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位历史任务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3收藏

问一位历史任务,第1张

有关杨家将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晤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编辑本段]赵德芳资料:

出生:959年

太祖幼子

开宝九年出阁,时年17岁,封团练使、贵州防御使

太宗即位,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 检校太尉

岳父:焦继勋开宝八年娶知河南府、彰德节度使(相州),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女,时年十七岁-资料仍在查实中

德芳“世系表”:

宋太祖赵匡胤--秦王赵德芳--英国公赵惟宪--新兴侯赵从郁--华阴侯赵世将--东头供奉赵令[言会]--秀王赵子[人爪冉]--宋孝宗赵伯琮(七世孙)--光宗赵敦--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编辑本段]赵德芳“家谱”:

父亲:

宋太祖-赵匡胤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夜三更

赵氏姓名中字:宏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祖原配:

贺氏:右千牛卫率府率贺景思长女

显得5年-西元958年病逝

赵德芳生母:

王氏后周巢国公之女

待人仁慈,恭勤不懈,亲下厨,善古琴,虔信佛教。

生育三子女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葬于安陵之北

赵德芳养母:

宋氏:父亲左卫上将军宋廷渥长女母亲: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甯公主

对太祖两子照顾有佳,尤其偏爱德芳,经常提及立德芳为太子之事,太祖驾崩当晚急召德芳,因为他是唯一值得倚重之人,但最终赶来的却是即位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至道元年995年4月二十八日逝世-终年44岁

兄弟:

长兄[太祖二子]:赵德昭-字日新贺氏子乾德二年出阁,时年14,封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封兴元尹。

一生寡言,喜读书,淡泊名利,但心情刚烈。后因在太宗面前进言给将士封功,被太宗训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说!因此惶恐不安,回宫后自杀身亡(979年)。后追封中书令-魏王

另两位兄长:

太祖长子:滕王赵德秀夭亡

太祖三子:舒王赵德林夭亡

姐妹: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昭庆公主)嫁王审琦之子王承衍

鲁国大长公主(延庆公主)嫁石守信之子石保吉

陈国大长公主(永庆公主)嫁魏咸信

[编辑本段]德芳子嗣3人:

惟叙字:懋功

长子高平郡王赵惟叙(976-1011)。字懋功,性纯谨,颇好学,为官谨言慎行。

端拱初,授左武卫将军。累迁左卫将军,领勤州刺史。大中祥符四年(1011),从祀汾阴,拜左千牛卫大将军。

八月卒,年三十五,赠怀州防御使,追封河内侯。明道二年,加赠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平郡公。

(神宗)治平四年(1067)十二月九日诏入内内侍省:「皇亲薨,内尊属正任刺史以上即幸其宫临奠,虽尊属官未及正任刺史以者更不临奠,缌麻已上亲虽非尊属,及官未及正任刺史,本省临时取旨,多特临奠」

-----孙:从照安国公 从溥右侍禁内殿崇班,建州观察使

惟宪字:有则-英国公

英国公赵惟宪(978-1016)。妻:和夫人:披霞郡主赵瑶,惟宪字有则,美丰仪,少颇纵肆,长修谨,善射,好吟咏,多读道书。端拱初,授左屯卫将军,累迁左羽林将军、领演州刺史,加左卫大将军、领贺州团练使,真拜资州团练使。大中祥符九年五月卒,年三十八。赠安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

子赵从郁,新兴侯,墓志称 赠昭信军节度使兼侍中 任潭王

子赵从式,始封安定郡王。

子赵从演,礼宾副使。

子赵从戎、赵从戒、赵从湜,并内殿崇班。

子赵从贲,供奉官。

子赵从郁右班殿值,十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文州刺史

-----孙:从郁 从式 从演 从戎 从戒 从是 从贲

惟能字:若拙

幼子南康郡公赵惟能(980-1008),字若拙。端拱初,授右屯卫将军,累迁右神武军将军。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卒,年三十。赠蔡州防御使、张掖侯。明道二年,加赠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南康郡公。

-----孙:从古 从善 从贽

[编辑本段]其他:

因德芳年纪最小,固太宗皇帝甚为宠爱,仍称其为皇子,常赐财物,加封官爵

但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入宫,德芳深恐太宗皇帝追究此事,惶惶不可终日,加上唯一的兄长自杀身亡,心理受到了极大压力,终於一病不起。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去世,谥康惠,年仅二十三岁。

太宗皇帝甚为悲痛,在德芳灵柩前哭泣,废朝五日,追封中书令-岐王 以后的君王又追封德芳:楚王 太师 秦王等封号

[编辑本段]传闻:

