常常晚上到那里抚琴、吟诗,如此还不足以发泄郁闷时,就临水啸叫。
苏门山之啸。阮籍喜欢孤独云游,一次到苏门山,在山顶的一块巨石上,他见到一个世外高人正坐在一块巨石上面眯着眼睛调息养生。估计阮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嵇康的忘年交——道家长者孙登。这是一次邂逅,阮籍没有心理准备,阮籍同他打招呼,估计先是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就没话找话地向他讨教养生的工夫。而孙登看出了阮籍的言不由衷,就继续眯上眼睛没理他。阮籍很郁闷,就长啸一声,怏怏寡欢地下山了。然而,这一声长啸,却暴露了阮籍的真实心情——一种长久压抑,难以排遣的心理郁结。然而,这一声长啸所暴露的东西,才是孙登所知道的阮籍的思想和为人,也才是一个融生命于自然的出世长辈愿意和晚辈阮籍沟通的意义层面。于是,当阮籍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他听到一个声音,这也是一个啸声,但却如鸾凤和鸣,山回林应,酣畅淋漓,直抒胸臆。阮籍听来,如醍醐灌顶,矛塞顿开,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写下《大人先生传》一文,表达了他对一个出世高人的仰慕和自己从他那洒脱飘逸的啸声中得到的感悟。这是一次用啸声所达成的深刻的哲学对话,这是一个没有第三者见证的文化掌故。在历史的烟尘和浪漫的想象中,给后人留下品味不尽、各抒己见的解读空间。据说,从此阮籍不再啸。
然而,阮籍之啸,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和情状呢?
在我看来,在解读阮籍之啸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已经把啸这样一个行为说得够详尽的同时,也把啸说滥了。滥得你从那么多解释中不知道阮籍到底是怎么啸的,即使在一个作者的文章中,也不能自圆其说,甚至你觉得他不是要自圆其说,而是在摆弄学识而已。甚至还有一位现已声明狼籍文化名人,在一篇散文中把阮籍的广武城之啸解释为一声吐痰似的闷哼,想象力之轻薄佞狂,真乃匪夷所思。
其实,单单就对啸这一独特行为的解读能力来说,可能恰恰是现代文人的缺陷,因为有些啸的行为,是非常俚俗的。例如,把手指含进口中吹出激越嘹亮的声音和变调,在当今,连樵夫农夫也很少人会了,现代文人更不会,因为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雅”。不雅,会的人就少,会的人少了,解读啸就没有了生活经验的基础。
我曾经很熟悉这种啸法,那是在少年时代,在故乡的河滩丛林中,在和伙伴们玩耍时不经意学会的。不知道是谁先从哪里学来的,后来我们就都会了。的确,当我们在河滩的树林里劳动(割草)的间歇、或在空旷的原野中玩耍时,把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并作一条缝、或者弯曲单指做缝,含进口中用力鼓吹,激越嘹亮的声音破空而起,方圆数里之内,似乎林梢、草尖、水面连同绵延起伏的原野都在回应着,让你觉得,在一种非常抒情的啸声中人与自然彼此和谐地呼应、感知和存在。你还可以用不同的变调表达你的呼唤意思,你的伙伴—人和狗,会识别你是否在唤他(它)。这种啸法,在我少年时,在家乡尉氏的农村,很多少年都会,在那时我们给它的名字自然很土,叫做“打唿哨”。这种少年行为被成年人看作是俚俗不雅的。一次,我在家里听到一声呼啸,知道是伙伴在邀大伙到村头集合,我也呼啸一声作为回答,表示:“知道了,马上就去”。然后,村庄里连续响起好几起啸声。这时,我母亲,当时的一个小学教师,从屋里出来,表情严肃地径直走到我的面前,问我:“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我觉得好象有点不对头,就说“我们都会,怎么啦妈妈?”母亲说:“以后不许这样,像个土匪”。的确,在生活和阅读中渐渐长大后,我很能体会到用“啸聚山林”描写响马生活的生动和贴切。我也曾经很羡慕他们那种快意恩仇、无拘无束的生活。当然,这样一种情感发生在一个农村野孩子身上也是自然的。虽然如此,从被母亲教训之后,我和同伴约好在村庄里谁也不许用这种方法召集人和狗了。
