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4收藏

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第1张

大明帝国的开国六公,指的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汤和只得到了一个中山侯。按理说,汤和是最初拉朱元璋入伙的人,也算是朱元璋的领路人了,立功也不少,为何没能得到一个公爵呢?

1、 大家熟知的原因

这在《明史》中有确切的记载,主要是因为汤和在平定福建时,随意释放了陈友定的余党,使八郡遭到骚扰,在归途中有被山贼袭击,给明军造成损失。因此才没有封汤和为公爵。

这件事说实话不算是太大的过错,汤和是平定福建的首功之人,这点瑕疵还不能让朱元璋改变决定。

2、 更多是敲打

读过《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汤和嗜酒,而且总是喝醉,朱元璋多次对其不满,直到汤和说了不该说的话:

朱元璋素来猜忌,对镇守在外的诸将颇不放心,严加防范,汤和敢公开声扬其有反侧之心,后果可想而知。后来汤和酒醒,惊愧交加,话已出口,只得加倍努力以弥补。自己没有得到公爵,也是无话可说。

3、 功劳还是差点

汤和功劳很大,但和那六位功臣相比,其实还是差点。自古封爵的标准就是军功,我觉得这才是汤和没有封公爵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一一来看:

韩国公李善长,这是朱元璋认为的首功之臣,其实就是效仿刘邦而已,汉高祖的首功之臣是萧何,同样是文官,都是为了战争提供后勤保障的人,责任及其重大。封公无话可说;

魏国公徐达,这是朱元璋手下头号主将,无论是扫灭南方诸侯还是北上伐元,徐达都是领军的统帅,可谓是武功第一人,封公名至实归;

郑国公常茂,是世袭了其父常遇春的爵位。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鄱阳湖之战,常遇春更是以一当百,救朱元璋于危急之中,其他大大小小的战争都有常遇春的身影,可谓战功赫赫,而且常遇春英年早逝,更令朱元璋怀念,所以无论是其实际功劳还是个人 情感 ,常家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曹国公李文忠,这是六公中唯一的朱元璋亲戚。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极其看重亲情,况且李文忠也是真争气,号称智勇双全,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在常遇春死后,接替了常的职位,风头一时无两,封公可以接受;

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可以一起说,因为两人不同于朱元璋的同乡或亲戚,他们是带着队伍投靠朱元璋的,也就是说这两人有点加盟的意思,翻看两人的军功履历,其功劳虽不如徐、常,但也比汤和要强一些,即使是分猪肉也得给这哥俩。

那么汤和的主要功劳是什么呢?其实汤和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福建,这还被朱元璋抓住了小辫子。汤和更多的时候是以副手的身份参与一些战斗的,在南方时,汤和先后守卫镇江和常州,与张士诚打交道更多。在朱元璋眼里,消灭陈友谅和赶走蒙元才是最大的军功。显然在这两项军功中,汤和的戏份并不太多。当然,封侯也已经是很高的奖励了,刘伯温不过是个二等伯而已。

后来的汤和知耻而后勇,以平边功升封信国公,成为了真正的国公爷。而汤和最牛的要数能从朱元璋的屠刀下生存先来,死后被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其后代一直享受爵位(后来是侯爵)到南明时期。活得好,活得久,这才是最大的福分啊!

汤和,明太祖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参加革命的时间甚至比老朱还早。这样一位资格老、关系硬、功劳大的风云人物,为何没能名列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呢?他比别人究竟差在了哪里?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南京大封功臣,合计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六位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至于汤和,则被封为中山侯,在28位侯爵中排名第一。

六人之中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徐达是开国第一武将,这两人的地位毋庸置疑。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因他老爹去年不幸病逝,让他捡了个漏。至于李文忠,则是朱元璋的亲外甥。能够和汤和比较的,也就是冯胜和邓愈这两个人了。鉴于六公爵之中邓愈排名垫底,我们直接拿他来和汤和比较一下,看看汤和的侯爵是不是低了,邓愈的公爵是不是高了。

从资历比较

汤和是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按《明史》的说法 “与太祖同里闬” ,和朱元璋是一条巷子里光屁股长大的小伙伴。史书上说他 “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 ,想来彼时的朱元璋也是屁颠屁颠跟在汤和身后的“群儿”之一。

邓愈原名邓友德,泗州虹县人(今安徽泗县人)。根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的碑文记载:老朱家原本是金陵句容人,后来徙居泗州盱眙县,最后才定居在濠州钟离乡。这样算起来,邓愈和老朱算半个老乡,但是关系显然没有汤和那么近。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定远人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元。27岁的汤和立刻就加入了义军行列,而彼时的朱元璋还在龙兴寺内做他的大和尚。依靠作战勇猛,汤和升任千户。此时他想起了幼时的小伙伴朱元璋,派人送信让他还俗投军。换句话说,没有汤和的邀请和引荐,朱元璋大和尚能不能在元末乱世中苟活还是个问题。即使贸贸然投奔义军,能否成为郭子兴帐下亲兵也很难说。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朱元璋逐渐在义军中崭露头角,职位也爬到了汤和头上。当时诸将普遍不服朱元璋,喜欢在他面前摆老资格,唯独汤和始终对这位童年的发小毕恭毕敬。至于邓愈,则是到了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的时候才投奔朱元璋。不过当时邓愈手下有上万人的部队,算是老朱军中一股重要力量。当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攻打太平府,邓愈和汤和都名列其中。

小结:无论是与朱元璋本人的关系,加入义军的时间,汤和都在邓愈之上。那么制约两人最后爵位的差异,是不是因为战功呢?

