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人口迁徙多从山西?????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9浏览:1收藏

明朝为何人口迁徙多从山西?????,第1张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大槐树楹联:香挹行襟留快饮;荫清古道倚斜阳。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举传嘉树;荫庇群生。洪武移民传说传说某年山东大水,千里汪洋,唯有一孕尼姑,以瓮作舟,方免为鱼鳖,随波漂零于安徽风阳。后生下一娃,此人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不久,其母死,朱元璋乞讨来山东寻根。呼人拜问,人皆亡之。朱元璋寻觅无缘,屈念归舟。待其鸾旗龙廷,便嫉恨山东夷祖之仇,遂发兵血洗山东。山东人民被屠戮殆尽,所剩者百不之一,以至造成了荒无人烟。这才有了以后的山西洪洞县大迁民。以上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如我县几部姓氏族谱的序文中,居然也煞有介事地相迎合:"朱洪武血洗山东"、"朱洪武洗人烟"等。而徐、鲍两姓族谱,则几乎一字不差地记有下列文字:"自大明洪武即位,常遇春将军率花马军平山东道,平而复起者再三,于是赫然斯怒,所过州县无论盗贼良贱,概行诛戮,虽有存焉,然百不一二,是以地广人稀……。" "朱洪武血洗山东"之说,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山西洪洞迁民到底是怎么回事?据《明史》记载,元末明初"山东、北平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死者长已矣",苟活者朝不保夕。此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的凄怆景象,从我县的部分姓氏族谱中,也有一定反映。如《李氏族谱》栽:"当是时,戎马在郊,干戈倥偬,遥遥数百里,敬载木主,尽室以行",百姓"俄而城市,俄而乡曲",漂泊不定,苦无宁居。《王氏族谱》:"兵燹之余,流离失所者指不胜屈。"《徐氏族谱》:"兴废不一,治乱多故,或因兵燹而飘零异域,或因水旱而流离四方,或染疾疫而辗转流徒。"《谭氏族谱》:"逆匪交讧,戕及无辜……安适之日甚少。"《毕氏族谱》:"南匪逆境,烽烟遍地。"《张氏族谱》:"转徙倥偬,苦无宁宇……举目谁亲?"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正史与民间记载互相印证,足以道出了当时山东大地"荒无人烟"的悲惨景象,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然而,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事实证明,造成这种惨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元末至明建文年间的四次兵乱所致。元朝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为制止民族矛盾,分而治之,以达到项固其统治的目的,将各故人民按贵贱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将汉人和南人划为最下等,从政治上,经济上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和压榨。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起义军四起,群雄割据,战争频繁。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刘福通等各树旗帜,进行反元战争。其中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起义,其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从义之民众至十余万人。先后与元军奋战达十三年之久。其中由毛贵率领的起义军自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始,就转战于山东一带。