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说惠帝无子,清朝却有记载他的后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1收藏

史上说惠帝无子,清朝却有记载他的后代,第1张

汉惠帝刘盈是汉朝第二任皇帝,在位初年推行仁政,采取与民休息国策,减免民众赋税,经济得以繁荣发展,而后期因仁弱,大权长期为母亲吕后操控,郁郁不得志。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抑郁而终,时年仅二十三岁。

汉惠帝其他嫔妃不见记载,这些无名的嫔妃生育了六个皇子。

刘恭、刘弘先后被废,处死,其余诸子在汉文帝即位后,被群臣认定非惠帝之子,而是吕氏的血脉而全部斩杀。

《史记》记载:“代王(汉文帝刘恒)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因此,后世才有“惠帝无子”的说法。

两千多年后的清朝光绪年间,一自难海外归来的商人,向学者、外交家薛福成透露一个爆炸性新闻——汉惠帝的后裔如今定居在海外。

薛福成将此奇闻记录在《庸盦[ān]笔记》之中:“定海某茂才,为粤寇所虏,逃出后改业为贾。尝赁夹板船运货,至南洋之新加坡,遭风触礁,飘至爪华岛……”

定海(今属浙江舟山定海区)有个秀才被太平军俘虏,逃脱后改行做起了买卖,他曾租赁夹板船只运输货物,到南洋的新加坡,途中遭遇风浪,货船触礁损坏,后飘到了爪华岛。

爪华岛就是世界知识名著《瀛环志略》里面所说的“噶罗巴”(今属印尼爪哇岛)。

某秀才在爪华岛“流寓五年”,后来辗转回到了中国。

某秀才说:“爪华岛南部地区有个叫刘庄的地方,那里的居民全都姓刘氏,大约有数千家,整个家族都聚居在一起,他们就是汉惠帝的后裔。”

这位秀才素有文学功底,加之熟悉很多方言、外语,能熟练翻译英文、马来西亚文,当地土著对他非常敬重。

当时,爪华岛上的刘氏后裔重修族谱,某秀才为刘氏族谱写了序言。

某秀才翻阅旧族谱,发现与史料记载的内容有所不同。

这一支刘氏辗转入岛的始末颇为传奇,秀才不能记住详细内容,只能说出大概意思。

鲁元公主

族谱上记载:宣平侯张敖的嫡室为鲁元公主,可是他的原配——陈馀的女儿陈氏却成了侧室。

陈氏生了一个女儿张氏,“美而贤,公主爱之如己出”,汉惠帝也非常喜欢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女。

吕后于是就对外宣称,这个女孩是鲁元公主所生,把她迎入后宫,嫁给了惠帝,做了皇后。

那一年,张氏十三岁,在宫中四年没有生育。

后宫得宠的美人共生育了七个皇子,吕后将皇六子交给张皇后抚养,对外宣称是皇后所生,立为皇太子。

汉惠帝驾崩之后,两岁的太子即位,四年后被太后“幽杀”,这就是所谓的前少帝,不久复立惠帝庶长子刘宏,即后少帝。

四年后,太后病重期间,以吕产、吕禄掌控军政大权。

吕后去世,大臣将诸吕诛除。

此时,汉惠帝在世的儿子还有四人,少帝的三个弟弟都被封为王。

少帝后宫嫔妃生育一子,当时才三岁,二十五岁的张皇后居长乐宫,一天,她听到宫外“忽闻金鼓喧扰之声”。

张皇后对身边的侍女说:“太后结怨很多人,如今大臣灭掉诸吕,一定会把惠帝的后代斩尽杀绝,我这个小孙子才三岁,现在外边还没人知道,你快去未央宫把孩子接来。”

