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关的研究书籍和其作者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30浏览:4收藏

西游记有关的研究书籍和其作者,第1张

  《西游记》和《罗摩延书》 吴晓铃 文学研究 1958.l 期

  悟空姓车不姓孙 布谷 新民晚报1958.6.2

  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吴承恩年谱》、《交游考》、《论著杂事考》) 刘修业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8.5

  玄奘法师二三事 上官红 天津日报 1968.11.16

  中国小说史料(《西游记》部分) 孔另境 中华书局 1969.6

  漫谈《西游记》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 李希凡 人民文学 1959.7期

  《西游记》中的金光寺 陈鸣钟 光明日报 1959.12.13

  猪八戒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李希凡 新港1959.12

  孙悟空并非光棍汉 山鹰 新民晚报 1960.2.19

  猪八戒的世界观 吴方 辽宁日报1960.3.17

  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优秀神话剧——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东海 1960.16期

  谈《西游记》浪漫精神的时代特色 李希凡 光明日报 1961.1.1

  校订《西游记•胖姑》折书后 俞平伯 戏剧报1961.1-2期

  孙悟空的神通 林放 新民晚报 1961•2•5

  论《西游记》的浪漫主义 南开大学中文系《西游记》研究小组 光明日报 1961.2.5、12

  漫谈孙悟空和《西游记》的时代特色 袁世硕 山东大学学报1961.1期

  人参果的幻想和现实 劲草 北京晚报 1961•6•14

  孙悟空的性格是怎样的? (学术动态) 必胜等 羊城晚报1961.6.20

  谈《西游记评话》残文 赵景深 文汇报 1961•7•8

  伟大的学者、旅行家、翻译家玄奘 中国青年报 1961.7• 30

  唐三藏取经 向达 北京日报 1961. 8•24

  唐三藏在尼泊尔 兰雯 新民晚报 196l.10•3

  吴承恩咏杨柳青诗 王树村 天津晚报 1961•11•5

  《西游记》的地方色彩 苏兴 江海学刊 1961.11期

  奇妙的神话世界——谈动画片《大闹天宫》 马克 人民日报1962.5.31

  吴承恩 紫荆 雨花1962. 5期

  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 苏兴 文学遗产增刊10辑

  玄奘取经 张习孔 工人日报 1962.7•13

  取得“真经”首在一个“诚”字 戈弩 北京日报1962•8•9

  改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体会 王顾明 光明日报 1962.10.16。

  《西游记》的地方色彩 钟凤 天津晚报1963•3.17

  吴承恩和《西游记》 兆明 中华书局 1963.3( 1981.3第二版)

  从“过火焰山”看吴承恩对情节的处理 陈毓罴 光明日报 1963.5.12、19

  孙悟空为什么用金箍棒 毛瓜 天津晚报1963.6.16

  关于《西游记》中难的性质的分析 李国生 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3.1期

  吴承恩《禹鼎志》的下落 陈留 新民晚报1963.12.11

  《西游记》《聊斋志异》中宗教迷信、神仙鬼怪思想的批判 刘大、张碧波 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64.2期

  齐天大圣的“家谱” 杨柳岸 羊城晚报1964.7.5

  省图书馆发现一部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 河南日报 1964.12.8

  《西游记》小议 陈推之 光明日报1965.12.19

  关于孙悟空反抗的性质和目的 殷光熹 光明日报 1966.4.17

  读《西游记》随笔 何惠云 图书评论1972.8期

  《西游记》评介 顾岱祖 北京大学学报(试刊)1973.1期。

  《三打白骨精》分析 顾岱祖 北京大学学报1973.1期

  论《西游记》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论<西游记>》写作小组《四部古典小说评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7

  瓷枕与《西游记》 郁博文 光明日报1973.10.8

  吴承恩和《西游记》 王俊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1

  白骨精“斋憎”小议 侯定乾 开封师院学报1975.2期

  吴承恩撰书的《先府宾墓志铭》在准安出土 南波 文物 1975.10期

  今日欢呼孙大圣——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周启成 语文战线1976.1期

  关于“火眼金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笔记 章启迪 语文战线 1976.3期

  花果山游记 来俊华 连云港文艺 1977.1期(江苏文艺 1978.1期)

