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姓孛儿只斤,名忽必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3收藏

忽必烈姓孛儿只斤,名忽必烈?,第1张

元世祖孛儿只斤(姓)·忽必烈(名)(1215年9月23日 —1294年2月18日 ),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0个。

1、根据查询中国历史网显示,孛儿只斤朵儿只,元世祖忽必烈长子,朵儿只在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前就已经去世,并未留下子女。

2、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元朝宗室,元世祖忽必烈嫡长子,元成宗铁穆耳的生父。

3、孛儿只斤忙哥剌,元朝首位皇帝忽必烈的第三子,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将第三个儿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

4、孛儿只斤那木罕,又作南木合、那没罕、那木干、诺穆罕。元朝宗室,元世祖忽必烈第四子。

5、孛儿只斤忽哥赤,世祖忽必烈第五子,蒙元首任镇守云南的蒙古宗王。

6、孛儿只斤爱牙赤,元世祖忽必烈第六子,无封爵。

7、孛儿只斤奥都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第七子,至元六年十月,封西平王,赐驼纽鋈金银印。

8、孛儿只斤阔阔出,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第八子,封宁远王、宁王。

9、孛儿只斤脱欢,元朝宗室,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九子。

10、孛儿只斤忽都鲁帖木儿,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庶子。

蒙古帝国发动了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的头军,第二次是窝阔台派遣巴斗等人,第三次是蒙古派遣徐烈武。忽必烈汗现在主要在中国各地作战,比如云南大理国,南宋,但是他从来没有西征。

蒙古西征

第一次西征始于1219年,最终历经五年。在成吉思汗的亲自指挥和托雷之子的帮助下,蒙古打败并消灭了与西方接壤的花剌子模国,取得了第一次西征的胜利。第二次西征始于1235年。这一次不是可汗亲征,而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巴斗率军进攻当时西方几个不归顺蒙古的国家。以及巴斗蒙戈等人,先后攻克了许多城市和地方。最后因为窝阔台死了,巴斗率军回蒙古。第三次西征始于1252年,蒙古三弟、忽必烈的同胞兄弟徐烈武率军出征。这一次,主攻的是波斯。徐吾先后攻占了巴格达、叙利亚等地。最后因为蒙哥死了,徐烈武只能率兵东进。

虽然蒙古最近两次西征都是因为大汗去世,但指挥西征军队的将领们还是要回去参加可汗选举大会。但总的来说,三次西征都以胜利告终,因为蒙古军队征服了很多国家和地方,蒙古帝国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但是蒙古的西征和忽必烈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一定要说,第三次西征和他的关系更近一些。比如统帅是自己的亲哥哥,比如徐烈武东征也是因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他支持忽必烈。

忽必烈灭南宋

蒙古的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发动对南宋的战争,第一次始于1235年,结束于1276年南宋被忽必烈灭。宋蒙战争持续了45年,所以可以说南宋是蒙古帝国进攻时间最长、最困难的国家。

忽必烈灭南宋

阔太在位时,蒙古开始了第一次对南宋的战争,但六年后,以蒙古战败告终,也是蒙古帝国第一次征服其他国家。后来蒙哥继位,兵分三路攻打南宋。其中,他亲自率领中路军攻打四川,攻破成都,但久攻不下河州,猝死在那里。忽必烈攻打鄂州也没有进展。虽然南宋宰相贾似道派人割地求和,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失败了。

忽必烈成为大汗后来平定内乱,建立了元朝。1268年,他发动元朝灭宋。元军这次第一次进攻襄阳,用了六年时间才攻下这座城市。之后元军沿长江一路攻下临安,南宋皇帝投降。但南宋残余另立皇帝,在福建、广东等地继续抵抗。279年,元朝和南宋在广东雅山爆发战争,南宋战败,彻底灭亡。元朝就这样统一了中国。

忽必烈之所以灭亡南宋,除了元朝军事力量强大,南宋腐败之外,从军事角度来说是由正确的战略决定的。忽必烈把攻下襄阳作为南宋覆灭的关键,这与以前不同。这个策略不是元朝自己设计的,而是南宋投降将军刘正贡献的。

忽必烈汗的称号

忽必烈是蒙古帝国的最后一位大汗,也是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在位35年,曾用“中统”、“致远”等称号。前者只花了100英镑

然而“钟通”的称号只用了四年。1264年,忽必烈将年号改为“致远”。据说今年的题目来自《易经》,原文是“尽坤元,万物生,顺天理”。由此可见忽必烈对汉文化的喜爱。三个月后,忽必烈再次更改国号,将“大蒙古”改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可以看出,忽必烈在前年改国号,是为了国家的国号从蒙古帝国改到元朝做准备。

年是中国古代封建朝廷用来记录年份的名称,是汉人的传统。蒙古人没有爵位,所以忽必烈之前的成吉思汗、窝阔台等人都没有用爵位。忽必烈用年号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和研究汉文化,尤其推崇儒家思想。此后,他一直主张蒙古人接受汉化。所以当了皇帝之后自然要用汉室朝廷的制度。他在书信中自称“我”,为祖父、父亲、母亲等人追庙号、谥号,可见一斑。