东路北伐军二次经山东一直打到大都附近之通县,后因受挫而又败北山东,这是第一次兵乱。其次,元朝统治者内讧迭起,诸王争城夺地,相互残杀,亦末能使山东人民幸免于战祸之中。可以说,帝位的争夺是一直与元朝相始终的,如仅从1308年到l 333年二十余年时间,就换了八个皇帝。第三,朱元璋削平群雄,乘势而起,在最后推翻元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其进军计划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撤其羽翼;扼守潼关守之,使关陇之兵不能出关;然后以兵北上,直捣大都。此次兵乱,山东又首当其冲。 "靖难之变"(见《辞海》"靖难之役"条),使山东又罹第四次兵乱。朱元璋死后,明惠帝(太祖孙)即位,其叔朱棣以靖难(靖,平的意思;难,指皇帝周围有奸臣当道,皇帝有难,以兵平之—)之名,起兵夺取了皇位,内战达四年之久。由于朱棣遭到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兵部尚书铁玄等的抵抗,两方动兵几十万,鏖战于济南、济阳、济宁、兖州、汶上、东平、东阿、临清等地,又使这一地区的人民残遭战争涂炭。据《明史》和我县部分家族谱记载,除上述四次兵乱外,明初,中国沿海地区还时常遭受倭寇袭扰,致使山东沿海居民大量迁入本省内地和迁他省。这也是造成山东人烟稀少的原因之一。如上述,造成山东"荒无人烟"的原因是有载于史的。而所谓'"朱洪武洗山东"的说法,则是没有根据的。史实恰恰相反,朱元璋坐殿南京的第一年就"振恤中原贫民"(见《明史本纪》。下同)。并诏谕大臣们说: "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成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联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罚无赦。""新克州郡毋妄杀","避乱民复业者,听垦荒地,复三年","鳏寡孤独废疾者,存恤之"。第二年又诏曰;"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朕轸厥劳,已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苏,其更赐一年。"洪武三年,又"免南畿、河南、山东、北平、浙东、江西广信,饶州今年田租。"洪武四年,"赈山东饥。免被灾郡县田租"等等。朱洪武对山东实行如上优恤政策的同时,当然还有残酷的盘剥与压榨的一面,本文不打算论及。而要着重说的是,作为一代封建君主,朱洪武是很谙于治国之道的。如大明定鼎之初,就对其天下来朝之府州县官说: "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明史本纪》)。"而所采取的安邦定国之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实行了宽、狭乡之间移民的办法,即人口稠密地区迁民于人烟稀少地区。据《续文献通考》记联;"太祖至成祖间,屡徙山西、浙江民于河南、山左(即山东一编者注)。"据《明史》,朱洪武颁诏从山西迁民往山东,始于洪武四年:"徙山后(指山西、河北及内外长城之间地区一编者注)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 需要说明的是,迁民之举并非属朱洪武所首创,如汉高祖刘邦就实行过徙富民实关中的办法,宋太祖也曾"命兵士迁河东民万户于山东"(《宋史本纪》)。但朱洪武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为后来的永乐间大规模迁民,提供了经验。朱棣篡位登基,改元永乐。全国趋于平定后,他励精图治,采取了诸多医治战争创伤,富因强兵的重大措施。其措施之一,就是继承和发扬了父王朱洪武的迁民政策。据《明史》记载,自永乐建元始连续三年,仅从山西大舰模迁民实北京就有达三次,迁山西民往山东者,也曾有过相当的规模:"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泌、汾州,令其丁多田少和无田之家分其丁田,以实河北、山东。" 据记栽,当时的移民机构就设在洪洞县的广济寺内,所有移民,均在此领取护照凭证、川资。不过这些移民并非全都是洪洞县人,而是尤以洪洞及附近地区为居多,亦有集他地民于兹以分而迁之的。