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姓达的,汉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3收藏

有没有姓达的,汉族。,第1张

你好有的达(Dá 逹)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姬姓,为颛顼帝之后;一说出自回族中的达姓。目前该姓氏在我国分布较广,曾出现过达云等历史名人。达(Dá 逹)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古代部族首领颛顼帝的后代高阳氏有子弟八人,都是治国安邦的贤人,称为高阳氏“八恺”,依次分别是:仓舒、颓恺、梼戭、大临、厖降、庭坚、仲容、叔达。其中老八叔达,他的后代有的以其名达字作为姓氏者,称为达氏,形成了一支达姓。 2、出自回族中有达姓,主要源自皇帝赐姓。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载,元初,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母把拉沙随父塔不台入华居台州(今浙江临海),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文,于延祐七年(1320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廷试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达不华,后裔遂以‘达”为姓。”今江苏六合达姓为其后裔。达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宁夏等地。 3、出自祖先名字。明万历年间西北名将达云,出身于凉州卫(今甘肃武威),武将世家。其祖恪纳亚(家谱载系哈密畏兀城人),明洪武初年从哈密进贡赴京,忠义恭顺,屡建功绩,钦授试百户,带俸驻扎凉州,落籍为凉州人。恪纳亚生一子,名达里麻答思,承袭父职,他继承父风,学习汉族文化,同凉州汉族人民关系日益融洽,生活习俗亦无两样,渐变为汉族,遂确定以首字“达”为自己及所有家族姓氏。后裔主要居住在西北各省。

侍候的侍字组词: 1侍候、 2服侍、3侍奉、 4侍郎、 5侍弄、6侍从、7侍立、 8侍卫

1侍候

拼音:shì hòu

解释:指服侍;伺候。

出处:曹禺 《雷雨》第一幕:“倒是侍候大少爷的 张奶奶 这两天尽忙着给他捡衣裳。”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我愿侍候人,可不侍候故意捣乱的。” 洪深 《劫后桃花》一二:“又见大门口停着一辆新的敞篷汽车,车夫跳下地,开了车门侍候着。”

2 服侍

拼音:fúshi

解释:指侍候;照料。

出处:明 李贽 《与友人书》:“自老拙寄身山寺,今且二十馀年,而未尝有一毫补於出家儿,反费彼等辛勤服侍,驱驰万里之苦。”

《快心编三集》第九回:“好看话儿!做姑娘有人服侍到不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 钱少奶奶 ﹞坚决的拒绝了 李四大妈 的照应,而挣扎起来服侍公公。”

3侍奉

拼音:shì fèng

解释:对长辈伺候奉养。

出处:唐 李白《赠历阳褚司马》诗:“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2] :“ 秦重道:‘父亲别了八年,孩儿有缺侍奉。’”清《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七世淮(袁可立父),字子沂,号相溪。……痛父早逝,侍奉母李夫人。虽窘迫中,务竭力承欢。”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现在一天到晚闷在家里烧饭,做做针线,侍奉公婆,她实在不情愿。”

4侍郎

拼音:shì láng

解释: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出处:

(1)古代官名。 秦 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秦 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2)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

清赵翼《馀丛考·侍郎郎中》:“葢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 汉 始有。”

(3)古代官名。 汉 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 隋 唐 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 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后汉书·百官志三》:“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主作文书起草。”

刘昭 注蔡质《汉仪》:“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唐韩愈《赠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

《宋史·胡铨传》:“近者礼部侍郎曾开等引古谊以折之, 桧 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上不听,旋以平莲功加(袁可立)秩兵部侍郎。”

郑观应《盛世危言·书吏》:“自大学士、尚书、侍郎及百司尹,唯诺成风,皆听命於书吏。”

古代官名。 晋 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5侍弄

拼音:shì 'nòng

解释(1)整治;料理;(2)喂养;(3)摆弄。

出处:

(1)周立波 《暴风骤雨》四:“ 赵玉林 说,‘这儿地不薄!出粮,可是得侍弄得好。’”

(2)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在果树园里》:“社里建设一个果园不是小事,要花多少钱啊!这活儿大人都侍弄不了,大家能同意让你去?”