从战功比较

渡江战役,对于朱元璋本人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太平府之战,更是让老朱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此战的功臣,《太祖实录》点名为:徐达、邓愈和汤和。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改其名为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自此之后,以金陵为核心,朱元璋集团开始慢慢向外扩张。其中邓愈率军攻打广德路(治所为今安徽省广德县),汤和同徐达一起率军攻打镇江府。

当年七月,朱元璋出任龙凤政权江南行中书省兼总省事平章,并设置江南行枢密院。此时汤和的地位明显高于邓愈,因为他是摄同佥枢密院事。而邓愈只是元帅,排名还在华云龙、唐胜宗和陆仲亨之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三月,徐达率军攻克常州。常州毗邻张士诚政权,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朱元璋命汤和为实授枢密院同佥,率军坐镇常州,这一守就是七年。《明史》称赞汤和 “防御严密,敌莫能窥” 。《实录》里面则多次记录汤和率军击溃来犯的张士诚所部。

而邓愈则在这几年时间里南征北战,期间最重要的功劳是协助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守住了洪都(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胜负关系的转折点,此战过后,朱元璋集团如旭日东升不可阻挡。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春正月,龙凤政权封朱元璋为吴王。吴王自开中书省、大都督府、诸卫亲军指挥使司,几与皇帝无异。当时汤和的官职是正二品中书左丞,邓愈则是从二品参知政事。当年三月,汤和升任从一品平章政事,官职更是远在邓愈之上。年底,汤和离开常州,率大军救援长兴,与耿炳文内外夹击,大败张士诚之弟张士信。而邓愈则跟着常遇春一起克平抚州、赣州、安陆,随即奉命镇守襄阳,以防备王保保所部南下。至于汤和,则跟着大将军徐达一起攻克平江(江苏省苏州市),拿下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年底,龙凤政权皇帝韩林儿在赶赴金陵途中溺水而亡。次年正月,朱元璋改年号为吴元年,正式为称帝做准备。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吴王朱元璋置御史台,设立左、右御史大夫,秩从一品。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

当时虽然已经在大明建国前夕,但朱元璋依然派出大军南征北伐。北伐大军的主帅是徐达,副帅是常遇春,南征大军的主帅则是汤和。当年十二月,盘踞浙江多年的方国珍到汤和军门请降。大军随即由海道南下直取福州,擒获元朝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

吴二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金陵开国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福建已平的情况下,老朱先是调汤和回明州(浙江省宁波市)造海舟,为北伐大军提供粮饷。接着又命其从大将军徐达征山西。至于邓愈,则在洪武元年正月的时候率军北上直扑南阳。

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汤和与邓愈之间地位的高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功臣庙落成,里面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当时诸将在老朱本人心中的位置。可以看到此时邓愈已经排到了汤和前面。但实际上汤和在北伐时的功劳并不在邓愈之下。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为了彻底摆平王保保,明军再次大举北伐。这一次朱元璋下了血本,徐达出任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这个名单,和日后公爵排名完全一致。

汤和的死穴

当年十月,大军班师,十一月,大封功臣。对于谁该封什么爵位,相互之间谁先谁后,朱元璋做了长时间的考虑,同时对诸将强调 “凡今爵赏次第,皆朕所自定,至公而无私” 。我们通过上文的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和邓愈相比,汤和不说在其之上吧,至少不在其之下。那为何邓愈能挤进公爵,而汤和不能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两个理由。

其一、邓愈和汤和功劳相仿,确实安排哪一个做公爵都没有问题。但是以汤和的身份,把他放在第一侯爵的位置,绝对足以震慑诸将。如果有人不服气,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资历、战功,能不能胜过汤和。

其二、邓愈比汤和忠心。这句话听上去像是笑话,汤和怎么会不忠于老朱呢?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对邓愈的评价: “自幼相从,屡更任使,虽经摧挫,口无怨言” 。邓愈曾经狼狈丢掉过洪都(并非保卫战那次),但是老朱可以容忍。而对于汤和,朱元璋则有一个比较严厉的批评 “嗜酒妄杀,不由法度,虽有功劳,未足掩过” 。汤和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嗜酒。当然日后他之所以中风,和这个毛病也是分不开的。而且老汤同志酒品不佳,喝多了之后喜欢胡说八道。朱元璋对于汤和当年守常州之时的一次醉后失言,始终心存芥蒂。

在朱元璋看来,汤和这是酒后吐真言,对自己心怀不满而且意欲不忠。即使八年以后老朱给了汤和迟来的公爵:信国公,但依然不忘在诰命之中敲打这位老伙计。

里面这句 “于忠有慊” 是非常严厉的话,“慊(音qiàn)”是不满的意思,说明老朱对汤和当年酒后的那段话始终耿耿于怀。而 “虽未彰显,其情在心” 更是杀人诛心,说明朱元璋对汤和的信任之心一直都打着折扣。这才是邓愈能跻身开国六公爵,而汤和不能的真正原因。

结语: 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开国雄主来说,如何公平公正地论功行赏是一门大学问。大明的建立,是无数开国功臣拼命的结果。这些人有的是跟随自己起事的老兄弟,有的是陈友谅、张士诚的降将,有的是元朝的降臣。如何一碗水端平,真是一门大学问。结果老朱拿汤和立威,既解了自己当年的心头之恨,又震慑了群臣,可谓一举两得。

