铧式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5收藏

铧式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第1张

铧式犁主要由犁体、犁架、牵引装置和挂接装置、悬挂架等基本部件组成,有的犁还配有犁刀、小前铧、深松铲、超载安全装置、调节机构等零部件,如图2-38所示。

图2-38 铧式犁的组成

(1)犁体

犁体是犁的主要工作部件,一般由犁铧、犁壁、犁侧板及犁柱、犁托等组成,如图2-39所示,通过犁柱顶部平面以带螺纹的U型卡固定在犁架主梁上。

图2-39 犁体

犁铧和犁壁共同组成犁的工作曲面,起切土和翻垡的作用,从工作上来说是一个整体。由于工作时犁铧承受较大负荷,磨损较大,所以犁铧与犁壁应分开制造,以便于修理和更换犁铧。犁侧板在工作中靠在沟墙上,平衡土壤对犁的侧向力,保持耕宽稳定。犁托是一连接件,将犁铧、犁壁、犁柱等主要零件固定在一起。有的犁体上有延长板,增强翻土效果。南方水田犁上装有滑草板,防止杂草、绿肥等缠在犁柱上。

①犁铧。犁铧主要起入土、切土作用。常用的有凿形、梯形、三角形3种,如图2-40所示。

图2-40 常用犁铧形式

a凿形犁铧。分为铧尖、铧翼、铧刃、铧面等部分。铧尖呈凿形,向下延伸10~14mm,有的还向未耕地偏出5~10mm,构造较复杂。工作时,铧尖首先入土,然后铧刃水平切土,土垡沿铧面上升到犁壁。铧刃的后端是铧翼,是犁体着地点之一,从此点向犁侧板作垂线,其距离即为单铧犁幅宽。凿形铧入土较容易,工作较稳定,因而可用于较黏重土壤,有的背部储有备料,以便磨损后修复。

b梯形犁铧。铧刃为一直线,整个外形呈梯形。与凿形铧相比,入土性较差,铧尖易磨损,但结构简单,制造较容易。

c三角形犁铧。一般呈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对称的铧刃。这种铧是我国畜力犁的最常用形式,因为它的侧压力小,有助于扶犁,并可摇动手柄来调节耕深、耕宽和便于脱土。手扶拖拉机的栅条犁也采用这种犁铧。这种铧的缺点是耕后地底面容易呈波浪状,形成沟底不平。

犁铧材料一般采用坚硬、耐磨,即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钢材,如65号锰钢或65号硅锰稀土钢。刃口部分须经热处理。

②犁壁。犁壁位于犁铧的上方,其作用是把犁铧抬起的土垡进一步破碎和翻转。犁壁按结构形式的不同,有整体式、组合式、栅条式等几种,如图2-41所示。由于胫刃部分磨损较快,所以组合犁壁是将犁壁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磨损后可单独更换。栅条式犁壁做成栅条式,使土垡和犁壁接触面积减小且不连续,降低土壤和犁壁的黏附能力,在某些潮湿地区或黏重土壤易脱土,工作阻力较小。

图2-41 犁壁

为了增加犁壁的推土和翻垡性能,有些犁壁在翼部加装延长板。正常工作时,延长板应与犁壁翼边线平行并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犁壁和侧板之间装有撑杆,以加强犁壁和侧板的刚度。

犁壁一般用钢板冲压而成。我国多采用5mm厚的65号锰钢或低碳钢经热处理或渗碳处理制造,由于犁壁前部磨损较快,有时将犁壁分两部分制造,前部磨损后可单独更换。

③犁侧板。犁侧板的基本作用是平衡侧向力,因此其最常用的形式就是平板式的(图2-42a)。由于犁侧板在工作中始终与沟墙摩擦,单铧犁和多铧犁最后一犁的犁侧板除了承受侧向力外,往往还要承受一定的垂直压力,犁侧板的后端极易磨损。因此有的犁除了后犁的犁侧板较长外,还在后端装有可更换的犁踵。由于水田耕作时沟墙的承受压力很小,故水田犁的犁侧板多采用刀形(图2-42b)。刀刃在耕作时插入沟底,得到足够的土壤反力来平衡侧压力。