(3)《牲畜专家》:“他是从小就好侍弄牲口。”

(4)康濯 《我们访问过的五户社员》:“俺把猪侍弄好了。”

(5)李孟煜 《壮心不已》:“但是,在那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动荡年代, 吴有恒 哪有心思来侍弄文学。”

(6)《沙漠中的绿洲》: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7)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6侍从

拼音:shì cóng

解释:指随侍君王左右;随从侍奉的人。见《汉书·史丹传》:“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馀年。”

出处:

(1) 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孔丛子·记义》:“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 三国 魏 吴质《答魏太子笺》:“陈、徐、刘、应,才学所著,诚如来命,惜其不遂,可为痛切。凡此数子,於雍容侍从,实其人也。” 唐 元稹《进马状》:“右臣窃闻道路相传,车驾欲蹔游幸温汤 ,未知虚实者。臣职居守土,侍从无因。”

(2) 随从伺候之人

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錡为侍从,听人主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至晚,苏护叫侍从与女子梳粧。” 清 昭梿《啸亭杂录·岳青天》:“尝与客共谈,指其侍从曰:‘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烹茶吸烟而已。’” 巴金《将军》:“没有汽车、马车,没有侍从,没有府邸的将军,这算是什么将军呢?”

(3)宋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划一状》:“臣身为侍从,又忝长民,不可不言。” 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栗为侍从,就其蹇浅,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示信于下。”参阅 宋赵升《朝野类要·侍从》。

7侍立

拼音:shì lì

解释:指恭顺地站立在旁边。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唐 杜甫 《与 李 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老舍 《四世同堂》一:“老人自幼长在 北平 ,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儿媳妇见了公公,当然要垂手侍立。”

8侍卫

拼音: shì wèi

解释:

(1)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

(2)侍从并护卫

出处:

(1) 侍从护卫,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每巡狩, 苍 常留镇,侍卫皇太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司马光 《赐殿前都指挥使郝质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卿董率王旅,陪赞国容。居则有侍卫之谨,出则有扈从之劳。”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一:“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 颐和园 。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2) 跟随左右,负责侍奉、保卫的人。侍从并护卫。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色如画,侍卫烦多,相对欣然。”

《北齐书·文襄帝纪》:“时王居北城东 栢堂 莅政,以宠 琅邪公主 ,欲其来往无所避忌,所有侍卫,皆出於外。”

宋 洪迈 《鬼国记》:“一妇人若最尊者,称为鬼国母,侍卫颇众。”

明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一日,上御 奉天门 视朝,侍卫忽惊扰,两班亦喧乱。”

(3) 官名。为皇帝禁军。清代专选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担任。

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吏治腐败一直是个很难根治的问题,然而东汉中期却出了一个 以“四知”典故名垂青史的“清白吏”杨震,人送外号“关西孔子” 。

大家都知道,孔子何许人也?所谓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文章道德、修身齐家为万世师表的大圣人,说杨震是“关西孔子”,那么其学问、操守一定也是出类拔萃的了,的确如此, 杨震就是出自陕西古弘农郡杨氏家族的一个圣人。

在古典籍里经常提到 “弘农”这个地名 ,西汉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四年最早设置弘农郡,管辖区域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由于地处所谓“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的黄河南岸,一直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

以后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弘农郡的管辖范围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核心地区,因为这里是 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发源地 。

弘农杨氏在全中国杨姓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而 弘农杨氏闻名天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关西孔子”杨震为核心的家族世系的崛起。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他早年通晓经籍、博览群书,很早就声名鹊起。但是在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响应州郡礼聘他去做官的邀请,即便亲朋师生屡次劝说,他也不为所动,专心讲学。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他近五十岁的一天,一只冠雀(即鹳雀)衔着三条鳣鱼(鳇鱼,外形近蛇、鳝),飞来停在他讲学的讲堂前面,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 汉代对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合称“三台”,这里泛指高官 ),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终于,杨震在五十岁时 响应东汉汉和帝舅兄、大将军邓骘 的征辟出来做官。在他担任东莱(今山东龙口、烟台一代)太守时,在他赴任途中,路过昌邑(今山东莱州)。他从前举荐的茂才(秀才)荆州人王密正在昌邑当县令,于是门生到馆驿拜见老师杨震。

到了晚上,王密怀揣十斤黄金送给杨震。其用意不言自明,希望以后在官场上得到老上司的关照。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是什么原因呢?”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只得带着黄金羞愧地离开了。杨震廉洁、正直的行为传遍天下,后人因此称之为 “四知”先生 。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太守。他一如既往的公正廉明,不接受任何私人请托。他的子孙蔬食徒步(没有肉食吃,出门靠步行),生活异常俭朴。

有些老朋友或长辈想为他的子孙置办一点产业,杨震婉拒说: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或许是留给他们的更厚重、更有意义的资产啊!” 不久杨震就成为东汉汉安帝刘祜朝的名臣,多次升迁做到了司徒,又过了两年当上太尉(司马)。

