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郑氏大公支谱系(转载)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6收藏

山东郑氏大公支谱系(转载),第1张

一本双枝同茂密  千家万户普芬芳

    “据族谱上记载,寿光郑氏始祖郑澄的祖父郑栲,于明初任河北枣强县令,其后代也就在枣强县落了户,也就是说寿光郑氏的根在河北枣强。”近日,记者来到古城街道垒村,82岁的郑洪三向记者介绍,明正统二年(1437年),寿光郑氏始祖郑澄与夫人携二子一侄,由河北枣强县奉旨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结派遣,后经千里跋涉迁到寿光。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源出姬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改姓为郑。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

    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普“永嘉之乱”,是“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在此发展,并繁衍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形成了诸多郡望。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以福建、浙江两省最多,占到全国郑姓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郑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据了解,寿光郑姓始祖郑澄之后迁居寿光至今已574年,现已繁衍子孙24代,人口总计超过万人。当年澄祖与夫人携二子(忠、孝)一侄(建)奉旨前往山东,澄公不堪其苦,途中病逝于金乡县,其夫人与二子与一侄经艰难跋涉,抵达寿光彭家道口暂居。

    澄祖夫人故后,郑忠、郑孝又去金乡迁澄公柩与其母合葬于彭家道口。后三人各自迁往一处,孝迁至台头一带,忠迁居古城垒村,建则移至广饶石村。虽各立门户,但兄弟及后人累世相好,郑氏家祠有联曰“一本双枝同茂密,千家万户普芬芳”。

    寿光郑氏二世祖郑忠从彭家道口迁居垒村,经过500多年繁衍生息,已发展到800多户,人口逾3000人,从垒村迁到寿光各村的也有不少,其中古城街道北孙云子村已过百户、约430人,北马范村有45户、150多人,尚家村约140户、近500人;孙家集街道郑家村110户,550多人;洛城街道于家尧河村35户,150人;上口镇增城村26户,100多人;田柳镇于家庄村60户,200多人;化龙镇信家桥村40户,170多人。另外,从垒村迁往圣城街道、古城街道、田柳镇、侯镇、孙家集街道等处共200多户,人口在1000人以上。

    寿光郑氏二世祖郑孝(忠之弟)的后代,居住相对集中,全都在台头的郑埝、大坨、小坨及附近村庄(注: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小码头村、稻庄镇南雷埠村,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街道东关村等也有分布),至今已繁衍24代,有1000户,4000多人口。

      (本报记者张文志)

    “乡里奇才”郑道行(1612年一1682年),五岁便知读书,通音律,“出口不思,动有奇语”,被乡里称为奇才,十三岁入泮(上学),十六岁补瘭生,两年后年仅十八岁就以山东第四名的成绩考中举人,是寿光郑氏第一位举人,但由于正值明清更替换代时期,他排满抑清情绪严重,朝廷曾多次请他到官府任职,但他屡叫不从,后以明衣冠终老。

    “钦赐举人”郑曰唯(1716年一l804年),郑道行的玄孙,自幼聪明好学,性格慷慨豪爽、恭俭好义,考举子没有成功,便自设义塾,家贫者少收或免收塾费,上课“口陈指画,娓娓不倦”,深受生徒及乡里敬重。乡里联名将其高尚师德情操报于县衙,请求表彰,后朝廷于乾隆六十年钦赐为举人,于嘉庆元年又钦赐为翰林院检讨。

    “吴佩孚之师”郑韦(1856年一1938年),自幼聪慧,但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入塾就读,先是家父教其识字,后旁听村塾,先生见其才思过人,收为弟子。光绪元年中秀才,光绪八年秋乡试中举人,名列全省第二,时年25岁。后在临朐、广饶、昌乐等地教学,在广饶任教时,所教七名弟子同时登科,一时名声大震。1891年任河南范县教谕,1894年又擢升登州府教授,在任十余载,品端行正,勤勉职守,上下赞誉有加。1906年辞官隐退,坦然无顾,返回家乡。他的学生吴佩孚于民国五年派人带亲笔书信邀请他出山,并许以月薪600元现大洋的优厚待遇,他不为所动,称病卧床,坚辞不就。

      (本报记者张文志整理)

(选自2011年8月13日《寿光日报》A4版)

  元明清时期

  沛郡(今宿县)郑氏,约为秦末汉初由陈郡或宋城迁人,成为当地大族。三国时,随孙策起兵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了孙吴名臣,此后南迁。明初朱元璋起兵反元,郑遇霖、郑遇春兄弟加入义军,遇春随军转战中原,后被封“侯”。

  民族英雄郑成功家族,是岭南三军投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平公之后裔。平公与入闽始祖昭公是同胞兄弟。而莆、漳、潮郑氏是昭公之后裔。

  贵州郑氏是中祖郑恬之系的分支,为唐朝第七个宰相郑畋的后代。南宋郑昌、明朝开国功臣郑遇春均为其后裔。晚清时期的遵义人郑文清及其子郑珍,均为清代文字语言有成就的名家,是贵州郑氏的代表人物。

  四川、陕西的郑氏多是南郑君(武公东迁后,留下一支南迁,称南郑君)后裔。四川德阳一支,根据其族谱记载,应为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郑国后裔。广汉人郑躬、成都人郑少微则是由中原地区迁入的郑氏。在陕西,有助秦筑渠的郑国的后代和从汉至唐在朝中居官,留居长安之官员的后代。

  郑氏有清代由山东、河北陆续迁入东北的。清末有铁岭人郑文焯,长于金石、书法、医学、音律、填词,为清末有名的杂家。

  郑氏部分始迁

  一世祖桓公建都畿内。

  二世祖武公随平王东迁,建都京(今京襄城村)。

  三世叔祖共叔段武公次子,奔共(今河南辉县)。后为段氏始祖,详见《新唐书》。

  十五世祖鲁,迁宋、陈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

  十八世祖安平,入秦为关内侯。

  十九世叔祖袭,迁居司州(今河南洛阳县),即司州河南第一房郑。

  二十四世叔祖吉与其侄远,迁居会稽山阴。

  二十七世祖奇公即郑州第二房郑。

  二十八世祖稚,居河南开封县清远乡棘进里。

  二十九世祖宾,居山东高密。

  三十一世叔祖逢,居咸阳,即雍州咸阳第三房郑。

  三十四世叔祖贤即扬州南海第五房郑、钊,青州,即青州北海第六房郑。

  三十九世祖庠,居丹阳,即扬州丹阳第七房郑。

  四十世祖平,居东阳郡信安县,后为处、婺、越、杭、台诸郑祖。子五:望、宠、碑、瑛、济。

  四十世祖昭,居福州,泉州长乐。

  四十一世祖望,后为丹阳、吴郡诸郑祖。

  宠,后为东阳信安诸郑祖。

  碑,后为衢、婺诸郑祖。

  瑛,后为湖、杭、陆、明、台诸郑祖。

  济,后为江阴、镇江、平江、越州、常山诸郑祖。

  虑,昭公第三子,即兖州泰山第大房郑。

  四十二世祖邀即扬州东海第八房郑。

  璜,后为福州城门村郑祖。

  琰,后为福州城内外白桥、洪屿、长乐、湖里诸郑祖。

  球,后为长乐南乡诸郑祖。

  四十二世祖玑,后为福州福清诸郑祖。璜、琰、球、玑四祖,乃衡公之子,昭公之孙。

  四十二世祖涛,为三十四世祖浑公之八世孙。

  四十三世祖蕙之后为福州钓龙台及平村濑下苦竹、横屿、长乐、山东村诸郑祖。

  兰之,居平川。

  晖之,居福州苦竹、横屿。

  忻之,居长乐、东山村。

  林之,为南安永春诸郑祖。蕙之、兰之、晖之、忻之、林之,为同胞兄弟,昭公曾孙也。

  四十四世祖诰,即江州晋安第十房郑。(南昌、九江、武昌一带,古属江州)

