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学生中谁是他最看好的? 急!高分悬赏
一、乐正克
乐正克,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曾为鲁臣,是孟子弟子中唯一的官员。据现代教育家郭沫若考证,《礼记》中系统地总结论述先秦时代教育理论的《学记》为其所作,其中“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理论至今被教育界奉为圭臬。孟子称赞乐正克为善人、信人。乐正克曾推荐孟子做鲁国官员,但未能如愿,而乐正克却实现了孟子未能从政的愿望。当听到乐正克在鲁国做了官员时,孟子竟“喜不能寐”,以为他“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乐正克在孟子弟子中地位最高,于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被封为利国侯,配享孟子于孟庙,这是孟子有配享之始。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贤乐正子。时至今日,在孟庙亚圣殿东侧神龛内供奉着乐正子塑像,是殿内唯一陪祀孟子的弟子。
二、公孙丑
公孙丑,复姓公孙,名丑,齐国人,今寿光市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寿光伯,从祀孟庙,一直位设东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孙子。公孙丑勇武好学,直爽磊落,“有政事之才”和“不动心”之问。尝慕管仲以期孟子。而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是愿意学他的吗?”因此其论不动心于孟子。孟子又对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书中有《公孙丑篇》,多与孟子谈论政治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揠苗助长”等名言出自此篇。
三、万章
万章,姓万,名章,齐国人,今淄博博兴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西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万子。万章博学好问,“尝与孟子辩论尧舜禹禅继,伊尹、孔子、百里奚出处,与夫交际之礼,不见诸侯之义” 。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孟子》一书中有《万章》篇,是《孟子》一书中与孟子问答最多的弟子,与万章问答共有十五处,其中九处世关于古人行为上的疑问,可见万章是一个喜欢尚论古人、热爱研究历史的人物。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退而与万章之徒,序作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孟子唯一的一个学生。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今邹城西南有万村因万章而来,万村、淄博张店、滕州分别有万章墓。相传孟子在峄山设帐授徒,万章就到峄山拜孟子为师,至今邹城当地还流传“万章误失登云鞋”的故事。
四、公都子
公都子,复姓公都,其名不显,“楚有公子田,食邑于都”,疑为楚人。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学养深厚,连孟子都赞“公都子有学业”,“有好辩之问,有性善之问,又与孟季子有义内之辩”,是孟子得意门生之一。他的关于“人性善恶重要与否”的发问,引发了孟子“四端”德行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平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都子。
五、陈臻
陈臻,姓陈,名臻,齐国人,今蓬莱人。性格内向,颇有心计,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蓬莱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相传是孟子出游列国时负责保管钱财和生活保障的弟子。《孟子》一书中载有陈臻与孟子关于“辞受、去就、收予之礼”等问题。孟子第三次离开齐国回邹时,齐王开出“在都城里给孟子一所房屋,用一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弟子(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的优惠条件,并由陈臻转告孟子,但仍未能挽留住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对陈臻提出的“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作出了完美的答复,提出了“君子不可货取”的著名论断,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观念。
六、陈代
陈代,姓陈,名代。温文尔雅,长于伦理之学。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沂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孟子·滕文公下》中载,陈代见诸侯来聘请孟子,孟子不去谒见,劝之“委屈一尺却能伸直八尺,好像是值得去做的(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七、屋庐连
屋庐连,复姓屋庐,名连,任国人,今济宁市人。由《孟子·告子下》“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知之。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奉符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屋庐氏。对礼颇有研究,曾有著作,“笔自为书,其中似凿”,但未见传世。“尝著书言彭聃之法。后学于孟子。与任人辩礼与食、色轻重,及论季子储子之交际”。任国曾有人问他 “礼节和吃饭哪样重要?”、 “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 屋庐连不能圆满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求教老师孟子。
八、高子
高子,姓高,一名高齐,齐姜太公(吕尚)之后,食采邑于高,因以为氏。赵歧注云:“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明《邹志》记载“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东庑,其封爵为泗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高氏。高子曾随孟子在齐,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停留时,尹士对别人说孟子是为了贪图富贵来齐,得不到重用而离开。高子将尹士得原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齐王如果用我,天下百姓都会安居乐业,我在天天盼望齐王改变态度呀。”尹士听了这话后说:“我真是个没有见识的小人呀”。高子还曾与孟子探讨《诗经·小雅》中的“小弁”那篇诗章是小人所作,而孟子则曰:“小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此处孟子将高子称之为“高叟”论之,似年长于孟子。孟子曾批评高子的心被杂草堵塞了。明《邹志》论高子:孟子尝谓茅塞其心,又论其为诗之顾。
