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祝家族谱辈分排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2收藏

谁知道祝家族谱辈分排序?,第1张

起源主要有四:①以官职为姓。据《姓谱》、《路史》载,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孙以官为氏。又远古时,巫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官职很高,称为巫史,或者称为祝史。远古时有以官职为姓的习惯,祝史的后代,往往继承官职,并世代姓祝。②出自姬姓,黄帝后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载,周武王封黄帝之后裔于祝(故城在今山东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子孙以地为氏。③出自己姓,祝融之后。据《元和姓纂》载,远古时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领,其后代有以官职命姓者。④出自他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北魏叱卢(吐缶)氏之后有祝姓;清朝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之后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为图腾的麻打息氏族汉姓为祝;满、瑶、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祝姓。  始祖:轩辕。 迁徙: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西周、东周两代除繁衍于其发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渐进入今陕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乱未果而逃奔温邑(今河南温县)。春秋时,郑有大臣祝聃、祝款,卫有大臣祝佗。表明郑(今河南新郑)、卫(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间地)两地已有祝姓人。西汉时有齐(今山东)人祝午,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祝龟,九江(今属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际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东汉时祝姓名人有尚书令祝讽,侍御史祝王晋,九真太守、长沙临湘人祝良,光禄大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这些史实说明,此际之祝姓已成为北方名门著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太原两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此际的社会动荡,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此际出了位妇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在此际,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祝钦明入朝为相。是祝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两宋时期,祝姓在北方趋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却日炽日昌起来。其中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县)徙居建宁崇安(今属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属湖北)迁居歙州。此际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广东者。明初,山西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谋生。清初,两湖之祝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为多。目前祝姓人口列全国第141位。 郡望:  河南郡 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太原郡 秦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 堂号: ①郡望堂号:太原、河南。②自立堂号:怀星、溢润等。 字辈:  某支祝氏字辈:天学文承开,万邦定国臣。家中永正大,世代争光明。

  某支祝氏字辈:赞伯用国志,胜世其大成,勋光映芳英,贤绍先祖本,衡岳呈灵毓,湘宗溯太原,如凤光家学,荣昌远文明。

  河南商城祝氏字辈:日元之裔,孝友世忠,学遵孔孟,仕守书香,贤德正道,仁绍丰康,承前启后,定显瑞祥。 名人:  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名重黎,颛顼(高阳氏)之孙。传说中黄帝六相之一。能辩乎南方,黄帝使为司徒。后为高辛氏(帝喾)火正。以其焞耀敦大,光明四海。共工氏作乱,受命诛之而不尽,被高辛氏所杀。其弟吴回代之,复为火正(亦称祝融),平共工氏,后世祀为火神。

  祝午 西汉齐人,齐王刘襄的郎中令。吕后死后,其亲属欲作乱。祝午献计给齐王,将琅邪王诱骗到齐国,而尽发琅邪国之兵。

  祝钦明,唐大臣。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少通《五经》,兼涉众史百家之说。举明经,官至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后两次贬官。

  祝穆,南宋地理学家。字和甫,少名丙。宋建宁府崇安(今属福建)人。自幼与弟同受业于朱熹,博览群书,隐居不仕。曾往来于大江南北,闽广之间,访求风土文献,有可采摭者,必昼夜抄录。理宗时,撰《方舆胜览》七十卷,记述南宋十七路疆域、建置沿革、道里户口、名胜古迹及诗赋序记等,采采丰富,所据皆时制。另著《事文类聚》等书。

  祝允明(1460-1526),明诗人、书法家。字希哲,因生枝指,自号枝生,又号枝指生。长洲(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南京)通判。未几谢病归。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当筵疾书,思若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明史》)。小楷学钟繇、王羲之,谨严浑朴;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与文征明、王宠为明中期书法家的代表。有《怀星堂集》等。所撰《兴宁县志》,稿今存。

  祝世禄(1539-1610),明学者。字延之,号无功。江西鄱阳人。任南科给事,随耿定向修业,讲学东南。有《祝子小言》、《环碧斋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祝雄,明将领。辽东人。起家世荫,历任都督佥事。嘉靖中期,由山西副总兵迁镇大同,复镇蓟州。善抚士卒。治军严肃。寇每入塞,皆率子弟为士卒之先,亦称一时之名将。