因寺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喜鹊窝,移民临行前或者在此相互倾诉别恨离情,或者以志不忘本,采集槐种包藏,以供立村时栽种,故山东各具相当量的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安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底"、"老鹊窝"、"老鸹窝"、"老鸦窝"迁居的记载。这也是"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谚产生的历史背景。综上所述,元末明初山东各地兵连祸结,饱经战争的蹂躏和摧残,以致形成了地广人稀的格局。而山西作为当时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和其子扩廓帖木儿的根据地,四次兵乱均未波及。他们凭借天险屏障,统治严厉,社令秩序相对稳定,生产得以发展,因而生齿日繁,加之难民流入,一时形成了人稠地狭的地区。明太祖与成祖为均衡人口分布,发展农业生产,恢复中原经济,富国强兵,而采取了移民的措施。这便是山西大迁民的主要原区。因此说:"朱洪武血洗山东"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的。以上简要叙述了山西迁民的主要原因和大体经过。但这并不等于说明初迁至山东之民都是来自山西。从我县地名考证材料看,迁自直隶(今河北)枣强者,虽然不象《蒲氏放谱》听说;"乡中民则迁自枣强蓟者盖十室而八九",但却也占有三分之一以上比例。其次就是迁自河南、四川的,也有迁自江苏、江西、陕西、浙江、云南等地的。其中有一次性迁未的,有几经辗转迁徒逐步而来的,也有迁至一地后,其子孙又分迁所至的。再有,迁民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就我县的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奉记所迁。如上述之山西洪洞迁民。 (二)、为避人祸战乱而迁。如《张氏族谱》: "元白莲教倡乱,避难迁于明洪武三年,入籍临朐。" 《窦氏族谱》:"世居燕山,兄弟三人元末避地青莱间。"《赵氏墓志》:"自洪武间因红巾军之乱,昆仲弟七人迁于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刘氏族谱》:"元明之乱来兹临朐。"(三)、因逃丁而徒居。如《李氏族谱》:"元末诏简民丁分遣戊辽,兄弟遂各星散,易名改姓析居他所。"(四)、随军入籍。此类又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军裔于驻地入藉。如《孙氏族谱》:"明太祖出世",其祖"往南投于麾下,至洪武二年命子中祖随驾军给户,由任临朐县礼让乡德化坊军藉"。《刘氏祖塋》:"营于临朐县东南之佛山,敕赠武节将军,此吾刘氏所自出也。"另一种是弃甲复归原籍。如《张氏族谱》:"原籍山西平阳府大梅坡村","南宋避金之乱始迁临朐","大元至正时,辽东变,奉命守辽东,统兵亿万与常遇春战,兵败回居"。《冯氏族谱》:"洪武初年诏简山东民各三户徒一人戍辽东",其祖"踊跃而往,遂家于广宁",后"复籍于临朐"。另—种是随着改朝换代,旧朝军队就地隐藏姓埋名,入籍随俗。如《张氏族谱》:"始祖母遗像者,乃戎装乘马,貂皮暖额","来时胡服戌装,盖叔侄辈数人居然蒙古之俗也。"据辛寨镇谢家营村地名考证资料记载:元末,元朝大将"率残部落荒于此,卸甲为农,因村近半冢,遂名半中营,里人则格称卸甲营。后因不雅,遂取其谐音改为谢家营,并改姓为谢"。有碑文为证:"临朐县半中营帖木儿不花立石 兀难镇抚 云父母之墓 母大伦 哈刺伦 孝子 此木儿不花拜 至正六年四月"。(五)、因官封异地而入籍。如《山东扈氏家乘》:"世居祥符","诚汴京望族","宦临淄",其后裔"徙居临朐"。《郭氏族谱》:其始祖原籍"嵩山为齐氏,后迁淮安","仕山西平阳府知府,晋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诰援中宪大夫",其子"为礼部儒官,卜居淮邑","后迁于临朐"。《安氏先塋》:"先世为中州旧族","宫济南督经历,因来朐卜居。" (六)、因逃虫、水、旱疾等天灾迁居而来。此不繁举。总之,本文从"朱洪武血洗山东"的民间传说谈起,对明初山西迁民的情况和迁民的原因、历史背景、规模以及迁民的方式,作了初步探讨。但由于资料和水平所限,错误乏处在所难免,敬请知者不吝赐教。

