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姓的丹阳姓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戎姓的丹阳姓氏,第1张

戎氏,位列宋版《百家姓》第248位。其发祥地为江陵郡(湖北省江陵县)。

戎氏的姓源有三: 古西域有一獯鬻族,族中之女生了一子,神俊异秉,天赋宏才。此童随獯鬻族之人出兵时来到中原,暗中晋谒周太王,太王以诚相待,当时称西域为戎,成为戎姓之始祖。

戎氏中曾有“志在赈饥,募平江义粟;诗成出塞,拒京兆名媛”一联,是谓宋戎益任平江知府,岁荒时劝富绅输余粟赈饥民,众赖以活。唐戎昱作《元戎出塞》诗,京兆尹李鸾爱其才,欲招为婿,命其改戎姓,遭昱坚拒的典故。

秦末汉初,江陵人戎赐任连敖、都尉等职,在攻秦伐项之战中,戎赐因统兵伐敌立有战功,被高祖刘邦封为柳邱侯(八千户)。高后(吕雉)五年(前183年),戎赐让其子戎安国承袭柳邱侯一爵,自己退居淮阴。汉景帝初年(前156年),戎安国之子驸马戎嘉成被封为敬侯。因戎嘉成勤奋好学,才华出众,景帝下诏把先帝(文帝)设在曲阿(访仙境内)之东、嘉山麒麟岗之间贮置册书的册堂封赐给他。从此,戎嘉成就在册堂建住宅,造苍院,砌方井,建有一条驸马街,他营造出一座路平道畅,景色诱人的豪华庄园供家族及其后人世代相居。开辟了戎氏丹阳支,成为册堂戎氏的始祖。

嘉成迁册堂后,子孙繁衍,家业兴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苍院仙井及驸马名街成了商贾贸易往来的闹市,文人名宦游览观光的胜地。

但是,册堂戎氏家族在繁衍生息的岁月里,也曾累经沧桑,迭遭灾祸,致使后生家业萧条,子孙疏散,有的迁移扬州、广东,也有的迁移北直。至宋末元初,在这长达14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谱载戎氏仅为29世。戎嘉成的29世孙戎国治(太学生),因不愿出仕外族,携妻来到册堂寻访祖宗旧址,于是卜居此地。嘉成生谋、谟、淇、词、诰四子和一女归宿后册,将已成家立业的长子谋单独留在大山。到戎谋的孙子辈时,又有良知、良能、良相、良栋等孙迁居后册。戎国治为大山戎姓始祖。

大山戎氏从元朝至清末,经600多年风雨,历传17世。除有11户迁居后册、大园、栅口里、戚里、梅村、吕城、木桥、春塘、江阴、句容等地外。留下来的只有14户,其中有9户无子孙后代,实际上其后代仅有5户。可见,大山戎氏昔日家业萧条,人丁稀少。大山和册堂世代繁衍,继往开来,绵延至今已经历了22世,丹阳戎氏主要分布在陵口、新桥、埤城、后巷、访仙、皇塘、云阳等镇。至2000年5月8日,全市在籍戎氏宗人达6022人。

大山戎氏与册堂戎氏原先合组一卷族谱。民国31年(1942年),大山戎氏18世孙俊健、俊傅及19世孙祥祺、祥祦、祥礻几等人分修了大山戎氏族谱。1997年大山戎氏20世孙启(益民)等人再修,详细记载了大山戎氏22世的历史。

大[大,读音作dā(ㄉㄚ),亦可读古音为dū(ㄉㄨ),但不可读作dà(ㄉㄚ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后裔,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庭氏的炎帝传政八代,其后裔有迁徙至中国北部地区者,逐渐与当地土著融合,他们取祖先炎帝的称号“大庭”为姓氏,后将复姓“大庭”省文简化为单姓“大”,形成了大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太昊伏羲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太昊伏羲氏之后裔有诸多以大字领头的复姓,如大騩氏、大隗氏、大嵬氏、大庭氏、大野氏、大陆氏、大心氏、大叔氏、大敦氏、大巢氏、大业氏、大戴氏、大连氏、大廉氏、大费氏、大理氏、大效氏、大利稽氏、大戎氏、大季氏、大繇氏、大姬氏、大敖氏、大康氏等,约有二十四个之多,后有人省文简化为单姓“大”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古渤海国粟末靺鞨族大庭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称谓为氏。

在古代渤海国舍利女真语中,“大”就是泉水的意思,读音作dā,在女真语中用来尊称长辈,在后来的满族索伦语中则读为dū音。古渤海国后被契丹族的辽国灭掉,其国王族贵胄以先王姓氏为传。