而经历了本次封爵的打击,汤和恐怕第一次知道昔日的小伙伴心中对自己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此后为了弥补皇帝心中的裂痕,汤和多年来始终在揣摩上意,是第一个提出告老还乡的开国功臣。最后一来靠着谨慎小心,二来靠着及时得病,三来靠着女婿早死,终于得以在洪武朝寿终正寝。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初七日,信国公汤和去世,享年70岁。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辍视朝一日”,追封其为东瓯王,赐谥曰襄武,塑像于功臣庙。

因为明朝开国后,在授封仪式之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李善长是文臣第一人,汤和是武将第一人。汤和前期在军中威望很高,汤和当兵的时候朱元璋还是个行僧,汤和做了千总朱元璋也才是个马夫,可是后来汤和打仗失误被朱元璋降级冷落。本来明朝开国武将也都太勇猛,常遇春、徐达、邓愈、蓝玉和沐英等等。也就盖住了汤和以前的功绩,尽管如此汤和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毕竟资历够老,会做人。开国后汤和和李善长走的太近,李善长修房子,汤和安排手下当兵了去帮忙盖房子。这让英明神武的朱皇帝看在眼里不是滋味啊!一个自认是开国文臣第一人,一个是开国武将第一人,你们两个人要是搞在一起,那我这个皇帝是你们做还是我做呢,你们俩要是捆在一起,谁还能奈何你们两个,就是朱皇帝也收拾不了你们两个。必须要把他们分开朱皇帝才能安心,开国后国家要修 养生 息,李善长是治国能手还得靠他治理国家,不能动李善长。可是开国后打仗不多了,关键是当时能打仗的将帅很多,没有你汤和武将也不缺,而且汤和在打陈友谅时吃过败仗,有理由打压他。关键是汤和还经常对人说他做千总是朱皇帝才是个马夫。在这种情况下,汤和必须打压才能让朝局平衡,朱皇帝才能放心,所以汤和不能成为六公。也因为这个事情汤和学聪明了,学会了韬光养晦,最后在朱皇帝的屠刀下汤和是为数不多的得以善终开国功勋!

汤和,明王朝的开国元戎之一,同时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兼“革命引路人”,当年就是汤和一手把自己的发小朱元璋拉进了红巾军……可是,为何在明王朝开元建国之后,汤和仅仅被朱元璋封为了中山侯,直到多年之后才被晋爵为信国公呢?

明·东欧襄武王、信国公汤和画像

电视剧《朱元璋》里给出的理由是汤和和李善长走得太近,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汤和一直在刻意与李善长保持适当距离!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李善长向汤和借兵给自家“装修”,这也是电视剧《朱元璋》中出现过的情节。但真实 历史 上的汤和和电视剧中的做法却完全不同,他最初只是模棱两可地回复了李善长,随即便在第一时间跑去跟朱元璋通了气,在得到朱元璋同意之后,汤和这才给李善长派了兵!换句话说,汤和对李善长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又怎么可能因为这个而遭到朱元璋的猜忌?那么,汤和为什么在洪武初年第一次封爵时未能位列国公呢?

汤和与李善长(剧照)

汤和虽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和“革命引路人”,在后来的日子里也立的确下了赫赫战功,但在明王朝开元建国时,他的地位却不是“狼博旺”!以洪武三年朱元璋的一次人事安排为例,征虏大将军是徐达,李文忠和冯胜是左右副将军,邓愈是李文忠的副将、汤和是冯胜的副将。其中,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都是明王朝的第一批公爵。换言之,从这一次人事安排来看,在洪武三年前后汤和和邓愈是“平级”的,要低于徐达、李文忠和冯胜。而这个时间节点,与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间基本差不多。

明·中山武宁王、魏国公徐达画像

明王朝的“开国六公”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位,就只剩“文臣之首”李善长和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了。很显然,常茂是变相承袭了他父亲常遇春的爵位,不能算。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四个人中,有三个比汤和级别高,只有一个与汤和“平级”。那么,汤和的地位就相当尴尬了,朱元璋如果把门槛放得略微低一些,汤和妥妥地是公爵;放高一些,那他就只能是侯爵。很明显,彼时的朱元璋并没有打算放低门槛……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以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外来户”邓愈的公爵应该给发小汤和才对,不是吗?可为何朱元璋却把邓愈封为了公爵、而把汤和封为了侯爵呢?原因很简单,汤和当侯爵比邓愈更管用!管什么用呢?让其他想当公爵的人知难而退。

明王朝的开国元戎们(剧照)

明王朝开元建国之后,一众武将都仗着自己功劳大,对公爵之位跃跃欲试。增加公爵数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朱元璋显然并不打算这样去做。可不增加公爵数量,谁来当公爵、谁来当侯爵势必会出现有人不服的现象,毕竟功劳这个东西是很难完全量化的——“凭什么邓愈能封公爵我就不能?”一旦这帮子刀头舔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淮西悍将们闹起来,朱元璋恐怕也很难控制局面!思来想去,朱元璋想到了汤和。

刀头舔血的淮西悍将(剧照)

汤和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地位不可谓不高,与朱元璋的关系更是除了李文忠(朱元璋的亲外甥)之外最铁的一个,二人是从小光着腚一起长大的发小!更重要的是,汤和还是朱元璋的“革命引路人”,是他一手把朱元璋拉进了红巾军、成就了朱元璋!把汤和摆在侯爵的位置上,其他人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你跟我老朱的关系比汤和铁?还是你是我老朱的‘革命引路人’?”如此一来,一场争公风波便在消弭在了无形之中。否则,让谁来当公爵朱元璋恐怕都无法让其他人都满意,不是吗?除非他把所有人都封为公爵……可这样的公爵还有什么意义呢?此即所谓“一侯镇百侯”!只有汤和在“第一侯爵”的位置上,才能让那些想要争公爵的人知难而退、不好意思再开口。