赵德芳曾建立八角城兵镇-受到皇帝嘉奖

赵德芳陵穴后被大水冲毁,至今找不到准确下葬之处

但世事难测,南宋第二代皇帝就是德芳的后代,因南宋高宗赵构无子嗣,又想到太祖开国,其子嗣竟不能继承大位,因而选太祖后人进宫,最后选定赵伯琮后改名赵睿,孝宗皇帝-他就是为岳飞平反的皇帝

德芳后人皇帝者共四人,其他三位是光宗赵敦-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后又无子嗣,选德芳兄长德昭后人为帝,也传四人 度宗赵孟启(十一世孙)-恭帝赵显,端帝赵罡,卫王赵昺(宋朝最后一个小皇帝,后大臣背负投海,将士也随之投海,一时间海上浮尸一片,皇族其他人均跑到郑家堡躲避元军屠杀,郑家堡人为保护皇室,均改姓为赵,赵氏皇族则均改姓郑,今香港宋王台便是纪念他们的)

算起来太祖、太宗皇帝后人做皇帝,总加都是9人。也算“平分天下”了

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二、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石氏。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三、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氏。又据《后赵录》载有冉闵改姓石氏为石闵。《北史》载,娄氏有改姓石氏者。

石姓的分布

当代石姓的人口已达360多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宋朝至今1000年石姓人口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当前的`石姓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山东、河南、河北五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4l%,其次分布于贵州、辽宁、陕西、湖北、山西、江苏,这六省又集中了28%的石姓人口。四川I居住了石姓总人口的9%,为石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川贵湘、鲁冀豫为中心的两块石姓聚集区。石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石姓在长江以北、西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云贵、四川南部、重庆大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湖北西南和西北角、陕西东南、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河北大部、京津、山东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辽宁北部、黑龙江北端,石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4%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5%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居住了大约385%的石姓人群。在四川大部、重庆西北、陕西大部、宁夏、甘肃南部、山西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河南大部、山豢南豁。,婉。努二苏北 部、鄂湘桂中部、辽宁西部和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东北和北部,石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一04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4%,居住了大约335%的石姓人群。

石申: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著名的《甘石星经》,为后人托名甘德、石申。

石敬瑭: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干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晋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初大将。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兄弟。

堪比周公的霍光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他平步青云的起点。霍光为人谨慎,汉武帝很器重他,死前任命他担当年幼的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希望他能够像周公辅佐周成王那样辅佐汉昭帝,这样霍光就成为了辅政大臣,掌握了朝野大权,所谓“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霍光显然超额完成了汉武帝的遗命。他不仅粉碎了燕王刘旦篡位的阴谋,保证了汉昭帝皇位的稳固(当然也是为了自保),而且在汉昭帝死后,他又废除了荒*无道的刘贺(在位仅27天,无帝号),另立汉宣帝,这是一大功绩。如果说他真正对于百姓的功绩,那就是他改变武帝末年急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与民休息。

但是很遗憾,霍光的一世英名被他的妻、子,族人毁于一旦。他虽然洁身自好,但却未能阻止他的族人结党营私,他的妻子为了使女儿成为皇后,不惜毒死了当时的皇后,而诸如此类的恶行,罄竹难书,霍光活着的时候还无人敢问,但是他死后,汉宣帝马上秋后算账,霍氏一族落了个被灭族的下场。

“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曹操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大白脸,大奸臣,他是把“携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的一代枭雄。

当然这种判断是有历史的局限的,是站在汉正统的立场上的评价,现在我们知道,所谓忠臣、奸臣这种判断是没有意义的,属于封建残余而已。曹操作为一个优秀的统治者,是有很多功绩可以称赞的,比如建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比如实施军队自给自足的屯田制,比如保护祖先文化的“文姬归汉”的事迹等等,而他本人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关于曹操大家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生平事迹也就没有赘述的必要了,称他是权臣实在是恰如其分,因为他最终也没有自立为帝,也许是不希望自己留下王莽一样的骂名。不过他的儿子曹丕却是当仁不让的称帝了,并追封曹操为“魏武帝”。

“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

王导的权臣之路基本上是效仿了先秦时期的吕不韦。就像吕不韦找到了一个“奇货可居”的秦国太子异人一样,王导在长安沦陷,晋朝生死存亡之际,傍上了当时没有多少地位和声望的皇位继承人司马睿这个潜力股,并且运用自己全部的资本和手段全力帮助司马睿,终于使他巩固了自己的皇位,成功的在南方建立起了东晋王朝,这就是晋元帝。

