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种类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唢呐的种类有哪些,第1张

摘要:唢呐是传统乐器的一种,起源于东欧、西亚,是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具有音色明亮、音量大、发音高亢嘹亮等特点。唢呐的种类众多,按音高可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按长短可分为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加键唢呐四种,按地域分有客家唢呐、闽西大唢呐、沁阳唢呐、大竹竹唢呐等多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唢呐有几种吧。一、唢呐是什么乐器

唢呐是一种双簧木管乐器,它并不是中国的乐器,而是在公元3世纪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的,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唢呐凭借独特的气质与音色,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一般是用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具有音色明亮、音量大、发音高亢嘹亮等特点。

二、唢呐的种类有哪些

经过多年的发展,唢呐也有了许多不同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唢呐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1、按音高分类

唢呐多按筒音的音高(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筒音在#f1以上的为高音唢呐,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

2、按长短分类

(1)小唢呐:杆长22-30cm,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比较流行,音色柔和空灵,多用来独奏或合奏。

(2)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扬。

(3)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4)加键唢呐:杆上的音孔按十二平均律开列,健全了半音,转调方便,较传统唢呐音色丰富、音量增大,并扩展了音域。

3、按地域分类

(1)客家唢呐:客家唢呐历史悠久,分悲调和喜调,喜调轻快、欢乐,吹奏时激昂雄浑、和谐悦耳;悲调委婉幽怨。

(2)周家班唢呐:周家班是落户在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中国民间乐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已传承家族六代。

(3)子长唢呐:主要是指杆长尺三、尺二五的大唢呐,是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

(4)闽西大唢呐:通常两支一起合吹列奏,构造相同,但长度和粗细有别。

(5)沁阳唢呐:河南焦作沁阳唢呐音量大,音质雄壮、粗犷,演奏方便,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

(6)大竹竹唢呐:川东大竹县月华乡独有的竹唢呐,为6孔,五音阶定音,其演奏形式多种多样、音韵传神,为民俗瑰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唢呐历史已有上千年,乐器流传至今还保持着原生态。比如唢呐音孔是平均孔,乐器构造特点是柏木杆、大铜碗。演奏指法和风格特点与其他地方唢呐有很大区别。

陕北唢呐最经典的“老五班”组合是:两支唢呐一人吹上手(即高音主奏),一人吹下手(又叫“拉筒筒”),叫板(从一个节奏变换到另一个节奏)后节奏由小鼓来决定。其他乐器还有铜鼓(又叫乳锣)、长号、小镲、小手碟(又叫“手娃子”)等。现场演奏的常家“老五班”五人分别为常志林、刘山财、申光林、常小川、杜芳栋。其中,申光林老先生已74岁了,给一代又一代的著名唢呐艺人打了一辈子鼓。

所谓绥米唢呐,其实就是指绥德唢呐和米脂唢呐。绥德、米脂两县相邻,唢呐演奏从艺人员多、技艺高,韵味正宗。尤其是米脂县常家石畔,有史记载曾是陕北唢呐的一个发源地。

绥米唢呐曲牌丰富,民间艺人通常用本调、凡调、甲调来演奏,统称为“一出三调”。此外还有些其他的调,比如梅花调、十字调等。

2006年,绥米唢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米脂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岐山已过世,现有两位省级传承人张明虎和刘山财。绥德县有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世发。

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绥米唢呐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地创造作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美丽夺目的奇葩。

按陕北旧俗,秧歌一般闹到正月十五日之后就应该结束了,但现在有部分农村越闹越上劲,总要闹到正月二三十日之后才收场,此时的家什旧时由“纠首”(轮流差事,每年一次,每次一至二名,负责一年村内的公共事业),现在由专人来保管,俗称“压家什”。从此一年内除了有特殊情况外,谁也不能随便寻出来乱敲打,这样一年一度红火热闹的新春秧歌就此落下帷幕。 陕北民歌流传悠久,影响深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大多产生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它的语言朴实,节奏自由,粗矿激昂,奔放豪迈,悠扬动听,旋律简单,生动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心里活动中的诗歌式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加工、整理的一种民间艺术。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因受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反映了陕北人民各个时期心里活动和思想面貌的艺术表现,是黄土高原这个特定地域内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记录,是陕北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其独特的旨趣、风格和魅力,直通整个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道山深处。让我们品嚼生活所赐予的辛酸、甘甜和醇美,唤起人们灵魂深处古老的沉淀,而又有永恒的的感情。

陕北民歌的种类较多,曲调甚广,从形式上讲,有优美抒情的的山歌,深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秧歌、酒曲、榆林小调、二人台及革命歌等;从内容上讲有诉苦的,有爱情的,有歌颂的,是人们中间土生土长的民歌,是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回音。各个时期的民歌都是各个时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陕北民歌人们又称为是“黄土之歌”

