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云南省宣威市郑氏家谱,云南省宣威市郑氏祖先是什么地方的?
姓氏:郑 祖籍:河南 祖宗:郑桓公 郡望:荥阳郡 分类:以国为姓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起源 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远祖郑桓公,得姓始祖郑友。《史记》记载,周宣王封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最后一个诸侯国,史称郑桓公。幽王时任周司徒,掌管教化。他见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预感将发生变乱,便问计太史公,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名“京”之地,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隋唐五代时期,郑姓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莆田的郑姓得到了大发展,其后瓜瓞绵绵,迁衍广泛,名人辈出,莆田郑姓后人大量迁移到泉州漳州潮州台湾等地,成为当地郑姓开基祖先,莆田成为郑姓得仅次河南的郑姓第二大祖籍地。②出自少数民族。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出自明朝皇帝朱棣赐姓,主要是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后代,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因同化改用汉族人通常所用姓氏。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均有郑姓。
■郑姓贴吧
贴吧:http://postbaiducom/fkw=%D0%EC%D0%D5+%E9%BA%C1%AA
■郑姓网站
世界郑氏网:http://wwwzhengshiorg/
■郑姓QQ群
QQ群:3606602、12077867
■姓氏源流
郑(Zhèng 郑)姓主源是中华五大郡国姓氏之一,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后稷之后,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建郑国,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前后立国432年,共十三世。亡国后的郑人奔于陈、宋间,为纪念故国以郑名氏,就得郑姓。
2、出自他姓所改。今天的郑姓人除上述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明代的郑和本姓马(见下“3”),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今天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
3、出自回族中有郑姓。据《皇明大政记》载,回族中的郑姓是皇帝的赐姓。明代宦官、航海家郑和,系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郑和祖籍云南省昆阳人,原名马和。明洪武四年(1381年),年仅12岁的郑和被攻入云南的明军俘虏,送到燕王藩邸做了一名侍奉朱棣的小宦官。建文元年(1399年),29岁的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故赐姓“郑”。皇帝赐姓郑,主要是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今北京市东坝)一战中表现突出,故而赐姓“郑”。后来,郑和过继其兄马文铭长子为后,取名赐,遂繁衍为郑氏家族。现居南京的郑氏家族已历二十余世。郑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江苏一带。
得姓始祖:姬友。西周时,周厉王的小儿子友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即位二十二年后(公元前806年)将友封在郑(今陕西省华县东)地,友称为郑桓公,郑是西周建立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周幽王时,郑桓公见幽王无道,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到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落连同百姓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的东虢和郐两个诸侯国之间。郑桓公之子武公即位后,乘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之机,相继占领了两国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了郑国。公元前三七五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他们便以国为氏,称为郑氏。尊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开封、周口、商丘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郑亡国后,流落韩国的郑姓人中有位叫郑国的人,被韩王西遣入秦,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到了明清时期,郑姓发展再度辉煌,在儒学、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独领风骚,多有建树,名人高官大量涌现,形成了郑姓在江苏、湖南、河北、贵州、广东、安徽等地均有望族出现,族人远播于各省甚至海外的局面。郑姓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占到全国郑姓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郑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八。
■历史名人
郑 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 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 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 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 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