当我在读书中慢慢长大,环境变化和文化濡养使我疏远了那种声音。当我在阅读中邂逅阮籍、渐渐熟悉了他,并对他的啸声感到诧异和迷惑时,从来不认为“指啸”是一种解读方式。但是,有一篇文章讲到,1960年在南京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一幅砖刻壁画上,描摹了阮籍吹指作啸的情状,这使我错愕,但却总是不以为然。
其实,啸有多种方式。蹙口而呼,或撮唇吹曲儿,可以称做“徒口啸”;含一片树叶儿或指头吹出声响可以称做“借物啸”。“徒口啸”可以是叫喊、吟唱,也可以是倾诉式的哀哭。“借物啸”可以是吹曲儿,也可以是呼叫,抒情泻意或传递信息。但无论那种啸法,在表达形式与内涵上都有激越嘹亮与平缓低响、哀伤吟咏与欢快歌唱、愤懑难遣与酣畅淋漓、倾诉内心与感应外物等等的区别。正如某种乐器善于表达某种情感一样,啸的方式与意趣之间也有着类似的限制关系。所以解读阮籍之啸,决不可以离开他的内心世界和具体情景。
勿庸赘言,阮籍是一个的性情中人。他的一生命运多舛。青少年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与成年后的怀才不遇;孤儿寡母、相濡以沫的生命历程与丧母之痛带给他心灵的永远创伤;无拘无束、率性而为的高孤性情与维护礼俗小节、背叛纲常大道的时代社会与政治风气;高雅的审美格调、对美的迷醉与美的易逝留给他的心灵感伤;这一切等等,都是形成阮籍心境、情感和人格的基本因素。阮籍著有八十二首咏怀诗,词句华丽,格调浪漫,但到处充满了哀伤的底蕴。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真正的内心世界。他哀伤自己的少年壮志与怀才不遇:“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朝。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知。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咏怀诗》第十五首)。他对表面礼仪,内中伪善的时代风气表示讽刺和忧愁:“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堂上设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真素谈,户外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咏怀诗》第六十七首)。在命运的险恶环境中,阮籍深深感觉到荣辱祸福之无常,但是,他又是多么仰慕松柏一样的生命:“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蒙氾受其荣。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在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瞻仰景山松,可以慰我情”。(《咏怀诗》第十八首)。在孤独的人生思考中,阮籍曾经羡慕归隐的生活:“事物何纷繁,人道苦不遑。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天阶路殊远,云汉邈无梁。濯发阳古滨,远游昆岳傍。登彼列山岨,采此秋兰芳。时路鸟足争,太极可翱翔”(《咏怀诗》第十三首)。然而,表面上行为率性的阮籍,内心常常是孤独难谴:“中夜不能寐,起坐谈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咏怀诗》第一首)。
然而,究竟该怎样解读阮籍的啸呢?在人们关于啸的诸种解释中,我认为首先应该排除“借物啸”的可能。试想一下,在以上所举阮籍啸的几种情景中,或情感激烈、或心结难谴,任何假借外物的发声方法,都不足以高亢嘹亮以至抒情达意,反而极显轻浮、矫情和做作。同样的道理,“或情感激烈、或心结难谴”的情状,也应该适合我们对“徒口啸”的检视。如此,则有一种道教的啸法应引起我们注意——在高岗上,或在空旷处,提丹田气,仰天吼喊,以荡涤浊气,排遣心情,达到身心(气功)修炼的目的。我认为,阮籍之啸与这种啸法应该是相通的,只不过他不是在修炼气功。在苏门山上,他与孙登的啸声对话以及他们之间啸声清与浊的差别,应该是一个恰当的印证。当然,阮籍年少时也曾随浮华公子游玩,在那个以啸为时髦的时代,阮籍和风流倜傥的贵公子们吹指作曲儿,或啸唱诗赋,自然是很“派”很“帅”的风头。然而,在能够表达成年阮籍性情的典型的啸的事件中,均不应该如此理解。阮籍啸的独特在于他这个人的独特——他独特人生中的独特性情。