  论孙悟空 朱彤 安徽师大学报1978.1期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季羡林 世界文学1978.2期

  孙悟空是“新兴市民”的典型形象吗?——与朱彤同志商榷 赵明政 安徽师大学报1978.3期

  孙悟空形象剖析 邢治平 开封师院学报1978.3期

  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 李洪甫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78.3期(群众论丛1980.1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浅析 赵星景 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版(开封师院)1978.3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析 霍旭东 甘肃师大学报 1978.3期

  孙悟空形象的阶级属性 简茂森 安徽师大学报1978. 4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性 埝任 四川师院学报 1978.4期

  孙悟空形象谈略 郝世峰 南开大学学报1978. 4-5期

  孙悟空与印度史诗 顾子欣 人民日报1978.11.13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政治倾向 朱式平 山东师院学报 1978.6期

  论孙悟空 刘烈茂 中山大学学报1978.6期

  浙江发现吴承恩书写的两块碑文 人民日报1979.2.6

  十年沉碑重放光彩——长兴县展出吴承恩书写的两块碑文 黄福根、谢文柏 光明日报1979.3.21

  吴承恩书写的扇面 章里 文物1979.3期。

  从孙悟空看《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苗壮 辽宁师院学报 1979.1期

  孙悟空形象与《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殷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文学) 1集 1979. 1

  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 苏兴吉林师大学报1979.1期

  采拓吴承恩书写的碑文散记 高子 书法 1979.4期

  评《西游记》 徐应佩、周溶泉 书评 1979.4期

  无支祈传说考 叶德均 戏曲小说丛考 中华书局 1979.5

  西游记研究的资料 同上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罗东升 华南师院学报 197 9.2期

  孙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严云受 安徽师大学报 1979.2期

  浅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 陈宏遂 教学与进修(南京师院镇江分院) 1979.2期

  长兴县所藏赵孟、吴承恩书写的碑刻 黄福根、谢文柏 文物1979.5期

  论吴承恩的思想 朱彤 学习与探索1979.2期

  悟空可能不姓孙 蒋星煜 随笔1979.1集

  试论猪八戒的形象塑造 刘毓忱、杨志杰 南开大学学报 1979.4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浅析 王志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1979.8期

  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西游记》部分) 袁珂 文艺论丛 1979. 7辑

  《罗摩衍那》浅论 季羡林 外国文学评论1辑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9

  追访吴承恩的踪迹 苏兴 随笔 1979.3集

  《西游记》里的花果山 李洪甫 新华日报1979.12.5

  吴承恩及所写碑文 夏星南 新华日报1979.12.5

  吴承恩《西游记》典型人物论 苏兴 中国古典文学论集(吉林师大社会科学丛书2辑) 吉林师大学报编辑部 1979.12

  《西游记》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胡光舟 江汉论坛 1980.1期

  也谈《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罗东升同志商榷 朱继琢 华南师院学报 1980.1期

  谈谈《西游记》注释中的问题 娄书武、于蕴生 淮阴师专学报1980.1期

  “大闹天宫”新探 罗宪敏 郴州师专学报1980.1期

  吴承恩对农民起义的态度 陈澉 求是学刊1980.2期

  吴承恩在长兴县书写的两块碑文 夏星 南吉林师大学报 1980. 2期

  从唐玄奘和孙悟空的籍贯问题看淮海民间传说对《西游记》的影响 张传藻、颜景常 淮阴师专学报 1980• 2期

  孙悟空的故乡 夏振亚 文汇报1980•6.28

  试论《西游记》前七回的思想倾向 陈澉 北方论丛 1980.3期

  国内发现明刊李卓吾评《西游记》 蓼南 文学遗产 1980.2期

  《西游记》琐谈 苏兴 文学遗产 1980•3期

  《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 王丽娜 文献19804辑

  从儿童喜欢模仿孙悟空想起的 任大星 东海19806期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吴承恩《西游记》部分) 聂石樵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6

