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元文言文
1 明史邵宗元传的翻译
何复,字见元,山东平度州人。邵宗元,字景廉,徐州砀山人。复为崇祯七年(1634)进士,任高县知县时,却敌有功,但违反上官意图而被贬谪戍边。后廷臣多举荐,起任夹山知县,后历升工部主事、员外郎。崇祯十七年二月,升保定知府。宗元则由贡生授保定同知。
李自成攻克山西,遣副将刘方亮由固关东进,京师震动。真定游击谢嘉福杀巡抚徐标,遣人迎接义军,人心更加惶惶不安。宗元此时代理保定府事,忙召通判王宗周、推官许白可、清苑知县朱永康、后卫指挥刘忠嗣及乡官张罗彦、尹洗等,共商守城。何复闻知,也赶入保定。宗元授他保定府印,复曰:“公部署已定,印还是你佩着,我可以尽力相助。”他们共同参拜文庙,与生员们讲《见危致命章》,词气激昂。讲毕,登城分守。
都城被攻陷的第二天,义军致书劝宗元等投降,宗元撕毁来信。第二天义军大队人马向保定而来,首尾三百里,声称“:所过百余城,都开门投降,不降即杀,今京师已破,你们为谁守城?”城上人闻之,发竖目裂。义军四面进攻,宗元坚守,数日不下,义军暂退。
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率败兵败卒数百,饷银十余车,叩城求入,宗元等不许。建泰举敕印给城上人看。宗元等说“:你蒙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领兵西征,到这来是想躲避吗?”建泰大怒,拿出尚方剑来威胁。有人请宗元开城门纳入,宗元说:“倘若上了敌人的当怎么办?”御史金毓峒认识李建泰,大家叫他去看看,果然是建泰,这才放他们入城。
建泰入城后,义军攻打更烈,建泰提出“:大势已去,姑且议降。”写好了公文,强迫宗元用印。宗元把印一丢,厉声道:“我为朝廷守土,义不降。要投降的随你们便。”大哭,出刀自刎,左右忙劝止。复自己点燃了西洋炮,火发,几被杀死。义军全力进攻,火箭烧燃了西北城楼,何复被烧死。南门又被焚,守将王登州投降,义军蜂拥而上。建泰中军副将为内应,保定终为义军攻下,宗元及中官万正化均死。建泰率许曰可、朱永康投降。
2 明朝亡国殉节官员表
史可法 太师 朱术桂 宁靖王 贺逢圣 太子太保 李成栋 惠国公 刘肇基 左都督 张名扬 左都督 范景文 大学士 朱继祚 大学士 苏观生 大学士 傅冠 大学士 曾樱 大学士 严起恒 大学士 瞿式耜 大学士 马士英 大学士 姜曰广 大学士 吴炳 大学士 杨廷麟 大学士 陈子壮 大学士 熊汝霖 大学士 沈宸荃 大学士 朱大典 大学士 张国维 大学士 张慎言 尚书 高弘图 尚书 王家彦 尚书 傅作霖 尚书 吴钟峦 尚书 杨文骢 尚书 徐石麒 尚书 高倬 尚书 李向中 尚书 吴锺峦 尚书 余煌 尚书 李向中 尚书 张煌言 尚书 张同 总督 朱旻如 镇西将军 刘世勋 安洋将军 何腾蛟 定兴侯 黄得功 靖南伯 高杰 兴平伯 李邦华 左都御史 庄祖诰 按察使 张耀 布政使 赵建极 布政使 夏万亨 布政使 倪元璐 侍郎 孟兆祥 侍郎 南居益 侍郎 高名衡 侍郎 陈函辉 侍郎 傅鼎铨 侍郎 沈廷扬 侍郎 林汝翥 侍郎 吕大器 侍郎 朱永佑 侍郎 詹光恒 侍郎 何复 同知 王缵爵 同知 王道焜 同知 田桂 同知 尧相 同知 曲从直 同知 郑遵俭 通政使 尹伸 太常卿 凌义渠 大理卿 段应举 提督 张万礼 提督 郭维经 右副都御史 揭重熙 右副都御史 万元吉 右副都御史 路振飞 右副都御史 施邦曜 左副都御史 姚奇胤 监察御史 杨振熙 盐运使 王乔栋 参政 汤芬 参政 卫景瑗 右佥都御史 章旷 右佥都御史 蔡懋德 右佥都御史 范文光 右佥都御史 张亮者 右佥都御史 丘祖德 右佥都御史 沈犹龙 右佥都御史 周定仍 右佥都御史 左懋第 右佥都御史 祁彪佳 右佥都御史 张肯堂 右佥都御史 袁继咸 右佥都御史 陈泰来 右佥都御史 张家玉 右佥都御史 陈士奇 右佥都御史 龙文光 右佥都御史 张伯鲸 右佥都御史 张孝起 右佥都御史 朱之冯 右佥都御史 米寿图 御史 朱钅尹 御史 邓思铭 御史 郑为虹 御史 耿廷箓 监军 金毓峒 监军 刘佳胤 总兵 黄蓝 总兵 周遇吉 总兵 董用文 总兵 周遇吉 总兵 翁之琪 总兵 鲁之玙 副总兵 陈潜夫 大理寺少卿 王瑞栴 太仆少卿 吴麟征 太常少卿 鹿善继 太常少卿 彭期生 兵备佥事 刘士斗 兵备佥事 宁龙 副将 刘九卿 副将 乙邦才 副将 马应魁 副将 庄子固 副将 楼挺 副将 江云龙 副将 李豫 副将 汪思诚 副将 魏标 副将 朴世用 副将 洪复 副将 孔教 佥事 金声 佥事 王景亮 巡按 罗国瓛 巡按 刘之勃 巡按 阎梦夔 参将 高其勋 参将 陶国祚 参将 许谨 参将 冯国用 参将 陈光玉 参将 李隆 参将 徐纯仁 参将 陈烈 参将 顾景闻 指挥 陈正 指挥 刘忠嗣 指挥 胡上琛 指挥 文运昌 指挥 刘洪恩 指挥 戴世爵 指挥 刘元靖 指挥 吕九章 指挥 吕一照 指挥 李一广 指挥 孙康周 知府 邵宗元 知府 任民育 知府 伍经正 知府 焦润生 知府 王士和 知府 何刚 知府 王养正 知府 张继孟 知府 王行俭 知府 那嵩 土知府 汪皞 光禄少卿 徐汧 右庶子 马世奇 左庶子 杨仁政 千户 张守道 千户 李尚忠 千户 纪动 千户 赵世贵 千户 刘本源 千户 侯继先 千户 刁化神 郎中 刘成治 郎中 朱养时 郎中 管民治 镇抚 徐有声 督储郎中 文英 员外郎 李含乙 员外郎 耿廕楼 员外郎 林惣 员外郎 王承宪 游击 王一斌 游击 李大忠 游击 孙开忠 游击 孙志尹 游击 张大同 守备 张之坦 守备 毛文炳 兵备副使 蔺刚中 兵备副使 毕拱辰 兵备副使 王孕懋 兵备副使 陈纟熏 兵备副使 齐赤 兵备副使 杨儒秀 中军 张英 行军司马 蓝衍 前锋 顾明楫 参谋 蔡如蕙 主事 周瑚 主事 林瑛 主事 江用楫 主事 董元 主事 朱万年 主事 顾珍 主事 李开国 主事 龚棻 主事 林琦 主事 王其狖 主事 黎遂球 主事 柳昂霄 主事 鲁嗣宗 主事 钱谦亨 主事 夏允彝 主事 黄端伯 主事 吴嘉胤 主事 侯伟时 主事 高岱 主事 叶汝厓 主事 陈邦彦 主事 陈实莲 主事 陈象明 主事 曾亨应 主事 顾中尧 主事 杨家龙 知州 侯君昭 知州 王励精 知州 曾异撰 知州 马乾者 知州 何思 知州 冷阳春 知州 薛一鹗 知州 韩东明 知州 朱敏泰 通判 刘廷标 通判 郭宁登 通判 王明汲 通判 张维纲 通判 刘朝卿 百户 刘悦 百户 田守正 百户 王好善 百户 强忠武 百户 王尔祉 百户 郝国忠 把总 申锡 把总 刘理顺 修撰 朱家仕 巡副使 周凤翔 东宫讲官 汪伟 东宫讲官 吴甘来 都给事中 尹洗 都给事中 王运开 推官 吴国球 推官 邓岩忠 推官 胡缜 推官 温璜 推官 房之屏 知县 刘必达 知县 李倬 知县 刘三策 知县 沈云祚 知县 王锡 知县 顾绳贻 知县 罗伏龙 知县 秦民汤 知县 朱蕴罗 知县 艾吾鼎 知县 郑梦眉 知县 陈昌裔 知县 庞昌胤 知县 吴道正 知县 周志畏 知县 方召 知县 顾咸建 知县 夏祖训 知县 申以孝 知县 都廷谏 知县 李待问 知县 林逢春 知县 董志宁 给事中 沈迅 给事中 陈子龙 给事中 黄大鹏 给事中 林嵋 给事中 熊纬 给事中 万发祥 给事中 杨文荐 给事中 胡梦泰 给事中 吴宇英 给事中 戚勋 中书舍人 龚廷祥 中书舍人 袁从鹗 中书舍人 刘应试 中书舍人 刘孟鍧 中书舍人 苏兆人 中书舍人 周震 中书舍人 潘赓 督理户官 钟仪卫 督理户官 刘中藻 行人 杨明盛 经历 徐道兴 经历 王志端 县丞 王士杰 县丞 赵嘉炜 主簿 段见锦 教授 陈于阶 博士 阎应元 典史 单国祚 典史 卜大经 典史 张良佐 都司 刘统 都司 王廷佐 都司 姚怀龙 都司 解学曾 都司 魏崇治 司狱 戴仲明 所正 卢观象 乡官 刘琯 乡官 吴子骐 乡官 杨元瀛 乡官 陈用极 司务 单之宾 教谕 冯厚敦 训导 方正化 中官 刘朝 太监 王承恩 太监 孟章明 进士 廖履亨 进士 范淑泰 进士 吴尔埙 进士 马从聘 进士 陈国政 进士 吴应箕 进士 吴汉超。
3 李建泰的人物生平李建泰,生年不详。天启五年(1625年)的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颇著声望。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被提拔为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官至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方岳贡一起受命。上书陈列时事相关的十条建议,崇祯帝都同意实行。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山西。李建泰害怕家乡遭祸,而家中的资财可以作为资助,可以来帮助招募军队,义愤填膺有剿灭。不久,平阳失陷,崇祯帝临朝叹曰:“朕不愿做亡国之君,但是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才打下的天下,到了现在将要失去了,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我原意亲自督师与闯贼决一死战,身死沙场没有什么遗憾的,但是死不瞑目啊!”此时,李建泰以家乡被李自成所破为名,锐意一雪前耻为由领兵。崇祯帝赐与建泰兵部尚书一职及尚方剑,便宜从事。
正月二十六日,崇祯帝行遣将礼。驸马都尉万炜用三牲告祭太庙。将要正午的时候,崇祯帝亲自到正阳门楼,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掌印官及京营文武大臣都来到。李建泰向前致辞,崇祯帝赐宴为之送行。崇祯帝亲手给李建泰斟酒三杯,然后下敕令:“代朕亲征”。赐宴完毕之后李建泰向崇祯帝辞行,崇祯帝目送李建泰。李建泰刚走数里,才走了几里路,坐的轿子忽然轿杆折断,众人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可是,李建泰出师不利,是日大风扬沙,占卜的卦辞说“不利行师”。虽然李建泰调来了得意的下属,甚至西洋人汤若望都随军出征,负责火攻水战,但行军到京南涿州,逃散三千多人。不久“兵食并绌,所携止五百人”。时李建泰惊闻老家曲沃陷落,家中资财散失一空,预期的粮饷打了水漂。他一急就病了,行动顿时慢下来,每天不过走三十里,手下士兵也纷纷逃散。走到广宗,守城知县一连三天不准李建泰入城。李建泰老羞成怒,下令官兵攻城。城攻破后,杀死乡绅,鞭笞知县。堂堂宰辅重臣兼督师的李建泰,出京第一仗,竟然攻打自家县城,竟然屠杀庶民、鞭笞知县,此举违背出师初衷。