另外,清朝满洲姓氏中有赫舍里氏,其后人有改汉字单姓为大氏。今山东省寿光县有个村落名大家洼,其中的大氏族人或为炎帝后裔或为满洲族人。少数朝鲜族大姓是以朝语发音注汉字,与我大姓不同。

得姓始祖:炎帝、大祚荣。

二历史名人:

大挞不野:(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完颜宗干皇妃大氏之父;渤海人(今黑龙江哈尔滨阿什河)。著名金国将领、重臣。

三 皇帝国君

乞乞仲象:(公元?~?年),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典国之主,渤海世祖烈王(追封),在位时间从公元?~?年为期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祚荣:(公元?~719年),靺鞨族(女真族),乞乞仲象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开国之主,渤海太祖高王,在位时间从公元699~719年为期二十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武艺:(公元?~737年),靺鞨族(女真族),大祚荣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二代国主,渤海光宗武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19~737年为期十八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钦茂:(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武艺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三代国主,渤海世宗文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37~794年为期五十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元义:(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钦茂族弟;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四代国主,渤海废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94~794年为期仅数月,终年岁数待考。

大华玙:(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钦茂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五代国主,渤海仁宗成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94~794年为期数月,终年岁数待考。

大嵩璘:(公元?~80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钦茂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六代国主,渤海穆宗康王,在位时间从公元794~809年为期十五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元瑜:(公元?~812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七代国主,渤海毅宗定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09~812年为期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言义:(公元?~81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大元瑜之弟;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八代国主,渤海康宗僖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12~818年为期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明忠:(公元?~81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九代国主,渤海哲宗简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18~818年为期半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仁秀:(公元?~830年),靺鞨族(女真族),大祚荣之弟大野勃之四世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代国主,渤海圣宗宣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18~830年为期十二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彝震:(公元?~857年),靺鞨族(女真族),大仁秀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一代国主,渤海庄宗和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30~857年为期二十八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玄锡:(公元?~893年),靺鞨族(女真族),大仁秀之孙;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三代国主,渤海明宗景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71~893年为期二十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玮瑎:(公元?~906年),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第十四代国主,渤海明宗景王,在位时间从公元893~906年为期十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大諲撰:(生卒年待考),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著名唐朝时期渤海王国末代国主,渤海哀王,在位时间从公元906~926年为期二十年,终年岁数待考。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四。

寻根溯源

炎帝。姜姓出自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省渭河支流的岐水,在今陕西岐山之东,源出岐山),以居地命姓为姜。炎帝是姜姓的受姓始祖。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县西),建立吕国,再次被赐以祖姓,以续炎帝的香火。春秋时的齐国,其创立者是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由伯夷建立的吕国,在公元前六七八年被楚国所灭,由姜尚建立的齐国,在公元前二二一年被秦国所灭,在吕齐两国被灭亡后,其子孙都有以姜为姓的,他们尊炎帝为姜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姜姓,自夏商以来,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有显诸侯,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逐渐东移入陕,公元前六三八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几千年前炎帝出生的姜水,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而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汉初,居住在河南、山东的姜姓发展为关东大族,时刘邦采纳娄敬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姜姓被迫徙关中,遂居天水,此际,姜姓还有播迁于江苏、四川等地者。东汉末及三国,有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姜肱盛于江苏沛县,天水一支的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南),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居川。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姜姓为避战乱而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由于天水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直至唐代,天水仍是姜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并从中派生出九真(今广西、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姜姓,此支姜姓系天水分支,出自唐舒州刺史姜神翊。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姜姓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及广东琼山。明朝洪武年间,姜世良先迁至福建泉州龙溪县红豆乡,并于此发迹,其后世子孙又有由此移居于广东陆丰盐墩乡,在广东继续繁荣滋长,其十一世孙姜朝凤于清乾隆二年(一七三七)移居台湾,此期姜姓纷纷向中国南部闽、粤迁徙,而渡海到台湾者,又以来自粤籍居多。当然不乏移居海外者。如今,姜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北方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姜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三。

郡望堂号

姜姓在长期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

1、天水郡,西汉置郡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移治上圭阝(今甘肃省天水市);

2、广汉郡,西汉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堂号:姜姓以“天水”、“龙泰”、“稼穑”、“渭滨”、“敬睦”、“云磬”、“森阳”等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1、姜姓自炎帝神农氏以降,后裔分支命氏,共计为二百四十七个姓氏,可知姜姓起源之早。