九、孟仲子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邹国人,今邹城人。东汉学者赵歧注云:“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认为孟仲子是孟子的堂弟。而《孟子世家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序为二代(“二代仲子,三代睾”)。曾跟公孙丑学习,是一个能说会道、反应敏捷、处事周到的灵活人。孟仲子随孟子游齐,负责接待和处理日常事务。一天,孟子因齐宣王不够礼遇而称病不朝,次日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恰巧齐王派人来探视孟子并有医生同往。孟仲子巧妙应付,告诉来人孟子已上朝去了,同时派人追赶孟子,告诉孟子不要回家先去朝廷。明《邹志》记载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也,有要孟子造朝之事。按仲子,赵歧注谓孟子从弟,朱子因之。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新泰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孟氏。
十、充虞
充虞,姓充,名虞,出自从周官充人以后,以官为氏。曾随孟子游齐,又随孟子归邹。充虞深得孟子信赖,常随孟子左右。《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充虞的两件事,即“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孟子葬母时使他监理棺椁的制作,葬毕问孟子棺木置办的是否过于华美了(木若以美然)。孟子回答,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去省钱(君子不以在天下俭其亲)。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同行,路上看到老师不高兴,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慰藉孟子。引发孟子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千古豪言。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昌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充氏。
十一、徐辟
徐辟,姓徐,名辟,邹国人。今邹城东南徐桃园村旧有徐辟祠,为其后人所建。《广韵》注谓:“徐氏,颛顼之后,伯益之子,受封于徐。至徐偃王,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尝引夷之见孟子”。墨家信徒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拒之,并通过徐辟,以厚葬父母事例训导夷之。一次徐辟请教老师,孔子为什么赞美水。孟子以“有源泉水充沛、无源雨水容易干涸”的例子阐述了“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徐氏。
十二、彭更
彭更,姓彭,名更,《广韵》注谓:“彭氏,大彭之后。”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但常失之于偏颇。在跟随孟子周游列国的途中,看到庞大的出行队伍,向孟子发出疑问:咱们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随从好几百人,到处得到诸侯的款待,这样做合适吗(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继而阐明了“通功易事,羡补不足” 的社会分工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封爵为雷泽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彭氏。
十三、咸丘蒙
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咸丘本是地名(原在鲁国)。鲁大夫食邑咸丘,因以为氏。“齐之隐士。尝问舜之臣父臣尧于孟子”(明《邹志》)。咸丘蒙好读《诗》、《书》,曾向孟子请教尧舜孝道之故事。他引用《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教如何看待舜和父亲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孟子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妨害诗的本意,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写诗的根本目的。只有认真去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义(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从而形成孟子读书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须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咸丘氏。
十四、桃应
桃应,姓桃,名应,邹国人,今邹城市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胶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桃氏。“有皋陶为士,瞽瞍杀人之问”(《孟子·尽心上》)。桃应好学尧舜,又习法制,他以舜为例,向孟子请教孝与法的关系。他问道:假设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怎么办?舜又会怎么办(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曰:舜应该象扔掉一双破草鞋一样把“天子”那顶官帽子扔掉,然后背起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陪伴父亲颐养天年(“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反映出孟子“父子亲情比‘王天下’重要,道德比事业重要”的价值取向。
十五、浩生不害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约年少孟子四十岁左右。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封爵为东阿伯。清乾隆二十一年年(1756年)改称先儒浩生氏。“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浩生不害对孟子器重弟子乐正克不解,问道:“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回答:“善人也,信人也”。浩生不害又问:“何谓善?何谓信?”孟子回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十六、盆成括