  拱,为南安县桃源村郑祖。

  五十六世祖藏庄公胞二弟,官会稽内史,行九,后为福州钓龙台祖。

  泽,庄公胞三弟,行十三,与兄藏同为福州钓龙台祖。

  襄,露公胞长兄,官光禄大夫,行一,迁居荆阳始祖。

  裳,露公胞二兄,官屯卫大将军,行二,迁居福唐始祖。

  袭,露公胞四弟,行六,迁居湖陵始祖。

  潜,淑公胞弟,行十二,唐太和进士,迁居福州。

  五十七世至七十二世南湖三先生族系

  (甲)属于露公之后者

  五十七世祖珙,由南湖回迁福州故居。

  五十七世祖(名不详),迁仙游。

  五十九世祖巩,迁福州。

  六十一世祖挥,迁东京。活,迁淮西。森,官青州司户,因居焉。

  六十四世祖

  益生,迁道州,今湖南永州。

  希韩,迁润州,今江苏镇江。 宗斐,迁福州。

  仲宣,迁仙游。

  六十五世祖介卿,迁仙游,科升。

  严,迁杭州城铁线巷。

  伯特,居荆门州(今湖北当阳县、远安县)。

  伯可,迁龙溪。

  伯舆,迁潮州。

  季膺,迁潮州。

  (乙)属于庄公之后者

  五十八世祖方迥,迁福州大田。

  方逊,迁福州竹演。

  方迓,迁永嘉德化。迥、逊、迓,庄公之孙也。

  六十三世祖怜,迁永泰光德里。

  六十八世叔祖岑,与从弟袭礼、袭义同迁鄂州(今武昌)。

  邵,迁仙游。

  七十世

  祖萧,迁潮州。

  中之,迁潮州。

  七十世祖已,携其子文正迁仙游东湖,为钱园始祖。

  (丙)属于淑公之后者

  七十二世祖天爵,居温州平阳。

  七十二世以后,因缺乏资料,留待他日续之。

  迁入港台和澳门

  台湾省郑氏人口更为集中。据1954年统计,全台湾省约有郑氏17552户,以6口之家计算,人口应有10万。排全省第12位。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姓氏分布》一书,统计表明当时郑氏总人口约 316635人,16年增长3倍。台湾各地大都成立有郑氏宗亲会,是由纪念郑成功“国姓会”演变而来。

  港台和澳门郑姓都是我国郑姓的组成部分,目前,仅生活在台湾地区的郑姓看,由于人口众多,是位居全岛第 12位的大姓,分布遍及全岛。

  早在1954年人口普查时,全岛有郑姓17552户,其中台北市 552户,基隆1162户,阳明山178户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郑国灭亡,以国为姓时,郑氏已有四支:南郑与山东支脉较弱,河南的两支较为昌盛。

南郑一支:

郑武公东迁后,留下在原址(陕西华县)的一些郑国宗室人员,当戎狄入侵时,南迁到今汉中地区建“南郑”,为首者称南郑君。后来成为秦国的南郑县,其宗室子孙,亦以郑为姓,散居四川、陕西各地。

东郑一支:

在今山东费县城东,有一支很早的郑氏,这是郑国建立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邴”(即今山东费县城东18里)的地方,作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员驻守,郑国灭亡后,也以国为姓,成了山东早期的郑氏。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郑国(即郑邦)应为该支。邴地因在鲁国,郑氏故又称“鲁人”,就地繁衍,即为东郑。

河南的两支:

一支是韩灭郑后,迁陈、宋之间的幽公之子“南里君”鲁公之后,在历史上影响较大。早在郑国被韩灭亡之际,原郑国贵族中改姓为郑的人投奔散居在陈、宋之间。由于这一地区是韩国和魏国的势力范围,郑国灭亡后他们也分别被称为韩国人或魏国人。鲁公之子琚,仕魏为大夫;琚公之子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无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携范雎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随父降赵,而继续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为庶民;徽公长子昌,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郑韩王为楚守,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使韩襄王孙信破郑昌于阳城,以信为韩王(称韩王信),郑昌认为分封已不合时宜,因而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征伐讨平中。楚汉之间的战争进入第三年,“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在北广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族人、部将郑忠对刘邦建议说: “楚军强盛,应高垒深堑固勿战,待敌疲劳时再出击”。刘邦纳其言,果获大胜。昌公之子荣,陈(今河南淮阳)人,随父参加了项羽起义,项羽败于汉,刘邦要求原项羽部将注册登记,以便授官,独郑荣怀念项羽不肯登记,被汉逐出,汉文帝时忧愤而死。荣公之子当时,为陈人,行侠仗义,汉景帝时拜为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先后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位列九卿。郑当时对待宾客惟恐不便,对待长者惟恐不尊,对年轻人惟恐屈才,他常说:“宾客来到,无论贵贱,都要接待!”故《汉书》作者班固说:“张译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郑当时一次推士,因轻信谗言而失误,被人弹劾,下狱治罪,赎买出狱,废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迁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无余资,靠亲友接济办了丧事。当时公之子韬;韬公之子仲 (江都太守);仲公之长子房,汉中大夫,次子远迁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赵王相;季公之长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迁回,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奇公之长子积(华县令)迁至河南新野,为南阳郑氏始祖。以后失谱,历经数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迁至,居大里村(今王村镇西大村),为现居郑氏人数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又播迁周围县、乡、村。1992年,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23人,寻根谒祖,曾到此祭祀,盛况空前。

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后汉西河太守;樨公之长子宾,居山东高密,汉光禄大夫;宾公之三子郑兴,河南开封(今开封市)人,后汉经学家,靖南将军;兴公之子众,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因维护了汉朝尊严,拜为中郎将,《后汉书》有传;众公之子安世,后汉车骑将军;安世公之长子琳,后汉车骑都尉,次子亮(亮孙冲为晋太傅,宗光公,卒后谥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长子泰,次子浑。

回迁开封的郑泰,曾远播沿海与海外;郑浑一支,迁回祖地,成为显赫晋魏的巨族,其后郑羲、郑道昭、郑述之祖孙几代,又到山东兖州、青州做官。

另一支河南郑氏是滞留的儒公之子宙公之后,宙公在韩灭郑时被俘。韩国为贿赂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郑据到嚣山之阳的荒僻之地(即现在广武山一带),为践土君(或嚣阳君)守祭武公陵墓,称郑王之墟 (即今郑王庄)。据公之子强,为报失国之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强公之子朱,跑到赵国,为赵媾秦,助秦伐韩;朱公之子国,初为韩国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修筑鸿沟大渠,后奉韩王之命西遣入秦游说秦王修渠,意在疲秦,使其无力伐韩。国公终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反使秦得水利,国力更强,统一了六国。中国历史进入秦汉大统一时期后,郑氏也随历史的发展,以中原为轴心,向周围辐射播迁。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大穰,不仅解决了秦国困惑多年的粮食问题,而且还使后人代代受益无穷。因此,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郑国之子郑如,郑如之孙有一个叫郑弘的,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个历史名人。