2、姜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方,又盛于北方。

3、姜姓以孝行著闻。如东汉隐士姜肱,兄弟友善,常同被而眠,故有“姜被”之典故,又东汉广汉人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

4、姜姓字行辈份严谨有序。据一九一七年姜正芳所修《姜氏家谱》所载,江苏常州姜姓一支字行为:“中俊法仁,炳习志士,国良翰广,思茂。”

名人精粹

姜尚(姜子牙、太公):吕国(今河南南阳)人,一说汲县(亦属河南)人,属东夷族,一说属羌族,西周初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周文王、周武王的得力谋臣,他足智多谋,灭商居功至伟,以功封于齐国,成为齐国的开国国君,相传曾作兵书《六韬》。姜小白: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姜维: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本为魏将,后归蜀,深得诸葛亮信任,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魏军攻蜀,他死守剑阁,蜀主刘禅降魏,他诈降,企图反魏复蜀,事败被杀。姜夔: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一生未仕,其诗初学黄庭坚,后深造自得,为杨万里所称,词尤有名,精音律能自度曲,又擅书法,有《白石道人歌曲》、《琴瑟考古图》、《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姜才: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南宋名将,以善战有名,后据扬州抵抗元兵,兵败被俘而壮烈牺牲

真是找不到可以帮你的,全是目录,一个文字都有。

江苏兴化戎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丙午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六卷,(清)戎臣等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兴化戎氏三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清)戎福馀修,戎云程纂,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东一都天官第戎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戎祥富等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宁波慈北古窑戎明德堂子派龙望堂家谱,(民国)戎信铨、戎泰初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龙望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图书馆。

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四。

寻根溯源

姜姓起源有三:

1、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居地姜为姓。

2、出自桓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据《宋书·吐谷浑传》所载,宋时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满八旗姜佳氏改为姜姓;除此以外,今满、侗、瑶、彝、蒙古、土家、保安、白、俄罗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炎帝。姜姓出自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省渭河支流的岐水,在今陕西岐山之东,源出岐山),以居地命姓为姜。炎帝是姜姓的受姓始祖。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县西),建立吕国,再次被赐以祖姓,以续炎帝的香火。春秋时的齐国,其创立者是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由伯夷建立的吕国,在公元前六七八年被楚国所灭,由姜尚建立的齐国,在公元前二二一年被秦国所灭,在吕齐两国被灭亡后,其子孙都有以姜为姓的,他们尊炎帝为姜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姜姓,自夏商以来,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有显诸侯,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逐渐东移入陕,公元前六三八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几千年前炎帝出生的姜水,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而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汉初,居住在河南、山东的姜姓发展为关东大族,时刘邦采纳娄敬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姜姓被迫徙关中,遂居天水,此际,姜姓还有播迁于江苏、四川等地者。东汉末及三国,有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姜肱盛于江苏沛县,天水一支的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南),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居川。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姜姓为避战乱而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由于天水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直至唐代,天水仍是姜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并从中派生出九真(今广西、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姜姓,此支姜姓系天水分支,出自唐舒州刺史姜神翊。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姜姓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及广东琼山。明朝洪武年间,姜世良先迁至福建泉州龙溪县红豆乡,并于此发迹,其后世子孙又有由此移居于广东陆丰盐墩乡,在广东继续繁荣滋长,其十一世孙姜朝凤于清乾隆二年(一七三七)移居台湾,此期姜姓纷纷向中国南部闽、粤迁徙,而渡海到台湾者,又以来自粤籍居多。当然不乏移居海外者。如今,姜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北方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姜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三。

郡望堂号

姜姓在长期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

1、天水郡,西汉置郡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移治上圭阝(今甘肃省天水市);

2、广汉郡,西汉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堂号:姜姓以“天水”、“龙泰”、“稼穑”、“渭滨”、“敬睦”、“云磬”、“森阳”等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1、姜姓自炎帝神农氏以降,后裔分支命氏,共计为二百四十七个姓氏,可知姜姓起源之早。

2、姜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方,又盛于北方。

3、姜姓以孝行著闻。如东汉隐士姜肱,兄弟友善,常同被而眠,故有“姜被”之典故,又东汉广汉人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

4、姜姓字行辈份严谨有序。据一九一七年姜正芳所修《姜氏家谱》所载,江苏常州姜姓一支字行为:“中俊法仁,炳习志士,国良翰广,思茂。”