晋元帝登基的那天,“囤积居奇”的王导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晋元帝见到王导,居然邀请他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这便是“王与马,共天下”这个典故的由来。晋元帝认为他能够得到这个皇位,全靠王导、王敦兄弟的力量,所以,对他们特别尊重。他封王导担任尚书,掌管朝内的大权;又让王敦总管军事。王家的子弟中,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职。

要说王氏一族在东晋的地位,就不能不提门阀氏族,这些家族高高在上,藐视众生,不与庶族通婚,以保证其血统的高贵,由此家谱这门学问兴盛起来。而门阀氏族的巅峰,就是王、谢二氏,王氏就是王导的家族,谢氏指的是指挥“淝水之战”的宰相谢安的家族,唐人刘禹锡诗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王谢”二字,指的就是这两个家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未能“遗臭万年”的桓温

桓温也是东晋时期的人,是南康公主的驸马,执掌东晋大权,后来官拜大司马、大将军,几次北伐,很有武功(是功绩不是功夫)。但是实际上,在东晋乃至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类似桓温这样的权臣不乏其人,甚至宋、齐、梁、陈这些王朝的更迭都是权臣篡位而来,而桓温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篡位未遂。

谈起桓温的生平很有趣味,实在是编故事的好材料。他的很多事迹都演绎出了成语,比如肝肠寸断,比如我见犹怜,这些故事都颇有传奇性,但是和主题的关系不大,就不做描述了。但是有一个成语倒是值得一说,就是“遗臭万年”。

桓温一生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北伐,收复疆土,再一个就是渴望取晋帝而代之,登基做皇帝。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在文帝死后,他开始谋划篡位,抓紧时间遗臭万年。可惜他闹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未及行事就病死了,既没有流芳百世,也没能遗臭万年。他的儿子倒是完成了他的遗愿,作了几天皇帝。

以己为鉴的赵匡胤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对本职工作不满足,谋求升迁,升无可升,最后索性篡位作了皇帝,而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就要数宋太祖赵匡胤了。

赵匡胤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兵马大元帅,掌握后周的军政大权。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权臣幼主,这是历代篡位的大好时机。一年之后,赵匡胤策划了一出“陈桥兵变”的好戏,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耽心此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宴请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和节度使诸如石守信、王彦超等人,推杯换盏之际,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迫使他们主动交出自己的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可惜福兮祸之所伏,这样做虽然防止了兵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后来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赵匡胤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生前身后两重天的张居正

张居正的生平和汉代的霍光颇为类似,也是三朝元老,辅政老臣,也是精明强干,在世时也是励精图治,死后族人也落个家破人亡。所不同的是霍光的族人完全是咎由自取,而张居正的族人却是为张居正本人所累。

张居正真正大展宏图是在万历年间,当时皇帝年幼,张居正身为首辅,独揽朝纲。于是乎便锐意改革,变法图强,在吏治、财政、军事、税收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税收方面,创立了一条鞭法,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主要的赋役制度。

至于说张居正死后的结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作为帝师,对年幼的皇帝过于苛刻,动辄训斥,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何况是皇帝,只不过因为过于害怕张居正,万历皇帝隐忍不发。另一方面张居正的改革侵害了很多大官僚大地主的权利,积怨已深,也是碍于张居正的权势不敢发作。于是张居正死后,深厚的积怨来了个总爆发,新政被废除,张居正一家被迫害致死十余人,张居正本人也几乎被掘墓鞭尸。简直和英国人克伦威尔一个下场。从此以后,明王朝更加腐朽,无可救药了。

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

宦官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残酷礼制。历朝历代都有宦官祸国的例子,可能是由于生理残缺而导致心理上的变态,宦官祸国往往比一般的权臣更加变本加厉,更加罪大恶极。而魏忠贤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谓古今权臣,为祸无出其右。

魏忠贤是自行阉割做了太监的,对自己尚且如此残忍,其为人可想而知。目不识丁的魏忠贤很走运,服侍了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文盲皇帝朱由校。这位熹宗皇帝,因为文化水平太低,对政事不感兴趣,独独喜欢做木匠活,往往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由此大权很快就落到了秉笔太监魏忠贤手里,魏忠贤手握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爪牙遍布朝野,疯狂的镇压了反对势力东林党人,大权独揽。有好事者称其为“九千岁”,并在各地为其修建生祠,一时间风光无限。

