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姓 典氏家谱 典姓起源 典姓名人 典姓的来源 典姓简介
典[典、笧、琠,读音作diǎn(ㄉㄧㄢ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少典氏,出自远古时期帝君少典氏后裔,属于以先祖国号为氏。
少典氏,传说中的上古第一国君,天字辈,讳烈山氏,又号厉山氏,乃祝融氏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国君,于黄帝纪年前丁亥557年(公元前3274年)诞生在厉山的少典国,因称为少典氏,妣有娇氏之女安登(任姒)。三十岁生长子炎帝神农氏(石年)、三十三岁生次子勖其。
在史籍《史记·少典》中注: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按:国语云“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闲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
少典是国号,非人名。黄帝即少典氏后代之子孙,故而在《左传》中说:“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就是说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
少典氏第十一代后裔炎帝神农氏(天字辈)起辈序,其后第一代地字辈→第二代玄字辈→第三代黄字辈→第四代宇字辈→第五代宙字辈→第六代洪字辈→第七代荒字辈→第八代日字辈→第九代月字辈→第十代辈盈字辈。
在少典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国号为姓氏者,称少典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丝,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丝,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天官府司。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记载:“典丝,掌丝入面而辫其物,以待兴工之时,颁丝于外内工。”
实际上,典丝专职负责掌管丝的入贡,鉴定丝的质量和等级,并按等级分发给纺织工匠进行丝的加工。典丝之下辖有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后世的北周政权仿周制,朝廷亦设有织丝中士、织组中士,职同典丝,官秩正二命(正八品),隶属于冬官府。
在典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丝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礼,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礼,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天官府司。
在典籍《礼记·王制》中记载:“命典礼考时月,定时,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实际上,典礼就是专职负责制定与掌管各种礼仪的官员。到明朝建文时期,明建文帝亦曾仿周制设有典礼,为郡王府的属官之一,负责掌管王府的礼仪制度等。明成祖夺位后废黜。
在典礼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礼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礼氏、李氏、历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瑞,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春官府司。
在典籍《礼记·春官》中记载:“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辫其名物。”
实际上,典瑞就是专职负责掌管玉瑞、玉器库藏的官员。玉瑞,是郡王的私印、私符。典瑞与后世掌管天子印符之官“符玺郎”职位相当。后世的北周政权时期,典瑞为中士,管制正二命(正八品),隶属于春官府。隋朝时期,典瑞隶属于郊社署,共有四人。
在典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瑞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瑞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书,亦称典书丞、典籍丞、典书令,是西周晚期设置的官位,掌管王朝的经书典籍。
实际上,典书是中央 指派在各王国中的官员,专职负责王国的教令,是垂直管理制度的官吏。在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设为尚书,后也改为典书,设于各王国中。到唐朝时期,亦设有典书令,并在弘文馆、秘书省、崇文馆、司经局等内,均设有若干人,专职负责掌管各馆、局的四部图书典籍。
在典书、典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书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书氏、籍氏。
例如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上大夫苟林父,苟林父之孙名伯黡,负责管理晋国的典籍文献。其后代以伯黡的职官为姓氏,形成典氏、籍氏两支族裔。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仪,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仪,亦称司会,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天官府司。
实际上,典仪就是专职负责掌管禁中诸仪式之司会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宾仪、司仪、礼宾。在南北朝时期以及隋朝时期均设有典仪之官。后世的唐朝时期,于门下省设置有“典仪赞者”,负责赞唱之节和殿廷班位,起初官位甚轻,后升为“士”,官秩晋级为从九品。
在典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仪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仪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同,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乐典官位,隶属于春官府司。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记载:“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辩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
实际上,典同就是一个专职负责调试各种乐器的乐官。周人尚乐,乐为重礼,因而此官非同小可。
在典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同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同氏、侗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祀,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祀,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春官府司。