然而,如此一个独特的历史人物,人们快要把他忘记了——即使在他的故乡尉氏,越来越消失了关于他的踪迹和记忆。
据县志记载,我的家乡尉氏县,因曾经是秦朝大将尉缭子的封地而得名。在县城的东城墙的中段部位,有一座宋代官方修建的古塔—太平寺塔。在古塔北边不远,在一个叫做“东坑”的一泓湖水东岸,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有一个很大的叫做“啸台”的土丘,“啸台”便是因阮籍而得名。记得当时县城还有一家酒厂,生产过一种标牌为“啸台大曲”的白酒。就我所知,这是当时县城所有关于阮籍的文物与文化产品的全部了。然而,时隔20多年之后,有关阮籍这个故乡人,这个历史名人的物质记忆已经荡然无存了。
以县城为中心,方圆20公里之内,如今还有叫做“阮庄”、“阮家”的村落,有些是重名。这些村落里绝大多数居民是阮姓人,家谱记载他们和阮籍是同宗同祖,那个叫做“竹林”的地方,在县城以东15公里处的“阮家”村附近。值得一提的是,阮籍的墓碑,如今作为受政府保护的文物,就竖立在这个“阮家”村里,而墓地的真正所在,村里的阮姓人也不得而知。按照古时人“叶落归根”的观念做判断,这里想必是阮籍的出生地。
“啸台”既然是他登台而啸的地方,居住也应该就在附近,以阮籍当时的身份,应该是居住在附近比较繁华的城镇,大概也就是如今县城所在的地方吧。
让我们尽量地发挥历史的想象吧。1000多年的沧桑巨变之前,因战乱的原因,中原的人口并不稠密,如今县城的位置,应该是一个在那一带人口集中居住、兼有生产和生活物品贸易中心和地方行政机构所在的城镇;那个土丘应该是一个高高的山包;那个“东坑”,应该是一个大大的湖泊;那个城镇,也应该是古风古雅的样子;而那个如今叫做“竹林”却几乎没有一棵“竹子”的地方,晋时,应该是一个竹林葱郁、流水潺潺,自然风景美不胜收的所在。就在这个地域之内,阮籍孤独地游荡,偶尔地发出啸叫,啸叫他的人生、啸叫他对事与物的感怀。那该是怎样地叫声啊:激越而嘹亮,局促或悠长;以有声的吼喊,哭诉无名忧思和感伤。他的啸声虽是那么的自我,但在他的知者听来,却能够在灵魂深处的战栗中获得通约。
然而,阮籍的知者,在理解他又珍视他的意义上,无论过去和今天,能有几人呢?是的,在人们认识他的有限之中,也多集中在其文学成就方面,但是,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层面,从哲学、政治学、人格心理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等多个角度,我们又有多少能力来认识他呢?试想一下吧,一个才华横溢,性情高雅、立志建功立业而怀远大抱负的人,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扭曲了他施展人生抱负的理想舞台,却又被这个丑恶舞台的无形利爪紧紧攫住,不得脱身。在权力争夺的残酷倾轧中,既要保全自己的人格不受玷污,又要巧妙谨慎地躲避权势者们的拉拢,为的是要保全他珍爱的、他也无法不珍爱的、守寡的母亲千辛万苦所养育的生命。他战战兢兢地躲避灾祸,在无形的生命桎梏中佝偻身躯苟活着,却又无法完全按耐住那颗敏感而深邃的活跃灵魂,只是偶尔借助那压抑不住的啸叫,来获得暂时的身心舒卷。然而,当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篡权者就单单逼着这位内心高洁倔傲,和权势者在政治上虚与委蛇的人写下《劝进文》,为他们道貌岸然地走上最高权坛立下这块牌坊时,一生谨慎、善于应对的阮籍最终还是被逼迫到了死角难局,当他以被后人称为神笔的才思写下了《劝进文》不久,还是死在屈辱中。
就这么一个人,在如此一个生命历程中,在故乡的啸台上,在原野中,他那偶尔发出的啸叫,有着多么浓厚而令人惊悸的生命内涵。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的历史,也为着我们民族精神的明天,也为着我们生活着的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与自由,在我们的今天文化建设中,我们怎能不去永远地记录下这个声音!每当我们凭吊古迹或翻阅历史而面对着这个人物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聆听一下这个远古的声音呢!