图2-42 犁侧板的常用形式

犁侧板安装时,一般使其与沟底和沟壁成一角度,而形成只有铧尖与犁踵接触土壤的情况,增加了犁铧刃对沟底的压力及犁胫刃对沟墙的压力,从而使犁在工作时始终有一种增大耕深与耕宽的趋势,这样犁侧板和其他触地部分才能起到稳定耕宽及耕深的作用。这两个安装角度由犁体的水平间隙和垂直间隙度量,如图2-43所示。犁体的水平间隙(δ2)一般指由犁侧板前端至沟墙平面的水平距离;垂直间隙(δ1)一般指犁侧板前端下边缘至沟底平面的距离(有的犁如北方系列犁,其犁侧板前后端高度一致)。

图2-43 犁体的水平间隙与垂直间隙

犁侧板要求耐磨、强度高,一般采用锰钢或45号钢经热处理制成。犁踵可用白口铸铁制造。

④犁柱。犁柱连接犁体和犁架,是犁的传力构件。通常做成空心圆或椭圆直犁柱(图2-44)或实心扁钢弯犁柱。空心犁柱一般用球墨铸铁或铸钢制成,质量较轻、强度好、安装简便。

图2-44 空心直犁柱

⑤犁托。犁托是一连接件,把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柱组成犁体总成。犁托可用钢板冲压制成,也可焊接或铸造,也有些犁托与犁柱造成一体,如图2-45所示。

图2-45 犁托和犁柱-犁托的组合

(2)犁刀

犁刀安装在主犁体前方,其作用是沿垂直方向切出整齐的沟墙,以减少主犁体的阻力和减轻胫刃部分的磨损,并有切断杂草残茬,改善覆盖质量的作用。

犁刀有直犁刀和圆犁刀两种类型,如图2-46所示。直犁刀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但工作阻力较大。圆犁刀工作时,滚动切土,阻力较小,且不易缠草,在机力犁上得到普遍应用。圆犁刀又有普通刀盘、波纹刀盘和缺口刀盘3种形式。

图2-46 犁刀

(3)犁架

犁架用来固定犁体,传递动力,以保证犁体正常耕作。我国南方水田系列犁和北方系列犁,都采用低合金钢高频焊接矩形薄壁管框架式犁架,用材少、质量轻,承受犁的外载、抗弯、抗扭能力强,但变形后修复较难,常用的犁架如图2-47所示。

图2-47 犁架

(4)悬挂架

用来将犁悬挂到拖拉机上。国产拖拉机采用三点悬挂机构,因此犁的悬挂架也有3个悬挂点。悬挂架由左右支板、斜撑杆、牵引板及悬挂轴组成,如图2-48所示。前三者用螺栓固定在犁架上,悬挂轴装在牵引板上。左右支板的上端有3个挂结孔,用来与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拉杆相连,悬挂轴两端的销轴与左右下拉杆相连,犁的耕宽调整是通过改变悬挂轴的位置来实现的。

图2-48 悬挂架

(5)限深轮和撑杆

限深轮的作用是通过高度调节来控制耕深,主要用在有高度调节的拖拉机上,通过转动限深轮的手柄使轮子升降,从而改变犁的耕深。北方系列悬挂犁多采用开式限深轮,南方水田系列犁多采用封闭式限深轮,如图2-49所示。如果拖拉机液压系统采用力调节,则耕地时应将限深轮升起不用或卸除。在没有限深轮的悬挂犁上,装有一根撑杆,停放时落下撑杆,将犁停稳。

图2-49 限深轮

(6)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是当犁碰到意外的障碍时,为防止犁损坏而设置的超载保护装置。

并不是所有犁都需要设安全装置,因为这样做增加制造成本,使犁变得复杂。一般轻型犁、在没有障碍物的地上使用的犁都不设安全装置。而在多石地或开荒地上使用的犁,特别是高速作业机组,则有设置的必要。

安全装置有整体式和单体式两类。整体式装在整台犁的牵引装置上,而单体式则装在每个犁上。

①摩擦销式安全装置。如图2-50所示,当障碍物的阻力与工作阻力之和大于销子的剪应力及纵拉板与挂钩间的摩擦力时,销子被剪断,犁与拖拉机脱开。这种装置是牵引犁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整体性安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

图2-50 摩擦销式安全装置

②单体式犁体安全装置。随着犁的耕地速度提高及工作幅度增加(犁体数增加),单一犁体超载对总体的影响减小,整体式安全装置对单个犁体的保护作用降低。因此有必要在每个犁体上装设超载安全装置。常用的超载安全装置如图2-51所示。