后来,李建泰率军到了保定府,残兵不过数百,请求入城。守城的同知邵宗元等不答应,李建泰就拿出颁赐的印信给他看。邵宗元说:“你获得过天子的厚恩,皇上曾经亲自登上正阳门,赐给你尚方宝剑,还给你倒酒,跟你饯别。如今你不代皇上西征,却要叩关避贼吗?”一番话刺到了李建泰痛处,他大声斥责邵宗元,还举起尚方宝剑威胁他。堂堂尚方宝剑,出鞘头一遭,竟指忠臣良将!幸好城上有人认识李建泰,这才放他进来,否则李建泰怕是要重演攻打广宗的闹剧。
二月,形势急转直下,李建泰派人上奏说:“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至保定时,李自成军逼近,明军不敢前进,李建泰已病,中军郭中杰有见及此,向李自成投降。其后,保定被破,知府何复、乡官张罗彦等被杀。李建泰自刎不成,被李自成之将刘芳亮所捕。
清兵入关后,李被召为内院大学士(内阁大学士之前身),不久后罢官。
顺治六年(1649年)姜镶于大同起事,建泰响应。却兵败而归。李对其五十妾言:“吾今必死,汝辈有一人肯从吾死者乎?”。随后,李建泰被擒杀。
4 崇祯时期宫内比较出名的太监有哪些张彝宪,庄烈帝朝司礼太监也。帝初即位,鉴魏忠贤祸败,尽撤诸方镇守中官,委任大臣。既而廷臣竞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乃思复用近侍。崇祯四年九月,遣王应朝等监视关、宁,又遣王坤宣府,刘文忠大同,刘允中山西,监视军马。而以彝宪有心计,令钩校户、工二部出入,如涂文辅故事,为之建署,名曰户工总理,其权视外总督,内团营提督焉。给事中宋可久、冯元飙等十余人论谏,不纳。吏部尚书闵洪学率朝臣具公疏争,帝曰:“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事乎内臣。”众莫敢对。南京侍郎吕维祺疏责辅臣不能匡救,礼部侍郎李孙宸亦以召对力谏,俱不听。彝宪遂按行两部,踞尚书上,命郎中以下谒见。工部侍郎高弘图不为下,抗疏乞归,削籍去。彝宪益骄纵,故勒边镇军器不发。管盔甲主事孙肇兴恐稽滞军事,因劾其误国。帝命回奏,罪至遣戍。主事金铉、周镳皆以谏斥去。工部尚书周士朴以不赴彝宪期,被诘问,罢去。
是时,中珰势复大振。王坤至宣府,甫逾月,即劾巡按御史胡良机。帝落良机职,命坤按治。给事中魏呈润争之,亦谪外。坤性狂躁敢言,朝中大吏有欲倚之相倾挤者。于是坤抗疏劾修撰陈于泰,谓其盗窃科名,语侵周延儒。给事中傅朝佑言坤妄干弹劾之权,且其文词练达,机锋挡激,必有阴邪险人主之,其意指温体仁。帝置不问。左副都御史王志道言:“近者内臣举动,几于手握皇纲,而辅臣终不敢一问。至于身被弹击,犹忍辱不言。何以副明主之知?”皆备责延儒,欲以动帝。帝怒,削其籍。时帝方一意用内臣,故言者多得罪。
到八年八月始下诏曰:“往以廷臣不职,故委寄内侍。今兵制粗立,军饷稍清,尽撤监视总理。”又明年,命彝宪守备南京,寻死。然帝卒用高起潜辈典兵监镇,驯至开关延贼,遂底灭亡。
高起潜,在内侍中,以知兵称,帝委任之。五年命偕其侪吕直督诸将征孔有德于登州,明年凯旋。时流贼大炽,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为内中军,分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诸营,名曰监军,在边镇者,悉名监视。而起潜得监视宁、锦诸军。已而诸监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诸将亦耻为之下,缘是皆无功。八年尽撤诸镇内臣,惟起潜监视如故。
九年七月复遣太监李国辅、许进忠等分守紫荆、倒马诸关,孙惟武、刘元斌防马水河。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出督援军,宣大总督梁廷栋亦引兵南,特命起潜为总监,给金三万、赏功牌千,以司礼大珰张云汉、韩赞周副之。然起潜实未尝决一战,惟割死人首冒功而已。明年,起潜行部视师,令监司以下悉用军礼。永平道刘景耀、关内道杨于国疏争,被黜。既而与兵部尚书杨嗣昌比,致宣大总督卢象升孤军战殁,又匿不言状,人多疾之。
十七年,李自成将犯阙,帝复命起潜监宁、前诸军,而以杜勋镇宣府。勋至镇即降贼。事闻,廷臣请急撤城守太监,忽传旨云:“杜勋骂贼殉难,予廕祠。”盖为内臣蒙蔽也。未几,勋从贼至,自成设黄幄坐广宁门外,秦、晋二王左右席地坐,勋侍其下,呼城上请入见。守城诸珰缒之上,同入大内,盛称贼势,劝帝自为计。左右请留之,勋曰:“不返,则二王危。”乃纵之出,复缒下,语守城诸珰曰:“吾曹富贵固在也。”俄而城陷,诸珰皆降。及贼败将遁,乃下令尽逐内竖,无贵贱老弱皆号哭徒跣,破面流血,走出京城门。贼遂捆载其金帛珠宝西去。
初,内臣奉命守城,已有异志,令士卒皆持白杨杖,朱其外,贯铁环于端使有声,格击则折,至是贼即以其杖驱焉。广宁门之启,或日太监曹化淳献之,或曰化淳实守东直门,而化淳入国朝,上疏奏辨甚力,时仓卒莫能明也。起潜赴宁、前,中道弃关走。福王召为京营提督,后亦降于我大清。
方正化,山东人。崇祯时,为司礼太监。十五年冬,畿辅被兵,命总监保定军务,有全城功,已而撤还。十七年二月复命出镇,正化顿首辞,帝不许。又顿首曰:“奴此行万无能为,不过一死报主恩尔。”帝亦垂涕遣之。既至,与同知邵宗元等登陴共守。有请事者,但曰:“我方寸已乱,诸公好为之。”及城陷,击杀数十人,贼问:“若为谁?”厉声曰:“我总监方公也!”贼攒刀斫杀之,其从奄皆死。时内臣殉难者,更有故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督东厂太监王之心家最富,既降,贼勒其赀,拷死。南渡时,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内臣正化等附祀,而之心亦滥与焉。
卷二十·蔡懋德太原死节
计六奇
蔡懋德太原死节(附毕拱辰、应时盛)
初八丁卯,李自成陷太原。先是贼破榆关,长河二千五百里之防,晋独当之。贼众耽耽窥渡,巡抚蔡懋德驻防蒲泽,且南北策应,颇挫贼锋。癸未冬,保德州告急,归镇省城。守河道将闻警奔溃,巡按御史汪宗友时纠其懦,奉旨革任听勘。以郭景昌代之。未至,副将陈尚智投贼为前驱,总督余应桂畏贼甚,迟回河上,一无所为。甲申正月二十九日,贼从沙涡竟渡,三晋遂成破竹之势。既陷平阳,二月初六日,围太原,太原无重兵为守,贼马步号二十万,或劝懋德移镇候代,可以卸责。懋德不可,誓众死守。登陴拒敌,矢石火药,伤贼甚众,遣牙下骁将朱孔训、牛勇,督兵五千出战。孔训伤于阵,牛勇陷阵死。一军皆没,城中夺气。贼攻围三日。初八日丁卯,城东南角楼,迸裂焚毁,风沙陡作,对面莫辨。守门将张雄为贼内应,贼以数人乘夜大风,从东北角登城,城遂陷。懋德草遗疏,授赞昼知县贾士璋,间道奏京师,引佩刀欲自刎,为众所夺。中军应时盛,扶公上马欲卫出城。懋德跳下马曰:吾封疆之臣,应死封疆,汝辈自去,众强之。懋德大呼曰:汝等欲陷吾不忠耶?遂至书院三立祠,惟时盛相随懋德南向自缢,躯轻气不绝,时盛解铁甲覆其身,候气绝,亦东向自勒死。时甲申二月初八也。盖时盛以辽诸生,为懋德识拔,隶幕下,见草遗疏,即归寓杀其妻妾与十四岁子,期以死殉。卒如所志。文武将吏与懋德同死者,布政赵建极、巡按陈纯德、按察副使毛文炳,及府县各官四十六人。贼尸之于街。懋德,字公虞,号云怡,苏州昆山人。万历丙子举人,己未进士,司理杭州,秩满授仪曹郎,出为江右督学,备兵嘉湖。巨寇阿丑流毒四省,公授幕署许世威方略,擒之青石桥,分守湖南,以计擒湖贼齐天王等,烈皇帝知公才,召对称旨,擢公巡抚山西。公既死,闯恨公,不验尸,时加及断颈,公标将段可达收公尸,掬土掩之。贼退,始入棺。公称汉月师入室弟子,故在危城中语人曰:吾学道多年,已勘了生死。今日正吾致命时也。子方炳颇卓荦。甲申冬得旨,谥忠襄,予赠荫,与邑人王焘立祠,赐名双忠。应时盛并附祀,焘事在戊寅二月。
毕拱辰,字星伯,号湖日,莱州卫人,万历丙辰进士,历仕至按察使佥事,改山西分巡,冀宁贼入太原,执公至伪将军刘所,胁之降。公山立不动,遂遭害。与蔡恩德、赵建极三尸,同弃晋王府西墀下,越八日,贼去,材官段可达以墙土覆之。公无子,无人为请恤者。丁雄飞与陈皇士云,公生平最好书,官南曹时,相遇辄屏驺从同,至书廊,简阅书史,或从街口地上摊残籍中偶得数叶,则大喜。署中无事,终日读古,尝以书相饷,受人饷者,必以其人所未见者报之。家中积书几万卷,惟清执不善视上官,以故通籍二十年,尚浮沉郎官,尤通历法,所著有义侠纪事等书。
启祯录一刻方伯朱忠须考。
张履镟投崖(此应入初二日内)
张履镟,举人,吏部尚书张慎言之子也。为官至山西汾州阳城县,贼执履镟拷银,履镟义不受辱。贻书父曰:与其亏体辱亲,不如杀身明志,遂投崖而死。弘光朝赠御史。
初九戊辰,刘泽清移镇彰德。录陈郡屠戮,赠开永杰等少卿。
初十己巳,阁臣蒋璟德以病召对,不能趋赴。
十一庚午,谕吏部平阳副使李士焜等七人先逃后返,已经革职,著戴罪立功自赎。
十二辛未,顺天抚扬奏饥民焚掠。谕刑部张国维中枢溺职,一徒岂足以蔽辜。又谕吴昌时依律处斩,冯源等附近充军,财产并罪辅周延儒赃产籍没充饷。又谕周延儒见贿忘法,本当全没财产,量追二十万,著周正仪、周奕封完纳。吴昌时量追五万,俱免籍没。高杰纵兵东下,凤督马士英迎驻徐州。
十五甲戌,贼探马至大安驿,传达京师。贼遣伪官于山东、河南州县,各处代任,每官先遣牌至州县士民各苦征输之急,痛恨旧官,各借势逐之,执香迎导,远近风闻若狂。
山西全陷
十六日乙亥,李自成至忻州,官民迎降,进攻代州。五台知县投降,地方官有载牛酒以迎者,有备子女以献者。总兵周遇吉守代州,出奇奋击,连战十余日,杀贼万余。自成令诸路贼进攻,遇吉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贼陷怀庆,抵固关,分取真定、保定。上至是始闻山西全陷,命迹访诸王,分遣太监高起潜等十人,监制宁前、通津各镇。张缙彦疏言:今日粮饷中断,士马亏折,督抚各官,危担欲卸,若一时添内臣十员,不惟物力不继,抑且事权分掣,反使督抚借口,上不听。
上谕院部,寇气方炽,畿辅戒严,固圉安民,全在察吏。该抚按将所属官严加甄别,必清谨循良素,为民戴者,可许留任。责令募炼乡勇整备城守,如贪残及阘冗者,勒令去职,另择贤能推补。
马嘉植疏
十七丙子,吏科马嘉植言:皇上亦知孙传庭偾事之因乎?守关原自有余;大言一鼓荡平,明知不可为而侥幸为之,以塞前言。是以进退失据,今不复以覆辙为戒,而空拳徒膺。万一晋阳与淮北俱震,则为祸愈激,非知彼知己着数也。台臣陈丹有借兵土司之说尤当商酌,以数世豢养之兵,尚不能必其用命,而向蛮夷责大义,此实难矣。况不能裹粮景从,则搜括不加倍乎?百姓见兵过尚摇手闭户,狼兵一来,保无惊窜?狼子骄悍,两粤之间,又增多事矣。