在典籍《礼记·春官》中记载:“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城,掌其政令。”
实际上,典祀就是专职负责掌管郊祀之事务。典祀辖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北周时期仿周制,设有典祀中大夫,职同“祠部郎”、“祠部郎中”,官秩正五命(正五品,副部级),属下有小典祀下大夫、上士等属官,隶属于春官府。
在典祀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祀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祀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典命,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命,亦称典等、大司礼,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春官府司。
在典籍《礼记·春官》中记载:“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侯之五等之命。”
五仪,就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礼仪,是孤(王)以下的爵位礼仪。五等,就是孤(王)以下的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
关于五等,在奠基《礼记·朝事》中记载:“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诸侯诸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封也,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亦如之。凡诸侯之适子省于天子,摄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未省,则以皮帛继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士一命,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各如其命之数。”
实际上,典命就是专职负责掌管任命典礼之事务,以及公孤九命的任命仪式。北周时期仿周制,不过改为“大司礼”。
在典命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命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命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王室内吏琠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琠,是古人对玉石的一种称谓,凡在一块玉石之中有自然形成的美丽花纹者,皆称为“琠”。
在西周王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属臣的官冠两侧皆有以丝绳垂坠的两块美玉,休息时用其塞住耳朵,又称“充耳”,如同今日的耳塞。
平常上朝时,大夫们“冠配充耳”是一种礼制,诸侯、王公大臣站立堂下,要恭敬仰视君王,不得左右顾盼,若脑袋左右一晃,“充耳”即会以惯性击打自己的耳廓和面颊,以示“自惩”。
“充耳”,是专职玉工用“琠”制作的,亦称制琠。后来发展到王室廷下有专职内吏,“施内典,执琠刑”,就是在朝堂上用玉板惩罚有小过错的臣子,称琠史,名称好听,却是专门受命打臣子们耳光的吏。“琠”是玉做的薄板,脆得很,稍用力就会断裂碎掉,因此“琠刑”属于“薄惩”。
在秦朝时期,朝堂上大臣上奏时有口误说错话、或读错奏本,允许用手中的玉笏轻打自己的手心或面颊,亦称“琠刑”,这样秦始皇就不会怪罪下来了。
在琠人、琠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琠氏,后多简笔为典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官吏典冠,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衣,是东周战国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内宫司。
战国时期,东周王室设有典冠之官,各大诸侯国皆相仿有同称之官。
实际上,典冠就是专职负责掌管国君冠冕的官员,为国君的近侍之臣。到秦朝时期,改称为“尚冠”。
在典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冠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冠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官吏典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衣,是东周战国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内宫司。
战国时期,东周王室设有典衣之官,各大诸侯国皆相仿有同称之官。
实际上,典衣就是专职负责掌管国君衣服的官员,为国君的近侍之臣。到秦朝时期,改称为“尚衣”。
在典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衣氏、依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秦朝时期官吏典客,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客,亦称大鸿胪、典属国,为秦朝时期始设的一种重职官位,位列九卿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王朝设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而秦朝则以奉常(亦称太常)、郎中令(亦称光禄勋)、卫尉(亦称大司马)、太仆、廷尉(亦称禁尉)、典客(亦称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亦称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为中央 直辖的各机构总称。
实际上,典客专职掌管中央王朝对诸侯和其他依属番邦、少数民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务,相当于今外交部, 天子仪仗和国家祭祀礼典。到汉朝时期,汉景帝改称其为“大行令”,到汉武帝执政时期改称其为“大鸿胪”,王莽篡汉后改称为“典乐”。东汉时期,一直称作“大鸿胪卿”,官位正一品,官秩两千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称作“鸿胪寺卿”,隋朝时期称作“典客暑”,元朝时期称作“宣正院”。该类官职直至清朝时期,方与礼部合并。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东汉时期官吏典仓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东汉初期,汉光武帝刘秀设有“太子仓令”一官职,隶属于太傅寺管辖,官衙称典仓署,专职掌管全国的仓谷(粮仓),下设有仓令一人,丞二人。
到隋、唐时期,典仓署职责扩大,随员若干,称典仓令、典仓丞、典仓史、典仓徒、典仓士等,不仅管理全国谷藏的出纳,而且还负责管理酿酒以及相关事务。该官职一直到北宋末期方被裁撤。
在太子仓令、典仓令、典仓丞、典仓史、典仓徒、典仓士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简化为典氏、仓氏、苍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典农中郎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属国,为秦朝时期始设的一种重职官位。
