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潮洲八贤是谁
第一种说法: 潮州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是潮汕人喜闻乐道的人物和史事,很多爱好方史的潮人都想知道这一史事的具体人物是谁和出自哪一朝代?可是由于原始资料的稀少和难找,故而知道得周祥和准确的人并不很多,甚至有胡编乱凑的事例。为正本原和让潮汕人都能熟知这一极想了解的史事之来龙去脉,特将这一史实的具体名贤和其定名之起因及朝代背景纵述于下。 潮汕地区昔时行政域名称潮州府,明末清初,潮州府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程乡(今梅州)、惠来、大埔、平远、澄海、普宁、镇平(今蕉岭)等11县。幅员辽阔,人文鼎盛。自唐宋以来,文化朝逐昌明,贤才代益增多。到了明代,从科举入仕晋升的贤士最盛。特别是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全潮同榜登第的进士竟达八人之多,号称潮州〃戊辰八贤〃。这是潮州府在科举史上前无先例、后无再者的盛事,为彰扬潮州这一科甲之辉煌历史,诸贤遂于潮州府城大街建起一座雕琢精致的石刻〃盛世元凯坊〃,俗称〃八贤亭〃,镌刻八贤之姓名碑记以传万世。(惜该亭已毁!) 此八贤是: 辜朝荐——揭阳人,(《潮州府志人物传》虽记其乡籍为海阳,但因当年入于揭阳学籍应考登第,故《选举表》列其为揭阳人。)官户部给事中,累官太常少卿: 郭之奇——揭阳人,官庶吉士,福建提学,累官礼部尚书; 黄奇遇——揭阳人,官翰林编修,累官礼、兵二部尚书; 宋兆 ——揭阳人,官仁和县令; 李士淳——程乡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应龙——饶平人,官福建参议; 杨任斯——饶平人,官沁水县令; 陈所献——普宁人,官保定府推官。 此外,另有一位也于崇祯元年戊辰科登第,后落籍于普宁的进士林铭球,因其原籍是福建漳浦,登第后方入籍于普宁,故没有算其为潮州戊辰九贤,〃八贤亭〃也没有被改称为〃九贤亭〃。由此,可见古人在定贤名上,是有严格的准则和着重事实之本原的。 然而,这虽说是潮州府首例和仅有的一次八贤同榜登第,但偌大一个州府和有着文化昌明及〃海滨邹鲁〃之誉的儒林名境,当然不能也不可把此八贤数为最先、最前或惟一。本来在明代本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科就已有七贤同榜登第之盛事,并且也已于府城东门内建有〃七俊坊〃(俗称〃七贤亭〃)在先,但七与八相差一人不对称,不能称之为〃前七贤与后八贤〃,而且年代相距太近,不显潮州文化昌明久远和名贤之古贵。由是,爱重乡声的文林贤士们遂追溯至唐代韩愈治潮时开办府学,聘请本地乡贤赵德担任教授算起,将赵德数为最先,再从宋代罗列出五位由进士出身,为官清廉有政绩或有美誉的贤士和二位有贤声,一不恋仕途而弃官,一不念官荫而把承袭父职的美事让与其庶兄的两隐逸贤士凑成八位,称之为前八贤。 此前八贤是: 赵德——海阳人,(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戊午科进士,授推官; 许申——潮阳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6年)庚戌科,初举贤良方正,应诏正奏进士第一,官工部郎中,江南东路转运使,刑部郎中; 林巽——海阳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对策忤权贵,不录。后股匦书论事,仁宗异之,授徐州仪曹。弃仕不就,南归读易,著有《易范》; 卢侗——海阳人,(宋)仁宗皇 五年(公元1053年)癸已特奏进士,官太子中舍; 刘允——海阳人,(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进士,历官梅州权管化州; 张夔——饶平人,(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进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王大宝——海阳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礼部尚书; 吴复古——揭阳人,〔生前为海阳人,过世后,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拆海阳之永宁、延德、崇义3乡13都复置揭阳县,吴之出生地蓬州属揭阳,故清版府、县志均载其为揭阳人〕,隐逸贤士,(宋)神宗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弃家筑远游庵于潮阳麻田山。 