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第一大姓是什么?他们家族在历史上有什么故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1收藏

贵州第一大姓是什么?他们家族在历史上有什么故事?,第1张

公元873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第15个年头。从公元859年浙东裘甫起义以来,大唐天下混乱,藩镇割据一方,农民起义四起,黄巢、王仙芝不断的冲击大唐王朝的统治根基。雄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已经衰落不堪。

就在这时,一个曾臣服于大唐王朝的边陲小国南诏,看准了大唐无力统管西南地区的契机,趁机向近在咫尺的播州进攻。这个播州不是别地,它就是后来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阵地遵义。

在经过几场战役之后,南诏国攻陷了播州,将播州划入自己的管辖范围。自顾不暇的唐僖宗李儇,得知消息后,愤恨不已,但也自顾不暇。此时,谋臣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向天下招募良将精兵,对攻打南诏国,并许下承诺,谁要是收复播州失地,就可以永远管理这片土地。

如此招募,让一个人远在山西太原的人心动了。这个人就是杨端。公元876年,杨端与其舅舅谢氏,并率领向氏、令狐氏、成氏、赵氏、犹氏、娄氏、梁氏、韦氏等八姓子弟,从四川南部出发,在播州在当地部族武装的帮助下,终于打跑了南诏军队,成功收复播州。

唐僖宗李儇得知消息,大喜过望。就按照约定,让杨端“世袭播地,永镇边陲”。自此,杨氏家族一直统治播州,成为中国西南的一个家族世袭军政合一的土司政权。

公元907年,威震世界的大唐王朝灭亡。此时的中国,政权林立、朝代变更不断。然而,偏安一隅的杨氏土司政权却稳如泰山。

公元960年,经历了动荡不堪的50多年的中国,终于迎来了一位雄主。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上,赵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中国的统一。

见状后,在公元965年,杨氏土司政权的***杨实献宣布播州归附宋朝。但是,宋朝也很知趣,就在播州设置了军队,但仍以杨氏为首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南宋末年,蒙古人不断攻击中原腹地。杨氏家族拥有的播州军成为抗元的主力,不断对抗击蒙古人的进攻。但随着1279年,南宋王朝覆灭,铮铮铁骨的杨氏家族不得不归顺元朝。于是,王朝也跟大宋王朝一样,在播州设置播州安抚司。此时的杨汉英成了安抚使。甚至,元王朝为了安抚杨氏家族,还给杨汉英赐名,名叫杨赛因不花。

是不是感觉名字很好听,花不花,俺们不知道,但是杨汉英在世时功业显著,因讨伐叛乱,还被元朝追封为播国公,这可是不得了的名号。

在经历了几十年太平日子后,元末农民企业不断。此时,聪明的杨氏家族***杨铿选择依附明玉珍这支起义军。到了1372年时,杨铿选择归顺大明王朝。此后,播州杨氏的土司政权被明朝视为苗疆土司,继续在贵州省遵义地区、黔东南州黄平凯里一带以及瓮安、金沙、綦江等地统治着。

然而,这一切在万历二十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朝廷要求播州杨氏的***杨应龙出兵协防四川、贵州。然而,杨应龙只愿意前往四川,不愿意支援贵州。这在当年,是违抗朝廷的大罪,遂明朝下令征讨杨应龙。此时,杨应龙也早有不臣之心,居所里各种雕龙饰凤,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土皇帝。

再加之,他认为官军若不经战,就有了造反之心。如此,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杨应龙起兵造反。明王朝派兵围剿,仅仅一年就平定杨应龙叛乱,杨应龙自觉无望,自尽身亡。至此,自唐末杨端至明末杨应龙的杨氏土司,历经29代,5大王朝众多政权后,在统治播州724年后,结束了在播州的统治。

播州杨氏因对播州长久地统治被历史称为“播州杨”或“播杨”,而如今杨氏在贵州也是第一大姓。据统计,贵州杨姓人口共有26848万人,占贵州全省总人口的761%,比全国排名第二的王姓多了20万人。