图2-51 单体式犁体安全装置

a销钉式。当碰到障碍物引起异常载荷时,销钉被剪断,起到保护作用。

b弹簧式和液力式。犁体在障碍的异常载荷作用下会克服弹簧或液力油缸的力而升起,越过障碍后,自动复位。

销钉式安全装置在销钉被剪断后必须停车更换,弹簧式和液力式则可以连续工作,工效较高,但结构复杂得多。

(7)挂接装置

①牵引犁。牵引犁与拖拉机间是以单点挂接,拖拉机的挂接装置对犁只起牵引作用。这种挂接方式对拖拉机与犁之间的配合要求简单,所以发展最早。牵引犁由牵引架、犁架、犁体、机械或液压升降机构、调节机构、行走轮、安全装置等部件组成,如图2-52所示。耕地时,借助机械或液压机构来控制地轮相对犁体的高度,从而达到控制耕深及水平的目的。

图2-52 牵引犁(机械式升降)

②悬挂犁。悬挂犁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机构连接,如图2-53所示,靠拖拉机的液压悬挂机构升降。悬挂犁结构紧凑、机动性强,是生产中应用最广的类型。

图2-53 悬挂式(南方系列悬挂水田四铧犁)

有的悬挂犁没有支地撑杆,而用一限深轮保持停放稳定。在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采用高度调节时,限深轮还用来控制耕深。手扶拖拉机犁也都采用悬挂式,结构紧凑,质量轻,靠手动升降机构控制犁的升降。

③半悬挂犁。半悬挂犁是在悬挂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机型。随着现代拖拉机功率的不断提高,所配的犁越来越宽,纵向长度也越来越长,这就使得拖拉机在田头提升悬挂犁转弯以及路上行走时的纵向稳定性和操向性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介于牵引犁与悬挂犁之间的半悬挂犁,如图2-54所示。这种犁的前部像悬挂犁,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相连,但悬挂架与犁架之间不是固定在一起而是杆件铰接。因此液压提升机构提起时,只是犁的前端被提起。犁的后端像牵引犁一样设有限深轮及尾轮机构,通过液压油缸来改变尾轮相对于犁架的高度。前后液压机构配合,就能改变犁的工作深度及实现工作位置与运输位置的转换。机组转弯时,尾轮在操向杆件控制下自动操向。半悬挂犁的优点也是介于牵引犁与悬挂犁之间。它比牵引犁结构简单、质量轻、机动灵活、易操向;比悬挂犁能配置更多犁体,稳定性、操向性好。

图2-54 半悬挂犁

④快速挂接装置。牵引式、悬挂式、半悬挂式的挂接方法一般都需要两个人操作,很不方便,这里介绍两种快速挂接方式。

a一步式快速挂接装置。这是一个“π”字形架,安装在拖拉机悬挂机构上下拉杆的后端(图2-55)。挂接时,农具悬挂轴将锁定销压下而进入挂钩内,销子靠弹簧的弹力复位,而把悬挂轴卡住,完成挂接工作。卸下农具时,驾驶人员先把操纵杆提起,销子则缩入槽中。然后,降下悬挂机构,悬挂轴即可脱出。

图2-55 一步式快速挂接装置

b三角形快速挂结装置。图2-56所示为三角形快速挂接装置。挂接时,将固定在拖拉机升降机构上的三角架插入装在犁架上的三角形框内,由锁定销锁定,卸下农具时,拉绳松开锁定销,即可将三角架从框中退出。

图2-56 三角形快速挂接装置

王凤荣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杨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耕牛可是劳动力,是大牲口,耕地拉粪轧场都离不开它。生产队里就几头牛,宝贝得很,有专门的饲养员,干活时先吆喝,不到爬坡过坎较劲时,一般都不舍得鞭打。分田到户后,一头牛分到好几家,轮流喂养,谁家使用先商量,很不方便,谁家不希望自己有一头牛呢?

     

      那是1985年的春天的一个下午,爷爷从县城的牲口市上牵回家一头牛。爷爷高兴甚至得意地告诉我们:这牛买便宜了,花了800块钱,不出集市,转手就能赚100块,若肚子上没那块白花,更值钱。我仔细地端详着那头牛:那是一头橘**的大母牛,肚子上有一块碗口大的白花,五官端正,高大健壮,性情温和,一双大眼忽闪忽闪的看着我这个陌生的小主人。我抚摸着它的肚皮,它表现出很舒服,很感激的样子。接着,爷爷便从盛粮食的大缸里用升子舀出一盆黄豆,然后点柴烧火炒豆子,给牛准备饲料。

