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杜集乡庙后村卜姓根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安徽长丰杜集乡庙后村卜姓根源?,第1张

卜姓源起复杂,先秦期间,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尚有春秋时鲁国大夫卜齿奇,晚于卜偃,而同样身为晋国掌卜大夫的卜招父,战国时有纵横家卜皮。可见在先秦时,卜姓人已散布于鲁(今山东西南)、秦(今陕西)、晋(今山西)、楚(今湖北)地。西汉有今河南洛阳人卜式,东汉有东郡(今河南濮阳)人卜己,桂阳(今湖南彬州)宿贼卜阳,标明今两湖之地已有卜姓人入迁。魏晋南北朝期间,卜姓在今山西离石、湖南溆浦、河南洛阳形成大的郡望,并且已有卜姓定居今江苏、浙江等江南之地。隋唐之际,卜姓除继承繁衍于上述之地望外,已有卜姓人定居于中国的大西北,如唐代学者卜天寿为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人。两宋之际,今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均有卜姓人定居。宋末元初,有福建宁化石壁村之卜姓徙居广东。明初,山西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河南、宁夏、北京、天津等地。清代以后,山西等地之卜姓因营生之故,迁于蒙古,关于山西人来讲,称为走西口。此际,南方卜姓曾经在今华南、西南等地散居开来。现在,卜姓在全国散布较广,尤以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卜姓约占全国汉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吾卜氏裔系炎黄,派分于周,为华夏氏林之望族。宗祧始祖先贤卜子,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温人。幼舍寒门,笃志而好学,受业于至圣,博学精著,事教育人,为儒学者之先驱政史有声焉。

江苏丰县卜氏一脉,系先贤长子芹公之嫡传,芹公先父而卒,孀嗣由温迁曹,后昆历两千余载沧桑之变,由曹而陈留,而广陵、而河津;三十一世则徙涟水、桃源、东昌、夏邑等地,所迁之处裔孙星布。至五十三世坟公,于明正德六年携谱至丰,迄今近五百年,其后嗣大部分久居于丰,部分迁往他乡。五十七世聪公迁沛邑湖东;六十一世念真公迁鱼台之城郊,各有繁衍。览大宗之谱,历代多为布衣之门,故各地大宗之后昆,丰周边之苗裔,文者为科仕之途,耕者为官府优免之益,诸多续至二宗“翰林”门下,唯处丰境者,食旧德服先畴绍继绳绳。非吾古谱之珍传,大宗之裔险为泯没矣。

你好!

你家祖籍应该是蓝氏,不是上清河村,应该是黄陂王家河镇清河村。

至于你说的辈分,也和当地的不一样,应该是后面传谬了。

黄陂蓝氏字辈:“廷凤锡祥春芝毓秀宾洪唤彩

自古兰(兰)氏与蓝(蓝)氏为两大姓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简化汉字兰简化为兰,蓝简化为蓝,但是多数人误以为蓝简化兰,以至于实行户籍身份制度时,把本为蓝姓的人上户口时写成了兰。以至于现在多数人认为兰氏与蓝氏是一个姓氏!

兰姓

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兰氏)正宗。

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芈兰(熊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在位)敕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所封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跋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跋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跋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跋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第六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第八个渊源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第九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第十个渊源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七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第十二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瑶族、畲族、苗族、傣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下传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郑穆公即位。传说穆公之母生穆公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的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产下一子,遂将其子取名为兰。姬兰在位二十二年,死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为氏,称兰姓。他们尊姬兰为其得姓始祖。

蓝姓

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60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

源流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蓝氏祖先为炎帝神农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生于帝榆罔二十二年(公元前2738年待考),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秀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诸州,布甲天下,今之蓝氏皆公遗裔”,汝南堂名即源于此。该支蓝氏一族,自族谱记载至今已经传有一百五十三世之多,可谓泱泱大族矣。

据历史文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传至十代蓝善,助夏禹治水,因功授以“牧”都安邑,遂住安邑(今山西安姨),嗣后,蓝氏子孙又徙迁陕西,隐居长安、甘肃陇西、湖广荆州、上元(今江苏南京朱紫坊)等地。蓝氏族人大多尊奉昌奇为蓝氏的始祖。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二年(魏惠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嬴连(嬴师隰)为了向东发展,在蒲、蓝(今陕西蓝田)等地设县,逼迫魏国边境。