实际上,典属国专职掌管中央王朝对涉外番邦、少数民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务。相当于今外交部, 天子仪仗和国家祭祀礼典。到汉朝时期,汉景帝改称其为“大行令”,到汉武帝执政时期改称其为“大鸿胪”,王莽篡汉后改称为“典乐”。东汉时期,一直称作“大鸿胪卿”,官位正一品,官秩两千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称作“鸿胪寺卿”,隋朝时期称作“典客暑”,元朝时期称作“宣正院”。该类官职直至清朝时期,方与礼部合并。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汉朝时期官吏典郡书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郡书佐,为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设置的官位,安插在各国、郡之中,为中央王朝分派给各郡国的官员,后为司隶校尉、州刺史的属官,以郡吏递进。
实际上,典郡书佐专职掌管一国、或一郡的所有文书档案。典郡书佐每年一更换,防止各国、郡、州的咨情外泄。
在典厩令、典厩丞、典厩士、典徒、厩夫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简为单姓典氏。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曹魏、晋时期官吏典厩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厩署,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至两晋时期设置的一种官司衙门。曹魏时期设名为“骅骝署”,两晋时期设名为“龙厩署”,至唐朝时期方直接称为“典厩署”。
实际上,典厩署专职掌管中央王朝的马、牛及其羊、犬、猪、鸡、鸭等杂畜的饲养和给养等事务,隶属于太仆寺。典厩署下置有典厩令、典厩丞、典厩士,以及典徒、厩夫等随员。
在典厩令、典厩丞、典厩士、典徒、厩夫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简为单姓典氏。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隋朝时期官吏典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典事,是隋朝时期设置的官位,于中央 下设各机构中设置。
实际上,典事这一官职的职责,至唐朝时期方清晰化。唐王朝在殿中省的尚乘局、太常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司农寺、太府寺等寺内,以及将作监、少府监、都水监等监内,均设置典事官,属于流外番官。
闲,就是古代对马厩的称谓。
周王朝诸侯的六闲,在史籍《周礼·夏官·校人》中记载:“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
隋朝时期的六闲,在史籍《隋书·百官志下》中记载:“殿内省尚乘局置左右六闲:一左右飞黄闲,二左右吉良闲,三左右龙媒闲,四左右騊駼闲,五左右駃騠闲,六左右天苑闲。”
唐朝时期的六闲,在史籍《新唐书·百官志二》中记载:“殿中省……六闲马,以殿中监及尚乘主之。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置仗内六闲:一曰飞龙,二曰祥麟,三曰凤苑,四曰鵷鸾,五曰吉良,六曰六羣,亦号六廐……尚乘局……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显然,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的典事,就是负责掌管六闲的饲喂马料(畜粮)的官员。
在典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典事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典氏、事氏。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时期布哈拉王族后裔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典氏,出自“ 十三姓之一”的赛典赤·赡思丁家族。
元朝初年,原中亚地区萨珊王朝的执政王族布哈拉王族后裔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公元1211~1279年),进入中原后,受元朝 封为咸阳王,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
元朝至元年间,赛典赤病逝。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赛典赤”(贵族)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赛典氏,后省改为单姓赛氏、典氏、赤氏、马氏等。
第二十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阿典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阿克占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阿典部,以部为氏,满语为Akjan Hala,姓氏,汉义“雷”,世居哈达、叶赫,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明朝初期,女真阿典部归附大明王朝,以部落名称汉化谐音“典”为姓氏,称典氏。明朝末期,阿典部归附后金政权,后多冠汉姓为典氏、雷氏、战氏等。
二分布:
今河南省的叶县有典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典 韦:(公元?~197年),豫州陈留己吾人(今河南商丘宁陵己吾城村)。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国将领。
典韦,世称“古之恶来”。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
早年,典韦的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典韦便去为刘氏报怨。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备卫甚为严谨。典韦驾车,载着鸡酒,伪装成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当李府前开门,李永亲自出府时,典韦便抽出匕首向前截杀李永,之后入李府并杀李永之妻,再慢慢溜达出来,取出车上刀戟,步行离去。由于李府邻近闹市,此事发生后全城惊慌。其后追捕者虽有数百人,但却无人敢近。典韦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伴众,双方转战不久,典韦脱身而去,自此为豪杰之士所赏识。
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张邈举义兵时,征典韦为士,隶属于司马赵宠。当时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人们都以他为奇异,十分宠慕其才能巨力。后来典韦转属夏侯敦,随夏侯敦归属曹操。
典韦善使一对重达八十斤的双戟,他在多次战役中皆斩将有功,被拜为司马。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讨吕布于濮阳。吕布别置军屯于濮阳西四五十里,曹操前往夜袭其屯,翌日清晨破之。但曹军尚未及时回还,吕布救兵已至,双方三面会战。当时吕布亲身搏战,自早上至日落双方鏖战数十合,互持甚急。