户科介松年言,士节不振,廉耻风微,倡逃迎降,出自衿绅,深可痛愤,亟宜崇奖节烈,以收拾人心。上甚是之。
十八丁丑,河南巡抚苏京报贼窥怀庆。贼骑已叩固关,将逼真定。真保之间,全凭道路之口,京中严戒妄言。
堪任督抚诸臣
十九戊寅,吏部题堪任督抚诸臣,沈迅,魏公韩、孙肇兴、朱家仕、万元吉、马鸣騄、杨毓楫、何楷、聂明楷、周光允、许誉卿、汪心渊、毛九华、蒋允仪、王道纯、詹尔选、黄宗昌、郑之尹、王守履、 、毛羽某。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第一张照片中有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
孙兴公 先生新著
《四书删补约说》
孙肇兴(1583-1661),字兴公,祖籍莘县莘城镇老宅村,后居山东聊城西南六十里白塔村(今阳谷县定水镇双楼村),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授江南淮安府山阳县知县,入清后官至工部左侍郎。
《四书删补约说》(明崇祯刻本),由姚思孝、张采、赵士春三人共同校对订正。
由上可知,《四书删补约说》最早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你的这本单凭这几张照片看不出是什么时候的。
希望能帮到你。
注:孙肇兴、《四书删补约说》的资料来自网络,引用时有编辑
丁丑殿试,状元为刘同升、榜眼为陈之遴、探花为赵士春,皆复社中人也。先是,淮安府推官孙肇兴拔夏曰瑚于童试,送之入场;而肇兴分房,曰瑚卷又适在其房,取中头卷。末得赵士春卷,肇兴之意在推敲,主试令下之;肇兴见赵曰:『两君皆为名臣后,不可轩轾也』。乃舍之。辛未,曰瑚以第三人及第,士春历甲戌犹未得遇。时士春制义力摹先辈,非复向时才情;其不售由此。丁丑,曰瑚分房,士春始亦以第三人及第;时谓衣钵相传,后先不爽。浙人忌之,题其榜为社榜云。丙子,南场礼记分房,部司李瑞和与华亭诸生潘扆通关节,有定约矣。编号者失检,初场卷号误编太仓增广生孙以敬,二、三场则无讹。榜发,以敬魁选,扆落孙山。及操贡举,以敬之后场则潘扆卷也。扆家富,交游广,捐重币而不得隽,刻揭言以敬割卷弊中。以敬,天如门下也;言之郡守方岳,制扆使不得呈借端私。迎入衙署,许以贡入北雍,来科乡场补荐;扆不得已,勉从之。及以敬赴北会试,扆尾之而行,意尚不能忘。吴伟业闻之,密为以敬计。时礼记分房,一为夏曰湖、一为罗大任,伟业以以敬嘱之。既入闱,曰瑚病痢剧甚。同帘视疾,曰瑚口已不能言;见枕畔有一卷,大任取阅之,尚未动笔。众皆曰:『此必肤公心赏也』;遂荐之。主裁者知其故,因皆批取中。拆号,果为以敬卷,曰瑚竟卒于闱。潘扆见以敬联捷,乃无言而归。—— 复社纪略卷之四
一明朝聊城考取的进士(38人)
丁志方(?—1402年),山东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市)人。明朝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建文帝时,官至御史。靖难之役后,朱棣进入南京,宫中大火,文帝不知所终,志方以建文帝有仁政,对朱棣采取不合作态度,后与山东诸城人谢升、安徽怀宁人甘霖等御史从容就死。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万历十七年在家乡为其建祠堂祀之。
徐 贲,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进士,仕至布政使。
张 勉,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仕至户部郎中。
张文昭,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仕至巡抚。
梁 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仕至员外郎。
耿 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仕至江西左参政。祀乡贤。
牛天麟,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仕至大理寺卿。
许 路,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仕至山西副使。
许成名,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仕至礼部侍郎。
丁孔晖,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仕至参政。
田 濡,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仕至南京太仆寺卿。
许东望,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仕至太仆寺卿。
谢国宾,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孝义。
朱熙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陕西参议。
王应璧,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仕至知府。
随成业,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仕至知府。
丁懋儒,琏曾孙,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仕至知府。
梁承学,玺孙,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仕至副使。
王汝训,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仕至工部侍郎。
吴道卿,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仕至布政使。
朱端臣,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仕至主事。
傅光宅,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仕至左都御史。
韩学信,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仕至布政使。
逯中立,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给事中、按察司知事。
朱延禧,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仕至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
张凤翔,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明朝仕至工部尚书,清朝仕至工部尚
书加太子太保。
姚 鋐,万历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仕至山西按察司副使。
耿如杞,万历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仕至左都御史。
杨巨鲸,进士。(具体年代不详。约为万历三十年至天启二年。)
许其进,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仕至吏部主事。
顾光祖,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仕至大理寺少卿。
孙肇兴,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仕至清朝工部左侍郎。
袁 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仕至给事中。
李经世,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临清知县。
张凤翼,堂邑人,天启五年(1632年)进士,仕至延绥巡抚。
张幼安,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官邯郸知县。
耿章光,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仕至兵部武库司员外郎。
朱鼎延,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仕至清朝工部尚书。祀乡贤。
二、明朝聊城考取的举人(117人)
丁志方,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人,见进士。
白思谦,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举人,仕至布政使。
郭 仪,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举人,官新兴县知县。
田 畴,永乐元年(1403年)举人,任宝坻知县。
徐 茂,永乐六年(1408年)举人,官邠州同知。
孟 珏,永乐六年(1408年)举人,官岳州巴陵主簿。
贾 售,永乐九年(1411年)举人。
宋 贵,永乐九年(1411年)举人,任广东湖州同知。
梁 栋,永乐十二年(1414年)举人,任直隶无为州同知。
李 藻,永乐十五年(1417年)举人。
史 瑞,永乐十八年(1420年)举人,任磁州同知。
崔 贵,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任直隶大名知县。
李 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任山西沁州判官。祀乡贤。
张 勉,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见进士。