遗憾的是,汉安帝并不是一个清明的皇帝。东汉是光武帝刘秀靠豪强势力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所以它集中代表的是豪强集团的利益。东汉王朝中期以后,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掌政权,政治逐步走向腐败昏聩。

杨震的廉洁正直和拒庸任贤与当权派格格不入,再加上一次次的逆颜直谏、尽进忠言触怒了皇帝和权贵阶层。不久在谗言构陷下他被削职为民,遣送原籍。

杨震走到当时国都洛阳城西的几阳亭,慷慨地对儿子、门生们说:“人固有一死,我蒙圣恩位居高位,但是痛恨奸佞小人而不能诛杀,厌恶妇侍干政乱国却不能制止,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我死之后,只用杂木为棺,粗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送归祖坟,不设祭祠。” 士可杀不可辱,作为大儒的杨震不能尽忠就选择尽节,年逾七十饮鸩服毒而死。

事已至此,那些京城里杨震的政敌为了进一步羞辱这位名儒,还示意地方官弘农太守 移良 在陕县就截住杨震丧车,露棺道旁,任由日晒雨淋。

中国人传统上讲究死后尽快入土为安,屡屡迁怒杨震的那些人恨不得老早就杀之而后快,然而考虑到杨震的巨大影响力,皇帝老儿都只能用遣送原籍的办法来惩罚,那些政敌能采取的报复手段也就只有这些下三滥招式了!他们还罚杨震诸子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路见不平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相传杨震安葬前十几天,有只身高一丈多的大鸟,飞到杨震丧前, 俯仰悲鸣,泪流湿地 。直到下葬,鸟才凄沧飞离。所以后人为纪念杨震,在渭河岸边的高桥乡亭东村西北杨震墓前立了一座石鸟像。

杨震本来以 博学、廉洁、忠直、节俭和刚正久负盛名,最后在高龄为国事以“死谏”的方式做到了人臣的极致, 他的道德、学问让天下的读书人莫不感佩,所以儒生们称之为“关西孔子”一点也不夸张,算是实至名归。

特别是他的“四知”成为千古美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两千年的华夏文化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四知”蕴含着数千年的中国廉政文化,传承着儒家文化中亘古千秋的慎独内核。后世的“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等称呼都源于这个典故。

俗话说: 忠厚传家久,诗书礼仪长 。屈死的杨震在汉安帝的儿子汉顺帝刘保当政后得到全面昭雪:当初迫害杨震的首要份子被诛杀,杨震被全面恢复名誉和大加褒扬、高规格礼葬。

皇帝诏书中定性“ 故太尉震,正直是与,俾匡时政” ,并诏命杨震属地的太守用比照汉朝开国天子刘邦在山东祭祀孔子的规格,用中牢的礼节祭祀杨震。从祭品上看,规格仅次于祭祀天子的太牢,应该说是很辉煌庄重了。

尽管杨震的先祖也有星辰闪耀的时候:比如杨震的十世祖 杨喜 因追杀项羽有功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四世祖 杨敞 为西汉汉昭帝刘弗朝的丞相,并娶太史公司马迁之女司马英为妻(别怀疑司马迁没有女儿,他大约46岁左右才受宫刑);但 弘农杨氏家族真正系统性崛起发端于杨震 。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先世的荣耀是有间断的;更重要的是依照儒家传统观念, 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世代只有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全面发展才算所谓比较圆满的成功。 再看看“关西孔子”杨震,学开一代之宗;官至司徒、太尉;德被后世、福泽子孙。

杨震的儿子 杨秉 任东汉桓帝刘志朝的太尉,孙子 杨赐 (杨秉之子)先后当过汉灵帝刘宏时期的司空、司徒、太尉(司马),等于把“三司”都做过一轮;重孙 杨彪 学样父亲杨赐,把汉献帝刘协朝的“三司”也做了个遍。

古代描述某家族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时有一个常用的词叫 “四世三公 ”。所谓“三公”主要是在我国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司徒、司马(太尉)、司空”三种最高级别的官员分别掌管国家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如果一个家族连续四代中的每一代都有人担任国家的这三个顶级高官中的某一种,就说这个家族“四世三公”。

在封建社会,“天意从来高难问”、伴君如伴虎,再加之朝廷内外的明争暗斗、倾轧拆台;一个家族百年内有一人担任过位极人臣的“三公”之一就是莫大荣耀,能够连续三代、四代做这种顶级高官可以说是家族祖坟上烧了高香,绝对是凤毛麟角。