      爷爷喂牛很有一套:白天喂几次,晚上喂几次,什么时候饮牛,什么时候牵出棚晒太阳……每次都精心检查饲料,不允许里面有土坷垃,有小棍棒,更不允许有铁钉、铁丝之类的。有一次,奶奶给牛加料后,爷爷又检查了一遍,找出里面一个铁钉,气得爷爷大骂奶奶。饲料检查完后,还要在水槽里洗一遍,把里面的尘土洗掉,然后再捞到牛槽里让牛吃。

      下午,如果天气晴朗,就把牛牵出去拴在家门口外的一颗大榆树上。这时候,大黄牛就“哞儿、哞儿”地发出两声吼叫,似乎在表达它的欢快。爷爷也趁机清理牛棚:把牛粪和尿湿的泥土清出去,再垫上一层干净柔软的干土。爷爷说,牛舒服了长得就快。黄昏时刻,爷爷把牛从树上解下来,老牛就又“哞儿哞儿”地叫上两声,好像是在与夕阳告别。

       

      (插图:徐广慧)

      黄昏时候是饮牛的时候。这头牛每次能喝一桶水。那时候,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不少,一眼能看见井底,只在井底的中心有一洼水,提一次水只能提上大约10厘米深的水。因此,每次打水必须带三只水桶,提一次,倒进另外两只桶里。这样提满一担水,要提十几次。半夜挑水的人少,水洼里攒的水就多,爷爷就半夜起来挑水。

      爷爷说,马无夜草不肥,牛无夜草不壮。每天晚上,不管多冷,爷爷都要起床给牛添草料。没多长时间,在爷爷的精心喂养下,老牛长得膘肥体壮,皮毛亮光光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到播种棉花的时候,大黄牛就开始下地干活了。爷爷用一套绳索和牛钩锁,把牛套在地排车上,给牛戴上笼头,把犁铧装在车厢里,把我和哥哥安顿在车上的空隙里,便侧坐在车前的车辕上,大鞭一挥,“嘚,喔”地向地里出发了。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牛是怎么听懂人话听从主人干活的呢?爷爷告诉我:赶牲口就四个字——“里吁外喔”,叫它左转的时候说“吁”,叫它右转的时候说“喔”。我听后觉得明白了,可转眼一想 ,人可以学“里吁外喔”,牲口之间是怎么学的呀?爷爷一直没回答我这个问题。

        这牛也是不辜负主人,干起活来,既有猛劲,又有长劲:一晌就能犁完两亩地,中间也不休息。比别人家的牲口效率高很多。

      接着,就是拉耧播种,下化肥,耘地除草……这牛干活样样行,十几亩地的春耕播种都靠它早早完成了。遇到爬坡,拉重物什么的关键时刻都能冲过去。这样,爷爷就非常高兴,对老牛更好了。

        夏天一到,地里的青草多起来。爷爷给我增加了每天给牛割青草的任务。牛吃草不挑剔,像板子草,荻草,秧子草,还有蒺藜秧,刺儿菜,都吃。割来草后,还要铡草。那时候我家有一个铁座的铡,与别人家的木墩的铡比,结实,精神,洋气,那也是爷爷引以自豪的一件家什。

     

      我铡草的时候不喜欢爷爷续草,因为他手大有劲,手法也好,把一煞子草掐得紧紧的,左腿跪在草煞子上,把草煞理得服服帖帖,绝对不散,这样想续多长就多长。爷爷续得步幅小,要铡很多下才能铡完一煞草,就想像缝衣服针脚小一样,铡出的草又短又齐,跟切韭菜似得。我愿意让奶奶续草,奶奶压草压不紧,经常是抓住这边,跑了那边,加上胆小怕铡着手,手离铡刀片远远的,续草续得快,一煞草几下子就铡完了。铡出的草长,还参差不齐。有时候爷爷看见了,就吵吵:铡得这个叫么,一截子一截子的?