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来源三

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期中山国大夫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诸君,为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宰相,因封地在蓝(今河北迁安),世称蓝诸君。

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令尹(今湖北荆门),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

在蓝尹亹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五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记载:回族蓝氏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入关后便采用了单字汉姓蓝氏。回族中的蓝氏,因明洪武年间“蓝狱”(蓝玉及家族遇害)之祸,其资料相当匮乏。在历史文献中,蓝氏又往往被误记为“兰”姓。如蓝楚芳,在史籍《太和正音谱》中为“蓝”,而在史籍《录鬼薄续编》中则为“兰”,在史籍《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说:“兰楚芳,又作蓝楚芳”。

明朝的大将蓝玉,官方资料均为“蓝”,民间则简笔记为“兰”。[1]

来源六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畲族的篮氏来源于畲族的创世传说:“蓝氏始祖昌奇,是神农氏第十世孙帝榆罔之子,也就是神农氏第十一世孙也”,认为昌奇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基本上是所有的畲族蓝氏族谱中都认同的说法,并以昌奇为畲族的先祖。另外,远古时期盘瓠的次男蓝光辉,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亦为畲族蓝氏始祖。宋、元两朝之后,一部分或者是为了躲避汉族统治者的残酷屠杀,或者是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崇敬,总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族称。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百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福建省的漳浦、龙海、上杭一带,广东省的大埔、饶平等地区,许多蓝氏族人方一致恢复为畲族的民族属性,总人口竟然多达数万之众。

龙首师仗志按盘匏王生于帝喾高辛四十五年五月初五,为盘、蓝、雷三姓之祖。至“帝尧陶唐氏”廿一年六月初七日盘匏王奉旨游山伏猎,,至廿二年正月十四,因山羊角所伤,登树岔遂殁,年三十九岁。十七日将尸而归。三男一女并盘匏王部下扶尸上朝。帝思功臣,生既非怀,于人始死亦不归于中土乎,命将士将树砍回,召青州范氏匠雕刻盘匏王颜像,名曰:“师杖”,谥“忠勇王”,塑像焚香致祭。帝尧廿四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御葬于凤凰山,坐卯向酉。立有石人、石马、石麒麟为记。

妣“瑞娥公主”御衢州府石洋县东门五里莲地形,坐壬向丙。

注:一作“龙头师仗志”。

据福建宁德白岩北山蓝氏族谱

来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主要职责就是排解君王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实际上类似今天的相声演员,具有精神医生的职责。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来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满语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阎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布雅穆齐·富尔赛,满洲镶黄旗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担任蓝翎长,就是前锋校尉的助手,由骁勇善战的勇士充任,平时负责管理日常旗务的副排级,每甲一人,在满洲八旗中,每旗约有十一位蓝翎长,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齐·富尔赛后来累官至甘肃提督、西宁镇总兵。在布雅穆齐·富尔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职“蓝翎长”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丛尼勒氏,满语为Congnile Hala,据史籍《长白山先民传》记载,满族姓氏,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有蓝氏。其蓝氏鼻祖为丛尼勒·德恒,满洲镶黄旗人,原为吉林驻防,后在清咸丰三年从征镇压太平天国有功,特赏蓝翎。在丛尼勒·德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蓝翎”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满语“站”,世居黑龙江两岸,后多冠汉姓为杜氏、邓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德敦·明庆,满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龙江驻防,清道光八年晋升为蓝翎侍卫,后累官至正白旗都统。在德敦·明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荣耀的“蓝翎侍卫”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昌奇公:昌奇公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布甲天下,今之蓝姓皆公遗裔”,汝南堂名源此。另外,蓝氏是神农氏医术和农业技术的继承者。

卜姓氏读卜(Bǔ)。据《风俗通》所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扩展资料:

1、北魏代北匈奴复姓须卜氏,为代北复姓,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单姓卜。为匈奴贵族四大姓(呼延、卜、兰、乔)之一。这是卜姓起源的又一支。

2、辽宁省沈阳锡伯族卜占那氏、卜库索里氏等,汉姓均为卜。

3、出自春秋时卜筮官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春秋时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皆为卜筮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

