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氏后代,但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分支的, 只有家谱,但看不懂,知道上面有个江万里,还有说是济阳郡。
江万里应该属于萧江系。
(萧何祖先,与前江主席同一源),萧江一世祖“”萧祯”是唐僖宗宰相“”萧遘”次子,改姓前任江南节度使,驻防安徽江西的“婺源,歙州,休宁”,现黄山婺源一带”因朱温(或黄巢)篡权,兵败被追杀,至江边(新安江或岷江)无路可退,时有如神助,天色骤变,暴雨如注,涉水渡江,冥冥之中犹“神鱼相助”,脱险后指江为姓,以神鲤鱼为图腾供奉。
为防止万一,保留血脉,其三子分别迁婺源(江湾),歙县,第三曰“”郑”,迁浙江开化马王,其后迁南康,福建,闽等地。后因万里公保宋,祠堂被元军焚毁,并在元初家族受到歧视,地位底下,不得已挂靠“济阳堂”。
家谱在文革期间基本上都销毁了,现在想找已经很难了,
至于墓碑上不是肖是萧这一点,应该是你你们原来就是姓萧,以下是资料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 “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如《深圳姓氏谈》载:“肖姓亦即萧姓,萧俗作肖。源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勇将南宫长万攻打鲁国被俘,几个月后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与宋闵公于后宫博戏。闵公无意嘲笑了长万曾当俘虏,长万顿时恼羞成怒,打死了宋闵公,又杀了几个大臣,立公子游为国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大心组织军队,杀逐南宫长万及同党,平息了内乱。宋间公的弟弟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庸国,称为萧叔,其后人就是萧氏即肖氏。南宋末年,一些肖姓居民从福建迁至深圳地区,现聚居在坪地镇,是该镇人口最多的姓氏,大多居住于西湖塘、岳塘岗、香屋一带。”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 “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 “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 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 Xiào 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读音也变成了去声的 Xiào。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所以“‘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不可取。“‘萧’俗作 ‘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 “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核心提示: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众多家谱上,都有个“亮闪闪”的名人是自己的先祖,或为帝王,或为名臣。
比如,有的李氏称李唐皇帝为本族始祖,萧姓则号称自己这一支先祖为萧何,张氏则拉张良、张飞等为自己的祖宗……
其实,“攀附”名人并非简单如阿Q般“我祖上比你阔多了”。这样做,除敬重祖先的思想外,老百姓也有自己迫不得已的原因。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袁义达长期从事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出版过《中华姓氏大辞典》等著作。
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
当然,老百姓们这么做,也是受了刘邦的启发。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前仅仅是个小小的亭长,出身低微。他当了皇帝后,竟然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家谱续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一看,皇帝都这么干,大家当然可以效法。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曾有人要为他续家谱,想把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成他祖先,但最终放弃。有人说,是因为年代太近,朱熹子孙尚在,朱元璋实在不好蒙混;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后来自己没同意,而是把自己讨饭的经历给写上了。
家谱文化是一种信仰
如果家谱是这么来的,那它还可信吗?袁义达说,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实际上,对于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袁义达说,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
袁义达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开始寻根,由此带动了华人寻根。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有家谱,追根溯源,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传承。
姓氏轶事
朱熹的“序”被多个姓冒用
除了认名人当祖先,以前还有人喜欢假托名人作序。史料显示,朱熹作谱序的家谱多达十几个,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
他的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吴、洪等姓氏的家谱同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
明清时期,甚至有了职业“谱师”、“谱匠”,专为一些家族制作假冒伪劣家谱。
如今,随着寻根和民间修谱的兴起,“谱师”这个职业又重出江湖,甚至有了专门的修谱公司。
有学者说,这应了“盛世修谱”这句话,也跟“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修谱传统有关。
在南方一些城市,如今的“谱师”月入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但有些“谱师”修出来的家谱并不靠谱。修家谱需要仔细考证,要把每个人诞生、工作、嫁娶的轨迹都找到,何时迁徙、埋葬在哪里等都要弄清楚。掌握好这全部的要素,并不是一件易事。
刨根问底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事真不一定
常常有两个同姓的人初次遇见,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有人会主动和名人搭关系,比如姓孔的就认为自己是孔子后代,姓关的认为自己是关羽后代。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有学者解释称,一方面,同一姓氏最终追溯到老祖宗,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家族。比如姓孔的,老祖宗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华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头就是炎帝和黄帝,但不可能只有这两人,而是两个家族。
更重要的是,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大量的赐姓、改姓,还有姓氏避讳等,都使得“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难以成立。
“岳”姓是怎么来的?