明朝时期的杨氏家族是什么地位?最后为何会造反

杨应龙算得上是播州的土皇帝,追溯杨家统治播州的历史,从唐宣宗在位时,杨家祖上便因平定播州有功,接受朝廷任命,负责统治播州。

虽朝代更迭,但由于播州山高路险,地处偏僻,再加上杨家势力在播州根深叶茂,对朝廷又一直非常顺从,因此杨家在播州的统治地位,一直得到历任朝廷的认同。

明朝建立政权后,作为播州土司,杨氏先辈积极向朝廷称臣纳贡,朝廷也为笼络人心,也把统治播州的杨氏先辈任命为宣慰司(从三品官职)一职,多次免去播州的税赋和徭役。

公元1571年,杨应龙世袭了父亲杨烈的宣慰司一职,成为统治播州的第29代土司。

杨应龙不仅会打仗,还很会和朝廷处关系。自他上任到1586年这段时间,他前前后后向朝廷进贡了十次,每次都会进献大量的良马和木材。

特别是1586年,万历皇帝要修整宫殿,杨应龙特意进献了70根大木美材,万历皇帝因此龙心大悦,不仅赐他飞鱼服,还想再赐他蟒衣玉带。由于受到礼部反对,才没有这样做,但还是把他提拔为都指挥使(正二品官职)。

当时的明朝并不太平,周围的少数民族多有叛乱。杨应龙每次都积极配合朝廷四处平定叛乱,由于他辖下的兵甲众多,再加上他很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因此在数次平叛中,立功不少,深得朝廷器重和信任。

可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杨应龙居然起兵造反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杨应龙虽然和朝廷处得相当融洽,但由于历代便是播州的统治者,再加上几百年的经营积累,权大势大,他在当地俨然以土皇帝自命,其住所不光雕龙刻凤,还私用阉人为官,为人更是骄纵跋扈。

不光骄纵跋扈,他还阴狠嗜杀,狡诈多疑,对所辖的“五司七姓”(五司即真州、余庆、白泥、容山和重安,七姓即五司所在地的统领田、张、袁、谭、罗、吴等七姓)多有盘剥刁难,对于统治下的百姓和兵甲那更是残酷暴虐,草菅人命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搞的民怨极深。

杨应龙有个小妾田氏,最得他宠爱,田氏一心想取代正妻的地位,所以时常在杨应龙面前诋毁他的正妻,杨应龙听后不辩真假,竟杀了正妻和岳母。

事情发生后,正妻的叔叔张时照恼怒不已,于是向朝廷告发杨应龙谋反。就在张时照告发不久,贵州巡抚叶梦熊也弹劾杨应龙诸多不法之事,要求朝廷予以严惩。

的确,杨应龙久踞播州,而播州又处于四川和贵州要塞,一直以来,经济往来都非常频繁,是个富庶之地,所以身为土司的杨应龙,自然要比其他土司财力雄厚,手下的兵甲的数量也更为可观。

然而当时驻扎四川的官军却不堪一击,因此,杨应龙起了吞并四川的野心。他暗中招兵买马,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这不得不引起朝廷的警惕。

就在万历帝犹豫之际,叶梦熊又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对播州进行改土归流,以削弱当地土司的自治权。

万历帝认为有理,于是在1592年命杨应龙到四川会审,由于证据确凿,按明律,杨应龙当斩,就在这时,倭寇进犯藩属国朝鲜,杨应龙便主动提出以2万金赎罪,同时他率兵攻打倭寇,以戴罪立功。

就在杨应龙出征在路上时,朝廷由于改变了策略,所以又命杨应龙班师回朝,随后,新上任的四川巡抚王继光却偏偏揪着杨应龙的案子不放,非要继续审理此案。

杨应龙却不买账。于是,经过朝廷同意后,王继光率军围剿杨应龙。在娄山关以南处,由于杨应龙诈降,导致明军麻痹大意,遭到杨应龙的偷袭,官军死伤大半,王继光也因此被追责革职。

随后,朝廷派兵部侍郎邢玠处理杨应龙一案,邢玠是抗倭名将,在对待杨应龙的事情上,他一向主张“以德服人”,能招降绝不开战。所以,他向杨应龙发表檄文,希望杨应龙能到四川接受审查。

杨应龙为了了结此案,听从邢玠的建议,不光将与官军作战时最为凶猛的12名将士捆缚后,交给朝廷,还提出愿意纳银4万两,并协助朝廷采木赎罪。

万历皇帝听从了邢玠的建议,答应了杨应龙的条件。不过为了惩戒杨应龙,让他的儿子杨朝栋承袭了他的职务,又把他的次子杨可栋留在四川做了人质。

这样一来,风波也就算平息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做人质的杨可栋突然死了,杨可栋死后,杨应龙到四川都府去要儿子的尸体,结果遭到四川知府的拒绝,并勒令他缴齐罚款后,才归还尸体。

1596年,暴怒的杨应龙在集结兵力后,开始起兵造反,他先是派兵对余庆、大呼、都坝等地大肆袭掠,由于官军多不能战,因此杨应龙攻城掠寨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攻破四川江津、南川诸邑、贵州洪头等地,据不完全统计,侵扰湖广一共48屯,造成的损失不可估计。