郑 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郑 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郑 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郑注是唐朝的名臣,对其功过是非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云南省昆阳(今晋宁)人,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郑 燮: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桓公:即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郑姓的始祖。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
更继续繁荣滋长。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庄公:郑武公子,郑姓的中兴始祖。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自此周王室仅成天下共主,并无实权。
郑光祖:元代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元代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一白文印,印文:“求之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另《墨兰图》卷,画一孤傲伸叶吐蕊之兰,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藏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诗多故国之思,著有《郑所南文集》《心史》等。
郑成功: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被赐姓“朱”,曾英勇抗击清军,在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被尊称为“国姓爷”。
郑振铎:当代作家,文学史家。字西谛,笔名宾芬、郭源新。福建省长乐人。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曾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世界文库》等。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长。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等。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阿富汗王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卡纳什地区上空而遇难殉职。
■郡望堂号
1、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阳郡: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西南),郡治相当于今天山东省维坊市、高密县一带。
雍州郡:东汉时置郡,三国时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南)。郡治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会稽郡,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
2、堂号
博经堂:东汉王朝时候,大历史学家郑玄博览群书,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当时的读书人大都专读一经,郑玄却独自博古通今。郑姓以“博经”为堂号。
通德堂:郑氏通德堂址在旧镇镇城里村,座东朝西,二进两庑一天井,每进三开间,土木抬梁结构,面积三百六十平方米。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64年)历朝有修葺,1982年重修。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此外,郑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孝义堂”、“孔安堂”、“书带堂”、“复训堂”、“立本堂”、“锡类堂”、“翼经堂”、“奠邑堂”、“务本堂”、“荥阳堂”、“著经堂”等。
■宗族特征
1、历代郑姓族人地位均比较显赫,且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也都名人辈出。
2、郑姓以忠孝治家,家风纯朴而著称。
3、各支郑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郑家清修《郑氏家谱》、湖北通山郑氏一支字行为:“令嗣承家远,宗由通德传,永升泰运日,显达盛英贤。”据民国残本《郑氏家谱》、安徽宿县郑姓一支字行为:“天禄仕志本,日文立国光。”
■郑姓宗祠通用对联
〖郑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艺工三绝;
文成一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郑虔善画、好书、工诗,唐玄宗誉为“三绝”。下联典出宋·郑厚,工文词,自成一家。
古之遗爱;
号为司农。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春秋·郑子产,孔子称之为“古之遗受也”。下联典出东汉·郑众,以清正著称,官大司农,人称“郑司农”。
家传诗教;
系出荥阳。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为汉代经学大师,称“郑学”。下联典指郑姓望居荥阳郡。
家传诗教;
声响蓬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姓宗祠荥阳堂通用堂联。
画荻欧母;
乞巧采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其母郑氏守节教子。下联典出郑侃之女采娘乞巧日梦织女授其神针,来世为男子。
贤传欧母;
巧乞采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尚书世禄;
通德名门。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东汉·郑均操守廉正,章帝赐尚书禄终其身。下联典自东汉·郑玄,为孔融所敬重,为其在高密县特立一乡,曰“郑公乡”。广开门衢,曰“通德门”。
家著葩经;
庭留松荫。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郑玄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大师。
鄢陵世泽;
心史家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南宋·郑思肖,著有《心史》。
鄢陵世泽;
司农家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郑众,章帝时为大司农。
一门尚义;
九世同居。
——元·禄帖木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浦江县义门郑氏碑亭联 元翰林学士禄帖木撰。