陕北——民歌的海洋‘民歌的世界。这一曲曲,一声声悠扬动听的的陕北民歌像奔腾的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它不仅经久不衰地在陕北这块神奇的田园中游荡,更会响彻中华大地、整个全球。 陕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之一,它以清涧道情为主体,溶合了部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之精,渗透了部分草原文化之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黄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陕北广为流传,农民尤为喜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平时吟唱随时可见,每逢春节之时弥甚遍地。

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加之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陕北道情通过艺人们不断地加工提炼,形成了民间清唱形式的道情,被搬上了舞台。

陕北道情音乐优美,节奏明快,高亢雄浑,委婉清秀,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真正地体现了黄土文化的本质。特别是清涧的道情在全国有着较高的声誉,因而清涧被人们称为是道情的“窝子”,在这“窝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有几刷刷(有本事)哩。很多评论家评论“清涧道情乐悠悠,男女老少都会吼,随口流唱不断头,尽情欢乐不知愁”。 大场子也叫“大秧歌”,古时也称转大套,它规模宏大,人员较多,是在过街及大广场等场合下进行的集体性歌舞表演活动,也是秧歌表演中最壮观,最热闹、最丰富、最有吸引力场面之一。

大秧歌无论新旧都要突出一个“美”字,则技巧精湛,舞姿优美;发挥一个“活”字,则要动作流利,身子灵活;强调一个“快”字,精神饱满、情绪欢快;做到一个“齐”字,则步调一致,动作整齐。这样会使整个场面生动活泼,狂欢矫健,情绪快乐,热闹非凡,给人民脑海里烁于一个美好的印象。 小场子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在大秧歌的精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独立性,在技巧上显得更加精湛;在情绪上显得更加饱满,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宠爱的,最喜欢的民间歌舞之一。

小场子有俩种:一种是“踢场子”,也称“掏场子”,另外一种是“打轻家什”,表演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大场子(大秧歌)扭完之后由演员围成一个“太阳圈”。然后再锣鼓家什及唢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整个场面文武结合,歌舞相配,这一招一式的献艺露技,深受人们的欢迎。

小场子也唱秧歌,踢场子叫场子秧歌,打轻家什叫回回秧歌,有多少让人大家都一起唱,有时外场的演员也帮助唱,新旧时代小场子秧歌有所不同。

腰鼓,鼓框用木质成长圆形,两端小腰部教粗,双面蒙皮,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民间腰鼓舞之用。

腰鼓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表演时动作轻松活泼,愉快潇洒,幅度较小;武腰鼓表演时动作雄猛激烈,威状狂欢,幅度较大。

提起腰鼓人们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

咚咚的战鼓声,呜呜的唢呐音。仿佛我们每个人又好像听到那刚劲豪放,地动山摇,耳中不息,催人振奋的腰鼓之声,它讲世世代代地回荡在陕北这块黄土高原和世界的天涯海角。 蹩鼓也是陕北流传在民间中的一种鼓舞之一,它历史悠久,源创始于古代先民们队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与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与地方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原始功能日渐淡化,而其大众化、娱乐化、参与化更加明显,最终成为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之一。

蹩(方言是跳蹦之意)鼓主要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洛川境内,鼓框同样用木质制成,并用红漆染面,鼓面用牛、驴、猪皮而蒙。,直径约2尺左右、高约1尺左右。

洛川是中国民间艺术“舞鼓之乡”。洛川蹩鼓打响了国内、打红了世界,它先后接待了法国、西德、澳大利亚等国外来宾和港澳同胞,还参加了世界旅游节、国家和省艺术节、亚运会开幕仪式和建国55周年庆典等重大庆祝活动的表演,受到了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 胸鼓也称“花鼓”,源于山西晋南一带,宋代后传于宜川,在表演的过程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在宜川一带广为流传,鼓手遍及全县,队伍十分庞大,在全国名气还不小。

宜川胸鼓曾多次获奖,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赞扬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因为毛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

跑毛驴不仅“跑”红了黄土高原,它“跑”到了省城西安,“跑”到了首都北京,“跑”出了国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源于皇帝时期,传说当时有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

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庆祝活动中在街头或广场上进行表演,耍舞龙开始由一名有一定武术的人手举红色圆珠球指挥“龙”,使它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盘旋欢贯,一会儿猛冲直插,灵活奇巧,善于变幻,好似波翻浪涌,整个场面气势雄伟,热闹非凡,深受人们的喜欢 “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

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镇妖,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目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子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竿子杆制成。

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绪,久旋不散……

吹唢呐着,民间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上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村村镇镇,还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国门。陕北唢呐名扬西欧,震惊中外,先后还为十几部影片和电视剧作了唢呐配音。可见吹唢呐这古老流传下来的民间以后之花不尽在黄土高原上格外娇艳,源远流长,将会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吹红世界的天涯海角。

真是:黄河后浪推前浪,陕北唢呐显威壮,一代更比一代强,吹红祖国把世界闯。 陕北说书是古老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历史有机。传说在三皇时代就留下盲人说书,现在人们称三皇为说书人的祖师爷。