而弘农杨家就跟同时期的汝南袁绍家族一样,都是“四世三公”,权倾一时。其实弘农杨氏相比袁家更辉煌,杨家是中国古代十大传奇家族之一而后者不是,在广度和高度方面袁氏家族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杨震玄孙(杨彪之子)杨修,字祖德,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名门世宦之后而又聪慧过人,他和孔融、祢衡可能是三国时期最有天分的三个名流,可惜先后都被曹操所杀(直接或间接)。

曹操把控汉献帝后,对当时任职太尉的杨彪没有附和自己感到不满。恰好其时杨彪岳父袁术在淮南称帝,曹操短期拿袁术没办法却看到了打击杨彪的机会,就拿杨彪与袁术是姻亲说事,构陷杨彪勾结袁术图谋废汉献帝,将杨彪打入死牢。他侥幸出狱后吓怕了,很见机地诈称脚疾,从此不理世事,直到84岁去世,终得善终。

鉴于老爹杨彪差点被曹操干掉,杨修乖巧多了,充当了曹操的秘书长(丞相主簿)。本来也算心腹,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数次犯了曹操的禁忌,特别是卷入曹丕、曹植的魏王世子嫡位之争,后来被曹操在一次行军中以 擅解“鸡肋”口令为由诛杀 。

杨震一共生有五子,分别为杨牧、杨里、杨秉、杨让、杨奉(不同于三国时期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出身黄巾起义军的将领杨奉),上面重点讲了杨震三子 杨秉 这一支系的传衍。长子杨牧这一支起初不甚起眼,但是 杨牧的第十四世孙(也就是杨震的第十五世孙)就是继秦始皇之后第二次实现中国大一统政权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辅佐杨坚取得政权的 越国公杨素及其儿子杨玄感 也是杨坚近支宗室,后来杨素的女儿成了唐高祖李渊的嫔妃;杨坚的孙女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杨妃是太宗内宫“四妃”之一,为其生下了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

杨震五子杨奉的后裔世系发展也很精彩,据有人考证,北宋时满门忠烈、一心报国的杨家将就是杨奉这一支的后人; 这一支最辉煌的要数“西晋三杨” ,其实“西晋三杨”严格的说应该是 “西晋四杨 ”,他们是杨奉后世子孙杨超的四个儿子的总称:分别是杨炳、杨骏、杨珧、杨济。只是由于老大杨炳早逝,所以主要是后三位作为是西晋的皇家外戚来辅佐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称之为"西晋三杨"。

"三杨"的势力如何了得?先是老大杨炳的女儿 杨艳 是司马炎的结发妻子——武元皇后,当初司马氏还是曹魏官员时,他老子司马昭为了通过联姻来提高门第而主动攀附弘农杨家;后来杨艳的堂妹也就是杨骏的女儿 杨芷 又接替过世的堂姐成了司马炎的的武悼皇后。

一家两皇后(武元皇后、武悼皇后)再加上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瓜分军国大权,不用想就知道有多厉害,直到白痴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炎的第二子)的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宗室夷灭“三杨”。

其实弘农杨震家族的显赫宗室后羿还大有人在,南北朝北魏孝文帝的外戚(论辈分为舅爷爷)杨播及其他五兄弟( 杨椿 、杨颖、杨顺、 杨津 、杨暐)这一支自北魏孝文帝至北魏孝庄帝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出了七位郡守,三十二位州刺史,杨播的二弟杨椿和五帝杨津更是位列三公,荣宠至极。杨播、杨椿、杨津这个三兄弟历经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四朝,“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在北魏王朝末年有着其他家族可以比肩。

弘农杨氏家族自东汉中期杨震崛起,影响力横跨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由于弘农杨氏后人 隋文帝杨坚 开创大隋帝国让家族一跃成为皇族而使影响力达到鼎盛。

到了唐朝,由于 隋唐两朝皇族有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 ,再加上出于血统高贵、政治平衡和接纳豪族等方面的考虑,唐朝大力推行 “李武韦杨”四姓联姻, 使得弘农杨氏在唐朝的势力和影响依然如日中天,不能不算是中国家族史上的一个奇迹。

弘农杨氏家族在传承过程中 以华阴为基础,先后衍生出观王房、越公房、新昌房、扶风房、上谷房、河中房、原武房等房号 。在唐王朝不到300年的立国时期内,出自这个家族的不要说上至皇母帝妃,如则天大帝之母杨氏、唐太宗的杨妃、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下至难以尽述的驸马王嫔;单是整个唐朝21帝任用的所有宰相中的所有12个杨姓宰相都毫无例外的出自弘农杨氏家族。

