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的利刃——环首刀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虽远必诛的利刃——环首刀,第1张

虽远必诛的利刃——环首刀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

从周代开始出现环首长刀一直到抗日战争中的环首抗战大刀,环首刀是贯穿整个中华冷兵器的一个标志。

大汉骑兵之脊梁,中华民族汉唐两朝之“魂魄”

1993年,盗墓者在连云港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发现一处汉墓群,并打开了其中的一座墓葬,当地政府获得消息后,及时制止了盗墓者的行为。由于被掘墓葬的棺盖已经被打开,当地文物保护机关决定对此墓群中的六座墓葬进行保护性发掘。

在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23枚木椟,133枚竹简,其中名为《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的竹简上记载了汉代东海郡武库的库存装备种类和数量。竹简上写道,东海郡武库储存有99901件长剑和99901件盾牌,这说明直到西汉末年,剑盾还是步兵的标配装备之一。

但整体来说,从西汉早期到末期,环首刀的装备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这段时间里,环首刀逐渐代替长剑,成为士兵的主要装备之一。随着骑兵的发展,在东汉末年环首刀彻底取代长剑。在那之后它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横跨过 300年时光直达隋唐。

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疆土劈出了万里波涛,诚为中华民族汉唐两朝之“魂魄”。

环首刀简述

环首刀由刀刃、刀茎、刀环三部分组成,汉代环首刀刀刃与刀茎的宽度基本相当,刀环位于刀茎末端,刀刃、刀茎、刀环三者为一体打造而成。汉代环首刀除了极少部分柄较长可以双手握持的双手刀以外,基本都为单手刀,刀柄较短。

环首刀的刀刃狭长平直,部分刀的刀刃会有微微内凹,有人认为这种内凹是受北方游牧民族或中亚地区民族影响所致;环首刀刀背厚实,适于劈砍。多数环首刀没有护格,个别环首刀会装有护格;环首刀一般为铁制,铜制的很少。

环首刀依据长度可分为长刀、短刀、中等刀。全长超过100cm的为长刀;全长在35~60cm之间的为短刀,全长在60~100cm之间的为中等刀。目前出土最长的刀为146厘米,系1987年出土的三国时期刀。

环首刀名称来源于刀柄上的环,在古代刀柄末端被称为刀首,上面加个环自然就是环首,环首刀因此得名。环首的作用在于防止刀脱手。环首上大多用丝线和绸缎布匹缠绕,士兵作战前,将环首缠在手腕部,由于手腕处和环首刀相连,即便脱手也不至于丢失。

粗大的铁环同时起到配重调节重心的作用。

汉环首刀非常锋利。最高纪录是斩断了15根一束的稻草。(注:将若干根稻草捆成一束,然后用头发丝将这束稻草挂在木杖上,以刀斩之,稻草断而头发丝不断才算是好刀剑)

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罗马也因此走向了灭亡,而南匈奴则并入了中华,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消声灭迹。

匈奴当时的兵器以刀剑为主,多以铁制成,还有少量的铜刀。刀大多安装有木柄,分直背弧刃、弧背直刃、直背直刃等几种形制,刀鞘带有装饰物。匈奴短剑具有较明显的鄂尔多斯式短剑的风格,双刃,柄末端常装饰有动物纹饰,长剑一般长1米左右,双刃。

匈奴短兵器在辽阔的帝国疆域内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匈奴族特点,与其他民族的兵器有较明显的区别。

环首刀单面开刃、厚脊,加上强弩铁戟的长短程配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间,汉朝派将卫青、霍去病屡败匈奴,收复了被占领土,巩固了北部边防。同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乌孙等,夹击匈奴。匈奴在强大汉军的打击下屡屡败北,受其奴役的少数民族乘机摆脱控制。

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又不断加剧,几个单于争位,内讧不已,匈奴终于分裂为南北两个部分。

公元87年,鲜卑进击匈奴,斩北单于,大掠而返。此时北匈奴四面受敌,难以在原地居住,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迁。由此引发了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大迁移,罗马也因此走向了灭亡,而南匈奴则并入了中华,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消声灭迹。