少数民族中的郑姓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与汉族郑姓的关系也较为明显,即血统源流基本不同。其中如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其得姓原因是由于明朝皇帝朱棣的赐姓,亦即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的后代。从血统上看,他们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其血管中流淌的血与汉族完全无关,只是因为生活在汉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汉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郑。至于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郑姓,情况也与回族中郑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郑以外,又有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2、土家族 土家族郑姓的来源与其某些家族在读音上近似于“郑”的发音有关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交界处,人口570多万。族中的郑姓来源极早,大约在两汉时就有人以郑为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东汉时巴郡南郡蛮中有5大姓,出自武落钟离山,其中之一便是郑姓。巴郡南郡蛮亦即土家族的前身。到了唐代,樊绰所编撰的《蛮书》中也说巴人有4大姓,郑姓仍是其中之一。不过,一般认为早期的郑姓与后来所说的姓氏含义不同,所指的是一个郑姓部落,因其在读音上近似于汉字“郑”才被以郑相称。另外,由于“郑”字在土家语中的读音近似于“陈”,因此郑姓有时又被称为陈姓。如在《蛮书》中就是郑、陈并称,各自为姓。由此可见,土家族郑姓的得姓原因是由于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称谓在读音上近似于汉族人的“郑”,在载入汉族人编撰的典籍时便以“郑”相称,此后相延成俗,也同时被这些土家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郑姓人口为数不少,仍保持着大姓之一的位置。由于相传郑姓在发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间至今还保持有互不通婚的习俗。

3、朝鲜族 远古的朝鲜族人居住在朝鲜半岛山谷中,至新罗第三代国王始分封授姓,其中珍支部被封郑姓,朝鲜族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人口190多万,其血缘与古代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民族有关。根据近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经常使用的姓氏有100多个,几乎全是汉族姓氏,其中郑姓的使用者相当多,与金,李、崔、朴并称为五大姓。

朝鲜族人以郑为姓,起源于远古的传说时代。据朝鲜人编撰的《三国史记》记载,早期的朝鲜入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山谷之中,分作6个部落,至新罗第三代国王时始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干珍村,更名为本彼部姓郑。当然,在另一部朝鲜人的著作《三国遗事》中则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当时被赐姓为郑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赐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郑。今天看来,无论哪种记载更符合事实,都不影响郑姓为朝鲜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史书中所谓新罗国王对本国民众的赐姓,若历史上确有其事,则发生在高丽国统一朝鲜半岛以前,亦即中国的唐朝时期。当时的王公贵族仰慕唐朝的官家巨姓,并借用这些巨姓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当时称雄唐朝的崔、李、郑等姓氏便被移植到朝鲜半岛,成为当地王公贵族的姓氏。后来,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普通百姓也被允许使用姓氏,使郑姓在当地的使用人数迅速增多,再经过以后近千年的发展,郑姓终于成了当地大姓之一。至近代时期,原生活在朝鲜半岛北部的人因当地发生饥荒而移居我国东北,形成朝鲜族,其中便有大批的以郑为姓的人,以至使郑姓进一步成为朝鲜族的大姓之一。

4、瑶族 瑶族郑姓属于盘瑶十二姓之一,来源于一个十分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评皇和高皇争天下,评皇悬赏捉拿高皇,并答应以公主作为有功之人的赏赐。结果一只名为盘瓠的神犬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为妻,生下6男6女,自相婚配,并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瑶族郑姓的族先。后来,一些汉族人为了逃避赋役,来到瑶族聚居的地区,与瑶族人交错杂居,对外也自称瑶族。久而久之,这部分人便融入瑶族中,成为瑶族人的一员。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也姓郑。

5、京族 京族郑姓人数较少,据50年代中期的户口统计,姓郑的人仅有1户,居住在沥尾岛中间村,是当时31个姓氏中人数最少的姓氏。从那以后,郑姓人数又有所增加,但远远低于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京族中仍是人数最少的姓氏之一。

6、纳西族 纳西族郑姓是历史上迁入纳西族居住区的汉族人的后代,后来才融入纳西族。其中的一支来自江西,约在明清时迁到今云南丽江一带,从此便留居当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纳西族郑姓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7、哈尼族 哈尼族郑姓人的姓氏来源较晚,一般认为直到明朝中叶才开始使用姓氏。据《临安府土司官志》记载,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8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姓。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姓的新成员。如今,哈尼族有人口100余万,经常使用的姓氏有30多个,郑姓便是其中之一。

8、裕固族 裕固族郑姓是族中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又称增坷斯)名称的汉字同音对译和简化。增斯恩家族原以增斯恩或赠坷斯为姓,后因姓氏过于繁复,便随例简化为汉姓郑。如今,郑姓在裕固族中也是较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9、白族 白族郑姓大多尊奉唐代南诏国执政官郑回为祖先,在血统上与汉族郑姓同源,如今在白族中也拥有较多的人口。

二、迁徙分布

郑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山东之郑氏,距今山东费城东18里“邴”地一支,为原郑国派驻人员的后代,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郑国,应为该支。邴地因在鲁国,郑氏故又称“鲁人”,就地繁衍。这一支郑氏后人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还是韩灭郑后,迁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鲁公之后。

秦汉时期

郑国灭亡,以国为姓时,郑氏已有四支:南郑与山东支脉较弱,河南的两支较为昌盛。

居住在陈、宋两地之间的鲁公之后。鲁公之子琚,仕魏为大夫;琚公之子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无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携范雎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随父降赵,而继续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为庶民;徽公长子昌,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郑韩王,为楚守,汉王刘邦二年降汉。

滞留的儒公之子宙,在韩灭郑时被俘。韩国为贿赂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据于嚣山之阳的荒僻之地(即现在广武山一带),为践土君(或嚣阳君)守祭武公陵墓,称郑王之墟 (即今郑王庄)。据公之子强,为报失国之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强公之子朱,跑到赵国,为赵媾秦,助秦伐韩;朱公之子国,初为韩国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修筑鸿沟大渠,后奉韩王之命游说秦修渠,意在疲秦,使其无力伐韩。国公终于将渠修成,反使秦得水利,国力更强,统一了六国。中国历史进入秦汉大统一时期后,郑氏也随历史的发展,以中原为轴心,向周围辐射播迁。鲁公世系的昌公,即郑昌,初为楚守。刘邦二年,因为项羽封当时任吴县令的郑昌为韩王。

郑昌认为分封已不合时宜,因而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征伐讨平中。楚汉之间的战争进入第三年,“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在北广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部将郑忠对刘邦建议说:“楚军强盛,应高垒深堑固勿战,待敌疲劳时再出击”。刘邦纳其言,果获大胜。