4、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山东、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多此姓,上述五省之卜姓约占全国汉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曾为莒父宰。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孔门丧乱,前往魏国西河郡教学育人,收李悝、吴起为弟子,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具有独创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去世,葬于温县。名列“孔门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追封为魏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卜商 外文名 :Bu Shang 别名 :子夏、卜子、卜子夏 国籍 :中国-东周-晋国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507年 逝世日期 :不详 职业 :莒父宰,教授 毕业院校 :孔门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相传《诗》《春秋》等书,均由他传授下来 拼音 :bǔ shāng 个人简介,人物生平,贡献,家族世系,著作,史籍记载,后人评论,学术争议,记载地址, 个人简介 家贫,先刻苦求学,后被孔子保荐,当了小官,孔子死后拥护有子,离开孔门,另起炉灶,失败,丧子,失明,回归赤贫,曾子聘用,写了半部论语。 人物生平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卜商立像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 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子夏像)。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贡献 子夏易传 史载孔子弟子卜子夏传《易》,并有著作《子夏易传》传世。 对子夏易学的一些问题,学者存有争议。如:《子夏易传》作者是卜子夏还是汉人韩婴? 本文对古籍所记载初步考察《子夏易传》确有古《易》面貌,确为卜子夏,韩婴不是的; 另一方面,子夏既熟知《易》之中的“象数”、“卦气”等仲尼古义,又能秉承仲尼古义所创发的“观其德”,并以哲学“新义”深入的契会,显现的反映出子夏易学秉承“古义”,兼容“新义”的思想特色。子夏于诸经也皆有钻研,各有所侧重。 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撰有《丧服传》;于《春秋》学,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子夏修习儒经,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编订六经,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子夏所传经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 全面继承孔子 孔子的高徒子夏,在孔子去世后的六七十年间,办学成就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和《大学》、《中庸》等光辉篇章的重要一环。 家族世系 长支 一)卜子长支家谱 1 卜商 (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泮(巨野支祖 2世 卜芹 3世 卜大本 4世 卜元吉 5世 卜号:长子卜日祥、次子 卜日祯 卜式 的祖父 ) 6世 卜日祥 7世 卜君:长子卜赐福、次子卜赐祉、第三子卜赐禄、第四子卜赐瑞 8世 卜赐福:长子卜应、次子卜选、第三子卜茂 9世 卜应 10世 卜志:长子卜美、次子卜经、第三子卜懿 11世 卜美:长子卜潘、次子卜屏 12世 卜潘:长子卜孝思(无后)、次子 卜孝则 13世 卜孝则 14世 卜于远:长子卜继宗、次子卜继先 15世 卜继宗:长子卜璋、次子卜机、第三子卜璜 16世 卜璋 17世 卜东也 (一作“ 卜东 ”) 18世 卜钦:长子卜震、次子卜坎、第三子卜干 19世 卜震:长子卜顺、次子卜巽、第三子卜任 20世 卜顺 21世 卜思 22世 卜息习:长子卜贤、次子卜德 23世 卜贤 24世 卜斗成 25世 卜宿:长子卜思敬、次子卜思义 26世 卜思敬:长子卜洛汝(无后)、次子 卜泾渭 27世 卜泾渭 28世 卜回:长子卜国传、次子卜国祯 29世 卜国传:长子卜军、次子卜师 30世 卜军 31世 卜资 32世 卜尔允:长子卜占魁、次子卜应魁 33世 卜占魁 34世 卜游:长子卜朝柱、次子卜朝树 35世 卜朝柱:长子卜铨、次子卜监 36世 卜铨:长子卜边、次子卜迩 37世 卜边:长子卜五伦、次子卜建伦、第三子卜敦伦 38世 卜五伦 39世 卜浩然:长子卜屯、次子卜晋、第三子卜谦 40世 卜屯 41世 卜津 42世 卜易有 43世 卜现:长子卜登高、次子卜登魁 44世 卜登高 45世 卜两青 46世 卜述:长子卜三聘、次子卜三仕 47世 卜三聘 48世 卜季 49世 卜器 50世 卜长春 51世 卜照 52世 卜立邦:长子 卜坟 [由山东东昌府(今聊城市)迁至 丰县 ]、次子 卜典 [ 夏邑支祖 ]、第三子 卜谟 [ 夏邑支祖 ] 53世 卜坟 :长子卜彦才、次子卜彦忠 54世 卜彦才 :长子 卜吉 、次子 卜志 54世 卜彦忠 :长子卜云、次子 卜海 (无后) 55世 卜吉:长子 卜从礼 、次子 卜从义 、第三子 卜良友 55世卜志:长子 卜完 、次子 卜兰 (无后) 56世 卜从礼 :生一子 卜俊 55世 卜云:生一子 卜奉 56世 卜俊 卜从礼 之子,无后 56世 卜从义:长子 卜伦 (无后)、次子 卜聪 [迁居 沛邑卜家湾 (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第三子卜臻(无后) 56世 卜良友:长子 卜仲 [ 承接大宗谱 ]、次子卜盘、第三子卜清 56世 卜完:长子 卜宣 [ 鱼台 支祖 ]、次子卜抡、第三子卜升 56世 卜奉: 卜云 之子 57世 卜恺: 卜奉 之子 57世 卜月: 卜宣 之子 58世 卜景占:卜月长子 58世 卜景治:卜月次子 58世 卜景节:卜月第三子 58世 卜景淮:卜月第四子 59世 卜希颜:卜景节长子 