此八贤从唐朝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登第的赵德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第的王大宝,其跨度为唐、宋两朝中间还夹了后五代:梁、唐、晋、汉、周,首尾相距7个朝代达350多年。这可以想象到,当年贤士之稀贵,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后八贤则是同科名登金榜的八位贤才,这更可说明潮州全境文化进展之速和名贤增长之快。 再论潮州前、后八贤之变更为前、后七贤,是因潮州所属的程乡县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173年)改隶嘉应州(今梅州市)统辖,由是,潮州后八贤中之李士淳随之也便除开而只算成七贤。斯时的潮州府也只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宁、丰顺等9县。后八贤既然转变成七贤,前八贤也便相应除开首名前贤唐朝之赵德,而只算宋代的七位名贤,理由是:唐至宋相隔的朝代过多和年度太长。 由此看来,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定名始因皆由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八贤而起,并非由前及后而是由后定前。 此中,又谓潮州历史上惟一的文状元林大钦,是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殿试钦点,且介于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中间,是潮州文化和贤士能够登峰造极的体现,是地方文林贤才的荣光,故称之为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中介尖子。 再又有一说,谓后八贤既除开李士淳而成后七贤,在其前头之明代本朝的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潮州府同榜登第的七位贤士: 林光祖——揭阳人,官广西副使; 章熙——揭阳人,官广西令事; 黄国卿——揭阳人,官福建按察使; 郭维藩——揭阳人,官临安府知府; 陈昌言——揭阳人,官福州同知,通志作主事; 苏志仁——海阳人,官吏部主事,升广西令事; 成子学——海阳人,官御史苑马寺卿。 此七贤在明崇祯戊辰科后七贤之前,又在宋代前七贤之后,也就称之为潮州中间七贤;或与戊辰科七贤别称为:明代潮州甲辰、戊辰前、后七贤。而且,又因这明代甲辰、戊辰前、后是经过朝廷殿试钦定的两科贤士,更为符合科第法定,不须经过地方文林权威人士之评议,也不能任意除开哪一人。 另又在这科明代前七贤中,也与后七贤同样有四位贤士是揭阳人,这正好和揭阳〃戊辰四俊〃相对应,随之也就称之为:明代揭阳甲辰、戊辰前、后四俊。这就更加显示出潮州府以及揭阳县文化之昌盛,人才之济济。 第二种说法: 十相: 唐代:常衮、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 宋代: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士杰前七贤: 1许申 2张夔 3刘允 4林巽 5王大宝 6卢侗 7吴复古 前八贤: 1赵德 2许申 3吴复古 4林巽 5卢侗 6刘允 7张夔 8王大宝 后八俊: 1翁万达 2林大钦 3郭之奇 4黄奇道 5萧端蒙 6许国佐 7罗万杰 8林大春 后七贤: 1翁万达 2林大钦 3郭之奇 4黄奇道 5萧端蒙 6许国佐 7罗万杰 嘉靖四俊: 1翁万达 2林大钦 3萧端蒙 4林大春 你可以综合二者
参考资料:
潮州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是潮汕人喜闻乐道的人物和史事,很多爱好方史的潮人都想知道这一史事的具体人物是谁和出自哪一朝代?可是由于原始资料的稀少和难找,故而知道得周祥和准确的人并不很多,甚至有胡编乱凑的事例。为正本原和让潮汕人都能熟知这一极想了解的史事之来龙去脉,特将这一史实的具体名贤和其定名之起因及朝代背景纵述于下。 潮汕地区昔时行政域名称潮州府,明末清初,潮州府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程乡(今梅州)、惠来、大埔、平远、澄海、普宁、镇平(今蕉岭)等11县。幅员辽阔,人文鼎盛。自唐宋以来,文化朝逐昌明,贤才代益增多。到了明代,从科举入仕晋升的贤士最盛。特别是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全潮同榜登第的进士竟达八人之多,号称潮州“戊辰八贤”。