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哪8大宗派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5收藏

佛家哪8大宗派,第1张

佛教有十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禅宗、密宗、净土宗。

天台宗讲究一心三观,三论宗研究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唯识宗研究八识的关系,华严宗研究十玄门,这四宗主要研究教义。律宗研究戒律,密宗讲究三密加持,就是佛教的各种咒术,在日本很盛行,在西藏自成一派,就是藏密。禅宗讲究明心见性即得成佛。净土宗就是持念阿弥陀佛,死后往生西方极乐,最为方便稳妥,不论根器大小,皆可成就。

我国自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

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

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

以上的 “宗” “教”之分,是指在修学佛法时的门径不同,其本质并无大的区别。佛经中有言:修行佛法共有八万四千法门,且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虽然是“无有高下”,但佛经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根性的人,也有不同的成就法,这也是 宗门 教下 形成的根本原因。

对不同时期,

佛经中有言: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对不同根性

宗门的禅宗,修行的对象是“上上根人”;而教下的大乘佛法是面对我们这些普通根性人的。

上上根人 可以理解成咱们所讲的天才,如 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巴赫、梵高、达芬奇、帕瓦罗德、迈克尔杰克逊 等等,这些都是咱们凡人中的“上上根人”。而佛教中首屈一指的就是 六祖慧能 。不识一字,而成一代宗师;不从一法,而闻一句开悟。

所以在佛教中,“宗门”是对上上根人的;而“教下”是对我们这些普通根性人的。如果想修禅宗,先要修好 大乘佛法;就好像,要上研究生先要上大学,但也有不上大学直接上研究生的,那就叫 天才。

还有一个概念要明确:“禅宗”是一种教派、是一种修学佛法的方法,其与我们平日中讲到的“禅”是两个概念,不要混为一谈。

以上是通俗的,下面说一点专业的:

(由于篇幅有限,有些「 」中佛学名词就不解释了,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

佛教 是佛陀的教育。

“佛”这个字之前在汉字中并没有。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音是「弗」的音,旁边加一个人,当时是个新字。这一个字是梵文「佛陀耶」的略称,中国人把尾音省略,单称一个“佛” 或是 “佛陀”。佛 的意思是智慧、觉悟。智 是体,是性体;觉 是自性起用。自性的本体是智慧,自性的作用是大觉。这个 智 不是我们普通讲的智慧,这个 觉 不是我们普通说的觉悟。

这里只说 「智」 。智,包括三类: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些都是佛学术语)。

一切智: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佛法称:知法总相。又称之为正觉。

道种智:正确的明了宇宙的万象;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道种智。佛法称:知法别相。又称之为正等正觉。

一切种智:究竟圆满的明了宇宙的真相,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种智。佛法称:无上正等正觉

三种智有密切的关系,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这三种智,从什么地方得到?

从 一心 当中得到。

具体到大乘佛法上,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归纳修学的纲领就是「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 六度。

其中 「忍辱」又 分为「人害」、「世苦」、「修法」。

「修法」是 :「二门并修」。二门是指「解门」、「行门」,二门必须并修。解门是智慧;行门是功夫,就是禅定。解门是看破,行门是放下。

解门:自古以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阅藏」,一个是「研宗」;

行门:主要包括四个大宗派:「律宗」、「禅宗」、「净宗」、「密宗」。

律宗:由持戒法门进入,著重戒律。「三业清净」:是修行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三业清净是指身、口、意能够做到清净不染。佛说律宗是「正法期成就」。

禅宗:禅宗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心就是阿赖耶,性是真如本性。明心见性也就是三业清净。佛说禅宗是「像法时期成就」:

净宗:「带业往生」,带业往生不是明心见性,不是三业清净;在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没有能力断惑,没有能力达到一心不乱;净土就是可以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决定能成就。佛在《大集经》里说:「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禅成就,末法净成就。」

密宗:密宗讲「三密相应」。三密相应:口诵咒,手结印,意要观想。目的也是明心见性、三业清净。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时候都有。

需要强调一点:密是属於加行。如果显教不通达,没有资格学密。

综上所述,简单讲:

佛门所有宗派不外「觉、正、净」,亦即 「佛、法、僧」 这三个门。

禅宗 性宗是从「觉门」。

教下的 华严、天台、法相(唯识)、律宗都是从「正门」入,均属正知正见。

净土与密宗是由「净门」入,修清净心。

这里再强调一下 净与密不同之处:

净宗依十六观经想西方、依正庄严与佛的自行化他,无量功德。而密宗观想是观佛菩萨的神通道力,如没有好老师指导,观想错了,容易入魔境。愈高的境界愈不易分辨。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凡夫搞不清楚。楞严经说的最清楚,所以将来到法灭时,楞严先灭,因为楞严是照妖镜。