名人精粹

姜尚(姜子牙、太公):吕国(今河南南阳)人,一说汲县(亦属河南)人,属东夷族,一说属羌族,西周初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周文王、周武王的得力谋臣,他足智多谋,灭商居功至伟,以功封于齐国,成为齐国的开国国君,相传曾作兵书《六韬》。姜小白: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姜维: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本为魏将,后归蜀,深得诸葛亮信任,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魏军攻蜀,他死守剑阁,蜀主刘禅降魏,他诈降,企图反魏复蜀,事败被杀。姜夔: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一生未仕,其诗初学黄庭坚,后深造自得,为杨万里所称,词尤有名,精音律能自度曲,又擅书法,有《白石道人歌曲》、《琴瑟考古图》、《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姜才: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南宋名将,以善战有名,后据扬州抵抗元兵,兵败被俘而壮烈牺牲。姜立纲:永嘉(今属浙江)人,明代书画家,曾写匾于日使,日使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姜彭:江苏扬州人,清初著名书画家,画翎毛当时盛称第一,于山水则法明代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姜宸英:浙江慈溪人,清初书画家、文学家,为江南三布衣之一。工诗古文,精书法,行草尤入妙,年七十始中进士,曾参予纂修《明史》,有《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后人辑有《姜先生全集》。姜宜:如皋(今属江苏)人,清代女书画家,善墨兰及竹石,工诗。姜思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姜炳璋:象山(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石泉县知县,多善政,民有“慈父母”之称,又署江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姜公堰”。姜桂题:安徽亳县人,清军将领,早年效力僧格林沁麾下,后投左宗棠,历任直隶提督、热河都统、兼毅军军统,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爵,袁死后,归附皖系。

参考资料:

http://wwwcnbjxcom/Baijia_showaspid=100

存卷5、7、9、10、15、16、18、21上、22

计:10本

主修:戎德时,

时间:清嘉庆12年(1807)木活字本

藏:上海图书馆云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 存卷2、6—10、16、20、21

计:10本

主修:戎正明,

时间:清道光4年(1824)木活字本

藏:上海图书馆丹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

存卷1、3、4、6、15、17—19、23、25—27

计:12本

主修:戎正显,

时间:清道光27年(1847)木活字本

藏:上海图书馆丹阳册堂《戎氏重修宗谱》

存卷11、13

计:2本

主修:不详,

时间:民国 木活字本

藏:上海图书馆

首先澄清一点:

学界对「夏朝」的质疑,并非由于考古没有发现「夏朝」的遗迹,而是直接来自中国文献的内证。

「质疑(否定)夏朝」的想法本来就挂在清代学术的逻辑链上,这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当年看清代今文学派著作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唐虞夏」的真实性了,而我也曾对夏朝的质疑嗤之以鼻。所以质疑夏朝实在是非常自然的想法,绝非二三学者故作惊人之语,更无关「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论。至于后来西方考古学介入,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个问题之所以稍显复杂,是因为所谓「否定夏朝」中的「夏朝」经常指代不明:是禹建立的夏朝?是商灭掉的那个夏朝?还是指商朝以前的某个文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虽然会交叉,但实质是两码事,不应该混淆。人们常把几个问题杂糅起来讨论,有时还夹杂着民族情绪,当然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史记》里的夏朝至少得分为三段看,一是禹,二是启至于少康,三是后期包括汤灭夏,乃至周朝的杞曾诸国。前两段神话气息较重,拼凑痕迹明显,第三段可能则有事实遗存,但目前没有发现直接的对应。

本文可能会多次引用下面这篇回答: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wwwzhihucom

为避繁复,下文提到此回答时,皆简称《禅让制》。

〇《史记》记载

按例先复述一下《史记》的记载。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

……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

……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

……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後,至周封於杞也。

《史记·夏本纪》

《史记》中的夏是一个和商周并称的朝代,所谓「三代之记」。先祖维禹,以治水有功,帝舜禅为天子。厥后禹子启即位,传十五帝至于帝桀。帝桀愆德,成汤伐之,遂失其命。周初,封其后于杞。

(没啥好讲的……( ̄∇ ̄)

一「禹」

我在《禅让制》一文中已述及:禹本为天神形象,亦不与「夏」相关,至春秋末左右降格为人王。所以这里只拣其要讲一下,具体细节可参看彼文。

ps再强调一下,以下是叙述不是论证,中学生们不要拿着「天命」杠。

现在最早关于禹的记载来自西周末的「豳公盨」:

天命禹敷土,隳山,浚川。《豳公盨》

禹在这里是一个天降的创世神形象。

其次是目前断为西周文献的《清华简·厚父》: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竹简有残,文意大概是说:天帝命禹治水,然后建立「夏邦」,并立「启」为君后。这里虽然同时出现了「禹」和「夏」,但「命禹治水」、「建立夏邦」的主语都是上帝,是禹平完水土后,上帝命启作人间夏邦的王。禹既不是夏的国君,启也不是禹的儿子。「禹」和「夏」实际上还没有产生直接关联。