〖郑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书画留三绝;
文史添五略。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朝代书画家郑虞,诗书画号“三绝”。下联典出南宋史学家郑樵,著《通志》二百卷,计二十略,其中五略旧史无。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清·郑燮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石井满腔血;
瀛台寸草春。
——清·沈葆祯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沈葆祯题台湾省台南市郑成功祠联。“瀛台”,即台湾。
合族源流始;
同居发朝初。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浦县郑氏宗祠“郑义门”同居碑亭联。全联典出郑氏同居始于南宋建炎年间,历二百六十余年而不散,宋、元、明三朝都曾旌表为“孝义家”。元代至正年间,翰林学士月禄贴本到江浙,手书“一门尚义,九世同居”赠给郑家,后立碑建亭。
荥阳绵世泽;
秋浦振家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东至县莺山牌楼下村郑氏宗祠联。上联典出郑氏郡望。下联典出本支郑氏居住在秋浦河边。
〖郑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通德门联阀阅;
尚书履响蓬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郑崇,哀帝时为尚书仆射。每曳革履进见,帝曰:“我识郑尚书履声。”下联典指东汉·郑玄。
养心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郑燮自题联
〖郑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北战南征收宝岛;
船来帆往下西洋。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郑成功。下联典指明·郑和。
名高艺苑何由怪;
德感黄巾不入乡。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郑板桥。下联典指东汉·郑玄。
草随爱日生书带;
兰及春风兆笔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下联典指西汉·郑崇。
威震西域封安远;
学传北海集大成。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安远侯郑吉。下联典出东汉著名学者郑玄,其学说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史称“郑学”。
三台道学传千古;
六邑文章本一人。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史官不用春秋笔;
天子亲书孝义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三朝旌表恩荣第;
九世同居孝义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孝友出张际之上;
文章接吴宋以来。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宋元明三朝赐命;
忠孝义百世流芳。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郑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祈招诵歌,谏言忠直;
灞桥风雪,诗思清新。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周·郑丹。下联典出唐代诗人郑繁。
〖郑姓宗祠九言通用联〗
孝而忠,政事无非德行;
义且节,巾帼亦是丈夫。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看根石柯,桐树犹不朽;
抚膳钟训,鼓器岂空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昭代启孙谟,经文纬武;
格言承祖训,移孝作忠。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出通德之门,辉联阀阅;
听尚书之履,声响蓬莱。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阀阅”,古代仕宦人家门前的左、右柱,常用来榜贴功状,后用来代指仕宦门第。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郑崇,字子游,北海高密人。年轻时为郡文学史,后官丞相大车属,哀帝时为尚书仆射,屡次上谏,多被采纳。每次见哀帝时,总是穿着皮鞋,哀帝常笑着说:“我能听出郑尚书的脚步声。”“蓬莱”,指唐代宫廷中有蓬莱宫,这里用来代指朝中宫殿。
孝义振家声,江南第一;
凤麟挥睿藻,朝右无双。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昭代启孙谟,经文纬武;
格言承祖训,移孝作忠。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郑姓宗祠十言通用联〗
名列八忠,享累朝之血食;
才称三绝,征御笔之亲题。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翼子贻孙,济济居同九世;
规曾矩祖,绵绵义尚一门。
——黄天仑撰浙江省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中庭]联
〖郑姓宗祠十一言通用联〗
鲁岱风高,千古鹿山同景仰;
潜溪泒衍,一环麟水足渊源。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祖宗识远,知此青山独可家;
诗礼恩深,宜其后世多佳士。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郑姓宗祠十一言以上通用联〗
谏草有千言,自信丹青能悟主;
归囊只一拂,可知琴鹤亦妨人。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宋代进士郑侠,曾以图谏神宗,晚年归里,自号一拂居士。
义风弥振,喜鼎食钟鸣, 犹 是三朝旧绪;
祖泽连绵,看蛟腾凤起,[亻宣]鹰奕叶新纶。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孝义首江南,允矣皇言,世世对物其弗替;
俭素为礼本,大哉圣训,瞿瞿率履永无荒。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诩景运在南都,望重伦扉,制诰千言宣德主;
窜孤忠于西蜀,神归故里,馨香百世企师傅。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派衍广文之裔,文子文孙,克绍薪传于此日;
家垂经学之遗,学诗学礼,无忘庭训于当年。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著作富名山,忆当年凤阁拜颺,言论都垂碧简;