这是潮州府在科举史上前无先例、后无再者的盛事,为彰扬潮州这一科甲之辉煌历史,诸贤遂于潮州府城大街建起一座雕琢精致的石刻“盛世元凯坊”,俗称“八贤亭”,镌刻八贤之姓名碑记以传万世。(惜该亭已毁!) 此八贤是: 辜朝荐———揭阳人,(《潮州府志·人物传》虽记其乡籍为海阳,但因当年入于揭阳学籍应考登第,故《选举表》列其为揭阳人。)官户部给事中,累官太常少卿: 郭之奇———揭阳人,官庶吉士,福建提学,累官礼部尚书; 黄奇遇———揭阳人,官翰林编修,累官礼、兵二部尚书; 宋兆———揭阳人,官仁和县令; 李士淳———程乡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应龙———饶平人,官福建参议;杨任斯———饶平人,官沁水县令; 陈所献———普宁人,官保定府推官。 此外,另有一位也于崇祯元年戊辰科登第,后落籍于普宁的进士林铭球,因其原籍是福建漳浦,登第后方入籍于普宁,故没有算其为潮州戊辰九贤,“八贤亭”也没有被改称为“九贤亭”。由此,可见古人在定贤名上,是有严格的准则和着重事实之本原的。 然而,这虽说是潮州府首例和仅有的一次八贤同榜登第,但偌大一个州府和有着文化昌明及“海滨邹鲁”之誉的儒林名境,当然不能也不可把此八贤数为最先、最前或惟一。本来在明代本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科就已有七贤同榜登第之盛事,并且也已于府城东门内建有“七俊坊”(俗称“七贤亭”)在先,但七与八相差一人不对称,不能称之为“前七贤与后八贤”,而且年代相距太近,不显潮州文化昌明久远和名贤之古贵。由是,爱重乡声的文林贤士们遂追溯至唐代韩愈治潮时开办府学,聘请本地乡贤赵德担任教授算起,将赵德数为最先,再从宋代罗列出五位由进士出身,为官清廉有政绩或有美誉的贤士和二位有贤声,一不恋仕途而弃官,一不念官荫而把承袭父职的美事让与其庶兄的两隐逸贤士凑成八位,称之为前八贤。 此前八贤是: 赵德———海阳人,(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戊午科进士,授推官; 许申———潮阳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6年)庚戌科,初举贤良方正,应诏正奏进士第一,官工部郎中,江南东路转运使,刑部郎中; 林巽———海阳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对策忤权贵,不录。后股匦书论事,仁宗异之,授徐州仪曹。弃仕不就,南归读易,著有《易范》; 卢侗———海阳人,(宋)仁宗皇 五年(公元1053年)癸已特奏进士,官太子中舍; 刘允———海阳人,(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进士,历官梅州权管化州; 张夔———饶平人,(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进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王大宝———海阳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礼部尚书; 吴复古———揭阳人,[生前为海阳人,过世后,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拆海阳之永宁、延德、崇义3乡13都复置揭阳县,吴之出生地蓬州属揭阳,故清版府、县志均载其为揭阳人],隐逸贤士,(宋)神宗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弃家筑远游庵于潮阳麻田山。 此八贤从唐朝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登第的赵德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第的王大宝,其跨度为唐、宋两朝中间还夹了后五代:梁、唐、晋、汉、周,首尾相距7个朝代达350多年。这可以想象到,当年贤士之稀贵,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后八贤则是同科名登金榜的八位贤才,这更可说明潮州全境文化进展之速和名贤增长之快。 再论潮州前、后八贤之变更为前、后七贤,是因潮州所属的程乡县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173年)改隶嘉应州(今梅州市)统辖,由是,潮州后八贤中之李士淳随之也便除开而只算成七贤。斯时的潮州府也只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宁、丰顺等9县。后八贤既然转变成七贤,前八贤也便相应除开首名前贤唐朝之赵德,而只算宋代的七位名贤,理由是:唐至宋相隔的朝代过多和年度太长。 