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其封爵为莱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盆成氏。“尝欲学于孟子,闻道未达而去”。盆成括从学于孟子,道未通而急于出仕。他离开孟子,在齐国做了个小官。孟子听说后,气愤而又悲痛地说“死矣盆成括”。学生们问老师:何以事先已料到盆成括会被杀死?孟子答道:他的为人,有点小聪明,但不知道做君子的大道,所以会招来杀身之祸(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十七、季孙氏
季孙氏:复姓季孙,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丰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季孙氏。性格“倔而拗”。
十八、子叔疑
子叔疑,复姓子叔,名疑。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承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子叔氏。性情桀骜不驯。
十九、滕更
滕更,姓滕,名更,滕国人。赵歧《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滕更求学于孟子门下,因滕文公与孟子的友好关系,颇有优越感。一日,向孟子提问,孟子不答。公都子不解,问道:“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回答: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 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竟占了其中的两条(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庶子,母亲为贾夫人,还有一个同产兄赵敬肃王刘彭祖。刘胜在前元三年被父亲封为中山王。汉武帝刚即位,大臣都因为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建元三年,刘胜和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一起到长安朝见弟弟汉武帝。汉武帝设宴款待他们,刘胜听见奏乐就哭了出来。汉武帝问他缘故,他借机向弟弟控诉被国相吹毛求疵,动不动就要进谗言。文辞雄壮,条理分明。汉武帝于是要求有司不得再欺凌诸侯王。一时之间,刘胜被誉为“汉之英籓”。
也许是深自韬晦,刘胜从此以后把精力全部转移到了酒色上面,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但他没有酒色过度,当了四十二年中山王才死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削藩建议,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儿子,由国家封他们为列侯。刘胜有二十个得宠的儿子分期分批被封为列侯。但不幸的是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有十一个儿子因为在进献给宗庙用于祭祀祖先的黄金里弄虚作假,被革除了爵位。
刘贞是刘胜第一批被封为列侯的五个儿子之一,他们的封地都在涿县。刘贞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7年)六月甲午被封为陆城侯,封地在涿县陆城亭。这五个兄弟有四个都是因为在祭祀用的黄金里做手脚被同时削去了爵位。
刘贞被削去爵位后就在涿县定居下来,子孙世代繁衍,隐然是涿县的一个大家族。而且他们还世代在郡县供职,至少算得公务员世家。刘备的祖父刘雄,官至东郡范县县令。刘备曾经在同乡名儒卢植门下求学,但他并不喜欢读书,因此算不得卢植的高足。
刘备虽然不习惯读书,但说起话来常常文采并茂,让身边的人折服。在荆州流寓的时候,和荆州牧刘表一起聊天,起身上厕所,看见大腿上的肉长了出来,黯然神伤。刘表问他为什么哭泣,刘备慷慨的回答:“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还有一次,名士许汜也在座,谈起了广陵太守陈登。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刘备问刘表说:“许君论是非?”刘表回答:“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刘备又问许汜:“君言豪,宁有事邪?”许汜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后来辛弃疾作词提起这段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实际上刘备当时四十多岁,刘郎怕是称不上了,称刘阿伯倒是够年龄。
曹操北伐乌桓,刘备劝说刘表乘虚袭取许都,刘表不采纳。等到曹操回师,才后悔地说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刘备回答:“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於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刘备在白帝城病笃时,教育年少的儿子,说的并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13 12:59 一、母爱如海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危难当头,母亲毫不畏惧,“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母亲就是这样“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这“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不正是无私母爱的折射吗?
在家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却不但没有责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让母亲“作了半个月难”才筹齐的巨款,不正是无私母爱的结晶吗?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悲壮的一幕,不正是无私母爱的胜利吗?
而最催人泪下的,则要数母亲在除夕之夜送“我”返校的情景。“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时,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一声“去吧,小子”,听起来极平常,仔细品味,却不由得让人潸然泪下:母亲是多么地渴望儿子与自己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春节,然而,当她明白“我”必须返校时,她却故作平静地让“我”离去。母亲这平静的反应下,遮掩着多少的理解,遮掩着多少的深情啊!母亲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让老舍泪眼朦胧,又怎能不让读者为之鼻酸呢!