2018年“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一)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塘庵主、北湖跛叟。仪征人,居扬州。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画,精鉴别。乾隆十五年(178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事。曾督学山东、浙江。嘉庆、道光时两充会试副总裁;历任礼、兵、户、工诸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漕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道光十五年(1835),拜体仁阁大学士。十八年,以老病致仕还乡,居扬州选楼巷(今毓贤街)家宅。二十六年重宴鹿鸣,晋太傅。为官有政声。二十九年卒,谥“文达”。
阮元学识渊博,经史、天文、历算、舆地、金石、诗词、校勘、训诂无不涉及。居官数十年,特重文事。广引学者,罗致文士,将掖后进,在广州、杭州分别创立学海堂、诂经精舍,搜逸辑遗,研经治史,倡导文学,振兴朴学。尤以编校刊刻古今学术、诗文著作为己任,毕生致力,至老不懈。其主持校刊之书不胜枚举,主要有:编纂汇刻《经籍纂诂》106卷,《十三经注疏》116卷,《皇清经解》1408卷,以及《淮海英灵集》、《广陵诗事》、《江苏诗征》、《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刊刻自著书《经室全集》58卷:为诸家学者刊刻著述数十种,均为当代学术精粹。
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二) 《阮氏宗谱拾遗》“阮”,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30位。据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阮姓人口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005%,排名第189位,以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阮姓约占中国大陆阮姓人口的57%。
扬州阮氏自明神宗时期从淮安迁入,至今已近五百年,子孙繁衍十八代。然而一百多年前,阮元编修的《扬州阮氏族谱》却下落不明。昨天上午,阮元后人阮衍喜讲述了族人数十年来寻找家谱的历程,以及扬州阮氏一族的前世今生。
以国为姓
阮氏明代迁至扬州
阮衍喜告诉记者,阮姓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皋陶有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西岐西伯侯姬昌率军灭阮国,后来阮国后人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阮氏。”
“据我父亲的父亲用数年时间寻访宗亲,整理成册的《阮氏宗谱拾遗》中记载,阮氏系出陈留,南宋时迁至江西临江府清江县,明初居于淮安府。明神宗时,我们这一支脉的始迁祖阮岩由淮安山阳迁至扬州,安家立业,为扬州阮氏始祖。”阮衍喜介绍。
阮衍喜说,明万历年间,扬州阮氏三世祖阮文广任榆林卫正兵千户,居扬州西门;四世祖阮秉谦早卒,后正值清兵入关紧逼扬州,他的夫人为躲避战乱,带着四个孩子出北门四十里,躲于北湖九龙岗(也就是现在的公道桥)。
“我们的九世祖就是扬州人都熟知的阮元,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
寻访数年
从日本带回复印件
没有能保存《扬州阮氏宗谱》,作为扬州阮氏的后人,阮衍喜表示十分遗憾。
“我的父亲曾对我提起过,他儿时居住的老宅,与阮氏公道祠堂仅仅一墙之隔,祠堂大殿上悬挂有祖先阮元画像,及阮元亲笔题写的两副有关家族排行的楹联。他用了数年时间,四处访亲,多方查找,希望能寻找《扬州阮氏宗谱》的线索。”
“在我父亲的寻访中发现,很多族中的老人都亲眼见过《扬州阮氏宗谱》刻印本。与我同辈的第十六代孙阮衍云说,他曾见过谱上他的祖父名讳,他的祖父是阮氏十四代嫡传长孙。他家中曾存有一套完整的《扬州阮氏宗谱》,是当时扬州仅存的一部。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阮衍云将宗谱暂存于对门杂货店中,哪知店主全用作包货之纸一页页撕光,留下一大憾事。”