过去有个人叫南三复,是山西晋阳世代官宦人家的子弟,他有栋别墅,自己经常会去看看,离他自己城里居住的房子有十多里地。

有一天去的路上遇到下雨,他骑着马到中途的一个村子里去想避雨,看到一户人家房子还是很宽敞的,就进去避雨。

院子的主人看到了就出来请他进屋里坐,并沏茶来,很拘谨的样子。

这个人自称叫窦廷章,不仅奉茶,还端上了热好的酒菜,还煮了一只童子鸡,对南三复很恭敬地以礼相待。南三复注意到窦家有个刚成年的女儿在灶下做饭烧菜,看上去有个十五六岁吧,很端庄美丽的样子,南三复心里开始心猿意马。

回家之后,还是会想起窦家的女孩子的美丽的样子。过了一天,索性带了粮米布帛去窦家道谢,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是找机缘和窦女再见面。窦家以为南三复是个君子,大家都很开心,留他在家里吃饭什么的,慢慢的,南三复多次往来窦家。女孩子也开始和他熟悉起来,不怎么躲避他。

有一天,赶上窦廷章不在家,南三复故意坐了很久,窦女不得已出来陪客人说话,没想到南三复抓住窦女不放,欲行非礼。

女孩起初严厉拒绝,说我们家就算穷,也不能这么欺负!南三复当时妻子刚过世不久,就向窦女作揖说:“我心里全是你,如果能得到你的垂怜,我一定不会辜负!”说话的样子情真意切,窦女心软就和他在一起了。这之后,他经常想办法和窦女约会,但是不提亲事,毕竟还是犹豫着要不要结一门农家亲事。

后来听到别人提亲的大户人家女孩子长得漂亮还有钱财,南三复就变心了,同意了和大户人家的**结亲。窦女已有了身孕很着急,催着他上门提亲,他干脆玩消失,也不管窦女的死活。

不久,窦女在自己家里临盆,生了个男婴,窦廷章大怒,严刑拷打女儿。窦女说南三复答应要娶我的,现在有了他的子嗣,父亲息怒成全吧。窦廷章才饶了女儿,托了个人去问南三复的意思,南三复居然就渣到否认和窦女之间有此事。窦廷章恼羞成怒,回家又打女儿,并把婴儿放在外面丢弃。

逃出去的窦女跑到孩子那里发现孩子还活着,就抱着孩子去南家,敲开大门求看大门的把自己的话原样转达给南三复,说难道不看自己的儿子的面子吗?一定要我死吗?家丁传话给南三复,南三复却要他守好门,千万不要放窦女进门。早上人们吃惊的发现窦女怀抱婴儿死在门口。窦廷章看到女儿和外孙的惨死,一纸奏章告上了官府要求治罪南三复,南三复花了一千两银子上下打点,才侥幸过关。

窦氏死后,和南三复家有婚约的那户人家的家长做了个梦,梦见窦女抱着儿子披头散发很凄厉的样子说不要把女儿嫁到南家去,否则自己就会杀死这个女孩子。

这个大户人家的家长认为南三复家那么有钱,南三复又是为了迎娶自己的女儿才拒绝了窦氏,就还是把女儿许配给了南三复并且成亲了。

南三复迎娶了新娘子,对她很好,但是女子始终没有笑脸,悲悲戚戚。几天后,女子的父亲来,一进门就掉泪,南三复扶着岳父进门,还没问情况,岳父已经惊恐的看着女儿说不是刚才看见自己的女儿吊死在桃树上吗?这个又是谁呢?女子听完突然倒地却是已经死去的窦女。

再慌忙到花园一看,果然新娘已经自尽。已经有人跑去告诉了窦廷章,窦廷章跑到女儿墓前一看死去的女儿果然不见了,又告到官府,最终南三复还是故技重施,送了钱打点。

虽然还是不了了之,但是南家的名声传播开来,没人敢把女儿嫁给他。南三复家也是渐渐衰落下来。不得已,南三复在一百多里外的地方准备聘曹进士的女儿为妻。还没迎娶,正好赶上民间传说最近要宫中选良女扩充后宫,所以有女儿的人家赶紧送女儿到夫家去的很多。

一天,有个老妇人引了个轿子到南府,说是曹家来送女儿的。南三复说没有客人来吗?老妇人说特殊情况,选嫔妃的事情都在传,时间很紧急,所以就送了**来,没办法按照礼节办了。老妇人说还有微薄嫁妆随后送来,就匆匆走了。南三复看新娘子很标致,就和她说话,但是新娘子神情很像是窦女,南三复不敢吭声。

等了许久,没见曹家人到来,只好掀开被子问已经躲在里面休息的女子,没想到女子身体冰冷已经断气了。赶紧打发人去问曹家才知道曹家根本没有送女儿来啊。

这事传开了,有个姚孝廉,正为刚下葬的女儿尸首被盗纳闷,来到这里一看却是他的女儿,再打开被子看,女儿全身赤裸,姚孝廉大怒,写状子告到官府。官府的人一直看到南三复行为不端,早就对他不满,正好这次证据确凿,就用掘坟盗墓(人)的罪名定了他的死刑。乡亲们奔走相告,都认为是窦女的魂灵终于报仇。

明朝为何人口迁徙多从山西?????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