其实,母亲所爱的又何止于自己的子女?姑母常闹脾气,单在鸡蛋里挑骨头,她都默默地忍受着,还自我解嘲地说,“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而“给亲友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这默默忍受、乐于助人的背后所闪耀着的,不都是母亲的爱的光芒吗?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话语也说得不多,老舍的母亲就是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爱着自己的子女,爱着自己的家庭,爱着自己的亲友,爱着自己的邻居……总之,母亲有着大海一般无私、宽广的胸怀,无时不在为自己所爱的一切默默地奉献着。
二、母亲是师
“我”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并不识字,但她却是“我的真正的教师”,对“我”进行了“生命的教育”,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等方面都给了“我”巨大的影响,让“我”继承了一种可贵的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从而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老舍之所以成为老舍,就是因为有母亲这位“真正的教师”,正如作者所写,“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是啊!如果没有母亲,怎会有日后的老舍!想到这点时,作者心中能不激情洋溢吗?而我们能不把对老舍的满腔热爱自然地转化为对其母亲的仰慕与缅怀吗?
母爱如海,母亲是师。然而,母亲只知付出,从不索取,“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令作者情不自禁地连呼“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
纸轻情重,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岂是这薄薄的纸所能承载的!这也许就是作者的情感突然变得奔放的根源吧。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结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自己从里面找
你好
在家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却不但没有责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让母亲“作了半个月难”才筹齐的巨款,不正是无私母爱的结晶吗?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悲壮的一幕,不正是无私母爱的胜利吗?
而最催人泪下的,则要数母亲在除夕之夜送“我”返校的情景。“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时,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一声“去吧,小子”,听起来极平常,仔细品味,却不由得让人潸然泪下:母亲是多么地渴望儿子与自己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春节,然而,当她明白“我”必须返校时,她却故作平静地让“我”离去。母亲这平静的反应下,遮掩着多少的理解,遮掩着多少的深情啊!母亲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让老舍泪眼朦胧,又怎能不让读者为之鼻酸呢!
其实,母亲所爱的又何止于自己的子女?姑母常闹脾气,单在鸡蛋里挑骨头,她都默默地忍受着,还自我解嘲地说,“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而“给亲友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这默默忍受、乐于助人的背后所闪耀着的,不都是母亲的爱的光芒吗?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话语也说得不多,老舍的母亲就是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爱着自己的子女,爱着自己的家庭,爱着自己的亲友,爱着自己的邻居……总之,母亲有着大海一般无私、宽广的胸怀,无时不在为自己所爱的一切默默地奉献着。
二、母亲是师
“我”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并不识字,但她却是“我的真正的教师”,对“我”进行了“生命的教育”,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等方面都给了“我”巨大的影响,让“我”继承了一种可贵的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从而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老舍之所以成为老舍,就是因为有母亲这位“真正的教师”,正如作者所写,“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是啊!如果没有母亲,怎会有日后的老舍!想到这点时,作者心中能不激情洋溢吗?而我们能不把对老舍的满腔热爱自然地转化为对其母亲的仰慕与缅怀吗?
母爱如海,母亲是师。然而,母亲只知付出,从不索取,“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令作者情不自禁地连呼“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
纸轻情重,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岂是这薄薄的纸所能承载的!这也许就是作者的情感突然变得奔放的根源吧。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
尔[尔、迩,读音作ěr(ㄦˇ),亦可读作nǐ(ㄇ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礼仪官吏佐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佐,即君王用餐时的服侍小官,后称佐尔、佐食尔;尔,就是近身服侍,佐尔,就是近身服侍,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官职,但是非常重要的侍从职位,非亲信不当。
在典籍《周礼·仪礼·少牢馈食礼》中记载:“上佐食,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尔,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在典籍《周礼·地官·肆长》中也记载:“实相近者,相尔也。”