至于为什么这里的「天」和「帝」都指「上帝」,可参看这个回答:

请问一下为什么周朝君主称「王」,汉朝君主称「帝」,唐、宋君主称「宗」呢?另外封号尊号谥号有何不同呢?

wwwzhihucom

但这种说法不能不视为《史记》记载的前身,于是在后期的传说里,禹成了夏朝的始祖,并做了人间的王。所以禹和夏扯上关联,本是后世传说的融合,那么简单的逻辑问题来了:「禹不存在」能推出「夏不存在」吗?——不能。

「禹」和「夏」本是两个问题,现在得把他们先剥离开。

附带提一下禹传说的来源问题,与本文主线无关,读者可自行跳过。( ̄∇ ̄)

汉朝对禹的记载都一致指向西羌,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大禹出於西羌。《新语》

故禹兴於西羌。《史记·六国年表》

皇甫諡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史记集解》

大禹出西羌。《后汉书·逸民列传》

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後。鲧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吴越春秋》

禹的功绩除治水外,还有一项「征有苗」。

分北三苗。《尚书·尧典》

何迁乎有苗。《尚书·皋陶谟》

苗顽弗即工。《尚书·皋陶谟》

三苗丕叙。《尚书·禹贡》

禹曰:「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禹誓》

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於庙,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袛,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後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墨子》

《尚书·吕刑》的作者是西周的吕王,叙述了一个「上帝遏绝苗民」的传说: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尚书·吕刑》

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尚书·吕刑》

又云:

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尚书·吕刑》

所谓天降「三后」:伯夷、禹、稷。伯夷是姜姓的祖先,《史记》云:「姜姓,伯夷之後也。」稷亦出自姜原,都是西羌的祖神。吕氏本出于西羌,这自是吕王讲述西羌的传说,并称的禹自然也与西羌关系密切。

《后汉书》云: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后汉书·西羌传》

所以禹当为西羌的神,故和西羌灭苗的传说关联。

另外,禹平水土,制画九州,《书·禹贡》序云「禹别九州」,又云「九州攸同」,「九州」一词与禹自来联系颇密。但古人意识里的「九州」,却不一定像今天一样指「中国」。《左传》云:

晋籍谈、荀躒,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帅,以纳王于王城。《左传·昭22》

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左传·哀4》

晋地有所谓「九州之戎」,「九州」自是一地之称。「九州之戎」即「陆浑之戎」[1],又名「允姓之戎」[2],本居瓜州[3],范宣子称之「姜戎氏」者[4],可知亦出自西羌。

禹在古书中亦多称「戎禹」,故可推测所谓「九州」本指一区划而言,禹则为其地居戎之宗神。之后禹渐变为天下之共神,「九州」亦扩大为天下的代称[5]。而「九州」确指哪九个,自是后来附会上去的,所以当然从来都没有确切的说法。

至于禹的父亲鲧治水被诛、鲧化黄熊、鲧的肚子剖开生禹这些故事,则又是另外一些不同层次的传说的糅合。不想写了,还是说「夏」的问题吧……( ̄∇ ̄)

二「夏」

质疑夏朝的文献动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文献中的「夏后」,一个是文献中「夏」所指代的疆域。因为这些事情细究起来,其实都不太正常。

在讨论前,先明晰一下概念。当我们提到文献中「夏」的时候,它一般有两种指代:一个是指与「商」「周」并称的「夏朝」,一个是「夏朝」所辖的区域。

1「夏后」

「夏」如果是和「商」「周」同为朝代名,就应该和「商」「周」一样,但称「夏」即可。但事实上,文献中「夏」和「商」「周」并举时,常常称「夏后」或「夏后氏」,而不言「夏」,这其实很奇怪。传说中「夏」之前的「虞代」,也从来没这个毛病。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孟子》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孟子》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墻置翣。《礼记》

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牺象,周尊也。《礼记》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周礼》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国语》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墨子》

这样的文例非常多,不烦枚举,皆以「夏后」、「夏后氏」与「殷」「周」并称,这个现象并不正常。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夏朝称王为「后」,所以「夏」可以称「夏后」。但这个解释其实相当糊弄,文献中商王亦称后,但绝无「商后」、「殷后」的叫法。而且用「夏王」这样的词和「商」「周」朝代并举又是几个意思?《史记》中还有「夏后帝启」、「夏后帝相」、「夏后帝少康」的说法,「后」与「帝」并举,竟不避赘复。这只能说明「夏后」为一连语。