万历皇帝得悉后,龙颜大怒。为了能尽早控制杨应龙造反的势头,他急命在官军抵达之前,由贵州巡抚江东之率驻军3千人先行抗击。

杨应龙兵强马壮,江东之率领的这点人马,还不够他塞牙缝的。所以,刚一遇上,江东之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将士无一生还。

杨应龙数战数捷,气焰更加嚣张,颇不把官军放在眼里。他一边征召苗民,壮大势力;一边又数次向朝廷表现他是万不得已,希望能得到朝廷赦免,借以迷惑朝廷。

1599年,杨应龙击杀明将,夺取綦江,眼看就要逼近重庆,万历皇帝情急之下,集结湖广、甘肃、浙江、贵州、四川等地的军队,又从辽东抽调回大部分军队,以30万大军围剿杨应龙。

在官军的轮番攻击下,杨应龙的势力很快土崩瓦解,仅支撑了3个月便被官军破城,7个儿子也先后被官军俘虏,杨应龙眼看再无退路,万念俱灰下,拉下两个小妾自尽而亡。

不过,杨应龙想得实在是简单了一点,他的尸体最后被带回京城,和他的7个儿子一起受到了磔刑,统治播州7百年之久的杨氏家族,也随之烟消云散。

杨献才,1739年-1758年,兴达户首领。  杨维兴,1758年-1795年,兴达户首领。  杨有根,1795年-1840年,果敢首领。  杨国华,1840年-1874年。1840年接受清朝册封,将镇康州西部的上六户、中六户、下六户封给杨氏。  杨国正,1874年-1916年  杨春荣,1916年-1927年  杨文炳,1927年-1943年。1943年至1946年期间,中国国民党免去了杨文炳的权力。  杨文炳,1946年-1949年  杨振材,1949年-1959年