中国的古今礼制,侍从从主人、宾客的左侧注酒、上菜肴,是一种尊敬之礼,用于欢庆红喜宴席,至今仍是非常严格的国宾典制。而从右侧注酒、上菜肴,则是专门用于殡葬礼制,用于祭祀死者,以及招待吊唁宾客的白喜宴席。
在佐尔、佐食尔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佐尔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佐氏、尔氏,尔氏读音作ěr(ㄦˇ)。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族仲尔金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仲尔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
在仲尔金父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分称仲尔氏、金父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仲氏、尔氏、金氏,父氏,其中尔氏为可稽考的最古老之尔氏,读音作nǐ(ㄇㄧˇ),史称尔氏正宗,与袁氏同宗同源。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匈奴族契胡部尔朱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姓氏大观》、《魏书·官氏志》记载:
契胡部尔朱氏,原为古匈奴族的一支,因居于尔朱川(今山西朱家川),故称尔朱氏,读音作ér jū(ㄦˊㄐㄩ)。
尔朱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为尔朱荣,公元493~530年,字天宝,北魏北秀容(朔州南)人,生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在鲜卑拓跋氏的早期历史上,尔朱氏即为拓跋氏部下的酋帅,随拓跋氏征伐。
北魏孝明帝时,尔朱荣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散骑常侍、平北将军、秀容第一领民酋长等称号。在北魏后期政权中,尔朱荣因镇压各民族人民起义有功被朝廷重用,后发动了著名的“河阴之变”,加速了北魏政权分化瓦解。
之后,尔朱荣凭借自己掌握的强大军事力量,专横跋扈,根本就不把北魏孝庄帝放在眼里。
北魏孝庄帝虽然被迫授予他为“柱国大将军”,但在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农历9月使用计谋,诛杀了尔朱荣及其子尔朱菩提、尔朱天穆等。
在尔朱荣的后裔族人中,时为躲避追杀改为单姓尔氏、朱氏、绵氏、鞠氏、莒氏等,尔氏读音作ěr(ㄦˇ)。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拓拔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拓拔部中有尔绵氏、额尔氏、尔绍氏等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尔绵氏、额尔氏、尔绍氏多改为单字汉姓为尔氏、绵氏,尔氏读音皆作ěr(ㄦˇ)。
第五个渊源: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王朝殿前太尉鼐尔·思聪,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续通志·氏族略》记载:“鼐尔氏,出夏朝殿前太尉鼐尔思聪。”
鼐尔氏,亦称奈儿氏、佴耳氏,是党项民族中的一个部落,与党项李氏王族有联姻关系,其家族世有在朝为官者,鼐尔·思聪就是其中之一。鼐尔·思聪武艺高强,赤胆忠心,深受西夏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公元1124~1193年,西夏大德五年即公元1139年即位)的器重,在北宋王朝被金国灭亡后,西夏政权派鼐尔·思聪率军乘机随其骥尾而入,获得了原属北宋王朝的数千里土地。
鼐尔·思聪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豪言:“吾不识世间有可畏之事!”并一直用其教导自己的子孙。
在鼐尔·思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氏族名称汉化为单姓者,称鼐尔氏。
在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开始对西夏进攻,到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灭亡。鼐尔家族被强行融入蒙古族。后在明朝初期省文简化为单姓尔氏、鼐氏、奈氏、佴氏等,尔氏读音作ěr(ㄦˇ)。
第六个渊源:源于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尔氏,主要源自元、明、清时期 教大法官“尔最”。另外, 称精通《古兰经》诵读的学者,以及在 寺里担任初级经文教学的阿訇为“尔阿訇”。
在 尔最、尔阿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取首音之谐音汉化为姓氏者,称尔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海西女真满族珠尔根氏,亦称朱尔根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阿勒根部,以姓为氏,满语为Jurgen Hala,汉义“大义”,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字姓尔氏、礼氏。
⑵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牡丹江流域,所冠汉字姓尔氏、春氏、康氏。
满族汉化姓氏尔氏,读音皆作ěr(ㄦˇ)。
得姓始祖:仲尔金父、尔朱荣。
我的祖籍就在山西汾阳,老祖宗迁徙的不远,但全被汉化了。另有鲜卑族人移至蒙古境内成了蒙古族人。我曾在北京遇到一位高人,他一听我报上大名,就说:“尔?是蒙古族吗?”后来知道人家是个教授。蒙古族现在可能还真有和我血缘近的,只可惜我现在身份证上标明的是汉族,高考不加分。外族血统已经在我身上不知稀释了多少倍了。
二分布:
今北京市的北京大学,天津宝坻县尔王庄、西青区杨柳青、天穆村,河北省的藁城,陕西省、新疆 尔自治区,青海省等地,均有尔氏汉、回、藏各族族人分布。
在天津宝坻县尔王庄,那里百分之50的人都姓“尔”,听老人们讲姓“尔”的大多是从那里发源的,但是天津西青区杨柳青一带也有“尔氏”,了解了一下上几代人都不认识,天津天穆村那边也有一部分姓“尔”但是他们是 。据说河北省藁城有一村3成姓尔的。这些都有没有联系。
孟子的学生中谁是他最看好的? 急!高分悬赏
本文2023-09-29 16:32: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