侍女很快把孩子接到长乐宫,藏在了一间密室。

杀红了眼的众大臣果然诬陷少帝及诸王都是吕氏的血脉,把他们全部杀掉。

张皇后被迁徙至北宫,她亲自抚养汉惠帝唯一幸存的后代。

张皇后怕夜长梦多,于是重金赏赐一个姓许的宦官,委托他“乘夜抱儿出宫”,送到了南宫侯张偃的家中。

这位张偃是张皇后的弟弟,于是把孩子留下来,“密养之”。

这个孩子稍稍长大一些,当时南粤使者入京进献贡品,张偃在夜里会见使者,述说前后经过。

这位南粤使者深明大义,将孩子秘密带回了南粤。

南粤王赵佗雕像

南粤王赵佗得知这个孩子就是汉惠帝的孙子,于是列为公卿,将“南海蛮夷中地方四百里”赐给他做封地。

惠帝长孙传数十世,封地因故被他人抢占,这一支刘氏家族多次辗转迁徙,繁衍生息两千多年,其宗谱却始终没有失传。

刘家祠堂保存着三件家传宝物。

一件是“汉玉小玺”,方不盈寸。

汉惠帝被立为太子之后,汉高祖赏赐他蓝田玉制作的玉玺一方,汉惠帝奉若至宝,命张皇后藏在身上。

第二件宝物为一面直径五尺的古铜镜,是汉惠帝命工匠打制的,中间镂刻着张皇后的雕像,那时候张皇后才十七岁,“端艳无匹”,“以显微镜照之,宛如生人”,用显微镜照着雕像看,就如同活人一样。

第三件宝物是三尺长的玉如意,相传汉惠帝迎娶张皇后的“定情之夕”,惠帝赏给皇后的。

汉惠帝驾崩,张皇后每天夜里都会抚摸着玉如意哭泣,泪痕在如意的表面形成痕迹,“积泪所渍,古采五色,斑驳可爱”。

这三件宝物都是张皇后赏赐给惠帝长孙的,这一支刘氏家族一直把三件宝物视为“传世之宝”,刘氏祠堂宏伟华丽,供奉惠帝长孙为始祖,大殿内还有汉惠帝和张皇后的塑像,都极为精致。

薛福成把某秀才的讲述详细记录在《庸盦笔记》一书中,至于其是否为真实的历史,还是秀才的杜撰,因史料有限,至今没有相关的佐证。

汉惠帝算得上一位贤明有为的君主,若不是英年早逝,他不会比弟弟汉文帝差,人们更希望这段记载是真实的。

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

不做代代为官之想

曾国藩曾总结四类家族的“兴衰周期律”,即官宦之家、商贾之家、耕读之家、孝友之家。与我们的常识性判断恰恰相反,他认为官宦之家最易衰败,商贾之家次之,而延续长久的大多是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

在此四者对比之上,曾国藩申述道:“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

他在给几个弟弟的家书中说,如果弟弟们不能看透这层道理,即便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了,仕宦显赫,最后也不能算是祖父的贤肖子孙,也不能算是曾家的有功之人。若能看透这层道理,不觉得自己在朝中将来做大官就了不得,那才是他这个兄长佩服的地方。

耕读正路

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家族能长久下去的真理所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信天命,“天”就是天帝,中国人畏天;一是信祖宗,我们在遇到重大难题时,常会给祖宗上炷香祷告一番,希望祖宗保佑后代平平安安之类。要知道,老天离我们远,只能敬畏;祖宗才是我们生活中存在过的,离我们很近。

《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意思是说,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那就难料了。所以还是敬祖宗靠谱些。“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敬祖宗的时候就好像祖宗就在那里一样,要怀有恭敬之心。

“教子孙两条正路”,两条正路是什么呢?“宜耕宜读”。“耕”是种地,种地是为了吃饭,这里泛指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果实。“读”,当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让子孙不愚。这就是耕读传家,耕地的同时,不忘读书,保证后来不会种一辈子地。

旧时读书人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为农民子弟提供了一个读书做官的途径。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农民子弟就有考中进士的,曾国藩也是如此,祖辈务农为生,虽是地主,但也是农人出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要读书的地方就有很多,他认为读书就是止愚。孔子说:“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为什么说“下愚不移”呢?下愚者是指愚蠢者,没读过书,不明事理,所以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要想“暮登天子堂”,跟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政,不读书能行吗?

治家贵严

“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三字经》称“子不教,父之过”,管教不严,则子弟的不良习气就会逐渐滋长起来,父亲说的话当成耳旁风,根本不当回事。时间一长,子女就变得放荡懒散,整日无所事事,那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

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

曾国藩曾以《易经》举例说明家教要严的好处,他说:“故《易》曰“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有孚”,说明家人要有爱,但是过度的爱难免变成溺爱,所以要“威如”,即做家长的要有威严,威严要立足于平日的庄重和敬畏,不能父亲不像父亲,不随便说笑,恩威并施,这样子女才会学会如何处事做人,家庭也就和和美美。