  其他祝姓名人有春秋卫大夫祝佗,郑大夫祝聃;西汉传说人物祝鸡翁;东汉大臣祝恬,文人祝龟;东晋女子祝英台;明官吏祝乾寿,藏书家祝以豳;清大臣祝世昌,诗人祝维诰、祝韫慧,画家祝嘉等。近当代祝姓名人有民主革命者祝制六,国民党将领祝绍周,资本家祝大椿,儿科专家祝寿河,医学家祝味菊,中医专家祝湛予,语言学家祝鸿熹,科普读物编审祝修恒,翻译家祝珏,书法家祝丹卿,作曲家祝龄,演员祝希娟,排球教练祝嘉铭等。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契丹历史

  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这一件件记载着契丹文明的大量文物的出土,人们对于那个创造了辉煌历史,却又神秘消失了的北方古代民族的想象,也渐渐丰富和清晰了起来。

  几个世纪以前,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东部,曾经有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契丹,他们创造了名震中外的辽王朝。但是在官方修订的史书中,辽史却是最薄的一本,契丹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印象。这个民族从哪里来?为什么自明朝以后突然就在历史的记载中神秘消失了呢?这至今是一个令历史学家到

  困惑,没有完全揭开的谜团。

  。

  人们根据着一点一滴的线索去寻找历史的答案。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图)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勇士,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图)他们认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形成了契丹族。

  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年,一个叫耶律阿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辽与北宋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常年征战之余,中原地区林立的城镇和喧哗的都市,给了“逐草而居”的契丹人不小的影响。(图)他们仿效北宋的都城--东京,建立了东、西、南、上、中五个京城。辽代的南京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辽代是草原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期(图),生活在交通要道上的契丹人得到了来自中原和西方的商品,同时也被两种文明所浸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了219年后,公元12世纪,辽被金所灭。又经过大约五百年的时间,契丹的名字就从史迹中销声匿迹了。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的后裔还在吗?如果存在,他们今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这又是另一个亟待解答的历史之谜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这一件件记载着契丹文明的大量文物的出土,人们对于那个创造了辉煌历史,却又神秘消失了的北方古代民族的想象,也渐渐丰富和清晰了起来。

  (图1)打开中国历史地图册我们可以看到,契丹所创立的辽,在它最强盛的时期,它的疆域曾经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叶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今天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通路曾一度被暂时阻断。以至于那时亚欧大陆中西部的许多国家都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辽的统治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在斯拉夫语国家中,这种称呼还一直沿用至今,这也足以说明辽王朝在当时的影响了。

  辽在中国北部存在了两百多年后,公元1125年被完颜阿骨打率领的金军所灭。朝代的更迭本无疑义可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历史上无论谁掌握政权,原有的文化传统总还能代代相传。然而辽王朝覆灭后,却为什么连整个契丹文化甚至契丹民族都突然在史书上销声匿迹了呢?

  1922年6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在内蒙古巴林右旗,一位名叫克尔文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一座古墓的石碑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它不同于当时已知的任何文字,这些形如天书的符号就是契丹文字。(图2)契丹文字被发现以后,关于那个远逝了的王朝和销声匿迹的民族才重新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来。

  到目前为止,人们所能识别的契丹文字仍屈指可数,但正是这些文字帮助人们发现了契丹后裔的去向。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文字进行比较,发现今天的达斡尔族人和云南境内部分的居民,有着与契丹族极为密切的联系。后来又通过DNA的科学实验,更证明了他们与契丹族的遗传关系。至此我们终于可以大略地知道契丹族在史迹之外的踪迹了:(图)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契丹贵族耶律大石收集契丹各部的残余力量,向西越过沙漠,到达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政权,史称西辽。西辽存在了80多年后被蒙古元军所灭。元代连年征战,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召入伍,他们随元军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了较大的族群,达斡尔人就是这样作为民族存续了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就像当年落籍在云南的契丹人后裔。

  契丹给人们留下了一份历史的记忆,有关它的一切还有待着人们去发现。就像追寻传说,破译文字那样,不断地去发现,一个消失的民族,和一段沉睡的历史。 海上诗作者:耶律倍 年代:辽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耶律倍(899-936),辽太祖长子,契丹名图欲。天显元年(926年),辽太祖灭渤海国,建东丹国,他被封为东丹王。辽太宗即位,遭到疑忌,逃奔后唐。此诗作于其流亡途中,是见于记载的辽代最早的五言诗。其诗以物拟人,大山喻己,小山拟弟太宗,仅寥寥几笔,即勾勒出皇室内部斗争的残酷场面。 题李俨《黄菊赋》作者:耶律洪基 年代:辽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耶律洪基(1032-1101),即辽道宗,契丹名查剌。在位四十五年,好汉文化,习儒学,所作诗赋很多,编为《清宁集》。此诗通过巧妙的联想,写出秋菊独傲风寒的异质,并以此抒发诗人的敬慕之情,极富韵致。