魏忠贤能胡作非为,仰仗的是荒嬉度日、懒于政事、稀里糊涂的天启皇帝的撑腰。天启7年,熹宗病死,信王朱由检入继帝位,改元崇祯,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畏罪自杀,结束了他罪大恶极的一生。魏忠贤本是一个无赖赌徒竟能左右天下,祸国殃民到这种地步,这不能不说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流弊,颇值人们反思。

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多尔衮

很多人谈到多尔衮的名字,就会联想到顺治皇帝的生母庄妃,把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为帝,归结于他与庄妃的“风流韵事”。可谓“爱江山更爱美人”,那么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多尔衮一度是要同自己的侄子,皇长子豪格争夺皇位的,但是众大臣群起反对,坚决拥立皇子为帝。多尔衮感到立自己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如此就阻止了敌对势力豪格称帝,保护了自己的权力。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是实际掌权者。顺治皇帝福临年纪幼小,于是便出现了主弱臣强的权臣经典模式,多尔衮自此大权独揽,成为摄政王。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文治武功,纵横捭阖,为清朝入关乃至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退出帝位争夺,保证了上层权力机构的平稳交接,对于刚刚诞生的清王朝来说,居功至伟,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完成了多尔滚称帝的梦想,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过这个称谓,后来又被乾隆皇帝收了回去,恢复睿亲王封号。

有关杨家将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

  陈道明版八贤王(20张),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人呼之曰“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编辑本段八贤王与赵德芳

  赵德芳假说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 )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 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赵德芳资料

  出生:959年 太祖幼子 开宝九年出阁,时年17岁,封团练使、贵州防御使 太宗即位,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 检校太尉 岳父:焦继勋开宝八年娶知河南府、彰德节度使(相州),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女,时年十七岁-资料仍在查实中 德芳“世系表”: 宋太祖赵匡胤--秦王赵德芳--英国公赵惟宪--新兴侯赵从郁--华阴侯赵世将--东头供奉赵令[言会]--秀王赵子[人爪冉]--宋孝宗赵伯琮(七世孙)--光宗赵惇--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赵德芳“家谱”

  父亲: 宋太祖-赵匡胤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夜三更

  龙隆版八贤王(20张)  赵氏姓名中字:宏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祖原配: 贺氏:右千牛卫率府率贺景思长女 显得5年-西元958年病逝 赵德芳生母: 王氏後周巢国公之女 待人仁慈,恭勤不懈,亲下厨,善古琴,虔信佛教。 生育三子女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葬于安陵之北 赵德芳养母: 宋氏:父亲左卫上将军宋廷渥长女母亲:後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甯公主 对太祖两子照顾有佳,尤其偏爱德芳,经常提及立德芳为太子之事,太祖驾崩当晚急召德芳,因为他是唯一值得倚重之人,但最终赶来的却是即位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至道元年995年4月二十八日逝世-终年44岁 兄弟: 长兄[太祖二子]:赵德昭-字日新贺氏子乾德二年出阁,时年14,封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封兴元尹。 一生寡言,喜读书,淡泊名利,但心情刚烈。后因在太宗面前

  徐敏版赵德芳(3张)进言给将士封功,被太宗训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说!因此惶恐不安,回宫后自杀身亡(979年)。后追封中书令-魏王 另两位兄长: 太祖长子:滕王赵德秀夭亡 太祖三子:舒王赵德林夭亡 姐妹: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昭庆公主)嫁王审琦之子王承衍 鲁国大长公主(延庆公主)嫁石守信之子石保吉 陈国大长公主(永庆公主)嫁魏咸信

  编辑本段赵德昭假说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 )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编辑本段八贤王传闻

  赵德芳曾建立八角城兵镇-受到皇帝嘉奖 赵德芳陵穴后被大水冲毁,至今找不到准确下葬

  宗峰岩版八贤王(2张)之处 但世事难测,南宋第二代皇帝就是德芳的后代,因南宋高宗赵构无子嗣,又想到太祖开国,其子嗣竟不能继承大位,因而选太祖后人进宫,最后选定赵伯琮后改名赵睿,孝宗皇帝-他就是为岳飞平反的皇帝 德芳后人皇帝者共四人,其他三位是光宗赵惇-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后又无子嗣,选德芳兄长德昭后人为帝,也传四人 度宗赵孟启(十一世孙)-恭帝赵显,端帝赵罡,卫王赵昺(宋朝最后一个小皇帝,后大臣背负投海,将士也随之投海,一时间海上浮尸一片,皇族其他人均跑到郑家堡躲避元军屠杀,郑家堡人为保护皇室,均改姓为赵,赵氏皇族则均改姓郑,今香港宋王台便是纪念他们的) 算起来太祖、太宗皇帝后人做皇帝,总加都是9人。也算“平分天下”了