曹操临时招募破陷敌阵的人选,典韦先占应募,另外带领其余应募者约数十人,尽皆重装两件盔铠,不执盾牌,一律只持长矛撩戟。
当时西面战情告急,典韦突进挡敌,吕布军中弓弩乱发,矢箭如雨,典韦尽然无视,向随从说:“贼军来到十步之内,便告诉我。”不久随从说:“十步了。”典韦又说:“五步之内再告诉我。”随从畏惧,立即便说:“贼军来到了!”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战了多时,吕布军众撤退。此时刚好是日暮之时,曹操才得以引军而去。这次事件后,曹操拜典韦为都尉,引置于左右,让他带领亲兵数百人,常在军中大帐巡绕。
典韦人既壮武,其所带领的亲兵都是严格挑选的战卒,每次战斗,典韦部队都常先登陷阵。典韦后来又迁为校尉。
典韦性格忠诚谨重,对曹操忠心耿耿,常于早上侍立终日,夜晚便宿于帐左右,甚少归府私寝。
典韦甚好酒食,饮食份量兼人,每有赐食于前,便大饮长喝,左右相属之人,都为典韦供给自己的酒食,曹操大壮其为人。典韦又喜欢携着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有谚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荆州,来到宛城,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曹操行酒时,典韦持大斧立于其后,斧刃径有尺余,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韦都举斧迫视。酒宴至终,张绣及其将帅均不敢仰视。
十余日后,张绣因曹操纳其婶,颇感耻辱,于是接受贾诩建议,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当时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轻骑遁去。典韦在门前奋战,张绣军不能得入。张绣手下的兵将们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其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兵十余支矛摧断。
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张绣军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张绣军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
至此,张绣的军兵们方才敢于向前,割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
曹操退住舞阴后,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闲人为其举丧,并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
曹操之子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典 满:(生卒年待考),典韦之子;豫州陈留己吾人(今河南商丘宁陵己吾城村)。著名三国时期曹魏国将领。
典满三国时曹魏猛将典韦之子。曹操念典韦功德,便拜典满为郎中。后曹操又因追思典韦,再拜典满为司马,引为亲近。
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四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汝阳郡:史料记载,五千多年前,神农炎帝与轩辕黄帝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联盟,一统天下,并在河南省汝阳县境内的西泰山举行祭天大典,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凝结进入肇始阶段。汝阳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龙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遗址、杜康庙、鬼谷故里、魏明帝陵、云梦山古军校遗址等二十一处名胜古迹。我国古代粮食酒酿造的鼻、被历代帝于尊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阳杜康村首创了“秫酒”酿造之法,从而奠定了中国白酒酿造的基础。战国时期的楚国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禅,曾隐居在今汝阳城关云梦山聚贤授道。西周,汝阳属沈国地域。春秋,蔡昭侯十三年(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所灭。县境西部属蔡国,东部属顿国。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灭顿国,后又灭蔡国。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时期在阳城(今舒庄乡扶苏寺)置县,属陈郡。陈胜、吴广时期改阳城为扶苏。西汉时期,汝阳属豫州汝南郡,还有阳城、博阳共三县。东汉时期,阳城县改为征羌县,汝阳县未动。三国时期,废征羌、乐家二县,并归汝阳县,属魏国、豫州、陈郡。晋朝时期县名汝阳,属豫州汝南郡。南北朝时期刘宋置汝阳郡,领汝阳、武津二县。北魏时期复置征羌,汝阳郡领洱阳、武津、征羌三县。南梁时期汝阳郡领睢阳、新汲、陈、蒙、崇义五县。北齐时期郡废,仍设汝阳县,属豫州。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置溵水县、汝阳县。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废汝阳县入殷水县。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一、姓氏源流
巩(Gǒng 巩)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2、出自古代羌族姓氏中有巩姓。古代羌族姓氏中有巩姓,如巩廉玉。
3、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代。
得姓始祖:巩简公。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左传上说,周天子的卿士巩简公,是甸内的侯爵。晋国有巩朔,而汉代有侍中巩攸。根据《姓氏考略》上说,巩姓是以地为氏的姓氏。而《潜夫论》上说,巩姓是周之世家公卿,又有晋大夫巩朔,望出于山阳,少数民族的生羌亦有巩姓,有一位叫巩廉至的名人。根据历来姓氏学古籍的考证,巩姓是周朝的世家公卿,发祥于现在河南省的巩县地方。巩县位于洛水的东岸,本是周朝时的诸侯之一,叫巩伯国,秦汉统一,便把巩伯国的原址,置为巩县。望族居于山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巩氏后人奉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巩姓是一个由封地名称而来的姓氏,其血统渊源与春秋时期周敬王之大臣简公有关。简公招徕其他宗族的人为官而不信任本族子弟,遭到本族子弟的强烈不满。相传简公在敬王时受封于巩(今河南省巩义),为伯爵,又称巩简伯,简公族人后来在当地留居,生息繁衍,并最终以封地的名称为姓,姓巩。巩姓得姓后,首先在受姓地发展,后来又迁徙到其他一些地方,并在山阳等地形成望族,史称巩姓山阳望。当代,巩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历史上的巩姓名人,春秋时有晋国上大夫巩朔,汉代有侍中巩汲,宋代有江西招讨使巩信、大理寺丞巩嵘,明代有航海家巩珍,清代有学者巩建丰等。
三、历史名人
巩 信:宋朝安封人。曾经作过荆湖都统。他为人沉着冷静,智勇双全。后来加官进爵,升为江西招讨使,隶属文天祥部下。他初到都统府时,文天祥拨给他义士1000名,他婉言谢绝不用,到了江西之后自己招兵买马,集兵三千余数,亲自训练,作好战备。不久,元兵南下,他亲率兵马与元军交战于石岭一带,身受重伤后,便投崖而死,以身殉国。