堂墓恢旧址,看此日麟溪缔造,荐馨如对青萝。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郑氏宗祠通用堂联。
馆辟广文、门旌通德,诗礼绍前徽,聪听祖考遗训;
屏开大尉、履识尚书,簪缨绵世泽,思遗父母令名。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郑玄。下联典指西汉·郑崇。
计汉祚东徙,垂二千年,外资阃寄、内托鼎司,磊落聚多英,文苑子孙皆国器;
溯颍水西来,经十余郡,三户庸氓、七品小官,善良熏厥里,德门家法仰人师。
——佚名撰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桐城县水圩村郑氏宗祠联。上联“阃寄”,指西汉会稽人郑吉,宣帝时任侍郎,屯田西域渠犁,攻破车师,官卫司马。神爵年间,迎匈奴西部日逐王归附汉朝,官西域都护,封安远侯。阃寄,托以阃外(郭门以外)的事,即任以重要的军职。“鼎司”,指唐代大臣郑綮,字蕴武,荥阳人。进士出身,历官监察御史、左司郎中,出任庐州剌史,回京任右散骑常侍,正直又敢于直谏,还常写诗讽剌朝政。大顺年间,由昭宗任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报导搔着头说:“歇后郑五(因排行第五,诗又多诙谐,故得此雅号)做宰相,可知时事到了什么地步了!”鼎司,重臣之位。下联“七品小官”,指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早年家贫,乾隆年间中进士,历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绅而罢官,住扬州卖画。擅长画竹、兰,风格劲峭;善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能诗文。为“扬州八怪”之一。
■附录:郑姓典故、趣事
〖一字之师〗
“一字之师”源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陶兵的《五代史补》卷三。
相传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后来,人们用“一字之师”指在一个字上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量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集市上,看中了一双鞋子,突然想起:“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跑回去看鞋样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公泉与郑公风〗
西汉郑弘,绍兴人,幼年家贫,常常独自登山砍柴,休息时就在一个山泉里洗澡,在泉边读书。泉边风景甚好,后来郑弘任太尉,其泉被称为“郑公泉”。
郑弘家乡有座白鹤山,山里有只仙鹤,专为射箭游玩的仙翁捡箭。一天,郑弘砍柴至此,捡到一只箭,仙鹤就变成仙人,向他索要,郑弘没有说什么,就将箭给了仙人。仙人感到郑弘仁义,就问他:“你有啥要求,我可以帮助你。”郑弘想了想说:“白天砍柴,天实在热,需要刮南风;晚上回运柴草,需要刮北风。如果能白天刮南风,晚上刮北风,就好了。”后来这里果然就白天刮南风,晚上刮北风了。人们称之为“郑公风”。实际上,绍兴北部靠着杭州湾,白天陆地受热快,空气受热后向海上流动,晚上海水散热慢,空气又向陆地流动,由此形成的自然风向。人们为了赞扬郑弘,把这种自然现象神话化了。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那是十五世纪初,明成祖的时候,34岁的郑和第一次受皇帝派遣,出使西洋。他率领的船队,海船那么大、那么多,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就说那大船吧,长44丈,宽18丈,竖立着9根粗大的桅杆,挂起的帆要二三百人才扛得动。船上只工作人员就有1000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水手、采办、工匠、医生、翻译,还有400名士兵护航。整个船队由大小不等的海船组成,起上名字,编上船号,大小搭配,装配齐全,满载金银、丝绸、布匹、瓷器、铁器等货物。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载着27万多人,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乘风破浪,这是多么伟大的气势!
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近三十年里,航海次数之多,路线之长,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船队从江苏太仓洌河出海,前三次往南经我国的福建、台湾,而后到现在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再往西经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一直到了七五计划的西岸。第四次把路线延长到波斯湾口。第五次以后,航程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二、郑姓始祖世系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制(今荥阳西) 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 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三、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县,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 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 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四、家乘谱牒
郑姓家谱见于记载的是《新唐书经籍志》里收录的《荥阳郑氏家谱》一卷。
河南:荥阳大里村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河北::丰南郑氏五门家谱二卷, 丰南郑氏家谱十六卷 , 郑氏家谱一卷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1、首先明确其标准以及范围
由于家族迁徙等原因,编写人物传记基本不考虑人物籍贯与其所处地域的问题。只要是本族之人,都能够为其立传。
2、确定人物传记的格式
人物传记的格式也没有定型。在家谱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记样式,有通讯式、文学式、鉴定式、履历式等。根据历代家谱中的经验,对于那些拥有感人事迹,材料真实详尽,符合立传标准的已故族人,适合使用纪传史书体以全面描述记录其生平事迹。
3、人物传的实际撰写要点
人物传要根据真实性、时代性、文学性的特性,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传主个性化的性格特征。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思想意义。
4、如何给编写好的人物传排序及分类?