由此看来,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定名始因皆由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八贤而起,并非由前及后而是由后定前。 此中,又谓潮州历史上惟一的文状元林大钦,是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殿试钦点,且介于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中间,是潮州文化和贤士能够登峰造极的体现,是地方文林贤才的荣光,故称之为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中介尖子。 再又有一说,谓后八贤既除开李士淳而成后七贤,在其前头之明代本朝的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潮州府同榜登第的七位贤士: 林光祖———揭阳人,官广西副使;章熙———揭阳人,官广西令事; 黄国卿———揭阳人,官福建按察使; 郭维藩———揭阳人,官临安府知府; 陈昌言———揭阳人,官福州同知,通志作主事; 苏志仁———海阳人,官吏部主事,升广西令事; 成子学———海阳人,官御史苑马寺卿。 此七贤在明崇祯戊辰科后七贤之前,又在宋代前七贤之后,也就称之为潮州中间七贤;或与戊辰科七贤别称为:明代潮州甲辰、戊辰前、后七贤。而且,又因这明代甲辰、戊辰前、后是经过朝廷殿试钦定的两科贤士,更为符合科第法定,不须经过地方文林权威人士之评议,也不能任意除开哪一人。 另又在这科明代前七贤中,也与后七贤同样有四位贤士是揭阳人,这正好和揭阳“戊辰四俊”相对应,随之也就称之为:明代揭阳甲辰、戊辰前、后四俊。这就更加显示出潮州府以及揭阳县文化之昌盛,人才之济济。
潮州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是潮汕人喜闻乐道的人物和史事,很多爱好方史的潮人都想知道这一史事的具体人物是谁和出自哪一朝代?可是由于原始资料的稀少和难找,故而知道得周祥和准确的人并不很多,甚至有胡编乱凑的事例。为正本原和让潮汕人都能熟知这一极想了解的史事之来龙去脉,特将这一史实的具体名贤和其定名之起因及朝代背景纵述于下。 潮汕地区昔时行政域名称潮州府,明末清初,潮州府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程乡(今梅州)、惠来、大埔、平远、澄海、普宁、镇平(今蕉岭)等11县。幅员辽阔,人文鼎盛。自唐宋以来,文化朝逐昌明,贤才代益增多。到了明代,从科举入仕晋升的贤士最盛。特别是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全潮同榜登第的进士竟达八人之多,号称潮州“戊辰八贤”。这是潮州府在科举史上前无先例、后无再者的盛事,为彰扬潮州这一科甲之辉煌历史,诸贤遂于潮州府城大街建起一座雕琢精致的石刻“盛世元凯坊”,俗称“八贤亭”,镌刻八贤之姓名碑记以传万世。(惜该亭已毁!) 此八贤是: 辜朝荐———揭阳人,(《潮州府志·人物传》虽记其乡籍为海阳,但因当年入于揭阳学籍应考登第,故《选举表》列其为揭阳人。)官户部给事中,累官太常少卿: 郭之奇———揭阳人,官庶吉士,福建提学,累官礼部尚书; 黄奇遇———揭阳人,官翰林编修,累官礼、兵二部尚书; 宋兆———揭阳人,官仁和县令; 李士淳———程乡人,官曲沃翼城县令,考选翰林院编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应龙———饶平人,官福建参议;杨任斯———饶平人,官沁水县令; 陈所献———普宁人,官保定府推官。 此外,另有一位也于崇祯元年戊辰科登第,后落籍于普宁的进士林铭球,因其原籍是福建漳浦,登第后方入籍于普宁,故没有算其为潮州戊辰九贤,“八贤亭”也没有被改称为“九贤亭”。由此,可见古人在定贤名上,是有严格的准则和着重事实之本原的。 然而,这虽说是潮州府首例和仅有的一次八贤同榜登第,但偌大一个州府和有着文化昌明及“海滨邹鲁”之誉的儒林名境,当然不能也不可把此八贤数为最先、最前或惟一。本来在明代本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科就已有七贤同榜登第之盛事,并且也已于府城东门内建有“七俊坊”(俗称“七贤亭”)在先,但七与八相差一人不对称,不能称之为“前七贤与后八贤”,而且年代相距太近,不显潮州文化昌明久远和名贤之古贵。由是,爱重乡声的文林贤士们遂追溯至唐代韩愈治潮时开办府学,聘请本地乡贤赵德担任教授算起,将赵德数为最先,再从宋代罗列出五位由进士出身,为官清廉有政绩或有美誉的贤士和二位有贤声,一不恋仕途而弃官,一不念官荫而把承袭父职的美事让与其庶兄的两隐逸贤士凑成八位,称之为前八贤。 