实物赏析 : 汉桓帝随身佩刀——永寿二年错金环首铁刀

2011年,国家博物馆征集到一把错金环首铁刀,该刀长798cm,宽3cm,厚07cm,刀脊有铭文54字,为“永寿二年二月濯龙造廿灌百辟长三尺四寸把刀堂工刘满锻工虞广削厉待诏王甫金错待诏灌宜领濯龙别监堂衡监作口妙北主”字样,刀柄有铭文6字,

为“濯龙持作百辟”字样,此刀为现存汉代钢铁刀剑中铭文最多的一件。

铭文中的濯龙即濯龙宫,濯龙宫所造刀剑专供皇帝使用,因此此刀应为汉桓帝随身佩刀,现存汉代刀剑中,以此刀的使用者地位最高。

汉桓帝随身佩刀——永寿二年错金环首铁刀

古文献中也有有关西部少数民族种麦、食麦的记载。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

《史记·大宛列传》等记载,中亚的大宛、安息等地很早就有麦的种植。《汉书·赵充国传》和《后汉书·西羌传》也都谈到羌族种麦的事实。

商周时期,小麦已入中土。春秋时期,麦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一个人如果不能辨识菽麦,当时成为了没有智慧的标志。此时,麦已然成为当时各个诸侯争霸战中最重要的物资。产麦区也成为战略要地。

据《左传》的记载,当时的小麦产地主要有现在河南温县西南的温,现在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的陈,现在山东北部、东部和河北的东南部的齐,现在山东南部的鲁,还有地跨黄河两岸的晋。但据遗址发现的碳化小麦,实际的产地要超出史书的记载。

当时的小麦种植主要集中于各地城市的近郊区。这种情况到汉代仍然没有改变,东汉经学家伏湛在给皇帝的疏谏中提到“种麦之家,多在城郭”。

小麦虽然自西而来,但汉代以前主产区却在东方。《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部史书,书中所反映的麦作情况,与其说是春秋时期的情况,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当时鲁国的情况。

和鲁国相邻的是齐国,境内有济水。《淮南子》中说,济水宜于种麦,反映了当时齐鲁一带种麦的情况。事实上,春秋时期黄河下游的齐鲁地区是小麦的主产区,也就是范蠡所著《范子计然》中所谓“东方多麦”。

这种状况至少保留到了汉代,江苏东海县尹湾村西汉墓出土简牍上有关于宿麦种植面积的记载,反映了西汉晚期当地冬小麦的播种面积情况。

春秋时期,小麦自身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当初小麦由西北进入中原之时,其最初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法可能和原有的粟、黍等作物是一样的,即春种而秋收。

上海濒临的海是东海。黄海以南的中国东方海域,长江口至琉球群岛都称东海。东海是由中国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东海的海湾以杭州湾最大,流入东海的河流有长江、钱塘江、闽江及浊水溪等。流入东海的江河,长度超过百公里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东海的主要江河。

东海66℅的面积为大陆架,宽度超过600公里。东海的东部为弧状的大陆坡与冲绳海槽,最深处在台湾岛东北部,深达2322米。大陆坡长1100公里,平均宽35公里。远离大陆的大陆坡上发育有众多深切大陆坡的海底峡谷,其规模往往超过陆地上河流形成的大峡谷。

在中国东海的中、南部大陆坡上,已发现有超过14条规模不等的海底峡谷,长10-50公里,宽1-15公里,下切深度50-500米,平面形状呈鹅掌形、树枝形或蛇曲形,有的海底峡谷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底。

东海,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境内大贤庄旧石器文化遗址为人类早期活动遗存。到过东海县的人都会奇怪:东海县原来不靠海啊!细心的人还会发现,离东海县最近的海是黄海,并不是东海。有人开玩笑说:“应该叫黄海县。”真正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东海的地名说起。

秦朝

秦代以前,东海泛指的是我国东部海域。直到明代,才将原东海北部称为黄海,南部仍称为东海,其海域始和今日东海相当。从秦代首设朐县起至今,东海县建置的历史已历经2200余年。其间,无论建置多么复杂,治所变迁多么频繁,东海县的命名总是和我们东部这片浩淼无垠的大海有关。