巩 珍:明朝应天人。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间,明成祖为了发展对外关系,首次派郑和下西洋,巩珍便跟随船队出洋,三年间到了二十多个国家,他将在各地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撰成了一部书,名为《西洋番国志》。内中记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关系史上重要的一笔。这本书不仅引人入胜,也对中国的航海史及中国文化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巩永固:字宏图。明朝宛平人。侍奉永安公主,崇尚文学雅致,喜欢结交贤士大夫,游览山河。崇祯末年,当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都,公主的灵柩尚在宫中大堂之上。永固以黄绳系其二女于公主灵前,纵火焚之。之后写下“身受国恩,义不可辱”八个大字,自刎而死。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以及《姓氏略考》中记载:巩氏望出山阳郡。其详地有二处:
① 汉景帝中元六年(约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于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将其改为山阳郡。它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的地区。
② 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他所在的位置是今江苏省怀安县。
2、堂号
厚斋堂:宋代巩荣,官至大理寺卿,先作过严州知州,而后又直秘阁,升迁为司谏郎。他为人沉静、处事公平、刚正不阿、学识广博,从来没有因人谋事,并且推行用办文化教育和对待知识分子的方法管理官吏和执行政策。因此,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的人们都对他称赞不已。著有《厚斋集》。
一、姓氏源流
璩(Q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宝饰为氏。古代“璩”和“鐻”通,指一种金、银制成的耳环,此物创始人的后代子孙遂以“璩”为姓,称璩姓。古人很看重玉,将玉的坚致、光彩、纯粹、发声等来比喻人的品德,并且寄以吉祥的象征,所以佩带玉是很光彩的事。并认为佩玉不能随意解去。这样,玉的制品也多种多样,而与玉有关的物,一般都加斜玉旁,璩字就指玉做的耳环,当然是高贵之物,于是就产生了璩姓。
2、出自姬姓,与蘧姓同源,以邑名为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而古代玉环称作璩,由于璩很高贵,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于是蘧姓就改成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
得姓始祖:蘧伯玉。璩氏的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传二十七世至“瑷”,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蘧伯玉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据《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璩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璩是古代一种由金、银制成的玉环,古时候的人认为玉石是很高贵的东西,所以就有人以这种器物为姓,称为璩氏,成为璩姓的一支。另一支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因此璩、蘧、遽姓同源,并存于世。璩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等省。璩姓的望族多出自黎阳,也就是今天江北淮南一带。
三、历史名人
蘧 瑷:唐代良吏,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
蘧伯玉:名瑗,长坦县伯玉村人,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 曰:“夫人欲 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璩伯昆:明朝桐城人,那里是学者荟萃之地,而璩御史后来去广东和江西做官时,就很重视文化教育。
璩光岳:明朝人,举为进士而当官,文武全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时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治所在南昌。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境内地区。
黎阳郡:西汉置黎阳县,北魏改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浚县一带。
汲 郡:晋泰始二年置郡。故址在今河南省汲县一带。
2、堂号
君子堂、及圣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唐代开元三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5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石波堂: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
西川堂:唐代良吏璩瑗,官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豫章、黎阳、汲郡。②自立堂号:世德、遗经等。
五、联典出处
璩姓宗祠通用对联
〖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佩玉;
望出黎阳。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伯昆清政;
光岳草书。
——李文郑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桐城人璩伯昆,字山甫,少年时就以才华出名。崇祯年间以明经官江西武宁县令,政治清明,狱讼大减。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城人璩光岳,字山仲,号三谷,进士出身,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擅长草书,著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
丘阳文士;
西蜀通侯。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联典指唐·璩瑷封川西侯。
-----------------------------------------------------------------
〖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光岳郎官多著术;
伯昆御史有才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号三谷。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善草书,著作较多,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等。下联典指明代广东道御史璩伯昆,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历官江西武宁令等。政平讼简,文教尤著。