播州杨家是一个传奇的家族。这个家族是地方土司,就是土皇帝。这个家族传承了七百年,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长久。周朝那就不要说了,都不是自己说了算,都被分了。而杨氏家族确是实实在在掌权七百余年。若是这个家族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估计清军也不是他的对手,可能明朝可以挡住清军。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这个家族为何能占据播州七百余年呢? 永镇斯土 唐朝末年,南诏入侵,唐朝没有足够的兵力和钱财来打仗。因为唐朝刚经历了较大的农民起义,唐朝为了平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很疲惫了,为了能有更多的力量对抗南诏,除了出兵抵抗外,还发出了一道诏令。那就是招募人马自行前去播州作战,如果能收复播州,就可以永镇斯土,就是世代管理这个地方。杨端带领家族前去播州,经过血战,打退了南诏。杨家也被唐朝授予播州侯的爵位,可以统领播州。 但是即使是这样,杨氏一族也是经历了多代的努力才真正地占据了播州全境。因为朱温篡位,大唐没了,当地的家族势力也不再和杨家和睦相处。播州本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与杨家风俗习惯不同,而且在那个地方,作为汉族的杨氏家族才是少数的。唐朝灭亡,南诏又趁机入侵。此时,当地的家族势力也想赶走杨家,杨氏一族又陷入血战。家主杨端在去世前做出了一个挽救家族的决定,与当地人融合,可以通婚,可以学习当地习俗,只有融入其中,才能存活下来。最终经过七代人的战斗,杨家终于站稳了,存活了下来,并打下了整个播州。占地七万多平方公里。杨氏一族向北宋献地,归附了北宋。之后,杨氏一族也继续传承并管理着自己打下来的地盘。 大战蒙古 杨家的平静被蒙古的入侵打破了。蒙军入侵,杨家没有坐视不理。家主杨价带领播州士兵参战,与蒙军大战,给南宋军解围。为了阻挡蒙军,杨价主动前往阳平关驻防。播州军防守严密,作战勇猛,蒙古攻城一个月也没有攻破,最终无奈撤兵。杨价带领播州军与蒙军大战多次,多次挫败蒙军。但是杨价也走到了生命尽头,家主传给了儿子杨文。杨文继续率播州军与蒙古作战,并贡献了保蜀三策。最终宋军采取中策,在险要之地筑城防守。杨文推荐了两兄弟,冉氏两兄弟献策,在四川合川建城,最终这座城命名为钓鱼城。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就知道杨氏家族对南宋抗蒙做出多大贡献了。蒙哥就是在此城下终结的。蒙哥打了半年都没打下来,最终还把命搭上了。因为蒙哥去世,忽必烈把前线的十万大军撤回,争夺汗位。这给了南宋喘息的机会。十四年后,蒙古军绕道,经过大理进入播州。杨文选择合适地点,修建了海龙屯,以此来防御蒙古。以海龙屯为中心,修建了规模庞大的 山城防御体系。但是蒙军并没有把矛头对准播州,而是饶了过去,到川东地区。蒙军是想先打好打的,不想再和播州军交战了。蒙军是认可了播州军的战斗力。杨文的墓碑已经出土,记载了播州军和蒙军的对战,都是播州军取胜。最难得的是,南宋已经灭亡,而元朝的版图上还有个窟窿,还没能打下来,就是播州。忽必烈很佩服杨氏一族,他也不想再打了,希望播州可以归降。最终杨氏家主为了播州不受战火,归降了蒙古。因为南宋已经灭亡,播州已经孤立无援了。播州归降,仍由杨氏家族治理。忽必烈还追封杨文为播国公,谥号崇德。蒙古对播州军也是十分敬佩的。 杨氏末路 杨氏一族传到第二十九代时,走到了尽头。此时已是明朝的万历年间。领主杨应龙欺压当地的小土司,下土司们联合起来上书状告杨应龙。但是皇帝并没有惩罚杨应龙,因为朝廷需要杨应龙平定西部。杨应龙多次帮助朝廷平乱,皇帝也是念及他的功勋。还有一点,要想动杨应龙,就要打仗,播州军在战斗力前面已经说了,朝廷也不好轻易动手。过了两年,这事又闹大了。贵州的官员也弹劾杨应龙,因为贵州想拉拢告状的土司,贵州想把这些土司的土地划归到贵州。当时的贵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半,而且比价贫困,贵州官员想争取这些与杨应龙不和的土司。但是因为日本入侵朝鲜,明军入朝作战,杨应龙出钱,还要出兵入朝。朝廷也不是不想再多一事,就又宽容了杨应龙。杨应龙也把儿子作为人质送到重庆。 本来时期也要平息了,可是杨应龙之子突然死亡,明朝官员又不能给杨应龙一个合理的解释,杨应龙十分气愤,发兵在周边劫掠。皇帝也终于忍不住了,决定灭了杨应龙。此战打得十分惨烈,是万历三大征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而且杨氏的战斗力非常强,明军初期连吃败仗。后来明军终于将杨应龙逼进了海龙屯,这是杨氏最后的防线。海龙屯的坚固前面已经说了,蒙古打了半年也没打下来。明军也是损失巨大,始终攻不下来。明军最终能攻进去,也是化车给播州军送补给的水西军的模样,最终打了进去,否则,强攻是绝对攻不下来的。杨应龙自杀,海龙屯也被大火焚毁。此战伤亡十余万人。耗银三百万两。 抗清预测 若是没有这场战争,明朝不会损失如此巨大,不会加重百姓负担。最重要的是,以播州军的战力,若是对抗清军,应该是有很大胜算的。即使清军打了进来,有海龙屯在,也是能扛很久的。此战没有赢家,杨氏一族没了,海龙屯没了,明朝损失惨重,加重百姓负担。若是没有发生,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了。播州军一直不停地作战,战斗力从未衰减,如果抗清,一定是重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杨氏一族经营了七百余年,有深厚的家底,不花朝廷的钱,明朝不用为经费粮食发愁。即使是清军打到了播州,也会像当年蒙古一样失败。因为清军也是以骑兵见长,而西南地区多山地,作战不适合用骑兵,再加上播州有庞大是山城防御体系,清军定会吃不少苦头。可惜,两败俱伤,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总结 这场仗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播州杨氏灭亡,杨应龙是有很大责任的。朝廷也不得不做出抉择。其实土司制度对朝廷来说是不好的。所以后来清朝的时候进行改土归流。南宋时期,为了国家,播州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和家主如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家主的错误决定,会毁掉一个家族。土司制度在本质上不利于国家,但是播州杨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实力,也立下很多战功,留着有用,除掉可惜,还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是杨应龙把事情做绝了,朝廷不得不动手。明朝灭亡,播州之役有很大的责任。 同样是嫁给父子两人,为何武则天能封后,杨贵妃不能? 雍正朝最红的人——鄂尔泰 万历三大战役中,这场仗最不该打,十分亏本

贵州第一大姓是什么?他们家族在历史上有什么故事?

公元873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第15个年头。从公元859年浙东裘甫起义以来,大唐天下混乱,藩镇割据一方,农民起义四起,黄巢、王仙芝不断的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