59世 卜希尧:卜景节次子 60世 卜念真:卜希尧长子 60世 卜从真:卜希尧次子 61世 卜文桂:卜念真长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折桂:卜念真次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攀桂:卜念真第三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良桂:卜念真第四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秋桂:卜念真第五子,迁居鱼台 注释 或因战乱,或因家族衰微, 卜子长支世系 至此失载 次支 二)卜子次支家谱(巨野支谱 1世 卜商 (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判(一作卜泮, 巨野县卜氏始祖 2世卜判(字子决) 3世 卜哲:长子卜能智、次子卜能明 4世 卜能智 5世 卜丕 6世 卜晃:长子卜式、次子卜法 7世 卜式 (字 子怜 注释1 ):长子卜彪、次子卜䖑 8世 卜彪 (字伯云):长子卜可久、次子卜可大、第三子卜可立 9世 卜可久:长子卜思孝、次子卜思忠 10世 卜思孝:长子卜安维、次子卜国忠 11世 卜安维(字匡公):长子卜世隆、次子卜世禄 12世 卜世隆(字子盛):长子卜忠、次子卜刚 13世 卜忠 14世 卜阶(字象升):长子卜守约、次子卜守正 15世 卜守约(字学曾):长子卜契、次子卜锡 16世 卜契:长子卜咸、次子卜良、第三子卜康 17世 卜咸(字先恒):长子卜兴邦、次子卜安邦 18世 卜兴邦(字大业):长子卜仁、次子卜旃、第三子卜施 19世 卜仁(字善长):长子卜良弼、次子卜良玉 20世 卜良弼 (一作 卜弼 注释2 ):宋代卜姓入杭始祖,世居山东省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长子卜修己、次子卜修德 21世 卜修己(字敬直) 22世 卜绍(字述之):长子卜殷、次子卜贵 23世 卜殷 24世 卜暨 25世 卜文蔚:长子卜叔卿、次子卜叔封 26世 卜叔卿:长子卜世祚、次子卜世立 27世 卜世祚:长子卜玘、次子卜玖 28世 卜玘 29世 卜之才(字荩臣) 30世 卜大中:长子卜秉义、次子卜秉彝 31世 卜秉义(字崇正):长子卜长言、次子卜善言 32世 卜长言 33世 卜继(字承先):长子卜光廷、次子卜光赞 34世 卜光廷 35世 卜鲸(字潜斋) 36世 卜记 37世 卜章 38世 卜洪谏:长子卜令演、次子 卜令严 [ 宗子 ]、第三子卜令威 39世 卜令严(字子肃) 40世 卜绍文 41世 卜友 42世 卜师孔 43世 卜中正 44世 卜大逵 45世 卜庸 46世 卜得善 47世 卜克宽 48世 卜硕 49世 卜旭升 50世 卜新志:长子卜运、次子卜连 51世 卜运 (一作“ 卜连 ”) 52世 卜初卫 53世 卜从吉:长子卜居广、次子 卜居敬 [ 宗子 ] 54世 卜居敬(字者昌),其子 卜文可 [ 日照 支祖 ] 55世 卜文可:长子卜有为、次子卜克为 56世 卜有为 57世 卜用 58世 卜心以 59世 卜日本 + 此字打不出来 ) 60世 卜品金 61世 卜加民 :明朝崇祯八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 62世 卜景星 :清朝康熙三年,入巨野县庠生 63世 卜年昌 :康熙七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十八年,入巨野县庠生,后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 卜尊贤 :字衍德,康熙五十一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五十九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世 卜科 :乾隆八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 卜美 长子 卜玉柱 为宗子 66世 卜玉柱 :乾隆十七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世 卜国华 :乾隆五十三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 卜心端 :自幼失音,未袭 69世 卜先立 :字广运,号德谱,嘉庆十七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世 卜昭灼 :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子奉祀官 71世 卜宪章 :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三年改为奉祀官 72世 卜庆德 73世 卜繁林 :1958年,举家迁东北 注释1: 关于“ 卜式 ”这个人物,《 丰县卜氏族谱 》与《 巨野卜氏族谱 》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注释2: 据《 大浦卜氏族谱 》记载, 卜弼 创基于上杭胜运里,传六世至卜宁茂,卜宁茂又迁居今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旗坑;卜宁茂之孙卜德清又迁至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官坪,洪武年间,卜德清支派又迁至溪南(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南),其后,该支后人卜仕雄又迁居梅州大浦。因此支派世系缺失,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还需进一步考证。 