-----------------------------------------------------------------
〖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四蜀通侯,懋功受赏;
岳阳文士,登第成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璩瑷因功被封川西侯。下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过未能,学造贤人之地;
知非虽晚,德成君子之资。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事典(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保境息民,共仰瑷公事业;
骑骝看杏,咸推秉祖文章。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璩瑷事典。下联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
六、璩姓考补
现全国各地多已将“璩”写作了“琚”字,璩琚已通用。“琚”音读渠,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据查,除《汉语大词典》以“琚”作姓解释外,还有《中国姓氏大全》亦称其为“较罕见姓”。其他诸如《康熙字典》、《古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均未将“琚”字作姓解释。另据最新出版的有关姓氏书籍(含《百家姓》)计504个姓氏中,均无“琚”姓存在。因此目前在报纸上或文书里出现的“琚”姓,是“璩”(qu)字的误写。琚应为近代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璩的误写。影响颇广,大都写璩为琚,有些地方音仍为璩,故经常为琚璩通用璩琚不分。琚应为某次简化字时,人们望文生意,误将璩写作琚。将姓“璩”的写成或读成姓“琚”的,还自以为得意地说“琚”是“璩”的简化(其实此二字均不在简化之列),乃至一些人跟着将错就错,以错传错,贻误至今。
琚,应为璩,(一姓两音在全国都是相同)为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为避难,改为璩,取不忘伯玉之意。
蘧(琚;璩)姓之先祖应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辅佐成王,分封诸侯时,将同父同母第康叔分封到卫地,建都朝歌,史称康叔。随着康叔到卫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只居住在蒲邑东不足5公里的一个丘岗上。这里山坳中到处生长着蘧藕,蘧是荷花的另一种名字。
蒲邑位于蒲水和济水之间,古代这里树林成荫,丘岗连绵,山清水秀,池塘洼地蘧花怒放。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洁净,就以物为地名,曰:蘧丘。
居住在蘧丘一带的周王室后裔,因辅佐卫国国军康叔有功,其中一人被封在蘧丘,封曰蘧伯,后来又设置了蘧伯乡。出此以后,这里的居民以地名(蘧丘)以封爵(蘧伯)为姓,施有蘧姓。正月初八是先祖伯玉的生日后人为纪念他设立大古会,琚姓在古代写作璩。作为姓氏,璩一般读若渠,其来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音渠,又音巨)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音渠,又音巨)姓。璩姓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多数改为琚姓,读音也相应有所改变,一般读若居。因此,琚、璩、蘧、遽、渠、瞿为同源,并存于世。
“璩”音读渠,除作姓氏外,解释为玉质耳环,据考“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传二十七世至“秉”,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于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自唐至今,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中原地区之“璩”姓,据有关史料载,均系明洪武十八年自山西迁居于此。
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中国姓氏大全》亦称璩姓“分布较广”。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每年正月初三、六、九,琚氏后人到长垣县蘧贤祠祭奠。景象颇为壮观
蘧公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过去的是蘧伯玉。”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大将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探视。探视的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赵简子马上取消了攻卫计划。
蘧伯玉谦虚谨慎,他经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60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蘧伯玉墓早在汉代就有一定规模。东汉文学家班昭曾作《东征赋》,其中有“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的诗句。唐代开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在长垣建祠对他进行祭祀。祠建在墓前,祠内有“君子堂”“及圣堂”“知非轩”“寡过轩”等。
伯玉祠坐北面南,位于伯玉墓前方,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有两个院落,分前后二堂,四周有砖砌围墙。山门为砖木结构建筑,上悬匾额曰“内典侯祠”。过山门为第一庭院,中心主体建筑为“君子堂”。两侧各有小门,过小门进入第二庭院。中心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日“寡过轩”,殿中塑蘧伯玉像,稳坐龛中,左、右两书童侍立。蘧子像后有一小门,入小门即进入墓地。
七、附录
湖北省枣阳市璩湾镇,位于鄂西北,枣阳市的西南部,是全国现有的三万八千二百九十个乡镇中,唯一以璩姓冠名的建制镇。根据史料记载,璩湾之璩姓起源于古之地名蘧邑。本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武王把殷的移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并派管叔、蔡叔辅佐。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代行治理天下,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有二心,发动判乱,周公旦兴兵讨伐,杀掉武庚禄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把武庚统治的地方封给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姬,是为卫君。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即为璩湾璩族始祖。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春秋时卫国大夫蘧庄子,名无咎,之子蘧瑗,字伯玉。谥成子约生于公元前五百九十年,曾为卫国大夫,封内黄侯,他比孔子年长三十余岁,但彼此唱酬仰慕,关系匪浅。