东海县域有明确的行政建制始于秦代。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秦国,首设朐县,县城在现锦屏山西侧,并将朐县作为秦国的东方国门,修建了一座象征国门的标志——秦东门阙,此事司马迁将其作为国之大事而载入《史记》:“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今东海一代境属东海郡朐县。这是东海名郡之始。

西汉

汉承秦制,西汉末年,仍设置东海郡,郡治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县北部)。《汉书·地理志》载述,东海郡下辖三十八个县。1992年,在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两公里处的高岭上发掘了尹湾汉墓群,在六号汉墓出土了包括《东海郡吏员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等在内的23枚木牍和133枚竹简,证实了六号墓下葬的年代为西汉成帝元延三年(前10年),墓主人是一位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的师饶。虽然东海郡下辖三十八个县,但位于今东海县范围的仅有三个县:朐县、东安县和曲阳县。其中朐县沿袭秦朝县城在现锦屏山西侧,东安县县城在今石榴街道东安村一带,曲阳县县城在今曲阳乡境地。

东汉

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东海郡范围缩小,全郡辖县十三个,朐县为其中之一,曲阳县划出东海郡,归下邳国,东安县废撤。东海郡和下邳国均属徐州。

研究表明, 在晚白垩世之前, 华南大陆以东并无东海, 而是古太平洋相伴 晚白垩世以来西向运动的东海块体最终与华南大陆发生拼贴, 并在其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现今东海的陆架盆地和冲绳海槽, 奠定了东海陆架、陆坡和沟-弧-盆构造地貌体系 海平面的升降刻画了东海海底的地形地貌, 尤其是15ka BP末次冰期结束后, 海平面一直上升, 不仅形成了现今东海宽广的水域, 而且也因为陆源沉积输入和海洋动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了包括水下三角洲, 陆架广泛发育的线性潮流沙脊, 以及陆坡区的峡谷群等在内的丰富地貌。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不断,各种兵器也竞相发展,种类繁多,再加上骑兵的不断发展,士兵在马上用的兵器也越来越讲究长度和锐利。比如商周时期,原本是短兵器的戈,逐渐演化成柄长三米的长戈、长戟等。

当时还出现了一种新式兵器,叫“铍”,也有些书上称之为“铦”或者“锬”。

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青铜铍,是1971年在河南新郑白庙范郑韩故城出土,长318cm,刃宽35cm,锋尖刃长,身细脊高,装上木柄后,杀伤力很高。上面的铭文,大意是“三十三年,郑令郭 、司寇赵它、库工师皮耴、冶尹启造”,属于战国时期韩国兵器。

“铍”形成于何时不知道,但史书上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556年。

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左传》

查资料可以发现,“铍”的别称“铦”和“锬”,都有长矛的意思,这是因为“铍”看起来确实像长矛。不过,“铍”比一般的矛头更长,准确来说更像当时的短剑,所以“铍”刚出土时,人们曾错把它归于剑类。

后来,日本考古学家林巳奈夫根据传世的“战国八年相邦建信君剑”(现已经改成战国八年相邦建信君铍)的拓本,第一次把这种剑纠正为“铍”,从此“铍”在兵器类中才有了一席地位。

近年来,随着更多青铜铍的出土,证明了林巳奈夫的正确性。

由于铍杀伤力惊人,所以各国都有,尤以秦国为重。当时,秦国的军队都是弩兵在前,拿着长达4米的铍和戈在后面,气势凌人,苏秦就曾说秦军是“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铍到后期,还发展出带有护手格挡的“铩”。

到汉代时,铍更是军队中使用最多的长兵器。1993年,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文书,内有一件《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是公元前13 年武库中的武器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人们发现铍的数量最多,为451222支,远比矛(50178支)、戟(78392支)多和铩(24170支)。由此可见,秦汉时期,铍已经是最有杀伤力、使用数量最多的长兵器了。