这属于中道的思想,既不放纵,也不太严。可见,父亲在家里一定要有尊严,父亲没有尊严,父子之间毫无规矩,嘻嘻哈哈,到关键时候管不了子女,就说明你没有威严,你说的话,子女不相信,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家长一样尊重。

要注意的是,“威如之吉”,有威严才能走向吉祥,“威如”并不是家暴,威仪从哪里来?“反身之谓也”,就是做父母的懂得反身修德,自己做好榜样,也就是说,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威如”不单单是对别人严,还要对自己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威仪才能出来,你才能要求子女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不是“父不父、子不子”一般。

但是,曾国藩也同时提出:“治家贵严,不可拘束过甚。”也就是说,在严的同时,也不可对子女过分拘束,一点小事情就吹毛求疵,子女被管教得喘不过气来,感到无所适从,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在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样的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们今天也常讲,孩子有一个青春叛逆期。叛逆是怎么形成的?有时和父母的挑剔、拘束过甚脱不了关系。可见,父母在严格管理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否则,孩子被过分管束,他的天性就被完全遏制。所以,治家贵严,但不要走极端,要学会宽严并施,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会觉得宽松、不拘束。

子弟需勤教

子女的教育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尔的教育肯定没有效果,子女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曾国藩后来把子女带在身边,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为常课。

关于勤教,曾国藩不管公务多忙,晚上一定留出时间灯下课子读书,跟家人在一起讨论诗书及学问,教给他们自己几十年来人生的大起大伏所积累的见识和智慧。特别令人钦佩的是,曾国藩在生命的尽头,仍然不遗余力关注子弟们走正路,亲自为儿子曾纪泽、曾纪鸿讲授《孟子正义》一书。曾纪泽的日记中记载得非常清楚,说大人今天讲《孟子》的哪一篇哪一篇。曾国藩的勤教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为什么要写这四条呢?因为此时的曾国藩已是百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将自己多年的人生思考和追求凝聚为四句话、八个字,作为最后的家训传给二子,希望他们牢记于心,传之于后。这是曾国藩一生用以戒惕的修己之道,是他被誉为“千古完人”的魅力所在,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他在《诫子书》结尾说道:

“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敬惕,以补昔岁之衍,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曾国藩认为,古代君子重视修身齐家,自己修养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强,然后家道振兴;与人相处能使他人愉悦、神灵钦慕,然后有众人前来聚集的景象。“日课四条”作为两个儿子及诸侄辈教育的一部分,据说当时还不是曾国藩自己定的,子女也参与了,共同制订家规,将来怎么可能不遵守呢?这一举动实际上是让儿女有更多的责任感。

从上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离不开“勤教”。勤字不仅对子女的教育有用,也跟一个家族、朝代兴衰有关。他曾与赵烈文讨论说,清朝国祚之所以持久,其中有一条就是勤政。这一点跟明朝截然相反。

明朝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明宣宗朱瞻基算得上勤政外,剩下的皇帝则大多不堪一言。像明神宗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有勤勉明君之风范,还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但是执政后期长达三十八年,荒于政事,日夜纵饮作乐,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

明神宗本人如此,他的父亲隆庆皇帝和祖父嘉靖皇帝都是如此,嘉靖皇帝在位期间,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朝政被严嵩父子把持。清朝的皇帝则不同,鉴于明朝覆亡的教训,一代一代的皇帝确实都勤于政事,就是清末的光绪帝也是如此。这就是皇家家法教育出来的,所以曾国藩说,教育子女也应该这样,要勤教。

言传身教,六者皆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太重要了,他的所作所为,影响非常重要。父母经常怎样,子女就会学样,父母平常的行为不管好坏,对于子女来说,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他们无形中就学到了。对于言传身教,曾国藩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从俭的话可以长久,当处在乱世时,犹以戒奢侈为要义。高调炫富,盗贼会盯上你,朝廷也会盯上你,这纯粹是给自己找乱子。特别在乱世,乱世积财为最大不祥,会招致很多灾难。还有衣服不宜置备太多,也不要在样式上太多装饰,尤其不适宜镶嵌过于华丽绚烂的花边。高调炫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曾国藩要求子女俭朴一点,保持一点纯真。

在工作上,曾国藩常讲“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曾国藩把古人讲的日常工作上要“清、慎、勤”三字,概括为“案无存牍,室无私钱”八个字。“案无存牍”就是不管有多少事情当天一定要办完,不能攒到一起突击一下干完。“室无私钱”,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没有一分钱是不可告人或者来历不明的。