在印度有大乘、小乘之分。在中国有律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涅盘宗、地论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净土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

常见的宗派就是禅宗、净土宗、密宗;

开宗立派是为了对应不同根性的人,方便的演说佛法。无论各国各宗都是传承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实则无二。佛祖证悟的缘起性空为佛门的根本教义。进一步分析 佛教的教义可以归纳为两部分

般若与业力 般若讲的是性空 业力讲的是缘起。以至于各宗派的主要观点也是这两方面。 汉传佛教划分是大小乘 大乘中比较有影响的宗派 律宗 唯识宗 三论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净土宗 禅宗 和密宗 小乘佛教分 毗昙宗 成实宗 俱舍宗 无论大乘小乘 是一体两面而已 于究竟中并无分别

佛法区分的佛教派别主要有禅宗、密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五宗。

1、禅宗:又称佛心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密宗:主要是中国唐代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在八世纪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

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3、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为初祖。

华严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

4、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发源地是陕西西安净业寺。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5、净土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

众多佛经记载,佛在很多法会中均无问自说,宣讲了净土法门。在大藏经中,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数百种之多。

印度著名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等均有净土论著,解释与弘扬净土法门。

扩展资料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圣地,分别是

1、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道场。 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是故,称 “五台山”。

2、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

3、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4、九华山:地藏王菩萨(或称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距池州市青阳县20公里、距长江南岸贵池区约60公里,方圆 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44米,为黄山支脉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参考资料:-佛教

佛门法号排列如下:

各大寺院或宗派均有不同的辈份,一般以法名的第一个字作为标记。以少林寺辈份为例,用七十字诗来标记法裔辈份: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

佛教中取法号很有讲究。佛子一律姓释,进入寺庙一般先做沙弥,待经一段日子(有短有长)经师父同意参加受戒(剃度)仪式后才算是被认可的法号。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出家僧人一般至少两个称号,都是师长取的,一个是依宗派或本寺院的传承来取的,也就是法名,有字辈讲究,主要是内部用的。

每个寺院流派的字辈都不一样,是各自的祖师定的,不是那个宗的人,是难弄清楚的。另一个是法号,也叫字号,比较随意取的,也是对外公开用的。出家人还可以自己取,就更随意了。

佛教四大圣地,佛教是在印度产生的,却在印度没落了,留下了四大佛教圣地分别是蓝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罗。而中国常常把佛教四大名山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圣地。