儿时的朱元璋与汤和(剧照)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会选择汤和呢?难道不怕汤和也闹情绪吗?不怕,因为朱元璋太了解自己这位发小了,汤和也太了解自己那位发小朱元璋了!汤和这个人是性格相对比较温和,平日里本就不太争强好胜。或许是因为太了解朱元璋的性格吧,汤和在功成名就之后还是明王朝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淮西籍将领!朱元璋知道,别说是给汤和封一个侯爵,就算给他封一个伯爵,他只会欣然接受,绝不会闹。

明太祖朱元璋祭天登基(剧照)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被封为中山侯之后,汤和欣然接受了,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对比,朱元璋也是相当受用的,并没有亏待了汤和。几年之后, 朱元璋便将汤和晋封为了信国公。即便是在懿文太子朱标辞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日子里,汤和也没有成为朱元璋针对的目标!洪武二十八年,汤和在凤阳老家寿终正寝,与徐达等人一样,被朱元璋追赠了东欧王(郡王)爵位、谥“襄武”,成为了明王朝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开国元戎。

宏伟的汤和墓,朱元璋对发小最后的交代

综上所述,汤和没能在明王朝建立之后第一批被封为公爵,与他彼时的地位有一定关系,毕竟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的地位都要比他高一些。但更主要的还是朱元璋为了控制公爵数量而用他来堵住淮西籍将领的嘴。以汤和的功劳和他与朱元璋的关系,只被封为了侯爵,其他人凭什么去争公爵?朱元璋一句话便可以把他们全部怼回去——“对照下汤和,你们配不配得上公爵、自己对号入座吧!”当然,朱元璋对汤和的了解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毕竟是发小,朱元璋太了解汤和了,知道他不会去争。换作其他人,恐怕朱元璋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汤和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居功甚伟,再加上他和朱元璋的关系,封国公再自然不过了。可第一次大封的时候,汤和只是侯,不在开国六公之列。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震慑众人。就像我们新中国55年大授衔一样,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汤和就起到这个作用,谁不服,和汤和比比资历和功劳。朱元璋也知道委屈了这位老哥,没多久就给他升成国公了,那时候汤和平云南,大功劳,封国公谁也没啥说的,只是那时候大明武力昌盛,征云南就是送功劳。明显是朱元璋照顾这位老哥。另外说一句,汤和是明朝开国大将少有善终的。可见,朱元璋对他这位职业领路人的确与其他人不同。

因为喝醉了乱说了一句不忠的话。

也因此一辈子小心翼翼,终得善终。死后追封为王。

汤和在守常州防张士诚时,曾有事请于明太祖,未得允,酒后出怨言:“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明史·汤和传》)

这是帝王手段,开国分封肯定有的人感觉自己被封小了,心理不服,朱元璋把和自己关系最好的人功劳也大分的低点,其它人也不好闹意见,汤和受了委屈如果能明白朱元璋苦心自然好,如果理解不了帝王苦心也闹意见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在一起就是创世三杰 汤和 、徐达、常遇春!

朱元璋也是个很有手腕的人 前期是以大哥的身份儿时的玩伴 拉近关系中期就是养精蓄锐,忠义的品行 树立威信 扬名四海!

后期谁威信比他大,他就夺谁的权!汤和、被徐达都是统帅,后期全权倚仗徐达,把汤和调离指挥中心后者也因为如此逃过一劫! 会杀有功之臣,就证明掌权者的“不自信”。

只能说这就是典型的杀鸡儆猴,开国了,大家功劳都不小,该怎么封赏呢?拿汤和开刀,其他人只能闭嘴了。

明朝开国后论功行赏,朱元璋封了六人为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有人就问了,汤和与朱元璋关系匪浅,可以说朱元璋后来能当上皇帝,很大一部分都是汤和的功劳,因为当时是他写信让朱元璋加入红巾军的,那么,汤和最后为什么只得到了一个侯爵呢?

据记载,汤和虽然不是开国六王之一,但他在二十九位侯爵的排位中却是位列第一的,而且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又被追封为信国公,这样看来汤和的地位与开国六王也差不多,所以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至于他没有被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原因,其实也很好解释,那就是汤和这个人喜欢喝酒,而且还经常因为酒醉犯错。

他在驻守常州时,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在喝醉后埋怨说:“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之后怀恨在心,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没有封汤和公爵。

给出的原因则是他放走了陈友谅的余党,造成了八郡被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了两名指挥使。在追封汤和为信国公的时候,朱元璋还在说这件事,并且命人刻在了世袭凭证上。

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朱元璋与他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第二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洪武元年,徐达等人率军平定甘肃,先后攻占了兰州、临洮等地,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故,军中主将赶回南京祭奠。

元军残余势力在王保保等人率领下,展开反攻,就连兰州城也被围困达4月之久。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人继续经略西北。

这样,邓愈来到了甘肃。

洪武三年夏四月,徐达率师在定西城外的沈儿峪同王保保对峙,邓愈以左副将的身份率军参战,他先立栅逼迫王保保,使其退屯车道岘,结果明军乘机进攻,元军残余主力被灭,王保保仅率十几人逃走。