众所周知,长兵器一头很重的话,是很难拿起来的,更别说战场使用,所以后来铍逐渐为长矛,也就是隋唐时期的马槊所代替。

孤山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2107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422。邮政编码为467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5,车牌号码为豫D。孤山村与文庄村、文集村、月台村、栗林店村、养凤沟村、府君庙村、石院墙村、毛洞村、和平岭村、刘东华村、瓦房庄村、常村村、西柳树王村、下马庄村、暖泉村、艾小庄村、李家庄村、金沟村、金龙嘴村、大娄庄村、大毛庄村、柴巴村、五间房村、响堂村、黄湾村、西刘庄村、孤古岭村、葛河村、中马村、杨林庄村、南马庄村、李九思村、马顶山村、罗圈湾村、赵岭村、尹湾村相邻。

孤山村附近有叶县县衙、叶公陵园、叶县真武庙、叶县楚长城遗址、澧河石桥等旅游景点。有酱焖鸡、叶县岩盐、张武岗红薯、湛河鸭蛋、张集硬面馍等特产。

《水浒传》是一部大书,主要是写宋江、卢俊义、林冲等梁山108将,先是被逼上梁山,而后接受朝廷招安,最后攻打辽国,平定田虎、王庆和方腊,功成名就的故事。当然,书中也写到了很多宋代文化。比如好汉爱在头上簪花,高俅靠蹴鞠得徽宗宠信,燕青和鲁智深等人一身漂亮的刺青花绣等,也能反映宋代簪花、蹴鞠和刺青文化。

除了这些外,书中第二回还提到了“手本”。

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

“手本”在水浒中只提到两次。后面,高俅觉得王进“既有手本呈来”,本人却没到,他还大怒,认为王进是装病搪塞他,由此引出了王进携母出逃的情节。

这里的“手本”是指什么?是否如一些人所说,相当于古人的名片呢?为什么高俅到任当天,下面的官员要呈上自己的手本?手本上会写什么内容呢?

其实,把“手本”比喻为古人的名片,并不十分准确。下面,个人就以“手本”为切入点,浅说中国古代的名片,以及水浒中“手本”的意思。

从“谒”到“刺”

古人在拜访、求见他人时,要带着写上自己姓名、身份等内容的文书,这个文书最早叫“谒”(读音为yè)。

“谒”在最初,是动词“说明,告诉,说话”的意思,《尔雅》中说:谒,告也。“谒”还有“拜见,进见”之意,《列子》中“越日偃师谒见王”,这里的“谒”就是拜见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再后来,“谒”动词名用,引申为“拜见他人时所用的文书”。

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专门拜见他人所用的“谒”。

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史记》

这里的“谒”,属于名词,指的是是拜见他人所用的文书。张仪大概病逝于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他拜见苏秦则是在20年前。这就说明,早在2300多年前,“谒”就已经出现了。

“谒”的使用比较正规严肃,这从上面的文字和格式能发现。

1993年,连云港东海县尹湾村发现汉代家族墓葬,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其中就有西汉功曹史师饶等人的“谒”。从这些“谒”(正反面都有字)可以发现,不论正面还是反面,所写的内容,字的格式,都不是随意的。

除《史记》外,《汉书》等史料中也多次提及“谒”。但是,从东汉开始,《后汉书》《裴注三国志》《晋书》等史料中,“谒”的使用次数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刺”。

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裴注三国志》

这里的“刺”,功能和“谒”一样,不过因为上面写了官爵和地名,所以也叫“爵里刺”。不过,“刺”与“谒”在细节方面也有区别,“刺”的使用没有“谒”那么讲究,使用场合比较随意,形式也自由一些,来看看出土的“刺”就明白了。

2004年底,南京市大光路曾发现一座砖室墓,即三国东吴薛秋墓,这座墓没有被盗掘过,保存很完整。经过抢救性发掘之后,人们在墓里看到了5件关于薛秋的“刺”。另外,两晋时期的吴应墓,三国朱然墓中也曾出土“刺”。

通过这些“刺”可以发现,“刺”只是一排字,但分上中下三部分(有些只分两部分),上面写个人姓名,中间写所为何事,下面则写个人的字。比如吴应墓中有三枚“刺”都写着“弟子吴应再拜 问起居 南昌字子远”。