所以「夏后」的叫法需要一个解释,并不能简单当一个朝代名处理。

2「夏」的疆域

「夏」所指代的区域实际有两个,一个是后来的晋地,一个几乎泛指整个中国[6]。

《左传》所谓「夏虚」者,实为古唐国所在,亦是周初晋国初封之地:

命以唐诰,而封於夏虚。《左传》

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左传》

另一方面,「夏」的指代范围又极广:

文献中有「诸夏」: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

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左传》

诸夏从戎,非败而何。《国语》

有「华夏」:

楚失华夏。《左传》

有「区夏」:

用肇造我区夏。《尚书》

有「东夏」:

闻君将靖东夏。《左传》

抚征东夏。《左传》

实谗败楚,使不规东夏。《国语》

「商」「周」并非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实际控制疆域不能覆被中国,但「夏」指代的区域极广,中国地域皆可称「夏」,后来也常作为与「蛮夷」相对的概念出现。如果「商」之前有一个叫「夏」的朝代,其区域绝不当如此之广。「诸夏」的叫法就更奇怪了,一个国族名前加「诸」,是在暗示有多个「夏国」不成?

反证法:

现在我们假设「夏朝」存在,并忽略「诸夏」这种称呼的诡异之处,那么要么这两种区域指代有关,要么无关。

如果有关,我们需要解释这种关联,比较自然的猜测是:「夏」本是一个立都于晋地的朝代,但后世悠远,逐渐认为这个「夏」的疆域覆盖极广,所以又用「夏」指代中国。那么这样首先就承认了「夏朝」至少在疆域上是有构拟的成分,其次也会出现难以解释的问题:文献中提到「夏虚」的时候,似乎只是在叙述一个建都于此的国家,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大统一王朝对待过,这样两个概念实际出现了割裂。而且「区夏」、「诸夏」这样的概念出现得相当早,远早于「大一统」思想的出现,那个时候既没有国家曾经有过统一的事实,也没有统一的征兆,所以对一个事实存在过的王朝进行这样的构拟是很不自然的,但同时期也没有相似的概念产生。

如果认为无关,也同样让人难以接受。「夏」同时指代一个朝代和中国,概念上有极大的交叉,却又彼此独立,互不相关,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

这自然指向了「夏朝」可能不存在,并启发人寻找新的解释。

3周人自称「夏」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稍显奇异的现象。

周人在《尚书》里对「夏」的记述实际也有两种,一方面把「夏」当作「商」之前的朝代,一方面又把自己叫作「夏」,比如《周书》常自称「我有夏」。

传统的解释倒也很合理,说周人自认为是夏的后裔,故自称夏,也没毛病。这种解释确实非常通顺,不过其中有一个例子是周王自称「夏后」,这就又稍显奇怪了。

今本《尚书·顾命》云:

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後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

「在後之侗」一句古文本作「在夏后之詷」[7] ,审前后文可知这里的「夏后」指的就是周王。今本这句的「夏后」被改为「後」,只能说明后人不理解为什么周王可以称「夏后」,所以对文本进行了篡改。

4「夏」==「下」

以上诸现象并非完全不能解释,比如将「夏后」拆解为「夏王」,比如「夏」广阔的地域指代是对「夏朝」的疆域构拟来的,比如认为周是夏人后裔,故可自称「夏」,周王亦可称「夏后」。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统一而简单的解释?

我们可以把上古史的构拟视为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文献是其数据。这个模型不能太复杂,随文释义是总能附会出一个解释的,但这明显容易过拟合。我们希望找到的是一个简单正则、解释力又强的模型。

好的模型

过于复杂的模型,对于已有数据能完美解释,但预测效果极差(过拟合)。

过于简陋的模型,已有的数据都不能解释(欠拟合)。

a夏国

回到《清华简·厚父》: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文中说,上帝命启为夏邦之后(姨,这不就是「夏后」吗?)。古文献「邦」今本常作「国」,「夏邦」即「下国」,而「下国」乃《诗经》常用语: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閟宫》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长发》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长发》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殷武》

皆言「下界(人间)之国」,常与「上帝」对举,所以这里的「夏邦」当与《诗经》同,理解为「下国」更合理。出土的秦公器也能为之佐证。

秦公钟:

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造有下国,十有二公不堕在下。

秦公簋:

