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沈氏:仁义传家 耕读兴家
在江南吴兴,有这样一个家族,起源于遥远的夏禹时期,西周时文王第十子聃季载“食邑于沈”。东汉初,沈戌辞海昏候不受,徙居吴兴武康,筑室不迁,自此沈氏以“吴兴”为堂号,绵延至今。
而今沈氏后人冠冕相袭,人丁兴旺,是薪火相传的名门巨族。吴兴沈氏为中国六大世家之一。古武康名谚云:“满朝文武半朝康”,南北朝时期,沈姓即为大族。究其出处,自晋宋齐梁以下,凡余不之沈,皆其所出。谚云:天下沈氏出湖州。实出湖州之德清县。东汉至隋代,沈姓名人基本上都出自吴兴武康。
沈氏子孙昌盛,累世官宦,无论庙堂江湖,文官武将,均出了无数有迹可循的名人:南北朝梁时著《晋书》、《四声谱》的沈约;唐武则天时期任宰相的沈君谅;与宋之问并称“沈宋”的诗人沈佺期;北宋《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明代“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明朝巨富沈万三。其余还有散曲家沈仕、戏曲家沈璟、文学家沈既济、书法家沈传师、画家沈永年、诗人沈德潜等等,皆出自沈姓一族。
一、优良家训
沈氏族人薪火相传,守望相助,在朝代变幻中并不像其他家族那样湮没于世,且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先贤代代相传,其原因便在族内优良的家训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灵魂所在,是家长垂训子孙为人处世的训诫,其内容一在修身,二在治家。沈氏家训有二十:一、祭祀不可不殷也。二、侍亲不可不孝也。三、天显不可不念也。四、身不可不修也。五、持家不可不勤俭也。六、尊卑不可不辨也。七、择师不可不慎也。八、教子不可不严也。九、养女不可不训也。十、择配不可不谨也。十一、交游不可不审也。十二、志节贵乎坚贞也。十三、志行不可刻薄也。十四、邻里不可不和也。十五、输粮不可不先也。十六、穷难不可不周也。十七、出仕不可不清也。十八、忍耐之不可不讲也。十九、奢华游惰当惩也。二十、赌博不可不戒也。
中国自第一部家训《颜氏家训》问世以来,唐宋期间仕宦大家对子弟的训诫便大量出现,原因有三:门阀士族的消亡,儒学的发展繁荣,以及科举制的兴起。这些家训虽体裁有所不同,从经书、格言、到诗鉴、词、条规不等,但其内容皆大同小异,沈氏家训所涵盖的内容也带有唐宋以来大多数训诫的色彩: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教导子孙在处己、处世、治学这三个方面的行为。然历经多年,得以保存下来的,除帝王家训、有史记载的文献、诗词名言与著作之外,大多亡佚,沈氏家训流传至今,不可谓不难得珍贵。
沈氏家训内容全面,包罗伦理、经济、教育,以及修身、立志、知足、清廉的应世思想。这是在实践中总结,时局变化中不断修正改善最后形成的家训文化,既有时代的印记,更体现了沈氏家族的宗族文化,从中或可窥见这一家族的精神根基所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训是一个家族精神的外化,同时也支撑着一个家族代代传承,它既能够规范子孙后代的具体行为,也可以促进家族内成员的凝聚力。在此具体而严厉的训导之下,自然养育出了一代代坚守祖训、克勤克俭、正义凛然的沈氏后人。
到了近现代,吴兴沈氏仍旧名人辈出,“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笔名茅盾的革命文学家沈雁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作家沈从文;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沈尹默,以及沈启贤、沈仲文、沈乃熙等在革命时期曾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沈鸿根、沈鹏等在文学方面极具造诣的大家,还有沈南鹏、沈国军等知名企业家。
沈氏一门经久不衰,从古至今,无论士农工商,在新世纪仍旧熠熠生辉,为新中国做出无数贡献。其栋梁之才辈出的原因,依然与好的家风分不开。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气好的基础。重视家风,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从沈氏家训中汲取经验,或许对于重塑国人逐渐淡忘的家国情怀有所帮助,对如何强化新时期家风建设,实现家国同构都有所启迪。