杨 睿,正统十二年(1447年)举人,任直隶玉田知县。
徐 琏,正统十二年(1447年)举人,任直隶广宗知县。
朱 举,景泰元年(1450年)举人,孝义。
张 举,景泰元年(1450年)举人。
杨 敏,景泰元年(1450年)举人,任河南延津教谕。
沈 泰,景泰元年(1450年)举人。
丁 毅,景泰四年(1453年)举人,任光禄寺丞,项城知县。
王 圯,天顺三年(1459年)举人,平阳教谕。
吴 棨,天顺三年(1459年)举人。
梁 琏,天顺六年(1462年)举人。
张文昭,天顺六年(1462年)举人,见进士。
丁 琏,志方孙,成化元年(1465年)举人,任河南确山、直隶庆都知县。
索 庆,成化元年(1465年)举人,京闱,任安福县知县。
郝希贤,成化六年(1470年)举人,仕至松江府同知。祀乡贤。
李 芳,成化六年(1470年)举人。
朱 荣,成化六年(1470年)举人。
吕 镒,成化十年(1474年)举人。
许 麾,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人,仕至太仆寺丞。
栾 凤,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任汾州学正。
陈 伟,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仕至西安府通判。祀乡贤。
彭 寿,成化十六年(1480年)举人,云南大理府同知。
梁 玺,栋孙,成化十九年(1483年)举人,见进士。
范 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举人。
耿 明,弘治举人,见进士。
许 堂,弘治八年(1495年)举人,仕至长史。
王 禄,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人,仕至盐运使。
牛天麟,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见进士。
许成名,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见进士。
梁 相,玺子,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官杭州新城知县。
丁孔晖,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见进士。
许 路,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见进士。
陈 珏,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
周 宝,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官山西汾西知县。
徐 钥,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
谢国恩,正德十一年(1516年)举人。
尹 宠,正德十一年(1516年)举人,官知县。
许 缙,正德十四年(1519年)举人。
李 玠,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任淇县知县。
田 濡,嘉靖七年(1528年)举人,见进士。
陈 钺,嘉靖七年(1528年)举人,遵化知县。
许东望,嘉靖七年(1528年)举人。
张溢嵘,嘉靖十年(1531年)举人。
郭 鋐,嘉靖十年(1531年)举人,解元。任太原推官。
谢国宾,嘉靖十年(1531年)举人,见进士。
王 田,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任灵宝知县。
朱应聘,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仕至知府。
滕 蛟,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任河津知县。
王应璧,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见进士。
朱熙载,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人,见进士。
陈守义,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人,任桃源知县。
钱济时,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人。
丁懋儒,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举人,见进士。
冯 衢,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举人,官直隶兴济知县。
许东渐,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举人,任隰州知州。
梁承学,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人,见进士。
随成业,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见进士。
马斯作,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任知州。祀乡贤。
朱翰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人,见进士。
傅学易,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人,以子光宅赠吴县知县。
徐 安,隆庆元年(1567年)举人,原任延安府知府。祀乡贤。
傅光宅,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见进士。
王汝训,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见进士。
吴道卿,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见进士。
陈思文,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
吕应徵,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任阜城知县。
陈节亨,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孝义。
陈栗亨,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紫阳知县。
梁衍祚,承学子,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孝义。
韩学信,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见进士。
庞大任,万历十年(1582年)举人,仕至绍兴通判。
逯中立,万历十年(1582年)举人,见进士。
王体乾,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
李呈瑞,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任河南济源知县。
凌守约,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
许继先,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仕至绛州知州。
邓守清,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仕至临洮府同知。洮居边塞,兵民杂处,
守清经理得宜,有经国筹边之誉(通志)。
许观象,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
鲍齐贤,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官知县。
许正学,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官曹州学正。
李志道,万历二十二(1594年)举人,仕至户部员外郎。
朱延禧,万历二十二(1594年)举人,见进士。
杨巨鲸,万历二十五(1597年)举人,见进士。
王文教,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解元。
许其进,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见进士。
许典学,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仕至禹州知州,祀乡贤。
顾光祖,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见进士。
王昌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
白宗殷,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
李粹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
傅尔庚,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
张幼安,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见进士。
袁 恺,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见进士。
顾光前,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
邓秉坤,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官益都教谕。