  漫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手法 蒋松源 语文教学通讯 1981. 1期

  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简介 古丁 今昔谈1981.2期

  孙悟空是进口货吗? 孙红芮 广州日报1981•2.22谈

  《西游记》中的一种对偶句 张成材 青海师院学报 1981.1期

  孙悟空的血统 蔡国梁 学林漫录2集 中华书局1981.3

  美的历程(第十章第二节“浪漫洪流”) 李泽厚 文物出版社 1981.3

  孙悟空与印度猴王的亲缘关系 朱采荻 文文化娱乐 1981.4期

  吴承恩的一篇佚文——《准安路医学教授古逸先生潘公讳思诚传》 蒋文野、丁乃迟 群众论丛1981.2期

  儿童文学园地开新花——介绍改写本《西游记》 徐宗才 人民日报 1981.5.26

  陆西星、吴承恩事迹补考 [澳大利亚]柳存仁 中华文史论丛 1981.2辑

  中国古典小说讲话(《西游记》部分) 吉林大学中文系编写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2

  鲁迅与胡适关于《西游记》的通信及争论 顾农 晋阳学刊 1981. 3期

  谈谈《西游记》的一些问题 严敦易 文献1981.8辑

  孙悟空不是印度侨民——与朱采荻同志商榷 向明 文化娱乐1981.8期

  《西游记》里的神魔问题 高明阁 文学遗产1981.2期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问题 苏兴 北方论丛1981•4期

  关于孙悟空“国籍”问题的争论和辨析 刘毓忱 作品与争鸣1981.8期

  浅谈《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佘德余 绍兴师专学报 1981.4期

  吴承恩 江山 湖南日报1981.9.6

  论《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对立 陈澉 文史哲 1981.5期

  《西游记》的历史背景 刘蕙孙 古典文学论丛2辑 齐鲁书社1981.9

  《西游记》作者之谜的揭晓 柳和城 书林1981.5期

  人物安排与故事情节——从“调芭蕉扇”谈故事情节的构成 罗宪敏 名作欣赏1981.5期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季羡林 文学遗产 1981.3期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探源 谭家健 文学遗产 1981.3期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主旨 储大泓 读《中国小说史略》札记(第五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0

  关于《罗摩衍那》的中国文献及其价值 赵国华 社会科学战线 1981. 4期

  中国文学古籍选介(《西游记》部分) 魏凯、阴通三、石林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2

  说苑珍闻(《西游记》部分) 陈汝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2

  评《真假美猴王》 冯立三 光明日报1981.12.10

  喜笑悲歌气傲然——访吴承恩“射阳簃”遗址 秦九凤 文学报1981.1

  2.31

  吴承恩和《西游记》的创作 刘泽球等 江苏教育(中学版) 1981.12期

  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故事 姜威等 民间文学1982.2期

  谈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蓼南 今昔谈1982.2期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刘远达 思想战线1982.1期

  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 刘怀玉 东北师大学报1982.1期

  读《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 苏兴 同上

  为什么说《西游记》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曹础基、陈新璋、罗东升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答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

  人民群众为什么喜爱孙悟空 同上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举要(《西游记》部分) 黎宏基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2

  《罗摩衍那》在藏族地区的流行和发展 洛珠加措作 曲将才让译 青海日报1982.2.14

  线索错综 对比鲜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性 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 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5

  跋吴承恩书《甲午中秋宿金山寺》诗 徐沁君 扬州师院学报 1982.1期

  吴承恩与淮安 陈民牛 新华日报1982.3.28

  猪八戒与孙悟空——谈小说中“灵与肉”的对偶形象 扬江柱 芳草1982.4期

  阶级分析与道德分析——关于评价古典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标准问题(《西游记》部分) 张春树 社会科学辑刊 1982.2期