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代 卜尊贤:字衍德,康熙51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59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代 卜科:乾隆8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卜美长子卜玉柱为宗子 66代 卜玉柱:乾隆17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代 卜国华:乾隆53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 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 69代 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17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代 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卜子奉祀官 71代 卜宪章: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 72代 卜庆功: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 73代 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后嗣下落未明。 著作 魏王冢中的《归藏》应来自于子夏之徒所传习者。 史籍记载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卜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后人评论 活了一百多岁的卜商先哲,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在传播儒家学说上,独立形成子夏氏一派,成为孔门弟子中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博学笃志,传授五经,后世治五经的学者,大都认为他们的学说托之于卜商的传授;他不但学识渊博,整理和传播古代文献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更重视躬行实践,讲究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后人留下良好的形象;他晚年西河讲学,离群索居,继承孔子的未竟事业,活到老,学到老。 卜商塑像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肯定其文学能力。 子夏的生活较为清寒。《说苑·杂言》称他为人“甚短于财”;《荀子·大略》则说“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但这也造就了他的孤独傲慢和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他说:“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别人劝他出仕以改变处境,他表示不愿去争蝇头小利,以免“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子夏表示:“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孔门弟子的不同特征,连齐国的晏婴都有耳闻,《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记晏婴曰:“臣闻仲尼居处情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与颜回等人在一起可以积德行善,而与子路、子夏在一起,则可以免于“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在这里子夏为人爽直,无所畏惧的特征被突出地体现出来。 子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交友时有一定的选择,所以孔子预言自己去世后子夏会更进步。《说苑·杂言》记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还说(悦)不如己者。”子夏与子贡(端木赐)不同,子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正是自己不断进步的前提。《说苑》这里的说法应当是可信的,《论语》中的一段记载正可以作为佐证。 《子张》记曰: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拒人也?” 《论衡·知实》引《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然后评论说:“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子夏有圣人一体而不具,与颜渊等人还有一些区别。《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有子贡对子夏的评论:“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这基本概括了子夏的为人性格特征。 子夏曾经收徒授学,所收门徒可能为数不少。《后汉书》卷四十四《徐防传》注引《史记》曰:“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论语·子张》中记有“子夏之门人”与子张的对话,《墨子·耕柱》也有关于“子夏之徒”的记载。子夏在魏时所收弟子可能为数不少,《世本》之《秦本·姓氏篇》称“魏有子伯先,子夏门人,居西河”;《史记·儒林列传》则记曰:“自孔子卒后……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这里是说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都跟从子夏等人学习。《吕氏春秋·尊师》则具体指出了“段干木学于子夏”。有学者误解《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称田子方、吴起、禽猾厘皆为子夏弟子,不妥。 子夏的晚年是孤独的,他因丧子而双目失明,《礼记·檀弓上》等说他过著“离群而索居”的生活。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毂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一般以为亦非无稽之谈。 学术争议 《墨子 耕柱》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记载地址 子夏墓根据各地记载有:山东省菏泽市卜堌都(现菏泽市牡丹区万福办事处丁庄附近卜固里)、河南温县林召乡卜杨门村、河南省获嘉县西关村、山西省河津市辛封村等四处。