曾国藩在读书上的示范,可以说是个楷模。曾国藩以身作则,常常带领家人读书,晚上利用闲暇陪着孩子们读书。像《孟子正义》这部书孩子们早已经读过,但曾国藩还要一遍一遍地教两个儿子,他认为书读百遍才能读出味道,每读一遍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

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在总督衙门,他每天晚上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读书,读诗书文章至少两到三卷,然后用一定的时间课子读书。直到临死前两天,曾国藩还在读《理学宗传》。

曾国藩非常重视修养的功夫,这也是其成就当中最主要的。幕僚薛福成总结曾国藩一生的成功之处,称其成功秘诀在于“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前者就属于修身,后者则是说用人。

“清廉”方面,曾国藩一生清廉,临死时没有给家里留下太多的遗产。他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共计分成七分,每个人可能分得一千多两银子,所有的家产就是这么多。

“孝友”包括两层意思:“孝”是对长辈,“友”是对兄弟姐妹等同辈。关于“孝”,曾国藩就说“事亲以得欢心为本”。而对于同辈之人,古人讲兄弟之间最好的道是友道,即兄弟之间要像朋友一样相处。

以上就是曾国藩在六个方面所做的示范,以“身教”影响子弟。

曾国藩对工作、对家人,真正做到了“义无反顾”,他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堪称“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而曾国藩或许不会想到,他留下的家训,也影响着一百多年后的后世之人。

姓氏起源

关于黎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文可辅国武卫疆,莼斋颍然立曾门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黎姓,是台湾的第八十九个大姓。在台湾的黎姓之中,既有中原的汉人,也有世居南方的少数民族。台湾黎氏的先人,是于乾隆年间自广东来到台湾的,最先入居现在的台北县新店镇公仑里由旧车子路开基,然后繁衍开来的。目前,台湾的黎氏子孙,以苗栗、新竹两地最为兴盛。此外,南投、花莲、台北等地也有不少。

堂号

  黎氏堂号主要有“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另外还有“京兆”、“九真”、“宋城”等堂号。

家乘谱牒

  江苏:句容黎氏家谱、江都黎氏家乘二卷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象山石浦黎氏宗谱一卷

  江西:清江版城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安徽:广德广阳黎氏宗谱八卷

  湖北:新洲黎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

  湖南:长沙黎氏续修支谱十卷、宁乡沩宁大田坊黎氏续修支谱十三卷、宁乡大田坊黎氏续修家谱十七卷、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黎氏续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汉寿龙阳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广东:中山圆榄黎氏宗谱(卷数不清)、南海黎氏家谱不分卷、南海黎氏族谱不分卷、顺德黎桂泽堂族谱不分卷、顺德东洋房黎氏家谱四卷、顺德黎氏族谱不分卷、东莞黎氏族谱不分卷、梅县黎氏族谱不分卷

  贵州: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不分卷、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一卷、遵义篱汝谦家乘文(卷数不清)

其他: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黎氏宗谱十三卷、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历史名人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公真:元代甘泉令,有仁政,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

  黎镦:广安(今属四川)人,宋英宗时庆历进士,被苏轼称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文可辅国武卫疆,莼斋颍然立曾门

源有四:

1、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2、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

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黎姓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郡望堂号

堂号:

黎氏堂号主要有“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另外还有“京兆”、“九真”、“宋城”等堂号。

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黎姓家谱

江苏:句容黎氏家谱、江都黎氏家乘二卷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象山石浦黎氏宗谱一卷

江西:清江版城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安徽:广德广阳黎氏宗谱八卷

湖北:新洲黎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

湖南:长沙黎氏续修支谱十卷、宁乡沩宁大田坊黎氏续修支谱十三卷、宁乡大田坊黎氏续修家谱十七卷、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黎氏续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汉寿龙阳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广东:中山圆榄黎氏宗谱(卷数不清)、南海黎氏家谱不分卷、南海黎氏族谱不分卷、顺德黎桂泽堂族谱不分卷、顺德东洋房黎氏家谱四卷、顺德黎氏族谱不分卷、东莞黎氏族谱不分卷、梅县黎氏族谱不分卷

贵州: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不分卷、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一卷、遵义篱汝谦家乘文(卷数不清)

其他: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黎氏宗谱十三卷、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历史名人(1840以前)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公真:元代甘泉令,有仁政,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