近日,有岳姓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岳姓的来历。
据袁义达、邱家儒主编的《中国四百大姓》,岳姓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24位,总人口大约149万。
“岳”和“山”有关,来源于先民对大山的崇拜。岳姓源出风姓,伏羲氏后代。相传在尧舜时期,有大臣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擅长观察天象,发明了日历,因此为尧执掌历法。他的后裔建立了羲、和两国,在今天河南登封、荥阳、巩义一带。
岳姓血脉一直纯正,几乎没有混入过外族的血脉。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遇害后,他的后代和族人有北上东北的,在辽宁定居,到明清时,和当地满人融合。
在姓氏起源时,最初是以萧为姓的。现在流传的大致有两种: 一: 1、出自子姓,以封地命姓。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被俘,鲁庄公把他囚禁在后宫中,几个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长万在后宫博戏(古代的一种赌局),闵公的宠姬也在旁边观看。长万看着她们说:"还是鲁宫的美女漂亮,天下诸侯没有比做鲁君更快活的了!"闵公一向以这几个姬妾的姿色自矜,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嘲笑长万说:" 像你这种当俘虏的人怎么懂得美不美呢?"这一下触到了南宫长万的痛处,他顿时恼羞成怒,一拳就把闵公打死了。接着他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名叫大心,他把这些公族子弟及他们的随从聚合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逐杀了南宫长万及其同党,平息了这次内乱。闵公的弟弟宋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属国,称为萧叔。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命姓,称萧姓。 二: 古代嬴姓部落首领柏裔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叫萧孟亏。其后沿袭姓萧。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 2、郡望 萧姓望族居兰陵、广陵。 兰陵郡:西晋时从东海郡分出一部分,置兰陵郡,治所在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镇)。隋时废此郡。 肖和萧是同一个字,只是肖是简体字而萧是繁体字肖是由于1965年的第二次简化汉字而将肖作萧姓的简体字,姓肖的祖祠,全部都是萧氏宗祠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史称汉高祖。
纵观刘邦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他打天下的过程当中,结识了许多得力干将,登上大位之后,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在与项羽争天下的时候,为了拉拢各方人马的支持,刘邦分封了许多异姓王,很多建功立业的人都封侯拜相,尤其是擅长谋略的萧何被封为丞相,但是历史总是那样残酷,功臣在建国之后几乎没有好下场。
为了巩固刘氏江山,刘邦开始诛杀功臣,以韩信为首的功臣成了刘邦的眼中钉,想尽了各种办法清除异姓王,即便刘邦曾向韩信许下了各种不杀他的承诺,最终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除了韩信之外,还有很多功臣遭到毒手,那么追随刘邦多年,帮助他平定天下的萧何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萧何与刘邦的出身类似,都是社会底层小人物,早年间在刘邦的老家沛县担任狱卒,正是这段经历让萧何与刘邦相识,死心塌地的跟随他打天下,楚汉相争的时候,萧何曾经多次贡献良策帮助刘邦击败楚军,不仅在战争上,治理国家上面,萧何也有过人之处,采用秦国原本的法律,制定了全新的《九章律》。
汉高祖11年,在萧何的帮助之下,刘邦剿灭韩信和英布叛乱,刘邦死后,萧何遵守先帝的遗愿,全心全意辅佐新皇帝,不久之后去世,被追封谥号“文终侯”,可见萧何的结局还算圆满。
刘邦拉起反秦大旗之后,实力非常弱下,为了能在短期内迅速壮大,刘邦决定于外部势力合作成立联盟,并且许诺打下天下之后,会分封诸侯,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刘邦的势力,让他积累了对抗项羽的资本,不过这种做法也为之后的统治埋下了祸根。