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迹,十有二公在帝之坏。

在同样的格式里,一作「禹迹」,一作「下国」,所以「禹迹」和「下国」实际上是对等的概念。「禹迹」即禹平水土后的世界(见《禅让制》),联系《厚父》所载:上帝命禹平水土后,建立「夏邦」,命启为后。两相对比,这里的「夏邦」就是「下国」,实指「下界之国」。

b夏民

文献中「夏」「下」混用的现象很多,「下阳」或作「夏阳」,「下邑」或作「夏邑」。《山海经》云: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大荒西经》

「夏后开」即夏启,言夏启上天界得《九辩》与《九歌》之乐后回到下国。《离骚》云: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王引之即引《山海经》的故事,读此句为「下康娱以自纵」。因为在早期传说里,夏启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墨子》云:

於武观曰:「启乃*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

夏启「*溢康乐」的定位和他上天窃取《九辩》《九歌》,《离骚》所谓「康娱自纵」的形象其实是一致的。

《山海经》又云: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海内经》

云上帝命羿降于下国,治恤民难。而《天问》云: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联系《山海经》所载,此处「夏民」即「下民」,言「下界之民」。「下民」亦《诗经》常用语: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下民」亦常与「上帝」对举。

c夏都

《山海经》云: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巖。

颇疑所谓「夏都」即「帝之下都」。

第二条提到羿,亦当为羿与夏朝故事的神话背景。

所以「夏邦」即「下国」,「夏民」即「下民」,「夏都」即「下都」,皆指「下界」而言,与「上帝」相对。文献中「后」亦常与「上帝」对举,杨宽先生因而指出:「因疑「夏后」即「下后」,为「上帝」之对待名称,而夏代之名即由此出。」[8]

故「下后」原指「下国之王」。神话中夏启是上帝命为下界的王,故能名「夏后启」,《厚父》所谓「建夏邦,启为后。」者正用此义,这也是为什么周王也能自称「夏后」的原因。因凡人间皆为「禹迹」(见《禅让制》),实为「下国」,当然哪里都可以称「夏」,以故「夏」的指代区域能如此之广。人间万国皆为「下国」,自然也能称之「诸夏」。于是上文所说的三个现象都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

由于这种传说和「禹」的传说似出一源,所以「夏」亦常指「西方」,前文「东夏」犹言「东西」。

三「夏朝」

继续整理一下逻辑,前文提到过,「夏」所指一是时间线上历时的朝代,一是一小一大的地域指代。

文章第一段把「禹」从时间线上拿出去,第二段解释了朝代名「夏后」、并将「启」从夏朝的时间线上剥离开,同时解释了「夏」的地域指代中大的那一部分。现在还需要解释朝代中启以后的部分和地域指代中小的那一部分。

1夏朝前期

夏启后面有太康、中康、少康,其间还掺杂着后羿夺位的阴谋故事,这个故事细究起来非常混乱。首先「三康」的名字非常齐整,与后面诸夏王的名字不类,其中涉及的各种名字在不同书里说法都不太一样,后羿也有好的坏的两种形象,解释为一个部族中时代不同的两个后羿太过牵强。

总之这里真是乱成一锅粥[9],我实在不想写了。但看看这些故事似乎都和夏启的神话有关系,所以我决定把这一段夏史和夏启打包在一起丢掉,那么我们开心的发现,只用解释夏朝后期的故事了。

2夏朝后期

但这其实并不让人开心,因为没啥好的解释。

《史记》中夏代的世系是有的,我们目前做的是把前面一段(从夏禹到少康)视为神话,从信史里踢开,但后面那些夏王名字还在那里,总不能都丢到神话里吧?实际应该解释的也不止于夏桀,周初封建的杞国也应该算到夏的历史里考虑。

陈梦家有一个想法,认为夏世系是从商世系中分化出来的[10]。但这个解释不好,有点强行,而且在的地下资料,印象里没有什么支持的证据。

所以我决定把这一段世系和还剩下没解决的那个「地域指代中小的那一部分的夏」的问题裹在一起处理。即在后世晋国的那个地方,确实有个国家,也不知道为什么那里就叫「夏国」了。

这个国家的迁徙不太清楚,王城岗,大师姑,偃师,东下冯,二里头等等不知是否有关,这些遗址在考古上可以看到其中的传承演变。也可能就是《夏本纪》里后一段的世系,包括商诛夏桀的事情都是这个国家。

《商颂》称颂商汤功绩的时候,实际灭了四个平行的国家: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长发》

即韦国、顾国、昆吾和夏桀,这里也并没有给人一种夏是宗主国、大王朝的感觉。

而周初封夏的后裔于杞,也是这个国家的后人。

四总结

好像把挖的坑填完了……( ´▽`)