  编辑本段历史原型考

  八贤王纯属演义戏剧虚构人物,究其历史原型,有不同种说法。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23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晤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

  戏剧国的八贤王(13张)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周世宗柴荣在去世前夕,担心政局有变,本着互为制衡的方针对禁军的兵权作了调整,使得赵匡胤并未完全控制禁军(赵之所以于周世宗去世半年后乃敢发动兵变,很大程度上源于此)。而且周世宗还留下了一道临终遗命,选定了“托孤”大臣:“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也就是说周世宗希望在自己死后,由王著作为顾命大臣,出任宰相辅佐朝政。但不幸的是,这道遗命被时任宰相之一的范质与赵匡胤合谋废除了。

另外,赵匡胤发动兵变的代周事件,并不像诗歌所描述的“一着黄袍便罢兵”般轻松,而是颇为曲折的。赵匡胤兵变回师,至陈桥门时就吃了第一次闭门羹:

“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

而当他们到达皇城的宣祐门外时则更为惊险,据《梦梁录》记载:

“初,宋太祖受禅,驾自宣祐门入,守关者施弓箭相向,弗纳,移步趋他门而入。

更令人侧目的是,在兵变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流血事件。这就是后周的开国将领韩通被杀:韩通听闻兵变消息后,急忙从宫廷中奔出,被兵变先锋军校王彦升所杀。这也是赵宋开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流血事件。

基于以上,下列几个问题就值得思索了。1、周世宗的临终遗命为何被废?遗命被废后政局又发生了哪些变动?2、赵匡胤在周世宗去世时,具备哪些足以代周的优势,又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在世宗新丧之际夺权,而是拖了半年之久?3、殿前司的衙门就在宫城左掖门旁,为何赵匡胤不直接发动宫廷政变,却采用陈桥兵变的方式?

周世宗临终遗命的废除及此后的政局变化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中就曾有人向丞相范质上书名言赵匡英有觊觎皇位野心,但范质却并未理会。当此“主少国疑”之时,堂堂一国之相难道真的如此缺乏政治常识?而且兵变前夕,“出兵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的民间谣言早已传开来,可为什么包括范质在内的后周君臣却偏偏一无所知,竟嗅不出一丝异常?周世宗去世之时,禁军大全并未操之于赵匡胤一人之手,可是半年之后,禁军却全为赵所控制,这种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我以为,凡此种种,均与“匿废”周世宗的临终遗命一事有关。

关于周世宗的临终情形,《资治通鉴》有明确的记载:

“大渐,召范质等人入受顾命。上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质等出,相谓曰:‘著终日游醉乡,岂堪为相?慎勿泄此言。’是日,上殂。”

这段记载暗含了周宋禅代之际的关键信息。因为与范质共同废除周世宗遗命的不是别人,正是半年后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司马光和北宋其他史家所修史书,对此均闪烁其辞,只言“范质等”,而不言及于宋太祖,只是史家笔法而已;至元人修《宋史·王著传》时,方才道出底蕴:

“著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屡欲相之,以其嗜酒,故迟留久之。及世宗疾大渐,太祖与范质受顾命,谓质等曰:‘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讳,当命为相。世宗崩乃止。著善与人交,好延誉后进,当世士大夫称之。”

可见,王著嗜酒是实,但却并非酒囊。周世宗之所以对他十分器重,除了“藩邸旧人”这一原因以外,恐怕更重要的还是看中了他的“俊才”和在士大夫及士人中的威望。周世宗对臣下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像周世宗这样英明的君主,如果说还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

“用法太严,群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名声,无所开宥。”

所以,像王著这种“嗜酒不检”者,若非另有十分明显的长处,恐怕是不会得到世宗如此器重的,更何况这种器重还包含了很庄重的“托孤”意味!