王承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
孙承祀,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
赵之文,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亚元。
董 湄,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官寿张教谕。
杨赋亨,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
田 鈊,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
彭继贤,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孝义。
王乾元,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人,任河津知县。
沈儒通,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
清朝考取的进士(58人)
傅以渐,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加少保,仕至武英殿大
学士兼兵部尚书。
杭齐苏,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仕至给事中。
刘元运,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仕至山西冀宁道。
邓秉恒,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仕至湖广荆南道。
杨逢春,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
任克溥,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仕至刑部左侍郎加尚书衔。祀乡贤。
王功成,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仕至江南驿传道。
朱训诰,延禧从孙,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仕至江西按察司副使。
王临元,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官江西浮梁县知县,忠烈。赠按察使佥
事。
庞如龙,康熙二年(1663年)进士。
耿愿鲁,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分校。祀乡贤。
傅予润,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
许圣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官陕西临洮知府。
李辅世,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
郭 藩,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
郭 治,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
傅正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官山西山阴知县。
韩鼎盛,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
彭 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官云南罗次县知县。
朱辉珏,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因父丧,未入仕。
蒋 亮,康熙四十八(1709年)进士。官四川灌县、江西萍乡县知县。
归 琏,康熙五十一(1712年)进士。
邓钟岳,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仕至内阁学士、礼部
左侍郎。
邓泽永,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安徽贵池知县。
朱续志,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官河南偃师知县。
任兆熙,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官山西醴泉知县。
李 倓,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福州府知府。
董猷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
邓汝功,(榜名汝勤),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
丁文煜,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广东增城县知县。
赵 灿,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仕至直隶滦州知州。
朱光岩,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河南巩县知县。
冯 瀚,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
靳文锐,文钟弟,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陕甘大主考。
任郿祐,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仕至安陆府知府。
梁本恭,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安徽东流县知县,改沂州府教授。
王笃庆,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仕至云南迤南兵备道。
傅京辉,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
傅绳勋,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仕至江苏巡抚。祀乡贤。
李霖泽,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
杨以增,兆煜子,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仕至江南河道总督,谥端勤,祀
乡贤。
朱崇庆,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仕至广东督粮道。
靳登泰,文钟子,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山西寿阳知县。
李汝霖,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仕至浙江杭嘉湖道。
叶俊昌,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官广东化州知州。
安庆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官湖北谷城知县。
傅 浚,绳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
邹石麟,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王宝权,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直隶密云知县。
傅斯怿,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仕至浙江湖州府知府。
朱学笃,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二甲第一名(传胪),仕至甘肃宁夏府知府。
王师曾,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李宗泰,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官曹州府教授。
朱学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仕至户部江南司主事。
杨绍和,以增子,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仕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祀乡贤。
孙梦麟,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官江苏桃源知县。
顾仲安,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署安徽青阳知县。
李延庆,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官安徽灵璧知县。
四、清朝考取的举人(200人)
杭齐苏,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见进士。
傅以渐,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见进士。
任克溥,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见进士。
毋光启,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