  辽代文学

  辽代诗歌

  契丹族的民族性格 契丹族的代表诗人 由契丹文译成汉文的长诗《醉义歌》

  辽是契丹民族建立的北方政权,起于907年,迄于1125年,恰与整个五代、北宋时期相终始。契丹是以游牧和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随季节而迁移放牧,以车帐为家,从而形成了豪放勇武的民族性格。 “弯弓射猎本天性”(《虏帐》),苏辙的这句诗是对契丹族社会风俗、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

  辽诗留存下来的作品只有七十馀首,作者既有契丹人,也有汉人。其中最能体现辽诗特色的当推契丹诗人之作。契丹诗人大多是君主、皇族和后妃,这是因为他们较早有机会接触汉文化。

  辽代第一个较有名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他博览群书,对汉文化颇为向往。现存《海上诗》一首: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山”是契丹小字,其义为“可汗”,与汉字之“山”形同义异。“小山压大山”实际上是写太后立德光,自己虽有太子却被摒弃之事,这是契丹文和汉文合璧为诗的典型例子。诗人利用汉字“山”的意象与契丹文“可汗”的意思的巧合,使此诗既有鲜明的意象,又有深微的隐喻义,故后人称赞说:“情词凄婉,言短意长,已深合风人之旨矣。”(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七)

  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的成就也颇可观。萧观音的诗作比较多样化,既有雄豪俊爽,颇见北地豪放气概之诗,也有委婉深曲之作。前者如《伏虎林待制》: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老虎不投降。 粗犷奇崛,气势不凡。后者如《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借咏史以兴发感慨,深婉含蓄。她另有《回心院词》十阕,情感深挚,意象细腻,向称佳作。萧瑟瑟的诗颇含政治见解,现存的《讽谕歌》、《咏史》都是讽谕朝政的。前者说:“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枕燕云。”诗中指出国家面临的危难,劝谏朝廷励精图治。后者则借史实来讽刺朝廷的昏暗壅蔽,大厦将倾。两诗都稍嫌直露,但情感激切,风格奔放。诗用骚体写成,句式参差错落,具有较强的力度。

  在契丹人的诗作中,篇幅最大、且最具典型意义的莫过于《醉义歌》。此诗署为“寺公大师”作,作者当是一位僧人。原诗用契丹文写成,后由元初的耶律楚材译为汉文,今即保存于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中,译文为七歌行体,长达120句。此诗从重阳节饮酒入手,多方面地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慨,表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我爱南村农丈人,山溪幽隐潜修真。老病尤耽黑甜味,古风清远途犹迍。喧嚣避遁岩麓僻,幽闲放旷云水滨。”也表现出要以佛道思想来消解人生烦恼的意愿:“问君何事徒劬劳,此何为卑彼岂高。蜃楼日出寻变灭,云峰风起难坚牢。芥纳须弥亦闲事,谁知大海吞鸿毛。梦里蝴蝶勿云假,庄周觉亦非真者。”由于议论众多,艺术感染力有所减弱,但全诗结构开阖有致,脉络鲜明,是辽诗中最出色的长篇歌行。原诗虽用契丹文写成,却运用了许多属于汉文化的典故,是古代诗歌中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生动例证。

  相形之下,辽诗中汉人的创作成就不大,但也偶有佳作。如赵延寿的《失题》: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探水人回称帐就,射雕箭落着弓抄。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沙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写北国景物生活质朴粗豪,很能体现北方民族的本色。

  辽诗所存作品虽然不多,但它既表现出契丹人的民族性格及其社会生活状况,又体现出他们逐步接受汉化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辽王朝是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创建的,本名契丹国,至后汉天福十二年(947)改国号为辽。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为金所灭。它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统治中国北部地区,以今天的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为界,与北宋对峙。

  契丹族自北魏以来,就在今天的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唐代在该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

  阿保机本为契丹族迭刺部首领,于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八部,并控制了邻近的女真、金韦等族,终至开国称帝。他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改革契丹习俗,建筑城郭,发展农业与商业,创制契丹文字,因而契丹的经济、文化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就促使契丹族与汉族较快地融合。因为当时汉族的经济、文化都较作为游牧民族的契丹发达,契丹族吸收汉族的长处以壮大自己乃是很自然的事;当然,汉族人也受到了契丹族的影响。这种趋势在他的后继者秉政时仍继续保持下去。加以辽在五代时疆域迅速扩大,在其统治下的汉人人数也迅速扩展,契丹族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就更为广泛、深入。在契丹族中有不少人能以汉文从事写作。本书所说的辽文学,即指以汉文所写的文学作品。至于以契丹语创作的作品,除了个别已译成汉文的以外,限于主客观条件,这里就无法述及了。