黎镦:广安(今属四川)人,宋英宗时庆历进士,被苏轼称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虞舜后裔姓氏寻根

  舜

  (姚姓)

  ┌—————┐

  虞 姚 司徒

  甄 妫 蒲

  ┌—┼—┐

  王 胡 满

  陈

  ┌—┼—┐

  袁 田 夏

  ┌—┬—┬—┐

  车 孙 薛 毋

  虞舜后裔姓氏寻根

  一九八四年台湾的陈、胡、袁、姚、王、虞、田、孙、车、陆等十姓,组织成立了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先后在台北、香港、美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召开过宗亲祭祖联谊活动,一方面增强了海外华人的亲合性与凝聚力,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稽考舜之后裔,应多于如上十姓,谨按主要姓氏予以简述。不到之处,恳请指正。

  虞

  虞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舜在称帝以前先被封于虞邑。舜将帝位禅让给禹以后,禹后来又封舜的儿子商均为虞侯,因此其后代子孙都称虞氏。虞地一说在河南省虞城县东部一带,一说为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虞乡镇过去曾设县,以有虞镇之乡而得名。帝尧寻访大舜时去过的舜耕之处——历山就在附近。这里应为虞姓之源。西周时,周武王改封舜的后裔妫满为陈胡公,而将仲雍的后人封于虞,子孙亦称虞氏。

  战国时有上卿虞卿,秦末有楚霸王的宠妃虞姬,西汉有小说家虞初,东汉有尚书令虞诩,三国有经学家虞翻,唐代有书法家虞世南,宋代有宰相虞允文,元代有学者虞集,清代有画家虞景星,皆名著史册。

  司徒

  司徒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舜被四岳等推荐为尧的接班人后。尧对舜亲自进行了考查,发现其仁义慈爱,深受民众信赖,所居之处,民皆归附,一年成村落,二年成城邑,三年成都市。因此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对他进一步考查,随之让其担任了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等职责的大司徒,相当于宰相的职务。舜的支系子孙中有为光辉门庭以此官职称为姓的称司徒氏。

  南北朝时,南朝有大夫司徒印,唐代有太常卿司徒映,五代有礼部书司徒翊,明代有辽阳卫参军司徒化邦。

  姚

  姚是舜的姓氏。因为他出生在姚墟,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地为姓称姚氏。妫姓本是大舜的后代,有的后来也改成了姚姓。晋时有羌族首领姚弋仲,本是汉代西羌烧当氏的后人,他自称祖先是帝舜的后代,因此改姓姚氏。姚弋仲的儿子姚苌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后秦。望族居今浙江吴兴县。

  汉代有经学家姚平,唐代有史学家姚思廉、宰相姚崇,宋代有名将姚平仲,副军相姚希泽,明代有太子少师姚广寿、画家姚绶,清代有文学家姚鼐、姚燮。

  甄

  据陈瑞松先生讲,甄本是制陶所用转轮的名称,崐后来成为掌管制陶业的官名。舜曾躬耕于历山,捕崐鱼于雷泽,后又到黄河之滨传授制陶技术。他以转轮制作陶坯,其形制规整,其质地密实,烧制出来的陶器光洁美观、坚固耐用。致使河滨之地陶业大崐兴,闻名于四方部落,很快形成了城邑,人们谓之甄城(在今山东甄城)。舜有子孙留在甄城做管理烧崐陶的甄官者,其子孙便以甄为姓。

  甄氏在西汉有更始将军甄丰,王莽时有大司马甄邯,东汉有梁王相甄承,三国时魏文帝有甄皇后,此后各代甄氏仍有名人载于史册。

  妫

  妫是以居地之名称而命氏的。帝尧为选择接班人曾到历山对舜进行考察,看到舜役牛耕田,亦有仁爱之心,地耕得疏松平整,十分赞赏;又了解到舜对苛待他的父亲和继母从无怨言,十分孝敬,对狡猾狠毒的弟弟又能百般忍耐,不与计较。因此,觉得找到了理想的接班人,非常高兴。但为了对万民百姓的江山社稷负责,他还要对舜进一步考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还把他的九个儿子也交给了舜,让他(她)们居住在妫内河边,观察大舜和两个妻子管带一伙姻亲的能力。舜崐的子孙中留在妫 地方的便成了妫姓。到周代舜的崐后裔妫满还娶了周武王的女儿。