战争后期,项羽的军队节节败退,天下已经尽在刘邦手中,此时刘邦已经不需要依靠异姓势力,然而这些势力已经形成了规模,刘邦想过河拆桥已经晚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个新兴的王朝势必会陷入动乱之中。
因此,刘邦称帝之后,首先就是安抚跟随他打天下的兄弟们,封王封地,等他们逐渐松懈之后,刘邦选择逐个击破,消除祸患。
刘邦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当他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时,就能统领兵马,一路征战夺取皇位,这段经历让刘邦看惯了权谋斗争,他十分清楚,权力可以让人丧失本性,这些异姓王每个人手里都有兵马,统治一方,实在是一个大威胁。
虽说刘邦在的时候,这些诸侯都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谁能保证在他过世之后,这些人还能唯命是从呢?万一他们合起伙来推翻辛辛苦苦打下的刘氏江山,自己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因此为了江山永固,必须下定决心,帮助后世子孙解除祸患。
这些诸侯王也不是傻子,韩信遇难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大祸临头了,剩下的异姓王有的揭竿而起,有的逃离,刘邦不断派兵围剿,还把他们的家人抓到宫里做人质,一旦他们有轻举妄动,族人们就会受到灭顶之灾。
刘邦在位的八年时间里,大肆屠杀异姓王,不惜一切代价巩固大汉天下,等到刘邦统治后期,几乎所有的诸侯王都被诛灭,只留下了实力最弱的长沙王王吴芮。
人们都说刘邦阴险狡诈,然而站在他的角度上,应该可以理解刘邦的所作所为,事实证明,刘邦确实为大汉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若不然放任诸侯势力做大,也不会有后来的“文景之治”等盛世局面了。
从上面能看出,刘邦针对的都是武将,那么共同打天下的文臣就可以后顾无忧吗?
当然不是,比如说萧何,虽然是汉朝丞相,位高权重,然而随着异姓王势力的削弱,萧何这个外姓人真正做到了独揽大权,自然引起了刘邦的关注,不过实在找不出罪名削弱他的权力,强行动武只能引来猜忌。
刘邦最终等来了机会,平定叛乱的刘邦班师回朝,萧何向其进言道:应该开放上林苑,让百姓开荒种田,当时上林苑荒废依旧,萧何才想出这个办法,却引起了刘邦的猜忌,指责他勾结商人,趁机敛财,将萧何打入大牢。
这件事显然是冤枉了萧何,刘邦自然也清楚,他只不过是想找个理由打压萧何罢了,刘邦清楚萧何的为人,贵为丞相怎么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萧何入狱之后,朝堂上的臣子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萧何究竟有什么过错?纷纷询问刘邦,刘邦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理亏,只能煞有其事的说道:“前朝李斯所得功劳全部归于皇帝,犯下过错却由自己承担,萧何身为我大汉丞相,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自然应该受到严惩。”
萧何一直忠于刘邦,然而自己却被关进了打牢当中,非常不解,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皇帝,为了防止牵连别人,萧何遣散了府上门客,其中一个人告诉他,其实他没有错,错的只是丞相的权力太大了,同时又有诸多追随者,很容易受到皇室猜忌,想要保住命,只有自毁名声,让百姓唾骂,才能让皇帝安心。
萧何顿时醒悟,这才知道不知不觉当中,自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为了活命只好自辱名节,整日过得浑浑噩噩,刘邦看到萧何这番模样,而且年事已高,于是下令释放萧何,对于刘邦的恩典,萧何诚惶诚恐。
在牢里的这段时间,让萧何受尽磨难,出狱之后腿脚不利索,整个人狼狈至极,即便是这样,萧何衣服都没换急忙面见刘邦,见到污秽不堪的萧何,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萧何跪下行礼的时候,刘邦抢先一步扶起了他,安抚他说道:“相国免礼,上林苑我已调查清楚,是朕冤枉了你啊。”
刘邦的一番话让萧何大为感动,萧何自然之道刘邦的用意,无非就是想敲打敲打自己,有了这次教训之后,萧何收敛了很多,从此之后很少涉足国家大事,对刘邦恭恭敬敬,最终得以善终,现在闽侯上街邱阳村,还有萧何的后人生活,村里的族谱详细记载了萧何家族的历史经历。
根据上面记载,萧何家族后人曾经建立南齐和梁政权。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享年62岁,此后萧何继续辅佐新皇帝直到病逝。