我们可以列举一下:杨震长子杨牧的第十一世孙杨士雄被隋文帝杨坚封为“观王”,这一支的后世子孙便以“观王房杨氏”自称。“观王房”为唐王朝贡献了三位宰相,他们分别是:观王杨士雄长子 杨恭仁 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两朝的宰相;第七子 杨师道 为唐太宗李世民朝的宰相;杨士雄的重孙 杨执柔 ,为武则天当政时的宰相,这三个宰相中杨恭仁和杨师道是亲兄弟,杨执柔又是前两个宰相的堂侄孙。

武则天的母亲是杨士雄弟弟杨士达的女儿。武则天临朝理政后曾对人说:“ 我要让武家和外家(即弘农杨家)的子侄在武氏王朝常有一人为宰相”。 于是在武则天长寿元年授杨执柔同平章事(宰相职务)。

杨震第十五代孙 杨播 (扶风房杨播与其旁系先祖“西晋三杨”中的杨播同宗同名,应该是由于古代各房分居不同地域沟通不畅导致的)也是杨震长子杨牧传衍下来的一支,世居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一带),其子孙自称 “扶风房” ,杨播子 杨炎 为唐德宗李适朝的宰相。

杨震第五子杨奉传衍的“越公房杨氏”及其分支“新昌房杨氏”为大唐帝国贡献了五个宰相,即 杨弘武(杨武)、杨收、杨涉、杨嗣复、杨弘礼。 杨奉的十三世孙杨钧在后魏时为恒州刺史,封越恭公,后世子孙便以“越公房”自称。

越恭公杨钧 有四个儿子,长子杨暄的长孙就是后来隋朝赫赫有名的 越国公、丞相杨素 。第四子杨岳的第三子为杨弘武,他在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杨氏因同宗原因大力举荐下,当上了唐高宗李治朝的宰相;越恭公杨钧的第十一代孙 杨收 是唐懿宗李漼朝的宰相;杨收的侄子 杨涉 做过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李柷时期的宰相。

“越公房杨氏”始祖杨钧的第八世裔孙 杨於陵 因中进士出道,世居长安朱雀街南新昌坊,就成为”越公房”分支——“新昌房杨氏”始祖,杨於陵次子 杨嗣复 分别为唐文宗李昂朝、 唐武宗李炎朝的两朝宰相;此外杨素的侄子 杨弘礼 为唐太宗李世民朝的宰相。

杨震的第十二代孙 杨珍 (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人)任后魏上谷郡太守,举家迁居上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附近),杨珍就是“ 上谷房杨氏”始祖 ,后来杨珍曾孙杨顺出仕后举家迁往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就分支出 “河中房杨氏” 。河中房的大唐宰相就是众所周知通过巴结同宗族妹杨玉环而发达的奸相 杨国忠 。

杨震的第十三代孙 杨岐( 杨震五子杨奉的后裔)为后魏时吕州刺史,举家迁往郑州原武(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西),其子孙便以 “原武房杨氏”自称 。 原武房在唐代时出过两位宰相,一是辅佐武后及唐中宗李显两朝的 杨再思 ,一是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唐代宗李亨的 杨绾 ,杨绾是杨再思的从孙。

总之,隋唐两代,弘农杨氏从汉朝的“四世三公”时代进人道一个更加显赫无比的时代,他们把弘农华阴杨氏家族的贵盛与荣宠推到了极致,在唐朝立国的近300年间,弘农杨氏在辅佐唐天子安邦治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则集中地体现在十二位杨姓宰相身上。

因此,大唐时期也是杨姓历史上值得荣耀的朝代之一。弘农杨氏历经大唐十二位宰相安邦治国的丰功伟绩之后,北宋时期又传衍出了一个满门忠烈、精忠报国的家族,这就是名垂青史、妇儒皆知的杨家将,他们为弘农杨氏,又添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华彩注脚。杨氏先祖若灵魂有知,当含笑九泉。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如果您还满意,请顺便给我这篇参赛文章点个赞呗:

FTN征文大赛 |史记 FTN通证“横空出世”记

曾略一房下传第八世孙曾致尧(950-1007年),字正臣,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第,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体察百姓疾苦,颇有政声,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曾致尧一生著述甚多,著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曾致尧的裔孙曾巩、曾布都是杰出的人物。曾布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曾巩也为嘉祐进士,世称南丰先生,官至中书舍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致尧的后裔曾广渊、曾广新昆仲同迁粤东兴宁县,分居九龙岗、龙归洞。曾致尧的第五子曾易占的后裔由赣入闽,在宁化短暂居住后,又直下汀江中游,迁入闽西上杭县十二铺水南里。闽西上杭县十二铺水南里的曾氏后裔又有分迁粤东镇平及闽中福州府的。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据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说:“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1112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江阴曾氏续修宗谱》载:“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海虞曾氏家谱》载:“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曾有昌奉旨出仕琼州统帅,举家迁居于琼。曾有昌(1201-1294年),字仁伯,能文善武,具有儒将风度。他在琼举办学堂,抚庶安邦,政绩卓著。他的5个儿子都入仕为官。其长子曾元谨任督视江淮军马;次子曾元瑜任沿江招讨使;第三子曾元琮任徐闻县尹;第四子曾元琦任安抚使;第五子曾元珍授元帅府经历,元大德三年(1299年)海寇侵境时,仅只19岁的他仍率兵征战,殉职沙场。曾有昌一族在海南繁衍生息,其后裔遍布海南各地。因此,大都海南曾姓尊曾有昌为曾氏入琼始祖。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曾立的第十五世孙曾纡惇由江西南丰迁居宁化石壁。曾纡惇为曾据后裔。(宁化蕉岭《曾氏族谱》)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原居将乐县盖阳大坪堡(明成化六年后属归化县,今为明溪县盖阳镇大坪村)的曾传华迁居将乐陇源村山坊自然村。将乐陇源村山坊自然村为曾氏单姓村。宋时,曾庆禄,字元朗,官至总戎指挥,携子曾五二自江西南丰迁居宁化会同里(今曹坊乡)马龙坪。曾庆禄为曾洪立的第九世孙、南城张家山曾氏始祖曾定的第五世孙。曾五二有9个儿子。元延祐三年(1316年),曾五二的长子曾智先徙居潭飞漈(南城堡)又曾洪立的第十六世孙曾曾孟元,授福建汀州府通判,致仕寄居清流县。(宁化方田(南城)、曹坊(曾家背)《曾氏族谱》)元末时,曾裕振(宁化中彦的第十六世孙)为奉政大夫,因避元末兵乱,由赣州迁居福建宁化。(嘉应州石坑、阜山《曾氏世系》)元末明初,曾巩后裔从江西省南丰徙迁至建宁县均口乡、里心下坊湾、曾家。明永乐九年(1411年),曾冕从江西石城徙居石家庄,明正统元年(1436年)迁徙宁化方园里(方田)。其后裔分衍江西的石城、宁都,福建的延平、松溪、寿宁、浦城、汀州、归化、嘉应州及四川省等地。(宁化方田《曾氏族谱》)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曾宗仁、曾宗理兄弟随舅舅廖高叔从江西南丰迁徙至明溪盖洋大陂。据明溪盖洋镇大坑《武城曾氏族谱》载,曾宗仁、曾宗理系曾珪第五子曾隐的后裔。曾宗仁的儿子曾仁智迁居新桥增坊(三元区岩前增坊)。其第四世孙曾元勤、曾元俭迁居宁化龙王潭;曾元忠迁居清流;曾元恕、曾元懋迁居明溪曾家埠。明溪曾氏后裔播迁至将乐山坊、福州等地。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曾洪立第六十二世曾肇(讳开,号介)自清流徙居宁化大唐边,后衍龙上里、曾家背等地。(宁化方田(南城)、曹坊(曾家背)《曾氏族谱》)明代时,江西南丰县的曾姓族人迁居福建明溪县夏阳镇瓦溪村。这支曾氏先祖郡望山东武城,后迁徙湖南宁乡,又从宁乡迁居江西南丰。明末清初,武城曾参的六十三代裔孙曾荣参加抗清斗争,失利后隐居将乐县阳岸都大磜上村(今光明乡台上村大磜上自然村)。他成为这一支派将乐曾姓的开基祖。此后,曾荣的部分后裔相继迁居光明乡渠许村黄岚自然村、界源村沙溪自然村,万安镇万安、良坊、孙坊等村,安仁乡泽坊村五福墩(现该自然村已不存在)、新洋等自然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福建明溪县夏阳镇瓦溪村曾氏开基祖曾闻光的第三世孙曾兴发迁居将乐县南胜都下坑村(小拔村辖属自然村),成为将乐这支曾姓的开基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曾兴发的第三世孙曾广光和曾广儒分别从将乐小坑村迁居将乐县的水东村(小拔村辖属自然村)和大布村(今古镛镇山门村辖属自然村)。后来,留居在下坑村的曾氏也陆续移居小拔村水东、杨厝、下瑶等自然村。曾广儒的部分后裔相继移居将乐的曾厝、溪口村(古镛镇桃村辖属自然村)和乾滩村(水南镇辖属村)。现小拔村水东、杨厝、下瑶等3个自然村曾氏已续17代,有59户,近300人。清至民国时期,江西南城、南丰和福建长汀县等地曾姓族人陆续迁徙将乐的溪南、三班、水南、新兴等地。民国25年(1936年)在万里长征的湘江战役中,一些长汀籍的红军战士失散,其中曾繁珰、曾祥祯、曾祥棣三人由湘赣入闽,经顺昌县洋口镇流落将乐龙栖山等地谋生,并娶妻生子。新中国成立后,这三人的部分子孙已移居将乐县城百花等社区。抗战时期,福建沿海地区部分曾姓居民避难来到将乐县城和高唐等村居住。抗战胜利后,他们中的部分曾氏留居在此。20世纪50至60年代,福建惠安、莆田、仙游移民到将乐;福州等地知识青年到将乐插队后留居将乐。1958-1959年,闽清、长汀等地曾姓族人到将乐森工企业就业而定居于此。三.迁移南宋时期,由于避战乱,宁化部分曾氏族人迁徙广东长乐县,其后裔播迁至广东的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地。(见宁化蕉岭《曾氏族谱》)南宋末至元初时,曾纡惇的裔孙曾桢孙迁居广东第乐,曾佑孙迁居广东兴宁。(广东《梅县志》)曾六十四郎从宁化石壁迁居福建上杭,后衍永定、石城,续衍台湾。(平和、台湾《曾氏族谱》)明初时,宁化曾裕振有两个儿子。长子曾天秩,号顺辰,元朝进士,官至大理寺。曾天秩去世后,其妻聂氏率丈夫的弟弟曾天祯及自己的4个儿子迁居广东梅州。曾天秩4个儿子的后裔散播广东归善、和平、蕉岭以及江西等地。(嘉应州石坑、阜山《曾氏世系》)明代始,建宁曾姓部分后裔迁陆续徙至江西省广昌、南丰等地。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曾贤善(字宇文)从宁化招贤里迁居石城新田上。(《翠华曾氏重修族谱》)清代时,将乐曾荣的后裔迁居顺昌县大干乡甲地村、邵武市张厝乡。