昌公之子荣,陈(今河南淮阳)人,参加了项羽起义,项羽败于汉,刘邦要求原项羽部将注册登记,以便授官,独郑荣怀念项羽不肯登记,被汉逐出,忧愤而死。

荣公之子当时亦为陈人,行侠仗义,汉景帝时拜为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先后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位列九卿。郑当时对待宾客惟恐不便,对待长者惟恐不尊,对年轻人惟恐屈才,他常说:“宾客来到,无论贵贱,都要接待!”故《汉书》作者班固说:“张译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郑当时一次推士,因轻信谗言而失误,被人弹劾,下狱治罪,赎买出狱,废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迁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无余资,靠亲友接济办了丧事。

当时公之子韬;韬公之子仲 (江都太守);仲公之长子房,汉中大夫,次子远迁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赵王相;季公之长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迁回,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奇公之长子积(华县令)迁至河南新野,为南阳郑氏始祖。以后失谱,历经数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迁至,居大里村(今王村镇西大村),为现居郑氏人数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又播迁周围县、乡、村。1992年,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23人,寻根谒祖,曾到此祭祀,盛况空前。

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后汉西河太守;樨公之长子宾,居山东高密,汉光禄大夫;宾公之三子郑兴,河南开封(今开封市)人,后汉经学家,靖南将军;兴公之子众,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因维护了汉朝尊严,拜为÷中郎将,《后汉书》有传;众公之子安世,后汉车骑将军;安世公之长子琳,后汉车骑都尉,次子亮(亮孙冲为晋太傅,宗光公,卒后谥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长子泰,次子浑。

的宙公之后郑吉公与郑弘公就是山东临淄名门之后,汉武帝时,为防强宗作乱,将其兄弟迁至浙江绍兴。后弘公之子郑仲、郑均兄弟又回迁山东任城;宾公,为汉光禄大夫,居山东高密,他的子孙中著名的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回迁开封的郑泰,曾远播沿海与海外;郑浑一支,迁回祖地,成为显赫晋魏的巨族,其后郑羲、郑道昭、郑述之祖孙几代,又到山东兖州、青州做官。山东与河南之郑氏是互相穿插、互为影响的。

宙公世系的国公后代。国公之子如公,如公之孙有一个叫郑弘的,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个历史名人。他年轻时当过啬夫,被名叫第五伦的太守发现,任命为都邮,举为孝廉。郑弘又拜河南太守焦况为师,研究学问。汉永平十三年(70年),楚王刘英谋反被废,焦况受牵连被捕,死于押解途中。接着焦妻和儿子又被捕,焦的亲朋都怕牵连自己而和他家疏远。独有郑弘剃掉头发,带着铁链,上朝为焦况鸣冤叫屈,终使汉明帝觉悟,赦免了焦况家属。他的忠义为人,感动了皇帝,当即任命他为邹县县令。在任上,他推行仁政,减少徭役,颇有声望,又升为太守,后为尚书,不久又入朝代郑众为大司农。他奏请皇帝批准,开辟零陵、桂阳(湖南南部)至南岭(广东、广西)的道路,打通了南北交通。在当大司农期间,他开源节流,使国库盈足。这时天下遭旱,边防有警,郑弘又建议减免灾区赋税徭役。元和元年(84年),郑弘进为太尉,他又推举第五伦为司空,每次上朝,他总是躬身自卑,以后辈之礼相见。皇帝问明情况,特在二人之间设以云母屏风,以免因小节而误大事,此举成一时佳话,到处流传。当地为了纪念他,把他幼时常去洗澡的泉,称为“郑公泉”。称顺时如意的风,为“郑公风”。也的后代中有一部分后来迁居到了山东东平郡。到东汉初年,又有一个叫郑均的名人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迁,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仍没有停止。其中郑氏南迁规模较大的有:

晋永嘉元年(307年),南迁始祖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后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 (今江宁县)。建兴四年 (316年)出任信安县令,死后葬于信安西门外。庠公长子平公为豫章太守,坐镇江州 (今九江)。庠公次子昭公,为东晋龙骧将军,封开国侯,率兵入闽,称“入闽始祖”,先任建安(南平)刺史,又迁泉州刺史,后为晋安郡太守,卒后葬长乐。现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际系,均为其后;而莆田的露、庄、淑南湖三先生,于唐德宗元年(780年)相继由永泰迁到兴化(莆田),隐居南湖山,建造湖山书堂收徒讲学。后人称南湖三先生。子孙播迁到仙游、潮州等,由潮州远播泰国、菲律宾及东南地区。宋人郑樵为宋史学家,著作颇丰,称夹祭先生,亦为此支后裔。

彭城(今徐州)的郑氏,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中书侍郎郑颐的父亲携家迁此繁衍的;淮安的郑氏,是由徐州迁出的,与徐州郑氏原本一支;著名书画家、又名“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板桥),其先祖是由福建兴化(莆田)迁入的,为南湖郑氏的后裔。

唐宋时期

唐高宗年间,固始人陈政奉命入闽镇守,后被困九龙山一带,其族人陈敏、陈敷二人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陈敏、陈敷的幕僚中有叫郑时中的,后采留在闽地繁衍后代,后世子孙众多。故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满街排”的谚语。如漳州同安之角尾、洪塘等之郑氏均为此支,后迁台湾者甚众。

唐代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郑虔,被贬浙江台州为司户参军,死后葬白石金鸡山,对浙东文化有较大贡献,被誉为“台教正宗”,后代播迁临海、宁海、三门、天台、黄岩一带。

唐中和年间,寿州屠户王绪,与妹夫刘兴全聚众作乱,挟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圭阝)、审知为助。并命王潮为军正。宰相郑畋(郑氏后裔)之后可远公,被挟以举族相随。王绪自称将军,刘兴全为副,重用王潮兄弟。光启元年 (885年),王绪领兵 5000,氏族(士、农、工、商、百工技艺全有的自给自足群体)万余人,渡江而南,辗转江州(九江)、洪州(南昌)、虔州(斡州)、攻陷汀州(福建长汀),沿途遗散氏族老弱,故闽西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之郑氏,争为此次遗散之郑氏后裔。后王潮以军众不习南方水土,又经桃源(今永春)沙县返回中原。并严肃军纪,不许扰民。此时的泉卅刺史廖彦若,贪暴害民,民众疾苦难言。泉州人张延鲁率领泉州民众迎候王潮于武荣 (现丰州镇),请王潮兄弟解民疾苦。王潮遂命攻城,未果,又命就地屯垦,可远公率族人屯垦武荣州。一年后克泉州城,王潮自领刺史,命可远公守南安郡桃林场 (今永春县)。可远公年老隐居于吴田。宋真宗时,有郑姓人为朝阳军都巡检史,告老亦卜居于此地。故又称“鹏翔郑氏”,族谱多称来自固始,可远公为始祖。鹏翔始祖可远公,其父为郑氏后裔,是唐僖宗时为宰相的郑畋的后裔。郑畋死于陇州郡舍,子启昌、可远、可运奉丧还葬于河南祖籍,避乱于光州固始,而后随王潮南下福建,居大鹏山之阳,称鹏翔郑氏。尊可远公为始祖,族人随海上丝。绸之路,远播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地;明代移居浙江温州、平昭、龙尔、云和一带的也不少;在福建本省的仙游、福清、德化、安溪、漳州、建阳、光泽、漳平等地也有鹏翔郑氏旗人的足迹;后台湾郑家军曾于崇祯末年两次来永春招兵,随军去台者以后就定居淡水、漳化、竹堑、罗汉门等地。