  论《西游记》的神奇性 裴树海 雷州师专学报1982.l期

  《大唐西域记》的民间文学价值 刘守华 民间文艺集刊2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4

  一个并不虔诚的佛教徒——谈孙悟空的形象并和刘远达同志商榷 何思玉 想战线1982.3期

  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 李遵义、刘明 历史知识 1982.3期

  鲁迅论《西游记》 王永生 天津社会科学1982.3期

  《西游记》研究 袁珂神话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

  吴承恩与水帘洞 李洪甫 文汇报1982. 7.26

  《西游记》不是“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云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会讨论综述 曾明 思想战线1982.4期

  三段法——《西游记》的重要表现手法 潘寿全 学术论坛 1982.4期

  略谈吴承恩的文艺思想 钟扬 安徽师大学报1982.3期

  “酌奇而不失其真”——从《西游记》谈到《格列佛游记》 王季深 新民晚报1982.9.13

  论《西游记》的宗教批判 朱彤 北方论丛1982.5期

  无支祁哈努曼孙悟空通考 肖兵 文学评论 1982.5期

  从神魔关系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丁黎 学术月刊 1982.9期

  也谈《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关系——兼答陈澉同志 赵明政文史哲 1982.5期

  我对《西游记》的一些看法 傅继俊 文史哲1982.5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 李时人、蔡镜浩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3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测 刘坚 中国语文 1982.5期

  也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兼评研究《西游记》的方法刘士昀 思想战线1982.5期

  关于《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刘远达同志商榷 彭荣生 思想战线1982.5期

  闲话猪八戒 旷源 山茶 1982. 5期

  印度文学在中国 季羡林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5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同上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城记》前言 同上

  中国小说史(第三编第七章“《西游记》”)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1

  中国小说史简编(第六章“《西游记》”) 南开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

  罗摩衍那初探 季羡林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9

  吴承恩和西游记 胡光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梵语文学史(第二编第四章“‘最初的诗’《罗摩衍那》”) 金克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

  吴承恩年谱 苏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12

  吴承恩小传 苏兴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8

  (刘耿大编)

  《西游记》人物分析 李辰冬 畅流 6卷10期 1953台北

  《西游记》与明代社会 李辰冬 畅流6卷11期1953

  评《西游记》 高小阳、顾阳 文学月刊3卷8期1955台北

  评《西游记》 高小阳 文学月刊3卷9、10. 11期 1955

  《西游记》图谱 广智书局1956香港

  《西游记》本事考 罗锦堂 学粹2卷3期1960台北

  谈《西游》寓意 谢云飞 文海 3期 1963台北

  说《西游》 赵聪 文学世界43期1964香港

  中国四大小说之研究 赵聪 友联书店 1964香港

  《西游记》的明刻本——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之一 柳存仁 新亚学报5-2 1963香港

  《西游记》祖本考的再商榷 杜德桥 新亚学报6-2 1964

  陆西星之参同契测疏 清华学报 新7卷1期1968台北

  中国的水神传说和《西游记》 陈炳良 国语日报 1971.12.25

  明清小说研究论文集续编 香港 中国语文学社 1970

  《西游记》研究 夏志清、夏志安 现代文学 4 5期 1971.12

  我国俗文学与印度文学之关系 卢元骏 书目季刊7卷 2期1972 台北

  英雄诗——《西游记》的另一个观察 余国藩 中国时报 1973.12. 13、14 台北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萨孟武 三民书局1974台北

  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 台静农 东方文化12卷1期 1976香港

  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林以亮等 幼狮文化公司1975台北

  《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 傅述先 竹轩时语 水芙蓉出版公司 1976 台北

  印度的两大史诗 糜文开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61

  《罗摩衍那史诗》与我国小说《西游记》 糜文开 印度文化十八篇 台北东大 1977

  《西游记》的象征世界 黄庆萱 幼狮月刊46卷3期 1977 台北

  陆西星传 和风堂读书记 香港龙门书店 1977

  论沙僧 张静仁 中外文学 9卷 1期 1980 台北

  《西游记》韵文部分的修辞手法 苏其康 新亚学术集刊 1期 1978 台北

  笑谈《西游记》 姚永萼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1980

  《西游记》中若干情节本源的探讨——读慈恩传记 曹仕邦 中国学人 1期 1970(幼狮月刊 41卷 3期1975)