二、耕牛相传
据沈氏家谱记载,沈株山兄弟三人宦游分别时,父亲将家中一口铜锅铸成三尊铜牛,另兄弟三人各持一尊留作纪念,并嘱言:“后裔若相会,必要铜牛对”。沈株山来到汉阴定居,用当官所蓄买下田地,此后披荆斩棘,开辟山地,为子孙后人奠定了基业。后人亦不负所望,赈灾济民,开堰建渠,沈氏一族在当地居民当中留下了良好口碑,清朝时更得“泮水钟灵”四字以旌其功。汉阴沈氏便伴随着铜牛勤勤恳恳,代代相传。
沈氏一族以牛的形象作为氏族图腾,代表勤劳坚忍,是旨在告戒后人要以农为本,俯首甘为儒子牛。沈氏后人们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并将此耕读精神代代相传,使得以汉阴沈氏一支为代表的大家族永不衰退,血脉相承,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沈氏以牛为图腾,在周朝时期即是沉牛祭河伯以求雨的大义象征,其后以铜牛为传家宝,仍是在传承大义的精神。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将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仁义是道德的核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等等都强调了义的意义,为国为民,有难必帮,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三、皇觉祖居
始建于南朝年间的皇觉寺,是沈戎辞海昏侯不受徙居会稽后建造的祖宅,位于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今德清县)。后人请立祖宅为寺,宋文帝赐名“怀德”,北宋时改名为“皇觉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沈戎是当之无愧的沈氏始祖,开创了中古史上冠冕相袭、人丁兴旺的吴兴沈氏,天下沈姓皆由此发迹。皇觉寺便如同普天之下近六百万沈姓人共同的家,它是维系家族血脉亲情的纽带,是保持源源活力的心脏。
后沈戎宅曾被毁,明清时亦有多次重修,而今皇觉寺也刚完成重建,为保护遗址,新寺建在离原址不远处,背靠羊没山,凤凰山从西逶迤而来,南临余英溪,风景秀丽,清隽超然。建成后的皇觉寺,将成为吴兴沈氏的祖廷,远方的子孙回家,也可将其作为自己思乡念祖情怀的寄托。
如今皇觉寺还正在提倡恢复沈氏文化园,这既是寺院对沈氏祖先的回报,也是造福于社会大众的一项福祉。寺院千年来受世人香火,一直未曾忘却沈戎的贡献,意在恢复吴兴沈氏的繁荣昌盛。不仅如此,沈氏文化园如一旦建成,对整个社会也是一桩大善事。
家训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力量,祖宅祠堂则是一个家族更为直观具体的凝聚力,可教子孙心中充满对家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可让亲人间和睦相处,团结有爱,永远保持深厚的情谊。祖宅存在的意义往往要比家训更加深刻,当人们抬头看到自己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巍巍峨峨,厚重严肃,自然会不由想起创业的艰难,鼎盛时期的光荣,想到这些,难免心情激荡,热泪盈眶,为身为一个沈姓人而自豪,履行家训中所说的职责,严于律己,勤恳奋斗,立下为这个姓氏不断努力的决心。
而对全社会来说,吴兴沈氏的故事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既在于如何治家,更在于如何为国。可学习的包括教子有方,修身立志,勤勉付出,乃至清廉为政,贡献为民等诸多方面。对于缺乏精神支柱而总显盲目延宕的新时期社会态势来说,应是个不可或缺的机会。
吴兴沈氏以仁义为精神,以耕读为家训,已为民为宗旨,以为国为目标,终以厚重的根基代代相传,将荣耀流传至今。沈氏文化园的兴建,必然能使全社会都了解到这样一个家族经久不衰的真谛所在,从中得到经验与启发,对于民族精神的巩固有不容小觑的帮助,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有新桃源