  胡、满、陈

  周武王灭掉殷商以后,为了安定新生的周人政权,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他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清楚地知道:在五帝之中舜乃颛顼的后人,颛顼曾辅佐东夷族之太昊氏,并继承太昊氏而称帝,乃黄帝之孙。因此妫满与自己同为姬姓之后。但自己乃周人来自西方,而妫满乃舜之后,千百年来居于东夷之地。血缘已远,婚姻可成。与此圣裔联婚可仰赖先王之荣,强固而今之业。因此武王把自己的大女儿元姬嫁给了妫满,封为陈(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妫满从此名叫胡公满。其后裔有的姓胡,有的姓满,还有的以封地为姓改为陈氏。因陈姓乃周代开国之君武王亲封,所以历代被视为舜裔正宗。

  胡氏,战国时有名士胡衍,唐代有诗人胡之范,宋代的资政殿学士胡铨,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五公祠里竖有他的大理石雕像。

  满氏,三国有征东将军满宠,卫尉满伟,西晋崐有尚书令满奋,明有浙江布政使满福周。

  陈氏在汉民族中也属于大姓。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有陈元,秦末有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有丞相陈平,南朝时的陈霸先代梁为帝,建立陈朝,在南方称帝33年之久。唐代有诗人陈子昂,近代有爱国华侨陈家庚,倾心竭力,兴办教育,深受国人敬仰。

  田

  源出妫姓。春秋时,陈桓公的弟弟佗,同他的舅父蔡侯里应外合,在恒公死杀死太子免,自立为陈厉公。历公是个好色之徒,与居于蔡国的表妹私通,经常留宿其邑,引起蔡人的不满。太子免的两个弟弟要报杀兄之仇,就同蔡人商量好,在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

  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厉公的儿子叫陈完,这时在陈国任大夫。他同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便逃到齐国去了。陈完谦逊谨慎,颇有贤名,得到齐桓公重用。他无意再返回陈国,便改姓田。当时齐国贵族懿仲,打算把女儿嫁给田完。事前进行占卜,卜辞说:“妫姜二姓婚媾,八世定出国君。”说来也巧,田的五世孙田桓子果然当上大夫,后来又攻灭了栾、高两家大臣,势力强盛起来,到田桓子的儿子田僖子和孙子田常手里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田常的孙子田和当政以后,干脆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变成崐田姓齐国,占卜之事传为美谈。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秦国攻灭。秦末田氏也参加了反秦起义,田横还自立为齐王。

  田姓人中汉代有经学家田何、河南都尉田广明,唐代有太尉田承嗣、宰相田兴,明代有兵科给事中田荆,清代有书法家田锡田。

  毋

  源出田氏。春秋时齐宣王的兄弟受封于毋邱,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称毋氏。另外历史上的“毋盐”、“毋车”、“毋终”、“毋丘”崐等复姓,后来都改成了毋,亦称毋氏。望郡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

  汉代有著作家毋昭裔,西晋有夜郎太守毋雅,北宋有工部侍郎毋守素,明代有文学家毋思义。

  薛

  源出田氏。战国时,陈完的裔孙田文任齐国的宰相,是著名的孟尝君,因功被封于薛国故地。秦灭六国时薛被灭掉,孟尝君的子孙为纪念故国,改以封国之名“薛”为姓。

  唐代有名将薛仁贵,女诗人薛涛,宋代有学者薛季 ,明代有文学家薛论道,医学家薛已,清代有外交家薛福成。

  孙

  孙氏有三支。一支出于姬姓。周代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以祖父的名字命氏,称孙氏。另一支出自芈(mi)崐姓。楚国著名贤臣 敖,字孙叔。他教化民众,开发水利,功绩卓著,深得楚人拥戴。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也称孙氏。还有一支出于田氏可上溯到虞舜。春秋时陈厉公的公子陈完避难逃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无宇的小儿子田书,字子占,为齐国的大夫,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到乐安,赐姓孙氏。郡望居太原郡。

  春秋时有著名的兵法家孙武、军事家孙膑。三崐国时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在江东建立吴国,称帝59年。唐代名医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宋代词人孙光宪,明代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学者孙星衍、孙诒让等都名垂青史,誉满神州。