但是,关于普济的早年身世,五台上留下的清代碑文却存在着与九宫道经卷完全不同的记载。最完整的记载是光绪十八年《钦命五台山敕建万圣佑国南山极乐禅寺碑记》:“当佛像已古,庙貌未新,兴修无力。适来善绅,则有蓝翎守备李公得胜,系直隶宁晋县人,同治年间投营,忠勇为国,屡著战功。历蒙钦命河南提部院李,钦差会办宁夏防剿事务、广东陆路提督张,钦命绥远城将军定保奏,奉旨李得胜着以蓝翎守备尽先补用。钦此。同治十二年告假回籍省亲,父母辞世,遂无志功名。光绪元年赴南山寺,皈依圣福禅师,法名普济,受戒修行,呈明抚提部院存案。”[8]  根据这份碑文,普济系行伍出身,积功至蓝翎守备,直到同治十二年才离开军队。而其从军时,父母还健在。王见川据此认为九宫道经文有关普济早年身世的记载全然是虚构的。2008年,龙泉寺住持悲明法师撰写的《普济化公墓碑》,也采信了这一说法。  但是,这份碑文有关普济身世的记载疑点比九宫道经文还要严重。  五台山极乐寺在光绪十八年以前涉及普济的碑文还有三块。一是光绪九年正定府举人李自蹊所撰:“我朝乾隆盛世,奎老禅师复兴。其中道光十年,玄化和尚又加补葺。咸丰六年,圣伏和尚与徒教心亦添修功。至于光绪三年,本蓝教化和尚发大愿力,奋然一新,大阐宗风。”此碑于普济以前身世不着一字。  光绪九年的另一块碑文《五台山大万圣佑国南山极乐寺重建万人碑记》,[9] 虽然残破,有些字迹难以识读,但透露出李向善早年生平的许多重要信息,更证明了光绪十八年碑文的作伪。碑文中叙述了李向善上山修庙的经过:  第o代心公专心致知,o子维o,有志于安泰,无意于世务。佛殿砖椿尽皆颓废凋残,瞻拜之际,痛彻五内。法从缘起,道因人立。适遇教化,系赵州宁晋县李o[韶]子,o为笃信美o,历名山胜地而不周览。及来朝台,适遇云游罗汉僧大师暗示,登临本寺,顿悟前因,恍若旧境,发心依静玉伏公和尚披剃,依京都法源寺静涵和尚圆具。  这一大段叙述普济来台经过的文字,丝毫没有提到他从军的重要经历,而泛泛谈其“历名山胜地而不周览”[10] 。碑文最后列有一大堆捐助人、经理人等名单,列于主碑,可见均为十分重要的人士,其他人名刻在另外二十七块碑上。主碑上赫然载有九宫道经文记载的重要人物魏王氏和李修正的名字:  大  功德主直隶赵州宁晋县庞庄村  魏门马氏  魏门王氏  魏  玉山李韶李明中李云成  光兴李修李修正李二丑  功德主直隶正定府元氏县王 村  柳门周氏  马头村王敬王凤云