  辽的文学作品保存下来的很少,属于纯文学范畴的作品更可谓绝无仅有。但也有些文章虽非纯文学性质,却由于感情炽烈,文字凝炼,颇具感染力。例如王鼎的《焚椒录序》:

  鼎于咸太之际,方侍禁近,会有懿德皇后之变。一时南北面官①,悉以异说赴权,互为证足。遂使懿德蒙被*丑,不可湔浣。嗟嗟,大墨蔽天,白日不照,其能户说以相白乎?鼎妇乳媪之女蒙哥,为耶律乙辛宠婢,知其奸构最详。而萧司徒复为鼎道其始末,更有加于妪者。

  因相与执手叹其冤诬,至为涕**下也。观变以来,忽复数载。顷以待罪可敦城,去乡数千里,视日如岁。触景兴怀,旧感来集。乃直书其事,用俟后之良史。若夫少海翻波,变为险阻,则有司徒公之实录在。 ①辽的百官分为两大系列:“北面”与“南面”。“南北面官”实即百官的总称。

  这里所说的,是辽王朝一个重大的政治、宫闱事件。辽道宗的后——懿德皇后(1040—1075)姓萧,小字观音,能诗善书,爱好音乐。权臣耶律乙辛感到皇太子已对他构成严重的威胁,企图通过诬害懿德皇后来打倒太子,就与人合谋,诬告懿德皇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道宗命乙辛与另一权臣张孝杰审理,遂以私通属实定案。结果,道宗赐懿德皇后自尽,惟一灭族。这之后,乙辛又害死了太子(参见《辽史·奸臣传》与《焚椒录》)。王鼎此序写于大安五年(1089)。当时道宗虽已感到乙辛与孝杰是奸臣,并在前几年诛杀了乙辛,将孝杰削爵为民,但懿德皇后却并未平反。他为懿德皇后鸣冤叫屈,也就是对道宗的间接批评,这是相当大胆的行为。洪迈《容斋续笔》二《唐诗无讳避》条:“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词咏寄,略无隐避。至宫禁嬖呢,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覆极言,……今之诗人不敢尔也。”所谓“今之诗人”,指宋代诗人。《焚椒录序》虽不是诗,但于此一宫禁之事也“略无隐避”,“反覆极言”,毫不保留地表现了他对懿德皇后的同情和由这事件所显示出来的政治混浊的不满,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还直白地说:“然懿德所以取祸者有三,曰好音乐与能诗善书耳。”(《焚椒录·懿德皇后论》)愤懑之情,跃然纸上。像这样的直言指斥,也是宋的士大夫所“不敢”的。 在这里正可看到辽、宋文学的相异之处。

  作者之所以在这事件上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至为涕**下”,显然与其自己的身世之感有关。他由“侍禁近”而沦落到“待罪可敦城,去乡数千里,视日如岁”,其心情的痛苦可以想见。他与懿德皇后都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遭到重大打击的人,因而同病相怜,不顾君臣之分、男女之别而直抒胸臆。这种率真任情的特点,就是此一作品具有文学感染力的最重要原因。它也同样体现在辽诗中。

  辽诗保存下来的也很少,时代最早的当推耶律倍(899—936)的《海上诗》。

  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本已立为太子。但在阿保机死后,他把帝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德光;因为他知道太后想立德光为帝。不料耶律德光(即辽太宗)即位后,反而猜疑和排挤他,他很生气;后唐明宗得知此事,遣人来招致,他也就投奔到后唐去了。临走时,他“立木海上”,并刻诗于木: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辽史·宗室传》)

  诗本无题,后人习称为《海上诗》。开头两句的比喻虽显笨拙,但设想奇特,颇能表现兀傲之气、不平之感。

  耶律倍作此诗时,下距宋王朝的建立尚有三十余年。宋王朝建立后,宋诗经过一段时期的演变,重理智轻感情的特色愈益明显。这种特色也出现在辽的部分诗篇中。如辽兴宗的《赐耶律仁先诗》、《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沙门海山的《和兴宗诗》、《天安节题松鹤图》等,就都仅仅是理智的产物。兹引《天安节题松鹤图》为例:

  千载鹤栖万岁松,霜翎一点碧枝中。四时有变此无变,愿与吾皇圣寿同。(见《辽东行部志》)