江西九江的郑氏,多是郑善果的后裔。善果为江州(九江)刺史时,死于江州任上。其子孙就在九江、德安地区繁衍。北宋德安人郑良,是个地理学家,是善果的重孙。南宋德化(九江)人郑轮,任龙南县令。龙南县原有一些人因不堪官府压迫,被迫上山为匪。郑轮上任后,政宽人和。原上山为匪的一些人,纷纷自动下山,说:“现在有个好官不欺压我们,我们都愿回去种田了。”袁州(今江西宜春)的郑谷,任永州刺史,以写鹧鸪诗出名,人称“郑鹧鸪”。宋代有个郑铨,是一位学者。新建(南昌附近)郑伯文,早年亡故,其妻矢志不嫁,孝敬公婆,被写入《元史·列女传》。

元明清时期

沛郡(今宿县)郑氏,约为秦末汉初由陈郡或宋城迁人,成为当地大族。三国时,随孙策起兵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了孙吴名臣,此后南迁。明初朱元璋起兵反元,郑遇霖、郑遇春兄弟加入义军,遇春随军转战中原,后被封“侯”。

民族英雄郑成功家族,是岭南三军投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平公之后裔。平公与入闽始祖昭公是同胞兄弟。而莆、漳、潮郑氏是昭公之后裔。

贵州郑氏是中祖郑恬之系的分支,为唐朝第七个宰相郑畋的后代。南宋郑昌、明朝开国功臣郑遇春均为其后裔。晚清时期的遵义人郑文清及其子郑珍,均为清代文字语言有成就的名家,是贵州郑氏的代表人物。

四川、陕西的郑氏多是南郑君(武公东迁后,留下一支南迁,称南郑君)后裔。四川德阳一支,根据其族谱记载,应为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郑国后裔。广汉人郑躬、成都人郑少微则是由中原地区迁入的郑氏。在陕西,有助秦筑渠的郑国的后代和从汉至唐在朝中居官,留居长安之官员的后代。

郑氏有清代由山东、河北陆续迁入东北的。清末有铁岭人郑文焯,长于金石、书法、医学、音律、填词,为清末有名的杂家。

郑氏部分始迁

一世祖桓公建都畿内。

二世祖武公随平王东迁,建都京(今京襄城村)。

三世叔祖共叔段武公次子,奔共(今河南辉县)。后为段氏始祖,详见《新唐书》。

十五世祖鲁,迁宋、陈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

十八世祖安平,入秦为关内侯。

十九世叔祖袭,迁居司州(今河南洛阳县),即司州河南第一房郑。

二十四世叔祖吉与其侄远,迁居会稽山阴。

二十七世祖奇公即郑州第二房郑。

二十八世祖稚,居河南开封县清远乡棘进里。

二十九世祖宾,居山东高密。

三十一世叔祖逢,居咸阳,即雍州咸阳第三房郑。

三十四世叔祖贤即扬州南海第五房郑、钊,青州,即青州北海第六房郑。

三十九世祖庠,居丹阳,即扬州丹阳第七房郑。

四十世祖平,居东阳郡信安县,后为处、婺、越、杭、台诸郑祖。子五:望、宠、碑、瑛、济。

四十世祖昭,居福州,泉州长乐。

四十一世祖望,后为丹阳、吴郡诸郑祖。

宠,后为东阳信安诸郑祖。

碑,后为衢、婺诸郑祖。

瑛,后为湖、杭、陆、明、台诸郑祖。

济,后为江阴、镇江、平江、越州、常山诸郑祖。

虑,昭公第三子,即兖州泰山第大房郑。

四十二世祖邀即扬州东海第八房郑。

璜,后为福州城门村郑祖。

琰,后为福州城内外白桥、洪屿、长乐、湖里诸郑祖。

球,后为长乐南乡诸郑祖。

四十二世祖玑,后为福州福清诸郑祖。璜、琰、球、玑四祖,乃衡公之子,昭公之孙。

四十二世祖涛,为三十四世祖浑公之八世孙。

四十三世祖蕙之后为福州钓龙台及平村濑下苦竹、横屿、长乐、山东村诸郑祖。

兰之,居平川。

晖之,居福州苦竹、横屿。

忻之,居长乐、东山村。

林之,为南安永春诸郑祖。蕙之、兰之、晖之、忻之、林之,为同胞兄弟,昭公曾孙也。

四十四世祖诰,即江州晋安第十房郑。(南昌、九江、武昌一带,古属江州)

拱,为南安县桃源村郑祖。

五十六世祖藏庄公胞二弟,官会稽内史,行九,后为福州钓龙台祖。

泽,庄公胞三弟,行十三,与兄藏同为福州钓龙台祖。

襄,露公胞长兄,官光禄大夫,行一,迁居荆阳始祖。

裳,露公胞二兄,官屯卫大将军,行二,迁居福唐始祖。

袭,露公胞四弟,行六,迁居湖陵始祖。

潜,淑公胞弟,行十二,唐太和进士,迁居福州。

五十七世至七十二世南湖三先生族系

(甲)属于露公之后者

五十七世祖珙,由南湖回迁福州故居。

五十七世祖(名不详),迁仙游。

五十九世祖巩,迁福州。

六十一世祖挥,迁东京。活,迁淮西。森,官青州司户,因居焉。

六十四世祖

益生,迁道州,今湖南永州。

希韩,迁润州,今江苏镇江。 宗斐,迁福州。

仲宣,迁仙游。

六十五世祖介卿,迁仙游,科升。

严,迁杭州城铁线巷。

伯特,居荆门州(今湖北当阳县、远安县)。

伯可,迁龙溪。

伯舆,迁潮州。

季膺,迁潮州。

(乙)属于庄公之后者

五十八世祖方迥,迁福州大田。

方逊,迁福州竹演。

方迓,迁永嘉德化。迥、逊、迓,庄公之孙也。

六十三世祖怜,迁永泰光德里。

六十八世叔祖岑,与从弟袭礼、袭义同迁鄂州(今武昌)。

邵,迁仙游。

七十世

祖萧,迁潮州。

中之,迁潮州。

七十世祖已,携其子文正迁仙游东湖,为钱园始祖。

(丙)属于淑公之后者

七十二世祖天爵,居温州平阳。

七十二世以后,因缺乏资料,留待他日续之。

迁入港台和澳门

台湾省郑氏人口更为集中。据1954年统计,全台湾省约有郑氏17552户,以6口之家计算,人口应有10万。排全省第12位。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姓氏分布》一书,统计表明当时郑氏总人口约 316635人,16年增长3倍。台湾各地大都成立有郑氏宗亲会,是由纪念郑成功“国姓会”演变而来。

港台和澳门郑姓都是我国郑姓的组成部分,目前,仅生活在台湾地区的郑姓看,由于人口众多,是位居全岛第 12位的大姓,分布遍及全岛。

早在1954年人口普查时,全岛有郑姓17552户,其中台北市 552户,基隆1162户,阳明山178户,

源流-四川郑氏

先秦时期郑国灭亡一支郑姓进入四川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灭掉,郑国遗民以国为姓,散迁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开始进入四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最早迁到四川的郑姓人究竟居住在什么地方,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德阳一支郑姓的家谱记载,他们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中的郑国(郑邦,字子徒)后裔。