刘世永,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
庞如龙,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见进士。
刘元运,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见进士。
杭如苏,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京闱,邳州知州。
杨逢春,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见进士。
马如锦,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青州教授。
邓秉恒,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见进士。
王临元,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见进士。
周希圣,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
傅予润,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见进士。
李景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京闱。
朱训诰,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见进士。
杭克赞,顺治十七年(1660年)举人。
许圣朝,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见进士。
傅正揆,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见进士。
韩鼎盛,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见进士。
李辅世,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见进士。
耿愿鲁,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见进士。
薛天瑞,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
邢 彰,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
苏 俊,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
彭 軏,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京闱,见进士。
孙光岳,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京闱。
任彦昉,克溥子,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京闱。
朱克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人。
郭 藩,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人,见进士。
郭 治,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人,见进士。
刘 鏻,康熙二十三年(16845年)举人,京闱。
傅永徵,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
任士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
朱辉珏,鼎延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京闱。
邓 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
李绍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
邓苞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官石城知县。
靖玉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人。
朱丕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
蒋 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见进士。
邓钟岳,秉恒曾孙,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京闱,见进士。
臧 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官淄川县教谕。
朱续志,辉珏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见进士。
归 琏,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京闱,见进士。
杭士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人。
杭 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解元。
高之桢,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
傅永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
刘肇庆,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
何世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
邓泽大,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举人。
安洪德,跃拔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官四川雅州知府。
邓泽永,泽大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见进士。
朱续京,辉珏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
朱续泽,辉珏子,雍正元年(1723年)举人,官甘肃安定知县。
胡士英,雍正元年(1723年)举人。
张 圻,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
朱辉召,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
邓钟音,钟岳弟,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官拣选知县。
王福仁,临元孙,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京闱,官荣成教谕。
刘鹤年,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
邓钟叙,钟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举人。
邓钟一,钟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举人。
蒋 熉,雍正七年(1729年)举人,官海阳教谕。
安洺德,洪德弟,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京闱。
邓汝砺,钟音子,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官莒州学正。
任兆熙,彦昉曾孙,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见进士。
陈 珩,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
邓汝明,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官钦天监时宪科博士。
邓汝襄,钟叙子,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
邓汝贤,钟一子,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官潍县教谕。
任兆松,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
刘丙升,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
李云杭,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官宁海学正。
窦五桂,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
任宣锡,彦昉孙,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京闱,官贵州普安县知县。
李 倓,乾隆十二年(1747年)举人,见进士。
祝三祝,乾隆十二年(1747年)举人,官长山教谕。
郭作谋,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
邓钟岱,乾隆十七年(1752年)举人。
任兆骏,宣锡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举人,官广东番禺知县。
傅永綍,以渐孙,乾隆十七年(1752年)举人,京闱。仕至浙江台州府同知。