  车

  车姓源出田氏。富国强兵、安边关、拓疆土的汉武帝虽具有雄才大略,但又十分迷信,他养方士,求神仙,欲求长生不老。在他晚年时,有人想陷害太子刘据,说太子以巫术咒武帝,想让武帝病亡,自己取而代之。武帝信以为真,缉拿太子,逼得刘据自杀身亡。当时满朝文武虽有不平,但谁也不敢说话。唯有高寝郎田千秋出面为太子直白冤屈,才使武帝悔悟过来,疏远了整日装神弄鬼的方土之流。武帝最后还封田千秋为丞相。汉昭帝继位以后,顾念田千秋年事高迈、功德超群,特别允许他一人可以坐小车出入宫廷,号称“车丞相”。他的子孙引以为荣,就改姓为车。

  三国时吴有会稽太守车浚,晋有吏部尚书车胤。唐有画家车政道。宋、明以下车姓的文人学士史册有载。

  王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起源复杂,分布较广。据陈端松先生介绍,其来源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大多与国君王爷有关。凡称王者,本来有自己的姓氏,但其子孙有的以其祖上称王为荣,故称王氏。如商朝王子比干本为子姓,因其为王子,后世子孙便改子为王。另外还有王公赐姓者或冒改王姓者:少数民族中首领人物也多因汉字“王”的意义尊荣,学习汉人,改成了王姓。如王氏高丽(今朝鲜)开国君主王建、西魏可频氏之先祖王雄、耳氏之祖王季等。

  王氏还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氏;一个出自妫姓,为古帝虞舜之后,望族居太原郡。王氏族姓甚大,历史上名人颇多,西汉有丞相王陵,晋代有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有诗人王勃、王维、王之焕、王昌龄,宋代有政治家王安石,元代有故曲家王实甫,崐明代有哲学家王守仁、王夫之等。

  夏

  夏姓虽与禹及后代子孙相关,但还有一说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的君主宣公,是周初武王所封妫满之后,帝舜的远裔子孙。陈宣公的儿子陈西,人称公子西,字子夏。子夏之孙名叫经以祖父的字命氏,叫夏征舒,其后人便以夏为姓。望族居会稽郡崐(江苏吴县)。历史上,宋明两代都出过宰相,现代有视死如崐归的革命烈士夏明翰。

  袁

  古人不仅有姓有名,而且有字或号,如三国的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袁,就是以先人之字命名的姓氏。周朝陈国始君陈胡公的儿子陈申公有庶子(在周代一般指妾生之子)靖伯庚,庚的九世孙名叫诸,字伯爰。伯爰的孙子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后代就称爰氏,春秋时爰氏世袭陈国上卿,在古代袁、爰、辕、援音同互通,后世逐渐统一到了袁姓。西汉有经学家辕固生,吴王相辕盎,新莽时有义军领袖爰曾;西汉初有袁政,东汉有司徒袁巡,东汉末有三国志中记述的袁绍和袁术,自此以后各代之中袁姓亦有名人著于史册。

  蒲

  源出有虞氏。传说舜曾建都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一带。其后裔便以蒲为姓;还有一说:相传有扈氏的后代,世为西羌族人为酋长,因家中池塘生长蒲草,长五丈,节如竹,时人异之,称为蒲家,因以为姓。其望族居河东郡,乃今山西夏县之北。蒲氏名人。汉初有蒲将军,五代有画家蒲思训崐和蒲延昌,明代有名儒蒲大顺,清代的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以鬼孤故事喻人间世事,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1 文言文《知人》

原文

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⑥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

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⑥振——同赈,接济。⑦字:嫁女儿。

翻译

赵开心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来往不绝,来拜访他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出城门(离开京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当时独有吴菌次落落不凡,不因富贵失势改变对赵洞门的态度。赵开心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跟儿子友沂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赵开心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菌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边扶助他们,把小的那个当儿子看待,又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这一时间,人们都感叹赵开心善于识别他人。

2 力求文言文《 —薛福成》全文翻译

《—薛福成》全文翻译

嘉庆十九年,淮南各州县因旱灾发生了饥荒。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个铜城闸镇,连年收成很好。邻县的饥民搀扶著老人,抱著幼儿前去讨饭的有好几千人。铜城闸镇的人非常惊慌,於是关门罢市,从门缝里窥视他们。饥民们得不到饭食,越加鼓噪不安。有个绅士过实圃先生担心发生变乱,急忙出来安慰他们说:“大家因饥荒前来讨饭,我会想办法给你们饭吃的。请让我与本乡父老们商议商议。”第二天,过先生招集乡里喜好行善的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他自己带头拿出巨资,积极地准备,经营,在空地上架起席子让他们居住;年老体弱的和妇女小孩,按人口给他们饭吃;那些壮实的人,就雇佣给附近村的农户,使他们自食其力;天冷了有袄穿,生病了有药治,死了有棺材,怀孕临产的就优厚的济助她们。又给他们空地,让他们种菜;储备取水用具,预防火灾。这年冬天,受灾的山飨下了雨。过先生就把那些壮实的人受雇所得的工钱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家种麦子。麦子成熟后,他们就各自带著妻子儿女回家了。临行时,欢呼的声音响遍了街巷,他们高呼著:“善人!善人!”从此,各地前来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过善人。