由于家谱留传年代久远,所以家谱中的人物非常多,这也导致了人物传的多种多样:有历朝历代的名人、为国捐躯的烈士、英勇正义的模范、各行各业的标杆等。
1、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2、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有怎样的事迹?3、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4、刘铭传的重大事迹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洋务派骨干刘铭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铭传生平简介
刘铭传是清朝末年的人,他家住安徽省,是合肥县人。刘铭传生于1836年,卒于1895年,字省三,他也是著名的淮军将领。那么刘铭传简介是如何介绍他的呢
通过刘铭传简介知道他童年的生活并不好,生活很艰苦,他在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不过他后来也并没有像很多贫穷的孩子那样长大之后考取功名为官,他在十八岁的时候不再读书,流落山中做起了劫匪。在1856年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受到牵连自杀身亡了,他在被伤不已还乡去做了团练。
后来刘铭传想加入太平天国,但并没有这样做。1857年的时候他入狱了,因为当时他没有答应合肥知县的求救,不久后他才被放了出来。李鸿章手下招兵后他跑去投靠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在这里要提到一件事,刘铭传还未加入淮军的时候他还是反对清政府对抗太平天国的。公元1862年的时候,太平军向清政府投降,上海浦东被收复了。
1864年他被晋升为直隶提督,是因为他当时率领部队攻克常州,俘虏了陈坤书有功。1867年的时候他因将东捻军领袖军任柱击毙,被封为男爵,可是不久之后他又从马上摔落下来受伤昏迷了。昏迷一个月之后,李鸿章从紫禁城求来了一枚丹药,他服用之后才醒了过来。
他在功名越发高大的时候被人诬陷,刘铭传冒功的流言四起,最后彻底激化了湘军和淮军之间的矛盾。刘铭传于1868年辞官回乡,搞起了建设家乡的活动,创办了肥西书院,修建祖祠。
刘铭传后人
关于刘铭传后人,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时间,牵扯到了“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虢季子白盘,这件宝物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刘铭传的后人将此宝物挖出来献给了国家。
刘铭传的后人刘学亚在说到这件宝物的时候很是感慨万分。1864年,刘铭传奉命率军与太平天国交战,攻打常州。在一天夜里,刘铭传巡查军营的时候在马槽无意间发现了里面的虢季子白盘,原来这竟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
刘铭传思前考后觉得在战乱的时期虢季子白盘肯定会再次流落,命人将它送到合肥老家,并修筑盘亭,让人看守。刘铭传死后,虢季子白盘便成了刘家的传家之宝,每到了祭祀的时候大家都来轮番祭拜。
刘光亚说在一九三五年他的父亲刘肃曾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这护盘的重任便落到了他的身上。刘光亚还说,当时有个美国人想来用移居美国,赠房产的条件引诱刘家拿出虢季子白盘,但被拒绝了。后来这样的事情屡屡出现,但都没能将虢季子白盘献出去。后来日本人想用大笔金钱来换,但刘肃曾照样送客,他说他是中国人绝对不会卖掉国宝,做不肖子孙。后来的七七事变,刘肃曾将虢季子白盘藏到庄园的地下,放出风声说宝物早被运走,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之后刘铭传后人将宝物送给国家保护,不流落国外。这件宝物也是不被容许流进国外的,刘铭传后人这样做也是不希望它被国外的人拿走。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是合肥地区的人,他在清朝年间曾经参加过许多的战争,开始的时候只是开办了团练,后来因为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受到了上级的赞扬,他的职位也开始不断的上升,不久之后就升到了总兵的职务。在1884年的时候开始管理台湾地区,并且担任巡抚的职务。在台湾进行了军事、经济等许多方面的改革,因此一直都非常的有名望。而刘铭传故居则是他在合肥地区的居住地。
刘铭传故居原来有上百间的房屋,在合肥当地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家宅邸,但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却并不是很多。在刘铭传故居的周围环境都十分的清雅,风景也非常的秀丽,现在那里仍然有当年他亲自栽培出来的玉兰品种,尽管历经了多年的风霜雨雪,但是仍然十分的高大健壮,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市树。在故居的周围还有两道非常深的沟壑,里面的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金河水。而围墙则是全部采用石头建造而成的,上面还有五个碉堡。
在刘铭传故居的正厅是一座西洋风格的二层小楼,总共有三间房子,看上去十分的精致小巧,二楼主要是用来收藏书籍,而楼下才是平时住人的地方。在北方还有一个两层高的钢叉楼,而在钢叉楼的后面则是盘亭,四周到处都是水,想要过去只能通过中间的石桥。在盘亭的北面则是用来会客和举办宴会的地方。而在这个会客厅的后面则曾经是主人用来放置弹药的地方。
1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2朝鲜高宗李熙的生平介绍
3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简介
4洋务运动领导者奕欣生平简介
5清朝经学家王_运生平简介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有怎样的事迹?