  清宁元年(1055)定道宗(1055—1100在位)生日为天安节,诗当作于道宗时。若就技巧说,此诗自然比《海上诗》圆熟;

  但它除了显示出作者的善祷善颂以外,在感情上并无可以打动读者的地方,而善祷善颂只不过是理智的运用。这类辽诗的产生,是继承了唐代已经存在的仅仅诉诸理智的诗歌(例如王梵志的作品)的传统,抑或受了宋诗的影响,由于资料不足,目前已难确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辽代,此类诗歌主要用于应酬及阐教说理,在抒情诗中,则仍保持着任情而轻理的倾向。

  辽代抒情诗最负盛名的,就是懿德皇后萧观音的《回心院》十首(见《焚椒录》)。从诗篇内容来看,她写此诗时,道宗对她的恩宠已衰,而她却仍渴盼着恢复当日的情爱。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是秋来转展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回心院》其三)

  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块。铺翠被,待君睡。(其四)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茵,待君临。(其六)

  爇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爇薰炉,待君娱。(其九)

  这四首虽都写其对“君”的痴心等待,但重点各有不同。第一首直叙孤栖的悲哀,第二首以今昔对比来表现独处的凄凉,第三首陈述其不愿当薄命人的祈求,第四首则自言美好,渴望与“君”同欢共娱。无论哪一首都充盈着并不掩饰的热烈感情,因而颇具感染力。

  从《文选》所收的《怨歌行》(《团扇歌》)直到唐人所作的宫怨诗,写宫中女性对君王的期待或被疏远、遗弃的悲哀的,不一而足,但其感情大抵含而不露,从无如此热烈、鲜明的。以堂堂皇后之尊,竟然写出“香彻肤”、“待君娱”这样的句子,衡以封建礼教,也实在有失体统。所以,这是一组放任感情、违礼背理的诗。就这一点来说,它们是跟耶律倍的《海上诗》相通的。

  体现这种特色的诗,还有寺公大师的《醉义歌》。寺公大师的生平不详。耶律楚材《醉义歌序》说他是一时豪俊,贤而能文,尤长于歌诗;又说他的诗旨趣高远,“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则其时代当不至早于苏轼、黄庭坚。否则,称赞前一代的人“可与”后一代“并驱争先”,未免不词。所以,寺公当是懿德皇后的同时人或其后辈(懿德皇后的生年早于黄庭坚而迟于苏轼)。从“大师”的称呼看,他是僧徒。而就《醉义歌》的内容看,他写此诗时尚未出家,由于受到“斥逐”,“病窜”“天涯”已经三年;那么,他原先也是在朝中为官的。

  此诗从作者自己被斥逐天涯的悲伤写起,进而宣扬人间万事皆空,只有醉乡才是乐土。

  ……问君何事从劬劳,此何为卑彼岂高?蜃楼日出寻变灭,云峰风起难坚牢。芥纳须弥亦闲事,谁知大海吞鸿毛?梦里蝴蝶勿云假,庄周觉亦非真者。以指喻指指成虚,马喻马兮马非马。天地犹一马,万物一指同。胡为一指分彼此?胡为一马奔西东?人之富贵我富贵,我之贫困非予穷。三界唯心更无物,世中物我成融通。君不见千年之松化仙客,节妇登山身变石?木魂石质既我同,有情于我何瑕隙?自料吾身非我身,电光兴废重相隔。农丈人,千头万绪几时休?举觞酩酊忘形迹!

  这一连串铺叙物我齐一、三界唯心的句子,看似说理,实则表现了一种急欲摆脱悲伤、求得自我安慰的感情。这些句子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混乱。物我齐一是庄子的齐物论,它虽否定了此物与彼物的区别和界限,但物仍是真实的存在而非心的幻影。三界唯心则是佛家的学说,它把物仅仅作为心的派生物。二者本是相互矛盾的。但诗人却把它们揉合在一起,热烈地堆砌有关的观念和事例,而不问其是否彼此排斥。这说明诗人只是渴求解脱,至于用来解脱的武器到底是庄子的齐物论抑或佛家的唯心说,他都无所谓。而更有意思的是,在上引的那段文字之前,他已经说过:“争如终日且开樽,驾酒乘杯醉乡里。醉中佳趣欲告君,至乐无形难说似。……一杯愁思初消铄,两盏迷魂成勿药。尔后连浇三五卮,千愁万恨风蓬落。胸中渐得春气和,腮边不觉衰颜却。四时为驭驰太虚,二曜为轮辗空廓。须臾纵辔入无何,自然汝我融真乐。”