从书写格式来看,魏王氏居中,柳周氏降格列名,可见其地位重要。其他二三十两银的捐助者虽名列在前,却无“大功德主”之名号,而有此名号的人却无捐助数额,或多为已故之人。其中李韶是李向善的父亲,李明中是其四兄。魏王氏、李修正、李向善均为同村人,也是这块碑文透露的重要情况。碑文将李姓置于魏门之下,显然不是按照血缘辈份,而是依照魏李两家在庞庄村教门中的地位排列。其他九宫道经文中不见记载的“中台老母”魏马氏赫然列于魏王氏之右,证实了《弥勒九转家谱》关于魏李两家在庞庄村这支教门中不同地位的记载,具有相当的可靠性。这些深藏在乡村社会中的秘密,只有已是普济的李向善知道。  从这块碑文中,“经理人”名下还可以识读出的重要人名有周俭、吕秉章、田普、刘太荣、李和玉、冉成文、郭殿魁、孟广业、吴英俊、时克俭、乔喜成等,都是早期九宫道十二都盘的头绪。其中,中九天聚德都黄庭宫教首周俭为这项工程的监工,与他负责中宫事务的身份完全相符。  这块碑文几乎毫无掩饰地完全印证了九宫道中关于魏王氏、李修正与李向善之间密切关系的传说。  光绪十一年由传戒方丈智彻撰文、李自蹊书写的碑文,再次明确提到了普济的来历:“今有赵州宁晋县庞庄村李韶之子在五台山南山寺依静玉伏公和尚祝发,法名教化,号普济。”  光绪九年、光绪十一年的碑文都记载了普济的身世,只字未提李向善这个最重要的候补蓝翎守备身份,而却以一个名不经传的乡下农民“李韶”之子勒于石碑。这说明,至少在光绪十一年之前,普济根本就不存在这种退伍军官的身份。  问题是,何以光绪十八年的碑文中普济突然有了“候补蓝翎守备”的身份呢?稍看碑文,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年,普济收了一个重要弟子,此人是“蓝翎守备胡公治国,系徐州宿迁县人。自咸丰年间,久事戎行,多著战绩。历蒙钦差河南团练大臣毛,钦命河南抚提部院李,钦命绥远城将军定,钦差会办宁夏防剿事务、广东陆路提督张,钦差大臣陕甘爵阁督部堂左,钦差帮办新疆军务大臣金遽保汇奏。光绪五年奉旨:花翎尽先补用副将、固勇巴图鲁胡治国着补副将,后以总兵尽先补用,并偿换哈齐香阿巴图鲁名号。钦此。”一个在任副将、候补总兵放下屠刀,遁入空门,拜普济为师,在普济看来是件十分荣耀的事,竟至于立碑纪念。但是,普济军功的保举人除咸丰年间、光绪年间没有之外,其他人如李鹤年、张曜、定安竟与胡治国完全相同,身份作伪之迹昭然。普济和法名隆法的胡治国拉了承恩公、乾清门头等侍卫志钧作为立碑人,使得山西地方官再也不会怀疑普济的出身。  经过光绪十八年的立碑,李向善重塑了他的个人身世和身份。这时,他已经在佛教界声誉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德高僧:  光绪三年 助修南山寺完工  光绪七年 到京师法源寺,参加由昌涛法师主持的“三坛大戒”  光绪九年 重建极乐寺完工  光绪十年 为临济宗四十一代传人,法名杲化[11] ;升任极乐寺住持,举办大道场、开戒坛,时达一百零八天  在世人目光聚焦的背景下,普济“邪教”出身的经历暴露的风险日益增大,必须有一份可以向世人交代的“履历”。仅为收徒而立碑这样的异常之举以道出普济的新出身也就不难理解了。与此相配合,在立碑交代新履历的同时,普济还将慈禧御笔“真如自在”勒石公布。[12]

有没有姓达的,汉族。

你好有的达(Dá 逹)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姬姓,为颛顼帝之后;一说出自回族中的达姓。目前该姓氏在我国分布较广,曾出现过达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