李季亨,乾隆十八年(1753年)举人。
任锐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举人,解元。
邓玉枢,泽大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举人。
朱光雯,续京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举人,仕至登州府教授。
张兆凤,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
邓汝敏,钟岳次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仕至温州总捕同知。
朱续罩,鼎延曾孙,乾隆三十年(1765年)举人,京闱。
李 擢,乾隆三十年(1765年)举人。
王用明,乾隆三十年(1765年)举人,官山西芮城知县
邓汝功,钟岳长子,改名汝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见进士。
董酉亭,改名猷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见进士。
王作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
丁文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见进士。
任天元,改名逢运,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福建大挑知县。
赵大利,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
范 珹,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京闱。
朱 勣,乾隆四十四年(1755年)举人,仕至直隶元氏县知县。
王 锐,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
靳文钟,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举人,官景山官学教习,报满即选知县。
任兆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举人,北闱,仕至苏州知府。
靳文钧,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人,大挑江苏知县,官太湖同知,江宁藩
库大使。
朱光岩,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见进士。
梁本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
叶起元,改名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大挑江西知县。
张象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
叶 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
赵 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见进士。
王衍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仕至福建兴化知府。
冯 瀚,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见进士。
臧 昙,改名新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官江苏盐城知县。
朱光碧,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
梁本恭,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见进士。
任廷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
刘 溶,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
傅秉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
任郿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北闱,见进士。
靳文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见进士。
梁本宽,乾隆六十年(1795年)举人。
杨兆煜,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官即墨教谕。
王志诚,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
吴 埙,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
朱棨年,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黄县教谕。
傅京辉,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见进士。
王笃庆,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见进士。
葛建杓,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
毕 亨,榜名以田,原为文登人,嘉庆初迁至东昌,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大挑江西知县。
傅绳勋,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见进士。
李保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举人。
李霖泽,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见进士。
李怀敏,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官福山教谕。
杨以增,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见进士。
邓琳枝,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仕至曹州府学训导。
靳登泰,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见进士。
朱崇庆,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见进士。
王宝藩,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
邱凤苞,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
刘 埙,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
李汝霖,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见进士。
任文甲,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
叶俊昌,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见进士。
潘荣汉,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官直隶曲阳知县。
叶林昌,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
李 朴,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十二年壬辰(1832年)恩赐国子监学正。
王恩泰,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官河南巩县知县。
叶锡麟,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官高苑县教谕。
安庆澜,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见进士。
傅 浚,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
浦雯若,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
任文鉴,天元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时年62岁。
王厚阶,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署安徽凤阳知府。
邹石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见进士。
王宝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见进士。
任矩曾,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
葛文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候补知县。
刘锦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诸城县教谕。
张维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高苑县训导。