忽必烈打败了日本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两次进攻日本,均以失败告终。忽必烈想攻打日本,主要是因为自唐朝以来,日本从未向中国投降过;日本在南宋的贸易伙伴甚至可能成为外援;日本对于刚刚被元朝征服的朝鲜半岛也是一个威胁。

忽必烈汗打日本

174年,忽必烈命令原驻朝鲜的洪察秋率领15000人和900艘战船渡海到日本。元军选择进攻日本北九州,在博多湾击败日本。然而,很快就发生了台风,元朝的大部分战舰都遭到了破坏或损坏。据说元军大部分都淹死了或者失踪了,所以元军不得不撤退回来。

第二年,忽必烈看到战争无法征服,就想派人投降。可惜礼部侍郎一到日本就被他们处决了。所以忽必烈很生气,决定再次讨伐日本。同年招募陆军,设立日本省,又称日本省,主持对日军事行动。

281年,忽必烈已经灭亡,南宋统一中国。他认为是时候开始他对日本的第二次讨伐了。这一次忽必烈派出了大约15万人,分成两路。元军登陆后遭到日本拦截,伤亡惨重。之后,海上的元军又遇到了台风。因为战舰建造仓促,损失更加惨重,所以第二次远征又失败了。

据说忽必烈后来想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可惜没有进行。从两次战败可以看出,元朝的蒙古军队只擅长陆战,尤其是骑兵,却不适合进攻日本这样的岛屿。这两次给元军造成重创的台风,被日军尊称为“神风”。

忽必烈后代

蒙古人常年到处打仗,打到哪里,血就洒到哪里。比如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据说目前全世界有1700万人。作为他的孙子,忽必烈自然不会给祖先留面子。虽然史书上记载了他的十个儿女,但后代肯定不少。

忽必烈汗剧照

但相对于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后裔像种子一样散布到欧亚大陆几乎所有的地方,忽必烈的后裔应该集中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因为他从来没有西征过。大部分是蒙古族,或者说是由蒙古族演变而来的民族,比如阿尔泰族、图瓦族。

这些人大多是蒙古军队的后裔或忽必烈统治下的人。比如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后,一些蒙古人留在了现在的云南、四川等地,演变成了今天的南方蒙古人。然而,这些人并不完全是忽必烈的后代。忽必烈汗真正的后代是元朝皇室,历代皇帝,君王的封号。

后来因为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忽必烈的后代自然需要迁徙逃亡。大部分都回到了蒙古老家,应该还有不少是流散到国内其他地方的。之后蒙古人被清朝征服统治,为了加强与蒙古的关系,清朝还授予蒙古贵族称号为太极。但一般来说,只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统的人才能被命名为塔吉,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定是忽必烈的后代。在中国各地,人们有时会自称是忽必烈的后代,甚至会拿出所谓的家谱,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1215年9月23日,忽必烈生于漠北草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次子。

忽必烈长大后,“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

少有大志

忽必烈年少有大志、重视汉地的治理,早在1244年,年轻的宗王忽必烈便招揽了搜罗了各方的文人、儒生、旧臣等,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幕僚团。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

自立为王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

5月15日,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为政举措

1260年5月12日,忽必烈立中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1263年6月13日,忽必烈立枢密院,以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忽必烈还建立总制院,御史台。以总制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蒙汉统一

大蒙古国时期的历任大汗,虽然经由对辽、金故地的征服,与汉文明一直有接触,也往往对汉文化表示接纳,蒙古贵族却大多数反对建立一个汉式的政府;忽必烈对其在汉地的领地则相当重视,并且花费了时间去了解汉人的治国思想和儒家文化,最终以自己的领地开平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汉式的行政中心,其后忽必烈在试图争取整个蒙古帝国统治权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尝试让汉人接受他作为一个中国皇帝,并为此做了一系列汉化努力。

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一共掌权34年,在皇帝位23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国。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远超汉唐盛世。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朝不仅在疆域面积上远迈汉唐,而且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控制程度上也远超汉唐盛世。

对日战争

在灭南宋前后,元政府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琉求国)臣服,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故派遣军队进攻攻打这些国家或地区,其中以入侵日本国最为著名,也最惨烈。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发动第一次侵日战争,日本史书称之为“文永之役”,以三万二千余人,东征日本。

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发动第二次侵日战争,史称“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军十余万人,到达次能、志贺二岛,却碰到台风,溺死近半。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这两次征日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亦有观点认为,忽必烈担心归附军的忠诚,故而借东征日本而一举消除隐患。

修大运河

元朝统一全国后,元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而经济中心仍在江南。“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大都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主要通过隋朝修成的南北大运河北运,这条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之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要从江南运送物资到大都,迂回曲折,需要水陆并用,极其不便,为了避免绕道洛阳,元朝政府决定裁弯取直,开凿新的运河,缩短江南和大都的水路距离。

从元大都到江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济州和临清之间、通州和大都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

元朝在山东境内开凿了济州河和会通河,把济州和临清连接起来,又在北京境内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把通州和大都之间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南起杭州,北至大都的京杭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

涮羊肉的发明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

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胡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忽必烈肚子咕咕叫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

忽必烈姓孛儿只斤,名忽必烈?

元世祖孛儿只斤(姓)·忽必烈(名)(1215年9月23日 —1294年2月18日 ),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