德清凤凰山,是镶嵌在江南的一颗明珠,是不染世俗的一方净土。山上有寺,名曰皇觉,静静地站在山顶望着人间,是明珠上的一轮星光,是净土中的一隅桃源。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岁月滚滚,睁开被香烟迷蒙的眼,原来,业已千年。
这千年来依着山傍着水,有人毁坏了它,亦有人重修了它,**的高墙依旧庄严,然早已不是当初的颜色。转经筒轧轧滚动,小沙弥们早课晚课,善男信女们撞钟许愿,梵呗声累年不休,于是它总听不见时间的声音,而今睁眼看,才见当年故人俱黄土,深埋金鹅山,和自己相望不相识。
犹记当年沈戎的风姿,辞官不受,解甲归田,曾官拜公卿,也只愿择一城终老。这般才有了皇觉,才有了这一方桃源。他教导后人以牛为图腾,以义为精魂,终将沈氏一族发扬光大,贤人辈出,封官拜爵数不胜数,为国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沈氏有家训,修身克己,后代子孙不敢忘,也同他们的始祖沈戎一样,一手执笏板的同时,另一手绝不会舍弃自己的牛绳,耕读相承,一心为民。
千年来沈氏未曾衰落,有时坐落在此,或可听见凤鸣清声,便知沈氏又出贤才。只是伴随着子孙们的成才,总免不了分离,从株山一支宦游汉阴开始,子孙们就纷纷从吴兴走了出去,而今足迹早已遍布大江南北,乃至在世界各地留下沈氏的名号,却离吴兴的家越来越远。亲人的分离,也是当今国内的普遍现象,时代的进步,却导致了亲情的淡漠,社交网络的兴起,反而造成家人沟通的障碍,缘何?缘何?
好在终有人知我心忧,提出重建沈氏文化园,借祠堂家谱,意图重唤远方的后代们对家族的认同感,重新汇聚浩浩沈族的凝聚力。这是沈氏的福音,更是大家的福音。家庭是国家最稳固的组成方式,好的家庭以好的家风养育子女,培育出一代代高尚有用的后人。吴兴沈氏愿以身作则,做优良家风的榜样,不辜负先祖的希望。以沈氏文化园为心脏,号召所有沈氏子孙,天下归心。如若能以此感召他人,效仿其仁义及耕读精神,便是沈家福德,若能以此激起社会千万家庭有所启发,为家国付出力量,方不算辜负祖先遗训,是沈氏族人在新时期为国家与民众做的无私贡献。
皇觉寺历经一千年寒暑,一千年春秋,看尽世间兴替,唯有一愿要陈:但愿每个家庭,老人含饴弄孙,孩童承欢膝下的景象早日到来,届时每个家庭都成为一片小桃源,积水成渊,整个中国也将欣欣向荣,和睦友善。以孝悌为先,以仁义行事,重振大汉雄风,成为桃花源的日子也不复远矣。得见此般光景,是长于黄觉寺沈氏儿女的心愿,更是中华儿女的心愿。
何以传家远?训诫寄子孙。
何以兴盛久?耕读不可绝。
何以永团圞?祭祀不敢薄。
何以得乡名?仁义为根本。
何以出贤良?家风修身欤。
先祖兮沈戎,建彼皇觉寺。
今世兮葺园,瞻彼之故貌。
殷殷兮予怀,愿飨之彼众。
吴兴兮沈氏,世代彼流传。
望之兮涕下,念彼牺牛义。
沈氏有南北二望族,一发详于河南,称为周系;一发祥于南京吴兴,称汉系。
沈姓汉系名“宜兴堂”(今浙江吴兴县)。
汉系宜兴始祖沈荣昌(周系六十七世,又是汉系一世)的裔孙沈启承,南宋高宗绍兴间进士,官福建汀州府知府。
沈启承子沈廷辅(太一郎)随父入闽,留居汀州府城,官山西巡按,谏议大夫,为入闽始祖。
沈廷辅生八子,分居建阳、宁化,孙散居龙岩、长汀、清流、宁化,延平(南平)、连城、上杭古田。
五世孙沈炽(千十七郎)生七子,迁居永定及广东梅州、大埔。
明初,沈那仔为广州右卫中朗,后迁居兴宁。
入粤世系有“三善堂”、“四声堂”。
另有一系为五代时从王潮南下入汀州。
《吴兴沈氏五修族谱》载:先世居福建上杭沈家坊。
《连城吴兴沈氏族谱》载:宋末湖州吴兴沈氏隐居福建清流丰山,复迁连城,明崇祯年间,沈仲仁、沈道仁因避乱迁居江西宁都。
沈十三郎于宋嘉定十年由兴国三寮迁宁都会同里迎坑。
清代沈鸿儒迁台湾教授,后代留居台湾。
出于汝州沈氏本源的族谱,可参考: ①湖北沈氏家谱,该家谱比较全面(从一房至十房)共一千多页,且有相关照片。
记载从周文王后裔一世至今。
字派从1993年玉笙族长组织沈氏家丁通过考证和查阅大量沈氏资料,已全部统一。
从“允”字辈之后是“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从现在开始可延续两千年。
原 上将(东北海军司令、山东省主席、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后裔也参与家谱编排,很多海外族人也参与,此家谱记录较全。
②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八韵世家,亦称吴兴世家)荷荫堂沈氏宗族谱典,癸酉(1993年)十六世孙玉笙修,谱典分十八门:谱序、谱例、谱源、纶音谱、字派谱、世系谱、户籍谱、名人谱、英杰谱、侨胞谱、烈士节妇谱、严父慈母谱、孝子贤媳谱、荷荫堂记、住址分布概况、艺文谱、继谱记、跋等。