客家族都——上杭,中原南来客家许多姓氏的始祖都在此开基创业,繁衍生息,随之又不断向粤东或南粤等地蕃衍,有力地促进了客家历史的演变。所以,许多专家学者,在找出了这一历史规律之后,才慎重地给它戴上这顶光彩夺目的桂冠。 上杭卜姓,户数仅百家,但也不例外,它的始祖卜弼,世居山东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二代、三代虽在外居官,仍守业于杭,直到四代,一孙卜纯明,出任广西太平府,入粤肇基,先居松源,继迁饶塘,最后定居于松口山口村,为卜氏入粤始祖。厥后,上杭始祖卜弼六世孙宁茂,元初又由上杭胜运里太古村迁广东梅县松源旗坑开基创业,为旗坑卜氏一世祖。宋元之交,宁茂长子文信迁居龙文小桑(今属水车镇)次子文质迁居松口官坪,其子德清又于明洪武间(1368~1398),又迁松南开基,为松南卜氏一世祖。传五世仕雄,由松南迁大埔定居。人口曾盛及一时,裔孙外迁惠州、永安(即今紫金县)等地不少。 据武平卜氏谱载,始祖卜弼传九世卜先,于明朝中叶,由上杭胜运里太古村迁居武平桃溪小澜村陂里开基。陂里卜氏仍尊卜弼为一世祖,如今最小辈份为25代。 关于卜氏的姓源,据《风俗通》载,“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地位相当于大夫,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他们的后裔有的以卜为姓,称为卜氏。故谓“氏于事者”就是以从事的职业来定出自己的姓氏。 另据《路史》载,“夏启后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夏启是上古治水明君夏禹的儿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帝位的人。夏启庶子封在莘国(今陕西合阳县东南),他的后裔孙中有卜人,以卜为氏;又周文王的儿子叔绣(周武王之弟)的后代中也有卜氏;第三支是北魏鲜卑族人须卜氏,改为卜氏。《姓氏考略》记述:“晋卜偃,秦卜徒父,鲁卜楚丘,皆以卜筮官,其后所以为氏。望出西河、武陵、河南。” 闽粤始祖卜弼裔孙的堂号为“西河堂”望出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就是卜商。卜商后代迁出山东的卜阡富,生八子,卜弼正是他的第八子。卜氏居闽,裔传粤,世系清晰。 我国卜姓人口不多,然而历代名人不少。三国吴有名士卜静,与辅国将军陆逊齐名;南朝宋有卜天与、卜天生兄弟,分别任广威将军、戈阳太守;元有山南廉访使卜天璋;清有画家卜舜元等。同时卜姓的堂联也精辟地介绍了历代卜姓先贤,如: 赋梅相国,宰相家声。 文宗世泽,学绍西河。 钜野振家声,续署乌罗,文学渊源东鲁重; 杭川为牧守,疆开太古,风规道理西河传。 联中的相国、宰相讲的就是西汉卜式。河南人,汉武帝时从业牧羊成为巨富,时值朝廷用兵进击匈奴,他上书,愿捐家财之半,为保卫国家疆土出力。汉武帝授其官职,他坚持不受,且又以20万银救助灾民,朝廷赏以重金,任为中郎,卜式将赏金悉归府库,仍布衣放牧于山中。帝令治县,颇有政绩,封关内侯,又拜为齐王太傅及丞相,武帝元鼎时,封为御史大夫。 文宗、学绍、诗书、文学,均典出卜商。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一说卫国)人,孔子的学生,以文学见称。他精研《诗》教,兼通《易》、《礼》,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 杭川牧守,指的就是卜姓入杭始祖卜弼公,他把西河郡卜氏优良家风传给了他的闽粤裔孙。

安徽长丰杜集乡庙后村卜姓根源?

卜姓源起复杂,先秦期间,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尚有春秋时鲁国大夫卜齿奇,晚于卜偃,而同样身为晋国掌卜大夫的卜招父,战国时有纵横家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