      等到过麦的时候,这头牛拉着大石头磙把村东的一块大约一亩大的空地轧成了平坦的麦场;把十亩地的麦个子一车一车拉到场里;拉着石磙一圈一圈地轧场,轧出麦粒;一车一车地把麦粒拉到家里。

      那个麦收,爷爷特别高兴:一是那年收成好,我家十二亩地,收了三千多斤麦子,用他的话说就是“今年咱们挨不了饿了”;二是大黄牛特别能干,我家早早就完成了麦收,没有遭遇大雨大风粮食受损。爷爷常说“争秋夺麦”,爷爷脾气大,干活急,麦收时候天一变阴,爷爷就喝这个骂那个,催促我们堆积麦垛,收拾家什,一家子人胆战心惊地忙活着,奶奶也不例外。

      过完麦,丰收的喜悦也过去了,爷爷累病了。

我们牛氏,按照全国姓氏总人口来说,属于总人口比较少的“稀有姓氏”,但是分布比较广,各地的牛氏都有牛氏家族的世系记载,一般是在《牛氏族谱》中记载的比较全面。“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段话海外游子体会最深,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也会越来越深。树长天高,叶落归根,是中华儿女难以解脱的情结;孝顺父母,报本追远,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这情结、这美德,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族谱。有的地方也叫家谱、宗谱、居谱、谱牒、谱序等。

不知你说的是什么季节呢?什么地方,北方或者南方,什么时代?没有这些要素就不好说了。

比如说宋朝吧,宋朝中期,中国最繁荣的时刻。

春季,在河水开冰,柳树蒙绿的时候,这是一个有点雾气的早上,与以往一样。老头吃过早饭之后决定去地里看看。这里是华北平原,春暖花开的时刻意味着农忙的到来。

老头和牛来到地里开始翻地。他使用已经有了犁铧的犁来耕地。

两头牛中间横着一根圆木,圆木用绳拴在牛的头上,在耕地的时候圆木由于重力的原因会向下陷入牛的颈部的肉里,牛在这里生了一个特殊的骨头,刚好顶住圆木。(很神奇吧,牛的这个结构好像就是为了犁地而长的。)

两头牛共用一根圆木,圆木中间有一个活扣,是铁制的,这个扣可以和犁上的连接木的扣环完美的结合。这个连接木就是犁地用的犁的主要部件,呈“几”型,带动了整个犁在土里前进,并把土翻开。

老头左手拿鞭子,右手扶犁,他需要控制犁的深度并给牛以命令。优秀的牛能听懂很多话,但最重要的是犁子上有两根细绳,它们连接两头牛的鼻绳。(如果你是连牛的鼻绳都不知道的人,还是别写农活了)。

随着老头的口令,牛开始的耕地。从一头到另一头。先从地的左边开始,到了对面那头,拐回头,还是靠右。因为犁铧是把土翻到右边的,从左边,一犁一犁的耕完。

耕地是个苦活,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耕完的。牛最多能连续工作4个小时,然后要有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天的工作量最多也就是6个小时左右。如果用太狠,牛会累病的,老农心疼牛是和心疼自己儿子是有一比的,因为它是活命的本钱,所以不会出现黑心主人。

在农业生产方向,一天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一天只能耕3亩左右地。但不知是耕完就完了的,犁好的地要耙平,然后使用“楼”这样的专业工作播种。播种完成后,就需要等天吃饭了。如果有灾还需要挑水保苗,挑沟排水等工作。这样的劳作是很沉重的,在古代生活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古代人还是创造了优秀的历史和文明实在是可敬佩的事情。

而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只是帝国时代人们的基地单位之一。所以中国人的农根(小农意识)很深是可以理解的。

没有公开发布。

牛姓,传统汉族姓氏。

牛姓,在2017年百家姓排名中为第113位。

牛姓出自子姓,得姓始祖是周代宋国君主宋微子后裔牛父。

牛姓人口约2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8%。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约占全国牛姓人口的51%;其次为安徽、山东、甘肃、湖北四省,约占全国牛姓人口的27%。河南最多,约占全国牛姓人口的27%。牛姓客家人较少,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有少数牛姓客家人。

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皇帝商汤的后裔。周武王灭纣后,封商朝贵族微子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微子之后有牛父,官任宋国司寇(掌管刑狱)。宋武公时,游牧民族西戎长狄人屡次犯宋,牛父曾率军败敌于长丘。后在一次作战中,不幸壮烈殉国。因其为国而死,后世子孙即以其字为氏,称牛姓。他们尊牛父为牛姓的得姓始祖。

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张澍编著的《姓氏寻源》载:“牛出陇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帅师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牛父在与长狄作战中阵亡之事,在《春秋左传·文公十一年》有详细记载:宋微子传至第十二位国君宋武公(前765~前748年在位)时,长狄入侵宋国,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司寇牛父为皇父的车右,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了敌人,并俘获了长狄首领缘斯,皇父和司寇牛父等,都不幸战死。