说道汉朝天下,除了萧何,韩信的功劳也不可磨灭,然而两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说起韩信还是萧何举荐,得到刘邦重用,在楚汉之争时立下赫赫战功,刘氏天下有一半是韩信的功劳,然而汉朝建立之后,韩信受封楚王,拥兵自重,刘邦十分重用韩信,但是他也十分清楚一旦韩信有了反心,将会给大汉带来沉重的打击。
为了子孙后代,刘邦决定亲自动手了结他,想要除掉韩信可不容易,一旦事情败露不仅会把韩信逼上反路,其他异姓王也会趁机起兵,天下将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面临覆灭危机,这是刘邦不想看到的。
除此之外,韩信带兵向来出色,想要除掉他只能智取,刘邦不忍心,只是将他贬为淮阴侯,然而韩信性情刚烈,怎能受此侮辱,自己拼了性命帮助刘邦打下来的江山只换来了一个小小的侯爵,自然心生不满,于是他私下联络陈稀,密谋造反。
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在北方起兵,刘邦御驾亲征,长安防守空虚,韩信准备杀入都城,然而事情泄露,吕后召集萧何商议对策,假传北方叛乱平定,邀请韩信入宫庆贺,等到韩信入宫的时候被埋伏的士兵重重包围,最终死于长乐宫。
据本氏族谱(此为今湖北省监利县等地支系所存族谱)记载:
萧氏得姓始祖名叔字太心,为微子十三世孙。
微子,帝乙长子,纣王之兄,名启。周成王时,微子代续殷,受封于河南商邱,国号宋,即清之河南归德府商邱县。因其传至十余世,先后产生了孔、戴、皇甫、华、萧等姓氏,故为河南宗派之祖,我族尊之为发姓祖。
自微子下传,至太心公以前,萧氏祖先皆有名无姓。太心公为“微子十三世孙,光公之子,生周平王时。庄王三十五年,宋大夫南宫万弑君闵公而立公子游。公仗义率宋室载武宣穆庄五公之子孙,以师伐之,杀其党南宫牛及子游等,而立公子御说是为桓公。又将猛获南宫万等醢之,以平乱有功,遂封食采萧邑,今徐州萧县是也,为宋附庸。惠王七年,公朝于周,加封萧邑为萧国,因封赐姓,是为萧姓得姓始祖,地属古之沛郡,故为沛郡宗派。”
派行引 :始祖仗大义 率师平乱臣
贤君赖翼佐 宋室藉安宁
太心公为二子取名为祖殷、祖宋,正显萧氏出处。而二孙名史、传,则示开创家乘。始祖妣燕氏,为燕桓侯之女,封一品夫人。
第二世祖殷公妣为秦德公之女,自此与秦氏世代交好。第三世史公妣为秦穆公之女,第四世简公妣为秦穆公孙女康公之女,第五世尚义妣为秦共公之女,第六世馥公妣为秦桓公之女。
尚义公,“字善长,生周襄王时,立为世子,父薨嗣位,食采萧国。好客,礼贤下士,爱民。周定王十年甲子冬十二月,楚子恶其强盛,举兵侵萧,宋华椒以蔡人救之。公囚熊相宜寮及公子丙,楚子曰‘勿杀,吾即退’,公杀之,楚子怒,遂围萧,萧溃,势渐衰弱。”
至二十世,谱中所载惟有三人:旃、旌、显。
引申:
曾在一本记叙百家姓氏起源的书中看到,萧氏起源于梁武帝萧衍,而后来又知有文记载衍公乃萧何二十五世孙。其实,关于姓氏起源的资料,最真实最全面莫过于各家家谱。据谱推本溯源,衍公确是何公二十五世孙。可能是现存的萧氏本家几乎全为衍公之后吧!因为古代除了皇帝,人类繁衍并不昌盛,始祖创萧氏,传至十世也只有四人。从何公到衍公世系分支也并不浩繁,且何公之后萧氏逐步衰退,直至其二十四世孙道成公成为皇帝,道成公一族才显赫起来。后来道成公侄子嗣位后,又对道成公子孙及旁系血亲大肆杀戮,直至衍公之兄。
其它说法:
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据史籍记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元和姓綦》也持此说。由于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汤。后世萧姓大多认可此一说法。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据《辽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萧何的后裔。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有辽一朝“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4、外姓改入。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此外,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我是江氏后代,但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分支的, 只有家谱,但看不懂,知道上面有个江万里,还有说是济阳郡。
本文2023-09-30 04:33: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