  那段文字的结句,则又是“千头万绪几时休,举觞酩酊忘形迹”。可见真能为他解忧而带来至乐的却是醉酒,那一连串宣扬物我齐一、三界唯心的句子,不过是醉酒后的感情宣泄罢了,何尝是什么理论阐述?这首诗所显示的,是一个陷在痛苦里而力图摆脱、并藉助于醉酒和某些理论在幻觉里寻求快乐的灵魂。这同样是一篇任情之作。由于这种强烈感情是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详赡描写、丰富的想象、思想史上大量材料的自由驱使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磅礴的气势和纵横自如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辽代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此诗原是以契丹语创作的,后由耶律楚材译为汉文,收入《湛然居士文集》。上文所引,即以耶律楚材的译文为依据。

  与寺公大师同时(或较其稍后)的辽诗人,尚有王枢。枢字子慎,良乡人,为辽末进士,辽亡后曾仕金,直史馆。所作诗今仅存一首,见于《中州集》的《三河道中》:

  十载归来对故山,山光依旧白云闲。不须更读元通偈,始信人间是梦间。

  作此诗时,辽亡已经十年,他又回到了故乡,山光依旧,白云也仍如旧时地悠闲飘浮,但人间却已经历了一个王朝灭亡、一个王朝兴起的大事变。他实际上是以自然界的永恒(“依旧”)和宁静(“闲”),与人世的短促、烦扰相对照,由此引出人间如梦的结论,感情朴素而深沉。

  总之,从辽初到辽末的诗歌来看,一方面是诗歌技巧在不断提高,诗歌艺术在不断成熟,另一方面是任情的特点在继续发挥作用,而不是如宋诗似地基本上走向重理的道路。这就使辽代诗歌具有自己的成就,并对金代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934年前,是什么时代、哪一年?

是公元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是时赵宋第七任皇帝宋哲宗赵煦年仅十二岁,登基近三年。

这一年的夏秋之际,在驸⻢都尉王诜的私家花园——西园中,举行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北宋文化圈大Party,被称之为“西园雅集”,是中国历史上与东晋“兰亭雅集”齐名也堪称唯二的文人雅集。与“兰亭雅集”诞生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一样,“西园雅集”也诞生了北宋画家李公麟著名的书画作品《西园雅集图》以及北宋书法家米芾的《西园雅集图记》,成为中国书法、书画史上最鼎级的IP,衍生出后世无数巨匠临摹之作。

可惜的是,由于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以及米芾为此做的《西园雅集图记》中均没有明确的时间标注(不像《兰亭集序》开篇就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而且真迹被民间收藏,所以一直对此巨作甚至对这次雅集都存在诸多的争议。但无论如何,这个IP已然非常值钱,比如由明代画家仇英临摹的《西园雅集图》,在2012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就拍出了60亿人民币的天价。

当然,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它,而是参加这次“西园雅集”的人。

这次雅集大Party的主人,是北宋画家王诜(字晋卿)。他不仅是大宋开国将领王全斌的后代,还因迎娶宋英宗的女儿、宋神宗的妹妹蜀国大长公主赵浅予为妻,被拜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论亲属关系,雅集发生的当年,小皇帝宋哲宗赵煦该称呼王诜为姑父。

王诜虽是雅集的主人,但其实这是一次属于苏轼苏东坡的朋友圈大聚会。因为参加这次大Party的十六位大咖,都是以他为核心的北宋“儒释道”三圈合一的文化名流,他们分别是:“文化盟主”苏东坡,“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文学家、书法家)、晁补之(文学家)、秦观(文学家)、张耒(文学家),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朋友王诜(收藏家、画家)、李公麟(收藏家、画家)、米芾(书法家、画家)、蔡肇(画家)、刘泾(画家)、李之仪(词人)、郑靖老(诗人)、王钦臣(藏书家)、圆通禅师(僧人)、陈碧虚(道士)等。正如后世南宋文学家楼钥所说:“顷见雅集图,坡(苏轼)、谷(黄庭坚)、张(耒)、秦(观),一时巨公伟人,悉在焉。”

且看他们主友16人,上演这羡煞千古的”风雅宋“:一起看书写字、吟诗赋词,一起挥毫用墨、作画题石,一起抚琴拨阮、众声唱和,一起说经论道、打坐问禅,一时风云际会、极尽宴游之乐。难怪米芾在其《西园雅集图记》中有云:“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哉”