赵匡胤亦是周世宗的“藩邸旧人”,自然知晓王著的为人、才干和其在世宗心中的地位,如果让这样的人出任宰相,铺佐后周幼主,无疑将为自己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设置下障碍。宋太祖当时虽然兵权在握,但却从不轻视文臣的力量。如在先周世宗三个月去世的宰相王朴面前,他就一直是恭恭敬敬,诺诺“唯唯”。甚至在他已经做了皇帝以后,看到王朴的画像,竟也“整御袍襟带,磐折鞠躬”,并对左右随从解释说:

此人在,朕不得著此黄袍。

由此,也就不难推知赵匡胤为什么要与范质联手废除世宗遗命。

至于范质,可以相信,其废除世宗遗命的动机当与赵匡胤有所不同,但若说没有掺杂任何个人动机也是不大可信的。作为当时三位宰相中唯一的一名“顾命大臣”,范质自然深晓自己目前的地位和王著出任宰相后自己的地位将会有何种变化。这种考虑,很容易驱使他与赵匡胤站到一起,使这位平日尚能“以廉介自持”的人在关键时刻扮演了一个不甚光彩的角色。

废除周世宗关于以王著为宰相的遗命,对赵匡胤来说,其意义又远不止干排除了一个有可能成为自己迈向皇位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机缘,他取得了以范质为首的执政文臣的认同、关照、支持,而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认同和关照等又会变成对赵匡胤篡国阴谋的庇护。而且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

“郑起……显德末为殿中侍御史,见上(指赵匡胤)握禁兵,有人望,乃贻书范质,极言其事,质不听。

郑起的“先见”之所以不能为范质所用,范质之所以对郑起的“极言其事”置若罔闻,决不是偶然的疏忽,更不会是“历数”的问题,而只能从范质对赵匡胤的庇护上寻找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中,禁军高级将领的任命、安排,亦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化。周世宗临终前,担心七岁的幼子柴宗训(周恭帝)为禁军所推翻,所以本着“互为制衡”的方针,对禁军高级将领进行了一次调整,使包括赵匡胤在内的任何一位禁军统帅都不可能在禁军中形成绝对优势。但在世宗去世后半年的时间里,禁军的领导权就又有了新的变动:

原来空缺的殿前副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而慕容是赵匡胤素所“兄事”的故交;原来空缺或未详由何人担任的殿前都虞侯则由王审琦出任。王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又是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之一,他与石守信一样,均属赵势力圈子中的核心成员。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全由赵匡胤一派的人担任了。

在原来的侍卫司系统中,李重进、韩通是赵匡胤的政敌,袁彦与赵匡胤则素无往来,且有嫌隙,只有韩令坤一人与赵匡胤有兄弟之谊。但现在经过调整,韩令坤升任空缺的都虞侯一职,空出的职务则由高怀德接任;袁彦的职务则由张令铎取代。而高、张二人与赵匡胤的关系均极为密切,且一年后均与胤结为姻亲。这样,在侍卫司系统中的所有五个高级职务中,赵匡胤的亲朋好友则占了三位。而且,由于李重进一直领兵驻在淮南,实际上京城中只剩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通一人,不属赵匡胤一派。

殿前司与侍卫司是后周禁军中平行的两大系统,但因殿前诸军是周世宗亲手创立的,战斗力较侍卫司要强,故其实际地位亦高于侍卫司。赵匡胤是从殿前司发迹起家的,其根基亦全在殿前司系统中,但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中,他显然也控制了侍卫司系统。

周世宗去世后即位的周恭帝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故后周的一应军国大事自然只能由大臣代理。范质作为宰相和顾命大臣,其地位和作用至为重要。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在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上,为何会发生对赵匡胤如此绝对有利的变化了。自然,赵匡胤本人作为当时驻京禁军的最高首长,对禁军将领的任命亦会有相当的发言权。

事实上,上述局面的出现,应当说是范赵二人合作的结果。这样,以范赵二人合谋废除世宗遗命为契机,赵匡胤取得了以范质为首的后周中枢机构的支持,其势力急剧膨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和操纵了后周所有主要军政部门。

总而言之,周世宗遗命的废除,正为后来赵匡胤篡周排除了王著这一大的障碍。范质虽无篡周之心,但为了维持自己在后周中枢机构中的绝对地位,则不得不在废除遗命,即“慎勿泄此”这一点上有求于甚至受制于赵匡胤。以此为契机,赵匡胤就取得了以范质为首的后周中枢机构的认同、支持、庇护。故陈桥兵变以前所有有关警惕赵匡胤篡周的意见均被蛮横压制,而同时赵匡胤却迅速地通过中枢机构的任命,排除了在京禁军中的政敌控制了兵权。

赵匡胤是如何夺取政权的

周世宗去世后,后周面临着如下形势:首先是“主少国疑”。而皇后符氏年仅二十三、四岁,缺乏治政经验和力量;其次是赵匡胤经过高平之战与淮南战场之后,在军中积累了巨大声望,履职殿前都检点后,又让他掌握了数万精兵。