此前八贤是: 赵德———海阳人,(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戊午科进士,授推官; 许申———潮阳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6年)庚戌科,初举贤良方正,应诏正奏进士第一,官工部郎中,江南东路转运使,刑部郎中; 林巽———海阳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对策忤权贵,不录。后股匦书论事,仁宗异之,授徐州仪曹。弃仕不就,南归读易,著有《易范》; 卢侗———海阳人,(宋)仁宗皇 五年(公元1053年)癸已特奏进士,官太子中舍; 刘允———海阳人,(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进士,历官梅州权管化州; 张夔———饶平人,(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进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王大宝———海阳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礼部尚书; 吴复古———揭阳人,[生前为海阳人,过世后,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拆海阳之永宁、延德、崇义3乡13都复置揭阳县,吴之出生地蓬州属揭阳,故清版府、县志均载其为揭阳人],隐逸贤士,(宋)神宗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弃家筑远游庵于潮阳麻田山。 此八贤从唐朝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登第的赵德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第的王大宝,其跨度为唐、宋两朝中间还夹了后五代:梁、唐、晋、汉、周,首尾相距7个朝代达350多年。这可以想象到,当年贤士之稀贵,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后八贤则是同科名登金榜的八位贤才,这更可说明潮州全境文化进展之速和名贤增长之快。 再论潮州前、后八贤之变更为前、后七贤,是因潮州所属的程乡县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173年)改隶嘉应州(今梅州市)统辖,由是,潮州后八贤中之李士淳随之也便除开而只算成七贤。斯时的潮州府也只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宁、丰顺等9县。后八贤既然转变成七贤,前八贤也便相应除开首名前贤唐朝之赵德,而只算宋代的七位名贤,理由是:唐至宋相隔的朝代过多和年度太长。 由此看来,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定名始因皆由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八贤而起,并非由前及后而是由后定前。 此中,又谓潮州历史上惟一的文状元林大钦,是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殿试钦点,且介于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中间,是潮州文化和贤士能够登峰造极的体现,是地方文林贤才的荣光,故称之为前、后八贤和前、后七贤之中介尖子。 再又有一说,谓后八贤既除开李士淳而成后七贤,在其前头之明代本朝的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潮州府同榜登第的七位贤士: 林光祖———揭阳人,官广西副使;章熙———揭阳人,官广西令事; 黄国卿———揭阳人,官福建按察使; 郭维藩———揭阳人,官临安府知府; 陈昌言———揭阳人,官福州同知,通志作主事; 苏志仁———海阳人,官吏部主事,升广西令事; 成子学———海阳人,官御史苑马寺卿。 此七贤在明崇祯戊辰科后七贤之前,又在宋代前七贤之后,也就称之为潮州中间七贤;或与戊辰科七贤别称为:明代潮州甲辰、戊辰前、后七贤。而且,又因这明代甲辰、戊辰前、后是经过朝廷殿试钦定的两科贤士,更为符合科第法定,不须经过地方文林权威人士之评议,也不能任意除开哪一人。 另又在这科明代前七贤中,也与后七贤同样有四位贤士是揭阳人,这正好和揭阳“戊辰四俊”相对应,随之也就称之为:明代揭阳甲辰、戊辰前、后四俊。这就更加显示出潮州府以及揭阳县文化之昌盛,人才之济济。
中国历史上潮洲八贤是谁
本文2023-09-22 01:45: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