说书,属曲艺一种形式,说书人,民间又称“书匠”。

民间说书一般有安乐书和还原书两大类。安乐书其意大约是求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人口兴旺,四季发财,消灾免难,吉祥如意;还原书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之事,但没发生特大祸灾,其意是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给某神灵许下一两场(一场大约四至五万星,三炉香为一万星)书文给予回报。

陕北说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喜欢的一种文化活动,毛主席也很喜欢陕北说书,在延安期间曾听过著名说书人韩启祥的说书。同时它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激发感,民间有“说书唱戏劝人哩!”之说,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书匠的整顿、培训,有组织地进行下乡轮流宣传,不少地区还组织了专门的曲艺团,他们走乡入城,甚至出国演出。确实书匠艺人们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而那些迷信活动逐渐被破除。 剪纸是中国民间装饰工艺品之一,也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首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者故事人物,贴在窗户或者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的作为礼品装饰或者刺绣花样之用。

陕北剪纸有着独特的传统风味,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陕北有不少的美术家对民间的剪纸进行了搜集、整理、研究和介绍,使之有了更进一步新的发展。陕北剪纸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了大奖。安塞剪纸并集成大型画册,深受外宾的欢迎,1993年该县被国家文化部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红事上,唢呐欢乐着《得胜回营》、《大摆队》;

白事上,唢呐啜泣着《西风凉》、《光棍哭妻》。

陕北人摆不脱陕北唢呐,就像摆不脱满身黄土一样。 红绸绸被褥毛驴驴驮,陕北腊月喜事多。春节前后,唢呐手们是闲不住的。他们多半会被办儿娶女嫁喜事的人家请去红火热闹,也会随意走进哪家乡亲的院子里拜年祝福。这时,主家就特别高兴,热情地把炕桌摆到院中,拿出烧酒香烟、花生瓜子、红枣核桃,热一锅酸滋滋、香喷喷的米酒招待唢呐手。等吃好喝好,来看热闹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们围成一圈,吹鼓手们为了答谢主家的盛情,首先就来两段充满喜庆恭贺色彩的整牌子合奏《得胜回营》和《正月里来是新春》。顷刻间,整个院子便飞满了热热烈烈的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笑语声。看吧,唢呐手们腮帮子鼓圆了,锣鼓手们手腕儿晃活了。两杆唢呐一高一低,高的叫“张字儿”,低的叫“拉筒筒”,他们闭着眼睛,点着头,踏着脚,全凭一股神韵。一气痛快淋漓的表演,满院啧赞。趁着兴儿,唢呐手们就又耍出各种路数,卖开各自的看家本领。你拆下碗子吹,我大小唢呐一口吹;你扭着秧歌步给主家吹“压福”,我端着烧酒盅给大伙吹“送喜”;你学几声鸡叫,我来几声牛哞;你把一曲《张生戏莺莺》吹得恩恩爱爱,我把一曲《走西口》吹得缠缠绵绵。姑娘们的心被吹乱了,吹得那一双双毛苏苏的大眼睛愣往后生们的脸上飞,双目相撞,迸出绚丽的火花。听罢老曲换新调,一首《黄土高坡》给每一颗年轻的心,都留下了悠悠思绪,久悬不散…… 陕北人爱吹唢呐,也爱听唢呐。陕北人吹唢呐吹得劲足气壮,痛快淋漓;让人听得回肠荡气、心肺跌宕。在陕北唢呐扬起的每一个音符中都放射着陕北汉子那坦荡无私、宽广浑厚的性格。陕北唢呐是雄性的,它那尖利的、百折不回的声音是雄性的,如黄河纤夫钢硬的脊骨扛起的黄河涛声,永远都震撼着这块广阔的黄土地!

陕北民间艺术

一、剪纸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陕北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剪纸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二、音乐类(唢呐、陕北说书 、陕北道情、榆林小曲 、神府二人台 、陕北民歌、信天游)

1、唢呐

吹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2、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流传于陕北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说唱者多为盲人。说书艺人中流传有说书是三皇流传的故事。

3、道情

道情是陕北的地方剧种之一,是以清涧道情为主体,溶合了部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之精。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是曲艺的一个类别。

4、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是流行于陕北榆林县城内的一种带乐器伴奏的清曲坐唱。又叫榆林清唱曲,民间也有叫耍丝弦的。

三、布堆花、耀州陶瓷等等

吹唢呐是陕北地区汉族劳动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以前,一班吹手由五人组成,两个吹唢呐者,既一个压上眼吹高音(吹上手),一个压下眼吹底音(吹下手),另外三个分别是擂鼓的、拍镲镲的和捣老锣的,另带两杆长号和几个火药铁炮。而现在的吹鼓手班发展得有小海笛、架子鼓、大小铜号、管了、笙、小锣等乐器,有八到十人组成,好似一个小乐队。无论新、旧吹手班吹唢呐者都是主角,敲击者是配角。上手吹高音并掌握曲调,下手吹中音跟上辅助,一般呜哇一呜哇音定好后,敲击者咚嚓——咚嚓便开始吹奏。

唢呐的种类有哪些

摘要:唢呐是传统乐器的一种,起源于东欧、西亚,是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具有音色明亮、音量大、发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