的确,这时的苏东坡,正处于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自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之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从1086年改元为元祐年号开始,一场以司马光为首推翻”王安石变法“的著名历史大事件”元祐更化“正在上演。而苏轼作为曾经的反变法派代表人物,在深受变法派以”乌台诗案“莫须有之罪名打压并枉贬至黄州等地五年之后,终于等来了今时今日的“火速平反”,并一举擢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给皇帝起草诏书的人),成为了京城之内红极一时的政治明星。与此同时,包括亲弟弟苏辙在内的苏轼的亲友们也纷纷被“起复重用”、钟山再起。

其中,与苏轼一直诗书往来、彼此倾慕神交了十三、四年的一位好友——黄庭坚,也在此时来到了京师,在秘书省兼史局担任著作佐郎,并在当朝宰相司马光的举荐下,参与编校《资治通鉴》和神宗实录,成为黄太史(给皇帝书写历史的人)。

也正因此,苏轼和黄庭坚这两位亦师亦友的“北宋大文豪”终于在京师相遇,开启了一段“苏黄唱和”的千古佳话,造就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传奇和“苏黄米蔡”宋四家的书法大匠。无论是在政治生涯还是在人文艺术造诣上,都属于彼此成就的巅峰年代!

那时的他们,一如“西园雅集”上的风流、风雅、风度、风骨,意气风发、风光无两,是绝对的文坛“顶流明星”!

苏轼和黄庭坚,也正是从此以彼此拥有的天纵之才和并驾齐驱的“苏黄”之名,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超级CP。而“苏黄”两人之间前前后后唱和了三十多年而形成的深厚友谊,又成为了当时的文化圈层磁场,聚集了大批量的文人士大夫群体。他们以“苏黄”为中心,以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文艺术作品,展现出了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另类“清明上河图”。

这,的确值得传颂千年!然而,934年之后的今天,“苏黄”这对曾经的顶流CP,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年能相提并论的影响力。

苏东坡的故事还在流传再流传,并且在“文化复兴”的新浪潮中俨然已经化身为”诗酒趁年华“的“生活达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斜杠男神”,成了见诸于各种自媒体、视频号中的”千年网红“。

但是,黄庭坚呢?今时今日,还有多少人能够时常记得或者提及!除了文史学院派和书法达人圈,可能很多人对黄庭坚”何许人也“都是一幅问号脸,更别说如苏轼那般”粉丝遍天下“。

所以,不妨在此隆重介绍一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齐名有”苏黄“之称。文学上位列“苏门四学士”之首,书法上位列“宋四家”之一,同时又以独树一帜的“山谷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还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主角之一。苏轼曾赞其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虽然在政治生涯高度以及影响力方面,黄庭坚确实很难和苏轼相提并论,但是在诗文造诣以及书法成就上,尽管两人风格迥异却在当时不相上下,而且可能在书法上,黄庭坚的影响力甚至比苏轼更深远。那为什么在”苏黄“并称的北宋之后,尤其是在现今时代,黄庭坚的声量远远不及苏东坡呢?

因为相对于苏轼诗词的酣畅淋漓“说人话”,而黄庭坚的诗词读起来精深奥妙”更烧脑“!如果说苏轼属于老少咸宜的偶像派的话,那黄庭坚就属于曲高和寡的实力派;或者更妥帖的说,黄庭坚属于”学院派“,而苏轼属于”自由派“。

所以,清代学者潘德舆认为:“(虽然)苏黄并称,其实(风格)相反。苏豪宕纵横,而伤于率易;黄劲直沉着,而苦于生疏。朱子(朱熹)云’黄诗费安排’,良然。然黄之深入处,苏亦不能到也。”那黄诗里苏轼”亦不能到“的“深入处”究竟又是什么呢?

用黄庭坚自己的话说,就是:”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无一字无来处”,就是黄庭坚的诗学思想,也是苏轼“亦不能到“的”深入处”。而这段话,也可以说是黄庭坚写诗作文的一生”圭臬“和信仰。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这种“无一字无来处”的诗学渊源何处来,黄庭坚自有师门。苏轼挥洒自如不拘一格的风格,很多人都说他与唐代大诗人李白很像。而黄庭坚对于自己字斟句酌匠气十足的风格,则大张旗鼓地承认说效法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和韩愈。他认为,杜甫和韩愈两人有个非常重要的写作经验就是落笔用字都有来历,不“自作语”,而且尤其推崇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为,诗要“从学问中来”,你就必须汲古博学。