  罗摩衍那在中国(Rāmāyana in Chna) 罗怙•毗罗(Dr.Rashu Vira)、山本(Dr.Chikyo yam amoto) 1938、1955

  同源的传说(The KaPPa Legend)石田英一郎 民间文学研究(Fo1klore Studies) No.9 1950

  真实的三藏及其它(The Real Tripitaka and other Pieces) 阿瑟•韦理( Arthur Waley)纽约麦克米兰出版社 伦敦艾伦与昂温出版社 1952

  远东猿猴传奇(Far Eastern Monkey Lore)卡萨尔(U.A.Casal)日本纪念文集(Monumenta Nipponica) No. 12 1956

  评路易•艾维诺尔的法译本《西游记》德米耶维勒(P.Demiville)通报(Toung Pao)XIV13-5荷兰

  中国小说(The chinese Novd)福伊尔沃克尔(Fener-Werker,yi-tse Met)东方古典文学探研( Approaches to the Oriental Classics)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59

  中国神话(CBinese Mythology)吴益泰(Du-I-Tai)拉鲁斯神学百科全书 纽约普罗米修斯出版社 伦敦巴奇沃思出版社 1959

  中国文学的历史导论(Chinese Aiterature: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陈绶颐(Chen Shou-yi)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61

  佛教道教影响中国小说考(Buddhist 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Novels)柳存仁(Liu Ts’un--yan)威斯巴登奥托•哈拉索维茨(Wiesbaden,Otto Harrassouwitz)出版社1962

  西游记的原型(The Prototypes of Monkey)柳存仁(Liu Ts’un-yan)通报(Toung Pao) 51:1 1964荷兰

  关干猴与奥德赛的比较解说(Notes for a Comparison of the Odyssey and Monkey) 哈里特•戴伊(Harriet Dye)东西万文学(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8:1 1964

  吴承恩评传(Wu Ch’eng-en:His Life and Career)柳存仁 莱顿E.J.布里尔出版社 1967

  两部明代小说的新透视:西游记和西游补(New Perspecfi-ves on two Ming Novels:Hsi-yu Chi and Hsi-yu Pn) 温玲(Wenlin)中国仁道之研究美国麦迪逊出版社 密尔沃基出版社 英国伦敦出版社 1968

  中国古典小说评介(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A Critical Introduction) 夏志清(Hsia Chih-is’iug) 纽约、伦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68

  中国小说研究论著目录(Chinese Fiction:A Bibliography of Books and Articl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李田意(Li Tien-yi) 纽黑文耶鲁大学远东出版社 1968(126-132页有评介《西游记》的内容)

  《西游记》: 16世纪中国小说前史之研究(The Hsi-yu Chi A Study of Antecendent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Chinese NoveL) 杜德桥(Glen Dubridge) 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0 1979

  对此书的评介文章,有以下各篇:

  ①夏志清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XXX,4

  ②王安布罗西奥《Wang Ambrosio》西班牙东方学会会报(Boletin de la Asociacion Espano la de OdeientaliSt8S)Vll

  ③安德烈•莱维(Andr在Levy)通报(Toung Pao,Leiden)LVll 5

  ④多尔比(W.Dolby) 亚洲要闻(Asia Major) 伦敦

  ⑤肯尼思•佩(Kenneth Pai) 美国东方学会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sl Society)XCll 2巴尔的摩

  ⑥杨•温斯顿(Yang Winston L.Y.杨联升) 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安阿伯

  ⑦赫罗纳莫瓦--诺沃特纳(z.Heronamova-Novotna)东方学会录(Archiv Orienta1ni)XLI 4 布拉格

  罗摩衍那——印度与亚洲历史联系和文化传播的媒介(Romayana-An Instrument of Historical Cantact and Cultural India and Asia)德塞•N•桑托西(Santosh N. Desai)亚洲研究杂志(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0:1 1970

  评阿瑟•韦理(Arthur Waley)译《猴》(Monkey) 利昂内罗•兰西奥蒂(Lione11o Lanciotti)东西方杂志(East & West)XXlll 3-4