初学佛的人,看见佛法内,有所谓大乘、小乘;有所谓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谓俱舍成实等宗;已觉得歧路多歧,不知何从措足。再加想求得一位善知识,能原原本本不党不偏的,将各宗各派的概要,开示一下,真不易得。便是想求得这样解说各宗宗旨的一本书,也不易寻求。初学者的这种困难,实在不小。 原来佛法的目的是求「觉悟」;可是在求达到「觉悟」底目的地以前,必定有许多途径,也可说是求达目的底方法和历程。在佛教底目的上,原是一样;在途径上,自不妨有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禅净真言戒律俱舍成实等宗的不同。所以法相宗的求觉悟,有法相宗的方法和历程;三论宗求觉悟,有三论宗的方法和历程;其他各宗,亦莫不皆然。佛法既有了这许多的途径,于是佛法的上面,就有了这许多的宗派。 佛法在印度,小乘虽有部执之分,大乘虽有空有之辩,却并未立许多门户;到中国后,才宗派繁兴。隋唐以来,各宗的着述和流传的法门,大都各具有本宗的特质;及至今日,宗派划然,各宗有各宗的内容,各派有各派的藩篱。尤其是各宗派传来的源流,若不加以考察,决不能得根本的明白:如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研究三论的,就成为三论宗;罗什法师又翻译了成实论,后来研究成实论的,就成为成实宗;慧远法师在庐山念佛,后来这一流,就成为净土宗;梁代菩提达磨祖师,所传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谓之禅宗;隋代智者大师,依着法华智度等经论,成立天台宗;唐代玄奘三藏,翻译解深密经瑜伽唯识诸论,成立法相宗;又翻译俱舍论,成俱舍宗;南山道宣律师,成立四分律宗;贤首国师,立华严宗;善无畏金刚智,传出了真言宗;还有昙无谶所传的涅盘宗,菩提流支所传的地论宗,真谛三藏所传的摄论宗等等。最多时有十六宗派之多,其中也有不久绝响的,也有融入他宗的;到现在普通常说的:所谓教下,就是指天台宗;所谓宗下,就是指禅宗;所谓律下,就是指律宗;这三宗以外,多已授受无闻,经籍不完。若要研究各宗的概要,应先明了各宗承传的源流,盛衰的背景;然后再辨别他们的内容。 既然各宗随时兴起,各宗要发扬本身的精妙,少不得就有判教一法。现在通常所说的:俱舍成实二宗是小乘。四分律原也是小乘,而自从南山律师义宗唯识,就变成通大小乘了。法相是大乘有教,三论是大乘空教,这二宗争论最多。天台华严自标位置,在法相三论两大乘之上;天台就谓之一乘圆教,华严更谓为别教一乘;禅宗是顿教,净土是他力教,真言宗是秘密教;这三宗又别有境界,不同恒蹊。这还是粗讲大略,再详细说各宗本身内部:天台还有山内山外之争;南山还有会正资持之异;三论法相,皆有新古;五家七派,皆是禅宗。若讲「宗宗皆是求觉悟的途径」的话,我们究竟走那一条途径求觉悟呢? 我原也是初学寻不着门路的人:见着人学法相,也跟着去学法相;听人说念佛容易,也曾跟着念佛;忽然又出了几位密教大阿梨,一般人都惊叹着神异,我也曾跟着学诵真言,学结手印;连那些无宗无派随便谈说的比丘大德,在家菩萨,我多也曾跟着众人膜拜随喜;不是我见异思迁,老实说,我本来也并不明白这些宗派是怎样的一回事;我学了许多时,依然不了解我到底要怎样学是好。我看看同学们也有感于同样的困难,渐渐退了初心的;也有起初很勇猛,后来虽还持续着,却勉强得有些不见兴味。所以我深深的觉得:初学佛的人,真有先当明了各宗大概之必要。纵然你从上入手,丢开各宗,直接研究经论;然而一看注疏,各宗有各宗的见解。从好的方面说,各有发挥独到之处;你若不明各宗大要,就不易领会。从坏的方面说,各有门户偏执之谈;你若不明各宗大要,也就难免误会。 所以我就展开大藏,想寻一本说明各宗大要的书,却寻不着。后来得着一本日本凝然着的八宗纲要,研究了些时。但是杨仁老,还是说这本书,初学不易懂得;日本的境野黄洋,讲解这本书多年,他又说这是凝然大德早年之作;在现在人,自觉不甚满足,且无甚兴味。因此我又向日本大肆寻求,日本佛学校内多有这一门功课,这一类谈佛教概略的书,可就多了;他们又时常闹些什么佛教统一论哪,原始佛教说哪,也时引起不少的诤论。我自信是个钝根,一点儿新异的议论,都不敢接受;遇着事实,就要查查史传;凡有疑义,就要对对经论;随时抄记的不少。现在整理一下,自己看看,很像明白我将来应当怎样修学才对。这原算不得目的地,也算不得道途车乘,只好算是旅行指南;就名为入佛指南罢!藉此看看各种道途的远近,和各式车乘的快慢,公之于世;不知初学的人们看了,也能解除点迷闷,寻着个求觉悟的道路与否?同时我有尊重声明的:我还是个未登途径的人,我决彀不上说专弘某宗,偏党某派;并且这个题目虽似不大,却有遍搅十二部教海,二千余年历史的意味;我一个初学的人,错乱必多,还望诸同学者指正! 我们想要在各种学佛的途径内,找一条自己修行的道路,那我们就当先明了各种途径的大概。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先明了各宗的大概;然后才好打定主义,从那一宗修行的法门去修学。 要明了各宗的大概,须知各宗有各宗的历史,各宗有各宗所依的经论;各宗有各宗的判教,各宗有各宗的教义,各宗有各宗的行证,各宗有各宗的果位。我这一篇入佛指南,就是拿这些纲领做题目,共分大乘小乘戒律三章。大乘的里面,包括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禅净律七宗;小乘的里面,包括俱舍成实二宗;戒律便是律宗。每章并将各宗的历史依经判教等等,一一分别,加以叙述。 为什么先述大乘后述小乘呢?一则执笔者经验,往往向人谈佛,自五比丘十大弟子四谛十六行相二部二十部等等顺序谈来;听者不俟谈到马鸣龙树法性法相,便早觉索然兴尽,昏然欲睡了。若先从大乘谈起,到后来他反格外注重原始的教义了。一则现前中土,流行着的是大乘;譬如指示途径的人,就当从行者现前的脚下讲起;所以就先从大乘讲起了。 再说大乘和小乘的分别:自来有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之说,这必须先细领会。因为明了三法印与一法印,不独大小乘的分别可以明了,全部的佛教,也可略窥概要。在经论中说三法印的,如成实论说: 「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无我,诸法无常,寂静涅盘。此三法印,一切论者,所不能坏,以真实故。」 说一法印的,如妙法莲华经说: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分别说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的,如大智度论说: 「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 由此看来,小乘的教义,是不出无常无我涅盘三种法印的。大乘的教义,是不出一实相的法印的。我今依照小乘经论的教旨,试作三法印的几种解说: 第一,万法为实有,诸有情等,起惑作业,感受着老病生死的苦恼,于生灭流转的现象上;而说此无常之道,令使觉悟,趣得解脱;此种教法,就契合了无常法印。 第二,既然勘破了一切万法,生灭无常;那么七情六欲,我见我爱,皆不应有;说此无我教法,令使觉悟,趣得解脱的;此便契合了无我法印。 第三,令使明白了无常之理,断除了我执等惑,脱离那生死轮回的苦恼,而令得到寂静涅盘之果的;此便契合了寂静的法印。 第四,以上契合了三种法印的小乘教法,较诸一切其他的外道,实在是高出亿万不可称量;但是在佛法的里面,论教义的澈底,和化他的妙用上,这三种法印,较诸大乘的一实相印,似乎尚有些不及之处。此其所以称为小乘的法印。 我再依照大乘经论的教旨,试作一实相印的解说: 「实相」这两个字,本是表示佛法圆满的理体;所谓真实之相、无相之相。以万法为假有,以说生灭,复以万法为非无,说不生灭。说一切为虚空,以求出世的真谛;又说一切为不空,以扬世间的教化。所谓「真如」「中道」「菩提」「般若」「圆觉」「如是」「法界」「阿字」「法性」「一法句」「涅盘妙心」等等的名词,都是实相的异称。法华经说:「观诸法如实相」。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以实相的境界,本是不可说不可思议,所谓「言语道断」的便是。以不可说而强以言说,自有许多不合之处,此则唯证能知,应请诸同学者加以鉴谅! 但是我们对于大乘的一实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异点,却很可以辨认:第一就是小乘说诸行为无常,大乘于说万法为不常之外,却还认他是不曾断灭。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却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盘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盘无住。大乘之所以异于小乘,都是因为契着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所以为辨证大乘的教法,而有一实相印。 从各宗的里面,根据这「三」、「一」两种法印,来印证他孰为大乘孰为小乘的教法。那么,俱舍宗说法有我空入无余涅盘的;成实宗虽说人法二空,但只断见思惑而未断所知障,尚以一灭谛为归趣的;这就谓之小乘。法相宗所说的真如菩提,三论宗所申的般若,天台宗所明的如是,华严宗所说的法界,真言宗所说的阿字,禅宗所证的涅盘妙心,净土宗所入的一法句;这都是实相的理体,就谓之大乘。还有戒律一宗,原以业感为缘起;从南山律师开宗以来,却以心识为戒体;所以就通于大小二乘。 如此三法印与一法印,不独大乘小乘所由分别;便是整个的佛教,也可藉此认清。所以我特地在此先行说明,下面便好详述属于大乘的七宗,属于小乘的二宗,及通于大小乘的戒律宗了。