其二,这种“无一字无来处”的创作技艺怎么用,黄庭坚自有章法。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把书架子和书籍砌成了一座象牙塔,那在具体实操过程中怎么用呢?这就是黄庭坚非常著名的“点铁成金”法和“夺胎换骨”法,即在诗文句子中巧妙地融入古语典故以求拔高调性,或者在前人的意境上进行自我创新以求与时俱进。而正是这套方法论,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庭坚是最早传授“写作课”或者“成功学”的人。

其三,这种“无一字无来处”的作品受众有多少,黄庭坚自有判断。正因为诗文中到处都藏着“玄机奥妙”,所以黄庭坚的诗歌读起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瘦硬奇峭”,少有人懂。黄庭坚对此也有自知之明,正如他说杜甫和韩愈的诗文都因“盖后人读书少“而被误读。而钱钟书先生在点评黄庭坚的诗书时,也说:“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眼睛里仿佛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更别想看东西了。

看到这里,我们才终于明白:曾经与苏东坡一起组CP成就文坛顶流双雄的黄庭坚,在934年之后的今天,为什么粉丝量和热度会被好基友苏东坡甩开在三四条街之外了!

其实,虽然在民间街头上,黄庭坚很难成为“上桌菜”,但是在学者书斋里,研究黄庭坚的诗书文章,自南宋以来大有人在,学术论著也是汗牛充栋。最近这几个月,笔者作为黄庭坚嫡系的第三十二世孙,也一直在试图通过品读黄庭坚的诗书,系统地研究黄庭坚的文化思想、人生哲学和其所在大宋王朝的士大夫生活方式,结果发现”一入黄门深似海,只怪自己没文化“——真的是每一个句子得琢磨半天,很多时候也不知道哪里埋了“梗”,还得靠”度娘“查字、查词,才能知其大略。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暂且不去管他的诗是否读不读得懂、也不去评价他的每一首诗是否好不好、更不去管他的“点铁成金”方法论被很多学者诟病是不是对,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叹服的是,黄庭坚本人,简直就是一座行走的“国学文化博物馆”,随时随地都可以将“典故”信手拈来运用到当下场合的人、事、物之中!一辈子到底要读多少书才能做到如此博闻强识,我们不知道,但是他有一句名言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这对于今天经常自问“你有多久没读书了”的我们,何其奢侈和惭愧,更别说埋头去”故纸堆“里捡读古书了!于是,我们有了一个为大家省时省力省脑筋的想法:

我们以一个读者同学的身份,把在解构、通读黄庭坚诗文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笔记,也就是他这座行走的”国学文化博物馆“里可以直接拿来活学活用的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接地气讲人话”的故事化表现形式,给大家构建一个”凡事都懂典,多问黄庭坚“的共学共读平台。不需要你去亲读四书五经那些经史子集、也不需要你去通晓秦皇汉武那些纵横捭阖,我们以诗意入道,去温故或补习那些曾经学过但已忘却、或者只知其词不知其意的文化瑰宝或者遗珠,在”国潮“当道和文化复兴的当下,让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底色保持善意和敬意。

如果一定要问,这些”老古板“到底懂了又有什么用?我们其实也并不全然知道,但我们深信:知归根,方能更致远;有底蕴,才会更笃定。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说: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和文化),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所以,不妨和我们一起,成为北宋先贤坚子(黄庭坚)千年之后的门生,是谓:坚子生。

当然,我们不得不坦诚:我们也只是一个共读共学者,即使诚意拳拳也难以全篇全对,但人生海海贵在一期一会。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而名称有族规、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其内容大都相同。将遵守国纪、团结宗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崇师长、重教兴学、和睦乡邻、见义勇为、勤劳节俭。

严戒赌*等为人处事、传统礼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条文,刊印谱中,以此来约束、教育、激励族人。这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和家都文化的集中体现。

族谱特色:

族谱的特色之一是谱序,它是极有价值的纲领性内容。用极具概括的文字,论述修谱意义、修谱历史、本族源流。大都由本族名流官宦或请著名学者、政界要人撰写。经查阅宁都各姓族谱。

发现作序的文坛巨匠和历史名人有欧阳修、朱熹、苏轼、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解缙、吴澄、赵孟頫、董越、陈勉、魏禧、邱维屏等。有的家谱连续几届都请名人写序,比如《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谱序,分别由欧阳修、朱熹、文天祥、陈勉撰写。

族谱的特色之二是字派。即制订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方法,其功能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派使用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

-修谱

谁知道祝家族谱辈分排序?

起源主要有四:①以官职为姓。据《姓谱》、《路史》载,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孙以官为氏。又远古时,巫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官职很高,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