《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和其弟子欲往陈国,曾两次入住其家。《史记卷四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孔子所尊敬的人,在周,是老子,在卫,是璩伯玉《史记集解》及《索引大戴礼》评价说“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已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璩伯玉之行也。”《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载:孔文子因歌逐献公,曾请教于璩伯玉。璩伯玉说:“人臣事君,可谏则谏,不可谏则去,它非瑗所知矣。”竟掩耳而走,而且说“瑗不闻君之出,又敢闻其入乎?”遂离开卫国,前往鲁国。后来,卫献公使宁喜作卫国宰相,下诏招璩伯玉回国辅佐卫灵公,后来,璩伯玉看到卫灵公荒*无道,只好又离开卫国去了鲁国。孔子称赞说:“君子哉璩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倦而怀之。”并说他“为贤大夫”。由此,后世将其称为千古第一君子,并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圣贤,曾于枣阳孔庙,一直被祀为先贤之首。东汉永和年间,大行令蘧正罹乱,伯玉公第十七世孙璩谦,率领大部族人,南下避祸于岳州,豫章,改原姓蘧为璩。此后,岁月迁流,日久年湮。其族人又逐次分支于鄂、湘、闽、皖、浙、鲁、豫、陕、冀、赣及华夏各地。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而鄱阳之乱,盗寇蜂拥,南方多警,时居豫章之部分璩族,又辗转北上,到达当时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黎城、洪洞等地。后来,朱元璋定鼎南京,为解决因战乱及自然灾害所抛荒的千里赤地,遂自山西及全国各地大量移民。为此,特加赠时为武德将军的璩伯玉公第五十九世孙,璩湾璩族一世祖安邦公光禄大夫,着令其族人自山西洪洞之“筷子巷”,移居今日之地,依姓命名“璩湾”。此后六百余年,安邦公之后人,沿璩湾沙河两岸,繁衍兴旺,与先后移民此地的其他姓氏一起,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沙河一隅,建设成为鄂西北的重要集市“填不满的璩家湾”。
璩湾镇,东距枣阳市区二十公里,西去襄樊市四十公里,绵亘起伏的丘陵,南拥北抱,使这块东西倾斜的平川,别俱一种妩媚。那曾经清澈见底的滚河、沙河,在此溶为一流,直入汉江,流淌着这块土地,也流淌着璩湾璩族的悲欢离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璩湾沙河曾经帆樯林立,是枣阳与汉口直接通航通商的主要水路,给这座小镇带来过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希冀和老一辈抹不去的回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竣工的汉丹铁路和2006年修建开通的“汉十高速”都直穿璩湾重镇,给这个古老的建制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有关专家证明,“付”与“傅”是同一姓氏的不同书写方式。
“付”是“傅”的白字。
这是历史动荡和文字改革(简化)所致。
由于建国后中国文字改革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因而在户籍管理和各类档案中出现了“付”姓的书写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民众也接受了“付”变“傅”的替代。
实际上,在姓氏的表述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文字学上考证:
“傅”,字从“人”,起初有逐渐相传之义,后意会为辅助、教导。
本意上讲,“傅”字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是新兴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与“赵(赵)”字同时诞生。
“傅”,是贴身于奴隶主的高级仆人,就是当今从教授到家教、以及白领主管一类的角色;而“赵”,则是贴身于奴隶主的高级侍卫,就是当今警卫、保镖、保安一类的角色。
作为奴隶主,当然希望得心应手的大奴才代代相传地为自己服务,“傅”字便应运而生,及至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今社会因之。
作为姓氏,则主要源于官职称谓。
“付”,字亦从“人”,起初是人与人近距离传递物品之义,后意会为给予、支付,交给,后延义到涂、搽、符合、归附、附着等。
第一个渊源
源于妫姓,出自殷商时期名相傅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相传,自从盘庚将商王朝的都城迁至殷墟(今河南安阳)以后,商王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
后来,武丁在一个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
梦中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交界的一个叫“傅岩”(今山西平陆)的地方找到了那个叫“说”的北虞奴隶,便将其带到朝中。
因为他居住在傅岩,“故遂以傅氏之,号曰傅说”。
后来,傅说果然兢兢业业地帮助武丁治理朝政。
傅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还在征服洪水泛滥时因发明“版筑法”而闻名遐迩。
他尽心竭力辅佐武丁,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使其在位期间成为商王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在傅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傅氏正宗。
傅氏族人大多尊奉傅说为得姓始祖。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
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家谱文献《赖氏族谱》的记载,春秋末期,赖国(今日河南息县包信镇)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与傅阳国(复阳国)一起被楚国所灭,赖国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国人恐为当时的楚灵王芈围所害,为避祸及,便将赖氏改为罗氏、傅氏、复氏等。
故而,至今仍有赖、罗、傅三家联宗之说。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
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
这个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
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五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鄂尔克特氏,亦称额尔德特氏、鄂尔特氏,蒙古东方三部落之一,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黑龙江地区。
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ket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鄂尔克特氏多冠汉姓为傅氏、鄂氏等。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蒙古族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六个渊源