阮衍喜感慨地说:“寻找《扬州阮氏宗谱》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当时在一家古旧书店,父亲无意中看到《中国家谱目录》中记载:《扬州阮氏家谱》有清光绪八年(1882)增订本,仅有两册,分别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国内四百余家图书馆无一收藏。”
“随后父亲联系在南京的扬州阮氏十三世祖阮念三,其子利用宾馆经理身份,并宴请拜托一位熟识的旅日华人,回日本找到了《扬州阮氏家谱》,几经周折之后影印还乡。”
阮衍喜说,通过翻阅《扬州阮氏宗谱》发现,扬州阮氏一族的宗谱最早编修于清康熙三十九年,随后阮元曾三次主持编修宗谱。
“1795年(乾隆六十年),阮元第一次主持修订并作序时才32岁,任山东学政,阮元的十二叔阮承鸿携旧谱到山东,两人共同商定,在旧谱基础之上增加12表,以"文秉枢衡、武承嗣荫"八字为排行。同时阮元对应六世祖"前人创之,后人因之"的期望,表示"元是以敬续此志,手为编录,后之子孙,昌大厥宗,引之勿替,益有望焉。"“1823年(道光三年),时阮元年已60,任两广总督第六年又兼署广东巡抚。由于"祖祠庇荫"、"族人安吉",族中又"丁男增多"了,所以阮元第二次编修了《扬州阮氏族谱》并作序。他在序中感慨"伊古以来,读书之家未有不以敬祖聚族为首务者"。
以敬祖聚族为首务
阮元三次主持修家谱
阮衍喜说,据《扬州阮氏宗谱》记载,阮元第三次修订家谱时,告老还乡已经八年,已是83岁耄耋老人。“当时是道光二十六年(1846)。这一年是阮元科举得中的周甲子,阮元重赴鹿鸣盛宴,又晋加为太傅,享全俸,这些恩宠他都在第三次修订的序中提到,并将道光帝给他的本年全俸拿出来,作为重修刊印之资。”
以廉教子俭以养德
阮元诗句训喻平等开明
阮衍喜告诉记者,在《扬州阮氏宗谱》中,阮元并没有留下特别的家训家规,但是他的诗句包含对子孙后代的希望。
“比如"家计百年自清白,国恩五世受栽培。后人有庆先人德,文武科名岂易哉!"这首诗,表达了阮元励儿读书,家规寄情;以廉教子,俭以养德;与子论学,精心育才的个性特色,其共性与陆游的诗训教化特色极其相近,既有朴实无华的哲理语言;又有平等开明的训喻方式;还有亲情爱心的濡染浸润,虽少尤精,功效不逊。这种诗书传家、俭廉治家、实学兴家的阮元家风,是阮元文化的一笔特有遗产,更是扬州历史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接力传承和发扬光大。”
阮衍喜说,近期,扬州阮氏后人小范围召开了一次碰头会,商议近期将再次编修《扬州阮氏宗谱》。阮衍喜表示,欲知兴衰者读国史,欲明本源者观家谱。而家谱之用,不惟可知家族兴衰之由,更可坚同宗手足之义。
2017“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三) 官做得最大最好的古代扬州人
扬州毓贤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阮元家庙。因为阮元曾经做过太傅,所以这条街又叫太傅街。在古代,官做得最大最好而且又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就是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历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巡抚,两广、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清史稿》称其“历官所至,振兴文教”。因为阮元政声卓著,在平定海盗、捉拿逆匪、治水禁烟、创建学堂诸方面均非他人所及,故被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这位乾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引导了扬州学派的治学精神和方向。他在经史、天文、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著述丰富,腹笥宽广。《清儒学案》总结他的治学旨要是:“论学宗旨在实事求是,自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辞章,巨细无所不包,尤以发明大义为主。”“实事求是、无所不包”八个字,是对阮元的高度概括。