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支郑姓,是迁居在陈、宋之间的南里君郑鲁家族。郑鲁的儿子郑琚,在魏国当上了大夫。郑琚的儿子郑无悔,是魏国的新筑大夫。郑无悔的儿子郑安平,最初为魏国效力,后来带着范雎投奔秦国,被封为关内侯、大将军。郑安平带着秦军与赵国交战,被困降赵,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的儿子郑徽,没有跟着父亲降赵,回到魏国继续做官。郑徽的大儿子郑昌,最开始是秦国吴县县令,后来跟随项羽起兵讨秦,被封为韩王,驻守荥阳。刘邦建立汉朝后,派韩信攻打荥阳,郑昌降汉。

还有一支是留在荥阳的郑宙家族。韩国灭掉郑国后,为安定郑国遗民的民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嚣阳君)。因郑武公的陵墓在嚣山(今河南广武山一带),就把嚣山之阳(南边)的荒僻土地封给郑据,叫他去守祭郑武公的陵墓。

秦汉时期西汉末年广汉郑躬发动起义

这一时期,中国迎来大一统,社会较为稳定,郑姓家族经过多年蓄势后,文功武治大爆发,达到鼎盛阶段,进入名门望族时期,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播迁。

郑昌归顺刘邦后,为刘邦统一江山立下大功。郑昌的孙子郑当时,汉景帝时官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大司农,位列九卿,被人尊称为郑庄。

晚年的郑当时遭受了一次大灾难。在推举贤士时,因听信他人谗言而出现失误,被人弹劾治罪。家人通过关系把他赎买出来,但丢了官职,成为平民。不久后,他又被重新起用,出任汝南太守。在任期间,郑当时病故,家里没钱,办丧事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

进入东汉后,郑当时的后裔郑兴,官任靖南将军,是著名的经学家。郑兴的儿子郑众,官任大司农,出使匈奴,因有效地维护了汉朝尊严,官拜中郎将。不仅如此,郑众还承传父业,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经学,成为著名的经学家。

在经学方面,郑兴、郑众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但郑姓家族在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个在经学研究方面更牛的人,叫郑玄。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如果能一辈子钻研一部经书,就算是很了不起了。郑玄钻研并注释过的经书有《易》《诗》《书》《礼记》《论语》《孝经》《尚书》等,学术贡献令人瞠目结舌,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郑姓有个堂号叫博经堂,就出自郑玄。因郑玄在经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后人把经学称为郑学。

西汉汉成帝鸿嘉3年(公元前18年),四川广汉(今金堂东南)人郑躬,带领60多人发动起义。他们攻打官府,释放囚犯,抢夺武器。郑躬自称山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到上万人,接连攻占了4个县,广汉太守对此毫无办法。

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与官兵对峙了一年时间。汉成帝大为恼怒,罢免了丞相薜宣,任命孙宝为益州刺史,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征调广汉郡、蜀郡官兵3万人前往镇压。官军采用又打又拉、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由孙宝到义军大营,游说郑躬投降;另一面由赵护带兵猛攻。一个月后,义军被镇压,郑躬被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名门富贵满门无比显赫

这一时期,郑姓继续显赫。在秦汉时期郑姓家族文功武治的基础上,郑姓人以郑当时的后裔为主干,继续向前大力发展,使郑姓成为天下著名的族姓之一。

三国时期,跟随孙策起兵的沛郡(今安徽宿州)郑姓大家族中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为孙吴政权的名臣。这支郑姓中的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西晋时,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今江苏江宁)。

郑庠的后代,因为做官,开始南迁。郑庠的二儿子郑昭当上了龙骧将军,被封为开国侯,率兵进入福建,被福建郑姓人奉为入闽始祖。如今,福建闽东、莆田、仙游的南湖系、夹漈系郑姓,都是郑昭的后裔。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是南湖郑氏的后裔。

在郑当时一脉的郑姓人中,每一代几乎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后燕时,郑豁任太子少傅,郑豁有4个孙子:郑涛、郑晔、郑简、郑恬。郑涛跟随北魏武帝西征到甘肃定居,成为西祖;郑晔是北魏的建武将军,被封南洋公,住在古荥阳(今河南郑州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河南荥阳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河南荥阳),成为中祖。他们是郑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氏四祖”。

经过10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北祖郑姓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其次是南祖郑姓,中祖郑姓发展到第6代时家道中落,后来又复兴。

495年,北魏孝文帝勘定族姓,确立门阀制度。鲜卑族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姓,为一等士族,汉族一等士族,是四大“最高门”。由于北祖郑晔的孙子郑羲历任翰林侍讲学士、秘书监,在北魏很是显贵,所以,由郑羲代表的荥阳郑氏光荣入选,其他三大名门望族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西昌县令郑回后裔当上国王

这个时期的郑姓,是荥阳郑姓的天下,可谓出尽了风头,羡煞他人。

北周时期,郑羲的后裔郑译,任内史上大夫。他有个关系非常亲密的同事哥们,叫杨坚。北周宣帝病死后,郑译极力推荐杨坚辅政。杨坚建立隋朝,没有忘记郑译这个好伙伴。郑译成了隋朝开国元勋,官至上柱国、岐州刺史,被封为沛国公。

唐太宗时期,门阀观念还比较浓厚。贞观12年(638年),唐太宗叫吏部尚书高士廉撰写《氏族志》,分定姓氏高下尊卑,在原有的崔、卢、郑、王四大名门望族的基础上,把李姓加进去,形成了李、崔、卢、郑、王五大姓。五大姓坚持族望观念,耻于与他姓为婚。

武则天时,开始推行打压大族政策,五大姓的政治地位受到抑制。此路不通,自然还有别的路可走。郑姓一向以文功武治著称,郑姓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优势尽显。

从唐高宗上元2年(675年)郑益考中状元开始,到唐朝灭亡的200年间,郑姓家族一共出了9个宰相、6个状元、8个驸马、22个进士,获得了“郑半朝”的美誉。另有资料显示,唐朝不止9个郑姓宰相,还有4个:郑肃、郑涯、郑綮和郑昌图。

唐玄宗天宝年间,西泸(今四川西昌)县令叫郑回。安史之乱时,南诏王国攻陷巂州(治所在今西昌),郑回被俘虏。南诏国王阁逻凤发现他很有学识,委任他为王室教师。

异牟寻即位后,任命郑回为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郑回积极推进南诏汉化,主张仿效唐朝,促使南诏与唐朝恢复双边友好关系。794年,异牟寻对唐朝派来的使臣发誓,南诏全部部落从此“归附汉朝(唐朝)”。

郑回死后,他的儿子及后裔世代成为南诏的清平官。郑回的第七世孙郑买嗣,在897年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902年,郑买嗣干脆灭掉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统治着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郑姓人首次当上了国王。好景不长,大长和国只传了3代人,就因内乱亡国,仅存26年。

唐高宗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奉命进入福建镇守被困,陈敏、陈敷率领中州58姓军校入闽相救。其幕僚中有个叫郑时中的人,后来留在福建,后世子孙众多。

唐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当时的宰相郑畋的三儿子郑可远,被挟裹其中,举族相随,担任别将。一路上,家族中的老弱病残被遗散,只得就地定居,现在福建长汀、龙岩、武平、上杭等地的郑姓,大多是遗散郑姓人的后裔。