随即,诸将分兵经略各地。

邓愈从临洮进克河州,在此招降了大批游牧部族,又率军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因此而受封为卫国公。

当时,西北经历长期战乱,人烟稀少。

明初时兰州人口才一万人,而河州更是城邑空虚,城内“人骨山积”。

见此情景,有将士建议放弃河州,但邓愈率军坚持了下来。

史书中说他“攻克河州,驻筑宁河,转战西北数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可见,宁河古城就是在邓愈率人开始整修扩建的。

洪武九年十一月,一些部族阻挠向朝廷进贡的使者,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都督沐英为副将军,受命征讨,第二年他们从西番,兵分三路,追之昆仑山而还。

想必,这次邓愈也是从和政经过,这里正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咽喉。

元代,探寻黄河源头的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据说邓愈四子邓钦曾以总兵之职驻守洮(州)、岷(州)、河(州)、湟(青海湟水流域)等地。

如今和政有不少的邓氏后裔。

令人惋惜的是,这次出征班师回朝时,邓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病故,年仅41岁。

朱元璋亲自为他选墓,进行国葬,追封宁河王,谥号“武顺”。

“宁河”二字就指和政。

邓氏家族的祠堂号宁河堂,堂号是从邓愈的宁河王封号而来。

然而,一些邓氏后裔并不清楚,宁河在何处。

去年,邓氏后裔在和政祭祖后,他们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和政整块,前凉设为金剑县,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设置了宁河县,直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撤宁河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里再次设县,定名和政。

邓愈被封宁河王,就是为纪念他曾经的功勋,他死后,自然就成守护宁河一方的城隍。

1、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

朱元璋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常茂隶宋国公冯胜北征纳哈出,不奉约束,被削爵,安置在广西龙州;别封其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建文末,常升以抗靖难师安置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忧死。

3、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汤和,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4、邓愈

邓愈(1337年3月17日—1377年12月9日),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

洪武十年(1377年),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同年农历四月,邓愈任征西将军,和副将军沐英前去征讨吐蕃反抗势力。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人,获马、牛、羊20余万匹,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

邓愈班师回朝,在回师途中生病。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明军到达寿春的时候,邓愈因病去世。

5、沐英

沐英(1345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农历六月,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哭得十分伤心,不久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一、徐达 1332~1385)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十大回回将领之首。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一年,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升中书右丞。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士气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通县),迫元顺帝北走。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今山西沁阳)等地。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1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治军严整,功高不矜,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二、胡大海 ~1362)字通甫,安徽泗县人,祖籍波斯,为朱元璋十大回回名将之一,也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胡大海原是一个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过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县时大海前来拜见,朱元璋一见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严、憨厚,说话十分投机,非常爱慕,于是留于军中,命为前锋。经过几次大战,立下战功,成为亲率大军的一员大将和指挥官。在平定浙江、江西等南方的各个战役中战功卓著。大海待人诚恳,对降将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将蒋英暗算。大海遇害后,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填封越国公。

(三、冯国用 1324~1359)明开国将领。定远(今安徽)人,回族。元末与弟冯胜组织地主武装,继投朱元璋,渡江后,典亲兵,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丹江、宁国等地,累建军功。后从征金华、绍兴。擢升至亲军都指挥使,不久死于军中。

(四、冯胜 ~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兴、晋大元帅。兄卒,袭职,为亲军都指挥使,从战鄱阳,下武昌,庐州,取江西诸路。与诸将收淮东、取泰州、湖州、平江,功仅次常遇春,迁右都督。从大将军徐达北征,下山东诸州郡。明洪武元年(1368),兼太子右詹事。引兵取汴梁、洛阳、陕州、潼关,继征山西,擒元右丞贾成,左丞田保保。二年,克凤翔、巩昌,逼临洮,降元将李思齐。三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出西安,破扩廓帖木儿,封宋国公。二十年(1387),拜征虏大将军,讨金山之元将纳哈出,降其众二十万。二十五年(1392),奉命籍太原、平阳民为军,立卫屯田。二十八年(1395),因坐蓝玉案奉召还京(今南京),赐死。

(五、李文忠 1339~1384)明朝开国名将,十大回回将领之一。字思本。盱眙(今属江苏)人。朱元璋外甥。元至正十七年(1357),率亲兵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破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部。继引兵东向,连挫元军,于十八年克旌德(今属安徽)、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等地,升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继与广兴翼元帅邓愈会师,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击败元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使元水军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率军救援新城(今诸暨南),乘雾进攻,俘斩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数万。次年秋,克杭州,获张军降兵3万,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克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回师途中常遇春卒,李文忠率部援大同,屡败北元军。三年,以征虏左副将军率步骑10万,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至应昌(在今达来诺尔湖西岸)获元兵5万,升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后又数次北征,屡胜。十二年,与西平侯沐英进兵洮州(今甘肃临潭东),平定起事番民。还军掌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李文忠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后因劝朱元璋少诛戮而受责。不久病卒。