与我同一年考上科举朋友竹潭孝廉,是过先生的孙子,他请我记叙这件事,并且复述过先生的遗训说:“我们家只有万两银子的家产,因为救济饥民用去了一半。第二年,年成丰收,粜粮食获得了几倍的利,於是恢复了当初的家产。人担心什麽而不行善事呢!”我认为这是过先生用来勉励子孙行善的话罢了。如果行善之前预先怀有获得回报的心思,就会计较得失,那麽一定不会献出家产去追求仁德,即使努力去做了,却不一定会得到回报,那就不去救济别人的急难了么?他当时只想著救人命,即使用尽了他的家产又有什麽可顾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施行仁德的策略遍及各处,因而蒙受恩泽的人非常之广。过先生最终受到天的护佑,他的家产可以恢复,他的后代一定昌盛,报应的道理就是这样的啊!”

啊!当饥民鼓噪著讨饭时,如果人们以回避为聪明,都闭门拒绝救济,那麽因他们担心没有办法恢复家产,饥民势必抢夺,全乡都会受害,而过家也没有独自保全的道理。而过先生挺身而出,以一个人承担起这个重担,他的消除变乱的智慧和怜恤饥民的仁心都体现出来了,最终也无损於他的家产。所以可以明白,怀有计较得失之心的人,於公於私都丢了;不怀计较得失之心的人,於公於私都得到了。懂得了这个道理,即使他承担天下的大事也是做得到的。

过先生名华,字曙,号实圃。他还有其他许多值得值得记述的善举,但是因为不是重要的所在,所以这里就不一一记录了。

3 翻译古文今因天戒以俢人事,思患预防,莫大于此

1:你说的这句话出自《宋史》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杜莘老传;关于杜莘老这个人,我先为你简单介绍,然后为你奉上你需要的这句话的具体翻译:

杜莘老(1107年—1164年),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十三世孙,字起莘,生于宋代四川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他的爷爷叫杜敏求(见眉山历史人物图注(34)——杜敏求)。从小就慷慨有大志,曾说:“我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1140年,杜莘老省试合格,却不去参加廷对,皇帝知其大材,遂赐同进士出身,授梁山军教授,提出防备金兵入侵、保卫江淮的良策,并上书陈述时弊十事,被宋高宗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在御史任期内,忠直敢谏,疾恶如仇,大公无私,声震一时,被朝野誉为“骨鲠敢言者”。后被奸臣谗害,请求出任外职,迁任遂宁(今属四川)知府,上任时行李简单,过家门而不入。

2:翻译你说的这句话:

原文是: 秦桧死,魏良臣参大政,莘老疏天下利害以闻。良臣荐之,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彗星见东方,高宗下诏求言,莘老上书,论:“彗,盩(zhōu)气所生,多为兵兆。国家为民息兵,而将骄卒惰,军政不肃。今因天戒以修人事,思患预防,莫大于此。

3:具体应翻译为:现在老天都要求我们不要在沉浸在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应该让将领警醒,士兵操练,居安思危,这样才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啊!

请你参考,满意请你采纳,谢谢!

4 “人”这个字在古文里有多少种说法

rén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1]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2]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魏。——《韩诽子·十过》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3]人材;杰出人物。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4]指人手,干事的人。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5]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6]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7]智人。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8]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9]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0]尘世;人世。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1]人的身体。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2]指人情事理。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3]男女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 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14]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15]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16]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rén

[17]每人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rén

[18]人为,人造成的。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简释〗====

ren2(ㄖㄣˊ)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史上说惠帝无子,清朝却有记载他的后代

汉惠帝刘盈是汉朝第二任皇帝,在位初年推行仁政,采取与民休息国策,减免民众赋税,经济得以繁荣发展,而后期因仁弱,大权长期为母亲吕后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