③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该支源出汝州,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④寿溪沈氏族谱,自先祖至今已整修谱牒十次,分别是:第一次在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第二次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第三次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第四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第五次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六次在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七次在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第八次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第九次在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第十次在己卯年(公元1999年)整修完毕,为寿溪沈氏收藏着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
族谱分为十二本房谱,即:寿溪沈氏院头房谱牒、寿溪沈氏院口房谱牒、寿溪沈氏深溪房谱牒、寿溪沈氏新田房谱牒、寿溪沈氏玄大坑房谱牒、寿溪沈氏溪坂洋房谱牒、寿溪沈氏坝头房谱牒、寿溪沈氏乌门房谱牒、寿溪沈氏上厝房谱牒、寿溪沈氏新厝口房谱牒、寿溪沈氏东后房谱牒、寿溪沈氏土谷内房谱牒。
以上各房谱牒均于1999年10月封谱,并重修祠宇。
在syjyxr@yahoo处、江西省赣州市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处,均可联系查阅。
吾焦氏始祖(高祖公焦谷圆、高祖弟焦三老、焦七老)由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自河南卫辉府汲县南三十里南陵西社七图定居,村名曰焦家庄(今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下焦庄村)。
建村以来,历代先祖安分守己,勤劳为本,耕读传家,繁衍生息六百余年至今已达二十三世,由焦家庄移居异地的有:新乡市(上焦庄、卜奇屯、孙杏村、小韩庄、小店、庄里、小朱庄、西牧村、卫辉、延津老任庄)、安阳、漯河、山东、山西、北京、天津、邢台、兰州、宁夏、安徽、江苏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我焦氏已达三千余口人,实属人丁兴旺成为焦氏之大族也。
焦氏宗祠简介
清道光十五年,我先祖以孝道为本,在村东北隅修建焦氏宗祠一座,有正殿、配殿、山门各三间,殿宇巍峨壮观,富丽堂皇,院内外翠波参天,内供历世神主、山门前有一鱼塘,塘四周杨柳环抱,四季杨青绿柳,鱼跃粮丰,风景宜人,每逢春秋祭日,即携合族老幼恭行祭奠,以示先祖恩德,以贻祖训。
由于历经战乱,多年灾荒,年久失修,使我族先祠遭到严重损坏。为让后人不忘先祖仁孝、勤劳、智勇之恩德,于1972年重修正殿,现由我全体族人议定,工捐款项,逐步修复山门及东西配殿,务使宗祠雄伟壮观,以备后人瞻仰祭祀,使先人之业绩发扬光大,永垂不朽!
朋友我也在网上给你找了很久,沈姓家谱在四川可能没有。沈姓家谱在中国东部很多。但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有,浙江余姚半霖沈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沈绍荣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两部)、四川省图书馆。
你可以去看一看。下面网站会对你有帮助。
http://wwwmingliwangcn/thread-7334-1-1html
吴兴沈氏:仁义传家 耕读兴家
本文2023-09-30 03:33: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