(六、邓愈 1337~1377)初名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十大回回名将之一。17岁领兵抗元。次年, 率众加入农民起义军朱元璋部, 任管军总管。 元至正十五年 (1355),从朱元璋渡长江,克太平(今安徽当涂);次年破集庆(今南京),取镇江,屡立战功,升广兴翼元帅。继率部南下,取广德(今属安徽)、宣城(今宣州)、徽州(今歙县)。十八年,转战浙西,屡败元军,升佥行枢密院事。后进兵江西,挫败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部,升江南行省参政,总制各翼军马。二十二年,守洪都(今南昌),降将祝宗、康泰复叛,乘夜破城而入,邓愈仓促率数十骑奔还应天(今南京)。次年,从大都督朱文正复守洪都,抵御陈友谅大军往攻,防守要冲,三月不解甲。鄱阳湖之战后,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二十五年,调任湖广行省平章。明洪武元年(1368),以征戍将军率师克南阳、鲁山(今均属河南)诸地。三年,以左副副将军从大将军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兰州西南),招降吐蕃(在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在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封卫国公。四年,赴襄阳操练军马,督运粮饷,保障明军攻夏。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抵昆仑山而还,至寿春(今安徽寿县)病卒。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

(七、华云龙)定远人,回族,聚众居韭山。太祖起兵,来归。从克滁、和,为千夫长。从渡江,破采石水寨及方山营。下集庆路,生擒元将,得兵万人,克镇江,迁总管。攻拔广德,战旧馆,擒汤元帅,进右副元帅。龙江之役,云龙伏石灰山,接战,杀伤相当。云龙跃马大呼,捣其中坚,遂大败友谅兵,乘胜复太平。从下九江、南昌,分兵攻下瑞州、临江、吉安。从援安丰,战彭蠡,平武昌。累功至豹韬卫指挥使。从徐达帅兵取高邮,进克淮安,遂命守之,改淮安卫指挥使。寻攻嘉兴,降吴将宋兴。围平江,军于胥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八、丁德兴)定远人,回族,归太祖于濠。伟其状貌,以“黑丁”呼之。从取洪山寨,以百骑破贼数千,尽降其众。从克滁、和,败青山盗。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分兵取溧水、溧阳,皆先登。从破蛮子海牙水寨,捣方山营,擒陈兆先,下集庆,取镇江。以功进管军总管。下金坛、广德、宁国。从平常州。擢左翼元帅。宁国复叛,从胡大海复之。分兵下江阴,取徽州、石埭、池州、枞阳,攻江州,移兵击安庆。所向皆捷。复援江阴,略江西傍近州县,攻双刀赵,挫其锋。时徐达、邵荣攻宜兴,久不下,太祖遣使谓曰:“宜兴城西通太湖口,士诚饷道所由,断其饷则必破。”达乃遣德兴绝太湖口,而并力急攻,城遂拔。论功授凤翔卫指挥使。

(九、蓝玉 ~1393)阳定远(今属安徽)回族人,洪武后期的主要将领,多次领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为明朝统一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蓝玉早期的历史,史籍记载不详,只说他是常遇春妻弟,隶常遇春帐下,作战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他,从而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初授管军镇抚。后升武德卫千户,旋改任亲军千户,积功至武德卫指挥使,地位不断上升。洪武二年(1369),常遇春北征开平,南归途中暴死。当时的政治形势是:东南已平,中原已定,北方广大地区仍是北元势力,甘宁一带常与明廷有战事,四川有夏的割据势力,云南梁王忠于北元,誓不附明。洪武三年(1370),蓝玉被擢为大都督府佥事,进入明朝最高军政机构。次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汤和领水陆军伐蜀,蓝玉从傅友德行,经过几战,夏主明升(明玉珍子)投降,元末形成的最后一个割据势力被平定。元末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这时退入西北,徐达曾和他进行过激烈战斗,但未将其击垮,故时而从西北方面威胁新建立的明朝。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统兵去讨伐,徐达出中路,都督蓝玉为前锋。抵山西境败扩廓部游骑于野马川,再进败王保保于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土拉河),取得初胜。但王保保后退拒明军于岭北,明军再攻失败,死伤万余,无奈退兵。

两年以后,蓝玉再度领兵北击,攻下兴和(元路名,治所在今张北,辖区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山西天镇,内蒙古集宁市之间地),俘获一些残元要人,取得胜利,但只解近忧,未能远略。洪武八年扩廊帖木儿死去,从西北方面对明构成的威胁基本消除。洪武十一年(1378)秋,蓝玉等率兵出征甘、青。第二年取得胜利。朱元璋命置洮州卫,设官领兵驻守。师还以后,蓝玉被封为永昌侯,食禄二千五百石,进入明初新贵公侯行列。甘、青大体平定以后,朱元璋用兵西南和东北,蓝玉在这过程中发挥了日益重大的作用。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元朝灭亡以后,负隅顽抗,一再拒绝明朝招降,最后竟将明使杀掉,朱元璋决定派兵征讨。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蓝玉为左副将军,跟右副将军沐英一起,随征南将军傅友德率三十万兵征讨云南。“自九月朔出师,迄下云南,仅百余日。”次年闰二月,蓝玉、沐英率兵西攻大理,再次取得胜利。其他一些民族地区,遣人招抚,大部不经战斗便归顺明朝。奉诏班师后,蓝玉因功加禄五百石,其女被册为蜀王妃。东北的纳哈出是元朝世将,前曾被明军俘获,放还后仍与明朝对敌,据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东境西辽河南岸)一带屯兵蓄锐,待机南下,从东北方面构成对明的威胁。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蓝玉为右副将军,和大将军冯胜、左副将军傅友德率兵出击。