总结一下吧:

1禹本为西羌的创世神。

2「夏国」来源于「下国」,「夏后」来源于「下后」,皆出自上帝命启为下后的传说,夏朝前期的「史事」都与这段神话有关。「区夏」、「诸夏」等广泛的地域指代亦源于此。

3禹和夏后启的故事后来发生了融合,禹成了启的爹,启的形象也从昏君变成了明君,共同成为夏朝的先王。

4夏朝后期的史事可能来源于山西那边的一个小国,后来辗转迁徙,不知和王城岗,大师姑,偃师,东下冯,及二里头等等有无关系。再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这个小国的故事和禹启的传说拼接起来了,共同成为了现在意义上的记载的「夏朝」。

五「二里头」

说一下「二里头」吧。

先考虑一个问题,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后,且其中没有与夏朝任何直接相关的证据的前提下,「夏朝存在」的概率会不会因为「二里头遗址」而增大?

用  表示概率,由贝叶斯定理:

注:其中  表示在A事件发生的条件下,B事件发生的概率。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二里头」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文化」的概率大不大?

太大了。

不管是从地望来说,还是现在对其的考古发现来说,这里出现一个这样的遗址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那在夏朝存在的前提下,二里头这里存在一个遗址的概率大吗?当然也大。所以  这一项能得出它远大于1的结论吗?不能。

所以我们并不能在「二里头这里存在一个遗址」的前提下,得到「夏朝存在」的概率  比单纯考虑「夏朝存在」的概率  大很多的结论。

这个概率相当于什么呢,比如我家谱说我的祖先是商汤,现在挖出来一具生活在亳地的尸体,验一下DNA发现真的可能是我祖先,于是我高兴地拿出家谱宣称 :「这就是商汤啊!」有人质疑我,我就说:「你敢质疑我没有祖先?难道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荒谬的点在哪呢?该质疑的不是尸体,不是DNA检验,更不是我有没有祖先。我能在今天出生,我有个祖先这tm是废话,问题在于我的祖先是不是商汤,也就是说最应该质疑的是我的家谱是不是真实的。

现在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家谱中写着祖先是「夏朝」,所以质疑的点并不在于商朝之前是不是有文化,商朝发达的文明当然有继承,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毋庸置疑。问题在于这前面的东西,是不是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夏」。

我们需要在考古中找到一个真正能和「夏朝」对应的东西,这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就像殷墟出土的东西,是完全能和商朝的记载对上。现在常说甲骨文里没有「夏」[11]字,其实就算有「夏」字也没鸟用,因为他和文献中的「夏朝」还隔着十座南山必胜客。同理,把「陶寺文化」说成「尧都」,也没有任何的证据,更没有丝毫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给个猜测,禹、启及夏代前期的东西要找到基本是没戏的,后期的东西还有可能,但需要坚实的证据,而不是拉郎配。

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真正的「夏」啊……(⌒▽⌒)

六一些琐语

我在以往评论区,总看到有人宣称「疑古」已经被现代考古啪啪打脸的,这真是看了些考古记录片,读了些公号浮夸文,竟不知天高地厚了。「疑古」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裘锡圭先生云:「如果说「走出疑古时代」意味着有了新的资料,应该不要再受到「疑古」学派一些不正确的具体看法的束缚,我是完全同意的。但如果是从「疑古」变成「信古」,我就完全不同意了。这是一个根本的态度问题。」林沄先生更是直截了当:「我们根本无须走出疑古时代。」

还总有人操心,觉得否定了夏朝,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向心力。难道我们热爱中华是因为我们有夏朝?

请好好学习「四个自信」。( ̄∇ ̄)

参考

^《左传》杜预注:「九州戎,在晋隂地陆浑者。」

^《左传》杜预注:「允姓之戎,居陆浑,在秦晋西北二国,诱而徙之伊川,遂从戎号,至今为陆浑县也。」

^《左传·昭9》:「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

^《左传·襄·14》:「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

^文中「中国」与「中原」不加区分。

^《说文解字》:「《周书》曰:「在夏后之詷。」」

^杨宽《夏后解》

^可参考顾颉刚《夏史三论》

^陈梦家《夏世即商世说》

^甲骨文里可能是有「夏」字的

戎姓的丹阳姓氏

戎氏,位列宋版《百家姓》第248位。其发祥地为江陵郡(湖北省江陵县)。戎氏的姓源有三: 古西域有一獯鬻族,族中之女生了一子,神俊异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