  吴承恩:生平与经历(Wu Ch’eng-en:His Life and Career)和风堂读书记(Selected Papers ft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ind)香港龙门书店 1977

  《西游记》成书的新研究(A New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Hsi-yu Chi)东方文化学院学报(Acta Asia: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astern Culture )32 1977 东京

  评波兰塔杜什•兹比科斯基《西游记》译本《猴子造反》拉勃卡——科切罗瓦东方学评论( Przeglad Orienta-listyczny)4

  《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寓言(Allegory in Hsi-yu Chi and Hung-Lon Meng) 蒲安迪(A.H.Plaks) 中国叙事体文学评论集(Chinese Narrative: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77

  有关“探索”的神话和喜剧——从唐•吉诃德和哈克贝里•费恩看《西游记》( Mythic and Comic Aspects of the Quest:Hsi-yu Chi as seen through Don Quixote and Huckleberry Finn) 新加坡大学出版社1977

  于国藩英译本《西游记》书评:

  ①波拉德(D.E.Pollard)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学报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ontal and African StndinS,LOndon)XLI,3 1978 伦敦

  ③王靖宇(Wang,John C.Y.) 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nn Arbor)XXXVⅡ,4 1978

  中国《譬喻经》中的罗摩故事( La Legende de Rama dans sun Auvdana Chinois)西特莱•勒维(Sytlain Lervui)

  中国小说的改编技巧——谈《西游记》第九章 阿尔萨斯•严 中国文学一卷2期 1979

  大家一起来来来:既然是要研究,就要尽可能地多一点。

吴 岳(1501~1568) 字汝乔,今南旺镇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山西布政使、贵州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吴崇礼:(1552-1626) ,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明代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人。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著有《三边总图》、《抚蓟奏略》等。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山东曹县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河南太康人。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吴 芮:西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今江西省鄱阳县)县令,秦末率兵起义,因助汉高祖称帝有功,被封长 沙王。

吴 汉: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人,长沙王吴芮第十一代裔孙,东汉大司马,为南阳吴氏代表人物,因助汉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为广平侯,使其家族成为东汉初吴姓中最为显赫的家族。

吴 均: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人,南朝梁时文学家,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时称“吴均体”。

吴 兢:汴州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唐代史学家,官至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著有《武后实录》、《贞观政要》等书。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河南禹县,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 炳:毗陵武阳(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光宗皇后李氏爱其画,恩赉甚厚,赐金带。工画花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画“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所作谨守院体画风格。画迹有《春池睡鸭图》《山茶鹁鸽图》《鸳鸯瑞莲图》《宝珠玉蝶图》《折枝绛桃图》《折枝芍药图》《鸡冠花图》《玫瑰图》《长春图》《水仙图》等43件,著录于《南宋院画录》,均“简易有生趣”,“精彩如生”。传世作品有《出水芙蓉图》及《嘉禾草虫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竹雀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5厘米,画下侧署款“吴炳画”3字,是吴炳之代表作,藏上海博物馆。

吴 镇: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元代杰出画家,以山水、墨竹而著称,为“元四家”之一。

吴昌龄: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山西大同人。

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江苏淮安县人。以著有《西游记》而流芳于世。

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安徽全椒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广东南海(今广州)人。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浙江安吉人。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雄浑苍老,独当一派 。

吴刚:据传吴刚是汉朝人,修道学仙,因有过被贬谪到月亮上砍伐桂花树(引自同治谱)。

吴锡龄(?~1776),字纯甫,清休宁大斐人。乾隆四十年(177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吴三桂:(1612年-1678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大周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甘肃永登,千年丝绸之路上,有座明代寺院名叫大佛寺

出兰州城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行。一路上,众多的村镇城堡,如同一粒粒珍珠般撒在这条古道沿线各个角落,为古道存在提供着源源不竭的能量。

距离兰州城区七十多公里的永登红城镇就是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小镇之一。不久前,我们来到红城镇,寻访隐藏这里的明代雕塑世界。