然而要发动兵变,仅有这两个条件是不够的。前任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也曾有过这些条件,但周世宗一纸命令,便到夺了他的实权。赵匡胤不会不知道,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政变成功的主要因素是高中级禁军将领的支持,尤其是把兄弟“十军主”的拥戴。

从基层逐次上升的赵匡胤正有一帮把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其中最出名的有石守信、王神琦、李继勋三人。他们都是汉乾祐时投入郭威帐下的,结为兄弟。经过几年的奋战,到世宗死时,石守信任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为右厢都校,李继勋权知邢州。此外,尚有赵匡胤“尝拜为兄”的赵彦徽是虎捷右厢都指挥使。与赵匡胤之父有宗盟之份的赵晁是官河阳节度使。这些人已是中高级将领,手中掌握实权,他们希望从兵变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即便如此,赵匡胤兵变的阻力也很大。最主要的阻力来自侍卫亲军司,其都指挥使李重进是周太祖的外甥,能征惯战,握有重兵;副都指挥使韩通,有勇寡谋,誓死效忠周室。路州的节度使李筠,在镇“擅用征赋”,养兵三万,几乎是雄镇一方的割据势力。步军都指挥使袁彦也是与赵为敌的大将。此外,尚有不少中间势力。

总之,周世宗去世之时,赵匡胤虽有政变的实力,但反对势力甚强,而赵的准备不足。赵在登上最高军阶之前,有两大统帅在前挡道,尚无发动兵变想法,就任殿前都点检离世宗死才四天,即使有代周之心,也仅在萌发阶段。

恭帝即位后,赵匡胤开始为兵变做准备。第一个重大行动是以侍卫步军都指挥袁彦为陕州节度使,解除了他在侍卫司中的军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为侍马步军都虞侯,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令铎升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第二个重大行动是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淮南节度使,让他去路途遥远的扬州当节度使,保留军职。

这两个行动将侍卫司中的两名主要实权派排挤出去,由于两人改任节度使,李尚保留军职,比张永德稍强,他们还能接受新命,而韩通等人职务未动,不会对这些行动有更多的猜疑。新升官的三人中,高、张是赵匡胤的密友,韩则属中间势力,与此同时,王审琦也有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升为殿前都虞侯。至此,在京的侍卫司里效忠周室的只剩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通一人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阻碍了。赵匡胤不能越过韩通,直接指挥侍卫司的军队,而如果不直接掌握这支军队,韩通运用他的合法权力,组织反抗,兵变就会出现流产的危险。如何逾越这个障碍?赵匡胤和他的智囊们不会不记得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夺权伎俩:

后汉隐帝950年11月28日,“河北诸州驰报,契丹深入”,后汉命枢密使郭威率大军北征,当军队到达澶州时,郭威发动兵变,打回京城,自立为帝。这个情报,不是完全虚构的,这年十月,契丹确曾南下,11月攻占内丘县,随即屠城而去。郭威由此事得到启发,将契丹北归改成深入,这样,本来枢密使不直接掌握军队,由于出任北征统帅,将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顺利地夺取了政权建立后周。既然郭威可以将契丹北归改成深入,赵匡胤也可以无中生有地制造假情报,于是就演出了陈桥兵变的活剧。

960年正月初一,镇定二州来报“契丹入寇”,朝廷命赵匡胤率兵北征。此时赵大权在握,可以发动兵变了,但是赵没有发动。显然,赵和智囊们在考虑,慕容延钊正在澶州,万一不支持政变,甚至在拥周势力的鼓动下起兵反对政变,一昼夜即可赶到京城,倘若与韩通势力内外呼应,事情就会复杂化,而万一不能及时控制局势,外地的李重进等联合反扑,政变就有流产的可能。

尽管这一切仅仅是可能性,也必须事先严加防范,才会万无一失。因此,赵决定命慕容延钊于正月二日率前军出发,为了让人们深信不疑,同时宣布自己于次日率大军离京北上。三日晚,赵到达陈桥驿,此时,前军已渡过黄河。四日凌晨,赵匡胤在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拥戴下,黄袍加身,率军返回京城,心腹将领王彦升杀掉韩通,罗彦坏仗剑胁迫宰相扶赵匡胤升殿。五日,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兵变一举成功。

小结

历史的书写往往是根据后果去追前因。这样倒着写历史的方式,往往会为成功者寻找成功的理由,而失败者的踪迹却渐渐减少。赵宋代周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以为赵氏在兵变之前就已顺承天命,早已得到将士民心,兵变时又部署精准,代周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根据我们个体的生活经验,又哪里会有如此轻易顺遂之事?更何况于封建王朝换代这样的大事件呢。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