根据朱元璋授意,大军先驻通州,探明纳哈出虚实后再作行动。驻通州后,探知庆州(治所在今辽宁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有纳哈出部驻守,蓝玉率轻骑冒大雪奇袭,取得胜利。明大军出长城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兵大宁,储草备粮,准备进击金山。夏六月,冯胜留兵五万守大宁,率大军直趋前进,一路胜利,到达金山之西。与此同时,明派去劝降的人也见到纳哈出,说明朝廷厚意。纳哈出见久战必败,派人到大将军冯胜处请降,冯胜派蓝玉前往受降。蓝玉设酒宴款待纳哈出。纳哈出斟酒谢蓝玉。蓝玉不喝,一定让纳哈出先穿上他的衣服,才喝纳哈出斟的酒,意思是纳哈出必须先降明称臣。纳哈出不肯,双方争执不下,形成僵局。纳哈出将酒浇在地上,和随从密语几句,想走。在场的有人明白纳哈出话的意思,告诉常茂(常遇春子,冯胜婿,蓝玉外甥),常茂急上前阻拦,将纳哈出砍伤。纳哈出被拥至冯胜处,冯胜虽然待之以礼,但纳哈出部众闻纳哈出被伤,四处惊散,冯胜派人花了很大气力才将其大部收服。回军路上,明军遭藏匿起来的纳哈出余众伏击,损失惨重,三千殿后骑兵全部覆没。冯胜让常茂承担这个责任,到朱元璋面前去说明。常茂说明了情况,朱元璋说:“如尔言,胜亦不得无罪”,收回了冯胜的总兵印,命蓝玉行总兵官事,不久又在军中拜蓝玉为大将军,蓝玉成为明战时统兵的最高将领。纳哈出随冯胜等一起南来,被封为海西侯。元残余势力从东北方面对明的威胁从此消除,且为明向白山黑水一带开拓廓清了道路。扩廓帖木儿死后,纳哈出降,北元势力虽经明军打击,一再失利,但败而未灭,仍然构成对明的威胁。击败纳哈出的当年,蓝玉为大将军,率兵征讨,给北元进一步打击。冬十一月蓝玉报告:“元丞相哈剌章、乃儿不花遁入和林,乞进步剿灭。”朱元璋同意了蓝玉的计划。洪武二十一年(1388)夏四月,蓝玉率兵出发,自大宁进至庆州,闻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抄近路兼程而进。行至百眼井处,距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侦察不到元军行迹,蓝玉想引兵退还。部将王弼不同意,说我们领兵十万,深入漠北,未见到敌人就回师,如何向上交待。

蓝玉同意王弼的意见,命诸军继续前进,并采用王弼计谋,穴地而炊,不使敌人见烟火,秘密前进。到达海南,仍未见到敌人。后侦知元主营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疾驰直击其营。元军大意轻敌,以为明军缺水乏草,不会深入,未加设防,加之当时狂风大作,风沙弥漫,明军到来,元方竟无察觉。明军突然到达营前,元军仓促应战,伤亡惨重,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人北遁,蓝玉率精骑追赶,没有赶上,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及妃、公主等数万人和大量牲畜,并得其传国玺、宝玉、金银印章等物,取得巨大胜利。元主北逃后被人杀死,北元四分五裂,不久灭亡。蓝玉胜利班师,途中又破哈剌章营,再获胜利。朱元璋闻讯兴奋异常,比蓝玉为卫青、李靖,大加褒奖,回来后封凉国公。蓝玉的政治生涯、军事武功达到巅峰。封为凉国公后,蓝玉又奉命到西部民族地区进行过一些军事活动,还奉命到陕西练兵,这些已是蓝玉军事活动的尾声。蓝玉自恃有功,骄横不自检束。早在征云南梁王胜利后,他就私搞盐引(食盐运销专利凭证),派人到云南贩盐,牟取暴利。打败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后,他不仅私占掠获的大量珍宝、驼马,还将元妃占有。朱元璋大怒,说:“玉无礼如此,岂大将军所为哉!”蓝玉班师至喜峰关,因已入夜,守关人未及时纳入,蓝玉怒不可遏,纵兵破关而入,朱元璋知道后很不高兴。蓝玉领兵在外,经常擅自升降将校,进止自专,诏令有所不从,甚至违诏出师。在朱元璋面前,举止不恭,语言傲慢,失君臣礼。更严重的是,蓝玉蓄庄奴、假子数千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他还强占民田,鱼肉百姓。百姓上告,御史官举劾,他竟将御史打了逐出。 洪武二十六年(1393),锦衣卫官员告蓝玉同景川侯曹震等谋反,蓝玉被杀,夷三族,坐党论死者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①,是继胡惟庸案后的又一次大案,连称“胡、蓝之狱”。事过五百多年以后,1936年有人到蓝玉家乡进行了一次调查,写成了一篇《王回岗回民调查记》②,介绍说:“王回岗位安徽定远县东南,距城六十余里,居民三千余户,尽悉回民,以王姓居多,又以地势颇高,故名曰王回岗。”王回岗之“古迹”有“国公宅:明朝有蓝国公,……朝廷认为有叛意,拘而杀之,其家闻讯亦恐有被杀之虞,俱投入院中井内,现该井仍存”。