小镇不大,312国道横穿而过,众多店铺沿着沿路分布,来来往往的车流,给这个小镇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也见证了丝绸古道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繁华热闹。我们要寻访的明代雕塑世界就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城感恩寺内。

红城镇是丝绸之路上千年古镇,它的开发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公元前121年(西汉元狩二年),西汉大军进军河西走廊。不久后,西汉王朝以此地为治所设立了允街县(一说始于公元前60年)。据说,当年修建城池时,土壤是红色,人们就叫做红城。按照兰州人的方言,它被称为“红城子”。两千多年后,当年雄伟的允街县城,只剩下了了一座墩台,静静地站在红城镇玉山村的农田里,注视着这块土地上的风雨变幻。

红城地处兰州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津,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间,一幕幕烽烟往事在这里上演。宋夏相争之时,西夏在这里设立啅罗和南军司,为西夏的十二个军司之一。明代,这里的位置愈加重要,不仅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而且抵御游牧民族袭扰的重要支点,更是守卫兰州的前哨。洪武二年,庄浪河发生大水,将传递急件的信使冲走。为此,人们在庄浪河对岸修筑了新城。新建成的红城,北门高悬石额上题“宁朔”二字,南门上额曰“永安”,中立钟楼,可以与西安钟楼媲美。

一座煌煌之城,一个赫赫寺院,也就伴随着烽烟战火,伴随着人们期冀,就这样逐渐走入了 历史 的视野了。

我们从公路上的街道上一个岔路口拐入了一条小巷。小巷狭窄蜿蜒,走不了多远,一座古朴的牌坊山门赫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感恩寺了。

感恩寺又名大佛寺,位于红城镇西南,东西宽20米,南北长133米,占地面积约4.5亩,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寺院创建于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竣工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据《鲁氏家谱》记载,这是明孝宗皇帝专门为表彰鲁土司而特意敕建的。

四周寂静至极,山门简洁质朴,没有名刹古寺的气派,也没有位居名山,俯瞰众生的气势,有的只是内敛,一种返璞归真后的内敛。

感恩寺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明代寺院,其主体建筑依旧保存明代的风貌。寺内自南向北,分别为山门、碑亭、垂花门、力士殿、天王殿、地藏殿、玉佛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其中,山门、碑亭、垂花门、力士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处于南北同一中轴线上。这座寺院,既借鉴了北京的宫廷建筑的特点,又带着典型的西北地方特色。

感恩寺是鲁土司主持修建的。鲁土司是西北最大的土司,其始祖脱欢,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代,系元始祖忽必烈的侄重孙。元末,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脱欢降明,被安置在连城,为一世土司。永乐二十一年,因脱欢之孙三世土司失伽屡有战功,升指挥同知,永乐帝给失伽赐姓为鲁名贤。鲁土司管辖着以连城为中心的9000平方公里土地,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民国,长达560多年。历代土司苦心经营,多位土司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官至一品,成为稳定西北边陲的一支重要力量。

弘治四年,鲁麟升都指挥同知,守备红城。鲁麟是第五代鲁土司。从今天保存下来的资料来看,感恩寺的修建聘请了各地的能工巧匠,有不少工匠来自北京。

过山门后,最先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碑亭内的石碑了。这就是汉藏合璧的《感恩寺碑》,碑身高2.85米,宽0.89米,厚0.22米。碑的最上面刻着“敕赐”篆书。它的正面是汉文,背面是藏文。大明嘉靖四年立,鲁麟和他儿子、孙子的名字列于其上。这块石碑记详细地记述了感恩寺的修建过程,也记录了寺院的其他建筑名称形制,更是汉蒙藏文化融合碰撞的见证。

过了碑亭之后,就是垂花门。两尊面目狰狞的金刚站在大门两侧。全国绝版的《六道轮回图》就隐藏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六道轮回图的原版原本在北京,可惜早已毁了,2008年夏天,考古学家意外在这里发现了他的复制品。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十五世纪惟一一副六道轮回图。