源于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广西 及 寺》记载: 傅氏,先世系 人,随万葛思应唐王之求来中国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留居中国,进入广西。
傅氏始祖宏烈于明末清初由江西来任广西提督军门,又于清顺治十六~十九年(公元1677~1680年)任巡抚,殉职后葬于临桂旧村滚狮岭(一称滚子岭),后裔定居于旧村,成为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 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如今, 傅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区。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八大姓》记载:
⑴满族傅佳氏,满语为Fu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福宁额(今黑龙江虎林)等地。
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⑵满族傅锡哩氏,满语为FuciriHala,世居苏克特依卡伦(今新疆巩留吉尔格郎哈拉木苏克村),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⑶满族富察氏,亦称傅察氏、蒲察氏、富查拉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富尔察部,金国时期称蒲察氏部落,以部族名称为姓氏,满语为满语为FucaHala、Fucala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⑷满族福塔氏,亦称付哈氏,满语为FutaHala,汉义“绳子”,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傅氏、福氏等。
⑸满族富尔库鲁氏,亦称富勒库噜氏,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傅氏。
⑹满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满语为FulhaHala,汉义“杨树、布施”,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后有赫哲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为傅氏、富氏、杨氏、付氏等。
⑺满族郎佳氏,满语为Langgiya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辽阳、吉林一带地区。
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有满洲正白旗将领郎佳·升,以乾清门行走往军营协剿川、楚地区的白莲教,在镇压白莲教起义过程中骁勇善战,清嘉庆皇帝十分欣赏他,特赐号巴图鲁,擢蒙古副都统,并赐改名为傅升。
在傅升(郎佳·升)的后裔子孙中,皆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⑻满族敷辰氏,满语为Fucen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两岸地区,后所冠汉姓即为傅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满族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八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太傅,亦称师傅,简称傅,历为王朝总教之师,负责教导君王、太子、王族子弟百般学问。
各公爵、伯爵诸侯国亦设有太傅之官位,为中央王朝的巨摩之一。
到了三国时期的曹魏王朝,开始为各封王设置师傅一名。
到晋朝时期,因为要避晋武帝司马师之名讳,去“师”,单称“傅”。
到了隋朝时期,有意改晋制,单称为“师”。
到了唐朝,又单称为“傅”,官秩为从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
到了元朝时期,王廷之傅称“太师”,各王所属之傅称“师”。
在历代太傅、师傅、傅、太师、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人数甚多于上述“正统”之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九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傅御,是两周时期辅佐王政之官的名称,与冢宰(太宰、宰相)地位相同。
在典籍《诗·大雅》中就记载:“傅御者,贰王诏事,谓冢宰也。”
在傅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十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傅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亦各封王设置了丞相,由中央王朝派遣。
到了汉景帝刘启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汉景帝改称其为“傅相”,以与中央王朝的宰相有别。
在傅相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十一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两汉之脊新莽时期官吏傅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西汉末期,王莽成功篡汉,建立了新王朝。
王莽特为太子设置了四位老师,其中之一即为傅丞,亦称“太子傅丞”,官秩如同大夫。
其他三位为师疑、阿辅、保拂,由当时学识、为人、武功、技艺最高的人担当。
当时,王莽以大司徒马宫为师疑,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史称“四师”。
西汉更始元年(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农历9月,王莽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其时,曾担当傅丞的宗伯凤家族门人纷纷迁逃避难,其中有以祖上官称为姓氏者,世代称傅氏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第十二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傅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朝初期,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中央 仿汉朝制度,为属下诸王设置了“王傅”之官,总领诸位王爷部下诸事。
在王傅之下,按王爷名数设有傅尉、司马,分管文政武事。
傅尉的权力仅次于王傅,位在司马之上,下属有府尉、府丞、府吏、府役等,活动范围限于王府辖域之内,不得越界。
到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执政以后,整个大元帝国有四十五个王,但只有三个王府设有“傅尉”之职,即宪彻不
典姓 典氏家谱 典姓起源 典姓名人 典姓的来源 典姓简介
本文2023-09-29 19:27: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