(十、沐英 ~1392)字文英,凤阳定远(今属安徽)回族人,明初重要将领。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后擢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上饶)。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朱元璋派水陆军取福建,沐英将兵自西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分水关,下崇安,再破闵溪十八寨,俘陈友定部将冯谷保。又奉命移镇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派沐英前往关陕,体察民情,布皇上恩惠,并给予了全权,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随邓愈出征吐蕃。次年(1377)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青,分三路前进,略川藏,兵威至昆仑山。这次是得胜而回,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死,沐英率师返回,因功封西平侯。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西。初胜土门峡,再进俘洮州十八族头领。翌年二月,朱元璋命在洮州设卫,说:“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遂置洮州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由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率领的一支残元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黄河,越贺兰山,涉流沙,七日至其境。距其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袭其背后,两路左右夹击,沐英自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脱火赤及其全部。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奉命北征。沐英领兵出古北口,独当一面,再次胜利而归。平定云南和治理云南,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绩。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谕先取曲靖,出奇制胜,说:“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拼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逼曲靖。元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众前去抵御。沐英等率兵冒雾前进,“出奇制胜”,迅速到达曲靖。明军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军临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于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数十人从下流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这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明大军趁机渡江。沐英以勇猛善泅者先行,登岸后破敌前锋,达军后撤。明军渡江毕,与达军展开大战。沐英纵铁骑直捣其中坚,战数合,达军大败,达里麻被俘。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悉数放还,各归其业,明军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不攻而下。“自九月朔出师,迄下云南,仅百余日”。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段氏世据大理已数百年。大理依点苍山,面洱海,号称天险。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沐英随蓝玉将兵西攻大理。段氏聚众守下关(点苍山有上、下二关,又称龙首、龙尾关,守此二关大理可确保,下关尤为重要)。沐英、蓝玉遣王弼攻上关,自率兵攻下关,形成犄角之势;另派一旅攀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策应。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段氏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镇平一些复叛地区。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大军已回,纠众二十万攻昆明。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冯国用子)。城中缺粮,士卒多病,形势危急。沐英闻讯,率兵返回,和冯诚合力,打败段军,确保了昆明,稳住了局势。洪武十六年(1383)三月,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由沐英率数万众留守云南。早在洪武十五年春,明廷就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统理云南的军政机构。地方置卫、所,辟筑驿道,形成一套统辖系统。以后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民政系统亦趋完备。沐英治理云南,大抓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他上疏朱元璋,说“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沐英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沐英还招携省外人来滇屯田,朱元璋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收获大有增加。沐英还以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主滇九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

沐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增加财源,是沐英治滇的重要内容。他还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发展。沐英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弟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他本人“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在沐英统治时期,云南相当安定。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沐英入朝,朱元璋赐宴奉天殿(皇帝办公的正殿),给予厚重赏赐。朱元璋高兴地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沐英病卒于云南,年仅四十八。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沐英去世后,他的子孙世镇云南。长子沐春十七岁随沐英征西,以后又征云南,材武有父风,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沐英死后,袭父职,镇守云南。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溉宜良涸田数万亩,使五千余户民有生业,文治武功都效法其父,惜年仅三十六而卒。沐春无子,其弟沐晟(沐英次子)继其位。沐晟性格似其父,喜读书,凝重寡言笑,得到朱元璋喜爱,历官后军左都督,永乐年间征南,论功封黔国公,正统四年(1439)死于出征回师途中,赠定远王,沐晟承其父兄业,久镇云南,名声远扬,沐氏在云南威权日重。沐晟子沐斌,因年幼居京师,由沐昂(沐英三子)代镇云南。以后沐氏子孙相继镇守,直到明朝终了,达二百多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有: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一: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二: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

三:曹国公是公爵位第一等,历朝封曹国公者凡11人。其中出名的有徐世绩、完颜雍、李文忠。其中成世系的是明朝曹国公。明太祖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李文忠为曹国公,洪武三年(1370年)李贞由恩亲侯进爵曹国公,父子同爵。后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袭父爵封曹国公。至永乐二年(1404年)被明成祖朱棣削去爵位,从此断了世袭。

四:冯胜(-1395),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定远(今属安徽)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五:邓愈(1337年-1377年),汉族,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他16岁领兵抗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邓愈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

六:常茂,自称茂太爷,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常遇春有三个儿子,长子常胜,次子常茂,三子常霖,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他是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

朱元璋打天下时文臣武将主要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等。

这些文臣武将,都是在不同时期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夺江山的。都是朱元璋的亲如兄弟的得力干将,都曾为扫除陈友谅张士诚等造反力量、推翻蒙元,建立大明立下过赫赫战功,基本都是明朝的开国元勋。

扩展资料:

朱元璋打天下时期的文臣武将最后结局:

徐达:朱元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因病而死,但也另有说法是,徐达有严重背痈,但不能不吃朱元璋所赐蒸鹅,食后不久病发而死。

常遇春:更是一员猛将,因病死于北伐途中。也即刚刚打下江山次年,尚未坐享天下几天即病亡。

汤和:朱元璋是发小,功成名就,位极人臣,蒸蒸日上之际,悄然选择了归隐,使得他成为朱元璋手下得到善终的开国将领少数之一。

李善长:智勇双全,一路鞍前马后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位极人臣,后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70余人一并处死。

刘伯温:被喻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病亡。但有胡惟庸奉旨探望重病的刘伯温令医生下毒后不久而亡之说。

胡惟庸:李善长的忠实门徒,一路高升至左丞相。被朱元璋以“擅权植党”、“枉法诬贤”的罪名处死,遭受牵连者多达3万余人。朱元璋甚至在胡死后十年,还给他安插了一个“通倭谋反”的十恶不赦罪名,这便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

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建国后病死。

邓愈:16岁领兵抗元,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邓愈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儿,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曾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越。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后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得知被囚禁,病死于监狱;

朱亮祖:明朝开国将领,永嘉侯。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朱元璋察觉。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亮祖被召回京师,与长子朱暹一同被鞭死。

胡大海: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

汤和为什么不是明朝开国六公之一?

大明帝国的开国六公,指的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汤和只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