牛父是在指挥抗敌的战斗中牺牲的,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的后代子孙怀念先祖,自然引以自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以“王父字为氏”,原来这和周代的宗法有关。周制规定,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不得上系诸侯,须另立一新氏。立氏则追溯祖宗,一般以其祖父的字(或名)为氏,这就是“以王父字为氏”的主要原因,这种“祖孙连名制”自然有世代源远流长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牛姓的来源,即: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宋开国君主微子是牛姓的先祖,商汤、契乃至黄帝,则是牛姓的远祖。如今五湖四海的牛姓子孙,既是卫国精英之裔,又是远古帝王之后,和黄帝血脉相连,是炎黄子孙这个伟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三国时期司马懿用权术控制了曹魏政权,处处防范别人故伎重演。魏有后军将军牛金,骁勇异常,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中有威望,为司马懿所忌,深怕“牛继马后”,政权丢失,便以毒酒害死了牛金。牛金的儿子牛元定立即避难逃亡,因祖先有名叫宜僚的,随改姓辽氏,历时近300年。到了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北魏王朝官拜侍中的辽允(一说辽允仕周,任工部尚书),通过皇帝赐姓,又恢复了牛姓。《隋书·牛弘传》载:“牛弘,本姓氏,父允仕魏,赐姓牛氏”,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牛姓。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牛氏,为纳西族。满族中也有牛姓,世居沈阳。此外藏、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为牛姓,这些与牛父没有关系。

宋国从公元前11世纪建国,到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吞并,建国时间近800年。其前期和中期,政权比较巩固,经济、军事势力较强大,积极参与了大国之间的争霸活动,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牛姓产生后,随着宋国的强大,其子孙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向外迁徙,到现在已有不少牛姓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且辗转播迁,走向世界。

在春秋时期,牛氏已有人离开宋国,到其他诸侯国做事和做官,如当时的晋国,有牛谈,“为赵简子家臣,有勇力”。有一次赵简子的车右少室周,听说牛谈很有力气,就和牛谈较劲比试,结果,没有比过牛谈,于是他就主动向赵简子建议,将车右的位置让给了牛谈。战国时,牛氏到外地就更多了,如赵有贤士牛畜、将军牛翦;秦有大儒牛缺、豪族牛双;楚有牛臣巢等人。

到了汉代,牛氏发展至甘肃省陇西一带(今甘肃临洮),名人辈出,有护羌校尉牛邯、主簿牛崇等,牛邯、牛崇的子孙旺盛,在陇西很快形成望族。唐《贞观氏族志》说:“陇西郡八姓,牛姓为第二。”

牛崇世居陇西。牛邯始居陇西,后徙安定,再徙鹑觚(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三国牛金之子为避祸也逃至安定。这些牛姓子孙,繁衍到南北朝至隋唐时,大致可分为三支。一支为:牛邯后裔牛兴、牛遵、牛元亮、牛肃,肃为岳州刺史,唐开元二十八年到怀州,曾祖、大父皆葬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二支为:牛金后裔元定、辽炽、辽允、牛弘,弘为隋吏部尚书。三支亦牛邯后裔牛通、牛会、牛意、牛仙客,仙客为唐玄宗时宰相。

唐宋以来,人口得到迅速发展,牛姓的分布地也就更广,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许多地方,都有牛姓子孙。牛姓出现了不少历史名臣、诗人等,如唐后期宰相牛僧孺、五代后梁大将牛存节、词人牛峤、牛希济等。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三国时期司马懿用权术控制了曹魏政权,处处防范别人故伎重演。魏有后军将军牛金,骁勇异常,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中有威望,为司马懿所忌,深怕“牛继马后”,政权丢失,便以毒酒害死了牛金。牛金的儿子牛元定立即避难逃亡,因祖先有名叫宜僚的,随改姓辽氏,历时近300年。到了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北魏王朝官拜侍中的辽允(一说辽允仕周,任工部尚书),通过皇帝赐姓,又恢复了牛姓。《隋书·牛弘传》载:“牛弘,本姓氏,父允仕魏,赐姓牛氏”,说的就是这件事。

少数民族的牛姓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牛姓。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牛氏,为纳西族。满族中也有牛姓,世居沈阳。此外藏、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为牛姓,这些与牛父没有关系。

铧式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铧式犁主要由犁体、犁架、牵引装置和挂接装置、悬挂架等基本部件组成,有的犁还配有犁刀、小前铧、深松铲、超载安全装置、调节机构等零部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