后来,郑可远带着族人在武荣州(今福建晋江)屯垦。再后来,郑可远辞官先是隐居在福建吴田,后移到姜莲,改名为凤山。郑可远的曾孙郑懋告老还乡后住在大鹏山之阳,所以这支郑姓又叫鹏翔(阳)郑氏。明朝末年,台湾的郑家军曾两次到福建招兵,不少郑姓人随军去了台湾,后来定居在台湾淡水、漳化、竹堑、罗汉门等地。

在郑姓的宰相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郑畋。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郑畋任凤翔节度使。黄巢义军攻入长安后,唐僖宗逃往四川,郑畋招集散兵,抵抗义军。后来,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把郑畋赶走,唐僖宗让郑畋到成都去主持军务。唐僖宗回到长安后,郑畋因被排挤,没有跟着回去,而是到时任彭州刺史的大儿子郑凝绩那里养老,结束仕途生涯。

宋元时期成都人郑少微有文采名气大

宋元时期,郑姓仍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百家姓》,是北宋时编撰而成的,姓氏的排列,不像现在以人口多少为标准,而是按当时姓氏的政治地位高低而成的。从第一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姓在当时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宋朝时,郑姓大约有75万人,人口总数位居第20位,福建是郑姓第一大省,占郑姓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约有1875万人。郑姓人口较多的其他省份有河南、浙江、江苏、广东、江西、湖北,四川人口较少。

在两宋期间,郑姓名人和家族不断冒出来。特别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郑姓人,相继出了郑伯熊、郑伯英、郑伯莫、郑伯海、郑伯谦等而名扬天下。南宋初年,他们的学问曾被称为正统学派,也就是郑氏景望学派,又叫永嘉学派。

在学术贡献上,南宋的郑樵是一个猛人。郑樵是福建莆田人,因长期住在夹漈山,世称夹漈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最爱的事是看书,想尽各种办法看书,立志要读尽古今书籍、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金兵攻进北宋都城后,把图书馆里的书都抢走了。郑樵决定以布衣学者的身份,为南宋朝廷写一部集天下图书为一书的鸿篇巨制《通史》。

他从30岁左右开始写《通史》,冒着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到54岁那年,写出了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郑樵一生的著述多达84种,大部分都不见了,现在只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和一些零散文章留下来。

北宋时,成都人郑少微在元佑3年(1088年)考中进士。郑少微富有文采,由此很有名气。政和年间,曾任德阳知府。他的作品大都遗失,《全宋词》里收录有《鹧鸪天》《朝天子》两首词。

河南省郑氏字辈大全

光山县郑家湾郑氏字辈:

成志开昌运,文明德道光。

固始县往流镇南郑老庄郑氏字辈::

恩尚尧号国 邦元鸿开文 孝友永世泽

信阳市平桥郑氏字辈:国成立功

新县浒湾、吴陈河、陡山河郑氏浒湾字辈:

帮家逢太乐,良余有光辉;

臣德开名甫,当时左右昌。

(90世至109世。属8世祖长门邦第公、二门邦郎(昆)公监生。)

商城郑氏字辈:

国一仕元绍开,大传显昌前代,家重孝友信义,德积百年良材,英明忠厚为本,福禄永保世泰

晏河乡晏河村郑八洼郑氏字辈:

克承祥瑞芳名显,永继徽猷善业崇;德礼智仁传世远,信文道义辅邦隆。

(属三门邦篆公,举人。“瑞”辈为国世90世)

晏河乡秦洼村郑湾虎、彪公支系字辈:

学长良德光全(前)玉(裕)厚

晏河乡河川村张店、郑氏字辈:

宇义东(三)泰(长),国有善仁(人),维(为)邦久持,强处世长(常)。(文殊乡花山村郑冲、张畈有同支。强字辈为96世)

晏河乡河川村小围孜、大围孜郑氏字辈:

(五门邦彦公、太守(知府)。砖桥镇高陌村赵湾,晏河乡河川村张店,文殊乡花山村张畈、郑冲有同支。

小围孜郑氏字辈:

如信周之良 国学恩光大,文明启发宗。

大围孜、砖桥高陌赵湾郑氏字辈:

宇盟克懋 昌楷延铎

文章耀祖 诗礼传家。(家为90世)

砖桥镇崔棚村郑湾、陈乡村桂洼郑氏字辈:

山正学德道,世昌远高升,富贵荣华锦,

福全万载春。(属六门邦杰公,国学。凉亭乡朱寨村小姜湾,白雀镇钟桥村郑小湾,斛山乡蔡桥村毛湾、赵桥村郑洼,十里镇李堰湾村张湾、五里店村董冲,城关海营、三里桥张染坊有同支)

光山县部分支派郑氏字辈:

1947年湖北枹桐山《郑氏宗谱》即武汉《大成宗谱》字辈40字(建字辈为90世)

建树承先绪,谟贻佑启昌

传家崇正义,立德裕慈祥(下略)

光山县晏河乡程山村董杜湾郑氏字辈:

始祖俌公官居太守(知府)卒葬磨石朝南山头坟地(晏河乡程山村董杜湾)。子六:邦第、邦郎(昆)、邦篆、邦箴、邦彦、邦杰(节)。

光山县白雀镇沿河村郑家湾郑氏字辈:

(郑维翰公支系)

维之坤章长宜和,从效金文宝明光;

承前启后人兴旺,

忠原开来君福强;国富荣华发盛世,

德道鸿运应春尚;万继显贵有才子,

意升宗师秀满堂。

光山县斛山乡陈大院、邱大湾、范乡村房公支系郑氏字辈:

明朝末年,第四支祖房公由黄岗迁河南光山县斛山铺东观郑老湾定居。至今已400余年,传16代,近1000人。10世后的派字10字:“臣自开昌运,文明惠道光”。“运”字对《大成宗谱》派字“树”。(陈大院村的上下郑湾、北汤湾、大卢湾、姚湾:邱大湾村的郑小湾、转湾、大高店、肖湾;范乡村的郝湾、赵园、胡洼、均畈有同支)。

光山县罗陈乡郑老庄郑氏字辈(1至30世):

成芝国金友 钊克绍廷先 富贵永长远

福喜得江山 刚强正万世 和平守政权

波陂河镇蔡围孜邬围孜郑氏字辈:

明德思为邦元(思字辈为91世)

砖桥崔棚郑湾、陈乡桂洼郑氏字辈:

山正学德(章)道(耀)世(承)昌(先)远(绪)(凉亭朱寨小姜湾、白雀园钟桥郑小湾、斛山蔡桥毛湾赵桥郑洼、十里李堰湾五里店董冲、城关海营三里桥有同支。世和承二字辈均为92世)。

刘寨村的郑大湾字辈:

中丙安西庆,政大古人民。

槐店乡草店村占冲郑氏字辈(原籍潢川彭店乡):

明宗有庆 远大智昌 文人兆启 祖锡宏光

德高必显 财秀孔良 兴基立业 华国荣邦

万年承继 斯范永长

(十里镇徐寺村宋中湾有同支。其中“大”字为国世93世)。彭店郑氏加入了1947年的武汉《大成宗谱》,并启用了40代派字,“建树承先绪……”,“庆”对“树”,“远”对“承”,“大”对“先”,以下类推。本支“大”字应为国世系93世,“大”之前,之后类推。