刘铭传是一个讲近代台湾发展绕不过的一个人物,曾国藩评价他有帅才,曾把太平军打的节节败退,先败东捻军,后又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爵。之后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法国舰队,为国争光。但刘爵爷可不只有帅才,他治理台湾所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惊讶,更是被誉为了台湾近代化之父,帮助台湾实现了第一波快速的发展,听闻台湾被割让后,他本人忧郁吐血、不久后就病逝。
刘铭传是安徽人,而且家里头世代务农,后来又因为看不过乡里土豪横行霸道,夺了人家的佩刀反手一刀把人家劈了,之后又振臂高呼拉了一帮人开始了团练生涯。要说到这,也还只是草莽英雄,成不了大器。但刘爵爷到底是有远见,在朝廷攻打太平军受挫急需征兵时,刘爵爷马上带着手下一干人投了军。从草莽摇身一变成了有名有份的官兵。
雪中送炭到底比锦上添花强。曾国藩很看重手底下这帮“草莽”新兵,待遇给的都和自己手底下的湘军一样,而刘爵爷又是自己这一帮人的主心骨,就当了自己这一帮人的营官。有装备有粮草还有一帮服从命令的兄弟,刘爵爷开始了神一样的的人生。
刘铭传打太平军,几乎是派到哪里就胜到哪里,一路上实力越来越强,官也越做越大。年仅28岁就做到了清朝军队的最高军阶—提督。但在一路高升的过程中,刘铭传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些是抢军功得罪的,有些则是身为武夫的刘铭传说错话得罪的。但人非圣贤,刘铭传也有犯浑的时候。
1867年正月,刘铭传为了争功,率“铭军”冒进,遭遇太平军东捻军,被杀的大败,差点就为国捐躯了,好在友军鲍超及时杀到,不仅救了刘爵爷还反败为胜。但刘铭传不但不感激,反而把自己失利的锅甩到了鲍超头上,鲍超功劳没挣到还无端受了个处分。虽然之后李鸿章为鲍超请功平息了这事,但军中本就忌讳抢夺军功,何况刘爵爷还恩将仇报,可想而知在一众同僚中这事影响有多恶劣。后来刘铭传被弹劾赋闲在家,与此不无关系。
刘铭传被革职只是因为军中闹事,被弹劾举荐非人。本来这事好像也不是啥大事,主动认个错受点小罚就完了,但偏偏就因此被革职了。这换谁估计也平衡不了。刘铭传心灰意冷,索性回到了老家过起了清闲日子,这一过就是十八年。人生有几个十八年?直到听闻中法战争爆发,47岁的刘爵爷才愤然而起,准备杀敌报国。
清政府也寄希望于这位常胜将军能给自己挣回点颜面,命爵爷督办台湾军务。1884年,法军进攻基隆,刘铭传率部下奋勇抵抗,而这场抵抗持续了半年之久,终究以少胜多。直到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与法签订条约,这场保卫战争以中国的英勇抵抗最后胜利结束。台湾民众在这场战役里始终与清守军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这场胜利其实也是全台军民的胜利。
有了这场台湾的保卫战,刘铭传在台湾也有了一些民众基础,清廷便索性任命刘爵爷为首任台湾省巡抚,把一个武夫丢去治理台湾,也不知道清政府如何下的这个决心。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刘铭传不仅治理了台湾,还打理的相当的好,为后来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铭传一到台湾,首先把建制给敲定下来,把台湾行政建制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这些也为后来台湾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接着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刘爵爷抓了不少蛀虫,又提拔了许多为台做出贡献的人才,稍稍稳固了大战后台湾的局面。但真正让民众稳定的还是民生。
首先是平内乱,台湾当地有土著,即高山族人,当时清人称他们为番人。番人不得教化,一些未经招抚的番人出现了杀害垦民的事件。这里刘铭传就没有发挥武夫本色,一股脑都杀了。而是派兵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咱们都是朝廷赤子,一视同仁,分什么里外,又何必打打杀杀?当然,愿意接受招抚的自然大家皆大欢喜,不愿意还继续闹事就只能用兵了。
刘铭传这一手恩威并施,民族大团结的政策收效甚著,“半岁之间招抚四百余社,剃发归化逾七万人”可见其功。此后刘铭传教番民耕种,操办番民学堂,教授番民知识,甚至还编写了一首《劝番歌》,对番民教化显著。民族团结平息内斗也只是民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自然就是衣食住行了。想要生活的好,首先得有钱,想要有钱,工商业就得发达。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商业发展的命脉。1887年沪尾至福州川石山海底、安平至澎湖妈宫港海底电缆铺设成功,保证了台湾与大陆的通讯。之后爵爷又效仿外国设立邮局,于1888年在台北设立邮政总局,发行邮票,这相比于当时用驿站传送消息不知道先进便捷到哪里去了。随后又成立了轮船公司,与外国商轮展开竞争,毕竟台湾是个岛屿,水路至关重要。
刘铭传还主张修建铁路,他认为铁路对于海防极为重要,对于商业也可以“繁兴商务,鼓舞新机”。这就十分有远见了,要知道在当时汽车可不普及,铁路运输比之车马驼运不知效率高了多少,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兵贵神速,这点不管是对于商业还是海防都极为重要。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台北至基隆段铁路在1891年竣工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自己花钱自己建造自己控制的铁路。
刘铭传对于台湾的治理是极有成效的,刚开始台湾每年还要朝廷每年支援80万两白银,五年后就不用支援能自给自足了,而且一系列措施为台湾近代化建设建立了资金基础,与台湾来说,刘爵爷是当之无愧的台湾近代化之父。
可惜刘铭传因为在税务问题上被弹劾被迫离职,离开了经营7年之久的台湾。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拱手让人,这让刘铭传备受打击,十分难过。最终忧思难解,口吐鲜血。据传刘铭传曾面向东方高呼“苍天啊,还我的台湾!”。刘铭传于1896年一月病逝,享年六十岁。
台湾被日本占领后,林朝栋仍然穿华装拒不归日,说:“吾不忍负刘公也!”刘铭传治理台湾的功绩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作者:白明
审核:国师
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
1885年,台湾正式建立行省,第一任巡抚是刘铭传。
