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档案的组织机构
世界其他国家的帝王、名门贵族等家族也多有修家谱的传统,家谱档案的价值被各国所重视,许多国家还建有研究和保存家谱档案的组织和机构。世界家谱学会是一个世界性组织,拥有会员 400多万,分布于世界各地。欧美国家的家谱学组织数量很多,名称不一。仅法国就有10多个家系学会,40多个家系俱乐部,正式会员达1万多名,还有单独研究自己家系的零散人员2万多人。美国犹他州的家谱学会,专门收集和研究世界各国的家谱档案,仅中国家谱就有5000种以上,近年又从中国收集了数百种家谱的胶片数万米,还建有盐湖城档案洞库保存家谱档案,开设家谱图书馆供研究者和寻根者查阅。东南亚各国的华裔成立各种姓氏宗亲组织,如泰国有以姓氏成立的华侨团体53个,其中刘氏宗亲总会有会员800多人,总会设在曼谷,分会遍及全国,他们对姓氏家族源流进行考证,编有详细的世系家谱。
查自己的家谱方法如下::一、祖籍地搜集信息在现居住的家族地搜集一定资料后,在觉得不够详实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祖籍地去走访和询问关于家族家谱信息,一些经过多次迁徙导致谱牒不全的家族往往会采用这种方法,会取得新的进展。二、提供详尽的先人名字在找到和谱序相同的家谱后,尽可能的要提供详尽的先人名字,尤其是年代越久、没有断代的信息,这样找到自家家谱的希望便越大。三、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家谱机构求助有相关需求的宗亲,可以在相关的姓氏宗亲、家谱编修机构求助并刊登信息,如:锦秋修家谱,免费为有寻根查谱的宗亲提供查询和信息刊登信息,比起自己创建账号,缺少曝光的情况,要大大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四、一是实地查找,二是网络资料。实地查找,也要分情况而论。如果知道相关线索,比如原籍,知道自己从哪儿迁过来的,并且确定原籍地还有族人,可以直接到当地查询,看看迁徙之前的家谱,询问同宗族人,这个相对容易一些,只要顺藤摸瓜即可。如果并不知道,或者只有简单线索,那么笔者建议去图书馆以及档案馆查询,只要拿到相关证明即可,有的图书馆还举办过相关活动,如湖北省图书馆曾经有段时间开展过“晒家谱”的活动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扩展资料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家谱 (人文资料)
jiapu dang'an
家谱档案
genealogy archives
中国古代通常将帝王、诸侯、名门望族的家谱称为谱牒。谱,指系统编制的表册;牒,指为表所加的注释。
33位后人重归故里
2010年下半年,西湖镇发现何维键生母任太夫人的墓碑,对于整个何氏家族具备重要意义。为祭祀先祖,33位后人重归故里,昨日在何家祠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据了解,这些后人中有两位来自美国、3位来自中国台湾,其余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苏州等地。
关于何维键生母任太夫人,在族谱中亦有记载。据悉,2003年,包括清代中期曾经分三次修订的《何氏族谱》、明代佚名画家所作的《江汉揽胜图》等一批珍贵的史料。族谱中记载了何氏家族的先贤,以及家规、宗规等情况,并记载了家族的田产等财产分布地点,门类之齐全、内容之详细实为罕见。
新谱涵盖何家六代
瞻仰完毕,何家后人在祠堂供奉新续修的族谱新谱,并向何园、扬州市档案馆、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捐赠新谱。同时,何家后人还捐赠了何维键父亲何俊在清咸丰年间任江苏布政使时使用的两枚印章,这两枚印章由何家后人代代相传,非常珍贵。
在何园主人家谱被发现后,何家后人积极投身到对何园家谱档案的重修工作中。2010年10月,经过何维键支系海内外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新谱问世。这卷新谱衔接了清朝光绪二十二年由何园园主何维键续修的老谱,涵盖了自何维键起始的六代家族成员,包括已故、健在、新生的成员共320余人。
家谱档案的组织机构
本文2023-09-30 03:15: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