一手施政,一手兴文
阮元一生在仕途上跋涉了将近五十年。无论在朝中,还是在地方,他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在浙江时,全力剿灭海盗,消除朝野大患。他在江西时,严格保甲制度,破获谋反大案。他在两广时,加强炮台设置,遏制鸦片走私。他在云贵时,整治盐务课税,安抚化外边民。他努力治理地方安全,同时对文化教育也尤为关心。
阮元之所以成为通儒、通才、通人,除了先天的超常秉赋,得益于他后天的旁搜博讨。他不但搜集金石碑刻,留心名物考订,对天文算学尤为关注。一部《畴人传》可谓烁古耀今,永远闪耀着倡导科学精神的民族先知的光芒。阮元之所以主持编撰历代天算家传记《畴人传》,是因为他爱好科学。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他的考据主要是科技考古。《经室集》中的《匕图考》《铜和考》《栋梁考》《钟枚说》《古戟图考》《古剑镡腊图考》《考工记车制图解》等篇,都是阮元科技考古方面的代表作。阮元一生关注科技,他在南方时,对三江和浙江等水道变迁、名称变化作了详细考证,精心绘制了十幅示意图,并撰成《浙江图考》。他在北方时,考察古代黄河的动力,撰有《黄河海口日远、运口日高图说》,详细阐述河道延伸与黄河河床抬高之间的关系。阮元是清代数学研究的推动者,挖掘、整理了一大批古代数学经典,如《测圆海镜》《益古演段》《四元玉鉴》《算学启蒙》《割圆密率捷法》等。
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阮元治学讲求会通,涉猎广泛,尤重实学,还读西方数学、天文之书。他在《畴人传序》中说:“早岁研经,略涉算事,中西异同,今古沿改,三统四分之术,小轮椭圆之法,尝旁稽载籍,博问通人。”充分表明了阮元开明的思想和态度。为科学家立传,中国本有传统。古代所谓科学技术人才,主要是指“星历医卜方术异能之士”(《元史方技传》),囊括了天文、历算、医学、占候、测验、遁甲、风角、修炼、吐纳、导引等方术之士。古人将推算历法称为“推步”,意为日月在天上运转,好似人类走路,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阮元的《畴人传》收录从上古时至清中叶的天文、历法、算学家三百多人的传记,包括外国科学家四十余人。全书记其生平,述其贡献,涉及天文、历法、算学、仪器等方面,而星占学则不收。书中的文字,都录自有关典籍,并有所评论。
《畴人传》由阮元主编,由李锐和周治平协助完成,并经钱大昕等协助订正,共四十六卷。全书收集历代数学家和天文家的学术生平资料,把西方科学家作为附录。编者对许多科学家的评价相当精辟,也有些评价反映了阮元的保守观点。学者总结《畴人传》的特点是:介绍传主时,重专业而轻生平;选择人物时,重当代而略古代;叙述过程时,或详细或简略;确定范围时,有中国有外国;须作取舍时,留实学而去巫术;征引资料时,注出处而便查阅;评论传主时,求公允而不避讳。尤其是本书第一次为西方科学家立传,体现了编撰者的视野之开阔。
放眼中西,引领学风
《畴人传》作为中国第一部自然科学家传记,后人评为不朽之盛业。同时,《畴人传》与扬州人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清代中叶,扬州会通数学的人才辈出。像焦循、阮元、李、焦廷琥、黄承吉等人都精于中西数学。他们的数学研究领域,跨越算术、几何、三角、数学史、微积分等方面。他们的著作除了《畴人传》外,还有焦循的《加减乘除释》等。《畴人传》中记载的扬州人虽然不多,但都有独到之处。如扬州府泰州人陈厚耀,康熙进士,因其精通天文算法,被引见于康熙帝。康熙试他算法,让他画三角形,求其中线,以及弧背尺寸。陈厚耀写好算式后递上,康熙看了很满意,授与他编修。又如扬州府高邮人李,乾隆进士,幼年读书颖异,有神童之目。既长,博洽通敏,喜欢历算,代表了当时中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再如扬州府甘泉人罗士琳,少年时跟舅父秦恩复在扬州读书,对于西方算法十分精熟。著有《三角和较算例》《弧矢算术补》等数学著作。
《畴人传》是阮元对中国科学史的杰出贡献。《畴人传》问世之后,一时洛阳纸贵,所以版本和续
阮葵生的著述
本文2023-09-22 01:47: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