过力士殿后,则是天王殿,其后东西两侧则是地藏王殿和玉佛殿。再过去则是东西两侧的护法殿和菩萨殿。菩萨殿的南墙壁上有一幅壁画,上面三个人最显眼的是一位男子,身着明代官服,头戴官帽。人们推测,这就是五世土司鲁麟的画像,这应该是现存惟一的明代土司形象。

大雄宝殿是红城感恩寺的核心建筑。令无数人向往的神秘的塑像世界就隐藏在这里。感恩寺有大的塑像128尊,这些塑像是汉蒙藏文化的结合,天王、力士都是那种面目狰狞的,肌肉很发达造型,不同于汉传佛教的中和善的面孔,更不同于藏传佛教塑像的神秘处。

大雄宝殿在寺院的最里面,这是一栋单檐歇山顶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正面明间、次间均安置六抹隔扇。从外面看,殿堂不大,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名刹古寺那样高大气派。

可是,一走进大殿内,人们忽然就在那里凝滞住了。三面皆佛,

我们彷佛置身佛国世界了。精美绝伦的佛像坐的整整齐齐,等待着我们这些朝拜者的到来。在这些佛像的注视下,我们不能不凝滞。

大雄宝殿的中央有大佛像3尊,两侧立有侍佛弟子2尊,东西两边各塑11个尊,观音菩萨8尊、护法2尊。东、西、北三壁塑18罗汉及金刚共80尊。这些佛像是红城感恩寺的精华所在,整个塑像群生态各异,神气迥然,巧夺天工的雕塑艺术让人惊叹。

闻名丝绸之路的《西游记》雕塑就佛像背后的上方。《西游记》故事源自唐初的高僧玄奘西行,这是一个真实的 历史 事件。千百年来,人们给它逐渐给它增加了大量神异内容。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中有猴行者和深沙神保护唐僧西游取经,一路降妖捉怪的故事。金、元杂剧又将取经故事搬上舞台。元代至明初,已经有了《唐三藏西游记》平话之类的西游记话本小说,创造出闹天宫、黄风怪、车臣国、红孩儿、火焰山、蜘蛛精等许多神奇的故事,孙悟空已成为故事的主角之一。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一直通向中亚,并最终抵达欧洲、非洲。玄奘大师孤身前往印度学习佛教的故事,在丝绸之路沿线都有流传,在天水有玄奘大师晒经的晒经寺、在高台有高老庄、在敦煌有流沙河等等故事。感恩寺中有《西游记》塑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西游记》雕塑采用悬塑手法,雕塑了《西游记》中的40余组故事,形成了类似连环画式的长卷,总长约35米,所塑人物的高度仅有10余厘米,共塑造了《西游记》故事人物 1500余身。与小说《西游记》相比,除个别故事情节外,其他故事俱已齐备,但故事顺序却不同于小说《西游记》的章回顺序。人们认为,感恩寺的《西游记》悬塑要比吴承恩写小说《西游记》还早80余年,可见《西游记》故事流传到明中叶前已日趋丰富和成熟,吴承恩是否来到这里,故事情节是否取材于这里,让人猜测。目前,虽然这组塑像的其创作年代还存在争议,但却仍是研究珍贵资料,是目前甘肃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代寺院,这里还曾经保存着一套完整的明代《大藏经》,这套经书共计4895册,用603个蓝色涵套封装,为五世土司鲁麟、六世土司鲁经极其夫人为感谢皇恩而印制的。原为感恩寺的镇寺之宝,后来转移到了县城的宏善寺,1952年,宏善寺被拆除,于是大藏经便被交到了县博物馆,保存至今。

漫步在这座寺院内,一尊尊神秘奇特的雕塑,一幅幅栩栩如生壁画,一段段大明往事,诉说这它不凡的来历,也告诉人们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罗贯中像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罗贯中,元末明初生于山西太原祁。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他根据自己看法,将历史艺术化,写成了《三国演义》。

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

西游记有关的研究书籍和其作者

  《西游记》和《罗摩延书》 吴晓铃 文学研究 1958.l 期  悟空姓车不姓孙 布谷 新民晚报1958.6.2  古典小说戏曲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