“谒”和“刺”并不止一种,比如上面提到的“爵里刺”,其实就是“刺”的一种。这种“刺”适用于官场,因为古代官员交往看重对方地位、身份甚至属地,所以爵里刺上会写着爵位和地名。因为写的内容多,“刺”不得不加长,所以也叫“长刺”。

在唐代之前,“刺”基本都是细长的木片制成;唐宋时期,“刺”都用纸,故而当时也叫“名纸”。除此之外,“刺”在当时还有“门状”“手状”“手刺”等。元代时,“刺”又叫“拜帖”,而明清时期,“刺”则叫“名帖”。

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也说“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可见“刺”与“帖”之别,是因为材料不同。

从“名帖”到“手本”

唐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士族门阀的消失,官场越来越看重门生关系。这其中,“名刺”发挥了重要作用。到明清时期,官场上互相投递个人名帖,甚至成了基本的交往礼仪。官场交往,忌讳犯错,不同场合,不同关系,不同事情,需要用到不同的名帖。

基于此,明清时期的名帖出现了很多种类,比如“副启”“札谕”“手奏”等。这其中,就有一种名帖叫“手本”。

明初时期,手本意思很多,可以是公文副本,也可以是情况说明的凭证(比如告假),甚至可以是物品清单。公文手本多是下级给上级汇报事情或者请示问题所用,后来逐渐成为专门用于下级拜谒上级的名帖。

但是,即便作为名帖的手本,其实也不止一种,比如“官衔手本”“履历手本”等。

先说官衔手本。官衔手本比较简单,上面一般只写官职、姓名,末尾则可以写“叩”“叩见”。有时也可以不写官职,比如给自己的上司,因为双方很熟悉,所以名字前面加“门下”就行。

鲍文卿领着儿子走到贡院前香蜡店里,买了一个手本,上写“门下鲍文卿叩”。——《儒林外史》

还有履历手本。履历手本,顾名思义就是写着个人履历的手本,比官衔手本复杂一些,上面不仅要写个人姓名、官职,还要写个人年龄,家乡在哪里,之前担任过什么职位,甚至有无娶妻,妻子是谁等。

这一点,从《金瓶梅》里的履历手本能看出来。

便道:“小弟已具了履历手本在此。”一面叫写字的取出,荆都监亲手递上,与西门庆观看。上面写着:“山东等处兵马都监清河左卫指挥佥事荆忠,年三十二岁。系山后檀州人。由祖后军功累升本卫正千户。从某年由武举中式,历升今职,管理济州兵马。”——《金瓶梅》

另外,清代小说《听月楼》中,提到过“即取过宣状元履历手本一看,果填的聘妻柯氏”。如此可见,履历手本上还会有个人婚姻状况。

履历手本常用于下级官员第一次拜见上司,因为上司对其不了解,所以要看一下他的详细资料。

水浒中的手本

《水浒传》中,高俅做了太尉,到殿帅府就任。因为殿帅府官员是第一次拜见高俅,所以呈上的手本应该是履历手本。后面高俅说的手本,也是指王进的履历手本。

从上面也能看出来,履历手本其实和普通的名帖已经不太一样了。普通的名帖只写姓名、官职,与今天的名片基本一致;但是,履历手本则不同,它像是复杂版的名片,或者说更像今天的简历,这从名字也能看出来。

其实,明清时期的手本使用非常讲究,字体大小,纸张颜色等都有讲究,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西洋店镇下辖村委会包括西洋店居民委员会、尹湾村民委员会、贾营村民委员会、谭赵村民委员会、聂寨村民委员会、陈寨村民委员会、高台村民委员会、耿庄村民委员会、后岗村民委员会、西洋潭村民委员会、毛陈村民委员会、吴湾村民委员会、秦王村民委员会、小尹村民委员会、潘营村民委员会、王寺台村民委员会、马楼村民委员会、赵庙村民委员会、彭庄村民委员会。

虽远必诛的利刃——环首刀

虽远必诛的利刃——环首刀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