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1,浙江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又是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智 于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唐贞元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邃受菩萨戒。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宗,奉国清寺为祖庭。大中七年(853),该宗五祖圆珍;南宋乾道四年(1168),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都曾先后来此巡礼求法。近年来,朝拜祖庭者更是不绝于途。

2,南京栖霞寺是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

南齐永明七年(489)创建。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为国内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国时改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崇报寺、虎穴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1919年重建。

3,山西玄中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

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为净土宗的发源地。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国内外影响甚大。

寺内所存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32年)《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铭记载,“时大魏第六王孝文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寺方成就”。昙鸾是北魏时雁门(今代县)人,于此讲经说法,广布净土宗教义,并撰《天亲净土论》两卷,名重一时,影响极大,被誉为“肉身菩萨”。隋末道绰、唐初善导二大师相继在此弘扬净土宗风,拓修寺院,使古刹达到其中史以来的鼎盛期。

4,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法相宗祖庭)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5, 陕西长安县净业寺(律宗祖庭), 建于隋代(581━618)。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6, 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祖庭),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成都文殊院(于新都宝光寺、邗江高旻寺、镇江金山寺合称禅宗四大丛林)。

7, 陕西长安县华严寺(华严宗祖庭)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是实际创始人,葬于华严寺南、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8, 陕西西安城南大兴善寺(密宗祖庭)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佛家哪8大宗派

佛教有十宗:律宗、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禅宗、密宗、净土宗。天台宗讲究一心三观,三论宗研究中论、百论、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