1885年清廷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建铁路,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清廷加刘铭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军务。
1890年刘铭传因通商口岸税务问题上与外商交涉及基隆煤矿招商承办等事,遭到顽固派官僚的激烈反对和清廷的严厉申斥,忧病交加,被迫向清廷提出辞呈。次年清廷准其辞职。刘铭传怀着忧郁之心乘船离开他苦心经营7年之久的宝岛。
扩展资料:
刘铭传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1896年1月12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已辞职居住老家刘新圩的刘铭传得知自己一生中花最大精力创置的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忧愤而逝。
1956年,为了纪念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包德明博士与李应兆博士共同创办了台湾铭传大学。2011年4月12日,刘铭传遗骨葬到其故里肥西大潜山麓,并建有刘铭传墓园,作为肥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铭传
人民网—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抗法保台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如下:
1854年在家乡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协助湘军攻陷六安,朝廷授给他千总的军职。1862年刘铭传带领自己训练的团勇投奔李鸿章,被编为淮军铭字营,在苏浙地区从事镇压太平军的活动。因为他军功卓著连升为都司、总兵。
1865年至1868年先后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围剿捻军,升任直隶提督,加封一等男爵。1868年10月率军入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后来因为生病而返回,1880年上疏朝廷,主张向洋人借债来兴修铁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奉命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采用灵活机智的战术击退法国舰队对台湾的进攻。
1885年台湾设行省,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在他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大力开发台湾,加强海防,增筑炮台,整顿吏治,丈田轻赋,兴修铁路,开办煤矿、铁矿及兴办新式学堂,为台湾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891年刘铭传因病辞去了巡抚的职务。
扩展资料:
刘铭传主要功绩:
1、奠定建制
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于1887年10月正式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置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从而基本奠定了台湾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2、整顿财政
刘铭传注意开源节流,重点抓好了清赋和整顿厘金两项工作,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提供了资金基础,台湾刚建省时,经费不能自给,需要中央的财政补贴和福建的协饷每年共80万两白银,经过刘铭传的整顿,五年后就取消了福建的协饷,并且不要中央财政的补贴了。
3、发展教育
刘铭传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在全台各地开办了几十所书院、义学、官塾。于l887年3月兴办了一座“西学堂”,开设英文、法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等课程。当他被迫离开台湾以后,他把朝廷历年来给他的养廉银和赏银,都留在了台湾的西学堂和番学堂。
-刘铭传
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八。
寻根溯源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后稷之后。周厉王的少子友封于郑,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得姓始祖 姬友。西周时,周厉王的小儿子友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即位二十二年后(公元前八零六年)将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地,友称为郑桓公,郑是西周建立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周幽王时,郑桓公见幽王无道,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到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落连同百姓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的东虢和郐两个诸侯国之间。郑桓公之子武公即位后,乘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之机,相继占领了两国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了郑国。公元前三七五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他们便以国为氏,称为郑氏。尊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郑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的新郑县。战国时因被韩国所灭,便散迁于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秦汉时期,郑姓族人首迁河南洛阳,郑袭成为洛阳始祖。后郑姓族人因怀念先祖勋业,举族迁回荥阳,并世代在此繁衍发展,使之成为早期郑姓繁衍的中心。同时郑姓族人还进入邻近地区,从而使山东、安徽、陕西、山西也成为其主要分布地区。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永嘉之乱”,是“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在此继续发展,并繁衍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形成了诸多的郡望。