槐店乡望城村郑湾郑氏字辈:

×国祥德法 忠厚(树)传(承)家(先)远(绪) ×芳朝书山天 诗书继世长

(属四门邦箴公,庠士。天字辈为国世90世)括号内为武汉《大成宗谱》字辈。

(陈洼村郑独湾、郑冲、万河村许洼,大力村土楼、熊湾,项楼村胡湾等地有同支)

孙铁铺镇郑棚村郑岗(由湖北麻城迁此):

国守贤财主,帮家大有光,忠良为虎相,

盛世保安康。郑岗(含屈岗小李岗湾)、郑洼、王楼村郑大湾三支郑氏同支

孙铁铺镇刘寨郑氏字辈(1至20世):

维天世文宗,显大德朝忠,

安邦定国志,花开满园红。(“维”字为1世)。

光山县郑氏字辈:

元明汉竖(树),

光山郑氏字辈为,文章祖、礼志学生

光山县白雀园郑家湾郑氏字辈:

孝金文宝明,

信阳罗山县周党畈郑氏字辈:

建树承先绪 谟贻佑启昌,

传家崇正义 立德裕慈祥。

(武汉《大成宗谱》字辈下略)

信阳郑氏字辈:

德元保学

息县晏家河辈字:

守宗应世,克绍廷先,

立登文士,第大魁元。

潢川彭家店(现为白店乡)郑氏字辈:

(该支祖由江西饶州迁湖北黄冈,后迁此地)原字派48字与与1947年汉口黄陂郑氏《大成宗谱》对应派字

原字派

自维原裕,世敷其祥

明宗有庆,远大之昌

文人兆启 祖锡宏光

德高必显 财秀孔良

兴基立业 华国荣邦

万年承继,斯范永长

与1947年汉口黄陂郑氏《大成宗谱》字辈:

(建和上一条的兆字辈同世)

建树承先绪 谟贻佑启昌,

传家崇正义 立德裕慈祥,

业创功勋懋 休征福履康

荣华锦世纪 厚泽庆延长

潢川彭家店肖家楼(现白店乡刘寨村)郑氏字辈:

熙和公原字派32字与1947年汉口黄陂郑氏大成宗谱对应字派

原字派

文士正直,以道自治 克绍宗德,宜世守之

敦正同心,成法基美 惇厚久延,人斯佑启

1947年汉口黄陂郑氏《大成宗谱》字派(建字辈和上一条的正字辈同世):

建树承先绪 谟贻佑启昌(下略)

潢川县双柳树镇郑福、郑禄宗支字辈:

长门从始迁祖的七世孙开始,谱字为:

光相得运瑞,天宝乐丰年,

荣安庆长继,联辉耀福全。

二门从始迁祖的六世孙开始,谱字为:

德洲国枝良,恩培世泽长,

荣宗多吉庆,耀祖兆祯祥。

两门合谱字辈:

鹏程万道明,豪杰保乾坤,

光彩泽荣耀,富贵德永恒,

齐心绘锦绣,文武官自清,

家安国先强,吉祥庆大平。

潢川郑小楼原谱系与合族谱系的字辈:

郑小楼《同支族谱》载:

长门原谱系

光相德运瑞,天宝乐丰年

安荣庆长继,联辉耀福全

二门原谱系

德州国枝良,恩培世泽长

荣宗多吉庆,耀祖兆祯祥

合族谱系字辈:

鹏程万道明,豪杰保乾坤

光彩泽荣耀,富贵德永恒

齐心绘锦绣,文武官自清

家安国先强,吉祥庆大平

注:长门原谱第十三世系“宝”字辈,二门原谱系十三系“世”字辈都与合族谱系“鹏”字辈同辈,以此类推。

潢川(光州)戈阳郑氏大中公支派字辈:

(祖籍福建莆田黄氏街,其祖为郑樵之后大中公。86世至105世)

邦家期以光,厚力在书香

学问因之远,人才自尔长。

固始县各支郑氏字辈:

固始县郭陆滩镇前楼村郑氏:

“应光祖德,宜受君恩,学道之至,以仁为正,忠孝可绍,家世其荣”(湖北省黄冈忠孝堂郑氏宗谱之字辈)

老派

长房,启汉桂煊洪

二房,启汉文从悦(伦玉茂恂)兆

新编字派诗:

明永传家有,万瑞安国守

至德乾坤大,天长同地久

固始县陈淋、祖师、黎集郑氏字辈:

谱记该支始迁之祖系浙江郑氏义门济公之裔“但失世派耳”。(安徽霍邱叶集有同支)

“忠德堂”谱老派字(诗)为:

长房 启汉文桂煊洪,二房 启汉文从悦兆。

新派字为:

明永传家有,万里安国守,

至德乾坤大,天长同地久。

陈淋子镇“清廉堂”与“忠德堂”郑氏有同祖关系。

“清廉堂”原郑氏字辈:

在国玉长大,宝光照嘉祥,

福德宗嗣绪,荣华耀友邦。

(由江西枣林岗瓦雪坝迁叶集南开顺街

新增派字:清廉万世贤,奉节传威望,

扬名世泽远,富贵享天年。

固始县注棚、杨集、城郊、胡族郑氏字辈:

怀明广大 启家乃昌 光宗耀祖 伟国之祥 传世万代 富贵显扬 诗书门第 道德天良。

固始县陈集土楼村善果公后裔郑氏字辈:

衍世遐昌正自传,安和圣哲祖先贤;

模献鸿猷昭嗣业,盛立美周开代全。

(安徽金寨南溪郑氏与土楼郑氏同宗。善果公第25世孙福一公。)

固始县方集、二道河及商城接界处郑氏字辈:

该处有六支宗亲。1983年合修“公议堂”谱,原籍为江西瓦雪坝筷子巷。(六修谱增谱序引)

原谱派字为:

万仕芳景魁,云单光国之

文克明辉启,德厚与家齐

贤才宏发淯,俊秀广滋培

世代绵宗绪,诗书永谷贻

新增辈字:

秉公立恒志,谕子以从勤

荥阳行大道,庭堂日东升

浩瀚传科教,方能振邦兴

枝茂春化宇,环海悉汇依

乾坤多宁靖,延年寿益增

运庆嗣昌盛,先古勋长承

固始县方集杨岗郑氏字辈:

发迹玉长诚、祖泽继家传。

方集草庙等地有同支。

固始县段集童庙郑氏字辈:

奎登怀佑发天泽万(永)保善,家庭一定青。

(段集南大桥、郭陆、草庙、城郊等地有同支)。

固始县赵岗汪岗郑氏字辈:

克厚传家久,诗书启世长。

继续延祖泽,振强照世强。

(陈淋、安徽金寨等地有同)支。

固始县武庙邓岭郑氏字辈:

国泰龙昌,朝弘永茂,守业远长,

(武庙、安徽金寨铁冲等地有同支)。

固始县陈淋、安徽金寨郑小河子郑氏字辈:

红光金万道,瑞云满霞堂。

固始弄行郑氏字辈:

国文

山东郑氏大公支谱系(转载)

一本双枝同茂密  千家万户普芬芳     “据族谱上记载,寿光郑氏始祖郑澄的祖父郑栲,于明初任河北枣强县令,其后代也就在枣强县落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