潘美葬在哪里从现记载看有五种说法:

1、山西省盂县潘家令村。据网上《山西历史地名(三)》介绍:潘美墓在盂县潘家令村西半坡上,碑刻“宋潘太师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 。 据网上《宁河潘庄优越地理位置带来发展生机》等介绍,宁河县潘庄镇有潘美墓。该文载:“北宋年间(960年),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便将监官庄赏赐给潘美为封地,故改名为“潘美庄”,后称为潘庄。清载:‘村有古冢,士人呼为潘美墓。’”

3、葬江南。这是有的潘氏家谱载。

4、葬洛阳。湖南中方潘氏家谱载,天圣三年秋七月,宋·范仲淹为美公题的碑记中称美葬洛阳。

5、河南府(洛阳)西。这是清嘉庆《洛阳县志》记载。杜大珪(宋)编《名臣碑传琬琰集潘武惠公美传实録》中说潘美卒,“废朝二日,赠中书令、谥武惠。中使护其丧归葬洛阳。”《河南洛阳县志》也记载,葬于洛阳一带的有石守信、曹彬、寇准、范仲淹等宋代达官显贵人物,可见潘美作为一品官,其葬洛阳当可信。

潘姓的五种来源   潘姓

一、以祖辈字命氏,源于芈姓。据晋《潘岳家谱》记载:楚成王立长子商臣为太子,派公族名臣潘崇作其老师,后来,商臣借一次战争失利,挑拨楚成王杀了与己有隙的令户斗勃。事后成王明白上了商臣的当,就起了废太子之心。商臣去找老师潘崇商量,潘崇说:“你去得罪一下江芈就可知道消息的真假了。”江芈是成王最宠爱的妹妹。商臣故意对她不恭敬,果然江芈发怒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大王要杀你呢!”商臣告诉潘说:“看来是真的了。”潘崇说:“你甘心做他人的臣子吗?”商臣说:“不甘心!”潘又问:“你愿意逃走吗?”商说:“不愿意!”潘崇又说:“要想免死,只有先下手为强。”于是太子连夜点起东宫卫队包围了成王住的地方,逼成王自杀,商臣登上王位,是为楚穆王,封潘崇为太师,还把太子宫的财物全部赏给了他。从此,潘氏成为楚国最有势力的家族。潘崇子孙以其字命氏,奉潘崇为潘姓始祖。

二、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据《广韵》载:“周初四圣”之一的毕公高,他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据《山海经》载:番,邾国也。《史记》载:夫差取番者,番首姿,又音蒲。还音烦,音盘者即潘氏。

  三、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据魏《土地记》载: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四、他姓改潘姓。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时代破多罗氏,改为潘氏。

  五、少数民族有潘姓。据《五代史》载:溆州蛮酋有潘姓,如潘金盛。

姓氏源流 

  1、出自芈姓,[mǐ ]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出自姬姓,为周代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一带),其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

  3、出自姚姓,为上古舜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载,舜帝生于姚墟称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后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子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潘姓。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 (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上述八省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宗族特征 

 1、汉代以后,潘姓的知名人士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才,仅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者就有二百多人。

  2、潘姓外表多俊秀。西晋潘岳以“美姿容”著称,潘妃以妖艳著称,喻男人英俊有貌比潘安之喻。

  3、潘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江苏溧阳潘姓一支字行为:“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又浙江新昌潘姓一支字行为:“炳其宣慈,承先继泽。”

有关杨家将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宋王率郡主柴媚春往边关射猎,辽将巴若闻报,袭击,挑宋王落马,并擒柴郡主回国,适杨延昭返家探母,路经潼台,救宋王,并将柴郡主救回;大臣傅丁奎亦至,宋王误认丁奎为救己之将,乃将郡主许婚。而郡主慕延昭英俊,赠诗寄意,并赠以珍珠衫。延昭回京,谒八贤王求教,八贤王与新科状元吕蒙正解破诗意,即奏知宋王,宋王问延昭姓名,始知误会,郡主乃向宋王力证救驾者为杨延昭,并请在金殿辨明真假。杨继业、傅龙各率子上殿,吕蒙正令延昭及傅丁奎当面奏明救驾经过,真假立判。宋王宣称:先王遗训,获取得郡主珍珠衫者为郡马,延昭立献珠衫,乃与郡主成婚。

问一位历史任务

有关杨家将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