朱学笃,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见进士。
傅 沅,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官山西大宁、福建将乐知县。
王师曾,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见进士。
张芳亭,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
杨绍和,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见进士。
李宗泰,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见进士。
傅斯怿,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见进士。
朱学笺,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见进士。
周世干,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
杨绍程,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
相龙章,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大挑一等试用知县。
高承基,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官江苏布政司理问。
孙梦麟,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见进士。
范志泰,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官益都教谕。
王宝台,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
傅 潽,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官内阁中书,浙江严州府同知,升知府。
王师德,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官分发两淮试用盐大使。
靳春泰,文钟子,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官阳信县训导,钦赐国子监学正。
杨保彝,以增孙,绍和子,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仕至候选道。
朱名达,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官滕县教谕。
任 鎔,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
任环增,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北闱。
潘士峩,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官朝城县教谕。
彭福源,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官招远县教谕。
叶允平,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官临朐县教谕。
任金如,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官山西坟口通判。
顾仲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见进士。
朱名通,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
杨毓春,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山西候补知县。
李延庆,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见进士。
周之渭,改名晋祺,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官新城训导。
景钟驯,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
邹道沂,光绪十四年(1888年)举人。
傅昉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
王一鹤,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官安徽候补知县。
任光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
余培乾,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官,临朐县训导。
傅旭安,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
叶嗣淇,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官广西候补知县。
靳绶熙,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官河南候补知县。
王承恩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吊死在景山寿皇亭东侧的槐树上。王承恩陪伴崇祯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
白话释义:
汉文帝即位的第十三年,齐地担任管理接收漕粮的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得受刑罚,他的女儿缇萦,才14岁,随着押淳于意的差役一同到了京城长安。缇萦上书汉文帝,愿自己去充当官婢,以换取免除父亲的刑罚。
文帝怜悯她的孝顺,免了她父亲的罪,并下令废除肉刑。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商议,请重新制定刑律,结果,本来应当砍去右脚的,反而改为杀头的死刑,该定拷打的,要在脊背上打五百或三百了,亦多有被打死的。空有减轻肉刑的名义,实际上反而多杀了人。
至于株连三族的大罪,又不趁修订刑律时加以改变确定,结果实在是辜负了皇帝怜恤犯人的好意,张苍和冯敬真可谓是不称职的臣子了。
史书上称汉文帝能停下车听取百官和人民的意见,如今以一个女子上书,能亲自批阅,并因此立即废除沿用了几千年的肉刑,没有一点留难,如像这样去处理天下的事,还有什么事会拖拉不决的呢?如果皇帝要用装意见书的囊袋来做宫殿前的帷幕,那么装有奏书的袋子就会源源不断地收到了。
原文:
汉文帝即位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其女缇萦,年十四,随至长安,上书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帝怜悲其意,即下令除肉刑。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议,请定律,当斩右止者反弃市,笞者杖背五百至三百,亦多死,徒有轻刑之名,实多杀人。
其三族之罪,又不乘时建明,以负天子德意,苍、敬可谓具臣矣。史称文帝止辇受言,今以一女子上书,躬自省览,即除数千载所行之刑,曾不留难,然则天下事岂复有稽滞不决者哉?
所谓集上书囊以为殿帷,盖凡囊封之书,必至前也。
此文出自南宋洪迈所写的《容斋续笔》。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洪迈,1123年出生,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
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宰执(副相)赠右丞相。
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十岁时,随兄适避乱,尝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在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渡,见败壁间题有二绝句,一咏“油污衣”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
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迈读后,爱而识之。可见其自少年时,便性格高洁,不同凡俗。
淳熙六年,授予赣州知州的官职,兴建学宫,建造浮桥,士人百姓安居乐业。郡兵素来骄横,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
郡里每年派上千人戍守九江,这一年,有人害怕去后就会被留下而不再回来,众人于是反戈。人们以谣言相警,百姓非常害怕。洪迈不为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好言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
他挂着空箭袋进入,慢慢审问出什五长两个人,带上刑具押送浔阳,在市上斩首。辛卯年间闹饥荒,赣州正值中熟,洪迈拿出粮食去帮助邻郡。
有个僚属进谏阻止,洪迈笑着说:"秦地和越地的贫弱丰肥不同,是做臣子的道理吗?"不久任建宁府知府。有个因小事情杀人而持刀越狱的富人,长时间拒捕,洪迈治他的罪,施黥刑后流放岭外。
邵宗元文言文
本文2023-09-29 15:32: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3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