郑氏族人在两晋之后的长期播迁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多的名人与高官,地位均十分显赫。到了南北朝时期,郑姓已发展成为著名姓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领域享有特权,富贵满门。隋唐五代时期,郑姓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唐时的科举制度,使郑姓大族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但在文化上的优势却得以充分发挥,出现了大批科举名士,同时由于此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郑姓也加入了新的力量,从而使郑姓在广大地区得以不断地繁衍发展。到宋元时期,郑姓继承了先祖的优势,出现了很多望族与名人,还创立了一代学宗“永嘉学派”,同时因其浙江浦江的“九世同居”也使郑姓闻名于天下,再次成为宋元时期最为引人注目的家族,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明清时期,郑姓发展再度辉煌,在儒学、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独领风骚,多有建树,名人高官大量涌现,形成了郑姓在江苏、湖南、河北、贵州、广东、安徽等地均有望族出现,族人远播于各省甚至海外的局面。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占到全国郑姓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郑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郡望堂号 郑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七个:1、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2、洛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汉水北岸;3、高密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4、雍州郡,东汉始置州,三国时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5、陇西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南);6、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7、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堂号:“孝义”、“孔安”、“书带”、“复训”、“立本”、“锡类”、“翼经”、“奠邑”、“务本”、“荥阳”、“博经”、“安远”、“著经”、“通德”等。
宗族特征 1、历代郑姓族人地位均比较显赫,且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也都名人辈出。2、郑姓以忠孝治家,家风纯朴而著称。3、各支郑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郑家清修《郑氏家谱》、湖北通山郑氏一支字行为:“令嗣承家远,宗由通德传,永升泰运日,显达盛英贤。”据民国残本《郑氏家谱》、安徽宿县郑姓一支字行为:“天禄仕志本,日文立国光。”
名人精粹 郑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郑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郑兴、郑众:河南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郑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郑虔:郑州荥阳人,盛唐时期学者、画家、广文博士,诗书画技冠京华,玄宗曾题赠:“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郑樵:莆田(今属福建)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明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郑明成功:福建南安人,明末名将,被赐姓“朱”,曾英勇抗击清军,在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被尊称为“国姓爷”。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于成龙墓藏有“金头”一说纯属以讹传讹
近年来,吕梁市离石区、方山县、柳林县(这三个区、县古称石州)民间盛传:清代廉吏于成龙死后,皇上给他配了一颗金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完全是以讹传讹,混淆历史事实。
据笔者考证:墓葬金头一说确有其事,但这颗金头的主人不是于成龙,而是属于明代正德年间在四川剿匪时,被奸臣陷害,遭匪首廖麻子半道劫杀,并割去首级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四川巡抚的高崇熙。
高崇熙,山西石州人,庆隆元年(公元1567年)改为永宁州,明代弘治庚戌科进士,累官四川布政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柳林县孟门镇南山灵泉寺院中,现立有一高丈余,宽数尺的巨大石碑,碑文为其所撰,清代光绪《永宁州志》亦有记载。
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初登大宝的武宗皇帝朱厚照昏庸无道,行事怪诞,周围聚集了一批市井之徒,整天沉溺于烟花柳巷,视朝政如儿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河北霸县刘六、刘七,四川兰五等率众起义,反军攻城掠地,铁骑纵横驰骋数省,屡败官军,震撼朝野,极大地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
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正月,四川松潘地区反军到处烧杀掠抢,其声势甚为浩大,明军指挥胡宁与战被俘,千户史宽在黄土坡山被杀。总制洪钟
上海图书馆云南省宣威市郑氏家谱,云南省宣威市郑氏祖先是什么地方的?
本文2023-09-29 19:35: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